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一进厨房,红梅吓了一跳,“桂芝,你回来啦?”

桂芝瞅了一眼红梅,轻轻地点头,嘴里“嗯”了一声。看她那样子,还没缓过劲来呢。

“要不是担心二毛,我才懒得回来。”桂芝洗碗时嘀咕了一句。

在娘家才住两天就回来了,红梅还真没想到。

红梅把从秀梅家带来的三盘菜倒了出来,一盘鸡肉、一盘卤牛肉、一条炸稣鱼。

她知道桂芝特别爱吃卤牛肉,平时想买都买不到,还是去年去省里检查是不是双胞胎在省里吃了一回,惦记到现在呢。

这回秀梅办满月酒,苏昌盛可是从县里买回来的菜,这盘卤牛肉也是秀梅特意留给姐姐的。

红梅倒出一半,准备把另一半给桂芝端过来。

端着盘子还没走过来,她突然想到这是秀梅家给的,桂芝她是不是介意?

红梅尴尬地站在两个灶之间,不知是该端过去还是退回来。

桂芝也知道秀梅家今天办满月酒,看到那卤牛肉也知道是从哪儿来的。

桂芝走过来接起那半盘卤牛肉,说:“嫂子,我知道你这是要端给我的。秀梅是你妹妹,她又看不上福子,只不过福子一厢情愿罢了,这事我也懒得追究。”

“你不和福子吵架了?”红梅问。

“刚才我一回来就和福子说了,以后不许他跟秀梅说话,要是我听见他找秀梅说一句话,我就再也不回来了,带大毛和二毛回娘家过日子去!”

“福子肯定答应呗,他心里那么在意你。”红梅笑着说,心里却在想,她娘家那两个嫂子能容得下她带两个孩子过去?

桂芝说出那话,神情有些僵,她也是想到了她的两个嫂子。

这回她跑娘家去,她妈倒是哄她,她爹说她没事找事,闹什么闹。她爹虽然说她,但还是找出好菜给她做着吃。

但两个嫂子一开始都添油加醋地说福子怎么怎么不好,之前她们去摘棉花,福子对她们不冷不热的,还说福子爱招惹女人,花心得很。

桂芝仔细一想,福子也没招惹哪个女人,除了结婚前喜欢过秀梅。

两个嫂子又说福子爱打牌,以后肯定赌钱。这事桂芝倒是清楚,自从那回福子被他哥和他妈打过后,打牌再也没赌过钱,他出门身上都不带钱的。

桂芝越来越觉得两个嫂子说话太夸张,硬是把福子贬得一文不值,话里话外连带着也说红梅不好。

桂芝当时心里生气不觉得,现在仔细一想,觉得她那两个娘家嫂子有点爱生事,谁在她们眼里都没个好。

“桂芝,你回来没给二毛喂奶吧,福子说这回正好给他断奶呢。”红梅边说边到灶上去热菜。

“回家时我差点就喂了,还是妈及时拦住我了。没想到我走两天,二毛就没奶瘾了,我把衣服撂起来,他盯看了半天。”桂芝一说起二毛,脸上就有了笑容。

天黑了,苏醒兄弟几个收了工,都进屋吃饭。

苏醒下午就知道桂芝回来了,不过当他见桂芝在那儿吃秀梅家的卤牛肉,还是挺吃惊的,看来桂芝也没那么爱钻牛角尖。

苏福见桂芝不生气了,那是一个劲地往她碗里夹菜,还一脸笑嘻嘻的。

他吃完又赶紧来喂二毛,让桂芝好好吃饭。桂芝见他表现不错,不再置气了,吃完饭就烧水,叫苏福把身上的泥灰洗干净。

红梅和苏醒见他们俩和好了,会心一笑,觉得这样才叫过日子嘛。

晚上,红梅把她爹妈的意思跟苏醒说了。

“我爹妈是希望我能照顾着腊梅,腊梅对庆子虽然谈不上喜欢,但看她那样子,对庆子应该是有好感的。”

苏醒心里特别高兴,一下从床上坐了起来。

“你爹妈如果同意,那就赶紧提亲去呀!你和腊梅既是亲姐妹,又是妯娌,这多好啊,亲上加亲!再说了,以我爹妈对你这态度,还有我哥几个你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你说谁能欺负腊梅?”

红梅心里却没那么安稳,说:“我怕我照顾不好腊梅,她要是跟着庆子,以后过不上好日子,我心里不踏实呢。”

“跟着庆子不会差,庆子种田种地很在行的。你要是不放心,到时候咱拿出一亩桃林给他们俩!”

红梅嗤笑,“咱那桃树还没结出一个正经桃子来,你就在那儿装大头啊!”

“结桃子那还不是迟早的事!”

苏醒根本压抑不住内心的欢喜,爬起床来去找三弟,说红梅爹妈愿意把腊梅说给他,腊梅自己应该也不会反对。

苏庆兴奋得哪里还睡得着,恨不得现在就天亮,他好让他爹和大哥一起帮他提亲去。

次日,苏庆比谁都起得早,还把早饭给做了。

方荷花来到厨房,见苏庆把早饭做好了,还跑出去看看太阳,说是不是变天了呢。

方荷花还没来得及问他,他就兴奋跑出去,把他大哥扯了过来,让他大哥说。

苏醒昨晚跟苏庆说了之后,回屋又劝红梅好一阵子,红梅也就答应让他们去她娘家提亲了。

方荷花听说了这事,当然特别高兴,她见过腊梅,长得好看,人又乖巧,还爱笑。

至于不会种田,那都不叫事,种田不是有苏庆吗,腊梅只要把家务干好就成。

方荷花心里一高兴,就煎了两个鸡蛋端到红梅灶上去。

“红梅,托你的福,庆子可以去你娘家提亲了。乐乐,你到奶奶这里来,别打扰你妈妈做饭。”

方荷花把乐乐牵了过来,忽然又说:“庆子做了早饭,分量够多,反正你还在洗锅,也没烧起火来,到我那灶上去吃吧。老大正在跟他爹商量买什么礼去提亲呢,走走走!”

方荷花扯着红梅、牵着乐乐出去了,桂芝坐在灶下愣愣的。

之前嫂子时常有秀梅陪着说话聊天,还能一起带孩子,现在还要把腊梅娶进门!嫂子三姐妹以后岂不是抱成团了,亲亲热热的可真好。

嫂子的命就是好,桂芝感叹道。

桂芝往灶膛里塞一把火,自言自语道:“我咋就没一个妹妹呢,要是有的话,说给喜子也行啊,唉。”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你们的支持,感动感动,么么哒~

楚楚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8-01-20 20:39:27

读者“月影”,灌溉营养液+22018-01-21 16:24:33

读者“宝宝叫芣苡”,灌溉营养液+22018-01-20 23:47:17

读者“哈哈哈吼吼吼”,灌溉营养液+12018-01-20 21:00:14

读者“留”,灌溉营养液+102018-01-20 20:16:18

第八十一章

苏庆和腊梅的订婚日子定下来了, 打算年后二月初八就办,但要订婚两年。

这几天苏庆兴奋得干活格外带劲, 盖房子的砖几乎是他一个人搬上去的。

苏醒得了空,就把田里的棉花杆给扯回家,然后堆成柴堆。

腊月十五这一天,老四苏喜把家里的棉花杆也堆成柴堆后, 就跑村里玩去了。回来后,他突然跟爹妈说, 过了年他要去深圳!

苏保国和方荷花如何都不同意的,苏喜学会了木工手艺,这就可以接活干了,木工新手一天也有四块钱, 根本不必去外面闯荡。

更让人头疼的是,家里人不让苏喜出去, 苏庆也吵着要南下!

到了腊月十八, 隔壁村一个新出师的木工来找苏喜, 问他年后去不去深圳。有个伴一同出门,苏喜更是吵着要出去了。

没办法, 这天晚上苏保国又把家里人全叫到一起,开家庭会议。

苏喜一脸的急切, “爹、妈,你们整天就窝在家里种田,根本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在家我有手艺才四五块钱一天, 在深圳那边,搬砖都六块钱一天了!像我这样有手艺的,可以进家具厂,有九块或十块钱呢!”

方荷花板着脸,“九块钱又怎样,也就是在家干的两倍,但那样离家十万八千里,看不到又听不到,出了事怎么办?”

“哎哟我的妈呀,还十万八千里呢,你以为是孙悟空翻筋斗啊,也就一千里左右,坐火车二十个小时就到了。”

苏喜才说完,苏庆又接着说:“听说在深圳那儿每天都有活,月发工资,哪怕是普通搬砖的,一天六块,一个月也有一百八,一年就两千多呢!”

方荷花瞪苏庆,“你在外面不吃不喝呀!”

苏庆瘪着嘴说:“除掉吃喝花费,一年攒个一千五那是轻轻松松的事。”

结果苏喜拉他三哥往边上一扯,“三哥,你出去只能做苦力,我可以干技术活!一个月三百,一年就是三千块,明年过年回家,我准能带两千五回家!”

苏庆不乐意了,“你又不急着需要钱,我订婚了,我想多挣钱回家娶腊梅呢。”

苏保国开始一直没说话,见两个儿子抢着要出去,烦闷地说:“你们抢啥呀抢,我准允你们出去了吗?家里的活都干不来,出去干嘛,你们真以为外面的钱好挣?”

苏喜急得要哭了,“爹,我都跟春山说好了一起去,他亲戚就在家具厂,我去了直接进厂当技术工,你和妈有啥好担心的,我到时候往家里写信嘛。”

方荷花是看出来了,小儿子现在一心向往外面的世界,那颗心想拢都拢不住,如果要他在家,他怕是要生事。

老三苏庆见爹妈那表情有点松动的意思,忙说:“爹、妈,你们不能什么都惯着老四不管我呀,他学手艺了我没学,现在他要去深圳,你们可不能只让他去不让我去!”

方荷花恼了,“行行行,都去都去,家里的田和地全送人得了!”

见方荷花发火,老大苏醒瞪着老三和老四,“你们俩再吵吵,我可得揍你们了!”

苏庆和苏喜都鼓着腮帮子,不敢说话了。

方荷花瞅了瞅苏保国,“他爹,要不让一个出去吧,家里的活干不完可以请帮工,男帮工请不到可以请女帮工。”

“那让谁出去呀,他们俩吵成这样!”苏保国心烦地说。

“抓阄!”方荷花气嘟嘟地说,“老大,你写两个阄,让他们俩抓!”

苏醒找出纸笔,一张上面写个“去”,一张上面写个“不去‘,然后捏成团,握在手里打乱顺序,然后让老三老四抓。

苏喜和苏庆都着急,两人同时伸手来抓。

结果两人同时一打开,苏喜抓了个“去”,他当场兴奋地又蹦又跳,凳子都被他撞倒了。

苏庆低着个脑袋,眼睛直直地盯着“不去”两个字。看他那模样,心里特别难受。

苏醒安慰他,“庆子,你订婚了也不好出远门,一年三节你得去送吧,还能时常看到腊梅,你要是去了深圳,就得一年才能见一回了。”

苏庆红着眼睛说:“话是这么说,可腊梅肯定觉得我没用,一年到头只能干家里的活,啥本事没有。本来能出去挣钱,结果抓阄都抓不过老四。”

听苏庆这难过的样子,老四苏喜也不好意思太兴奋,收敛了刚才那蹦蹦跳跳的劲,说:“三哥,我出去一天挣十块,比你蛮干苦力划算。这样,年底我挣了钱,我分一半给你结婚,剩下的再交给爹妈。”

苏庆扭到一边,嘟嚷着说:“我哪能要弟弟挣的钱,这不是更叫人说我没用吗?”

方荷花和苏保国似乎也觉得亏欠了老三,毕竟没让他学手艺,一天到晚就是种田种地,他虽然没有老大那么勤快,但比福子和喜子还是要勤奋很多。

“他爹,要不这样吧,以后等老三老四都成了家,咱俩也用不着两个人的田和地,就把我名下的一亩二分田和六分地给庆子吧。两年后他和腊梅一结婚,田和地就划过去,等腊梅嫁过来,也好调田了,他们小两口种三个人的田地,这日子也不会差了。”

苏喜忙说:“好好好,三哥你种田种地比我在行,我干田地里的活不麻利,但木工活还学得不错。”

苏庆仍不乐意,“我不想占便宜,也不想要喜子挣的钱,我就想自己有出息。”

红梅在想,都已经抓阄了,他不乐意也不成啊,说:“庆子,谁说种田种地就没出息,你大哥不还弄了满山的桃树嘛,你觉得你大哥没出息?”

庆子身子一顿,抬头看了看红梅,红梅是他大嫂,也是腊梅的大姐,他可尊敬着呢。现在听红梅这么说,他哪里还敢有异议,而且他确实没觉得大哥没出息。

苏醒也劝他,“喜子到时候挣了钱你不想要可以,但妈名下的田和地你就得着吧。我有桃树,福子和喜子有手艺,你不得着你不怕养不活腊梅呀。我和你大嫂商量了,让出一亩桃树给你,怎么样?”

苏庆忙摇头,“我不要我不要,腊梅要是知道不得嫌弃死我呀?”

“那妈名下的田地你就得着,否则爹妈心里也不好受。”红梅说。

苏庆见大嫂都这么说了,他就点头了。

方荷花是看出来了,在老三的眼里,红梅的话比她这个当妈的话都管用。

这件事商量好了后,兄弟几个又和睦了。只是方荷花和苏保国心里还是不踏实,喜子才十八岁,从来没出过远门,这一过完年他就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他们当爹妈的还是很担忧的。

楼上三间房子一直盖到正月十四才盖完,因为过年也挺忙,所以盖房的活干得慢。

一九八六年的正月十五这天,全家人把楼上三间清扫出来,安上了新门新窗,放了鞭炮,抛了糖,这幢新楼房算是盖好了。

晚上一家人吃了团圆饭,看了元宵节电视节目,第二天,苏喜就和那个叫春山的一起出门远了。

苏庆心里再怎么羡慕,也只能乖乖呆在家里了,老老实实切了土豆去地里种。

现在乐乐走路也稳当了,红梅和苏醒也去种土豆,顺便翻菜地,带着乐乐一起下地。

只不过才干一个多小时,红梅就累得头晕,胃里还直恶心。

苏醒觉得她是早上没吃好,因为她先喂乐乐吃,然后才自己吃,可能那时粥已经不热乎了。

“红梅,你牵乐乐回家去吧,我一个人干就行。你回家喝点温水暖胃,要不再生盆火吧,虽然开春了,但这天气还挺冷。”

红梅确实有些坚持不住,就牵着乐乐回家了。

回家后她喝了温热的水,身子还是难受,就躺床上去了,让乐乐跟着大毛在婆婆屋里玩。

到了中午,方荷花见红梅还没起来做午饭,她就在锅里多煮了米,让乐乐和大毛在灶旁边玩,她边带孩子边做饭。

苏醒回家时,红梅才醒过来。她一起身,顿觉胃里直翻滚,跑出去吐了。

尽管方荷花做了几个还不错的菜,红梅也吃不下去,倒是见苏醒和乐乐都吃得香。

方荷花冲苏醒说:“你吃完饭带红梅去镇医院看看吧,吃点药好得快。”

苏醒点头,“好,正好我也想去镇上给桃树买点肥。”

方荷花一听,“你在那桃树上已经下了那么多本,怎么还要投钱?明年可就得还那一千块承包费呢,你这还一个桃子都没卖。”

“妈,你别急嘛,今年结的桃应该能吃了,明年开卖,你就等着吧!”

苏醒现在是干劲十足,买肥料只需花几十块钱,他可舍得呢。

第八十二章

苏醒骑自行车载着红梅来到镇上, 快到医院门口时,红梅突然说:“不行, 我不能让医生检查。”

“咋了?你生病了不就得检查吗,让医生开点药吃吃好得快,你这样还不知要扛多久呢。”苏醒仍骑着要进医院大门。

红梅直接跳下自行车,说:“我感觉这症状…和当初怀乐乐是一样的。”

苏醒身子一怔, “怀孕了?不可能啊,你上环了, 这是节育环,怀不了孕。”

“万一怀上了呢,咱这镇医院会把孕妇的情况都记录下来给计生站,计生站的人会立马去咱家抓我去流产!”

苏醒一听, 脸色都变了,“你…你这感觉准不准啊?”

红梅也不敢确定, “要不咱们去省里检查, 大家都以为咱们是去进货, 不会怀疑的。”

“可你现在难受着呢,要去省里还不得等明天啊。”苏醒见红梅脸色苍白, 一点精神气都没有,跟生了大病似的。

“你扛得住吗?”

“扛不住也得扛, 如果真是怀了孕,我想生下来。”红梅下意识地摸了摸肚子。

苏醒想到如果再生一个孩子,红梅真的要吃很多苦,心疼地说:“你辛苦了一年多, 才把乐乐拉扯得会走路了,如果这次真怀孕了,你岂不是又要辛苦了?要不…等过几年再要。”

“你开啥玩笑呢?迟要早要,不都要想要嘛!妈早上还说呢,从明天开始她带着乐乐、大毛、二毛三个一起玩,他们三个都会走路了,反正就是带着他们玩,别让他们打架。吃饭由咱们自己喂,晚上睡觉各回自己爹妈屋。这样我怀孕了也不是很辛苦,照顾好自己就行了,等肚子里这个孩子生下来,妈不是说帮着带两年吗?”

苏醒瞅了瞅红梅,伸手过来摸了摸她那苍白的小脸,叫她坐上自行车,把她载到一家化肥店,买了三十多块钱的肥料,叫店老板给他送到苏家河八队。

回到家,方荷花问红梅怎么样,买药了没。

红梅支支吾吾地说买了,要回屋吃药去。她是想等确定是不是真的怀孕了,再告诉婆婆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