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良将手中的书一扔,直接将某个二货扯到怀里,俯身压住她,咬牙问道:“我很老么?”男人最忌讳别人说他不行,而由这丫头说他“老”又让人忍不住多想到别的方面,他会让她知道他其实正年轻着!

二十四岁的男人也算是年轻吧?!

如翠很诚实地摇头,温良正满意时,又见她多嘴地说了一句:“温大人看起来一点也不老!”

看起来神马的实在是太过份了,这不是说他其实很老嘛!

被气得狠了,温良直接将某人压到炕上低头便狠狠地噙住她的唇,告诉她他一点也不老,还很有精力去治她这总是憋屈人的二货!

不远处伺候的青衣和蓝衣皆低下头,当作没有看到。这两天,她们自然也晓得自己伺候的这位小姐那嘴功夫着实厉害,姑爷没有被气得肝火上升将她休了,可见他涵养极好。换作旁人,一日三餐被这么憋屈,早就憋得内伤吐血了。

玉笙进来时,便见到炕塌上正在纠缠一起的男女,虽然衣襟整齐,但凑在一起的脑袋告诉别人他们在做什么。这种事情对于新婚的夫妻来说,是很平常的事情,识相的丫环应该退下当作没看到。玉笙僵硬了下,然后敛去表情退到一旁,低下脑袋等待他们结束。

一吻结束,温良笑眯眯地抱着瘫软在他怀里的二翠姑娘,摸摸她嫣红的脸蛋,眼里滑过几许得意。

“丫头,明日你归宁后,咱们就回太师府。”他拥抱着她软绵绵的身子,声音微哑。

如翠眨了下眼睛,“太师府?咱们不住在这儿么?”明明父母健在,又没有分家,他们这样搬出去住不好吧?

“不住在这儿!你忘记啦,我现在皇上钦点的皇子师傅,皇上御赐了府宅,就在靖远将军府隔壁,咱们有自己的家。”

如翠仰头,见他神色淡淡的,到嘴的疑问终究没有问出来。虽然她总是无意间犯二时气着了他,但现在既已嫁给了他,自然要为他着想,顾着他的心情了。

如翠没问,但一旁听着的玉笙却急了,上前一步,插嘴道:“三少爷,此事不妥!”

温良和如翠看向不知道什么时候进来的玉笙,因为玉笙是已逝的母亲身边伺候的奶娘的女儿,温良对她念着几分旧情,所以待她素来比旁的丫环亲厚一些,是以此时她突然插嘴的举动,并未生气,只是淡然地看着她。

一触及他淡敛的表情,玉笙便知道自己心急了,缓了缓情绪,不紧不慢地说道:“您是镇国公府的嫡少爷,父母尚在,又没有分家,若与三少夫人住到太师府实在不妥,于你的名声不好。”

“父母尚在…”温良琢磨着这话,意味不明地笑了笑,说道:“这事我自有主张,不必多言。”

玉笙眼神一黯,便也闭上嘴,悄悄地看向端坐在三少爷身边的女子,见她一脸无辜的表情,心中有几分怨怼,明知道若三少爷真的搬去太师府,世人的闲言碎语定然不少,为何她这作妻子的不劝劝三少爷?

“对了,有什么事么?”温良将刚才丢到一边的书拿回来放好。

听到这话,玉笙这才想起自己进来的目的,说道::“三少爷,二小姐、三小姐、四小姐她们在花园里办茶会,让人过来找三少夫人去煮茶赏花。”

听罢,温良起身,顺手整了下微乱的衣领,笑道:“难得她们有这个兴致,青衣,去将我珍藏的那些好茶拿来与几个妹妹一起共饮。”

青衣应了一声,施了个礼便下去了。

办茶会的地方在府里的花园碧湖边的凉亭中,湖有两亩左右大,荷花早已调零,不过岸边的杨柳垂湖,倒是添了几分苍凉的诗意视觉,别有一翻味道。亭子周围植了很多高大的桂木,虽然早已过了中秋,但这些桂花却还顽强地开着,人走在桂花树下,能闻到一阵阵清雅的花香。

他们到来的时候,两位小姐已经坐在亭凉里了,只有温婉闲不住地站在亭外,指挥着丫环们去采摘枝头上的桂花。

见到他们过来,丫环嬷嬷们纷纷上前行礼,凉亭里的两个小姐心里吃了一惊,她们只是邀请这新三嫂过来煮茶赏花,倒没想到连没见过几次面的三哥也来了,赶紧出来迎接,纷纷同他们施礼,拘谨地唤了声“三哥、三嫂”。

温良温和地笑着叫起,携了如翠一起进凉亭。

对于温良的出现,四小姐温婉是最高兴的,踩着欢快的小碎步过来,伸手扯住他的衣袖,一脸娇憨地说:“三哥,你今日不忙么?你来的话应该同我说一声,让丫环准备三哥您喜欢吃的东西。”

“让婉婉费心了。”温良含笑说,轻轻使了个巧劲将衣袖抽了回来,“今天不忙,听闻你们几个办个茶会,便也一同过来了,你们不会不欢迎我吧?呐,我带了好茶过来,与几位妹妹一起共品。”

听到这话,几个小姑娘赶紧摇头,悄悄地看着温良,面上拘束仍不少。

温良少时离家,她们与这兄长见面的次数十根手指头都数得出来,更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地说过话。不过再怎么样,他都是府里身份最贵重的嫡子,又美名冠京华,想要忽视这位兄长都不行,用通俗的话来说:他不在江湖,但江湖到处是他的传说!

众人依次坐下,都规规矩矩的。

没办法,就算是亲生的兄长,但从来没有相处过,就如同个陌生人,而且这还是个让人看一眼就会头晕目眩的美男子,使得小姑娘们更拘谨了。

如翠姑娘看了看,笑道:“夫君,你在存在感太强烈,都让妹妹们不习惯了。”

这赤果果的埋汰倒让几个小姑娘心里有些触动,却见温良笑了笑,叹道:“倒是我的错了,许久未回家,与你们见面的次数也不多,是我这做兄长的疏忽了。”

听到他们的话,小姑娘们绷紧的表情放松了不少。只有温婉一脸不高兴地瞪着如翠,不喜欢她刚才埋汰自己兄长的话。

如翠无辜地回视她,这小姑娘果然娇贵得紧,还是温大人好,看着娇贵其实人很好。

作者有话要说:

第 12 章

虽是深秋,但今年的秋日显得很温薰,连晒在身上的阳光也带着一种暖洋洋的味道。

丫环们将刚采摘下来的桂花拿去晾洗了下,然后合着新茶一起煮,待沏好茶后,茶水中自有一股桂花的清香,闻起来清冽不失优雅,还有淡淡的甜味,着实爽口。

趁着这机会,温良与三个从未相处过的妹妹聊天,小姑娘们比较拘束,他问什么就答什么,而问的都是一些小问题,像她们喜欢什么啦,读了什么书啦,平常但却很实用,果然这一问一答间,小姑娘们没有那般拘谨。

三个妹妹分别叫温歆、温雅、温婉,温歆是二小姐,今年十五岁,刚举行了及笄礼,估计不久后就会议亲了。温雅与温婉同年,皆是十三岁,温雅比温婉大了两个月,是府里的三小姐。

“三哥,我们很久没有见过你了,你也和我们一起说说外头的事情吧。”温婉扯着温良的衣袖叫着,一脸好奇之色。

温良笑道:“我这些年大多是在军中,都是些打打杀杀的东西,不适合你们小姑娘听。”

“才不会哩,我们也很关心边境的战事的,因为三哥你在那里嘛。”温婉不依地嗔道:“不然三哥你可以说一些行军打仗时的事情,像去年靖远将军带兵破了北越王庭时,怎么诱敌出城将他们打败…哎呀,我说书的人说了,但他们总是主得不清不楚的,三哥你可以给我们细细说一遍啦。”

温良被她缠得没法子,当下挑着些事情简略地说了一下。其实温婉也未必是对那些感兴趣,只是好奇他在外边的生活,再有她缠着三哥,如此也能减少三哥与三嫂之间的相处,一举两得。

想着,温婉又挑衅地看了如翠一眼,等见到她却慢条斯理地喝着茶,眼睛望向湖的方向,根本没有注意到这边的事情时,心里极不高兴。

“三嫂,你在看什么?”收到温婉眼神暗示的温雅轻轻细细地问道。

如翠姑娘的视线从湖转到她身上,小姑娘如她的名字一般,看起来文文雅雅的,不禁露出一个喜俏的笑容:“看鱼,好肥的鱼!”

“…”

温雅勉强露出一个笑容,说道:“这鱼是父亲特别吩咐下人养在这里的,每年春末时候会命人打捞上来做全鱼宴宴请京中的贵人们,其他时候都养着,不许人去打捞。”

如翠姑娘点头,笑道:“这里风水果然好,连鱼都养得这么肥!”一定很好吃!她记得温良也很喜欢吃鱼的,说吃鱼脑袋会聪明。

温雅不知道怎么接,只能求助地看着向温歆。

其实她们今日举办这个茶会是温婉的主意,本是想邀请这新三嫂过来让她明白她的出身与镇国公府之间的差别,让她自己难堪。可谁知温良竟然会一同过来,使得她们也不敢多说什么。

温歆年长一些,看着也比两个女孩子稳重,接到三妹妹的眼神,淡淡笑了笑,说道:“三嫂喜欢吃鱼么?妹妹在一些杂书上看过,这吃鱼也是有讲究的。”

“哦?什么讲究?”如翠姑娘来了兴致了。

温歆笑了笑,细细道来,心里却觉得温婉说得对,这新三嫂果然是个丫环出身,上不得台面,看着有些小家子气。

“这‘头三尾四腹五背六’的说法倒有点像夫君喝酒时的劝词。”如翠笑道,然后对着两个有些怔愣的小姑娘说:“你们三哥贪杯,而且也喜欢与人一起品酒,道理可多着。”

这事一扯到了温良,两个小姑娘只能讷讷地哦了一声,不敢乱应话,免得温婉听了不高兴。她们皆是姨娘所出的小姐,比不得温婉在府里的受宠,有些事情自然要避着温婉。如同此次,温婉去缠着温良,让她们两人伺机同她攀谈,最好能让她出丑。只是小姑娘们都嫩了点儿,不知道某人诡异的脑回路,想法不同不说,有时候反应也特不同。

所以,接着两位姑娘继续找话说时,都被这新三嫂偶尔与众不同的话给噎得无语,不由怀疑是不是自己少见多怪了,可心里那种憋屈感是肿么回事?

等温婉缠着温良说完话后,转头一瞧那三人,如翠姑娘依旧笑眯眯的,脸上的笑容特喜俏,让人忍不住想回她一个微笑,而那两个姐姐面色却有些古怪。

等茶会结束,温良和如翠告辞离开时,温婉忍不住问两个姐姐:“怎么样?那夏氏表现得如何?”

温雅没开口,温韵皱了下眉头,说道:“三嫂人看着灵秀,不过她有时候说话让我们不知道如何接。而且我瞧着,她似乎对这湖里的鱼很喜欢,总夸它们长得肥。”然后一副很微妙的表情。

温婉一听,顾不得思索“她有时候说话让我们不知道如何接”是什么意思,心里马上有了主意:“哎,你们说若夏氏捞了湖里的鱼,爹会不会生气?”

两人吃惊地看着她,然后说道:“可是三嫂知道这湖里的鱼不到春天是不能捞的。”

“那有什么。”温婉不以为意道:“找个机会让她自个亲自去捞不就成了?”温婉捏紧拳头,她不喜欢夏氏,不只是因为她的出身配不上自己那完美的三哥,更因为她给镇国公府带来的污点,京城里的人都知道镇国公嫡子娶了个丫环出身的正妻,害得在那些贵女的聚会上好生丢脸,每回听到那些贵女们暗讽她三哥娶了个丫环时,都难受极了。

温歆和温雅一听,便知道这妹妹是想设计三嫂去捞鱼惹父亲生气,届时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呢。可是,她们觉得那三嫂虽然看起来没什么见识,说话也直,但也不是这么没心眼地给人设计吧?

另一边,温良携着如翠回到修华院,待丫环上了茶后,便挥手让她们离开了。

温良将如翠拉到怀里,将下巴抵在她肩膀上,轻轻地舒了口气。

“温大人?”如翠姑娘偏偏首,只能看到他白玉般的耳廓。

温良懒洋洋地说道:“明天归宁后,不用回来了,咱们直接去太师府。”

“这样不好吧?爹会生气的!”如翠想起那总是板着脸的公公,估计会气得胡子都翘起来吧。想了想,问道:“温大人,你心情不好么?四妹妹那般活泼,我还以为你和她聊得很高兴呢。”虽然她和温歆温雅说话,但也分了些心思过去,听到温婉叽叽喳喳地同温良说了很多镇国公府的事情,温良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似乎也听得很高兴的样子。

“嗯,太活泼了,女孩子还是文雅点好。”温良淡淡地说道。也许真的是因为这些年来都没有回过家,他发现自己与妹妹们的感情很陌生,甚至对温婉带着某些目的亲近很不舒服。

温良心中叹息,他或许太强求了,没有付出过,却希望他们真心待自己。可是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就算是血脉亲人,也无法做到完全无悔的付出。或许曾经有人付出过,但是他们都不在了,这是他心中永远的伤痛…

不过只是失落了一下,温良便放开了,轻轻地抚着怀里人的背,低声道:“丫头,若是有人欺负你,别客气,也不用顾虑我。”

“诶?”如翠退开了下,讶异道:“没有人欺负我啊。不过这不是必须的么,欺负了就要欺负回来的!”说着,自以为了解了,拍拍温良的手臂,说道:“温大人放心吧,以后有人欺负你就告诉我,我让王爷大哥去收拾他们!”

“…我不是这个意思!”温良又一次被她弄得哭笑不得。而且这种时候不是应该说她帮他欺负回来么?

等温良这么戏笑地问出来时,某人的回答让他差点憋个半死。

“哪能啊!”如翠姑娘厚着脸皮道:“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我只是个弱女子,若是连温大人你这么聪明的人也没办法,我也是没法帮你回场子的。这事儿还是找强人去吧!像王爷就是个强人!”

“…”

夜晚,如翠姑娘的情绪十分振奋。

温良刚从耳房回来,看到在房里转圈圈的某人,将她拉过来问道:“丫头,什么事这么高兴?”

如翠姑娘笑眯眯地说:“明天回王府了,当然高兴!我三天没见王爷和小郡主他们了,我想他们!”

温良不高兴了:“只是归宁,吃了饭我们就要回太师府了。”声音有些酸溜溜的。

“可是我还是高兴。”说完,感觉到美男心情不好,如翠姑娘安慰道:“温大人你不是很喜欢王爷么?你也应该高兴才是。”

温良差点呛住,“什么喜欢?别乱说!我那是尊敬王爷!”

如翠诧异道:“本来就是这样啊!有什么不对么?”

看着她瞪大眼睛一副“你真是莫名其妙的样子”的表情,温良扭过头,原来是他多想了么?还是她听到外头的什么传言了?

半晌,温良抹了下脸,拉着她的手,说道:“丫头,咱们就寝吧。”

闻言,轮到如翠姑娘苦逼着张脸了。

温良额头青筋跳了跳,这是什么表情。

却听如翠姑娘期期艾艾地说:“温大人,明天归宁,咱们就别打架了吧…这真的很累呢,我宁愿去爬山!”她一脸英勇就义地说。

温良再一次被憋得说不出话来,恼怒道:“什么打架!别乱说。”原来在她心里,夫妻间燕好就是打架么?

温良几乎仰天长叹,他错了,应该先同她普及一下常识才将她压倒OOXX的。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心情不太好,原本是不想更了的,但答应你们要日更,所以还是更了,不过这一章从下午写到现在,才写出来。

叹气,果然有时候心情很影响速度。

第 13 章

翌日,他们早早就起床准备了。

如翠姑娘一大早就很有精神,拿着单子检查给肃王府的人准备的礼物,就生怕不合肃王及王妃的心意。相对于精神熠熠的如翠姑娘,温良显得不是那么精神,甚至对即将去肃王府拜访的事儿也不是那么热衷,这让晓得他与肃王府感情颇深的丫环们都有些疑惑,难道是累着了?

这么一想,顿时有些囧了,赶紧低下脑袋,免得胡思乱想表露了不该有的情绪惹恼了主子。

用过早膳后,温良便带着如翠到正厅去给镇国公夫妇请安,顺利告知他们一声。

知道今日是三儿子陪同新妇归宁的日子,镇国公面上虽然板着,但也是一大早的就坐在那里待着了。只是他板着张老脸坐在那里,看起来刚正不阿,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儿子儿媳妇欠了他的钱,正严肃着呢。

所以,看到他这副样子,温良的表情也淡淡的,仍是那副不冷不热的模样。倒是如翠姑娘笑容就多了,脆生生地给两老请安,笑容喜俏得紧,就算老镇国公心里不喜欢她的出身,但也觉得面上看着还算是讨喜的。

“东西可是备齐了?”镇国公夫人和声问道:“若是不够,同管家说一声,去库房里拿。给肃王和肃王妃的礼物可得紧着点儿。”

温良此时和他爹镇国公一起壁上观着装13,话是由如翠答的,“都齐了,谢谢娘关心,我们省得的。”

婆媳俩无视了那两个装蒜的男人,说了些细节,见没什么拉下的了,镇国公夫人便闭上嘴,看向肃然坐在一旁的镇国公,心里头实在是无奈得紧。明明这般紧张着这儿子,可是一见着面了,就一副儿子欠了他钱不还的表情,这性子不改,良哥儿估计一辈子也不待见他。虽然这对她而言挺好的,但她夹在这对冤家父子中也很费脑筋啊。

“嗯,去吧。”老镇国公一副施恩的口吻。

温良连冷笑都懒得应付,应了一声,便带着媳妇出门了。

府门外管家已经准备好了车辇,温良同管家说了一声,便同如翠一起上了马车.

“三少爷!”

听到老管家的叫唤,温良撩开车窗帘,看向站在门前的老管家,心里叹了口气,面上去挂着微笑说道:“生叔,这些年辛苦你了。”

老管家一听,顿时双眼泛红,侧过身用袖子抹了下眼睛,说道:“老奴不辛苦,看到三少爷成家,老奴心里很高兴,相信已逝的夫人也会为三少爷高兴的。”

温良眼神变得温和,温声说道:“是啊,娘会高兴的。生叔,你年事大了,以后这些事儿莫要亲力亲为了,过些日子,就让海光哥接你去享福吧。”

老管家听罢,笑了笑,说道:“这事老奴省得,三少爷要忧虑的事情太多了,莫要再为老奴费心。”

温良淡淡一笑,将车帘放下,命人起程。

马车慢悠悠地往肃王府行去,两府的距离不远,没一会儿就到了。

今天是肃王义妹回门的日子,肃王府的人早早就起来干活了,肃王府的秦管家也抖擞着精神等在府前。虽然因以前温良少不更事时给肃王惹来了许多不良的流言,但老管家也算是看着温良长大的老人了,对他能安下心成家心里也颇欣慰的,就是娶的妻子性格那啥了点,但也是从肃王府里出来的人不是,老管家还是禀着一种老人家的包容心去接受了。

“温大人,温夫人,你们可来了。”

温良对秦管家还算恭敬——不恭敬也不行,秦管家以前可是有拿着扫把追在他身后打的彪悍经验,就因为他那时年少贪玩又轻佻了些,害得肃王原本就坏的名声更坏了,气得秦管家失了理智,在肃王府里拿着扫把撵着他跑了整个肃王府,那时他也才十三岁左右,都过了十多年了。

所以说,有过黑历史的温大人,莫怪每回上门老管家都没给他好脸色瞧。

“秦叔,王爷王妃可是起了?”

“早就起了,刚用了膳,正等你们进去呢。”秦管家说着,带了他们进去。

回到熟悉的地方,如翠姑娘眉眼舒展,心情都放松了几分。沿途走来,遇到了许多肃王府的下人,一些熟悉的还能得到她的笑脸,只是身份不同以往了,不能再同那些姐妹们扎堆儿一起说话逗趣,甚至一些昔日能说得上几句话的丫环现在看她成为了贵夫人,那落差太大了,一下子无法接受,无法给她一个好脸色,只能低下头避开。

虽然心里有些失落,但却不那么难过,人生就是这样,有得必有失,只要放在心上的人依然如昔便好。

刚到正厅不远,便见到一个穿着上等服饰的丫环站在那儿,如翠一看,便笑了,蹦了过去,拉着她的说叫道:“如蓝姐姐!”

如蓝见着她很高兴,但对她嫁了人还这般率性的行为有些叹息,对后头的温良施了一礼,笑道:“温大人,王爷王妃在里头,请进。”

温良含笑点头,将如翠姑娘拎过来,一起进了正厅。

如蓝见状,掩唇一笑,心里希望温大人能制得住那二货才好。

肃王夫妻已坐在上面等他们进来,其下还有一只同样坐得端端正正的小包子,明明不过才三岁左右,但那小模样儿同肃王如出一辙,让人看了不免好笑。与她严肃的外表不符的是小家伙怀里还抱着一只颇有重量的白团子,待那白团子颤颤地竖起一以长耳朵,便看清那是一只体重严重超标的肥硕兔子。

因为大家都极为熟悉了,所以见了礼后,丫环上了茶水点水,便坐下来一同说话聊天。

如翠姑娘凑到肃王家的小包子身边,逗弄着那只肥兔子,笑道:“小郡主,今天喂兔兔吃肉肉了么?”

小包子严肃地点头,伸出两根小胖手道:“两块肉肉~~”

如翠瞪大眼睛,惊讶地说:“哦,它的食量又上升了,以后会不会肥得走不动啊?”

一旁的肃王妃插嘴道:“与其担心它肥得走不动,还不如去担心你那两只吃素的狐狸吧。”

如翠姑娘一听,马上紧张了:“怎么了?难道大白和小白生病了?”

大白和小白是两只白毛狐狸,是几年前他们在桐城时肃王与温良去打猎捉回来给肃王妃解闷儿的,谁知道被两只二货养成了吃素的狐狸,后来素王妃有孕又要照顾小包子,所以便将那两只狐狸交给如翠养着,现在那两只狐狸已经成了如翠姑娘的宠物了。

“你这几天不在,它们看起来不是很有精神。”肃王妃笑着说,“连胡萝卜也不啃了。”

如翠姑娘淡定了,“没事,它们吃腻胡萝卜了,想换口味了。”

“…”

一旁的丫环如蓝看着凑在一起讨论着该给狐狸换什么口味的素食的两个二货,顿时那种久违的无力感回来,默默远目。

聊了会儿天后,肃王妃便借故将如翠姑娘叫进内室去说些女儿家的悄悄话了。

什么悄悄话?当然是娘家关心出嫁的姑娘与女婿的夫妻和谐生活啦。

肃王妃虽然不是如翠的娘亲,但两人好歹一同长大,感情深厚,自然也关心一下,而且生过两个孩子的肃王妃已经不是什么羞涩生嫩的小姑娘了,一些话儿自然也问得出口,就是隐晦了点儿,闹得如翠姑娘初时如听天书,后来终于听明白了,如翠姑娘便叹了口气。

“怎么了?”肃王妃诧异了,哪有归宁的姑娘在问及这个问题时叹气的。

如翠姑娘耷拉着眉头,没啥精神地说:“不是说夫妻床头打架床尾和么?刚开始那两天每天都有打架,比在乡下庄园时我背着小郡主爬山还要累人。”

过了一会儿,听明白她话里的意思后,肃王妃一脸血地看着她。

喂喂喂,你是不是弄错了?人家是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啊!那是妖精打架才对!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要澄清一个事实,免得说雾文案上挂着的双处标志是用来骗分。

不知道看这文的有多少人看过《贤妻难为》,而后又还有多少人记得里头温良的表现。

真不知道为啥看过《贤妻难为》的亲认为温良在里面是非处,我敢确定地说,那时文里根本没有提及过这个问题,甚至还很明确地表明了温良在里头的洁身自好,从来没有对别的女人做过什么越矩的举动,连流言都是偏向他不找女人是不是身体有问题之类的。

《贤妻难为》第92章里有一段,可以说明:

说到这事,温良的脸又黑了,阴沉沉地说:“我们都没事,只有一个丫头受伤了。”

严律和何城守瞄瞄背景色差不多要完全黑化的军师,心头有些诧然,不过是个丫头受了伤,他这脸色摆给谁看啊?难道那丫环有什么特别不成?于是,两个男人相视一眼,想起某位军师今年二十有二了,不只没有老婆,更是连个侍妾都没有,甚至连男人要泄火的通房也不见踪影,平时更不见他去军中寻军妓解决需要什么的,还一度被人暗地里猜测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于是,两个男人觉得他们悟了。

所以,真不知道为啥你们会认为在《贤妻难为》里温良是非处,而且温良还嘲笑了男主没经验之类的…温良哪里敢嘲笑肃王了?!!!那时他是爱玩爱闹了点儿,但是对肃王是尊敬的,最多因为肃王的洁癖在心里腹诽了下,但绝对没有嘲笑过肃王没经验之类,他不敢也不会做。

所以别再说什么“专业补处男膜二十年”什么的,看了还真是郁闷难受。也不想因为这个话题而掐架,只拜托看文时仔细点儿,不想看就算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已经都表明这样了,还不满意那就请便吧。

第 14 章

内室里肃王妃被某个二货弄向风中凌乱,外间大厅里,肃王同样被某个外表美型内在没定性的军师弄得极度无语。

“王爷,能不能问你个问题!”温良看了看周遭没有什么人,便小声道:“能不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同王妃相处而不被她憋屈得难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