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应下,柳氏压下心头的欢喜,轻声说道:“媳妇儿晓得,老太太您放心就是。”

环顾着四周,看着榕哥儿眯着眼睛打瞌睡,慕容言和何氏却逗弄着他玩闹,看着慕容峻和慕容睿商量着过年时去哪里玩,看着慕嫣然牵着慕容瑾在锦桌旁的糖果盘子里取糖果吃,柳氏忽然间觉得眼中微微的泛起了一层热意。

自己已忽略了身边太多的幸福,可是,老天有眼,终究没让她昏昏噩噩的过完这一辈子,现在开始珍惜,也还是很来得及的吧?

心头想着,柳氏转过头看着正陪着老太太说话的慕昭扬,心内轻轻一叹。

他的身上,与那时相比,已多了一份沉稳和睿智,淡淡的文人气息,让他的眼角眉梢,多了几分柔软,看向妻妾儿女们的眼神,也是满满的眷恋。

终究是当初自己选来的良人,那些年,对自己也是真心实意的好。

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几个儿女,哪怕…是为了从前那份情意…

幽幽的想着,柳氏想起方才赏赐下来的那大红色的一品诰命服,暖暖的笑了,那笑意渐渐地从唇角,渗入到了眼底,心里,也是欢愉着的吧?

转过头的那一瞬,看着对面一脸魂不守舍的沈氏,柳氏有些无聊的想:她是在为那桃红色的二品诰命服烦闷吧?

头一次,柳氏觉得心里有些莫名的舒畅,这种感觉,似是十多年没有过了。

窗外,喧闹的爆竹烟花声连连响起,扭过头看着,柳氏的心里,像是腾起了一股热流一般,说不出的淋漓畅快。

除旧迎新,是该把所有不好的往事都忘却掉了。

外间喧闹无比,屋子里,孩子们都坐不住了,慕老太太一发话,慕容睿便高声喊着,带着弟妹们朝外去了,不一会儿,院子里也响起了爆竹声和孩子们无忧无虑的欢笑声。

不知过了多久,屏风旁博古架上的座钟敲响了,子时已过。

“行了,守岁也守完了,把孩子们叫回来,各自都回屋歇着吧,日后有他们玩乐的时候呢,这会儿也该回去睡觉了。快…”

朗声说着,慕老太太打发了春兰、春平和各屋的丫鬟们出去接一帮小主子们进来。

“儿子(儿媳、孙子、孙女)给老太太贺喜了,新春大吉。”

带着妻妾儿女们给慕老太太磕了头,大人们又给孩子们发了红包,便喜气洋洋的散了,直到出了月亮门好远,还能隐约听到孩子们的欢快。

“二丫头入了长公主的眼,这往后的日子,定会越来越好的…儿孙自有儿孙福啊…”

自言自语一般的嘀咕着,慕老太太拄着拐杖,任由傅妈妈搀着,进了内屋。

映雪堂内,紫檀托盘中那套桃红色的诰命服,在灯光的掩映下,显得愈发耀眼,衣服上缀着的金银丝线,还发出淡淡的光芒,衬得绣在那锦缎上的纷繁复杂的花纹也平添了几分庄重和秀美。

猛的伸出手去一把抓住了那件诰命服,沈氏高高的抬起了胳膊,直欲把它连同心中的怒火一起甩出去。

凭什么,她是正一品,而自己是从二品?

出嫁前还是正二品的县主,没想到嫁了人,却反倒不如从前了,沈氏的心里,直如吃了黄连一般苦。

呆呆的愣了片刻,想到这诰命服还是御赐之物,想到明日自己进宫谢恩时还要穿着它,沈氏苦笑了一下,轻轻的放在了托盘中。

脸上,是一抹认命的颓败。

初一一整日,从早到晚,慕府的主子们都聚在柏松堂,陪着老太太欢笑了一天。

而卓远之,也难得的露了面,和慕容言等人在隔着屏风的另一桌吟诗作词,猜谜逗拳,玩的甚是热闹。

偎在老太太身旁,听着她们说话儿,慕嫣然的眼前,又出现了方才卓远之给老太太磕头时一脸毫不作伪的感激涕零。

像是对这个寄居在府里的年轻人很有好感似的,老太太慈爱的交代了让他把慕府当成自己的家,卓远之笑着应了,可那笑容,还未到眼底,便在那漆黑的眼眸中散开了。

此刻,听着他偶尔发出的开怀笑声,慕嫣然浑然觉得,若不是重活一世,对着这样一个英俊好学又谦虚谨慎的年轻人,自己怕是也不会提防的吧?可惜,眼前这个和睦的大家庭,是自己太想守护的。

卓远之,无论你是怀着怎样一颗心进了慕府,我都不会让你得逞的,爹、娘、哥哥们,还有我,我们都会好好儿的,守护住自己身边的幸福。

心内长呼了一口气,慕嫣然在心里,默默的许下了新年的第一个心愿。

初二一大早,慕嫣然打扮一新的到了明徽园。

铜镜前,身着大红色正一品诰命服的柳氏,平添了一份雍容华贵,慕嫣然满眼惊艳。

到了大门处,看着一身桃红色从二品诰命服脸色不虞的沈氏,直到钻进了马车,慕嫣然都无法收拢住不自禁就会扬起的嘴角。

马车颠簸了半个时辰,终于,外面传来了大管家清朗的声音:“夫人,二小姐,宫门口到了…”

卷一 帝都浮尘 第六十二章 谢恩

第六十二章 谢恩

验了对牌,确认了柳氏几人的身份,城门处的禁卫挥了挥手,示意她们进了宫门,而大管家则守在马车旁侯在了宫门口。

踏进宫门,走了没几步,内务府的廖公公便带人赶着宫车过来了。

道了谢,柳氏三人规矩的坐进了宫车。

“二位夫人,太后昨儿睡得晚,再加上近些日子身子不大爽快,这么早,怕是扰了她老人家的静养。皇后娘娘特意嘱咐,先去毓秀宫,晚些时候再去永寿宫拜见太后娘娘。”

车帘外,廖公公低声说道。

“谢廖公公提醒。”

出言应下,柳氏心内,却是暗暗的呼了口气。

到了内宫门交接处,柳氏三人下了车,宫门口,已有毓秀宫的周掌事等着了。

“奴婢给二位夫人见礼了,也给二位夫人道喜了。”

周掌事柔声恭贺道。

上次进宫时已见过周掌事了,此刻见了,也多了一份亲切,柳氏和沈氏各自从袖袋里取出早已备好的荷包打赏了周掌事。

携着慕嫣然,柳氏带着沈氏跟在周掌事身后一前一后的迈进了毓秀宫。

此刻的毓秀宫,上首正中的凤座处,坐着头戴凤冠身着明黄色中宫朝服的皇后娘娘,而下首的两边,则坐着几位妃嫔和进宫来拜见皇后的外命妇。

“臣妾(臣女)给皇后娘娘请安,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对着凤座上那个锦衣华服的贵妇,柳氏三人恭敬的行了礼。

和气的叫了起,皇后面带微笑的看了看柳氏,目光,却是定在了柳氏身旁的慕嫣然身上。

一旁,早有宫女过来引着三人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润悦,你带着慕小姐去夕颜殿吧,长公主昨儿就跟本宫念叨着,一定要让慕小姐先去她那儿的,你送慕小姐过去吧。”

想到女儿跟自己撒娇的娇俏模样,皇后一脸的柔和,看着身边的宫女说道。

轻声应下,润悦走到柳氏身后,朝慕嫣然一拜,低声说道:“慕小姐,您随奴婢来…”

看了柳氏一眼,示意她放心,慕嫣然转身跟着润悦出了毓秀宫,朝夕颜殿去了。

甫一踏进夕颜殿门,就听见内殿贺婉茹朗声喊道:“兰芝,你快去母后那里瞧瞧,看看慕府的人到了没有?要是到了,你就赶紧领着慕小姐过来,要是还没到,你就在那儿守着。”

“哎哟,我的殿下哟,过了年可又大一岁了,您可不好再这么大声嚷嚷了,要有个女孩儿家的样子。”

身边,传来了一位老嬷嬷的劝告声。

低头掩下了嘴角泛起的笑意,慕嫣然朝站在正殿门口的宫女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迈进正殿,听着内殿里悉悉索索的动静,慕嫣然走到内殿的屏风前俯身跪下,朗声说道:“臣女慕嫣然给长公主殿下请安,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清脆悦耳的声音在正殿内回旋,荡出了一层由内而外的喜意。

内殿顿了一下,随即发出了贺婉茹欢快雀跃的呼叫声。

“嫣…慕小姐到了,好了好了,你们都该干什么干什么吧,让她进来陪着我就是。”

挥着手打发走了围在身边的嬷嬷和宫女,贺婉茹提着裙子跑出来,一边拉起慕嫣然,一边埋怨的说道:“你总算是来了,我都打发了兰芝去瞧了好几次了。”

拉着慕嫣然到了妆台前,贺婉茹对着铜镜打量着自己的头饰。

见慕嫣然不出声,只是满脸笑意的盯着自己看,贺婉茹摇了摇她的胳膊,轻声说道:“怎么不说话啊?我可是盼的好些日子呢,要不是跟母后求了这个恩典,怕是要等到过完年才能见到你呢。”

说罢,贺婉茹耷拉着脸,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转过头看着慕嫣然抱怨道:“你是不知道,待在宫里真是好生无聊,每天都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夏天还能去御花园看看花草,或是到后苑放风筝什么的,可这天寒地冻的,我总不能去梅园站着吧。哎,好歹你来了,今儿你可要陪我一天。”

耳边是贺婉茹叽叽喳喳的声音,慕嫣然的心里,却像有什么化开了似的,一股暖洋洋的舒爽从心底四散开来,蔓延到了全身各处。

俯身朝贺婉茹一拜,慕嫣然沉声说道:“婉儿的大礼,嫣然拜谢…”

“嗐,我当你怎么不说话呢,原来心里还惦记着这事儿呢…”

拉着慕嫣然站起身,贺婉茹看着慕嫣然朗声说道:“嫣然姐姐,我对你好,你也会对我好,对不对?”

慕嫣然重重的点了点头。

“你母亲的诰命,本就是她该得的啊,我只不过在母后耳边念叨了一句,所以,找了个应景的时候,把属于她的东西再给她就是了,嫣然姐姐,你不用这么谢我的。我们要做好姐妹的,好姐妹不该这么客气的,对不对?”

贺婉茹理所当然的说道。

长长的喘了口气,压下了喉咙上的那丝迷蒙,慕嫣然点了点头,朗声应道:“对,我们是好姐妹,现在是,以后也是,永远都是。”

见慕嫣然应了,贺婉茹越发欢喜起来,像个小孩子一般的照着镜子,还臭美的炫耀道:“嫣然姐姐,我这身如意百花裙好看吧?内务府新制的样子,宫里上下,就只有我有呢。”

正要答话,却看见贺婉茹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端正了脸色。

转过头看着慕嫣然,贺婉茹低声说道:“嫣然姐姐,一会儿你们去永寿宫给太后谢恩时,你们一定要小心点,千万别触怒了我皇祖母。”

心内有些犹疑,慕嫣然却转瞬就明白了;

“可是为了诰命的事?”

慕嫣然猜测的问道。

点了点头,贺婉茹继续说道:“本来这事儿母后自己决断就好,可想着那个讨厌鬼她娘还跟皇祖母沾着点亲,所以母后才去讨了皇祖母的示下。按说,你母亲是正一品,她一个如夫人,顶多也就正三品,可皇祖母非说她从前还是正二品的县主,嫁了人总不能还不如从前。所以,母后想着,那就看在皇祖母的面子上,给她个正二品好了,可皇祖母却说,那沈氏是她亲赏的平妻,虽说不能越过你母亲的品级,可也不能低太多,非要从一品。”

听到这儿,慕嫣然顿时知晓,今儿去永寿宫,怕是没那么容易就能过关的。

“那后来呢,怎么赏下来倒成了从二品了?”

慕嫣然一脸促狭的笑容,好奇的问道。

“母后让内务府的人把这些年外命妇的诰命册子送了过去,如夫人,大多都是没有诰命的,除非生育子嗣又于社稷有功的,宫里才会酌情考虑。即便是有诰命,也要低过正房夫人两级,所以,最后皇祖母才不情不愿的同意了这个从二品。”

说着,贺婉茹却是撇了撇嘴说道:“嫁人前再风光,那也是娘家给的,还想仗着这个在夫家猖狂?本来只是个正三品呢,如今倒让她占了便宜。”

见贺婉茹如此为自己抱不平,慕嫣然软岩哄着她说道:“如今这样儿,已是很好了,我娘的诰命得了回来,以后行事也要容易些了,你就别替我和我娘生气了。”

点了点头,贺婉茹却是转过头定定的看着慕嫣然交代道:“一会儿去了永寿宫,我皇祖母不管怎么说你母亲,你们都低眉顺眼的应下就好,让她撒撒气,完了就没事了,反正诰命诏书都赏下去了,她也不能收回来。记得哦。”

见贺婉茹一心一意为自己打算,慕嫣然心中越发感动,点头应下,她朗声应下:“好,我一定跟我娘说。我们争取早点从永寿宫出来,然后我就好好陪着你,你想玩什么咱们就玩什么。”

得了慕嫣然的许诺,贺婉茹欢天喜地的牵着她的手,朝毓秀宫去了。

毓秀宫里,皇后一派和气的和几个外命妇们说着话,见女儿和慕嫣然一前一后的走进来,顿时脸上多了几分柔和。

“母后…”

唤了一声,贺婉茹乖巧的走到凤座旁,站在了皇后身侧。

“过了年,你就要跟着夫子好好学习诗书礼仪了,到时候,有你蓉姐姐和慕府二小姐在,你可不许淘气。”

知晓女儿的性子,皇后笑着叮嘱着,说完,却是看着慕嫣然轻声问道:“本宫听闻,你和襄王府的小郡主也颇是投缘,看来你这孩子还是个讨喜的性子,到时候进了宫,你可要帮本宫多看着些长公主才是。”

笑语盈盈的俯身一拜,慕嫣然朗声说道:“长公主殿下率真可爱,冰雪聪明,是真性情,嫣然着实喜欢,定不负皇后娘娘嘱托。”

“是个好孩子。”

点了点头,皇后抬手示意她起身。

“时辰差不多了,慕夫人就去永寿宫给太后娘娘磕头请安吧。太后最近身子不好,你们也不要耽搁的太久,磕了头出来就好。今儿就在毓秀宫用午膳,一会儿本宫让周掌事去永寿宫接你们。”

看着柳氏,皇后朗声说道。

早在得了诰命时,柳氏就知晓,进宫谢恩时太后娘娘必不会对自己假以好脸色,此刻见皇后娘娘如此偏颇,柳氏不由心内感激的跪下叩头道了谢。

站起身方要朝外走,却听见外殿有太监唱念道:“太后娘娘口谕…”

进至殿内,给皇后等人行了礼,那太监看着殿内站着的柳氏三人朗声念道:“太后娘娘口谕,哀家精神不济,慕夫人谢恩之心已晓,不必到永寿宫叩拜。”

一瞬间,柳氏三人愣在了原地。

卷一 帝都浮尘 第六十三章 太后

第六十三章 太后

“王公公,早起可诏了太医去瞧?”

宣完了太后的口谕,皇后看着前来宣旨的王公公问道。

垂首朝皇后娘娘一拜,王公公朗声答道:“回皇后娘娘的话,太后娘娘这些天都是这个样子,太医每日都去请平安脉,说只要好好调养,过些日子就好了,所以太后娘娘才嘱咐了不要人去打扰,静养些日子的。”

说着,王公公却是转过身朝柳氏一拜,客气的说道:“既然太后娘娘口谕,那慕夫人就不用过去了,咱家这就回宫复命了。”

外命妇进宫给太后磕头谢恩,即便太后身子不适,也没有说不见的道理,从前,最不济也会挂个帐子隔着给太后磕个头。今日太后如此做,却是当众落柳氏的脸了,直接告诉旁的人,柳氏这正一品的诰命夫人,太后是不认可的。

等这些来觐见皇后的外命妇回去,出不了几日,都城里怕就会起了流言吧?

如是想着,慕嫣然的手心里,沁起了一层细汗。

脚下不动,慕嫣然身子朝前微微一倾,在柳氏耳边轻唤了一句。

微侧着头瞟了慕嫣然一眼,柳氏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端正的抬起头看着王公公答道:“太后的身子不适,臣妾确不敢烦扰…只是,臣妾的礼数却不可废,还望王公公带路,臣妾到永寿宫门口,给太后娘娘磕了头就走,绝不扰了太后娘娘静养。”

“这…”

听闻柳氏如此一说,王公公当下却犯起了难。

太后娘娘的口谕,摆明了是不想见她,可并没有说不许她在宫门口磕头,若是一味的拦着,怕自己这差事反而要办砸了,可若不拦着,一会儿太后要是责怪起来,这…

“慕夫人所言甚是,礼数不可废,王公公,你且带着二位夫人和慕小姐去吧,太后娘娘知晓她们的孝心,也不会责怪的。”

皇后出声说道。

“奴才遵命。慕夫人,请吧。”

垂首应下,王公公给皇后磕了头,带着柳氏三人出了毓秀宫,朝永寿宫去了。

远远的看见永寿宫的宫门,王公公的额头上,沁出了一层汗。

进了宫门,王公公回过头看着已停住脚步的柳氏三人低声说道:“慕夫人稍候,容奴才进去通禀一声。”

说罢,却是不待柳氏回应,就转身踩着台阶上去进了永寿宫正殿。

“臣妾给太后娘娘请安,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院子里,传来了柳氏和沈氏沉稳的声音。

皱了皱眉头,太后看着小跑着进来的王公公,沉声问道:“怎么回事?不是说了不让她们过来谢恩的嘛?”

诚惶诚恐的走到太后身前,王公公低着头答道:“回太后的话,您的口谕,奴才是当着毓秀宫众位主子和诰命夫人们的面宣的,可那慕夫人说,要来院子里给您磕头,磕了头就走,所以奴才…”

微微有些怒气的放下手里的茶碗,太后娘娘轻声问道:“贞夫人可来了?”

楞了片刻,想起太后问的贞夫人指的是沈氏,王公公点着头答道:“回太后的话,贞夫人也在院中,这会儿,和慕夫人一起跪着呢。”

“叫她进来吧…”

眼中闪过了一丝精光,太后沉声说道。

“奴才遵命。”

点头应下,王公公转身疾步朝外去了,不一会儿,身后跟着沈氏返回了正殿。

“雪冰给姑母请安,祝姑母身体康泰,福寿延年。”

低眉顺眼的走到太后身前三步处,沈氏恭敬的磕着头说道。

“起来吧,赐座。”

看了一眼沈氏,太后冷冰冰的说道。

此刻正是正午时分,虽说是冬天,可太阳直直的照射下来,不一会儿,跪在院子里的柳氏和慕嫣然脸上,便渗出了细密的汗滴。

跪在柳氏身后,慕嫣然低声唤道。

“别说话,跪着便好…”

轻声说完,柳氏挺直了背,静静的看着永寿宫的宫门。

一碗茶的功夫,太后身边的苏掌事从正殿里走出来,满脸笑意的搀起柳氏,一边亲热的说道:“慕夫人,您快进去吧,想着您磕了头就走了,却不成想还在这儿跪着呢,太后娘娘要是知晓了,定然会怪罪我们这些奴才的。您小心脚底下…”

殷勤的提示着柳氏注意高高的门槛,苏掌事带着柳氏迈进了正殿,指着内殿低声说道:“贵府二夫人正陪着太后娘娘说话呢,您跟奴婢来…”

内殿上首处,一身暗红色凤纹正服的太后一脸和煦的和沈氏的聊着天,看着柳氏和慕嫣然踏入内殿,却是表情淡淡的扫视了一眼,便停下了口中的话语。

俯身跪倒,柳氏朗声念道。

太后的话语中,听不出一丝喜怒。

起身坐在下首左边的第一个座位上,柳氏微微侧头看着太后,准备聆听她的教诲,可一眼望过去,太后和沈氏,仍旧聊着从前沈氏在浏阳王府里时的一些旧事,而那些,自己根本插不上口。

“哀家听说,这十几年来,贞敬夫人对家事撒手不理,慕府内院的一应事宜,都是贞夫人在打理,不知贞敬夫人所为何事转了性子?”

正听她们闲话家常昏昏噩噩间,柳氏看到太后转过头看着自己满面柔和笑容的问话声,心里,却是不自禁的凛然起来。

面色一僵,慕嫣然顿时有些为难的朝柳氏看去,却见她一如往常的微笑着,一边却是满眼坦然的看了沈氏一眼,朗声说道:“回太后娘娘的话,二夫人嫁进慕府后,臣妾的婆母和夫婿均觉得委屈了县主之尊的二夫人,所以权衡之下,决定将掌家之事交给二夫人,也算是全了二夫人的脸面。臣妾这些年静心礼佛,只为家人祈福。”

事实虽不是如此,可内里原因却终究不是能拿到台面上来理论的,脸上闪过一丝冷笑,太后心中暗自感叹柳氏的狡猾,一边却是仍旧问道:“既为家人祈福,为何如今半途而废?”

“从前是因着婆母身子骨硬朗,可如今年岁已大,做儿媳的,理当在身前侍奉,二夫人要掌管家事,所以臣妾自当孝敬婆母,以全孝道。”

柳氏微微垂头答道。

满眼冷意的盯着柳氏,沈氏恨不得夺不上前撕下她脸上的那张假面孔,让世人看看她的伪善。

可如今在太后面前,自己却什么都做不得,只能看她巧舌如簧的颠倒黑白,沈氏觉得,自己心里的怒火已快压制不住了。

就那么面带笑容的在太后面前僵了大半个时辰,终于,毓秀宫的周掌事来了,说皇后娘娘在毓秀宫摆宴,请贞敬夫人和贞夫人赴宴,柳氏心里,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虽然难堪,可好歹撑过来了,出了永寿宫的宫门,慕嫣然和柳氏相视一笑。

跟在柳氏身后的沈氏,虽被柳氏的几句话扰的乱了心神,可转念一想,襄王世子和慕依然的亲事,太后虽未许诺,可既已知晓,定是不会轻易放过,哪怕最终自己的依儿做不了襄王世子妃,那也不会是二丫头,想到此,沈氏看着柳氏身侧的那个娇俏身影,心里说不出的畅快。

到毓秀宫,慕嫣然看着一脸关切的贺婉茹,心内一阵暖意。

午时,毓秀宫内摆起了宴席,晌午时进宫拜见皇后的一众外命妇恭敬赴宴。

午宴结束时,柳氏等人给皇后娘娘磕了头,打算出宫各自回府,可没一会儿,永寿宫的王公公来了,带来的,却是太后娘娘对柳氏和沈氏新封为诰命的赏赐。

看着厚此薄彼的赏赐,当着众人的面,柳氏面色淡然的朝永寿宫的方向给太后娘娘磕了三个头,又打赏了王公公,方跟着周掌事出了毓秀宫。

到了内宫宫门处,早有廖公公派去的小太监候着了,抬着软轿将各位外命妇送到了宫门口,各府的夫人们便坐着府里的马车回府不提。

而慕嫣然,则跟着贺婉茹一起,回了夕颜殿。

弹了会儿琴,又下了两盘棋,两个女孩儿终于有些乏了,就那么并排躺在临窗的暖炕上,幻想着一个月后一起在宫里学习的日子。

“我听苏嬷嬷说,到时候教礼仪的那位女先生很是严厉呢,早几年,远嫁的那几位公主都是她教导的,每每都会被训哭了呢…”

贺婉茹有些担忧的说道。

“没事啦,左右多花费些心思就是了,到时候只要按着那位女先生说的做,别违逆了她的意思,总不会有事就是了。”

迷迷糊糊的听着贺婉茹的话,慕嫣然轻声劝慰道。

许是午宴时偷着抿了一小口梅子酒的缘故,此刻的贺婉茹,却难得的精神起来,拿手撑着头,看着躺在身侧一脸困乏的慕嫣然,贺婉茹却是低声问道:“嫣然姐姐,住在你们府里的那位卓公子,果真无父无母孤身一人吗?”

正打瞌睡的慕嫣然,被贺婉茹的问题一惊,顿时清醒了过来。

卷一 帝都浮尘 第六十四章 绸缪

第六十四章 绸缪

“婉儿,除了上次咱们过生辰那天去方寸书院,你又在哪儿见过卓公子啊?”

掩饰着内心的紧张,慕嫣然转过身看着贺婉茹轻声问道。

微侧着头细想了片刻,贺婉茹数着指头老实的答道:“在方寸书院买的那套竹木书签,被六皇兄看到抢走了,后来我又缠着庐王哥哥,让他带我去了一趟,就在书院见着的。后来扮成小厮去慕府,在前院的时候遇见他了,不过没说几句话,我就溜去你那儿了。统共就这么三次啊。”

说罢,贺婉茹不依不饶的说道:“嫣然姐姐,快说啊,那位卓公子果然是孤身一人,不知道父母是何人的可怜人嘛?庐王哥哥只提了一句,我再问,他就不肯告诉我了,你跟我说嘛,那位卓公子既然是住在你们府上的,你知道的肯定要多一些,快讲给我听听嘛。”

撒娇一般的说着,贺婉茹的眼中,闪动着一抹明亮的光彩。

再世为人,慕嫣然何尝看不出,此刻的贺婉茹心中,必定是极其同情那个相貌堂堂又才学不凡的卓远之的,而慢慢的,这份同情带来的关注,会让她发掘到卓远之身上更多的闪光点,到时候,一颗少女懵懂的爱恋之心,怕是就要慢慢的打开了。

慕嫣然顿时觉得,自己的心像是有些窒息一般的,让她喘不过气来。

见慕嫣然的脸色不对,贺婉茹紧张的问道。

摇了摇头,慕嫣然坐起身拿起炕几上的早已凉透了的茶水喝了几口,压下了心头的忐忑。

喘了几口气,慕嫣然淡笑着抓过头,看着贺婉茹轻描淡写的说道:“都城里,无父无母的可怜人随处可见,我倒是觉得,卓公子一点都不可怜,相反,还极好运呢。”

有些惊讶的瞪大了眼睛,贺婉茹扑闪着两只大眼睛,一脸的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