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着鼻子,慕嫣然再未说话,一旁的贺启暄知晓她心里难受,却也未出言劝慰,只轻拍着她的背,如哄小孩子一般哄她睡觉。

过了一会儿,慕嫣然转移着话题问道:“那咱们什么时候去通州别院接皇上和皇后回来?”

似是早已计划好了,贺启暄轻声应道:“明儿我把朝堂上的事都交代下去,后日一早咱们出发,午时便能到别院了,恰好能在晚上赶回来。落山别院那边,也修葺的差不多了,到时候皇兄若是不想在宫里住,便依旧住在落山别院好了,也方便咱们去看他们…”

“都已经一个多月没见他们了,也不知晓他们的身子有没有因为这次的颠簸而受到影响,但愿一切都顺利,他们也平安无事。”

慕嫣然关切的叹了口气。

“通州别院那儿守卫森严,焕王的人也决计想不到皇兄他们藏身在那儿,所以,除了刚去的那夜怕是受了些惊吓,这些日子,估摸着无事。你放心吧。”

似是有些倦意了,贺启暄打了个哈欠,给慕嫣然和自己掖好了被子,“睡吧,后日从通州别院回来,你也有的忙了,这宫里还一大堆事等着你处理呢,养好精神才行。”

轻声应着,慕嫣然翻了个身,不一会儿,两人就沉沉的睡去了。

第二日一早,慕嫣然再起身,身畔已经空空如也,贺启暄已经早起去上朝了。

慕嫣然本想再懒一会儿,外头白薇进来回话,说宫里有位份的主子娘娘都过来了,贺启暄前脚刚走,那些人后脚就来了,等着给慕嫣然磕头请安。

自打景熙帝带着皇后出了宫,慕嫣然都差点忘记,宫里还有其余一众妃嫔呢。

急忙起身梳洗,穿戴好王妃的超品诰命服饰,慕嫣然才出了内殿。

在上首处的软榻边做好,殿内花红柳绿的一众人起身拜道:“臣妾/嫔妾见过摄政王妃,王妃千岁千岁千千岁…”

“都起来吧,赐座。”

叫了起,慕嫣然抬眼看着面前的一众人,却发现竟然没几个认识的。

为首的,是华贵妃等几个昔日宫里得宠的妃嫔,而坐在后面的那几十个人,慕嫣然却一点儿印象都没有。

似是看出了慕嫣然眼中的疑惑,华贵妃轻声解释道:“在座的,除了先皇的妃嫔,还有些,是太上皇的妃嫔,昨日王妃初搬进宫,臣妾等人便没来拜见。”

颔首浅笑,对华贵妃表示淡淡的谢意,慕嫣然端起茶碗抿了口茶,方扬声说道:“宫里的规矩,想来你们心里要清楚的多,所以,本妃便不再多说了。这几日,你们思忖思忖,想好了,便各自过来回话。”

按着大梁宫内的规矩,一旦新帝登基,从前的妃嫔,侍过寝的,要么全部送往城外的庵堂静修了此一生,要么就是留在宫内搬到指定的宫殿内居住,虽比不得从前一般锦衣玉食,可好歹衣食无忧。

两者各有优缺,一个自由却清苦,另一个惬意却孤独。

相比而言,那些从前自怨自艾无法得见天颜,未侍过寝的妃嫔,不但可以从内务府领到一笔不菲的银子,还可以出宫回乡安置,实在是要好的多。

而听了慕嫣然的话,殿内的一众人脸色各异,有欢喜的,有颓然的,还有犹豫不知该如何自处的。

一时间,殿内的空气,也似是停滞了一般,有些肃静。

这些人中,不乏有从前侍过寝,却还妄想着能够浑水摸鱼的出宫回家的,原本想着来探探口风,看看慕嫣然能不能通融一二,此刻见她说话掷地有声,竟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已经有人心内忐忑不安起来。

而慕嫣然,环顾了一眼见未看到玉太嫔,心内,却暗暗的为她打算起来。

又坐了一会儿,见慕嫣然也没有要与众人寒暄的意思,那些妃嫔便齐齐起身,行了礼后退出了瑞安宫。

看着坐在那儿不动的华贵妃,慕嫣然心中顿时浮起了一抹复杂的情绪。

沉默了一会儿,慕嫣然有些歉意的说道:“若不是你,先皇和皇后,也不可能这么顺利的出宫,而我从前却对你很是敌对,从前的事,对不住了。”

华贵妃本就容貌绮丽,此刻微弯唇角笑开,愈发倾国倾城一般的娇媚。

摇了摇头,华贵妃笑道:“换做我是你,我也会像曾经的你一样,毕竟,这天下没有哪个母亲,会容忍旁人算计自己的儿子,所以,我能理解,你不用道歉。”

原本想着会有些尴尬的场面,因为华贵妃的释然浅笑,而变得轻松起来。

华贵妃摩挲着衣袖边华丽繁冗的花纹,敛了笑意说道:“入宫五年,如今回头想想,这五年里的我,与从前的我相比,竟不似同一个人,好在,终于能开始一段新生活了,所以,我该庆幸才是。”

撇开了从前的是非,这样的华贵妃,慕嫣然反而有些喜欢了。

可转瞬想到她也要被送到城外的庵堂里去,这一世,花朵般明媚的青春岁月,也要在那样一个孤寂清冷的地方度过,慕嫣然的心里,便有些晦涩难言的同情。

华贵妃抬眼,正看到慕嫣然满眼怜惜的看着自己,似是一瞬间就想到了她在想什么,华贵妃娇俏的眨了眨眼道:“等我出了宫,你可要好生备一份大礼给我才行。”

神情一怔,转瞬就被惊喜取而代之,慕嫣然惊诧道:“你…你没有?怎么可能?”

未侍寝却能做到正一品的皇贵妃,转而全不在意的出宫寻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华贵妃,怕是大梁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人吧?不少字

一时间,慕嫣然心中感慨万千。

卷一 帝都浮尘 第八百二十二/三章 去留

第八百二十二/三章 去留

直到华贵妃走了许久,慕嫣然还沉浸在那个美好执着的故事中难以自拔。

也直到这一刻,慕嫣然才终于明白,华清宫里,她为何会那样失望,那样愠怒的冷声质问自己:“若是大梁江山就此没落,宣王和宣王妃,可担得起后世骂名?”

这样的女子,才最是聪慧可人。

有心心念念的青梅竹马,却也不愿家族被扣上抗旨不遵的帽子,擦干脸上的泪迹,她毅然入宫。之后,果断的选择了跟景熙帝坦言,继而果敢的站在了太后一侧,随着位份在后/宫的青云直上,她最终成为了妃嫔们嫉妒攻击的对象。

可是,即便高处不胜寒,又如何?

太后偏宠她,景熙帝和皇后信任她,而那青梅竹马的爱人,虽不甘心,却也依旧默默的关怀着她。

坚持下去,总会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天,有吧?不少字

知晓景熙帝病重的时候,她不是没起过坏心思,想着景熙帝薨逝,按着宫里的规矩,她是可以平安返家自由婚嫁的。

可那样的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自小饱读诗书,士为知己者死的道理,她虽是一个小女子,又岂会不懂?

那么多个深夜,她如解语花一般伴在皇帝身边,开解他,劝慰他,只为了那丝活下去惩治幕后凶手的期冀,而高高的宫墙之外,青梅竹马的痴心守候,却是她唯一的执念。

新帝登基的那夜,她俯在绣了并蒂莲的锦被上哭的肝肠寸断,可眼中,却是怎么也抑制不住的喜悦。

终究,老天爷还是厚待她的,不是吗?

出了瑞安宫,华贵妃只觉得浑身舒泰,边连脚下的步伐,也像幼时学舞时一般,不自禁的就轻盈了几分。

走了几步,华贵妃停下步伐,回头张望着朝阳下愈发庄严肃穆的宫殿,和朱红色的高高宫墙,脸上,透出了几抹释然的轻松。

等我,很快,我们就能在一起了…

微眯双眼看着天边金色的光环,华贵妃在心中念道。

临近午时,小平子从乾安殿过来回话,说早朝已经结束了。

慕嫣然起身,牵着肇哥儿,母子两人缓步出了瑞安宫。

绕过了假山,便是芷兰阁,还未踏进院门,便听得蕾儿在院子里欢呼雀跃的喊道:“高一点,再高一点…”

当即,慕嫣然的面上便浮起了一抹舒心的笑容。

搬入宫里来住,虽是情非得已的选择,可有几个孩子在身边,日子便不会再如从前般苦闷。

进了门,便见蕾儿坐在秋千上,身后,两个宫婢小心翼翼的推着。

见慕嫣然进来,那两个宫婢手疾眼快的拉住了还在荡着的秋千绳索,抱下了蕾儿,转身惶恐的跪在了一侧。

娇笑着跑过来,蕾儿一脸认真的说道:“早起姐姐让我临三篇字,我都写完了才来玩的,不信你问姐姐…”

说罢,蕾儿转头去看从殿内走出来的珠儿,见她点了点头,蕾儿一脸的得意。

奖励的拍了拍蕾儿的头,慕嫣然却有些不赞同的说道:“这会儿,正是日头最大的时候呢,不许玩了,等傍晚再玩,好不好?”

小脸蛋被太阳晒得通红,蕾儿俏皮的吐了吐舌头,牵着慕嫣然的手进了正殿。

待到珠儿和蕾儿更了衣,慕嫣然一行几人才朝乾安殿步行而去,进了偏殿,膳桌已经布好。

一家人吃了进宫以来的第一顿团圆饭,泰和帝是其中最开心的人。

“娘,以后我们日日都会如此,对吗?”

泰和帝一脸期冀的转过头盯着慕嫣然问道。

泰和帝虽是慕嫣然的长子,可他在慕嫣然身边的日子却最短,对这个儿子,慕嫣然的心里,满是愧疚,此刻见他这般眼巴巴的望着自己,好像有些不敢相信,慕嫣然顿时心中一酸。

贺启暄在一旁瞧见,忍不住的哈哈笑了起来。

夹了一筷菜放到泰和帝碗里,贺启暄肯定的说道:“自然是真的,爹爹说过的话,你不信吗?”

脸上浮起了一抹孩童该有的灿烂笑容,泰和帝欢喜的大口吃起了饭,一边,却还冲坐在对面的肇哥儿眨眨眼睛,小哥俩挤眉弄眼的调皮模样,说不出的活泼可爱。

撤了膳桌,一家人团座在一起喝茶聊着天,没一会儿,瑜哥儿跳下椅子,回头看着贺启暄和慕嫣然道:“爹爹,娘,我去歇午觉了。”

见贺启暄点了点头,瑜哥儿转身进了暖阁,身后,有小太监和宫婢麻利的跟了上去,一看就是平日里做熟了的。

可这,却是慕嫣然头一回瞧见。

回头去看贺启暄,便见他一脸欣慰的赞赏笑容,慕嫣然不禁有些黯然的低下了头。

可再一想到,瑜哥儿的这一生,定然都要在宫里渡过,养成这样良好的作息,对他而言也是一件好事,慕嫣然便收起了有些酸涩的心思,起身带着三个孩子回了瑞安宫。

本打算去乐清殿看看玉太嫔,为她接下来的归宿做一番打算,可想及第二日要去通州别院接景熙帝和皇后回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准备,慕嫣然别歇了心思,转头吩咐了梨白去乐清殿跟玉太嫔打声招呼,说自己一定会为她打算,让她莫要担心。

梨白去了一会儿就回来了,说玉太嫔点头应下再未多言,可眉宇间,却有几丝挥之不去的黯然。

歇了午觉起身,慕嫣然让小平子去内务府唤了赵胜过来,让他差遣宫人将宫里几处环境优美的宫殿都收拾停当。

再到乾安殿用了晚膳,贺启暄和慕嫣然便带着四个孩子去御花园散步。

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分,落日的余辉洒照在春意盎然的花园里,带出了一股静谧的安详。

肇哥儿追逐着兄长玩着,蕾儿也蹦蹦跳跳的加入其中,珠儿则担起了长姐的责任,疾步走在一旁护着,四个孩子的欢笑声在天地间荡漾开来,说不出的清澈纯净。

“静太妃在了尘庵剃度了,所以,我想把玉姐姐送到那儿去,有个人照应着,总也是好的。等过几年风声过去了,便送她去旁的地方安养余生,你觉得呢?”

慕嫣然软语问道。

笑着点了点头,贺启暄应道:“这事,你自然要先问过她才好,毕竟,这往后的日子,都是她自己的,旁人也不能替她做主。”

轻声“嗯”了一声,慕嫣然有些落寞的说道:“自薛家婶婶去了以后,我再也未听她提过一句故土琐事,可见那儿有她许多不美好的往事,所以,送她回故居是不可能的。若咱们在郓州,还可以接玉姐姐去那儿,和咱们一起生活。可如今,却多有不便了。”

“天下之大,却没有一个弱女子的容身之处,哎…”

慕嫣然的轻轻叹息,在风中渐渐远去。

一夜无梦,第二日天还未亮,慕嫣然便紧随贺启暄起身了,瑞安宫宫门外,马车早已备好。

一行人钻进马车,径直驶出了皇宫,朝通州别院的方向疾驰而去。

临近午时,马车才缓缓停下,下了马车,看着面前有些平常至极的院落,慕嫣然倒有些意料之中的坦然。

听到响动,院门打开,出来了一位中年管家,从面相来看,说不出的普通,可看着他明亮的眼神和沉稳的步伐,慕嫣然心知,定然是军营里的人。

一行人径直进了院子,里面倒是与皇庄一般,修缮的精致至极。

可进了正屋,却得知景熙帝和皇后不在别院里,去外头的庄子里散步了。

笑呵呵的摆了摆手示意那人带路,贺启暄带着慕嫣然和几个孩子,一路跟了上去。

从后门出来走了不多远,一眼望去,便全是绿油油的麦苗,偶有清风拂过,麦苗在田间随风摆动,便如一片绿浪一般,软软的沁在了人的心里。

抬眼望去,远处,一对农家夫妻正在田里锄草。

看着那两人笨手笨脚的模样,慕嫣然不禁多打量了几眼,待到看清那二人的面目,顿时有些瞠目结舌的讶异了。

那两人,正是景熙帝和皇后。

而贺启暄,却似一点儿也不出乎意料一般,爽朗的大笑了起来。

听见贺启暄的笑声,景熙帝回头看了一眼,扶着皇后一边往地埂边走,一边取下了头顶的斗笠来回扇打着,那模样,活脱脱像个农夫,谁能想到他曾是金銮殿上指点江山的九五至尊?

走到了小路上,景熙帝将手里的斗笠递给皇后,一伸手,将扑过来的瑜哥儿抄起来原地转了几圈,一旁的肇哥儿看到,也欢喜的拍手跳着,景熙帝笑呵呵的放下瑜哥儿,将肇哥儿抱起来转着,一大两小三个人玩的不亦乐乎。

见面至今,虽还一句话都没说,可一个笑容,一个眼神,都透着无比的亲切。

仔细的看着一身青色粗布做农妇妆扮的皇后,见她虽皮肤黑了些,可精神却从未有过的好,慕嫣然走过去亲热的挽着她的胳膊笑道:“看来,出了皇宫那个牢笼,谁都能活的更恣意些,姐姐觉得呢?”

深以为然的点着头,皇后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麦地,深呼了一口气道:“这儿的空气,似是都比旁处要清新几分呢。”

笑了笑,见皇后朝别院后门处张望着,慕嫣然柔声解释道:“两位公主也要来,可想着晚上你们就回去了,所以没带着她们奔波。姐姐回去见了就知道了,她们都好着呢…”

神情一怔,皇后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说,一双眼睛,满怀期冀的看着走在身前的景熙帝的背影。

可慕嫣然的心里,却突然有种说不出来的奇怪感觉。

顺着后门进了别院,贺启暄和慕嫣然带着孩子们坐在正屋内,景熙帝和皇后去梳洗更换了家常的衣服,再出来,脸上的笑意愈发深邃。

“琼瑜,已经上了一个月的早朝了,可听得懂朝臣们在说些什么?”

招了招手示意瑜哥儿过来自己身边,景熙帝将他抱在怀里问道。

犹豫了一下,瑜哥儿赧然的摇了摇头道:“听不懂,不过,等我长大了,就能听懂了。皇伯父,等你下次考校我的功课,我肯定会有进益的。”

这样的瑜哥儿,让景熙帝心里很是欣慰。

赞赏的拍了拍他的头,景熙帝将瑜哥儿放在地上,抬眼看着珠儿道:“明珠,你带弟弟妹妹们去院子里玩,皇伯父和你父亲母亲说说话。”

俏声应下,珠儿牵着蕾儿和肇哥儿,身后跟着瑜哥儿,一大三小四个人出了门。

转过头看着贺启暄,景熙帝渐渐的敛正了面色,迟疑了一下,他开口说道:“启暄,自打那日从都城来了别院,这些日子,我思虑了千百遍,还是决定,不回去了。”

蓦地睁大了眼睛,贺启暄一脸惊诧的看着景熙帝,似是有些吃惊的不知该说什么了,而一旁的慕嫣然,瞬时就明白了方才皇后的表情代表了什么意思。

“皇兄,你…你是想一直住在通州别院?可这里离落山别院也没多远,这里的环境虽清雅些,可到底不如落山别院舒适,皇兄还是…”

贺启暄的话未说完,就觉得身旁慕嫣然拽着自己的衣袖,贺启暄话语一顿,后知后觉的明白过来了,“皇兄是说,不打算回宫?”

点了点头,景熙帝叹了口气,转头看了一眼院中长出了绿叶的树枝,回过头来看着贺启暄道:“当日父皇出宫,我也曾苦苦相劝,请父皇留在宫里,让我为他养老送终。当时,父皇执意不肯,说天下之大,何处都是葬身之所,一定要在终老前行万里路,拗不过他,我便同意了。”

面上渐渐的显出了一抹留恋,景熙帝继续说道:“在落山别院的那些日子,每日除了散步,就是去温泉里泡药浴,我想,解了身上的毒以前,我的生活,大抵就是如此了吧?不少字”

说着话,回头看了一眼凝望着自己的皇后,景熙帝笑了笑,转过头叹道:“到通州别院住了这一个多月,我每日和素儿一起出去走走,百姓们也不知道我们是谁,有时候还和我们闲聊一会儿。心情好的时候,我们就早起登山看日出,日头不大时去田里帮老乡撒苗锄草,这些日子,我却觉得充实的很,这样的日子,我和素儿都极喜欢。”

“落山别院附近,也有很多皇庄,皇兄若喜欢,随你想做什么。”

明明心底已经猜到了景熙帝是什么意思,贺启暄却装作糊涂的说了一句,顿时,招来了景熙帝一记埋怨的白眼。

“我可是正经跟你说的,不是开玩笑的…”

一脸的无奈,贺启暄索性起身走到景熙帝身边坐下,有些气恼的说道:“父皇出宫云游,这去了有十年了吧?不少字这么多年音讯全无,寻都没地儿去寻,如今倒好,你又打算去哪?当日可是你说了,要在身后帮衬我,让大梁更加长治久安的,这倒好,把我们父子架在火炉上,你这算临阵脱逃吧?不少字”

贺启暄的话语中,透着一丝无赖的痞气,景熙帝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转而摇着头叹道:“你莫跟我插科打诨的,你的本事我还不知道?再说了,朝里有那么多的股肱之臣,再不济,还有你岳父那个老狐狸,有我没我,还不是一个样?”

见贺启暄要出言反驳,景熙帝释然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话音柔和的说道:“我知晓,你是关心我们,担心我们的身子…”

景熙帝正好说中了贺启暄的心思,顿时,贺启暄沉默了下来。

“皇上,那你和素儿姐姐打算去哪儿?”

慕嫣然打破了沉默。

耳边响起了屋外几个孩子的笑闹声,景熙帝回头看了慕嫣然一眼,戏谑的说道:“皇上在外头玩着呢,如今的我,是摄政王的嫡亲兄长,莫喊错了。”

景熙帝答道:“此事,我已经和杜神医还有权大夫商议过,他们也都说,我们的情形,出去散散心,心情好兴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再说,他们二人都是有绝世医术的人,总不能因为我们,而把他们禁锢在这样一个地方,浑身的本事不被世人受益。”

“所以,皇兄打算跟着杜之末去郓州?”

心中有什么一闪而过,贺启暄有些欣喜的猜测道。

景熙帝点了点头,“其实,我和素儿若是住在落山别院,那才叫劳民伤财呢,那一温泉的药材,可够都城的百姓们生病用一年的了。若是在平常人家,我们在浴桶里泡几个时辰,不也是一样的?所以,你就别为我们担心了,我和素儿已经想好了,就跟着杜神医去走走,先去郓州,也好让他回去和家人团聚一番,到了云都城,我和素儿便去你的藩王府住一阵子,听说那儿可是嫣然花心思布置出来的。”

景熙帝的构想,虽一开始让贺启暄觉得有些惊讶,可看他这样兴致勃勃的说着,满心的期待和欢喜,贺启暄渐渐的有些妥协了。

人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景熙帝的前半生,都困在了都城和皇宫这个小牢笼里,如今终于能卸下身上的重担了,出去走走,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启暄,嫣儿,你们就别劝了,我们心里也知道,你们都是为了我们好,可如今总算能轻松下来了,我们也想任性的随着自己的性子出去走走,兴许,等到哪一日走不动了,我们就回来了。”

景熙帝的身后,皇后看着贺启暄和慕嫣然柔声说道。

知晓他们心意已决,贺启暄再未坚持,点了点头,算是应允了。

“皇兄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过了端午吧,好歹,咱们也要吃个团圆饭。下次再见,可就不知道又是什么时候了。”

见贺启暄答应了,景熙帝叹了口气,笑呵呵的说道。

“那这几日…”

犹豫着看向皇后,慕嫣然低声问道。

轻轻的摇了摇头,皇后低声说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让都城里的人都以为我们还在落山别院吧。等到五月初,你们派人来接我们,我们静悄悄的入宫,静悄悄的出宫就好。”

皇后的话音落毕,屋内的四个人,顿时都沉默了下来,仿若下一刻就是离别时分。

未来的一切都还未发生,都是不可知之数,如今想来,也唯有期盼一切顺利,天随人愿,如是想着,贺启暄的心里,又渐渐的有些释怀了,只叮嘱了景熙帝和皇后好多句,才带着慕嫣然起身出去。

唤回了四个孩子,让他们给景熙帝和皇后见了礼,一家人出了别院,如来时一般,乘着马车返回都城。

回到瑞安宫,天色已经大黑,贺启暄和慕嫣然满腹心事,倒没觉得饿,而四个孩子,刚布好膳坐到锦桌旁,立刻拿起筷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让贺启暄和慕嫣然也一时间放下了心事。

絮絮叨叨的说了一整夜的话,及至天色渐明,贺启暄才终于完全释怀。

就像他那天评价玉太嫔将来的生活时一般,旁人的生活,终于要旁人打起精神去过,自己总不能替别人去拿主意。

如今,景熙帝和皇后既然决定要出去走走,那何不顺着他们的心意呢?

如是想着,贺启暄不再为此挂怀,起身去乾安殿早朝结束,当即就唤来了赵胜,让内务府为景熙帝的出行隐秘的准备起来。

瑞安宫正殿里,看着站在面前的玫儿和芊芊两位公主,慕嫣然却瞬间发起了愁,不知该如何对她们说。

思忖了好一会儿,想着她们如今也不是小孩子了,慕嫣然坦率的将景熙帝和皇后的打算告诉了她们。

沉默了一会儿,玫儿和芊芊相视一眼,心中顿时便有了计较。

“姨母,父亲和母亲,这些年过的很辛苦,如今他们能走出皇宫,走出都城,当女儿的,合该为他们感到高兴才是,您放心,我们不会任性的。”

玫儿轻声说道。

心中的重石瞬间落了下去,慕嫣然有些感慨的将两人拢在怀里,柔声赞道:“好孩子…”

三人说着话,突然听到院落里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慕嫣然松开手,坐正身子朝外张望去。

进来的是梨白,身后跟着玉太嫔的贴身婢女言桑。

“王妃,我家主子身子不大好,求您过去看看吧。”

言桑带着哭声的说道。

卷一 帝都浮尘 第八百二十四章 送别

第八百二十四章 送别

吩咐了白薇送玫儿和芊芊两位公主回夕颜殿去,慕嫣然带着梨白,跟着言桑疾步去了乐清殿。

甫一踏进殿门,便闻到了一股呛鼻的药草味,慕嫣然蹙了蹙眉,转身进了内殿。

软榻上,玉太嫔强撑要起身,只看了一眼,慕嫣然心中巨震。

上一次见玉太嫔,似乎才是半个月前的时候,仅仅半个月而已,她竟似又瘦了一圈,手腕上的翡翠镯子,一抬手就会滑落到手肘的地方,袖管也空落落的,说不出的憔悴。

“玉姐姐,你怎么了?”

走到软榻边坐下,制止着她要起身的动作,慕嫣然关切的问道。

“嫣儿,我…咳咳…”

声音嘶哑,刚开口说了几句话,玉太嫔就猛烈的咳了起来,慕嫣然一边为她轻拍着背,一边转过头看着言桑,示意她端水过来。

喂着玉太嫔喝了几口水,直到她呼吸喘匀了又平躺回去,慕嫣然方正色问着言桑,“到底怎么回事?可请御医瞧过?”

眼眸含泪,言桑点了点头应道:“自打开了春,主子便染了风寒,一直也不见好,前些日子,又着了凉,所以才愈发重了。御医开了药,说主子忧思过甚,有伤了心脾的症状,可…”

言桑忐忑的看了玉太嫔一眼,不再继续往下说了。

挥了挥手示意言桑下去,慕嫣然回头看着梨白吩咐道:“去太医院请柳院正大人过来瞧瞧。”

轻声应下,梨白转身出去了。

慕嫣然回过头来,看着玉太嫔柔声说道:“姐姐,你放心,即便是出宫静修,我也绝对会安排妥当,必不让你受一丝苦楚。”

神情一怔,才反应过来慕嫣然在说什么,玉太嫔展颜笑了笑,低声说道:“嫣儿,我不用去庵里的。”

这下,轮到慕嫣然讶异了。

“淑敬皇后去世,宫中盛传,玉嫔娘娘最得太上皇宠爱,难道…”

心里瞬间想起了华贵妃,慕嫣然的心里,顿时有些明白了。

华贵妃,不也是景熙帝盛宠的妃嫔?可她依旧是清白之身。

永成太上皇对淑敬皇后用情至深,淑敬皇后薨逝,永成太上皇又怎会盛宠旁人?

脸上的笑意越发温和,慕嫣然感慨的叹道:“那就好,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