而扶着詹姨母的少女,身姿纤弱,衣着藕荷色竹叶纹的对襟长衫,下着曳地的霜白色绣梅花纹的长裙,看上去有些清高,她脸上神情让简娣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个人。这应该就是詹姨母的女儿詹玉。

吴氏和詹姨母甫一见面,就亲亲热热地寒暄到了一处去,那少女也上前行礼。

吴氏拉着少女的手,惊讶地问,“这是玉儿?”

詹玉面上露出了些淡而雅的微笑,“姨母。”

“上一次见你年纪还小,如今都长成个标志俊俏的大姑娘了。”吴氏微笑着感叹,随即便摸出个翡翠手镯来,轻轻塞到了詹玉的手心,“看你这般瘦弱,这玉我带了许久,最是滋养人,你把它带上。”

詹玉并未推辞,笑着应了,“多谢姨母。”

“屋外冷,还是进屋再说。”吴氏怜爱地看着詹玉,“你看荣儿和玉儿的脸都冻白了。”

詹姨母在一旁笑道,“荣儿他日日在外胡混,哪里还怕这些,也就瞧见大姐你了,知晓大姐你疼爱他,便在你面前装装相。”

“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吴氏笑道,“荣儿这孩子素来就乖巧。”说着,便拉过詹姨母的手,

亲密地道,“我已吩咐下人备上一桌好酒好菜,为你们接风洗尘。”

长辈们说话没小辈们插嘴的份,简娣就跟着他们一道儿往府里走,默默打量这一家子。

“这是阿娣、阿露两位妹妹吗?”

路上詹荣朝她们露齿一笑,笑容没什么架子,言语间很是亲昵,“许久未见,都有些认不出了。”说着,又伸手在胸前比了比,“阿尧也长高了不少,当初离开前,阿尧才到这儿哩。”

简露和简尧的反应很冷淡,詹荣好像没看出来,也不恼,兀自笑着,不过眼神却丝毫不避讳打量着人。

虽然大庆朝民风开放,但毕竟顾忌着礼教,很少有男人会这么肆无忌惮地打量着姑娘,就算是有亲戚这么一层关系,像詹荣这样的也很少见。

简娣想她终于明白为什么简露提到詹荣就一副嫌弃的神情了。

她不动声色地上前一步,将简露挡在了自己身后。

似乎是察觉出了她的小动作,詹荣一怔,随即朝她又笑了,就是笑容有些意味深长,看着让人心里怪别扭的,简娣权当没看见。

和她哥哥詹荣恰恰相反,除了必须的寒暄外,詹玉疏淡地好像游离于尘世中。

到了堂屋,各自落座奉上茶,简娣茶还没喝上一口,就听见吴氏叫他们站起来,见过詹姨母与姨夫。

对于简露和简尧,詹姨母自然是赞不绝口。

“你夸她作什么?越夸她她就越没个大小,到现在还是和以前一样,死性不改,混世的小魔头,让她爹费尽了心思。”吴氏看着简露没好气地说。

詹姨母不赞同地摇摇头,“我倒喜欢像阿露这样的,阿玉性子太闷,身子也不大好,像阿露平常这般走走跳跳的,身体康健,看着才叫人心生欢喜。”

点评完简露和简尧,轮到简娣的时候,简娣能明显感觉到她的视线在自己身上多停留一会儿,笑虽也是笑着的,但视线略含探究,和她儿子詹荣一样,毫不避讳,这让简娣有种错觉,就好像自己是菜市场上那二两猪头肉。

“这是阿露?几年未见,倒有些认不出了。”打量了她一会儿,詹姨母不知为何点了点头,柔声道,“你上来一步。”

简娣循声上前。

“伸出手来。”

掌心落入了一个冰冰凉凉的硬物,简娣抬眼对上了她的目光。

“拿着罢。”

长辈送小辈点东西本没有什么,但詹姨母送她的礼,相比简露简尧,却贵重了许多。

是一支镶红宝石鎏金并蒂莲发簪,就算简娣再不懂价,一看发簪做工精致,红宝石晶莹剔透,也知道造价不菲。

“这……”

无缘无故送这么一份厚礼,简娣愕然,更何况她和这三姨母根本没血缘关系,于情于理,她都没道理送这么贵重的发簪。

“怎么?”看出她的愕然,那詹姨母笑道,“可是不喜欢?”

“不是不喜欢,只是这发簪太过贵重……”

詹姨母闻言眯起眼笑了,看上去很是温和可亲,“傻姑娘,既然是姨母给的,你怕什么,直接收下便是。”

“当初你出嫁没能送你一份礼,现在自然是要补上的。至于阿露和阿尧年纪还小,压不住这些物什,你做大姐的,同他们比什么。”

“收下吧。”詹姨母嘴角噙着笑。

简娣暗自看了一眼吴氏,本以为她可能会因此有些不悦,但没想到,吴氏脸上尤带着笑意,并无任何不悦的意思。

天上掉馅饼这事简娣是不相信的。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但这发簪她却不能不收。

简娣她也只好收下了发簪,尽量让自己看上去挑不出什么错处,毕恭毕敬地谢过这位姨母。

面前这位姨母笑意更浓,“这就是了。”

简娣心里却没那么轻松,在这儿待了这么久,一些花纹和图样的寓意她也能看出来不少了。并蒂莲有夫妻恩爱之意,除非那詹姨母不知道她和姚鉴已经和离后,否则她送她这个簪子的用意,实在值得人细思。

☆、第118章 兄妹

发簪拿着手里像火炭一样的烫。

“给我瞧瞧?”简露扯了扯简娣的袖角。

简娣将发簪塞到了她手里。

“她这是什么用意?”一看到簪上的并蒂莲, 简露秀气的眉头当即便蹙起, 显然是和她想到一块儿去了。

简娣摇摇头,诚实地回答,“我也不知道。”

她心里有点想法, 不过也拿不准, 拿不准的事不如不说。

简露将发簪还给她的时候, 简娣突然感觉到一道目光不加掩饰的投来。

顺着那视线看去,詹荣翘了翘唇角, 冲她颌首笑了笑。他笑得挺古怪的, 笑容中不知道是含着戏谑还是讥讽。

简娣她不觉得自己算什么敏感的人, 但詹荣的笑容看着她明显感到有点儿不舒服。

可能是因为詹荣他这表现太高调, 惹得坐在他一边的詹玉也不由得转过头来看了简娣一眼。

这姑娘颇有些冷心冷情的感觉,淡淡地像一阵风一抹雾,就连看人的眼神也是淡淡的, 像飘飘悠悠的云,居高临下,矜傲清高,落不到地上来。

只看了简娣一眼,她就好像没甚么兴趣地又收回了视线,根本没打算管自己身边这位哥哥。

那厢, 一番客套, 喝过茶后, 几人终于才谈论起正事。

简泉特地看了眼吴氏, 笑道, “还未上京前,她就念叨得狠了。不知此番上京,文华你们打算待多长时日。倘若没什么事,不如多留几天。”

文华是詹世英的字,不同吴氏与詹姨母,简泉与詹世英间不以辈分以字号相称。

詹世英面带感慨,“实不相瞒,此番上京,我同静娘合计着多待些时日。”

“可是生意上的问题?若是生意上的问题,不妨来找我,我虽不才,但活了这么大岁数,在京中还是认得几个人的。”

“多谢好意。”詹世英笑道,“生意上倒没有什么大问题,实际上是为了我那不成器的儿子。”

“荣儿?荣儿如此乖巧,还值得你们费心?”吴氏状似惊讶地问,“阿尧他性子木讷,远不如荣儿大方,我还巴不得能有个像荣儿一样的孩子呢。”

这熟悉的别人家孩子的腔调……

简娣同情地看了看简尧,从古至今,普天下的父母基本上都是一个德行。

听见吴氏这么说,詹姨母简尧回了她一个无奈的眼神。

简尧这一副倒霉催的表情,成功愉悦了简娣,看清楚她脸上表情后,简尧更郁闷了。

倒是詹姨母脸上露出了些自得的神色,望着詹荣的眼神愈发温慈。

詹世英却摇头叹道,“哪里乖巧,在家里不过就是个混世魔王,管都管不住。他年纪不小了,不能再这般胡混下去。这不,阿泽在京中求学,我和静娘便想着也将荣儿带来,找个夫子,定下心,跟着阿尧阿泽这几个兄弟好好学学。”

“荣儿聪慧。”吴氏道,“想来这点无需你们操心。”

简泉沉吟了片刻,道,“阿泽和阿尧俱都拜入了黄先生门下,黄先生他乃京中大儒,德高望重,我同黄先生也有些交情,若文英你愿意的话,倒可替荣儿在黄先生面前说几句。”

詹世英面上顿露喜色,“这……”话未说完,他迟疑了一会儿,“是不是太麻烦你了。”

简泉哈哈一笑道,“都是一家人,你这说的是哪儿的话。”

詹世英感激地笑笑,“能有你这句话,我和静娘也就放心了。”

“既然荣儿要来京求学,不知可寻到了住处?”简泉关切地问,“家里还有空的屋子,不如将让荣儿住下来,他姨母正好也念他念得紧。”

詹世英摇摇头,“这怎敢再劳烦,我和静娘想着趁这几天看看京中有什么合适的宅在,赁个一年半载的。”

简娣已经没兴趣再听简泉和詹世英间的客套,干脆低头打量起刚刚詹姨母送她的发簪。

她究竟是什么用意?

而这时,也不知道是不是简泉和詹世英商量好了,吴氏突然叫詹荣,吴承泽与简尧三人走上前来。

吴承泽他垂眸看着手侧的茶盏,神情疏朗,从刚才起到现在,眼中不显波澜,此时也不过理了理袍袖,缓步上前。

詹荣目光仍看着简娣,见自个娘喊到自己,他这才慢悠悠地站了起来后,转过脸,含着抹笑,走上前去,眼中闪动着一股温顺无害的光,“姨母,娘亲。”

他样貌生得有些稚嫩,刻意放轻了语气,甚至显得有些懵懂。

“日后,荣儿就要同你一块儿上学了。”吴氏望着简尧,语重心长地道,“荣儿他初来,你记得多待他转转。人家和你不一样,你平日贪玩爱舞刀弄枪的也就算了,莫要带坏了他。”说着,她又叹了一声,看向了吴承泽。

“阿尧他我还是不放心,姨母厚着脸皮,这两位弟弟,还是要拜托你多加照看了。”吴氏苦笑,“你娘亲将你托付给我,却未曾料到我这个做长辈的,不仅没尽责,反倒要劳烦你。”

“姨母这说得哪里的话。”吴承泽淡淡地笑了,笑容看不出丝毫异样,“兄弟连心,荣儿和阿尧都是我的兄弟,我定当尽全力好好照顾他们。”

简娣她其实不太喜欢吴氏这种说话方式,但似乎大部分父母都爱在亲戚面前贬低自己的孩子,对此,简娣她也曾经感同身受过。

简尧年纪毕竟还小,没满二十,不如吴承泽沉稳。她这个做大姐的,就算是个西贝货,难免也有点担心简尧的感受。

简尧不仅和吴承泽不同,和詹荣也完全不一样。詹荣让简娣她总觉得有些怪怪的,很不自在,笑容看上去也很虚伪,周身隐隐环绕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戾气,但他面对吴氏与詹姨母时,偏偏又无害地像不通世事。

詹荣和詹玉这兄妹俩,一个虚伪一个高傲,给简娣的感觉都算不上好,而现在看来,这兄妹俩可能要在简家待上一段不短的时日了。

☆、第119章 心思

晚饭吃得简娣也是如鲠在喉, 晚饭为了照顾詹家的口味, 菜偏淡也偏甜。

但这些菜似乎还是不大和詹玉的胃口, 简娣时不时能看见这姑娘微蹙着眉头, 饭菜动了几筷子。

等简泉问起的时候, 就微笑着摇摇头, “并非饭菜不合胃口, 只是这一路奔波, 胃里有些难受, 叫姨夫见笑了。”

席间吴氏对詹荣嘘寒问暖不断,简娣看了看, 简尧膈应地也没吃多少, 碗里的饭基本就没怎么动。

吃完饭, 简娣随便找了个借口开溜, 有詹荣这个宝贝疙瘩在, 吴氏也没心思理她,简娣也没急着回屋,先去了趟厨房。

简家的下人和她关系都不错,不过听到她要自己下厨的时候还是愣了愣。

“这……大姑娘你要吃什么, 不如和我们说, ”厨子大叔胆战心惊地看着她, “好端端地干什么亲自动手, 这要是被油溅到了可怎么办。”

但拗不过简娣态度坚决, “没关系, 我自己能行。”

没办法他们只好站一边看着, 帮忙打打下手。

也就简家的丫鬟下人们把她当成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不过做几个家常菜简娣她还是很有信心的。

借了詹家的光,厨房里的食材十分丰富,简娣翻出个土豆,叫厨子大叔帮忙削好了,自己上灶台炒了个酸辣土豆丝。

简泉好歹是有官位在身,平常简家吃的些糕点和菜肴难免也有些附庸风雅。那些个花样繁多造型和名称浮夸的菜简娣不会做,就炒了个土豆丝,煮了个冬笋豆腐汤,再做了道板栗烧鸡

厨房里几个丫鬟和嬷嬷一边帮忙打下手,一边好奇地全程围观。

简娣也没说做给谁吃的,就问他们要了个食盒,盛上了满满的白米饭。拎着食盒,简娣告别了他们几个,一路往简尧住的方向走去。

就简尧中午吃得那么点,下午又要念书肯定得饿。简娣记得他胃口挺大的,可能是还在青春期。

要换以前,他饿不饿她根本懒得去管,但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相处,好歹是处出了点姐弟情意。

她拎着食盒过去的时候,简尧正坐在窗前看书,轩窗半敞,出乎意料地难得十分专注。要知道简尧他平常对念书都没什么兴趣。

看起来更像是让詹荣给刺激到了。简娣心想。

他年纪还不满双十,被詹荣夺去了吴氏的注意力,心生不满而赌气念书不奇怪。

同伺候他的小厮知会了一声,简尧抬起头,看见她的那一刹那眼神略显茫然。但得知简娣提着食盒过来特地给他开小灶的时候,立即接过食盒千恩万谢。

简娣就坐在他对面看着他。

“唔……”掀开食盒,少年眼神一亮,“板栗烧鸡?”

简娣有点儿意外,“你喜欢?”她只是看到厨房刚好有些板栗才烧了这么一道菜,想着或许能合简尧的口味,没想到他真的喜欢。

简尧拿着筷子长吁了一口气,他不怎么爱笑,这时候笑得很不好意思,低声道,“喜欢,大姐费心了。”

简尧看起来是真的饿狠了,谢过她之后,没再客气,就开始动筷子。当然吃饭的时候还是顾忌着一些的,没吃得太难看。

简娣也不急,静静地等他吃完,顺便再给他把汤端出来,叫他趁热喝。

等一碗饭进肚,胃里好受些了,简尧方才停筷。不过他胃口大,食盒里的菜没剩多少。

对着残羹冷汤,简尧看了她一眼,很快又收回了视线。

“看我做什么?”

“总觉着,”顾忌她的心情,简尧斟酌了片刻,轻轻道,“大姐变了不少。”

壳子里都换人了,性格能不变吗?简娣偷偷摸摸吐槽。

其实也不是原主不愿意亲近简尧,毕竟父亲去世后,在这个时代能依靠的只有丈夫和兄弟。但两人到底不是一个娘胎出生的,又有性别之分,关系自然比较生疏。事实上,原主她是很喜欢这个弟弟的,她的名字可以说也是因为简尧才取。

简娣和简尧的关系所说比之前亲密了些,要简娣找出点话题来和简尧聊,她还真找不出来。

就这么干坐了一会儿,简娣放弃挣扎,干脆起身收拾食盒。

看她站起来,简尧也跟着站起来,一块儿帮忙。

简娣欣慰地看了看他。

行啊,还是很会体贴人的。

“你继续念书罢,我这就回去了,外面冷,你也不用送我了。”拿起食盒,简娣一句话将简尧接下来的动作堵了个干净。

“大姐。”

“嗯?”简娣回望,就看到简尧一脸纠结。

“詹……詹表哥他……”纠结了半天,简尧他还是开了口,“我听闻表哥他在南边……并非良善之辈,大姐你……”

简娣一时还没反应过来,一脸懵逼地看着他,没明白简尧他究竟要说什么。詹荣这幅模样,确实看上去不像是什么好人。

“没什么。”简尧他摇了摇头,“大姐莫要和他走太近,若是大姐你有什么事可以来找我,你我既是姐弟,大姐的事我会尽力帮忙。”

一直到简娣走出他屋,走在回去的路上,让冷风一吹,这才灵光一现,终于想明白了。之前简娣她也只是有所怀疑,不敢确认。

她在这里的人看来是二嫁之身,除了刘芳洲对她有意思和江储的乌龙外,没有任何人表示对她感兴趣。她自己究竟什么样简娣心里很清楚,没那玛丽苏的命。

因此詹姨母送给她这么一只贵重的并蒂莲簪,她怀疑归怀疑,没仔细想。如今叫简尧一说,本来不确定的事倒确定了七八成。

难道她真的还没死心吗?

想到这一茬,拎着食盒,简娣愣在了原地。

不对啊,按照吴氏这么喜欢詹荣看来,肯定不愿把她嫁给他,这不算是委屈了他吗?

除非詹荣他自己有什么问题。

简尧说他“在南边”,就没继续说下去了,只是说他不是什么好人。换言之,那他就是在南边招惹了些是非,所以才只好北上。

这么说来,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明明初春的天气已经回暖了不少,太阳也懒洋洋地高悬在空中,但简娣还是冷得遍体生寒。

☆、第120章 吴承泽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