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九月底, 外省捐的钱和物也下来了,由乡政府先分好, 再发放到村里来。

乡政府拉来一车东西来到八队,叫大家来路边排队领钱领物,一家由一个人排队就行,其他人在旁边围着看。

“都是按人口来的, 每人两块钱、五斤米、一件衣服。”政府的人一边说一边翻册子,哪家几口人, 册子上都记得很清楚。

大家高高兴兴地领钱领粮领衣服。

苏醒寻思着他的小妞妞出生了,就报家里有十二口人。

政府的人仔细看册子,说:“你家不是十一口人吗,超生的不算!”

苏醒生气地“哦”了一声, 没再说什么。

他领了二十二块钱和五十五斤粮,苏福过来帮着拎十一件衣服。

回到家, 方荷花按人口把钱和粮分给了桂芝和红梅, 然后来挑衣服。

“哟, 大花裙子,这是城里人捐来的, 时髦得很。”桂芝在身上比了比,“腰身这么细, 只能嫂子穿了。”

红梅接过来一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这么时髦的款式,我穿得出去吗?”

苏醒瞧了一眼,笑着说:“怎么穿不出去, 没人规定农村人非得穿土不拉叽的衣服呀。”

“那好吧,我就得这件了。”红梅把大花吊裙放好,再给苏醒和乐乐挑衣服,妞妞太小,没有适合她的。

衣服分好后,其他人都出去了,红梅给妞妞喂奶,再拍着哄她睡觉。

妞妞睡着后,红梅问:“乐乐呢?”

自从石娃丢了后,红梅对孩子看得特别紧。

苏醒看了看窗外,“和大毛二毛在门口玩呢。”

红梅给妞妞边盖被子边说:“交公粮的事,政府有说法吗,要交多少?”

“免了!发特大洪水的四个县全免!”苏醒欢喜地说,“刚才领钱领粮时,政府的人亲口说的。”

“这可是大好事,咱们口粮能吃到明年夏天收早稻,正好接上了。对了,县公安局不是抓到几个人贩子吗,怎么石娃还没找回来?”

苏醒叹气,“哪有那么容易,听说都把孩子卖出去了,估计中间还转几次手,得慢慢去查找。幸好才二十多天,孩子变化不大,好认。峰子夫妻俩这些天一直跟着公安局在外面认人,应该快找到了。”

“希望他们赶紧找到石娃啊,孩子在外面见不着爹妈多可怜。”红梅想到石娃眼睛就红了起来。

“肯定能找回来的,你别担心。”苏醒赶紧转移话题,“红梅,咱家一共欠了多少债,你都记账了吧?”

“记了,这个当然要记清楚喽,欠妈六百,欠桂芝一百五,还欠喜子整整一千。好家伙,这一年竟然欠下一千七百五!”

红梅才说完这些,忽然又叫唤了起来,“还有一笔我忘了,明年就要交那一千承包费了。”

苏醒从窗户那儿远远看着他的桃林,略为沉思地说:“等明年大甜桃长出来,这都不叫事。”

红梅笑着摇头,“又是你的大甜桃,谁知道都结哪儿去了。”

第二天,苏醒去省里进货,因为货卖得差不多了,手上有一百来块钱,可以再进一些货回来卖,现在这是他唯一挣钱的办法了。

红梅安心在家带着妞妞,桂芝和方荷花看紧着大毛二毛和乐乐,不敢有一丝马虎。

一个星期后,石娃被找回来了。

村里所有人都带着几个鸡蛋或一斤糖去看石娃,据说石娃被卖到外省一个山村里,才住三天就被找回来了。但他一直被人带在路上奔波,别人也不会给他吃饱吃好,瘦了好多,圆脸硬是瘦成尖脸了。

石娃奶奶搂着石娃哭了一个多小时,眼睛肿得不像样。

但凡去看石娃的人,都忍不住落泪,这娃被折腾啥样了。不过幸好被找回来了,养养就会胖回来的。

自从双子兄弟和苏冬被抓走后,村里再也没丢过东西,也没听说哪个小孩走丢。

两个月后,大家都得知了消息,苏冬被判了两年,虽然强子和苏冬爹妈叔婶等不停地找人托关系,钱都花了两千多,但两年还是要判的。他灾后偷钱,这已经算是判得轻的了。

双子和他弟有子被判了四年,他们俩和苏冬一起被关进了省里的监狱。

至于本县贩卖人口的七人团伙,被抓到了六人,全都是无期徒刑。

这个时候,已经进入腊月了。

本以为喜子和庆子要等腊月底回来,没想到腊月初五他们哥俩就回来了。到了年底厂里没啥活,就放了假。

更让人惊讶的是,喜子还带一个女孩回来了,就是他说的那个四川姑娘。

这位姑娘长得小巧玲珑,皮肤白白嫩嫩,挺好看的,瞧上去也是个挺机灵的姑娘。

方荷花见喜子带个女朋友回来,当场有点愣。

“婶婶好!”小姑娘笑眯眯的,还递上一盒礼品,“这是我给婶婶买的麦乳精,喜子说你一年到头忙,很辛苦的,补补身体吧。”

方荷花笑着说:“好好好,真是个懂事的姑娘。”

她心里却在想,这个姑娘这么热情,她的脸想垮都垮不下去,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嘛。

红梅抱着妞妞出来,喜子介绍说:“这是我大嫂,这个小的…肯定是我的小侄女嘛,哈哈。”

喜子说着就要抱妞妞,毕竟是亲叔叔嘛,喜子见了妞妞就喜欢。

“大嫂好。”小姑娘主动叫红梅。

红梅笑着说:“快坐快坐,我去抓点瓜子来。”

红梅抓来瓜子,再端碗热茶过来递给小姑娘。

“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呀,今年多大了?”

“我叫肖燕,再过两个月就满十七了。”肖燕满脸带笑地说。

还没满十七,比腊梅还小几个月,但肖燕瞧着比腊梅可要懂事一些。红梅知道,在外面打工,如果不学会人情世故,肯定混不开。

这时方荷花问了一句,“马上就要过年了,你不回家你爹妈不担心吗?”

肖燕愣了愣,“回呀,这不还早着嘛,我想带喜子一起去,让我爹妈看看。”

方荷花心里咯噔一下,喜子还要跟着她去四川呀!

“肖燕呀,你还没满十七,喜子也没满十九,年纪都还小,再多处个两年,不用急着见你爹妈。”

方荷花这话一出,肖燕脸色就变了。

“婶婶,我来这里见喜子的亲人,他当然也要回我家见我的亲人,这样才公平嘛,是不是?”

肖燕一双大眼眨巴着,说得方荷花无言以对。

红梅忙圆场,说:“来,肖燕,趁热喝茶。”

肖燕喝了几口茶后,红梅问:“你在厂里做什么工作,累不累?”

“给家具上漆,累到不累,就是味道太大。”

“你会刷漆?我还以为这是男人才能干的活呢,你真厉害!味道太大,你倒是吃苦了。”

“也不算什么,戴上口罩就好多了,厂里有十多个女孩都是给家具上漆,这活不费体力,女孩也能干得来。”肖燕看似是个能吃苦的人,把她的工作说得挺轻松。

红梅东问问西问问,很快把肖燕的情况问个差不多了。

肖燕虽然干着给家具上漆的工作,但工资并不高,一天五块钱。除掉吃喝,还时常买买衣服和零食啥的,再做做头发,一个月能攒个一百块算不错了,因为肖燕算是那种花钱不太节俭的人。

但她干起活来也很麻利,属于那种能干也能花的人。

她在家里是老大,她底下还有十五岁的妹妹和一个十三岁的弟弟、一个十岁的小弟弟。

她爹妈也是在家种几亩田地,因为孩子小帮不上什么忙,过得挺辛苦的。不过肖燕每隔两三个月要寄一百块钱回家,大大改善了她家的生活。

方荷花心里烦,坐了一会儿就跑厨房做饭去了。桂芝带着三个孩子在村里玩,还没回来。

红梅坐在新房子的堂屋陪着肖燕聊天,喜子坐在旁边抱着妞妞玩,顺便听听大嫂和他女朋友聊什么。

庆子则在老屋子的他爹妈房里,被他爹盘问着。

“你没告诉喜子,你妈不喜欢他找外地的?”

“告诉了呀,大哥在信里不也说清楚了吗,我一去深圳就见喜子和她打得火热,我能怎么办,喜子又不听我的。”

苏保国烦闷地点上一支便宜的烟,说:“这可咋办,你妈这是要愁坏了。对了,你在那儿干了三个半月吧,攒了多少钱?”

庆子把钱全掏了出来,“有三百五呢,我可没乱花钱,除了吃饭和买生活用品,没瞎买东西。这些足够给彩礼钱了吧,嘿嘿。”

苏保国拿出五十给了庆子,“这五十你自己拿着花,三百是彩礼钱。喜子带多少钱回来,你知道不?”

“之前他寄回家一千,现在应该还有一千二三百吧。喜子比我工资高多了,我去的第一个月才一百二十块钱,第二月涨到一百三,第三个月活儿干顺溜了才有一百八,最后半个月厂里给了一百。喜子每个月至少三百呢,果然有手艺就是不一样。”

苏保国纳闷,“那他怎么才剩一千二三百?”

“爹,喜子谈着女朋友呢,有时候夜里收了工,他们俩还偶尔出去吃个夜宵啥的,或是给肖燕买个小礼物,这不要花钱啊?厂里谈女朋友的小伙子都这样,喜子算花得少的了。”

苏保国点点头,没再问什么,起身去厨房找方荷花,想听听她咋说。

第九十七章

方荷花在那儿忙着煎鸡蛋。

苏保国来到灶下坐着, 塞了一把柴火,说:“这可咋办, 你不让喜子和外地姑娘来往,他还把人家带回来了!”

“你可没听见,那个姑娘…她叫肖燕,她说还要喜子跟着她一起去四川见她爹妈呢!”方荷花烦闷地说, “这么冷的天,还跑那么远, 累得慌,还得花一大把车票钱,唉。”

“啊?喜子还真要跟着去四川?”

“可不!我刚才跟肖燕说,你们年纪小, 再多处两年,不急着见家长。她倒好, 说她来咱家了, 喜子也得去她家, 这才公平!我瞧着呀,这个肖燕能干是能干, 但挺泼辣的,跟红梅的大妹子秀梅差不多。”

苏保国更愁了, “这个姑娘要真是泼辣,喜子却又是个乖顺听话的,以后他不得全听这个姑娘的呀。”

“可不是!”方荷花把鸡蛋装盘,然后把盘子往旁边用力一放, 看她那样,浑身都不满。

这会子桂芝带三个孩子回来了。

“哟,喜子回来啦!庆子应该也回来了吧,这位是…?”桂芝盯着肖燕看。

“这是喜子的女朋友,叫肖燕,长得挺俊吧?”红梅过着牵着乐乐说。

桂芝和肖燕面对面看了两眼,“啊哟,喜子可真能耐,小小年纪竟然带女朋友回来了。”

肖燕红着脸,说:“这是二嫂吧?”

“啊?哦…我我是喜子他二嫂。”桂芝眼尖,她一瞅肖燕,就觉得肖燕这姑娘肯定能干得很,但也泼辣。

桂芝才坐下,二毛就爬到桂芝身上,然后稀奇地瞧着肖燕,问:“妈,她是谁?”

“她是你四叔的女朋友。”桂芝笑着说。

“女朋友是什么?”二毛歪着脑袋问。

“女朋友就是…”

桂芝还没说明白呢,乐乐跑过来嘻嘻笑着说:“女朋友就是女的…朋友,她以后要跟…四叔结婚的。”

肖燕和喜子听了不禁脸红。

红梅把乐乐揪过去,“你懂得还挺多。”

“妈,那我是叫她阿姨,还是叫四婶?”乐乐仰着头问。

“这个,你还是先叫阿…”

红梅话还没说完呢,喜子忙说:“没事,就叫四婶。”

喜子怕孩子叫肖燕阿姨,肖燕会生气,以为家里人不接受她。他和肖燕在回来的火车上说好了,这次回来就是要确定关系的,最好订婚。

订婚后还一起去那个厂里打工,等三哥庆子一结婚,他们俩也马上结婚。

既然想这个时候订婚,孩子们当然应该叫肖燕为四婶了。

红梅听喜子那么说,心里为他捏把汗,他急着让孩子叫肖燕四婶,可还没过他爹妈那关呢!

方荷花过来喊大家去吃饭,见三个孙子对着肖燕一口一个四婶叫着,有些发懵。

“乐乐、大毛、二毛,你们不许瞎叫。”方荷花走过来说。

“是四叔叫我们这么叫的。”乐乐又蹦又跳地说。

方荷花趁肖燕不注意,狠狠瞪了喜子一眼。

喜子赶紧低下头,故意逗弄着妞妞玩。

红梅说:“妈,苏醒和福子还在地里扦沟,我去喊他们回来吃饭,再等菜就凉了。”

“去吧去吧,叫他们快点回来。”方荷花回厨房端菜去了。

红梅去地里喊苏醒回来,他们俩回来的路上,顺便把苏福也喊上。

红梅把庆子和喜子回来的事说了,还说喜子带来一位姑娘,再把肖燕的大概情况说了。

“哇哇哇,喜子不得了哇!”苏福笑得可夸张了,“喜子平时挺老实挺乖的样子,竟然带女朋友回家了,他好有本事呀!”

苏醒哧笑一声,“瞧你幸灾乐祸的样,你明明知道爹妈不希望喜子找外地的。”

“这人都带回来了,还能不要啊!”苏福咋呼着说,“说不定喜子都把她睡了,不要可不行。”

“去!”苏醒捣苏福一拳,“别瞎说,喜子才多大,不会的。”

红梅跟着说:“我也觉得不会,喜子不满十九,肖燕还得过两月才十七,在厂里都是住宿舍。”

回家后,一家人看似其乐融融地吃饭,其实红梅夫妻和桂芝夫妻俩时不时看看公婆的脸色。

肖燕倒表现自然,她还不清楚公婆反对喜子找外地姑娘的事。喜子竟然也一直瞒着她,他大哥给他回信说的事,他从来没跟肖燕说过。

他自己觉得和肖燕相处挺开心的,这些事他都不好跟肖燕说,他还觉得家里人想得太多了,肖燕跟他结婚后肯定是住苏家河呀,又不会去四川住,找的是不是外地又有什么关系。

至于肖燕以后回娘家难,孩子想见外公外婆也难,他还得时常跟着跑四川那么远走亲戚的事,他都没想过。

还有,至于肖燕的家人会不会同意他与肖燕交往,他也没细想过。他心想自己挣的钱是肖燕的两倍,她家里人不可能反对吧。

吃过饭后,肖燕跟着两位嫂子都在桂芝屋里看电视,苏醒兄弟四个坐在外面边晒太阳边打纸牌。

方荷花过来把喜子叫她屋去了。

苏醒摊手,“三缺一,不打了。”

苏福拉着他哥不让走,“三个人也可以打,打拐子牌嘛。”

苏庆说:“拐子牌打什么打,我去叫大嫂来。”

苏庆来找红梅,红梅要给妞妞喂奶,没法去,苏庆就把桂芝给叫出去打牌了。

肖燕看着红梅给妞妞喂奶,还挺不好意思的,就看着电视。

忽然,她想起喜子四兄弟不是在打牌吗,怎么还会三缺一把二嫂叫出去?

她起身往窗户外一看,没瞧见喜子,顿时明白了什么。

“大嫂,婶子把喜子叫进去说话,是不是因为不喜欢我呀?”肖燕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