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路上,多了位表哥陪行,添加了几分热闹。

如翠和两个丫环在马车里照顾着受伤的小孩,温良与谭寄川一起骑马前行,路上将他们行程滞后的原因同他说了。谭寄川初时听到他们在荣光寺遇到强盗真是担心不已,听完表弟说寺里设陷阱、半夜激战与强盗作战又觉得惊心动魄,最后听闻了那车里受伤的小孩救人的义举,也是嘘唏不已。

若是直接骑马奔驰,从宁城到平津一天时间都不用,但现在车上多了个伤患,所以行程拖得极慢。

一天后,他们抵达了一个小镇,在镇中打尖。

温良将仍昏迷中的小孩抱到客栈的床上后,马上让人将镇里的大夫过来给小孩瞧瞧,因为小孩又开始发烧了。

如翠眉宇间有些忧虑,大夫的说法与宁城的一样,只要小孩还未醒,便没有脱离危险。

等大夫诊治完小孩后,如翠又让大夫去给温良瞧瞧。

“子修的病还没好?”谭寄川有点愣愣的。

如翠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回道:“好了,不过夫君原本就大病一场,这十多天急着赶路没有好好调养,加上这几天遇到太多事情,我担心他受不住。”然后用一种“温大人您真可怜又瘦了一圈显得更娇贵”的眼神瞅着某位被茶呛到正连连咳嗽的温某人。

谭寄川的表情更奇怪了,然后古怪地看了如翠姑娘一眼,在她带着丫环去厨房煎药顺利安排温良的吃食时,谭家表哥忍不住凑到他表弟身边,小声地感慨道:“子修啊,这位表弟妹似乎很好骗呢。”这种简单的性子,怎么镇得住镇国公府里的那些奸滑又强势的人呢?

瞧,都被狐狸一般的温某人骗得团团转,竟然还认为能在大冬天的骑了半天的马没有丝毫问题的某人还很病弱。

温良咳嗽了一声,很纯良地说道:“大表哥,她只是对我的事上心了点儿,其他时候…挺好的。”应该说是挺憋屈人的。

谭寄川虽然听出他的言意之外,但没有接触过也不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位表弟妹绝对有过人之处,不然不会让狐狸一样狡猾狡猾的表弟赶在所有人面前将婚事定了。

在小镇里歇息一晚,第二天傍晚,他们准时抵达了平津。

平津是个颇具历史韵味的古城,也是大楚国境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虽然天寒地冻的,但街上的人不少,也因已是大年二十八了,所以到城里采买年货的人不少。

谭家位于平津城的城东一条幽静的巷子,朱色的大门,门前有两尊巨大的石狻猊,不远处是一棵粗壮的老树,树上的叶子虽然掉了不少,但仍是十分青翠。

大门开着,有几个小厮候在那里,见到一队车马行来,小厮认出最前面骑在马上的大少爷,纷纷露出喜悦的表情,已有机灵的小厮赶紧跑回府里去同老爷夫人们报告大少爷带着表少爷一起回来了。

温良抬头看向谭府,他对这里的感情是极深的,连出生的镇国公府也比不上,生命中极难熬的一段日子也是在这里渡过的。可以说镇国公府给他的若只有痛苦,那么谭家带给他的便是家人一样的温暖感觉,虽然他知道这些皆是缘于母亲的关系。

温良深吸了口气,和谭寄川一起翻身下马。

刚下马便见到谭家大老爷带着两个兄弟出来,后头还有几个女眷匆忙跟着,皆是一脸喜悦地看着他。

“大舅父、二舅父、三舅父,子修回来了。”温良上前给几位长辈见礼,然后含笑地一一问候后头的女眷。

虽然一路风尘仆仆,面有疲色,但有些人就是天生丽质,让人见之难忘。众人看到如此俊美无瑕的男子,虽然几年未见,可不是与记忆一般俊美天成,想让人忘也忘不掉,莫说是女人,就连男人有时候看久了也会忍不住心悸,特别是他微笑着与人问候时,没有人能逃脱他的风华魅力。

所以男人们还没反应,女眷们已经忍不住挤过来,纷纷摆着长辈的架子一把将男子拉过来,一脸哽咽感动地开始连珠炮一般地询问他几年的生活,然后纷纷一脸心疼地说他受苦了之类的,使得那群大老爷们原本的话堵住喉咙里,只能干瞪着眼。

这情况直到如翠姑娘下了马车,有人注意到她后,马上有人出声了。

“良哥儿的媳妇呢?”大舅母笑问道:“良哥儿可是咱们看大的,娶媳妇时由于路途遥远,咱们未能去喝上杯喜酒,也不能见着良哥儿媳妇。”声音里有着遗憾。

温良趁机从热情的女性长辈中挣脱开来,赶紧过去将他媳妇带过来,让她给长辈一一见礼。

“好了,良哥儿平安回来了,天气寒冷,老祖宗还等着呢,先进去吧。”谭家大老爷说道。

大老爷的话极有威严,众人皆听话地应了声。

温良却没有忘记未来的义女,赶紧说道:“大舅父,车上还有个受伤的孩子,麻烦您请城里医术最好的大夫来给她瞧瞧。”

几人一听还有伤患皆是吃了一惊,不过现在不是询问的时机,谭大老爷反应极快,马上吩咐家丁去请城中顺安堂的大夫到府里来。

第61章

温良亲自去将小孩从马车抱出来,一起进了谭府。

谭家的几位长辈看了看,一个瘦瘦弱弱又长得不咋样的孩子,怎么让温良如此看重?等听到谭寄川将他们在荣华寺遇强盗的事一一说予他们听后,便只剩下感概了,皆认为小孩是个心志坚强又善良的孩子,温良要收她为义女,也算是她的福份了。

自从收到了温良的来信后,谭家大房使让人将他们住的院子收拾好方便温良入住,而且这院子以前还是温良的娘亲未出嫁时住的地方,名叫飘湘院,老太太最疼这女儿,所以就算她已嫁人,谭家人还是将她的院子留着,等姑奶奶回家省亲时住。特别是温良的娘亲去逝后,老太太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欲绝,谭家人便有默契地将这院子空出来,固定让人去打扫,让老太太有个念想。后来便成了温良每次到谭家时的固定住所。

一群人进了院子后,温良直接将用厚被毯包着的孩子放到床上,然后便是谭家的长辈们关心的问话,温良一一回答了。问的不外乎是温良的身体情况,还有路上的凶险。虽然听谭寄川说了一遍,但到底是不够仔细。

谭家仆人的动作很快,顺安堂的老大夫很快便被请过来。

等大夫看了小孩,温良再三确认大夫能救活她后,终于松了口气。等大夫开了药让下人拿去煎熬后,谭家大老爷说道:“好了,你也可以安下一颗心了。老太太可是一直盼着你到来,现在估计也等不及了,带你媳妇一同去拜见老太太吧。”

温良听罢,愧疚地道:“是子修的不是,让外祖母久等了…”

没有再啰嗦,温子修带着如翠跟着长辈们一起往谭家老太太所居的瑞香院。

一路穿廊过院地走着,冬天日短,傍晚的天色已经黑了下来,谭府已经亮起了路灯,路上的景物在灯光下显得影影绰绰,说不出的美丽,花木虽然比不得夏日的繁茂,但也是叶子青葱。如翠看着路,暗暗记住,如此足足走了一刻钟有余,方到达目的地。

院前已有一个穿着绿衣的丫环候在那里,瞧见一群人过来,马上伶俐地上前去请安,笑着道:“几位老爷夫人可将表少爷带过来了,老夫人已经念了好久了呢。”然后好奇的目光看到几位老爷身后的白衣墨发的男子,一时间不由得看痴了。

“这可是我们的不是了,走得太慢,又让老祖宗久等。”二舅母掩着唇笑起来。

虽然丫环有些失态,但谭家人早就习惯这种事儿了,倒也没有当场呵责。当年温良在谭家居住的一段日子,不说丫环,就是表姐表妹们都让他弄得神魂不思,每每见着又要痴痴傻傻一翻。

幸好丫环很快回神,赶紧退开让主子们进来。

边走绿衣丫环边扬声朝里头喊着:“老夫人,几位老爷夫人们带着表少爷来了。”

到了瑞香院的偏厅前,又有一个丫环听到声音迎了出来,视线往人群略略一扫,便赶紧笑着上前请安,然后带着几人进去,帘子挑起,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仿佛骨子都被暖和了。

如翠跟在温良身后跨进门槛,只见里头已经坐了大半的人,都是些年轻的妇人和姑娘,最里头的主位上坐了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原本屋子里的人都在说话,见到他们进来后都静了下来,各种目光定在温良及随后进来的如翠姑娘身上。

如翠姑娘很淡定,那些目光都是打量的多,比太后宫里的那些命妇好得多了。

“外祖母,子修回来了!”温良拉着如翠大步上前,双双给位子上的老太太跪下。

又是一翻子孙叙旧不提,等老太太情绪稍平后,方让两人在自己身旁坐下,拉着温良的手眼睛湿润着。

“都要过年了,怎么会延了这般久?”老太太关切地问道。

谭家几位老爷不想让老太太担心,只笑着说路上遇了些事情,温良也适时地插话,很快便转移了老太太的注意力,而这注意力便落在了如翠身上。

“我的良哥儿原来要娶媳妇了…”老太太伤感地说,然后眯着浑浊的眼睛打量朝她微笑的如翠姑娘,只觉得这姑娘笑得喜悄,让人心中喜欢,便笑呵呵地道:“这媳妇儿好,笑得喜气,我家良哥儿有福气。”

在坐的各位女眷听罢脸上露出些许无奈,老太太老了,只要是自己的心肝宝贝,什么都是好的,根本没注意到这新妇身份与温良不配,人也长得没有想像中的那般标致,甚至与温良站在一起,那就是明珠旁边的尘埃了,让她们真是好生失望,感觉两人不配,真是一朵鲜花插到粗糙的陶罐里一般。

温良却一脸高兴,笑得桃花眼都潋滟起来,下边的好多小姑娘和年轻妇人们都被他笑得脸红了。温良用一种颇为柔软的语调道:“我就知道外祖母会喜欢子修选的媳妇,子修特地带回来给外祖母瞧的呢。”

“自然是喜欢的,你们俩要是赶紧给外祖母抱上个大胖孩子,外祖母会更高兴。”老太太继续笑呵呵的,苍老的脸上笑得像朵老菊花。

老太太这话一出,谭家几位老爷表情有点僵硬。

温良自从生病后,谭家的人很快便得到了消息,知道他的病因是由镇国公而起后,谭家人对镇国公的不满又多了几分。后来在太后让人将如翠不能生养的事情透露出去后,谭家在京城的人也将这消息送回平津了,几位舅父都得到了消息,当时皆有点不敢相信,不过基于对温良的信任,倒也没说什么。老太太年纪大了,为了不让她操心,所以几位舅父都将消息给压住,就除了大舅母和几个年长的表哥知道,其他人现在还是瞒在鼓里的。

温良却笑得颇为自然,说道:“外祖母,孩子现在就有一个现成的了。”

“哦?在哪里?漂不漂亮?可有我的良哥儿和寄溪漂亮?”老太太一脸好奇。

听到老太太这话,在场所有的人更加无奈了。

温良笑盈盈道:“她受了点伤,现在还未醒来,等她醒来后,子修会带她来给老太太请安的。不过相信有老太太的福泽保佑,她一定很快就会醒来。”

说着,温良又轻描淡写地说了下自己路程延迟的原因,跳过强盗不提,只提了小孩的救命之恩,然后他决定收养小孩为义女,所以现在不用生,不都有孩子了么?而且以后想要多少都没问题。所以子嗣的问题真的不是大问题。

某人说得很有技巧,老太太被忽悠得高兴极了,连连说好,谭家女眷脑子有些转不过来,总觉得哪里不对,谭家的几个知道真相的男人差点一脸血。

温子修你就吹吧吹吧,等下不扒你的皮就不是你的舅父!

因为连翻赶路也累了,所以见了老太太让她老人家安心后,再简单地见过一些表哥表嫂表姐妹后,便回了飘湘院。

厨房的人早已准备了晚膳备着,温良两人先去看了仍在昏睡的小姑娘,然后方让人上膳。

如翠姑娘也饿得狠了,正想动筷子大朵快颐,谭府的丫环却又端来了一蛊药膳,如翠很快认出这是老太太身边的丫环菊意,直觉认为老太太知道温良生病,所以这蛊药膳是让人给温良补身体的。

“给温大人的么?辛苦你了。”如翠说着,示意青衣去接手。

菊意看着青衣将药膳放到桌子上,忙去帮忙装碗,微笑着对如翠姑娘道:“表少夫人错了,这是老太太特地吩咐给表少夫人补身子用的,表少爷的等会儿才上来。我们老太太说啊,咱们谭府虽没有镇国公的家底深厚,但却不会亏待媳妇,想吃什么就告诉厨房一声就行了。而且你们舟车劳碌,一路上辛苦了,得补补身子。特别是表少夫人,老夫人说女人比不得男儿,将来还要生儿育女,马虎不得。老太太说了,表少夫人在的日子,她会让厨房天天给您补补身子,她心里的方子很多,不用担心用完…”

“…”

温良差点喷了,然后心里笑得肠子都打结了,特别是看到以往天天逼着他喝补药的丫头现在也成了被人逼着喝的一员,笑得更欢乐了。

如翠姑娘只纠结了会儿,很快就放开了。她自然知道丫环的话是什么意思,老太太是想要调理她的身子,将来好生养之类的。长者赐不敢辞,就算调了也没用,但却不想辜负老人家的一片心意,特别是那么好玩好忽悠的老太太。

于是如翠姑娘没有丝毫怨言地吃了那蛊药膳。

倒是温良原本想看好戏不成,等老太太让人炖给他的补药上来后,只能苦了俊脸。他真的吃到要吐了!

如翠姑娘的好意他从来无法拒绝过,老太太自然也无法拒绝。

所以身体健康倍儿棒的温大人,乃就继续补着吧。

念在温良舟车劳碌辛苦了,所以谭家的舅父表哥们就算想教训一下这只狐狸也在老太太拦着中,只能让他带着媳妇回飘湘院歇息,一切等明天再说。

十几天都在外头渡过,终于到达目的地了,也算是能睡个安稳觉。

晚上夫妻俩窝到床里,身体贴得极近,汲取着对方身上的温暖。

温良摸着怀里人的头发,轻声道:“丫头,外祖母很喜欢你,你有时间就多陪陪她吧。”

“我也喜欢外祖母。”如翠姑娘如实回答,“外祖母人很好。”

温良笑了笑,外祖母人确实很好,虽然她对他的疼爱多是移情作用,只因他长相最肖似母亲,可是这世界上的有些事是不能太过计较,做人要惜福,难得糊涂也是件好事。

谭家人很多,因为还有长辈在,所以并没有分家,难得的是妯娌间摩擦比较少,各房也是和平相处,几位老爷也是兄弟情深,使得几房的子孙也处得十分和谐。虽然不知道这种情况能维持多久,但现在的谭家让温良十分满意的,也能放心地带如翠姑娘回来。

温良想了会儿,慢慢地睡去。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S君扔的地雷,谢谢~~

S君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3-11-22 09:45:39

第62章

翌日一早,休息一晚的如翠和温良一早便醒了。

由于休息得好,两人皆很有精神。

稍稍吃了些早点,两人去隔壁厢房看仍在昏迷中的小孩,见她没有再发烧,紧绷了好几天的心弦放松不少,然后一起到老太太的瑞香院给她请安。

谭老夫人是谭府里最年长的长辈,谭家老爷子早已去逝,老夫人守寡多年,谭府上下颇为敬重孝。老太太膝下育有三子,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庶出的儿子。而老夫人所出的三个嫡子由于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感情深厚,皆愿意侍奉年迈的母亲,所以一直没有分家住在大宅子里。

谭家大老爷有一妻二妾,谭大夫人育有两个子一个女儿,长女已嫁人,还有一个庶子和两个庶女。谭家二老爷一妻三妾,育有三儿四女。谭家三老爷目前只有一妻,育有一子,便是老太太最宠爱的谭寄溪,因为是早产儿自幼身体不好,大病小病不断,让府里人愁坏了心。不过他是除了温良外,长得最像温良的母亲的谭家子孙,所以自幼就让老太太疼如心肝。

剩下的几位舅父家妻妾孩子也不少,笼笼统统地算来,谭家四代同堂,有四十人之多。

路上温良同如翠稍稍提了下,如翠姑娘虽然记忆挺好的,但一下子也记不住这么多人,心中暗暗咋舌。

到了瑞香院,偏厅里已经坐满了人,比昨日还多了些人。

昨天他们回来时,谭府有些少爷还在外头忙生意,加上众人体谅他们十几天路程辛苦了,便没有让他们一一拜见,现在大伙都在,便让新妇给长辈们敬茶,让同辈见个脸面认识认识。

一通敬茶下来,也花了一个时辰,但老太太难得高兴,每在如翠姑娘去见礼时,都要插上几句话,给她介绍那是某某某,亲切得过份了。众人见老太太兴致高,也乐得配合她,只要老太太舒心便好。敬茶完后,温良让下人将他们准备给谭家众人的礼物拿过来,分别都送了礼。

见完礼后,温良又与老太太说了会儿话后,便随着几位舅父去书房说话,有男人的事情要聊。留下如翠姑娘陪着老太太,顺便与谭府的女眷们认识说话。如翠姑娘由于有老太太明着罩着,而且也因为温良缘故被老太太爱屋及乌了,所以谭府的女眷虽然心里有些不意为然,但也是颇为和善的,而在书房里的温良因为昨晚忽悠老太太的事情,被几个舅父联合一起削了一顿。

一天时间便在夫妻俩的各自忙碌中渡过。

晚上,如翠到隔壁厢房里去瞧小孩,从丫环手里端过药来亲自喂她汤药,见她仍是未醒,心里只能叹了口气。

“大夫有说她什么时候醒么?”如翠问一旁伺候的丫环画箳。

画箳是谭府特地拨来照顾病人的丫环,心细伶俐,如翠很满意。

画箳答道:“大夫也说不准,可能还要过几天吧,小姐的身体太虚弱了,现在脉相能平稳下来也是小姐的福份。”因现在她成为了小孩的贴身丫环,所以画箳便改了称呼,直接叫她小姐。

如翠点头,又拿帕子细细给小孩擦了擦脸,吩咐丫环们好好照顾她,方离开。

回到房里,温良还未回来,如翠姑娘便去泡了个热水澡,然后洗漱过后就爬上床里捂被子。就算是处于中部的平津,冬天还是很冷的,特别是夜晚,山风吹来,声音传得老远,让人心头毛毛的。

后天就是除夕夜了,由于他们回来得匆忙,所以准备过年的事宜并不需要他们忙活,如翠姑娘也轻松几分,这几天只要陪老太太说话聊天就好,而且远离了京城后,那些送迎往来的事情现在也不需要她亲自出面,清闲得可以。

虽然清闲了点儿,但如翠姑娘此时满脑子都是老太太告诉她的话,关于温某人小时候如何调皮捣蛋,关于温某人如何像他娘亲,关于温某人在母亲死去后,如何孤苦无依——话说“孤苦无依”这个词真的能放在温大人身上么?

不过听得多了,心里倒是产生一种淡淡的怜惜,果然自己的男人自己不疼,就没人疼他了!以后多疼他一点!

就在如翠姑娘决定以后多疼某人一点时,温良回来了。

决定疼人的如翠姑娘十分殷勤地跳下床去伺候他更衣洗漱,几乎要跟着他进耳房伺候他洗澡——温良怕自己到时会做出拉着她洗鸳鸯沐这种凶残的事情来,所以有些遗憾地拒绝了。不过对她的热情还真是有几分摸不着头脑,觉得这丫头今天的眼神特怪了一点儿,好像母亲看儿子一样的眼神…咳,温大人觉得这一定是他想多了。

洗了澡出来,迎接温大人的是一碗补药。

看着如翠姑娘笑盈盈的脸,被补得就要虚不受补的温大人只能苦逼地喝了,然后搂着她上床直接压住。

“哎,温大人,等等!”如翠姑娘赶紧伸手撑住他的压下来的脸,义正辞严道:“你病了那么久,身体还未完全恢复,要好好休息。所以咱们别打架了,外一累着你就不好了。”一脸为他着想的表情。

“…”

温良再一次尝到自作自受的滋味,但这丫头的反应更让他憋屈,这不是摆明着认为他不行么?

“丫头,我已经好了。”低头亲了下她的唇,同时一只手摸着她腰间的腰带,说道:“吃了一个月的补药,我觉得自己快要虚不受补了。”虚不受补之前,还算是龙精虎猛,一夜七次勉强了点儿,但五次应该没问题。

如翠伸手捏了捏他的俊脸,灯光下这张脸陶白如玉,没有丁点瑕疵,也仿佛没有血色一般。所以如翠姑娘觉得他还是需要再补些血色回来。

温良拗不过她,直接将她扒了,然后开动。

两人很久都没有亲热过了,自从生病开始温良便算计了很多事情,拖着病恹恹的身体没法做些火辣辣的事情,然后又在路上拖曳了十几天,直到现在,两人可以说是有月来时间没有一起“打架”,而且这些天来天天被补得血气旺盛,不做点什么发泄,温良真担心自己会补得流鼻血也说不定。

没再给她出声的机会,直接吮住她的唇,双手在她身上点火。成亲几个月后,他已不是当初动作生涩的处-男,加上强悍的学习能力,所以没一下便将她弄得气喘吁吁,香汗淋漓,只能躺着任人为所欲为。

“丫头,不必忍着…”

他轻轻地说,中性的声音柔磁好听,滑过耳膜,仿佛脑袋都要被这声音刺激得炸开,朦朦胧胧间,只能任由对方将自己的双腿分开,然后是有力的贯穿。

久违的感觉让她吓了一跳,有些不适地呜咽一声,很快地被压在身上的人封住了声音,那双修长的手在她腰间滑动了下,然后掐着她的腰,开始了激烈的撞击。

她睁开眼,看着昏暗的光线中他隐忍的表情,陶白的肌肤染上了红霞,凤目迷离,又似溢满了漫天桃花,微微一眯,妖华漫天,异样的风情让人再也无法呼吸。真的好漂亮…脑袋炸开时,最后的感觉是对他容颜的赞叹。

那红润无瑕的脸,隐忍的表情,细致的汗液,都让人惊艳非常。

“丫头,你今天很激动呢?”他伏到她耳边,低低柔柔地说,声音含笑,笑中又添了撩人心弦的情-欲。

沉默了下,她突然伸手捂住脸,不让他瞧见自己的表情。

真的——好丢脸。

然后双手被人强硬拉开,她觉得可能是这种情况下自己没力气了,才会让他轻易拉开,不然那么娇贵的温大人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大的力气呢?

还没自我安慰完,只见对方突然抽身起来,还未能满足的身体让她闷哼出声,在她的错愕中,同样将她拉起身,然后用了一个让她觉得十分…那啥的姿势再度结合,这个姿势让两人结合得更深入,同时也让她一直懵懵木木的回不过神来——或者说惊吓比较多。

所以说,就算是个二货,也是受传统教育长大,温大人你这般大胆撩人的姿势到底是打哪学来的啊?太不要脸了!

可能是她的表情太诚实了,温良边拥着她,轻轻地咬了下她的下巴,笑道:“我自学的。”

如翠姑娘纠结了下,叹道:“温大人果然聪明绝顶!”

“…”

这算是赞喻呢还是讽刺呢?

即便是聪明绝顶的皇帝御用军师,在某人微妙的话语中,也难得地纠结了。

最后觉得纠结无益,还是多做些能泄火的事情吧,免得积太多以后会流鼻血的,男人流鼻血多难看啊。

于是轮到二翠姑娘苦逼了,因为她天天守着温良灌他喝补药,补得他龙精虎猛,有用不完的精力,又逢过年没事干,所以就尽情地折腾她了。

第二天如翠姑娘自然是疲惫不堪,幸好她还年轻,平时也不像那些贵妇身娇体贵,所以没有腰肌劳损之虞,但若是天天这么“打架”折腾,她也受不了。

如翠姑娘琢磨着,是不是真的给温大人补多了呢?要不要少点量?

没给她琢磨个透,老太太早已经出手了,给温良补身体的事儿老太太吩咐谭府的嬷嬷接手了。连她自个儿也跟着一起补,顺便调养身体,说以后好生个胖娃娃。

于是,也说不出温良与她到底谁比较苦逼了,但老太太的好心他们也不好意思辜负,所以继续补着吧。

弄得如翠姑娘劳累无比的罪魁祸首温大人一早便精神焕发,十分温柔地为她揉了揉使用过度的腰部,见时间差不多后,扶着她起床去泡了个热水澡舒筋活血,终于让她好过了一点。而如翠姑娘原本的抗议在温良如此的贤良照顾下,只能堪堪咽回肚子里。

如此,便到了年三十的除夕之夜。

作者有话要说:老太太现在正在努力为二翠姑娘调养身体,以后一定会生个胖包子出来的,乃们都放心吧~~

第63章

除夕夜晚,谭家一大家子人聚在正堂里热热闹闹地吃了个年夜饭。

谭家人多,便分成了两桌,大人一桌孩子一桌,温良和如翠姑娘被老太太留在身边的位置,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六岁左右的男孩一同被老太太留在身边。

男孩是谭家三老爷所出的孩子,也是唯一的男孩,名叫谭寄溪,自幼体弱多病,如翠谭家两天,一直未见过他,和谭家女眷们一起说话聊天时,时常便听到她们提及这个谭家老太太的命根子。听闻巧近来天气大寒,谭寄溪又开始病歪歪的了,前些日子又生了场病,被三舅母拘在屋子里养病,所以如翠姑娘是今天才见着这个小男孩。

初见之下,如翠姑娘也有点发傻,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男孩是温良的亲儿子呢。虽然病弱,但那孩子漂亮得让人惊艳,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镶在陶白的脸蛋上,瞪大眼瞧人的时候,那眼瞳大得几乎要满出眼眶,宛若最光华璀璨的黑珍珠,一头又黑又密的头发扎了两个童髻,个子矮不伶咚的,带着孩子特有的绵软可爱。用她家小姐的话来说,就是个矮墎墎的可爱小正太,让人恨不得抱进怀里使劲儿地蹂躏几下以表达喜爱之情。

不过等男孩开口后,很快便发现他与温良的不同,简直就像是个被宠坏了的小霸王,对丫环颐指气使,对长辈也挺随意的,缺乏了温良身上那种天生让人着迷的风流雯然的气质。两相对比,男孩精致可爱,温良温润如玉,风姿更堪。

老太太左看看温良,右看看谭寄溪,笑得见牙不见眼,直道这是个好年,明年准是个丰收年,因为她有两个长得最漂亮的孙子。

谭家人听得又是一阵无奈,大伙都已经习惯了老太太的脾气,老太太将对早逝的女儿的念想都投诸在长得最像女儿的两个子孙身上,随着年纪越大,越加的糊涂了,时常会做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来。偏生谭家子孙孝顺,老太太再怎么不着调,都愿意附和着她。

难得的团圆日,大人也没有了往日的规矩,餐桌上一派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吃过团圆饭,天色已经完全黑了,老太太年纪大了,便回了瑞香园去歇息,而精神充沛的大人及小孩又移到院子里去看烟花。

每年为了讨个吉利年,谭家都会特地去定制烟花,今年的烟花品种就有三十多种,一组组升空,黑暗的天幕上光华璀璨,好不耀眼。随着谭家的烟火升空,平津城里的大户们也开始放起烟花,不时地有烟火升空的声音响起,天空各式各样的烟火美丽极了,满天火树银花,几乎成为了整个平津城的盛景。

如翠姑娘看得正起劲时,便听到一道小孩子嫩嫩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