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鱼抬起胳膊,往他们刚出来的地方一指,“快来了。”

真是,他一说快来,立刻就来。但,这一次,没人喊了。照样商量好似的,一点声音都没有。

因为,无数双眼睛里,看到得是一幕无法言语的景象,惊现在瀑布顶上的双色帆,鼓着满满的风,就像大鸟一般,飞了下来。一触到水,划出雪白一面浪,然后慢慢停稳。

帆,大家还不及看,已经收了。而飞得那么美丽的,甚至不是船,只是一块船底板四面绑了粗圆木。沿一圈坐着五个人,每个人腰上都绑着麻绳,双脚浸在江里。

这江面上,谁见过百花川左边跑出过船来?又有谁见过跑出过活人来?

顿时,如雷的欢呼,爆发。那么多只拳头一次次打向天空,用最激昂的热血呐喊着,就好像闯过鬼门的,是他们自己一样。

墨紫松开身上的绳子,抬头寻找她的伙伴。震天的声响中,她看到在主船上的臭鱼和水蛇安然无恙,笑容才开怀了起来。

然后,她对上闽老爷子的目光,双手抱拳,行晚辈礼。

闽榆站在高高的船头,展平双手,几大船上日升的船工陡然无声,其他看热闹的船只也随之静了。

“王师傅,请公布结果。”闽榆高声。

王诚上前,声音同样响亮,“红萸过——鬼——门。”

人们交头接耳。

闽松一把抓起墨紫的手,高举过头顶,“红萸!”

常吉举起拳头,也高喊,“红萸!”

赞进嘿哟大叫,“红萸!”

臭鱼拽着水蛇,在主船上跟着喊,“红萸!”

很快,百声的红萸,千声的红萸,随着江流,延了出去。

第186章 宋玉之女

一艘大船,通体乌黑。船头有大旗,让江风吹得笔直,上绣一只出云豹。

旗边站着两人。

一人豹眼生电,肤色如铜,一身黑素长衫,臂上扎白布,正是为霍八戴丧的徐九。

而另一人黑衣飘飘,不过这回黑纱衬白里,风过纱动,就现出云纹。斜日长照,在这片云上染落霞缤纷。那张第二眼才会好看起来的面容,不知是因为霞色,还是因为情绪,温润中竟有艳色。这人,不消说,如玉的君子,元澄是也。

“墨哥的东家究竟是什么人?”耳边为红萸欢呼的喊声震天,但徐九只对人感兴趣。

“为何有此问?”元澄不是碰巧赶上连江水都要沸腾的这一幕的,而是听徐九说红萸船场到日升闯三关,特意捡最后一关来观。

“一个小小掌事都这么厉害,东家得成什么样?”无法想像,徐九眉一皱,“元大人,该不会是皇亲国戚?”

“她厉害,同她的东家有何干系?世上,会做事的远胜于只出钱的,这样的人多得是。”暮色起,风微凉,元澄面上的艳色转温。

在双色帆翻飞时,他体内的血也跟着翻飞了;在墨紫微笑且抱拳一礼时,对美从来都无视的心为她的从容潇洒震撼了。

原来,真正的美不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脸,而是一种放纵翱翔的姿态,一种天地我游的畅快。她站在水上,全身湿透的狼狈,发丝随风散乱,脸上沾着泥泞,但所有人的目光都无法从她的笑容移开,所有人都愿扯开嗓子为她的胜利嘶吼。而她甚至没有半点骄傲的表情,只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愉悦。她让半个江面为之激荡,但她自己从中获得最单纯的情绪就满足了。

和徐九的疑问不同,他想问,她如今究竟是谁呢?

是大求的宋墨紫?还是玉陵的宋墨紫?在他看来,似乎哪个都不是。

并没有找人去查她。金银故作神秘得吊他胃口,当时没放在心上,回去后却想起一事来。

三年前,大求边境异动。他身居高位,贪归贪,该他的事绝不马虎。派探子去查,传来的消息是大求水军士气昂扬,江面上演练频密,同时各地输入都城的木量猛增,全都进了船场。他自然重视,再派人混到都城去探,却是几批都有去无回,只有一只半死不活的鸽子带回来半张字条,上面有三个字——宋玉之。

本来他不过例行公事,没想到大求那边密不透风,就让他认真起来。刚开始以为这是个人名,从它着手却无半点头绪。这时南德旧帝突然病倒,所有事情压到他身上,不得不耽搁下来。直到又过两年,玉陵皇帝派使团来访,使团团长叫宋玉,当场令他重拾旧忆。宋玉之不是一个名字,宋玉才是。

打听宋玉,很容易。原本只是大求宫中一名普通的匠师,却在入宫突然展现精湛的技艺,从此被重用。之后,平步青云,荣华富贵信手拈来。这样的说法,对于天资很高后天比谁都努力的元澄来说,自然是不信的。他相信,这个宋玉背后一定有秘密。字条上写得“宋玉之”,究竟之什么呢?

宋墨紫的名字就是那时探查出来的,和宋玉的长子宋振,?女宋豆绿的名字放在一起。但他没有想到宋玉的秘密会跟那两个女儿有关,倒是宋振升官的速度让他更断定父子二人藏着什么。可是,没等他彻底查清,大求就发兵玉陵,而南德老皇帝驾崩,他被抄家流放。

墨紫的驾船之能,他曾亲身经历。又听徐九说,造船业的三关数十年无人能全过,自然这三关与造船术密不可分。就在刚才,一个男子高举墨紫的手喊出红萸,他就笃定墨紫是闯关成功的最大功臣。

这个墨紫,对船了若指掌,而宋玉宋振执掌大求船场闻名。共同点围绕着船,那么墨紫和宋墨紫是同一人,宋墨紫是宋家父子所藏的秘密,字写全就该是——宋玉之女,一切顺利成章 。

元澄不用查,心中已有定论。但墨紫也好,宋墨紫也好,跟之前他对她迷一般的身份所持态度一样,有好奇,墨紫不说他也无所谓。不过,他至少不会再惊讶为什么有人要置她于死地。这般的才华,能用最好,不能用自然也不愿意给别人用。怎么可能不招杀意?墨紫说得此一时彼一时,恐怕也是因为她想到了。

视线里,日升的几艘大船要回航,他问徐九,“九爷,可否再帮我个忙?”第一个忙,就是让他借乘了豹帮的船。

徐九想攀元澄这个交情,于是答应得爽快,“大人只管说,徐九尽力而为。”

元澄一招手,华衣带了几个人上前来,有男有女。

调转头来说墨紫。

她一上船就头晕眼花站不稳。

曾海落井下石,笑道,“墨掌事,你这是喝老酒来后劲,前头英雄后头狗熊,要晕船啊?”

臭鱼对这个曾海厌恶得很,正要反唇相讥,却被墨紫拉住。

“事已了,不必再张扬。”她从来不主动高调,闯三关是逼于无奈。

那种情况下,不表现到一定程度就得不到认可。红萸不能开,十年契就变成终身契。虽说,她要自己赢取自由的执着在别人眼里会有点可笑,但既然对于一年内赚五千两银子有把握,她为何不趁机打牢独立的基础?外面,还有人随时想要她的命哪!

多亏闽松喊得是红萸,不是墨哥。红萸可以出名,反正十个人里会有九个人对谁是大老板更感兴趣,而不是打工的。她要的,只是像闽老爷子这样行家里手的认可。

“墨三儿,我瞧你面色苍白,可是旧伤复发?”闵老爷子问得关切,“我叫随船大夫给你瞧瞧,如何?”

墨紫半边肩已经没了知觉,但她硬撑着。女儿身一事,被发现她当然会直认不讳,但要她自己曝露的话,只想告诉信任的人。

“闽老爷子,我只是累了。可否下去换衣休息?”再用闽氏的好药试试,说不定一觉醒来就好了。

闽老爷子当然说可以,让人准备了舱房和干净衣物,请墨紫五人赶紧去。

墨紫一过拐角,就脚软站不住了。

早知道不对的肥虾连忙在旁边扶住,语气难得责备,“墨哥你也太逞强,万一内伤复发,可是要丢命的事。”

赞进吓了老大一跳,“墨哥,你可不能死!”

墨紫觉得浑身有些发烫,心跳加快,胸口发闷,便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阻止两眼继续昏黑下去。

臭鱼把赞进挥得跟苍蝇似的,往不远处的一间舱房里赶,“去,去,别说霉话。我瞧你气色也不怎么样,别管墨哥,管你自己吧。换了衣服,赶紧运个功,把气补回来。”

赞进很不情愿,却因为后来墨紫发话,勉强和臭鱼水蛇一起进去了。

“肥虾,我自己的伤自己有数。就是真累,想睡一大觉。”昏迷的时候让大夫看伤,她没关系,横竖眼不见为净。但现在清醒着,她实在不好意思给这帮兄弟瞧。“要不,等船到岸,我还是不醒,就随便你们叫大夫?”

肥虾气笑,只能由她。

墨紫进到自己那间房,涂了药,换了干净衣服,倒在床上很久睡不着,身上忽冷忽热。好不容易睡了,又做乱七八糟的梦,跑一路叫一路的,让火烧让冰砸,累得半死。直到额头上传来凉意,嘴里流进甘香的汁水,才舒服些,睡沉过去。

再醒来,看到一张熟面,怔了怔,当下打量四周。很宽敞的屋子,家具简单,打造得却好。这里,已经不是船上,可也绝对不是某贪官的家。

“落英…”一时间,在“这是哪里”和“你怎么在这里”两个问题上,犹豫该先问哪一个。

“小姐,你醒来就太好了。华大夫真神,说你今日醒,你就醒了。”落英绞了方湿帕子,轻轻帮墨紫擦脸。

冰得墨紫一个激灵。

“你知道冷,便是身体不烧了。”门帘打上去,进来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妇人,“趁热喝下这碗药,免得凉了药效减半。”

“您是——”还是先问对方是谁吧。

“我就是上回元大人请来给你治伤的,那老头的老婆子。我娘家姓杨,老头子姓华,随你怎么称呼了。”杨氏看上去有六十岁,动作却利落干脆。寻常这个岁数的古人,老得很不行的样子。这位,有点现代六十岁的后中年相。

“华夫人,请问这是哪里?您和落英又为什么在呢?”喝过药,墨紫一起问。

“这是日升船场,我和我家老头子还是让元大人请来的,落英丫头当然就来照顾你的。”杨氏收了药碗,又拿一小碗蜜饯来,“药后一刻方能进食,你先吃点零嘴填填肚子。”

墨紫有点弄糊涂,一时觉着自己做梦。

“姑娘身体底子纵然不错,也不能这么耗的。几乎要命的伤,养了才月余,就从半空飞下来。这回虽说只昏了两日,要不是用药及时,你可救不回来了。我家老头子要我跟你说,再有下回,便是元大人送千年灵芝,他都不来。免得治不好,元大人参他一本庸医。”杨氏笑呵呵说着。

元澄一个教书先生,还能上本参人这么有权力?墨紫一时傻乎乎,想道。

第187章 但秀本色

窗外能见数个船台。

船台上的热力比清晨的阳光还要炽烈,汗水和江水交织成金光,天上地下笼成一片。几日前红萸闯鬼门带给人们的那种激动,似乎化成了高昂的意志,在这喧嚣的木尘中,展现得分外痛快淋漓。

然而,闽老爷子只听到耳中嗡嗡作响,抬眉瞪着坐在那儿笑盈盈的人。如果他没听错的话,他就只能感叹,虽然年纪一大把,也不应该将什么事都认为得理所当然。

今天,是墨哥等人离开的日子。他亲自过来送,却被单独请了进来。

这个墨三儿,一手旁人不知底细的造船术。那日从百花川里出来的两条船,不等他细看,已经让她带来的四人拆解,连帆都成了布条。他听松儿和常吉说得模糊,头尾不接,但所抓住的只字片语,便是造了一辈子船,看了一辈子船,仍恨不得亲眼瞧上一瞧。

闽氏制宝九技,乃是天下匠人渴而不得之物。没想到,闽姓的他,也会有渴他人之技的一天。方明私下跟他谈论,言语间对红萸的东家很是好奇。然而,他只对这个墨三儿好奇。不过十八九岁的秀气模样,手上功夫到底有多了得?

然而,当墨三儿说了一句话之后,他傻眼了。

“你…你说…”上回他发傻的时候,是多大?十五六岁?还是十七八?

“我说我是女子。”躺在这里养伤的几日,谨慎考虑后,墨紫决定要跟闽老爷子说实话,“我的名字是墨紫。墨水的墨,紫色的紫。”

“你是…女子?”闽老爷子仍在震惊,眼珠子却能动了。突然想起来,怪不得这几日进进出出照顾着她的,是一少女。松儿还撇嘴说这墨三儿技艺很高,品行却不端,喜女子相陪。

“是,老爷子。”墨紫一字字吐清楚,“本来我女儿身的身份,不说也无妨。没有哪一行有明文规定女子不能做,只不过闽老爷子是船行行首,又是极为开通明理的前辈,我不对您说实话,会过意不去。”意思就是,不告诉,她也没什么错;告诉了,是她尊敬老人家。

“不错,是没有规定女子不能造船,可是——”他就没见过女船工,几十年跟一场子的汉子打交道。女人也有,多是家眷,来送个饭了不起了。

“女娲能补天,武后能称帝。古有花木兰代父从军,为何今不能有墨紫替主造船?”别可是了,没什么可是。她承认,古代女子想要出头干些什么,真得很不容易,但她有压力没时间,对社会舆论只能选择置之不理。有本事,给写到大周之法里去,白纸黑字规定女人不能出家门。

闽榆不由暗暗叹服,此女言词凿凿,行为进退得宜,确实非一般女子。他到底心宽胸广,对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事实适应很快。

“我能接受,别人恐怕未必。墨紫姑娘,我还是叫你墨三儿,也不会对他人言。来日方长,等红萸做得风生水起,便是女子掌事,谁还能说得了半句不是。不过,我也要提醒你。船场生意不同其他买卖,女子在这行,你大概就是绝无仅有。平日里都是和船工打交道,女儿家的名声,恐怕将来会有人挟此恶意中伤,你得自己心中有数。”闽老爷子不但接受了墨紫女子的身份,还善意帮她,并给她提点。

“清者自清。”墨紫轻轻一笑,起身双手合拢,长躬深鞠,“多谢老爷子。您果然是非常人,行非常事。”

闽老爷子被她的轻松笑容感染,也笑道,“你才是非常人行非常事,我可不及你。这世道女子在外不易,你自己多当着些心。说实在的,我本来对你那东家一点不好奇,如今却很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用女子担这等事?”

他说到这儿,突然有些了悟,却不敢随意肯定,“莫非——同你一样?”男子不会用女子,那么自然只能由女子来用!

墨紫但笑,再作揖,只说,“老爷子,我那四个兄弟还在外面等我。且出来了这几日,家里也会急,不好多逗留。若日后有机会,老爷子允许,我再来观摩学习。”

闽老爷子却认为她不回答等同回答了,呵呵笑道,“活这么大岁数,本来是越活越没趣,想不到这几日所见所闻真让我想再多活个一百年。我看你为人坦坦荡荡,外头四人应该知道你的事?”

墨紫这回点头,爽快应道,“早就知道了。既然是要一起过命的,总不能有所欺瞒。”

闽老爷子连说几声好,当即大笑着开了门,做出个请势。

墨紫身体仍弱,落英急忙跨进门来搀她。

等在外面,不知老爷子和人谈什么而满腹疑惑的闽松瞧见,嘴又撇撇。

墨紫正好瞧在眼里,走过他身边时,便稍作停留,有心开他一个玩笑。

“松少爷,整日在场子里勤奋自然好,不过勤奋过了头,就闷气了。咱如今算得上不打不相识,也是坐过一船共过一命的。你改日不想闷了,就来红萸找我。上都玉和坊望秋楼有三美,美酒美肴美人,可比刀山火海鬼门三关有意思的多。我作东,咱哥几个一块儿乐和乐和。”说完,故意夸张油里吧叽的笑意。

她知道,这位挺清高的松少爷很烦她不正经。

果然,闽松冷哼,“谁要去找你乐和?”他算看出来了,这小子水上地上两张脸。

“不来就不来。”臭鱼在后面咕哝,“板张臭脸给谁看?到时候可别说兄弟不仗义,有好事不带着你。”

赞进居然还拍拍闽松的胳膊,“来啊。为什么不来?墨哥请客,一定管饱。”

嘿——这三关闯下来,她的人跟闽松无比熟络起来了。

墨紫暗自好笑,咳咳嗓子,“大家别再说了,这种事勉强不来。松少爷想必打算发奋图强,闭关十年,成为像闽老爷子那样响当当的人物。咱们这些没志气的,可别带坏了他。”

闽松无语,不知道闭关十年这样的事情,对方是从哪儿瞧出来的。

闽老爷子在前面听得真切,想笑,却又想到墨紫女儿身的身份若让松儿知道,他的心高气傲少不得要再受一次打击,就笑不出来了。

常吉在旁边听着,插嘴道,“松少爷不来,我来。我土包子,那什么望秋楼连听都没听过。墨哥这关过得那么漂亮,不请客也说不过去。我不多讨,一坛老酒就行。”闽松瞪他,他就当没瞧见。

墨紫自然高兴应承,松开落英的手臂,对常吉抱拳,“常大哥,多谢你和陈志为我等引路,不然三关望都望不着。改日你们同我几兄弟上都城里相聚,定要不醉不归才是。”

陈志还有点郁闷,心想自己资历不够,攀不上墨哥这样的能人。却听她没漏了他,即刻咧开嘴笑。

随后,墨紫带着落英上马车,其他四人上马。忽听闽松在外唤她墨哥,她撩开窗布,探了小半个头出来。

闽松竟出乎所有人意料,弯身作长揖,“多谢墨哥和几位兄弟援手,闽松牢记此恩,日后定当相报。”

一抬眼,正对墨紫双眸,“你我——后会有期。”

“自然是有期的。松少爷要是不喜去望秋楼,无忧阁也不错。莫愁姑娘我是请不动,不过无忧妈妈与我倒是有一面之缘,应该不会慢待——”她油里来油里去,过了三关,很欢畅。

闽松这人虽有天生的傲气,不过品性很优良,最让她觉得难能可贵的,是他知错能改的做事方法。一个人骄傲,没关系。关键是,能放下骄傲的时候就要放下。所以,墨紫不介意跟他交个朋友。

日升船场离上都也就半日快马,谁不知道无忧阁,立即有人偷笑。

闽松咬牙切齿,“墨——哥!你好走!”一甩袖,转身迳自走了。

闽老爷子手指隔空冲墨紫点几下,意思是玩过火了。

墨紫微微颔首,笑着放下布帘。

马车嗒嗒,不一会儿出了日升,往上都方向驰去。

又过了半月。

这日,元府守门人收到一张帖子和一个木盒,忙不迭送进去,交给大人的贴身小厮铭年。

铭年单手拿贴,臂下夹盒子,走到后花园中。就听笑声阵阵,一群穿着华衣美袍的男子正围着火堆喝酒吃肉。

“老朽山珍海味吃了无数,多是好景好歌好舞,早就觉得乏味不堪。接到元大人的请帖,也以为是普通的酒宴,本还想推了,不过,陈老说,元大人从不让人失望,这才来一遭。想不到,座席摆在野趣之中,这般妙的葡萄酒,这般妙的现烤肉,实在有意思啊。”一个山羊胡子的老人吃着香味四溢的兔子腿,看舞姬们在草丛中曼舞。

“大人们若喜欢,元某以后再多请几次。我们也学学武将们上山狩猎,就地铺席,好酒好宴,省得他们以为独他们潇洒。殊不知我们文官不出家门,也能一般洒脱。”元澄今日用木环束发,头一侧,发尾落肩。一身宽黑丝袍,低开襟,流风袖。大概酒席过半,又逢最暑天,有些狂放意,眯眼抿唇,一缝白玉胸膛,半卷袖藕色双臂。

众人连声称好。

铭年站定在亭中。

元澄知他有事,便示意舞姬们上前敬酒。他自己对一群色迷瞪眼的上官告罪,好似喝多了微晃起身。却是越走,身形越正,笑容越淡。

待他至铭年面前,哪里有半分醉意?

第188章 来贿赂了

八月了,虽然太阳底下热得能烤蕃薯,不过元府后面地敞天高,树一林,草一丛的,风在成片荫下,凉下不少,吹得那些上官们很是逍遥自在。主人不在,照样美人在抱,笑声直入元澄的耳。

这么吃法,兔子成灾的问题应该解决掉了吧?他眼中墨光一闪,原本淡去的虚伪笑意突然变得相当玩味。墨紫这个烤兔子办法,实在很有用。

“大人,三公子给您送了帖子,还有礼物来。”铭年恭敬得将帖子递给元澄,同时斜歪着身,将夹在胳膊下的木盒小心翼翼放在石桌上。毕竟少了一条手臂,比普通人要显得笨拙些。

元澄等着他,直到他再度站直,这才坐上石凳,开始看帖子。

铭年每每这种时候,心里就特别庆幸跟了个好主子。看似事小,他却能感到大人对自己的尊重。记得刚来那会儿,他也是如此做,被这么盯着,还以为动作笨拙大人厌恶。直到有一回夹得不好,东西放不下去,大人问他要不要帮忙。他才知道,不是厌恶他笨,而是在必要的时候能帮他。他以前在太学打杂,传递个东西,谁会帮他?稍有不慎,摔了,就是一顿打骂。遇到这样的主人,他怎能不死心塌地?

“大人,三公子这张帖子怎么比别人小那么多?”铭年见元澄将那张小于半个巴掌的帖子翻过来。

“她的心思总有点与众不同的。”元澄漫不经心得回答贴身小厮这一问,目光不离手中的小名贴。

正面一角垂下鲜艳的红萸花,下面画了江水,江上有帆,写着红萸船场四个字。背面白底墨线,不齐整,看着却挺好。几行紫色小字,草楷体,以墨哥,红萸掌事,这六字最醒目。最后一行某城门外某官道行哪个方向多少里经过某村到某江边某个坳,竟在他看的当儿,才发现原来那些墨线不是无谓的,而是一幅简单的地图,用浅灰色字标着最后一行中所提到的地方。

墨紫觉得一般用的名帖太大,袖子里放着占地方,荷包也不好做那么大,而且她只是掌事,又不是东家,做成名片状比较显得“谦逊”。

问题是她想得挺“谦逊”,偏她结义大兄不谦逊,竟效法她这种名帖,用更名贵的纸张辅以名家的字和画给自己做了一叠,当花瓣那么洒给人。紧接着金银钱庄的金大少也开始用这样的小贴,广为派发。

这贴还让元澄取了一个雅到不行的名字,叫做知舟贴。

知舟贴让元澄金银这一官一商来用,且又小巧易携带,便在上都纸业刮起一阵旋风,并很快席卷全国,成为达官贵人们最常用的名帖。不止风靡,还流传了后世。

不久的某日,墨紫跟一位大客交换名帖,对方拿出一张金片的知舟贴,得意洋洋跟她介绍这知舟贴是上都哪家出名的珍宝店做的,又是哪位名家亲拓的字画,她当场傻眼冒汗,不知该不该接这张金名片。

然后,她才知道,自己一时兴起做的这种贴子,不但有了名字,还被某大公子某二公子合作着批量生产,赚了一大票。于是,她冲去找二人抗议,坚定地要求——分红。

再说回元澄,将墨紫的名帖收进流风袖,一边觉得这小贴子实在好用,一边拿起桌上的木匣子,看着便是一笑。

那木匣子没什么花样,就是做工不错,没有毛糙的地方,摸起来很光滑,却是连漆都没上过。

他笑,是因为匣盖上刻得那两个字——

心意。

他对墨紫说过,若她要他帮忙,不用事前送礼,只要事后给他一份心意就成。不久前,他给她送去华大夫夫妇和落英,又小救她一次,这会儿就送心意来了?

他瞥见铭年的脖子伸得长长的,而他自己不承认也不行,是真对她的心意非常好奇。

指尖一挑,匣扣便开了,再抬指,盖子露出一条缝隙来。

顿时,花香扑面。

铭年眼睛闪亮,不自禁道好香。

将匣盖整个打开,他又听铭年长长啊了一声,而他目光敛了起来。

一匣子的干花瓣,雪花般白,没有一丝杂色。他自入官场,年年赏花,知那是白芍药。白芍药的干花瓣之中,有一朵盛放的白色大花。与芍药单瓣不同,花瓣如亭台楼宇一般层层叠叠,在风中微颤,却那么雍容华贵。

花中之王,国色天香,牡丹也。

香气引来了亭外飞舞的两只彩蝶,在白牡丹上流连不去。

铭年虽然觉得这匣子的花瓣和花漂亮非常,但说道,“三公子为何送大人花啊?”女人送男人花,实在有些说不通。

他突然想到歪里去,立刻瞪大了眼,说话结巴,“大…大…大人…”不会吧?大人长得那么好看,难道三公子,不,墨姑娘这是表达钦慕之意?

“铭年,你结巴了,要不要喝口水?”凉亭里有茶水,元澄倒了一杯,给铭年推过去。

铭年见元澄亲自给他倒茶,心里激动,嘴上说着怎敢劳大人,手上动作一点不慢,拿着喝尽了,再规规矩矩得放回去。这是作为一个仆人的荣耀啊!

“好了,你接着说吧。”元澄笑了笑,“大人什么啊?”

他修长的手指碰碰匣中的牡丹,然后,顿然。

“大人,恕我冒然。我以前在太学的时候,常听学生们说与谁家姑娘小姐赏花摘花戴什么的,好像是两情相悦的意思。我想,我就想,墨姑娘或许…”说出来是需要勇气的,但铭年看一眼元澄,勇气却卡壳了。因为,此时,主人似乎没听到他讲的一个字。

元澄的手抬起,放下,再抬起,再放下,先是指腹轻轻碰触,接着双指夹着花瓣摩挲,渐渐有些紧。

铭年心道,这么捏法,花瓣会掉了。

元澄突然伸出双手,将白牡丹从匣子里拿了出来。芍药的花瓣纷纷落,那朵牡丹仍被风轻扑着颤动,同时让亭外的阳光照得明艳起来。两只彩蝶虽然因元澄的动作受惊飞开,但在亭子里绕,似乎不舍这般的芳香。

“铭年,你可知,牡丹三四月间开放,最晚的,也不过六月。”他左手支头,右掌托着那朵牡丹,眸中光芒流转,仿佛要溢出来似的。

“呃?我虽不知那么详细,不过牡丹是春天开的。”太学花圃子里有几株品种较普通的牡丹花,他还跟着花匠浇过水。铭年想到这儿,诧异了,“不对啊。既然不是花期,这朵白牡丹从哪儿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