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辛文浩后, 简娣慢慢地往回走。

她暂时不想那么早回府,这么久没出来过了,在外面呼吸点新鲜的空气也是好的。

这时候已临近中午,街上人来人往,小贩们忙着吆喝生意,简娣看着他们忙忙碌碌,抬轿的、挑担的、牵驴的,摩肩擦踵,拥挤成闹哄哄的一团。虽然显得喧闹了些,但却极其富有烟火气,比在简家府上的感觉要好上不少。

吴氏为人固执,严守着礼节,连带上简家上下都有些拘谨和沉闷,简露算是唯一一个意外。

这么长时间以来,简娣难得有这么轻松的时候,走在长街上,也有点像回到了现代的商业街。

没有头绪,简娣干脆看到哪儿逛到哪儿,哪儿勾起了她的兴趣,就进去看一眼。

逛到间成衣铺的时候,里面高挂着的一匹兔纹锦样式的布吸引了简娣她的注意。

布上的兔子呈直线排列,每只兔子都抬起了一条后腿,扭着头向后看,一副很警惕的模样。同铺子里那些莲花锦的、宝相花纹锦的布相比,多了些趣味。

看到这一排排兔子的第一眼,简娣立马就想到了卢仲夏。

看起来,好像还挺适合他的?简娣眨眨眼睛,突然很想看到卢仲夏穿着这一身衣服。

大兔子和小兔子,想想就很可爱。

这布算不上多么名贵的布料,她上前问了价,也能负担得起。

就是和铺子里的伙计商量的时候,她说不来卢仲夏究竟穿多大的尺寸,有时候简娣看他身形清瘦,但脱了衣服仔细一看还是有些肉的。

没办法,简娣她只好嘱咐伙计将这一块儿布给她留下,等她问到了尺码还会再回来一趟。

出了成衣铺,又陆陆续续地逛了一会儿街,买了不少东西,简娣这才回到了府上。

现在想想卢仲夏来提亲这件事,简娣她还有点不真实的感觉,就像踩在了一朵棉花上,轻飘飘的。

可能这就是结婚前的焦虑。

她这就要嫁给卢仲夏了?

而吴氏和简泉竟然也没反对的意思。

头一回恋爱就直奔婚姻,就算再信任卢仲夏,简娣她心里说实话有些忐忑。完全想象不出来她和卢仲夏结婚后,会是怎么一副相处的画面。

总感觉……怪怪的。

对于简娣这种焦虑,简露很不能理解。

“你要嫁给姚鉴时,我也未见到你如此。”

那不一样。

原主是原主,而她是她。

她虽然也有些期待,想到这事难免也有点脸红,可归根究底,她对这个时代还是没有多大的信任感与归属感。即便是要嫁给卢仲夏,这种不安感也一直萦绕着简娣她。因为这种焦虑和不安,简娣一直没去问卢仲夏究竟穿多大的尺码。

没过两天,她竟然收到了卢仲夏给她寄来的信。

这次寄信,寄得坦坦荡荡,没有再像以前那么遮掩。信里的内容也很简单,只字未提提亲的事。

只是说着些近况,语言平实,娓娓道来。透过信纸,简娣好像看见了青年坐在桌前,缓缓写下这几日琐事的模样。

连日以来萦绕在心头的焦虑好像被奇异地抚平了,犹如一条细流汩汩淌过心底。

对着卢仲夏送来的信,简娣叹了口气,伸出手指轻轻地擦过纸面端庄梗正的小楷。

她总要对这个时代有些信心不是。

除了卢仲夏的信,简娣竟然还收到了上回那个小正太萧昶的信。

代他送信的是张孟野府里的人,他这封信送到简家的时候,着实把简泉吓了一跳。

他年纪不大,但字写得已经初见风骨,有些像张孟野的字,也有些像卢仲夏。信中礼貌地向她问了好,又问她最近怎么样,最后才委婉地表达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想看看简娣新写的话本。

简娣想也没想,手抄了一份,塞到信里,委托下人送了出去。

做完这一切,简娣安安心心地在家等着卢仲夏他再一次上门来提亲。

这几天,她虽然没有问过她和卢仲夏的亲事,当然她的身份也不好过问,但从简泉最近的动向中,简娣隐隐能猜出这段时间以来,简泉一直在和卢家保持关系。

简露偷偷告诉她,她溜到简泉书房看了一眼,说是已经对过了生辰八字,就等下个月将这门亲事拍板定下来。

就在简露向她透露消息后不久,吴氏终于支使了身边的人把她喊了过去。

但却不是责问她和卢仲夏究竟是什么关系,而是教她如何持家。

此前,在过年的时候,吴氏曾经带着她学了一段时间,但那个时候府上正忙,她学得并不多。

这一回,是要彻彻底底,从头到尾都学一遍,怎么主持中馈,怎么与公婆相处,怎么侍奉夫君。

“之前,家里的事不过只是你和姚鉴之间的事,闹来闹去都算不得什么。”吴氏神色淡然,好像和她之间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但卢仲夏和姚鉴不同,他和父母住在一处,而卢大人又在朝为官,你回头嫁入了卢府,定当小心谨慎,万万不可怠慢了公婆。”

在她得知吴氏要将她嫁给詹荣前,要说不埋怨是不可能的,那时候,甚至还有点恨她。

眼下看吴氏尽心尽力教导她的模样时,简娣却有些犹豫了。

虽然吴氏曾经两次将她丢进祠堂里,还禁足了她一段时间,但她从未短过她任何衣食,费心替她留意亲事也不似作假。

要是吴氏真想把她往火坑里推,早在原主年纪还小的时候她就能做到,何必拖到这个时候。

只不过那时,她也有些偏激,看人时也自然而然地带上了一层滤镜。

眼下,简娣终于能冷静下来,客观地看待吴氏的所作所为。

没等吴氏问她,简娣自己倒是没先憋住,问了出来。

“之前,为何要将我嫁给詹荣?”

吴氏眼角微扬,目光一瞥,随即看了过来。

☆、第137章 悔婚

“好端端的, 你问这个做甚么?”她眼中隐有不满。

“我只是想知道。”简娣目光坦然地回望。

“你既然要嫁给卢家, 问这些已经没什么用了。”

吴氏低下头,去看桌上铺开的账本, 不去看她, 鬓边的金步摇上的凤凰尾翼, 伴着她的动作轻轻颤了一颤,

她不愿意说。

看着吴氏的反应,简娣心里明白她不肯说。也是,像吴氏这么高傲的人,做都做了,想来是不屑于再解释些什么。不过, 简娣还是没有放弃, 她想了一下, 决定换一个迂回的方式去问,“那嫁给詹荣后, 我会过得很好吗?”

吴氏抬起了头, 淡淡地道,“荣儿不会亏待于你。”

“在你眼中是这样?”

“在我眼中如此。”

“如果詹荣对我不好呢。”

吴氏浅浅地敛起了眉峰, “那就由我和你爹去说,何况,还有你姨母与姨夫在。”

简娣顿了一会儿, 继续问道, “詹荣对那些丫鬟做的事, 娘你知晓吗?”

“你从哪里听来的这些?”

简娣没回答。

吴氏闭上眼揉了揉额角, 吐出一口气,“我知晓。”

“那不过是些丫鬟,不值得你放在心上,荣儿是你表兄,他绝不会欺负你。”

简娣看着吴氏,她已经不再年轻,纵使保养得当,眼角也已浮上了些细纹。

简娣她突然明白了吴氏,明白了她和她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她和她之间的分歧从来就不是因为什么所谓的血缘嫡庶,并非因为她和吴氏没有什么血脉亲情。

她和她的分歧在于常年累月所形成的,已经无法更改的价值观。

她无法忍受的人和事,在吴氏看来稀松平常。

她不想那么早再嫁人生子,但吴氏却认为她再寻一门亲事是重中之重。她恶心詹荣的所作所为,但吴氏却并未将詹荣的行为放在心上。

吴氏或许是真的为了她着想,但她不懂得她的抗拒在哪里。在她觉得吴氏冷漠的同时,吴氏可能也在觉得她无理取闹。

而这份分歧,不止存在与她和吴氏身上,她和这个时代的许多人身上都存在着这么一份分歧,只不过,暂时还没显露出来。

“我明白了。

简娣深吸了一口气。

她没有办法去改变什么,这种常年所形成的价值观她没有办法去改变,她也没有立场去插手别人的价值观念。在现代,她和其他人之间尚且还存在着价值观念上的分歧,更遑论古代,分歧是无可避免的。

她只能点点头,“我明白了。”

“既然明白了,便继续罢。”吴氏指的是桌上的账本。

显然,她不愿意过多的谈论此事。

*

在家里跟着吴氏学习庶务,十多天一晃而过,简娣也收到了来自辛文浩那儿传来的消息。据他所说,杭州那儿的人找到了曾在詹家做活儿的丫鬟,不过这几家人都收了不少银钱,不愿意提及此事,余下的,他会再派人继续留意。

简家和卢家两家本计划着等到下个月,也就是三月份的时候上门提亲。但眼见十多天过去了,都到了三月初,也没见到卢仲夏那儿有任何动静。

碍于面子,简泉没开口,也没主动去问,但神色却变得凝重了不少,吴氏脸色也有点难看。

卢家迟迟没来提亲,连带着府上的气氛也变得沉重了不少,甚至有些流言也悄悄地飘了出来。结合了之前在外传的沸沸扬扬的谣言,直道是卢家反悔了,不愿再娶简娣。

“有谢状元郎做媒,首辅牵线,卢家人想来不会反悔。”吴承泽沉吟一刻,面上冷静,但看着简娣的眼神却有些担忧。

简娣剥着枇杷,感觉到来自吴承泽的视线,一抬头,对上神色各异的三人,忙摇摇头:“你们不用在意我。”

因为卢仲夏一直没来提亲的缘故,简露、简尧和吴承泽甚至都聚在了一起,神色凝重地商量这件事。

简露咬牙切齿,“亏我之前还觉得他比姚鉴好上不少,言而无信,怎么能将大姐嫁给他?”

简尧更理智一些,“此事如今还没有个定论,卢家那边也没有消息传来。正如表哥所说,卢家人不应当会反悔,想来是有什么事耽搁了。”

简露看向简娣,不满地冷笑,“卢仲夏是什么人,还是大姐你最清楚。现在他那儿没个音信,你倒还有闲心在这儿剥枇杷?”

心知露这是不满她看人的目光,将怒气撒在她身上。简娣乖乖地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毕竟原主当初确实是要死要活嫁给姚鉴,而她和卢仲夏之间的事也闹得满城风雨。

对于卢仲夏一直没来提亲这事,简娣她自己倒不是很着急。

她现在的状态就是既期盼又慌张,和婚前恐惧症是一模一样。她不担心卢仲夏会鸽了他,他的性格就是答应了的事,一定会做到。他是个言出必行的君子。之所以没来,应该是有要紧事耽搁了。

不过,要真有事耽搁了,卢仲夏他肯定会提前嘱咐一声。

简娣她不担心卢仲夏会反悔,她更多的是担心卢仲夏究竟碰上了什么事。本想着送信去问问看,但信还没送出去,在门口就让吴氏给拦了下来。

“我们简家虽然只是一介小户,比不上京中那些高门,但也绝不能没有骨气。”

简娣能理解吴氏的想法,没有再同她争辩。

实际上,这十多天来她和吴氏的关系已经缓和了不少。卢家一直没上门,吴氏心中也不好受,尤其是面对詹家人的时候,难免有些跌面子。吴氏是最好面子的,这段时间,她面皮一直绷得紧紧的。

而詹家眼下正物色好了一处宅子,打算租下。吴氏见此,又愈发自责。

“我相信他不会反悔的。”简娣将剥好的枇杷塞到简露手中,说道。

这是对他为人的发自内心的信任。

不过,在下一秒,简娣就被现实啪啪啪地打了脸。

简露接过枇杷,正要教训她的那一瞬间,从屋外突然急急忙忙地跑来了一个丫鬟。她跑得有些急。一进屋便喘着气,目光找到了简娣,望着简娣,她断断续续地道,“大姑娘,老爷和夫人叫你过去。”

简尧和吴承泽登时站起身来,“发生何事。”

丫鬟偷偷瞄了简娣一眼,将头摇得像个拨浪鼓,“奴婢不知。”

简娣跟着站起来,“我去看看。”

一踏入正房,简娣便感觉到了一阵沉闷的压抑感。

简泉看向她的眼神,带着些犹疑,又带着些无奈。在简娣疑惑的视线中,他终于开了口,像是怕她激动一般,他嗓音刻意放得柔缓。“阿娣,我和你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但你需得做好准备。”

一看这阵仗,简娣她也知道没好事了。

“我准备好了。”

简泉又看了她好一会儿,才说道,“卢家……打算取消和简家的婚事。”

简娣一懵,“什么?”

“卢家的人刚刚来送来了信。”简泉道,“说是不结这门亲了,送了不少东西上门算作赔礼。”说罢,指着地上的红木大箱叫简娣自己看。

这……说不结就不结了?

简娣没心思去看地上一只只的红木大箱,追问道,“是卢仲夏那儿出什么事了?”

简泉沉默了片刻,不愿意伤害她一般移开了视线,“卢家人并未提起此事。”

“阿娣你……”

“我没事。”简娣皱起了眉,“卢仲夏他不可能反悔,他事前托张孟野牵线,如今又反悔,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我要去找他。”简娣道。

她不相信卢仲夏会悔婚,她要去问问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你站住。”瞧见简娣转身欲走,吴氏厉声喝道,“你这时候去卢家问能问出什么来,倒会沦为旁人的笑柄!”

☆、第138章 喝茶

吴氏的话犹如兜头浇下的一盆冰水, 她言辞锐利,简娣停下了脚步, 昏昏沉沉的大脑出乎意料的冷静了下来。

倒不是因为她在意所谓的笑柄不笑柄,她名声已经足够狼藉了,还不差这一点。主要是因为她现在大脑发热赶去卢家, 确实是太过莽撞了。

她既然相信卢仲夏, 就更应该理智些才对。

卢仲夏一定不会悔婚。

至于卢仲夏的父母, 简娣也曾经接触过。卢行咏与吕氏脾气都很好,尤其是吕氏,更为卢仲夏的婚事操碎了心。他上一次既然敢来简家提亲, 一定是征得过父母的同意,卢仲夏的性格看似内向含蓄, 实则心细如发,绝不会背着父母贸然前来。

这其中一定有蹊跷。

见她停下, 吴氏的语气总算好了点, 或许是怜悯她的遭遇, 神情与口吻也软化了不少。

“坐下,我和你爹还没去找卢家, 你一个姑娘去什么去?”

“这事不用你操心,我和你爹自会去问个清楚,不能这么不清不楚地就叫人戏耍了一番,轻贱了去。”吴氏道, “倘若他们家铁了心要反悔, 我们简家也不会求着他们。这世上好的亲事多了去了, 也不至于只有他们这一家。”

简泉在一旁帮着劝,“阿娣,听你娘的。”

简娣没有出声。

听了吴氏和简泉的话,简娣没有再冒失地赶去卢家找卢仲夏,而是换了个折中的办法,去了趟辛氏书铺。

吴氏见她出门,却没管她。她如今倒格外善解人意了起来,颇为理解她的心情,只要她没上卢家,吴氏都姑且睁只眼闭只眼,随她去了。

如果问题不是出在卢家人身上,那一定出在别人身上,一定有什么她所不知道的外部原因。找辛氏书铺的翰林院的进士们,就是她如今最好的选择。

赶去辛氏书铺前,简娣特地多调整了几次呼吸,使自己神色看起来更自然些,如同往常一般,施施然地踏入了铺子中。

她到了铺子,铺子里的伙计果然没看出她脸色有异,笑着招呼她坐下。

“姑娘可是又来找少东家的?”

简娣坐了下来,“我是来找那群相公们的。”

伙计对翰林院的进士们有印象,歪头想了一想,答,“这时间还早,相公们今日都在馆里,要不姑娘先回去,我回头去跟相公们知会一声,姑娘赶明儿再来,免得在这儿一阵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