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嘛。好好干。”

比起学校里其他老师,她有种温和的霸道。就好像她扣住我的试卷我却没有异议一样,我愿意默默地接受她无理的安排。

一起知道这事的还有我的班主任许万萍,她持与何清完全相反的态度。许老师专门找我谈话,希望我可以退出学生报社,说没有什么比高考更加重要。

当时我有些不满。我想我做什么,那是我自己的事情吧,别看我还有两年才成年,可是我已经拿到身份证了。

许老师停顿一下,说:“我知道你现在听不进去,只希望你能快点明白过来。还有,你跟雪那小姑娘好像走得挺近啊?咱班里这么多好学生值得你交朋友,你还是少跟她?嗦的好。”

我沉默了一下,点点头,“哦。”

许老师说:“那小女孩可不简单,城府很深的。你别让她摆布了。”

雪跟我说过许老师讨厌她,但我没想到许老师会这么坦白。

我说:“嗯,我知道,谢谢老师提醒。”

她挥挥手叫我回教室。

我知道许老师是对的,雪的确是个城府很深、非常攻于心计的女孩子。这一点我早就深信不疑。但是我更确信的是,比起雪的复杂,我更难以容忍一个单纯善良的女孩子做我朋友,那会让我觉得自己没有存在的价值。

第9节:一直不说永远(9)

就这样,我在学校的时候和雪假装陌路人,出了校门则继续一起打打闹闹吃小摊。

我成了学生社的记者,主编发给我深蓝封皮金字的记者证。全市只有学生社的记者证上盖的是钢印,其他全部都是红色印泥,主编说,这是教育局特许的。

言下之意,我要为此自豪。

“每个学期都要交固定的工作稿:两篇特写要在万字以上,三篇通讯随意,完不成任务可是要劝退的哟。”

主编给我证件,开玩笑地说:“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去问前辈,你编入新闻二部,部长是陈睫。她可以给你指派任务,你有想法也可以反映给她,总之你们多联系吧。你的名片下礼拜印好,还有一件马甲,有空的话来领一下。”

主编把我送出了办公室,笑眯眯地说:“好运了!”

听说这次筛选记者的比例是两百比一,但我完全没有经历过恶战的自豪和放松感。我没有当过记者,而且我不喜欢与人沟通。我为自己的任务量发愁,总觉得自己一到学期结束就会被劝退,我甚至后悔不应该来应聘。

我把这些都告诉了雪,她拍着我的肩膀说:“不要急,会有办法的,交给我吧。”

我忽然忍不住问了一句:“你和他之间怎么样了?”

雪愣一下,知道我说的是谁,笑,“没什么,我现在没工夫想他了,来,我们一起努力吧。”

雪都这么说了,我也就打定主意,再也不问关于他的事了。

寒假到来以前,学校有一场演讲比赛,纪念周总理诞辰一百周年。

语文课代表说,何老师可能会要你参加。我说,不是自由报名吗?课代表贼笑,说:“那是对一般学生,哈哈。”

但是一直到报名截止,何老师也没来找过我。我终于松了口气,我害怕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

令我很吃惊的是,他倒报了名。我不觉得他像热衷课外活动的学生。

报名是很低调进行的,我本来不应该知道,可是他来找我,拿着演讲稿。

“帮我给稿子起个名行吗?”

“哦。”

我接过来,忍不住问:“你怎么会参加演讲比赛呢?”

他拿笔帽挠了挠头发,说:“因为我很崇拜周总理。”

我不由得多看了他两眼。

“干吗,很稀奇吗?”他说道,耸了耸肩走开了。

我很认真地看他的演讲稿,他的字不是很漂亮,但一笔一画写得十分工整。老人说见字如见人,我一下子就相信他是一个各方面都绝不马虎的人。

雪在我的评价中,一向以神机妙算和步步为营著称,她看上的人又哪能是一般货色。这个叫张天叙的男生,虽然没有很出色的外貌,却和何清老师一样,有一双特别特别亮的眼睛。他两道从来不修饰的眉毛,不知道为什么长得出奇的浓密整齐,跟眼睛相称到极点。

他竟然会主动来要求我,替他为他的偶像写的演讲稿起名字,我的心情几乎是诚惶诚恐的。

我仔细研究了他的演讲稿,努力琢磨他想表达的意思。

把演讲稿还给他的时候,我战战兢兢地说:“我觉得,有一段你可以写详细点。”

他看了看我指的地方,点点头。一边看,一边转身回座位。

我松了一口气,突然他说:“啊,对了,”在我的注视下,他笑了笑,“谢谢。”

我绷紧的神经再度松弛下来。

这时语文课代表神出鬼没地在我旁边叫:“周月年。”

我惊魂未定地看着他。他说:“周月年,何老师找。”说着笑了一下,说不出的诡异。

我想何清该不会这时候才让我报名吧,怎么说也晚了。

踏进办公室,恭敬地问了声好,何清说:“明天演讲比赛你知道吧。”

我想,果然是演讲比赛的事儿,可是也不至于现在才找我呀。我说:“知道啊。”

她说:“知道就好,坐一会儿。”

坐?我摸不着头脑地坐下,她又叫我吃橘子。

橘子剥到一半,我看见茜伶走了进来,她甜甜地叫了一声何老师。

“到齐了。”何清说,“就是为了明天演讲比赛的事,你们俩负责主持吧。”

第10节:一直不说永远(10)

茜伶依然很爽快地答应了。何清看着我说:“报幕词,你就随便写两句吧,我知道费不了你多少事。”

我只好答应下来。

何清继续说:“啊!对了,你们俩都要穿有裙子的那种校服。”

走出办公室,茜伶忍不住向我抱怨:“天这么冷,还要穿裙子,虽说礼堂里有暖气,可我们总不能在礼堂换衣服呀。”

何清把选手名单和演讲题目的单子给我后,我写好了几段报幕词,拿给茜伶,我们商量好穿插着报幕,我先说。至于开幕词就一起说。

何清看了之后说:“有几句很棒,让选手的演讲都失色。”

我忍不住硬着头皮说:“你夸我,还是损我?”

第二天下午,我和茜伶提前二十分钟在厕所里换裙子。

单薄的布裙刚套上,腿就感觉到一阵寒冷。我们穿着厚厚的白棉袜,一直拉到膝盖。“不行,还是好冷。”茜伶格格地笑着说,“我觉得风直往裙子里钻。”

我说:“等进了礼堂就好了。”虽然这么说,自己还是冷得牙齿直打颤。

“这就是典型的要风度不要温度吧。”茜伶说。

我们披着羽绒衣出来,沿着操场的跑道,飞快地跑向大礼堂。

礼堂里座无虚席,我看到雪也在。她冲我笑了一下,我也对她点点头。说实话,我有点笑不出来,我一向就不擅长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话。

开始报幕了,大概是暖气不够足,我觉得说话的声调都是抖抖的,比小学生朗诵还拙劣。

坐在第一排观众席的是参加比赛的选手,他和阿槿是挨着坐的。阿槿在跟他说着话,他似乎是在听着,眼睛却看着我和茜伶。

幸好开幕词不是太长,没容我开始走神已经说完了。第一个选手走上主席台,向底下人鞠了个躬,开始演讲。

我和茜伶只能站在幕后,不停地跺脚取暖。

“暖气坏了吗,我觉得一点也不热啊。”

没等暖和起来,那选手已经演讲完了,我只好赶紧掀开肩上的羽绒衣,只穿件单薄的衬衫和裙子跑上台。

词是背好的,我很想表现得自然点,可是因为冷,抖得活像筛糠,没法控制。我紧紧地捏着话筒,尽量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说,但还是忍不住“嘶”地一声打了个寒战。

台下发出几声零落的笑声。

我一紧张,连选手的所在班级都报错了,等发觉过来时那选手已经站在台上,等着我的话筒。我递到一半,赶紧又缩回来纠正,弄得他手伸在半空,好不尴尬。

我沮丧地回到幕后,要是此举影响他发挥,他一定恨死我。

轮到茜伶报幕,她则落落大方,字正腔圆,看不出一点不自然。加上甜美的笑容,她真适合做主持人。

我更加无地自容。接下来的几次幕,报得也不是很顺畅。

茜伶躲在幕后,看着台前的选手对我说:“他发挥得蛮好的,我看拿奖没问题。”

我瞄了一眼,是他。我又瞄了一眼台下的雪,她听得很认真。

我和茜伶躲在幕后观察着他。

茜伶说:“别看他平时不怎么说话,其实声音蛮不错的,像那种电台主持人。小年你听广播吗?”

我摇摇头,“我不听。”

茜伶说:“我爱听,尤其是午夜里的。戴着耳机躺在被窝里,就好像那个人在你身边和你说话一样。但是那些播音员我看过一两个,长得可就不怎么样,没他这么顺眼。”

我说:“你觉得他顺眼哪?”

茜伶说:“总比大部分男生顺眼吧。”

我忽然笑了一声,“追你的还少?比他强的多了。”

茜伶倒不谦虚,“那倒是!学校里的男生,我看不上。我喜欢比我大几岁的。”

我盯着他的背影,大概是灯光的关系,他看起来虽然不是很高大魁梧,身材也嫌单薄,但是背挺得极直,站姿让我联想到沙漠中的白杨。

看着看着,身边的茜伶说:“再过两年,他大概也会是个被低年级学妹追捧的男生吧。”

我愣愣地看着主席台,再过两年?啊,对了,现在我们才16岁,离成年还早着呢。可是两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就好像我们不久以前还是初中生,转眼就到了花季。

第11节:一直不说永远(11)

茜伶又开玩笑地说:“呵呵,说得我都动心了,不知道过两年我会不会迷上他呢?”

听到这话我黯然了一下,忍不住堵她说:“要追人家你就趁早,再过两年兴许就不是你的了。”

“不是我的?”茜伶轻轻地笑了,“不是我的,我也能把他变成是我的。”

我有点被她的自负吓着,但是也忍不住佩服。茜伶的脸蛋似乎就是为了得到她想要的东西而长的,再清高的人也不能说自己绝对能不受她美貌的影响。

她漂亮,而且绝对不是一个花瓶。

我合拢幕帘的那条缝,催促茜伶:“该你报幕了。”

茜伶从幕后走出去的时候,张天叙的最后一句话还没有说完。谁都能看出来茜伶的出现有点为时过早,她轻盈地走到他旁边,在他说完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接过话筒。从我这个角度看过去,茜伶对着他甜美微笑的表情尽收眼底。

他似乎也对茜伶微笑了一下。

选手演讲完后,评委老师在休息时间内根据得分评出了一二三等奖,他是二等奖。我和茜伶抱着一叠证书和奖品走上台,茜伶宣布得奖名单,我负责发证书和奖品。选手鱼贯上台,从我手里接过证书和奖品,轮到他时,茜伶把我手里的证书拿了过去,亲自递给他,小声说了一句:“祝贺你哦,加油。”

他淡淡地笑一下,接过了证书。我接着把他获得的奖品递给他,是一本漂亮厚实的黑色封皮大笔记本,市场价大概15元人民币左右。他扫一眼奖品,说一句:“我不要。”就转身下台了。

我诧异地看着茜伶,她大方地说:“你留着吧。”好像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我只好把本子放在桌上,继续给下面的选手发证书和奖品。

3

寒假里的时候,雪和我找了几个关于中学生的采访题材:一是中学生拍写真集的潮流,二是中学生假期打工现象,还有一个是和教育局副局长关于素质教育的面谈。她把采访对象联系好以后,和我一起登门拜访。

“你看,这样就不愁完不成任务了。至于三篇小报道,你已经交了周总理诞辰演讲赛,只剩两篇,我爸爸和零中校长关系不错,随时能弄到消息。”

约写真集和假期打工的采访对象难度并不大,但是教育局副局长雪都能约到,我不由得对她佩服万分。

手头有现成的材料,我不消一个晚上就把三篇都写出来,交到了报社去。为了庆祝,我们又去吃东西。

雪说:“这次无论如何你换个口味吧?我现在一听到糖醋小排面就想吐了。”

我说:“那好吧,我们换吃点心。”

我带她去茜伶带我去的小店,雪很新鲜,“这里不错嘛,离学校这么近,我都不知道。你是怎么发现的?”

我说:“茜伶带我来的。”

雪“哦”了一声,说:“你和她关系不错?”

“还可以吧。”我说,“学校几次活动都把我和她安排在一起,想不认识都难。”

雪听出来我有一语带过的意思,就不再提茜伶,开始聊别的事情。

寒假里,除了作业、春节走亲戚、和雪一起忙采访之外,我也接到过茜伶的电话,约我一起逛街买衣服。几次下来我已经不好意思推辞,何况过年期间用功课忙也搪塞不过去。茜伶熟知价廉物美的小店,不管衣服还是食物。和她逛街倒是很愉快,看着她即使穿最普通的衣服都能把其他顾客比得黯淡无光,我的心里不是没有优越感。

茜伶选了几件衣服给我,说:“我挑朋友是很讲究的,你说我浅薄也好,我没办法跟丑八怪平起平坐。打从我认识你以后,我就有要把你重新打扮过的冲动,我实在受不了你这种穿衣观念了。”

我说:“你倒坦白得很。我知道我穿衣服土,可我是高中生啊,又没有收入,哪有资格打扮自己。”

茜伶说:“所以过年才约你出来,你总该有压岁钱吧?”

我被她说得没有办法,只好进试衣间换衣服。出来以后,茜伶吹了声口哨,很响亮。

“对嘛,”她说,“这才像女孩子。跟那个阿槿比起来,你我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中学生。”

第12节:一直不说永远(12)

我在她的强制下买了毛衣,外套,牛仔裤,围巾,甚至绑头发的绳子。她不让我换回原来的衣服,就这样跟她出店门。至于价钱,她砍得比我还狠,语气也非常老到:“老板,我知道可以卖啦!”“我家里也有亲戚卖衣服的啊,差不多这个价钱,我还稍微加了一点呢。”“我们是学生嘛,穷哎。”“卖给其他人不如卖给美女舒服,是不是?”……我完全没有开口的余地。

最后,老板要求我们俩站在她店门口免费做半个小时的模特。茜伶大大方方地同意了,靠在门口和我边聊天边对来往的年轻女性说:“要不要进来看看衣服,很漂亮的哟。”有进来选衣服的女孩子,她就很勤快地帮人家试衣服,推荐款式,和老板一唱一和地夸奖。不少人被她说得不好意思,稀里糊涂地付钱打包。

告别老板的时候,她们俨然是已经认识很久的熟人。

茜伶是那种时尚活泼又自信十足的女孩,她走在大马路上,只要身边出现镜子,她就要照照自己,举止大方自然,神态俏皮可爱。她还把我推到镜子前,说:“看看,这样不是好很多吗?对女孩来说,苗条已经是一种美,何况你还有大眼睛和高鼻梁。”

茜伶说得没错,比起头发凌乱不修边幅的自己,我觉得此刻镜子里的人才有点人样。

我看着她说:“可跟你站在一起还是麻雀与凤凰。”

茜伶笑笑,“你干吗要跟我比?你可以把我们想象成一个整体。”

我不由得想到雪。她和我做朋友是因为她觉得我不笨但又没她聪明;茜伶找我做朋友大概就是因为我不丑但绝对比不上她美丽。

我明明不差劲,却老是给人当陪衬,并且当得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