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真不知该怎么说苏醒了。“你呀,已经是当老板的人了,可不能再玩打架斗狠那一套,要不是我了解你,人家听了你这番话还以为你是地头蛇呢。”

“你放心好了,我不会来真的,我也一把年纪了不是?打架听上去确实不太好,毕竟现在不流行黑社会也不搞什么帮什么派了,现在搞发展,一个个都挣钱去了。”

红梅哼道:“你知道就好,北京治安跟咱那边可不一样,你是当老板的人了,蹲号子可不是什么好名声,影响卖货的。"

”这你放心,我现在办事稳当着呢。“

这时司机已经擦好了车,跑过来红着脸朝红梅一笑,“嫂子好。”

“红梅,这就是小赵,挺踏实一人。”

红梅见小赵挺憨厚的,看他的笑容和动作就能瞧着他挺害羞的挺真诚的,不像在社会上混的那种圆滑之人。

红梅刚才还担心呢,现在突然就放心了,说:“小赵,你坐下喝口水吧。今天星期六孩子们都在家,我就多做了几个菜,你也留下来吃吧。”

“大哥、嫂子,这…这…,我还是回厂子里吃工作餐吧。”小赵红着脸说完就要跑。

苏醒一把拽住他,“怕啥,就在这吃呗,你嫂子可不轻易留人吃饭的。”

苏醒都说这话了,小赵不好意思走也不敢走了,就留了下来,陪乐乐和妞妞玩一阵子。红梅端上菜后,苏醒还跑进厨房要露一手想做一道大菜。

令红梅惊讶的是,小赵竟然还要跑进去帮忙递油递盐。

红梅本想拦住小赵,最后想想还是算了,她只是摇头嘀咕:听着是雇了一个司机,咋看上去像是找了个小弟呢,难怪他叫苏醒不叫厂长叫大哥,看港剧看多了吧,唉!

红梅这会子还在心里算了笔账,租住四合院每月要两百,厂子场地每月七百,现在又雇了个司机带车每月一千二。这账一算出来,好家伙,每个月两千一,一年就得两万五千多!

不过,有辆皮卡车跟在身边确实方便,临时找车或许花费更高,红梅只能这么想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房子拿到了钥匙, 苏醒得了空就会带人去装修,红梅在厂子里守着。

红梅和苏醒都不懂装修, 更不懂得要搞什么风格,反正就是把墙面刷白,地面铺好就行。在这方面,装修工人可比他们俩懂得多, 毕竟农村家里都是用水泥填地,感觉北京这边装修很大气。

在装修工人的建议下, 他们还做了电视墙、包了门框和窗台,另外还做了个小酒架,显得很洋气。

到了腊月初,装修搞完了, 但还不能住人。红梅也不急着住,等年后搬进来就行。

一家四口进来参观新家, 红梅和苏醒倒还沉得住气, 乐乐和妞妞像是打开了新世界。满屋子跑, 动不动就“哇哇哇”的。

“哇,好漂亮的地面呀!妈, 地上都是砖,以后我可以在地上打滚了?”妞妞惊喜地问。

红梅点头, “以后我像你三姨那样勤快,天天擦地,你就可以在地上打滚了。你们看见了吗,这道管子就是通暖气的, 以后冬天在家里就不用穿棉袄了。”

乐乐和妞妞听了立马要脱棉袄,红梅摁住说:“今年没交暖气费,暖气没开呢,得等明年了。”

乐乐只好穿上棉袄到处疯跑,“爸,这厨房真好看,灶台也好看!还有厕所,比学校厕所好用多了。”

“儿子,咱不能叫厕所了,得叫卫生间。瞧,你早上起来得在这里刷牙洗脸,还可以在这里洗澡,叫厕所多不好听。”

乐乐仰着头说:“爸,咱们是不是比北京人过得还好了?”

苏醒一愣,“这话是怎么说的?”

“房东大叔大婶的家都没这么好的,邻居们家里也没这么好,咱家最好,那不就是比北京人过得好了?”

苏醒摸摸乐乐的脑袋说:“儿子,你还是没见过大世面啊,北京人那么多,比咱家好的估计数都数不清呢,不过咱家也算得处在…中上游吧。”

苏醒说着忽然就感慨起来,“红梅,咱小时候吃多大的苦呀,饭都吃不饱,衣服那是在补丁上接着打补丁。现在孩子多有福气,没挨过饿没穿过破衣服,现在连房子都住得这么好。”

“年代不同嘛,你可不能这么比。咱爹妈小时候吃的苦比咱们更多呢,不要说吃饱饭了,就差饿死了。咱们也算是赶上了好时代,以后肯定是一代比一代过得好。“

红梅一边说一边摸摸门又摸摸窗,看着大窗台说:”我得好好选几副窗帘了。到时候再买副沙发吧,那玩意儿坐着舒服。“

苏醒打着响指说:“买!只要你想买的,都买!”

乐乐和妞妞高兴得又蹦又跳,“咱家要买沙发喽,有沙发坐喽!”

红梅看着方方正正的客厅和一间间卧室,脑子里在想象着怎么摆放家具和床,买什么样的装饰品点缀新家,想象一番都是心满意足的。

看完装修好的新房子,苏醒带着红梅和孩子们去一家小馆子吃饭。

“红梅,再过一个星期这边厂子要放假了,到时候你带着孩子先回老家吧,我得带着小赵跑北方市场,虽然咱这几次货都卖空了,但明年我想扩大生产,就得拓展市场了。”

红梅一听有些担心了,“那你得什么时候才能回老家,太晚了我担心爹妈不高兴,咱这小半年都没回家过。”

苏醒也想到这个问题,“红梅,你说的我都懂,一年到头就图个团圆。我尽量早些回去,怎么也得赶上过小年吧。”

厂子想发展必须努力呀,北京这个厂子生产规模还没老家那个作坊大,因为老家作坊在南方市场做得很不错了,水果供应更是没问题,苏家河好几个村和陈家村都有种水果的。北京这个厂子如果拓展得好,可比老家那个作坊运作起来更方便,更省时省力。

如果能赶上过小年就很不错了,红梅担心他赶不上,她知道苏醒的性子,做起事来拼得很,但这个时候厂子正是急需发展的时候,红梅也不好多说什么。

接下来这几天,红梅在家收拾回老家的东西,还时不时上街买些要带回家的礼物。

乐乐忙着复习要期末考试了。妞妞那个幼儿园已经放假十几天了,因为按阳历算,已经是九二年的一月了,幼儿园暖气不怎么暖和所以到了元旦就放了假。

腊月十四,厂子里放了假,乐乐也拿到了成绩单,红梅就去买了火车票。红梅十五她带着俩孩子坐上了火车,腊月十六的中午就到家了。

因为之前红梅给桂芝打了电话,到火车站时,福子和庆子都骑着自行车来接他们。福子是腊月十五放的假,这会子正闲着。

到了家,方荷花一手搂乐乐一手搂妞妞。

“哟,我这俩乖孙,在北京待着都养白嫩了,不是说那边风沙大么?”

红梅笑道:“妈,那边就是风沙大,所以这冬天都没怎么在外边玩,都躲屋里的,不像咱家这边,腊月里孩子们照样满村子里跑。”

红梅拿出好几袋子烤鸭,“妈、桂芝、腊梅、燕子,你们每家一袋。这里还有好些果脯、茯苓饼,腊梅你给大家分分。”

红梅带回来的可不止这些,分完烤鸭和一大堆零食,红梅又拿出好几套新衣服。

“每个孩子一套,女孩子是大红色棉旗袍,男孩子是深蓝色棉长袍,上面都是铜钱印花,北京那边孩子过年爱穿这个,图个喜庆。”

大人拿出衣服还没看清楚呢,就被孩子们抢去往身上比划了。

方荷花笑盈盈地说:“好看,好看得很!”

方荷花把四个儿媳叫进了里屋,围着火盆聊天,让男人们带着孩子在外面玩。乐乐和大毛、二毛早搂一块去了,玩得正开心。

“红梅啊,你在北京买房了?”

红梅点头,“买了,刚装修好,钱也花干净了,还欠银行十万的债呢。”

她话一出,怕婆婆担心,赶紧又说:“不过每月只还几百块贷款,没什么压力。”

“你们办那厂子花了四万多,现在回本了么?”

“没那么快,才小半年的功夫哪那么快就回本,还雇着那么多工人呢。”红梅看了看方荷花的脸色立马又说,“不过也快了,到了明年底应该能回本了,一切都很顺利,妈你不用担心。”

没想到方荷花那张脸垮得更厉害了,“既然这样,老大怎么不跟你们一起回家?一切都顺利,还有一年也能回本了,老大莫非还想发大大的财不是,竟然为了生意连家都不回了?”

红梅吓得一下起了身,“妈,不是。苏醒他…他是想把市场做大,既然背井离乡去北京,就想把事业做大一些,否则也对不起自己下的这么大的决心是不是?苏醒说了,他过小年应该能回来的。”

方荷花摁了摁红梅,“你坐下,我没生你的气。我就怕老大钻钱眼里了,老家这些人他不在乎了。”

红梅坐下说:”妈,你可别这么想,他可惦记着家里这些人了。“

腊梅也赶紧帮忙说话,“妈,大姐夫这么辛苦也是为了把厂子办好,如果没办好灰头土脸地回来妈不是更不高兴了?庆子种树苗都说轻省,他也一天到晚的耗在地里呢,何况大姐夫是个办厂子的大老板。”

方荷花却没听重点,皱着眉头道:“你都嫁进来几年了,还一口一个大姐夫的,你要叫大哥!”

腊梅伸了伸舌头,“是是是,叫大哥,我赶明儿就叫大哥。”

桂芝忙说:“妈,这才腊月十六,好些在外打工的人也没回,当大老板的可不更忙。”

肖燕也接话道:“就是,铜矿不也昨天才放的假么。妈,这事你可不能怪大哥,毕竟厂子里的事耽误不得。”

方荷花嘴上不想再说什么了,心里终归不舒服,感觉老大为了事业为了挣钱轻亲情了,人在外待久了难免心会变。

苏保国在厨房给红梅和乐乐、妞妞煮了面条鸡蛋,虽然给他们留了饭菜,但他怕孩子们在北方吃惯了面食吃不惯老家的饭菜,才特意又煮了面鸡蛋。

红梅看着白了头发的公公,还有一脸焦虑的婆婆,心里还真有些愧疚,鼻子酸酸的。他们在北京只操心着自己小家的事,对于老家这个大家庭,真的是照顾不到了。

方荷花说:“红梅,这些天你和俩孩子晚上在腊梅那儿也就是你以前的家里睡,但饭要在我这儿吃,咱们可好久没在一块吃饭了。”

红梅哽咽地应着,“妈,我知道了。”

下午,红梅把换洗的衣服都放在她以前的家里,也就是现在腊梅的家。腊梅和庆子也算是行动派,这楼上一层已经盖好了,还刷了墙,已经可以住人了。

腊梅知道大姐过年要回家,还特意买了几张床,连铺盖都准备好了。

红梅把东西放在楼下,就下来和腊梅聊天,没过一会儿桂芝和肖燕都来了。秀梅也带着孩子过来了,连军军和彩霞都过来了。

一群孩子们在玩,这些大人就凑堆聊天。

桂芝打听道:“嫂子,在北京生活到底好不好,如果我和福子去了北京能干点啥?”

红梅仔细想想这几个月的生活,感叹道:“说辛酸也辛酸,毕竟还没住进自己的新房子嘛,一直在外租房住,打交道的也都是些陌生人。不过说好也好,城市里生活方便,吃的穿的用的,只要你舍得花钱,没啥买不到的,而且玩的地方多,除了大大小小的公园,光□□和故宫不得够逛几天的?”

红梅忽然又话锋一转,“但比起咱这老家,当然还是老家更自在,都是亲人熟人。在外面谁都不认识,见面开口都是普通话,欺生的人也不少。”

肖燕以前在外面待过几年,可有感触了,说:“大嫂说得没错,在外面再好,那边当地人都把咱当外地人,无论待多少年,那始终不是咱自己的家。”

这下桂芝心里痛快了,说:“前段时间我还因为没能和嫂子把房子买一块去心里空落落的,现在听你们这么一说,指不定嫂子挣了大钱还会回老家来的,房子一卖就成了。”

红梅跟着笑,其实心里在想,他们一家四口在北京过得还是挺滋润的,除了为厂子的事忙乎,没啥烦心事。到了周末她和苏醒只需一人在厂子里,剩下的一个带着孩子满北京玩,挺好的。

但她可不好这么说,一是怕桂芝和肖燕妒忌,二是怕大家觉得她显摆有钱,三是怕大家攀比都想去大城市。她心里清楚,要想在大城市落户有多难,没有一大笔钱是不够的,她到现在都没有给俩孩子买户口的,洗衣机和冰箱也没买。不过在吃穿用度方面一直没怎么省过钱,想买就买。

而且,没有挣大钱的本领在外地也是站不稳脚的,否则你永远是处在边缘的打工仔,根本没有当家做主人的那种感觉。

这时军军突然说:“以前我在深圳那边生活也深有感触,有钱人才能过得滋润,没钱寒酸干点啥都是抠抠嗦嗦的,真没人瞧得起。我是做小本生意的,看来我留在老家这里没错,能照顾到家里,自己也能攒点小钱。”

彩霞在旁认真地看着军军说话,红梅瞧了都心急,这俩孩子啥时候说破呀,这年纪也可以订婚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我也深有感触,读书时觉得在北京挺好,待久了就想回老家了~~~~

晋江后台实在不行,半天打不开,以后感谢榜每隔几天发一次哦,平时用手机发文,么么哒,感谢你们的支持哦!!!!

第一百六十八章

或许是好久没和亲人们这么坐在一块儿聊天了, 红梅和自己的妹妹弟弟们以及妯娌们聊了一下午,心情很愉悦, 乐乐和小伙伴们也玩得特别开心。

晚上,红梅领着俩孩子到公婆那里去吃饭。

不知怎的,之前在北京特别想念家乡菜,她和苏醒在北京也时常做家乡菜吃, 可怎么都吃不出家乡味儿。现在吃着婆婆做的,仍然觉得没有心中想念的那种味道好。

说也奇怪, 平时总唠叨北京的东西吃不习惯,怀念家乡的味道。现在吃着家乡菜,忽然又觉得北京的肉夹馍好吃,鸡蛋灌饼也好吃, 京酱肉丝和爆肚啥的也都挺好吃的,并不比家乡菜差。

这样也好, 解了家乡愁, 以后回北京应该不会那么惦记家乡味了。

乐乐和妞妞更气人, 晚饭吃了后,他们俩竟然吵着还想吃块烧饼, 这里哪有啊。

红梅凶了他们俩一顿,他们才意识到这里是没有烧饼可吃的, 家里人想做都做不出来那味儿。

红梅跟公婆聊会儿天,乐乐和妞妞跑到桂芝那里玩去了。

眼见时辰不早了,方荷花知道红梅想去睡觉了,突然说了句, “你们呀,在北京才过几天日子,回家连饮食口味都变了,唉,再过几年,我怕你们回来都不想吃家乡的东西了。”

红梅忙道:“没有没有,咱老家的东西做得多精致多香淳,我们是吃太多零嘴了,肚子饱了有些吃不下东西而已。”

方荷花点着头,“嗯,明天家里杀猪,你们少吃点零嘴,多吃肉,我还要烧肘子呢。”

“好,我记下了。”红梅起身,去桂芝屋里找俩孩子,然后回自己以前的家睡觉。

第二天一早,腊梅煮了红薯粥,还特意用面粉摊了鸡蛋饼。

乐乐和妞妞吃了不少鸡蛋饼,妞妞吃完后还口无遮拦地说没有北京的饼好吃。红梅瞪了妞妞一眼,妞妞好像也懂些什么,不敢再说了。

倒是乐乐懂事些,直夸三姨做的鸡蛋饼好吃,红薯粥也甜。

吃完早饭,腊梅收拾好碗筷,坐下来说:“大姐,你说我和二姐到底去哪儿买房好?”

红梅便问:“你和庆子想一直得种树苗,不打算干别的了?”

腊梅点头,“当然种树苗了,干别的没这个挣钱呀,我和庆子也不会干别的。”

“那你就近买吧,市里应该也开始有商品房卖了,有空你们去市里瞧瞧。”

腊梅想想也是,“这么看来,二姐也只能去市里买了。今年二姐还打算多养几十头猪呢,因为种树苗轻省,二姐夫家田地也不多,能有更多的时间和二姐一起养猪,而且猪肉也涨价了。”

红梅知道,秀梅和腊梅都离不开家乡的地家乡的水,没想到三姐妹竟然她是头一个远离家乡的。

“腊梅,等我家那厂子稳定了,以后常回家跟你们团聚。房子虽然买不到一起,但咱们姐妹可不能生分了。”

腊梅挤过来靠着红梅的肩膀笑眯眯地说:“哎哟,我就喜欢跟大姐撒娇的感觉。”

红梅刮着她的鼻子,“你呀,已经是当妈的人了,还想着撒娇呢。走,咱们去看杀猪,还有好多活要帮忙呢,婆婆一个人忙不过来。”

腊梅抱着熟睡的明明,和红梅一起来到公婆家门前,只见福子、庆子、喜子已经抓好了猪,他们的爹在那儿捆猪,娴熟地打结,然后等着老木来杀猪。

等到半上午,老木终于来了,杀完猪得将肉分割开,这可是个细活。忙到中午要做饭的时候,村里不少人过来买肉。

就在这会子,好像什么东西摇晃了一下,老木没站稳,往边上一倒。

“怎么?”大家同时抱头惊呼!与此同时,好些人身子都歪了歪,好像站不住。

“发地震了!发地震了!”有人突然意识到什么,喊了起来。

所有人惊慌地往家里跑,没人再记得买肉,也忘了扶起老木。

还是福子过来拉了一把老木,正想把老木扶进屋,桂芝咋呼道:“还进啥屋啊,都发地震了,坐空地上吧!”

桂芝说话时一手拉扯着大毛一手牵着二毛,往屋场空地上站着。

红梅慌乱地去找乐乐和妞妞,幸好他们俩都在旁边玩,没跑远。肖燕带着如如在楼前空地上和大家呆一起,喜子却要往楼上跑。

肖燕厉声喊道:“你这是要干嘛去呀?”

“咱家刚换了一台大电视机,我得扛下来呀,好两千块钱的东西呢,我顺便把钱和存折也拿下来!”

“不许拿,快过来!什么都不许拿!”肖燕一个劲地喊着,喜子只好放弃,过来呆着。

如果放在以前,肯定是肖燕和桂芝急着往屋跑,舍不得家里的好东西。现在肖燕似乎看开了身外之物,知道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桂芝倒想进屋拿,可她一手拉着大毛一手拉着二毛,根本不敢松手,生怕他们俩乱跑。

福子刚才扶老木来空地上坐着,现在又拉扯着他爹妈。可他们二老一直坐在那些猪肉面前洗着,一点儿都不在乎地震不地震的。

“爹!妈!你们坐这屋檐下,要是这屋子倒了可不得了,这还是七十年代盖的老屋子,不结实!”福子急得直跳脚。

方荷花摆摆手说:“你自己过去,只要你安全就行。我和你爹活了大半辈子了,经历过好几次小地震都没事,这地震要不了我们的命,余震都很小我懂的。再说了,我和你爹活了这么大岁数,死不死也没啥关系。”

“哎哟我的妈呀,你咋说这话,你和爹才多大岁数呀,还能活好几十年呢!”

福子急了,直接扛着他妈来空地上,苏保国坐那儿直笑。

福子才把他妈放下来,他妈又悠悠地走回去。那边的庆子本来还想去扛他爹呢,见他妈这样子,他来到他爹面前真想哭了。

红梅也跟着急得直跺脚,“妈,你就听福子一回吧,肯定还有余震的,这老屋真的不结实!”

苏保国只好劝方荷花,“咱就听孩子们一回吧,别把他们给急坏喽。”

方荷花叹气“好吧好吧。其实咱这老屋子真的结实,当年盖得可夯实了,我还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