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思心红豆派”,灌溉营养液+102018-03-14 18:16:27

读者“天天天蓝”,灌溉营养液+52018-03-14 16:47:08

读者“哈哈哈吼吼吼”,灌溉营养液+12018-03-14 12:58:36

读者“看客”,灌溉营养液+62018-03-13 21:09:59

谢谢你们哦,抱抱!

第一百六十一章

红梅最近老听秀梅说, 军军和彩霞现在处得越来越好了,以前他们同住一个屋檐下彼此还客客气气的。

现在军军回家了, 在陈家村住着,但闲暇时还来苏家河,说是看几位姐姐和外甥,其实很多时间是和彩霞一起做饭、说话, 一起帮着秀梅带老二小凯。

其实军军并非和彩霞有了恋情,只是觉得和她相处还蛮舒服的, 姐姐们都希望他和彩霞在一起,他就试试吧。

红梅听秀梅说多了,也觉得军军和彩霞两人有戏,彩霞生活在苏家河, 那红梅自然是支持军军留在这里。待铜矿那边一条街和各种小区以及学校建起来,以后慢慢发展应该不比县城差。

今年这个年, 大家都过得格外阔气, 衣服仅好的买, 年货是一大袋又一大袋往家里拎,就连猪肉也买得格外多, 腌好后晒在屋外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祭祖时,放的烟花都上了好几个档次。好多人家还买那种纸楼房放在坟前, 说是给过世的人买楼住,坟上插的假花也是格外耀眼,种类繁多,简直比真花还要艳丽。

拜年时, 大家散的烟都是十五六块钱的烟,去年还是散五块钱的烟都觉得贵,今年直接翻几倍。请客时不再喝那种三四块钱的酒了,没上二十块钱的酒喝着都说没味儿。

倒是苏醒和红梅这个年过得和往常没啥变化,去年买啥样的,今年还是买啥样的。低调嘛,越有钱的人越低调,说的就是他们俩。

苏醒见村里人阔气得很,跟红梅说:“你看,好多人像喜子一样不出去打工了,都往家里跑,人多主意多,致富路就多了。以后咱们苏家河这个地方肯定是个繁华富裕的地方,邓、小、平不是说让一部人先富起来么,咱们就是先富起来的这一批人!”

红梅手里忙着做菠萝干,孩子们爱吃,她就多做点,当零嘴吃确实不错。

她听了苏醒那番话,笑得直摇头,“你呀,自己打肿脸充胖子吧,邓、小、平说的富可不是咱们这种小富,而是拥有几十万或上百万资产的那种大富吧,咱们还没入圈呢。”

苏醒打着响指说:“不会吧,还没入圈啊,不过也快了嘛!现在苏家河可不只是咱家小富了,那些种树苗的人大多也富了起来,而且铜矿一下让两三千人走上了富裕之路。听福子说,过完年他的工资就要涨到五百多了,普工的工资也涨到三百。你想想,前两年和现在多大的差距啊,那些机关单位的工资还没涨到两百呢。”

那些没种树苗也没搞养殖的村庄,虽然年收入也比往年强,但都在五千以下。如果家里有铜矿普通职工的,可能会高个三四千。

只有苏家河八队和九队冒了尖,少数人家年收入在五六千,多数人家年收入都到了□□千,还有不少人达到一万多。

其它几队人打算一开年也打算种树苗,苏醒去陈家村宣传了种水果的好处,当然也在苏家河其它几个队宣传了。

苏醒放出话了,大家不要担心卖不掉,他管收!

他相信大家不可能全都种树苗吧,总有人愿意种水果的,毕竟他苏醒挣了大钱大家都看得到的。

只要有人跟风大量种水果,苏醒就不愁事业做不大,如何把销路做大他已经有了不少经验,只要生产得出来,他就不愁卖不出去。

一开春,苏醒忙着宣传让各个队里的人种水果,红梅忙着招人,事业要做大,工人当然越要越多。

在作坊干活并不算多辛苦,不像铜矿的普工那样每天累死累活,那些不再外出打工的妇女们都愿意来干。

红梅只花半个月的时间就找了二十多个愿意长期干的固定工人,苏醒也拉动不少人种了水果,看来今年生产的量得翻番了。

红梅和苏醒心里都有预感,一九九一年,会是让他们资产翻番的一年。

转眼忙到了暑假后期,这一年当中最忙的时期熬过了,一直在这里帮忙的军军和东东就去铜矿那边的门面店里搞装修了。

军军这两年也攒了九千多块钱,他再问大姐红梅借了一万一千块钱,总共花两万买了个占地四十平米的门面店,一楼是店面,二楼是自己住,楼上楼下加起来也有八十平米。

东东只能暑假帮哥哥的忙,军军想好了,到时候还是要找彩霞帮忙,时间由彩霞自己安排,每个月给两百六的工资。

当军军和彩霞商量这件事时,彩霞心里不知有多高兴,不是因为工资,也不是因为时间由自己安排很自由,而是她终于可以和军军两人长期相处了。更重要的是,只有他们俩在店里。

眼看暑假只剩二十来天了,红梅在家里等苏醒的消息,因为苏醒跑北京去了,他听人说北京现在流行付一半钱就可以买到房子,剩下的一半钱以后每月还贷就行。

只需付一半的钱就能买房子,这可是新鲜的说法,苏醒不确定,就跑北京去打听了。去年他们夫妻俩有六万多存款,加上今年忙到暑假的收入,已经有十五万块了,今年的收入远超去年,攒上十五万也不算稀奇。

因为借给小军一万一,所以手里只有十四万。

苏醒打算拿出十万买房子,剩下的四万还有别的用途。

因为南方销售路线已经固定了,就是自家和周边人种水果,家里作坊生产,货拉到上海附近的一家彩印厂包装打码,然后由几个固定的大买家自己来拉货。

南方市场他掌握得差不多,那个记者小李是北方人,他提议苏醒去北方也占据一个点,这样才能把事业做得更大嘛。

所以苏醒这回去北京可不只是打听买房子的事,还考察一下北京周边种水果的农户多不多。

他现在只想从农户手里收水果,因为在北京自己种水果他可没经验,怕种不好。只要能收来水果,盖个作坊搞生产就行。至于找北京的彩印厂也容易,就是还得参加北京的展览会以及自己亲自去找销售路线。

就因为这样,他和红梅才打算留四万块钱,因为得盖作坊和招工人,跑各种手续也要不少钱的。

到了阳历八月十六,苏醒感觉考察得差不多了,就给红梅打电话。

“红梅,我觉得可以在北京下手买房子了,因为这周边有不人人种葡萄,梨树更是多得数不清,种桃的虽然少些,但足够咱们收的数量。我觉得…可以在这里办个作坊了,哦不…现在不能叫作坊了,得说办个小厂子。小李说这样听着大气,别人一听作坊就感觉不正规,咱家要办的规模虽不大也可以叫厂子嘛,只不过叫小厂。”

“又要着手办作坊…办厂子了,咱们留四万块钱够不够?”

“我估算了一下,厂子不需弄多大,七八间屋子就行,租个稍偏一些的地方,主要是设施比较贵,加上各种费用可能不太够,但听说有些卖设备的厂可以延后几个月付款,只要等到秋季卖了货,钱也够了。对了,北京房价从低到高各种价格都有,二环比三环四环能贵好多呢,我也看不好,我觉得等我回家一起收拾收拾东西,咱们带孩子一起来,先租个地方住吧,房子可以慢慢买。”

“房子都还没买,也没户口,就着急过去?”红梅怎么感觉心里不踏实呢。

苏醒向来闯惯了,倒没觉得有啥不可以。

“红梅,我都打听了,没有北京户口可以先交借读费上学,妞妞上幼儿园好像不需户口的,再说了,咱们现在手头紧,也没钱买户口呀。咱们租个房,送孩子上学的上学,上幼儿园的上幼儿园,咱俩一边看房子一边着手办作坊,不是挺好吗?”

这么一听,确实没啥不行的,红梅咬了咬牙,“好,我听你的,你回家吧,咱们好好收拾一下家,这事还跟跟爹妈商量呢,也不知他们同不同意咱们住那么远去。”

第三天苏醒到了家,和红梅一起来老屋子这里。

方荷花和苏保国听说老大一家要去北京,当场懵了。

在方荷花眼里,北京跟国外也差不了多少了。

“咦,我听腊梅的意思,你们不是要去市里或省城么,想再多办几个作坊咱们省还容不下呀,非跑那么远的地方去?”

苏保国也愠着脸,但没说话。

方荷花又凝思道:“去那么远的地方有啥好的,吃也吃不惯,住也住不惯。我都听说过的,北方吃面食,睡炕床,你们受得了?”

红梅拉着婆婆的手说:“妈,吃住倒是次要,那里也能买到大米吃,现在的房子都是自己设计装修不会弄炕床的,城里也没人弄炕,城里家家户户有暖气,还不需像咱家这边得生火烤火。我和苏醒打算去北京,一是为了办个厂子好打开北方的市场,二是为了孩子读书,到时候买北京的户口,孩子考名校的机会就大多了。”

方荷花没话说了,老大两口子想打开北方市场,那是有野心想做大,又是为孩子考名校着想。比他们老两口看得高看得远,她又能说什么呢,尽管心里是不愿意的。

苏保国一声没吭,他没理由反对,但心里到底是不舍得老大一家离开这里。

作者有话要说:考虑到大家有可能对几个孩子的年纪与名字搞不清楚,就发出来给大家看一看哦,么么哒~

红梅两个孩子:

乐乐:苏成晖,1984年腊月二十三凌晨一点生, 阳历是1985年2月12日,七斤。

妞妞:苏妍妍,1986年农历九月四号下午三点生,阳历是10月7日,六斤半。

桂芝两个孩子:

大毛:苏成武,1984年冬月二十六中午生,阳历是1985年1月16日, 四斤八两 。

二毛:苏成文,1984年冬月二十六中午生,阳历是1985年1月16日,二斤九两。

腊梅一个孩子(且只生一个):

明明:苏成明,1990年农历七月初五生,阳历是八月二十四。

肖燕两个孩子:

如如:苏如如,1988农历七月二十二,阳历是9月2日。

二胎待生

秀梅两个孩子:

月月:苏梦,1985年农历九月初二生,阳历是10月15日,比妞妞大一岁。

小凯:苏成凯,1990年农历七月初五生,阳历是八月二十四,比明明大一天。

第一百六十二章

尽管方荷花和苏保国不希望老大一家子搬走, 心里舍不得呀,这一走, 以后只能到过年才能见上面了。

而且有老大两口子在这里,他们老两口也放心,家里还需老大两口子掌舵呢。

可老大和红梅的心已经飞走了,想强留也不好。再者, 总不能家里什么事都靠他们俩还处理吧。其他三家以后要是遇到事,只能他们自己解决了, 大哥大嫂是不能依靠一辈子的。

方荷花和苏保国没说挽留的话,意思就是随他们自己的心。

不知怎的,红梅心里还挺难受的,虽然她有心去新的地方生活, 可是这里有婆家有娘家,以后想走亲戚都难。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虽然有期盼, 也会有几分惶恐的。

苏醒见红梅伤感, 还真怕她改主意。

回到自己的家,苏醒就说:“红梅, 你别多想,现在火车方便得很, 想回来多容易的事。我去镇上买些菜,晚上请一大家子人来咱家吃饭,咱们要走了,临前总得团聚一下才是。你在家收拾收拾东西, 明天还要去你娘家,后天就要走了,可别来不及收拾。”

红梅点着头,看苏醒出了门,她竟然没出息地流出眼泪来,然后默默地收拾孩子的衣服。

两个孩子还在老屋子那里和大毛、二毛、如如玩,他们只知道好像要搬家了,但并不知要去多远的地方,心里都高兴得很,觉得搬家挺好玩的。

大毛和二毛却不高兴了,因为听乐乐和妞妞说他们要搬家,以后就不能在一起玩了。

大毛瘪着嘴要哭了,“乐乐,你要是走了,我在班上就没好朋友了,小丽已经不跟我玩了。”

乐乐安慰他,“你可以跟二毛玩呀。”

一想到以后没有大毛作伴,乐乐心里突然不好受起来,搬家似乎也没那么好玩了。

大毛看看二毛,“他就知道学习和画画,不好玩。”

二毛听着不乐意了,“我怎么就不好玩了,我也没有一直学习和画画呀,是你不爱找我玩,我闲的时候玩泥巴你也不来,非要去找乐乐玩。现在乐乐要走了,只怕你也只能找我玩了,哼!”

妞妞听着这些突然哇哇哭了起来。

桂芝听到了赶紧跑出来,“妞妞,你怎么哭了,谁欺负你了?”

妞妞摇头哭着说:“没人欺负我。二婶,你家啥时候装电话呀,等我和哥哥搬走了,想跟大毛二毛哥说话都不行了,你家赶紧装电话好不好?”

桂芝笑了,“好,我也打算装电话呢。你家能搬多远去,每逢周末不就要回家来么?”

一旁的乐乐糊涂了,仰着脑袋问:“二婶,北京到底有多远,周末真的能时常回家玩?”

“北京?”桂芝吓了一跳,“哎哟我的小心肝耶,乐乐你弄错了吧,你家不是要去市里买房么,怎么会是北京?”

她也被腊梅误导了,以为嫂子是想去市里买房子呢。中午苏醒叫大家晚上去他家吃饭,桂芝还寻思着要问嫂子在市里哪块儿买,等攒够了钱她也想买,最好买一块儿去。

这时方荷花出来了,叹气道:“桂芝,乐乐没搞错,老大两口子是要去北京买房子的,后天就要带孩子们一起过去,听说先租房住,买房也没那么快。”

“啥?真的是北京啊,还后天就走?”桂芝受到巨大的惊吓。

方荷花点着头,心里很不好受。

“妈,北京房子得多贵呀,嫂子也没这么多钱吧,怎么买呀?”桂芝感觉听梦话似的,仍然不太相信。

“我听他们两口子说,付一半钱就能买,剩下一半算是贷款还是怎么回事,我也搞不懂。”

“付一半钱又是多少,一半也不少吧?”

方荷花见桂芝盘问得紧,直言道:“我也不清楚,一半估计就是十万左右吧,孩子上学还要交借读费的,所以他们才着急后天走,怕耽误给孩子报名。”

桂芝傻愣着,脑袋里一直嗡嗡的,一半也得十万!她还想跟嫂子买一起去呢,看来这是远远追不上啊,难怪嫂子一直没跟她说,估计是怕吓着她吧。

中午红梅就把这事告诉腊梅了,所以听见桂芝在楼下和婆婆问那些并不觉得奇怪。

腊梅心里反而没那么难受,她为大姐一家子高兴呢,能去那么大的城市生活,既能发展事业又能顾着孩子,多好啊。

她也知道,她不可能一辈子靠着大姐和大姐夫,她和庆子就老老实实在老家吧,反正日子也好过了,以后再在市里买个房。

她和庆子两头跑着,既然顾着孩子上学,又能一直种树苗。他们没大姐大姐夫的能力,跑出去除了干苦力啥都干不了,守在家里能过上富裕的小日子,也挺好的。

喜子干活还没回家,肖燕还在小卖部。

等太阳落了山,喜子回来后,方荷花把这事告诉了他,还叫他去把肖燕叫回家,晚饭要在老大家里吃。

喜子一路上既高兴又伤感,当他把这消息告诉肖燕时,肖燕更是受到了惊吓。好吧,她只想到嫂子要去县里买房,连市里都没想到,虽然腊梅有时候说大嫂可能要去市里买,她都觉得不太可能。因为作坊在家嘛,大嫂跑那么远合适么?

肖燕把这个疑问甩到了喜子头上。

喜子却把这事看得很通透,“这有什么想不通的,家里的作坊有成栋和冬子嘛,成栋管生产,冬子管运输和销售。大哥要去北京那边再搞个作坊,自然要带大嫂和孩子们一起去,大哥那人可离不开大嫂的。”

肖燕想想也是,说:“跑再远也是生活,事业做得再大钱再多,人也是吃三餐饭,晚上也只睡得下一张床。我还真没大嫂那拼劲,你呢?”

喜子搂着肖燕肩膀一路走着,良久没说话。他知道肖燕自从被关了四个月就一直没怎么振作起来,看问题也比较消极,但处理事情很理智,没以前那么浮躁了,但也没了之前的拼劲。

或许这也是好事吧,喜子在想。

“燕子,咱们现在的生活就挺好,你不想改变,我也不想改变,咱们不需去攀比什么,只要大哥大嫂一切顺利就行。”

肖燕点头,“嗯,我也觉得是,现在这生活都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咱俩也没大嫂大哥那能力,能过上现在这样的生活已经很不错了,不需再奢求啥。”

苏醒做好了大餐,全家人聚齐了。

六个孩子,十个大人,一张小方桌,一张大圆桌,桌上摆满了菜,都是苏醒拿手的好菜。酒备上了,果汁也备上了。

经方荷花的允许,苏保国要喝个几盅。

苏保国平时极少说话,但只要沾酒就话多,“老大,我早就知道你要干大事,而且是越干越大,但从来没想到你要离开家。唉,我这个当爹的是个没出息的,连个重活都干不了,现在你要跑那么远的地方去,我想跟着去守个桃林都没法做到啊。”

苏醒听他爹这话一下就哽咽起来了,“爹,我去那边不种果树,什么都不种,就只开作坊…开厂子,在当地收水果来生产就行,不需你守桃林了。等我在那边买了房装了修,以后就接你和妈过去住。”

苏保国又喝上一口,摇头道:“我和你妈怕是住不惯,那里和咱这儿总归是不一样的,倒是可以去小住几日看看你们咋过日子的。”

方荷花吃上几口菜也说:“嗯,小住几日可以,长住是不可能的,我喜欢咱家这个地儿,有山有水,路也修宽了,干什么都方便,多好啊。”

桂芝心里挺失落的,因为她想和嫂子买一块去的想法达不成了,她接着婆婆的话说:“妈,北京更方便,中国的首都,咱这儿再好能有北京好?”

福子碰一下桂芝的胳膊肘,“咋的,你也想去北京?”

桂芝朝他瞪一眼,“我倒是想去,没钱啊!”

红梅听了忙说:“桂芝,你家现在一年也能挣一万多了,今年肯定比去年挣得更多吧,攒个几年也能去北京买房,到时候我帮你留意着。”

桂芝忙摇头,“嫂子,我说笑呢,你别当真,我…我和福子离不开家里的树苗和铜矿,去不了那么远的地方,不像你们在那边可以办作坊,我和福子离开这地儿,想混口饭吃难着呢!”

福子吃着菜直笑,觉得他老婆这话倒是实在。

红梅想到一事,说:“我们搬走了,这房子就空出来了,腊梅你和庆子搬这里来住吧,也好给燕子和喜子腾地方,大家都有孩子了,一间房怎么都不够的。”

腊梅高兴是高兴,但想到大姐一家子又不是永远不回来了,住大姐的房子不好吧。

庆子跟她想法一样,说:“这可不行,你们过年不得回家呀?回家总得有地方住才行。”

红梅已经想到这事了,“你们先搬来住着,以后有空了就把楼上盖起来,这房子一直只有一层也没个楼房的样子。等盖好了,过年我们回家不就有地方住了?反正这房子归你们了,啥时候把楼上盖起来都行。”

腊梅高兴地点头,“好,我听大姐的。”

喜子和肖燕自然也开心,这样腊梅腾出来的屋子就归他们了。

肖燕赶紧给红梅倒上酒,“大嫂,我敬你一杯,为了你和大哥让出来的屋子,也为你和大哥这些年来一直照顾我,而且托大哥的福为我里里外外跑两个多月,我才能顺利从看守所出来…”

肖燕说着说着眼泪就跟着流出来了,“我…我不多说了,来,干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