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荷花叹了叹气,“我老了,管不了了,不还有你大哥大嫂在吗?以后你别话赶话的,这样没事也能吵起来。以前我和喜子他三婶也吵过,到现在都不说话,其实仔细想想,他三婶也没多大错,我当年干嘛不依不饶呢。现在心里后悔也抹不开面子找她说话,估计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你年纪小,还不懂这个礼,如果你不想将来后悔,以后就少跟你二嫂斗气。”

肖燕坐在灶下烧火,心里多少有点悔意,觉得她可能真的是错了。

吃晚饭时,因为红梅和桂芝在一个厨房里坐着吃饭,像平时那样时不时搭几句话。

“桂芝,燕子她年纪小,做事说话还不够成熟,哪里气着你了,你也不要太放心上,气坏了自己身体也不值是不是?我是怕妈见你们这样,她心里难受。”

桂芝在那儿催着大毛二毛自己吃,不能再喂饭,听红梅这么说,她心里也是有点不好意思,她也不希望婆婆认为她是个难缠的儿媳。

“唉,我这脾气也是难改,不过也实在有些看不惯肖燕。想着我大她小,以后我尽量不跟她计较吧。”桂芝转头狠瞪着福子,“还有你!以后没事别瞎掺和,越搅越乱!”

福子喝着汤,呼啦呼啦的。“好,我不掺和,到现在我都没明白你和燕子为啥不说话。以后我也不管了,你们爱咋地咋地。”

红梅暗想,桂芝和肖燕之间其实也没多大事,以后尽量撮合她们和好吧,一家人搞得别别扭扭的,她看着也烦。

接下来十几天,有肖燕帮忙带孩子,红梅干活利索了许多,那块宅基地终于整平了。

苏醒去了省里,红梅和腊梅、肖燕带着孩子们在宅基地这里瞧着。

腊梅蹲在那儿托着腮帮子说:“大姐,这块地终于像个样子,可以盖楼房了,但是以后咱们就离得远了。”

红梅敲敲她的头,说:“中间就隔了成栋一家,这也叫远啊?你在家门口喊一声我就能听见,有事就喊一声呗,或是直接来这里找我能走几步路?”

腊梅嘻嘻笑道:“也是,等你家楼盖好了,有了许多房间,我要是和庆子吵架了就来你家住。”

肖燕接话茬说:“三哥才不舍得和你吵架呢,瞧他把你宠成啥样了。撒谷种他不让你去,怕你脱鞋踩泥难受,还说怕有蚂蟥。翻地吧,你每天跟着去才干一个小时,他就让你赶紧回家。”

腊梅不好意思地说:“他是让我回家做饭。”

“上午十点就做午饭呀,还不是找借口让你回家歇着。”肖燕心里还真是羡慕腊梅,腊梅虽然是庄稼人,其实根本不辛苦,每天能下地干活一个多小时就很不错了,还都是干净的活,但凡沾泥的,庆子都不让腊梅碰。

“我和庆子一起种菜的。”腊梅可不想让大家以为她是个没用的,“另外我还要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嘛。”

红梅点头道:“嗯,学着种菜是不错,以后种田你还是要多帮帮庆子,他一个人挺累的。”

腊梅想到疼她的庆子,突然站了起来说:“那我不跟你们说了,我陪他一起翻地去!”

腊梅说着就跑了。

红梅摇头,“这孩子,说风就是雨。”

肖燕想笑,在大嫂眼里,腊梅还是个孩子,转而又羡慕腊梅,因为腊梅有大姐大姐夫和二姐二姐夫罩着,真是啥都不用发愁。

肖燕又想到自己的妹妹,这会子在老家肯定是跟着爹妈下地狠命干活,回家仍要干家务。想到这些,她心疼了一下,以后要是自己有能力,应该帮帮妹妹的。

隔天,苏醒回家了,一回家就兴冲冲地跟红梅说:“王厂长说到时候派技术员下来教咱们做罐头!他最近可忙了,因为厂里计划今年多加几个种类,以前只做梨罐头和橘子罐头,去年加了桃罐头,今年又想做荔枝和菠萝罐头,人力物力都不够。王厂长还说工人的工资越来越高,乡下人可能便宜一些,到时候他派技术员下来教我们怎么做罐头、怎么招工、怎么计算工资和成本啥的。不过他说也是试试看,在乡下能不能正常生产还得看我的能力,他是不是不相信我呀?”

红梅听了半天听明白了,摇晃着苏醒的肩膀说:“你傻呀,王厂长这是同意咱做罐头了,他对你的能力还不敢太肯定,但你难道不相信自己?你肯定行的,我也会帮你呀,咱俩一起使劲!”

苏醒开心是开心,可莫名有些紧张,“红梅,你说我真的能把这事办成吗,要是办成了咱是不是也是小老板了?”

“你肯定能成,苏老板!”红梅哈哈笑了起来,挠他的胳肢窝,“苏老板,我的苏老板!”

苏醒却捂住红梅的嘴,小声嘻笑着说:“小点声,八字还没一撇呢,叫人听了笑死。”

作者有话要说:读者“菇凉姓高”,灌溉营养液+102018-02-05 19:41:58

第一百一十四章

福子上半年没有接到盖房的活, 所以一有空就给大哥盖楼房。

苏醒和红梅倒是比以前轻松一些,因为不必种西瓜了, 也不必种花生了,地都换出去了。

他们俩把秧苗栽下去后再培育棉花苗,然后得了空就去桃林打理,修修枝锄锄草捉捉虫。

桃树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了, 满山的桃花真是惹人眼,谁瞧了都忍不住驻足远远观看。

到了六月初, 趁桃还没成熟,厂里派了一个技术员和一个管理层的人下来,还拉了一车罐头空瓶子和一些冰糖过来。

这个叫王全的技术员在厂里干了五年,是比较有经验的技术员了, 他负责教大家怎么做罐头。而那个属于管理层的张理强是来教苏醒怎么招工怎么计算工资和成本的,苏醒听厂里人叫他张科长, 也跟着叫他张科长。

王技术员和张科长一到位, 苏醒和红梅开始忙活了, 盖房子的事就交给福子了。

桃虽然还没熟,但也有一些快要成熟的, 王技术员叫苏醒上山挑了一担下来。

因为王技术员和张科长只能在这里呆三天,还得急着回厂里忙事工作, 苏醒就让王技术员先教他和红梅、腊梅以及他们的老妈方荷花四个人做。

苏醒相信,他们四个人同时学,不至于学不会吧。

这一学,苏醒才发现, 其实做罐头很简单,最重要的就是煮桃时要控制温度煮到合适的软硬程度才行,加糖时要注意分量,密封时要做到一丝不苟。

学了三天,整整试做出一百多罐,王技术员说二十天后来尝尝味道,因为到时候桃成熟了,要大批量的做,他还是要来指导的。

张科长则教苏醒和红梅怎么计算成本,红梅虽然只有小学水平,但数学还真是没的说,就连张科长看了红梅的账本都直夸赞。

张科长还说,红梅可是有管财务的天分,以后要是干大了,她可以去进修个把月,管理大批账务都没问题。

这一夸,可把红梅激动的,原来她还有管理财务的天分呀!

至于招工的事,张科长说最开始只要三十个人左右,因为桃是一批一批的成熟,不是一下子全都成熟,不需太多人手。当然,张科长也教他们俩怎么让工人统筹工作,才能达到高效率。

最后谈到关键的事情上了,就是苏醒给厂里供货,每瓶罐头厂里给他多少钱。

因为运输和空瓶以及冰糖等材料都是厂里提供,苏醒和红梅只需提供桃和人力,每瓶罐头厂里给两毛八。

厂里要的量是五万瓶,因为苏醒刚开始做,厂里也不敢要太多。

苏醒一听,心想两毛入这个价是不是太低了,挣不了多少吧。

红梅在心里立马算起账来,比如按张科长说的分成三组,每组两个人削桃,两个人煮桃,一个人调冰糖,再两个人密封,还有两个人负责搬运和上山摘桃。

每组九个人,三组同时工作有二十七个人就够了。

不管一天能做出多少瓶,反正计件给钱,两毛八一瓶能挣不少呢,因为自己不用买任何材料,除了桃,其它的全是厂里提供。

不过厂里提供的这些也便宜,空瓶子三分钱一个,一斤冰糖能调二十多瓶,每瓶耗糖也只有三四分钱,可能就是运输稍贵些。

当然,厂里要挣更多吗,厂里给分销商要七毛一瓶呢。

红梅也懒得管厂里能挣多少钱,只一心算自家的账。

她在想,一瓶只要三四两的桃足够,桃的成本只有四分钱,但这桃不需去买,桃的成本也算是自己挣的,所以只需付人工费。

人工花费上,一瓶抽八分给大家,每瓶有两毛的利润了。

每瓶两毛的利润,五万瓶就是一万块!

苏醒听红梅这么分析,有些不明白,“雇工一瓶只挣八分钱,要是雇工每天挣不了多少钱,肯定不想干。”

红梅捣他一拳,“你咋不会算账呢,张科长不是教咱们了嘛,说三组统筹工作起来,每天生产九百至一千瓶是没问题的,厂里就是这么运作的。”

苏醒琢磨着也是,按照以前作坊的规模,二十七个人算是不小的作坊了。

红梅又说:“一瓶给雇工八分钱,一千瓶不就是八十块吗,咱俩自己不用发工资,二十五个人差不多每人有三块二毛钱,这不低了呀,平时给人摘棉花一天只挣两块五到三块,也有很多人干呢。”

苏醒算了算,一天三块二,一个月也有九十六块钱,比他当年在砖厂干挣得多些。

苏醒对红梅简直有些仰视了,“还是你会算账,以后关于钱的事都归你管吧。”

红梅眨着眼说:“还有一笔账你别忘了,除了做罐头,咱家还能卖个三四万斤桃,到时候肯定有贩子直接来家里买,这些也能挣不少呢。”

苏醒一愣,“是啊,除了做罐头,咱家还有好多桃呢!”

他突然放低声音说:“那我到时候真的是苏老板了,你是老板娘!”

“噗!等钱挣到手再说。”

苏醒又说:“咱要是总共能挣一万多块,就给大家多发些工钱吧。”

红梅拿笔在本子划着算账,认真地说:“工钱绝对不能乱涨,要是每天给个六块七块的,比泥匠工钱还高,就乱套了。以后村里请不起帮工摘棉花,肯定怪你有钱就装大头。咱要真挣大钱了,可以拿一笔钱出来当福利给大家包红包,就说大夏天的干活太辛苦,得找到给钱的名目才行。”

苏醒惊讶地看着红梅,“呀,不得了,我感觉你比张科长都在行,一套一套的。你这么个能人,跟了我这个大老粗,亏了亏了!”

红梅忍俊不禁,拿笔戳他鼻子,“别给我戴高帽了,一听说要挣大钱就满嘴走炮。”

再等二十天,成熟了一部分桃,王技术员和张科长又来了,拉来一大车空瓶子和冰糖。紧接着又有一辆车跟过来,上面拉了几个特大号冰柜。

这么多东西,把老屋的堂屋和新房的楼上楼下堂屋全塞满了。

王技术员尝了尝上次做的那些罐头,味道很不错,不比厂里工人做得差。

红梅也找好了人来做事,她和苏醒把自己也凑上,正好二十七个人,都是本队人。其实可以去别的队找人,都离得近,但红梅说二十七个人如果干得来,就别去其它队找人了,人手太杂也不好。

她找了腊梅、二婶的两个儿媳玉芬和晚霞、三婶、三婶的大儿媳菊香,还有秦香、苏成栋、胖叔的老婆姜婶等人,大部分是女的,小伙子找了五个。

开始桂芝说她也想干,可她后来一试,发现根本忙不过来,田地可不能荒,做罐头只能做五十来天,不能因为挣五十多天的钱而耽误整年的收成。

肖燕都快生了,肯定不会干。

方荷花之前虽然跟着学会了怎么做罐头,但她要带妞妞,时不时也要帮着苏保国下下地,腾不出手。二婶也想干呢,可她要给两个儿媳带孩子,不可能和儿媳们一起来干活。

人都找齐了,然后分成三组,一组在红梅家的灶上煮,二组在腊梅家的灶上煮,三组在肖燕家的灶上煮。

一组由玉芬和晚霞削桃,三婶和她儿媳菊花煮桃,红梅调冰糖,秦香和姜婶密封,苏醒和苏成栋搬运和上山摘桃。

二组和三组的人员也是由红梅安排好了的。

当然,头两天由王技术员和红梅、腊梅教大家做,一步一步地来,做得很慢。

从第三天开始才批量生产,分工到位,三组分开工作,一天生产一千瓶还真不太费劲,每组只要出三百来瓶就行。

晚霞边削桃边说:“我长这么大,还真没想到有一天我不但能吃上这么甜的桃,还要每天削七八十斤桃。”

她嫂子玉芬干得挺带劲,说:“要不是中午得回家做饭吃饭,还得洗衣服干家务啥的,削这些桃我半天就能干完。”

大家瞧着挺好奇,这对妯娌不是经常打架打得头皮渗血吗,怎么现在好好的说起话来?

因为不管饭,大家早上八点来,中午十一点半就回去了,下午两点来,五点就收工。

反正每天都能完成任务,大家心里都觉得这活儿不累。

一组的三婶和她大儿媳菊花负责在红梅厨房煮桃,一个烧灶一个守着锅看火候,这个活儿更不累,就是要盯着。

红梅调冰糖自然也不累,但这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冰糖调多了或调少了口味上差别很大的。

二组是由腊梅放糖,腊梅擅长干这种细致的话,红梅对她再放心不过了,感觉腊梅做得或许比她做的还好呢。

一组的秦香和胖叔的老婆姜婶做密封,她们俩平时就很会干活,在家腌坛子菜啥的也很懂得密封,现在有皮圈,又学会了方法,做起来还是很娴熟的。他们俩挺有耐心,还教二组和三组的人怎样才能把密封做到最佳。

看来最累的还是苏醒和苏成栋以及另两个小伙子,他们负责摘桃和搬运嘛,这是力气活,但他们都是下力气的大老粗,对他们来说还真不算什么。

要不是省里厂子每隔几天来拉一次货,家里的罐头还真没地方摆放了。

每天忙忙碌碌的,中途还有一些贩子开车来买桃,家里实在缺人手摘桃,苏醒请了十几个帮工摘桃,人工费也只花三百多块钱。

到了七月下旬,桃卖得差不多了,挣了四千一百块钱。

但罐头还没完成数量,还差十几天才能干完,有些桃成熟了必须要摘下来,就放冰柜里怕坏了。

七月二十二这一天,肖燕生了个闺女,方荷花得照顾肖燕的月子还要带孩子,红梅就让妞妞和乐乐跟着自己了。

之前红梅一直在忙活做罐头,妞妞和乐乐是由方荷花和肖燕带着的,现在红梅要自己管孩子,只能让俩孩子跟着其他一些孩子在屋前玩了。

因为有些人来干活,就是把孩子带过来在旁边玩的,玉芬家的孩子还帮着她一起削桃呢。

红梅寻思着再过十几天就忙完了,让俩孩子凑合着一起玩吧。

乐乐和妞妞以及其他一些孩子可真有意思,模仿着大人做罐头,在旁边和泥做成桃子模样,然后加水,弄破瓦片当灶台,把土当冰糖,还从家里找出汽水空瓶来装。

大毛二毛一开始是跟着桂芝下地,桂芝见妞妞和乐乐也是在屋前玩泥巴,就让大毛二毛跟着乐乐他们一起玩,反正那些削桃的人在旁边看着,不会出事。

大人们瞧着孩子们模仿得有模有样,不禁发笑,说两三岁的孩子都学会怎么做罐头了!

作者有话要说:备注:做罐头流程可能比这复杂,因为会添加一些辅助料或是防腐剂啥的,本文就忽略不写了,么么哒~

第一百一十五章

忙到八月上旬, 罐头终于完成了五万瓶,红梅收到了一万四的货款, 然后要给大家发工钱了。

除了他们夫妻自己,另外有二十五个人要付工钱,总共干了五十六天,每人发了一百八十块钱!

另外, 红梅还给每人包了二十块钱,说这大夏天的干活辛苦, 有些人怕热也坚持下来了,而且煮桃的人最热,这二十块钱算作福利。

本来大家想到能领一百八十块钱的工钱就已经十分兴奋了,没想到竟然还有额外二十块的福利, 加上工钱,正好凑成了两百这个整数, 心里都不知有多欢喜, 个个都说明年要是还做罐头, 一定要找他们来。

红梅算了笔总账,一万四的毛收入, 减掉四千五的工钱和五百福利,净收入就是九千。

做罐头挣了九千, 加上卖桃还有四千一,总共一万三千一百块。

如果把电费和招待王技术员与张科长的费用也除去的话,就是一万三千块!

苏醒兴奋得眼眶发红,搂着红梅的肩膀说:“红梅, 这段时间咱们累得够呛,连孩子都没怎么管,但咱们有幸成了万元户!”

红梅依偎着苏醒,感觉他肩膀没以前那么厚实了,有些心疼地说:“咱们成了万元户,算是成功的农民了,但你也吃了不少苦,天天摘桃搬桃,累得瘦了一大圈。”

苏醒抖抖肩膀,说:“还好,我每年夏天都会瘦一些的,跟累不累没有多大关系。这样多好,跟苗条的你更加般配嘛。”

红梅把苏醒拉到镜子前,“瞧,咱俩一直很般配嘛。接下来咱俩得好好歇一歇了,反正没有西瓜和花生,现在也不需忙啥了,福子也快给咱们盖好了一层。”

红梅随手从镜子下方的桌上拿起一瓶自家做的罐头,熟练地往桌沿轻轻一敲就开了,“来,咱俩吃一罐。”

红梅拿勺挑出来喂给苏醒吃,苏醒吃得笑眯眯,说:“老婆喂的就是好吃。”

乐乐突然推门进来,说:“爸、妈,如如妹妹又吐了!四婶婶在那儿哭呢。”

如如是肖燕的女儿,还没满月。

红梅觉得奇怪,“你如如妹妹经常吃奶吐,这挺正常的呀,你小时候吃奶还吐呢,你四婶婶干嘛哭?”

乐乐摇头,“我也不知道,好像是奶奶骂她了,奶奶还叫你上楼去呢。”

红梅放下罐头,和乐乐一起上楼来。妞妞趴在摇床旁看着如如,方荷花在收拾地上吐出来的奶,肖燕则坐在床上流眼泪。

方荷花见红梅来了,忙说:“红梅,你来教教燕子怎么带孩子,我说几句她还犟嘴。你说说,这还没出月子呢,不说为了自己身体,也该为孩子着想吧,我平时把月子餐端上来就下去了,没想到她偷偷往里放辣椒酱,上面一层厚厚的辣椒酱啊,鸡蛋和面条都快染得认不出来了。这不,如如总是吐奶,肯定是她吃多了辣!”

肖燕爱吃辣根本忍不住,否则吃啥都没胃口,婆婆劈头盖脸地说,刚才还骂她不配当妈来着,她就气得哭起来。

方荷花把地收拾干净后,见肖燕那委屈样,语气又软了些,“红梅,她年纪小不会带孩子,你教教她,我说多了她还以为我是恶婆婆呢。”

方荷花下楼洗抹布去了,红梅给肖燕递上毛巾。

“擦擦眼泪吧,都当妈了哭啥哭,月子里也不能哭的。虽然不知道如如经常吐奶跟你吃辣有没有关系,但你还是忌点口,不说一口辣都不能沾,但你可以少吃一些,一碗加那么一勺辣足够了,满碗的辣椒这不是要吃坏事吗?”

肖燕也知道自己错了,点头说:“我有时候也吃得少,就是刚才嘴里苦苦的实在不好受,才多加了辣。只是妈一个劲地怪我,我真有点受不了。最近夜里如如总是闹,我也睡不好,妈还经常怪我这没带好那没带好的,感觉这日子没法过了。”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令她不开心,如如是她的闺女她当然喜欢,可她心里还是希望生一个男孩的。她只想生一个孩子,如果是个男孩就可以不再生了,没想到是个女孩,无论婆家还是娘家,肯定还要她再生一个,她心里难免郁闷。

而且最近婆婆总是怪她没带好孩子,她觉得这是婆婆借题发挥,肯定是婆婆见如如是个女孩心里不满就把气往她身上撒。

红梅帮着给如如换身干净的衣服,见如如可爱的模样,说:“燕子你瞧,这小不点多可爱呀,当年我就是为了要个闺女,才拼着命也要再生一个的。以后她要是夜里哭闹,你就让她含着奶吮,这样她会感觉安全些。”

肖燕觉得这个法子可能真有用,点头说记下了,然后又感叹道:“如如是个女孩,将来我还得生,想想都累。要是再生一个仍是女孩,大嫂你说可咋办?”

红梅一听,原来肖燕心里已经开始为这事发愁了。

“你呀,想这么多干嘛?如果再生一个也是闺女又怎样,她们姐妹俩这辈子互相扶持,没事约着出去玩,平时可以串串门,姐妹比兄弟处得亲!至于婆家或娘家人,他们顶多是有看法,哪怕逼你躲计生站再生儿子,你不从的话,他们也没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