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芝一看到大毛那本子就来气,心想还是自己去做饭吧。她也懒得理福子,直接钻厨房里去了。

她在厨房做着饭,还寻思着等会儿怎么跟福子说,让福子去他哥那儿借钱。

红梅和苏醒这会子刚吃完饭,都在看电视呢。

红梅心里不踏实,感觉桂芝还会来借钱。

她瞧了瞧苏醒,突然说:“如果桂芝和福子来跟你借钱,你借不借?”

苏醒扭头过来瞧她,“他们手里又不是没钱,跟咱们借啥钱?”

“给大毛买户口呀,桂芝今天跟我说她家只有一千块,还差四千,看她那样是想跟咱借钱。我都不舍得给乐乐买,肯定也不舍得借钱给她的。”

“买户口?”苏醒觉得好笑,他也听说这事了,“这是有钱人瞎折腾的,桂芝咋还惦记这事?要我说,天生是农村人你买个户口也没用,咱在城里又没个亲戚,难道还想等孩子长大了托人进正式单位做城里人?托谁呀,托老天爷呀。”

“我也是这么想的,咱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往上数多少代都找不到一个城里人,去哪儿托关系呀。只能说,有个城镇户口去城里工厂找事更容易些。可我一想啊,想当工人去铜矿不就行了,何必往城里跑。”

“红梅,我倒是明白桂芝的心思了,她是不想让大毛当工人,而是想让他坐办公室,最好是机关的。”

“我咋不懂,可咱没法借啊,如果咱有个两三万的,这四千也可以借,可咱们就这一万块,到时候还要办作坊的。”

苏醒想了想,说:“他们要是来借,就借个一千吧,一分钱不借也不好。”

红梅点头,“好吧,就借一千。咱们借钱给庆子和腊梅了,如果不借他们这确实不太好。”

到了八点半,红梅给孩子洗洗,就哄他们上床睡觉了。

苏醒正要去洗呢,福子来了!

福子一来就坐下来抱怨,“桂芝刚才见大毛照着书写字都错一大堆,气得饭都快吃不下去了,跟我说要给大毛买个城镇户口。可家里只拿得出一千,非让我来跟你们借钱。”

红梅赶紧去厨房烧水,这事还是交给苏醒吧。

苏醒知道福子也是被桂芝逼的,这会子跟他讲道理也没用,因为福子再怎么懂得这个道理,一回到家还是要听桂芝的。

苏醒直接拿出一千块钱,“哥只能借给你这些,你嫂子都不舍得花钱给乐乐买户口,借给你一千,你没话说吧?我家下半年想办个作坊,得一大笔钱呢,除非你下半年能还得起四千,你还不起的话我只能借一千。”

福子拿着这一千块,犯难了。

“哥,我知道你是要做大事的,手里确实需要很多钱。唉,这个桂芝太拗,跟她过日子真是累。我先把这一千块拿回去,如果她凑不齐钱买不成户口,我再把钱还给你。”

苏醒点头,“你不会怪哥吧?”

福子摇头,“哪能呢,这个年头除了你,谁肯借一千块呀。这事你可别跟爹妈说,桂芝让我来借钱都是关起门窗说的,怕爹妈知道了要骂人。”

苏醒苦笑,“好,我不说,让红梅也别说。你们这两口子也真是,买户口还偷偷摸摸的。”

福子拿着一千块回家了,桂芝接过来数了数,郁闷了。

福子见她那种表情,很不乐意地说:“咋了,哥借一千你还嫌少?你满世界去借,也借不来这么多!嫂子都不舍得给乐乐买户口,却借给你一千,难道你还有怨言?”

桂芝叹气,“我知道这个理,本来我是想劝嫂子给乐乐买,再顺便借咱四千,我没想到嫂子不舍得给乐乐买。”

“哥说了,不是嫂子不舍得给乐乐买,是他们下半年打算办个作坊,要很多钱。你没见成栋和冬子隔三差五地在哥地里干活么,每天三块五的工钱呢,要是葡萄和菠萝都种不起来,这些钱就打水漂了。”

桂芝也知道他们要办大事,平时开销也大,“你别说了,我都知道。这样吧,我明天出去问各个亲戚借借再说。”

桂芝忙活了三天,竟然一分钱都没借到!只有她娘家妈见她急切,塞给她三百块,她不好意思要,因为要这三百也不顶事,又还给她妈了。

她和福子过得又不穷,为买户口借钱,当然没人肯借。别人要是有钱,还不如给自己孩子买呢,干嘛借她给大毛买。

没办法,桂芝让福子把一千块还给了红梅。

受了这种打击,桂芝接连几天都绷着个脸,拼命给猪喂食。她明白了一个道理,靠人不如靠己!

再过了几天,苏醒和庆子约好的十天到了,他们撒的种子也出苗了。

庆子欢喜得一天到晚守在地里,腊梅没办法,午饭给他送地里去吃。

苏醒的葡萄种和菠萝种也都出了苗,再过二十来天好移栽了。

就连方荷花都抱着如如来看苏醒和庆子地里新出的苗呢,苏保国现在不需拐杖也能偶尔出门逛逛了,他见老大和老三在干大事,心里也痛快。

“老大,等你家葡萄要搭架了,我也来帮帮。桃子快成熟了,我也去棚里守夜。”

苏醒蹲那儿拔草,抬头说:“爹,用不着你,你看着高兴就行。”

苏保国不高兴了,“你爹还能干活呢,搭葡萄架又不需多弯腰,守桃子更是不费力,就是晚上起床逛几圈,你不让我干我也要来!”

苏醒大笑,“好,让你来让你来,要是明年能结葡萄,也让你多吃。”

方荷花在旁笑眯了眼,她儿子把爹当孩子哄呢。

苏保国又跑庆子地里去,“儿啊,你这么宝贵的苗子放在地里会不会有人偷?要不你搭个棚子里吧,晚上我替你守着。”

“哟,哪能让爹守,我想等苗再长长才搭棚,我自个儿守着就行。”

“那不行,爹也得守一守。”

庆子见他爹急,忙说:“好好好,让你守守,每个星期让你守一两个晚上总行了吧?”

苏保国听着开心,“这还差不多,你夜里可不能一直守在地里,还得让腊梅怀娃不是?”

庆子听得脸红,腊梅怀娃可能还要等等,她一直吃着药这几天才停,药效还没起作用吧。

第一百三十二章

二十天后, 苏醒和红梅忙着移栽葡萄苗,然后又栽菠萝。这种活儿倒是不累, 何况还有苏成栋和苏冬过来干,半个月就把四亩多地全栽上了。

还剩了一些葡萄苗,苏醒拿回家屋前屋后种,还把他妈的老屋前前后后种。桂芝见了问还有没有剩余的苗, 苏醒送给了她一大把,她又把楼房前后种一圈, 连猪栏旁都不放过。

庆子也把他家的小苗苗全移栽了,虽然是移栽,但也栽得挺密。两亩包来的地,加上他家本来就有的一亩多地, 总共三亩多地足足栽了八千多棵。

转眼到了四月初,铜矿修的公路已经修到了苏家河这条路, 看着又宽又平坦又干净的柏油马路, 村里人没事就跑路上去玩, 说压马路最好玩了。

以前那条土路终于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一下雨就满身泥泞的尴尬景象确实让人不忍回忆。

紧接着就要搭葡萄架了, 苏保国还真的来了,每天非要干点活才舒坦。苏醒见他爹现在也知道爱惜身子不敢多弯腰, 而且干那么一会儿也知道休息,就没有去阻拦他。

苏醒听医生说过,适当的活动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葡萄架搭完就进入五月了,庆子家的银杏和银桦也长高了不少, 快有膝盖那么高了。

让他兴奋的是,苗子还这么小,竟然有人来看苗子,还想买不少!

银杏苗八毛钱一棵,银桦苗五毛钱一棵。

庆子在心里一算,妈呀,他这三亩多地的苗子,可以卖好多钱!

他赶紧找他大哥合计,“大哥,怀市苗圃的人说树苗长越大越粗越能卖高价,你说我现在是卖还是不卖?”

“当然不卖了,这么好的苗子,哪怕长到秋天,估计能卖到一两块钱一棵,你现在八毛五毛的就卖了,多可惜。”

庆子想了想,说:“我家有八千多棵呢,要不先卖一千棵,我和腊梅手里一点钱都没有,这日子也不好过。”

红梅走过来说:“我见腊梅最近节省得巴不得饭都不吃了,她以前在娘家都没过这种苦日子,要我说你想卖千把棵也行,好歹把眼前的日子过顺喽。”

苏醒觉得红梅这话倒是很靠谱,对庆子说:“你嫂子这话没说错,为了腊梅你想卖就一些卖。反正你有那么些树苗,以后就等着数钱吧。”

庆子欢喜得跑回家去了,他抑制着心里的激动,和腊梅一起去地里小心翼翼地挖树苗,挖了五百棵银杏和五百棵银桦,卖了六百五十块钱。

他们俩留三百五自己花,还了红梅三百。

钱一到手,庆子就把鱼、肉、豆腐之类的买了回来,他还亲自下厨,要给腊梅好好补补身子。

红梅见庆子的树苗这么快就见到了收益,跟苏醒说:“要知道树苗这么挣钱,咱们也该种树苗,种葡萄和菠萝风险要大不少。”

苏醒开始也和红梅想法一样,不过他细想一番,觉得还是种水果类的好。

“红梅,你仔细想想,庆子他和腊梅急需钱花,种树苗确实稳妥得多。但咱们不一样,咱们过日子不缺钱,咱不是想把事业做大么,去年咱们挣了一万多,今年不出意外的话也能挣一万多,但明年就不一样了,有了葡萄和菠萝,一年到头都能做罐头,还能做果汁,这就形成了…电视里咋说的?”

红梅嗤笑,“形成了产业链吧?”

“对对对,就是这么说的,形成了产业链,才能越做越大。种树苗则是种多少棵就收益多少,能挣多少钱是能预见的,而咱要是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到底能挣多少是没法预见的!”

红梅逗他,“哟,你是想挣个十万八万的吧,你这心还真是大。我呀,也懒得操心,就帮你算算账得了,以后等着你挣大钱,把产业链做大!”

红梅笑着说完,心里却在想,我这个男人啥都敢想,就怕是想多了!她只盼望着葡萄和菠萝能结果就行,好不好卖也无所谓,只要好吃就行,忙活这么久总不能亏着嘴吧。

反正她由着苏醒去做,她做个帮手就行,她可不能左提一个意见右提一个意见,束缚了苏醒的手脚就不好了。不管能不能做好,能不能做大,夫妻俩要同心同力,往一个方向使劲才行。

因为村里人都瞧见庆子和腊梅挖苗卖苗,收购树苗的人也跟村里人说了价钱,还让大家以后都种,说树苗以后会越来越畅销。

庆子有些慌了,如果村里人都种,他的树苗是不是就卖不出高价了。

苏醒劝他大可放心,“你没瞧见怀市苗圃么,种的人越多,来买的人就越多,而且苗圃自己定价且统一了价格,买家是没法还价的,而且还抢着来买,先买的人能挑到更好的苗子嘛。”

庆子好像懂得了这个道理,“大哥你的意思是,形成了规模会吸引更多的人来买?”

“当然了,现在就你一家种,不也就一个人来买么。种的人多了,品种越来越齐全了,买家当然会更多,所以收购树苗的人才劝村里人都种的。”

庆子想通了,也不纠结了。村里人来问,去哪儿买种子,怎么处理种子,到时候怎么种,他都一一告诉大家,一点儿都不隐瞒。

等到了六月,苏醒和红梅又要开始筹备做罐头的事了。本村已经凑不齐人了,只好去别的几个队找人。

厂里来人说,今年要做八万瓶罐头,不能再像去年那样只需三组人,而要组成五个小组,至少也得四十个人,每组八个人。

花了十几天,红梅总算把人凑齐了。除了苏成栋和苏冬,其余的全都女人。没办法,但凡家里田地不多的男丁早早都奔着铜矿去了,想找有空闲的男丁真的太难了。

一到六月底,厂里运来了材料,就开始做罐头了。红梅自己家有两组人,老屋子那时由腊梅和苏保国照看,有三组人。

整整忙活五十天,红梅把里里外外的账全算清楚了,做罐头的总收入是两万两千四百块。今年虽然只做五十天,比去年少干六天,但仍然给每人发了两百块。

再去掉各类开销,做罐头净利润有一万四千块。而桃树已经进入了盛产期,卖鲜桃也比去年多,净赚五千二。

这两项加起来就差不多两万块了。

去年挣的钱还有一万块,加上这些钱就差不多三万块,红梅觉得办个作坊这些钱肯定足够了。

做完罐头,苏醒和红梅在家歇了半个月,然后又像去年那样做了一大桌子菜把全家人叫到一起吃个丰收饭。

之后苏醒和红梅还带着孩子一起去陈家村,当然庆子和腊梅、秀梅和苏昌盛也去了,苏醒掌勺,在老丈人家也做了顿丰收大餐。

以苏醒的话说,丰收了挣钱了,就得大家坐在一起乐呵乐呵,如果挣了钱只能偷偷在家数,实在没意思。

等到了秋天,庆子和腊梅也大丰收了,这回他们卖了四千棵树苗,有的卖一块五一棵,有的能卖两块钱一棵,还有的苗子粗一些卖了三块钱一棵。

卖出八千五百多块钱不说,还有三千多棵树苗在地里长着呢,庆子说了,要留着长更大,好卖更高的价。

这下不仅桂芝眼红了,连福子都眼红了。

福子一直在建采矿场,到现在干了九个多月,每个月三百二,算起来总共三千都没挣到。

要放在以前,他能挣这么多已经够多了,不知多少人眼红他的手艺呢。可在他的大哥和庆子面前一比,他就觉得自己矮一大截了。

桂芝心里一直惦记着给大毛买户口的事,福子到年底总共也只能挣三千多,而她种田种地的收入差不多一千,猪的价钱如果不跌的话,也差不多有两千。

桂芝想起来还是很心酸,算起来是有六千,得留钱一年到头花吧,还得给公婆养老上交钱吧,如果再买户口,身上又没几个钱了。

算来算去,好像年年都攒不到钱。

正巧采矿场建好了,还有一个月就可以采矿了,福子有些犹豫。

“桂芝,厂里招正式工人的名单出来了,有我呢,你说我是当一辈子工人好,还是像庆子那样包地种树苗好?”

桂芝也拿不定主意,“当正式工人收入稳定,以后还有养老金呢,挣得也不少。只是和庆子种树苗比起来,那又差很多。反正明年我是不种西瓜和花生了,我要把那一亩八分地全种上树苗。”

两人商量来商量去也拿不定主意,既想当铜矿工人又想种树苗挣大钱,巴不得全占了。

他们夫妻俩商量不出一个结果,就一起来到红梅家,想向红梅和苏醒讨个主意。

作者有话要说:读者“染七七”,灌溉营养液+12018-02-18 19:11:35

读者“萌萌的我”,灌溉营养液+12018-02-18 14:10:14

读者“哈哈哈吼吼吼”,灌溉营养液+12018-02-18 01:27:53

读者“数字太长记不住”,灌溉营养液+52018-02-17 22:48:09

爱你们哟,么么哒~

读者“lisalv”,灌溉营养液+12018-02-17 19:47:03

读者“子若不走”,灌溉营养液+102018-02-17 19:18:28

读者“喜羊羊”,灌溉营养液+52018-02-16 22:00:09

读者“”,灌溉营养液+102018-02-16 21:32:12

读者“挽致”,灌溉营养液+12018-02-16 20:34:15

读者“萱萱”,灌溉营养液+32018-02-16 19:31:39

第一百三十三章

红梅和苏醒哪敢给他们俩瞎出主意, 这种大事当然得由他们自己做决定。

不过红梅和苏醒还是给了他们一些小建议。

苏醒知道,最近村里很多人既想当铜矿工人, 又想和庆子那样包地种树苗,都左右摇摆,一会儿觉得这样好,一会儿觉得那样好。

“福子, 这事我只能提提小建议,如果这事放在我身上, 估计也拿不定主意呢。我就是觉得吧,如果你想种树苗,就得趁早包地,现在村里好多人都想种树苗, 晚了那是一分地都承包不到。种树苗可以把苗子放在地里长个三年五年,树越大越值钱, 所以包的地越多越好。”

福子明白了, 他不仅要做决定, 还得早做决定,晚了连地都承包不到。

红梅也听说下个月铜矿要开始采矿了, 那些修公路和建采矿场的人大多都能进去当正式工人。

“要我说呀,你可以一边包地一边去铜矿干, 反正现在也不急嘛。等到明年开春,你在铜矿也采了几个月的矿,如果那活干起来不费劲,福利也好, 你就在铜矿干,反正已经包来的地还可以转手包给别人。如果采矿辛苦,你干着也不得劲,就辞职回来种树苗,铜矿不至于不让人辞职吧。”

桂芝听了猛拍大腿,“对呀,嫂子这个主意好!”

红梅忙说:“我也是这么提个建议,你们还是要仔细考虑为好,不要随便做决定。”

“那好,我们回家去再商量商量。”桂芝高兴地和福子回去了,其实他们都觉得红梅这个主意最好了,先在铜矿试着干几个月感受一下再说,回家再怎么商量估计也是按红梅说的这么去办。

接下来几天,桂芝去村里找人包地,发现不只是她,村里好多人都在包地,都包到别的队里去了。

桂芝咬咬牙,去十队承包了三亩地。

庆子和腊梅也想做大,在河对面的秀梅家那边又承包了两亩。

村里人搞承包地大战,苏醒和红梅则忙着办作坊的事。

首先要政府批准,还要工商批准,还要办生产许可证等各种手续。另外,桃林满五年了,又要续承包合同。

因为是续包十年,政府要他立马交清一万块承包费。

手续都跑好了,苏醒又租地盖作坊。胖叔在路对面有三分菜地,苏醒全租下来了,一年租金三百块。

因为租地不可能租一年,要是胖叔明年反悔这作坊岂不是要拆,所以苏醒一下租了三年的,三分地给了九百块。

然后再找泥匠来盖,福子是没空了,他得去铜矿,苏醒只好去别的队找了两个泥匠和泥匠带的两个小徒弟。

红梅又仔细算着账,作坊盖好,再添各类设施,一万块是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