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风暖道,“然后我就躲她啊,燕北民风比京都开放,我躲去了青楼,都被她给冲去找到了。闹到了燕北王面前。燕北王听闻后,便找我师傅询问我家世想要议亲。”

  苏夫人欷歔,“你那时才多大啊?我是听你爹说燕北民风开放,但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吧?”

  苏青无语。

  苏风暖道,“是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只是燕北王和我师傅交好,既然他家的小郡主看上了我,虽然我年少,但琢磨着可以把亲事儿先定下来,以后再成婚。我那师傅也是个不正经的,便一口应承了下来。”

  “啊?”苏夫人又傻了,“这……这也太不靠谱了。”

  苏风暖道,“那时我哪里知道他私下应承了此事?燕北王寿辰后,我受不了那小郡主纠缠,拉着师兄先一步离开了。师傅晚了我们一日离开追上了我们,他也没提自己应下这事儿。”

  “然后呢?”苏夫人想着麻烦估计就出现在了这里。

  苏风暖郁闷地道,“第二年,燕北王生辰,师傅不亲自去了,命我前去燕北送生辰礼,我不乐意去,但师傅说,我若是不去,他新得的一副玲珑棋就不给我了。”话落,她更是郁闷,“那天下只有一副的白玉玲珑棋是我打算送给叶裳当年的生辰礼,他不给我怎么成?于是,我只能答应了。”

  苏青闻言不忿,“臭丫头,你上有三个哥哥,怎么不见你每年重视地给我们送这么好的生辰礼?”

  苏风暖白了苏青一眼,“哪年给你送的生辰礼差了?”

  苏青道,“那也没办法跟叶裳那小子比。”

  苏风暖不客气地道,“你比什么?想要更好的生辰礼,以后让你夫人送你,我只是一个妹妹。”

  苏青一噎,瞪着苏风暖,说不过她,遂告状,“娘,您听听她说的这是什么话?胳膊肘往外拐。”

  苏夫人自然向着苏风暖,“你妹妹说的也没错,小裳又不是外人,别打岔。”

  苏青彻底没了话。

  苏风暖继续道,“到了燕北后,那小郡主见了我,欢喜得不行,往我怀里扑,我自然又躲着她。躲急了,她才说出与我已然有了婚约的事儿来。我当时听了,就知道被臭老道师傅给摆了一道。我说自己是女子,她偏不信,说我搪塞她,而我又不能在燕北王府让那里的人对我验明正身,我气急了,就打算干脆不理了,直接离开。”

  苏夫人点头,听着她往下说。

  苏风暖道,“谁知道这事儿惊动了小郡主他爹郡王,也就是我爹的弟弟,我二叔。他极其疼这个女儿,觉得我不识抬举,燕北王府的小郡主都看不上,对我动了兵。燕北王府三千府卫,我根本就冲不过去,于是,被他关进了燕北王府后山的无忘谷里。”

  苏夫人面色微变,“我听你爹说过无忘谷,那可是一个有去无回的死人谷。据说很久以前曾经关杀了北周一万兵马,生生地饿死在了无忘谷。进入后,根本出不来。所以,南齐立朝多少年,燕北王府盘踞燕北,是南齐北方一道铁壁般的屏障。”

  “是啊,爹说的没错,就是那里。”苏风暖点头,“江南叶家,燕北苏家,立世多年,成为天下称诸的名门望族,自然有其生存立世的根本。燕北是无忘谷,江南叶家是碧波湖。燕北王府世代根踞燕北称臣不入朝,皇室也没什么意见。江南叶家的碧波湖围湖千里,湖中阵法千变万化,没人领着,根本进不了江南叶家。所以,叶家女不嫁皇室,皇室也不敢将其如何。”

  苏夫人点头,“所以当年知晓你爹真实的身份后,我和你外公都吓了一跳。”

  苏风暖顿时笑了,“您和外公当时跳多高啊?”

  苏夫人气笑,伸手拍她脑袋,“继续说,你后来是怎么出来的?”

  苏风暖道,“无忘谷之所以厉害,因为是三面环绕着万丈山崖高耸入云的一个死谷,连飞禽走兽都没有,唯一的出口,是一处梅林,但里面布置了极其厉害的阵法。而那阵法,似乎正是我师门的阵法,只不过我那时对阵法在初学阶段,尚未钻营透彻,自然破解不了。”

  “然后呢?”苏夫人问。

  苏风暖道,“郡王关我,也不是想真心要我死,只不过是想给我个教训,让我自己想通,应了这婚事儿。每日派人给我送饭,但我要出去,根本就做不到。我虽然着急赶着回京给叶裳过生辰,但也没办法,只能在无忘谷待着,每日钻研阵法。”

  苏夫人点头,“你二叔还是心善的。”

  苏风暖哼了一声,“拿三千府卫欺负一个小辈,我那时还尚且年少,他可真是心善啊。”

  苏夫人一时也有些好笑,“虽然算不得心善,但也不是随意草营人命之人。你爹说,正因为有你二叔支撑燕北王府,他才执意来京报效朝廷,不回燕北。”

  苏风暖对于这一点倒也认同,点点头,道,“就这样,我日夜研究阵法,每日都去阵里走一圈,待一个月后,我滚了一身的伤,才爬出了梅林。可是爬出梅林后,我也精疲力尽,晕死了过去。于是,趁着我晕死时,燕北王府的人就为我验了身,这才相信了我说的话。”

  苏夫人闻言几乎不忍听,“怪不得那一年你回家后,身上各处都是没好的伤,原来就是在燕北留下的。”话落,她嗔道,“当时你二叔拿三千府卫拿你时,你怎么不说出你的身份?”

  苏风暖道,“我说我是女子他都不信,我还说什么?”

  苏夫人想想也是。

  苏风暖又道,“我爬出梅林后,足足睡了三日才醒。醒来后,便见到了爷爷、二叔,还有苏家几个辈分高的叔公。他们叫人给我验身时,自然发现了我爹在我出生时给我身上刻的星辰花。因此,识出了我的身份。”

  苏夫人闻言道,“苏家从老祖宗时便流传了下来,女儿出生时,嫡系刻星辰花,旁系刻铃兰花,儿子出生时,嫡系刻苏字,旁系刻燕字。如今苏家这一代里,据说你二叔只有一个女儿,就是你说的小郡主。她是燕北王府嫡系子孙辈唯一有资格刻星辰花的女儿,另外一个,就是你了。你爹虽然被你祖父除籍,逐出家门,但这一规矩,当时倒没说不准沿用,你爹在你们兄妹出生后,便依照苏家旧例了。”

  苏风暖点头,“所以,他们在知道我身份后,对我跟审犯人一样地三堂会审。我本来就憋了一肚子的火,于是没客气地将他们都点了穴道。足足僵了他们半个时辰,穴道才自行解了。”

  ------题外话------

  这是一更哦~

第七十二章 认祖归宗

  苏夫人又“啊?”了一声,惊讶地看着苏风暖,“都点了穴道?连你爷爷也点了穴道?”

  苏风暖点头,“嗯,点穴道是便宜他们了,若不是看在爹的面子上,我都把他们扔青楼去。”

  苏夫人一时无言,想到她在无忘谷受的苦,回来后满身未好的伤,自然心疼,觉得她做的倒也解气,没大错。又问,“后来呢?”

  苏风暖道,“后来依旧不放我走,三千府卫把燕北王府守的固若金汤,让我插翅都飞不出去。”

  苏夫人不解,“为什么?既然知晓了你的身份,合该放你走啊。”

  苏风暖没好气地道,“让我认祖归宗。”

  “啊?”苏夫人又呆了呆,“为何要让你认祖归宗?”

  苏风暖扶额,“您女儿我是多少代以来,第一个活着从无忘谷里爬出来的活人。寻常苏家有人犯了错,包括爹和二叔,据说曾经也都被关进去过,不过都等着思过完放出来,而外人恶人嘛,自然就死在里面了。所以,为了这一点,那些人合计下,就非要让我认祖归宗,记在二叔名下,做燕北王府的长孙女。”

  苏夫人又惊道,“让你记在你二叔名下?”

  苏风暖点头,“除掉了爹的籍,又要单独认我,这算是什么道理?我自然不依。后来,易容成了小郡主的模样,总算逃出了燕北。但回来后,叶裳的生辰已经过去一个月了。这等丢人的事儿,我怎么好往出说?”

  苏夫人闻言气笑,“怪不得你一直没提一言半语。”

  苏风暖自诩欺负人让别人丢人的事儿干了不知凡几,但是自己被人欺负丢人的事儿从出生后满打满算,也就是这一桩。她觉得实在不堪回首。

  苏青听罢后道,“你是无忘谷里多少代里活着爬出的第一个人,也不算是丢人。”

  苏风暖白了苏青一眼,“那被有着血缘关系的堂妹追着要嫁,躲没处躲,跑还跑不了,他爹还用三千府卫擒了我扔去了无忘谷等我想通后娶他女儿,算不算丢人?”

  苏青一噎,“哈”地笑了一声,挠挠头道,“倒也算!”

  苏夫人打量着苏风暖,道,“不该啊,就你这副模样,即便穿了男装,不易容的话,也不像是个男人啊。你二叔这是什么眼睛?”

  苏青立即说,“娘您忘了?早些年,这小丫头哪有半点儿女儿家的模样?整日里穿着男人的衣服各处乱跑,有一年她一年没回家,回来后,抱着您不撒手地撒娇,我爹一时没认出来她,差点儿拔剑打杀了她。”

  苏夫人闻言想了起来,不由好笑起来,“是是是,似乎有这么一回事儿。”话落,她伸手点苏风暖额头,“估计是因为你性子野,举手投足,没半分女儿家的模样。即便长得好些,别人也只会以为模样生的太好了。惹小姑娘春心萌动倒也不是怪事儿。”

  苏风暖一副沉痛的模样。

  苏夫人好气地问,“那后来呢?你身份识破,那小郡主呢?对了?她叫什么来着?”

  苏风暖道,“她叫苏思萱,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哥哥叫苏念临,一个叫苏念止。”

  苏夫人一怔,“她那两个哥哥,是叫这两个名字?”

  苏风暖点头,“是啊。”

  苏夫人叹了口气,“你父亲表字临止。看来你二叔多年来一直念着你父亲啊,哪怕他被除了籍,但依旧由他的孩子延续了你父亲的名字,留在了族谱上。”

  苏风暖轻轻哼了一声,骄傲地道,“我父亲是名扬天下的名将苏澈,他的名字自会随着南齐的史书传记名传千古,能不能留在燕北苏家的族谱上,实在不必过于计较。”

  苏夫人失笑,伸手敲她脑袋,嗔道,“你爹虽有凌云壮志,为报效朝廷,不惜脱离苏家。但他多年来,心底也还是觉得对不起你爷爷的悉心栽培,为不能支撑苏家门庭而心存愧疚。”

  苏风暖叹了口气,“爹这个人啊,什么都好,就是有一样不好,就是脾气硬气,这也就罢了,男儿脾气硬气是优点,但偏偏他硬气之下还有一副软心肠。为脱离苏家而愧疚爷爷,为十二年前战事部署失误而愧疚容安王和王妃,为那个愧疚,为那个愧疚。”

  苏夫人也叹了口气,“是啊。”

  苏风暖又道,“他脱离苏家,是为了天下百姓,舍小而取大,本就是大义,自古忠孝难两全是怎么说的?不就是先忠后孝吗?再则,十二年前战事部署是真的失误吗?只不过是月贵妃勾结北周,军中有人泄密了布防图,才导致北周下了重兵力倾巢对付八荒山,容安王和王妃以及一众将士殊死抵抗,敌众我寡,每个人以一敌百,与北周将士同归于尽在了八荒山。那明明就是当时最好的部署了,若无人泄密,自然会大胜。他愧疚的不过是因为当时带兵在八荒山的人不是自己,而是容安王和王妃罢了。他始终觉得,该死的人是他。”

  苏夫人眼眶发红,“他若是死了,娘也不会独活。”话落,她又道,“不过你们兄妹三人相互扶持,总好过小裳那孩子自己孤零零一个人……”

  苏风暖闻言道,“他也没孤零零一个人,这些年,我不是一直陪着他吗?”

  苏夫人欣慰地道,“也是。”话落,又道,“当年虽然八荒山一战容安王和王妃以一胜三的兵力与北周将士同归于尽大获全胜,但也是惨胜。如今过去十二年,北周又卷土重来,真是一点儿也不老实。听说那北周二皇子楚含依旧在边境未回北周京城,养了这么久了的伤,也该养好了吧?”

  苏风暖冷笑,“北周若是再开战,我这一回就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苏夫人瞧着苏风暖的样子,失笑,“你看看你,提起打架打仗,一点儿女儿家的样子都没有,一副要拔剑的模样。怪不得小郡主和燕北苏家的人不将你当做女儿家。”话落,又想起来,“说了半天,你还没说后来如何?”

  苏风暖道,“后来小郡主哭的跟泪人一样,好一番伤情,闹着要出家做尼姑去,二叔一怒之下,将她关去了无忘谷。她在里面待了一日后,就求饶说她想通了,不出家了。二叔将她放出来后,我那时也醒来了,她就我床前说同是女儿家,她真是一点儿也不及我,我能在无忘谷待一个月,她待一日就受不了了,又说,从小到大,没人与她玩,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个姐姐,央求我,让我留在燕北。”

  苏夫人失笑,“小郡主也真是可爱得紧。”

  “可爱?”苏风暖一副无语的神情,“是很可爱啊,天真烂漫,无忧无虑,身份又尊贵,又被二叔宠着,粘人粘得紧,只要自己喜欢,就觉得别人如她一样,也该理所当然地喜欢。我那时候就庆幸,幸好爹脱离苏家,被苏家除籍了,否则,我也会长成如她一般这么可爱……”

  苏夫人捂着嘴笑,“那也比你这个整天到晚不着家,满天下跑的野丫头强多了吧?”

  苏风暖诚然地点头,“是强多了,这一点儿我十个也不及她。”

  “后来呢?”苏夫人又问。

  苏风暖道,“爷爷和二叔以及燕北苏家那几个叔公商定之下,非要让我记到二叔名下,入燕北苏家的族谱。我死活不同意。他们便轮番地派人给我做说项,后来我寻了机会,易容成了苏思萱的模样,逃出了燕北。”

  “然后呢?后来你怎么又与苏家依旧有来往?”苏夫人问。

  “他们找不到我,能找到我师傅啊。”苏风暖道,“我逃出燕北回京后,在京中与叶裳待了几日,便回了一趟家,后来,又回到了师傅身边找他算账。臭老道却说,他应婚事儿的用意是为了我好,那时我初学阵法,就该扔去无忘谷练练,尤其是无忘谷的阵法是我师门祖师爷集毕生阵法所学精髓所布设,他觉得纸上谈兵不如实战。于是,便私下应了那婚事儿,待我一年后,去苏家,他料到我二叔的脾气,估计我会被关进无忘谷,所以,借着无忘谷的阵法,磨练我的阵法武功本事。”

  苏夫人闻言道,“你这师傅,将你教成这样,也算是一代奇人。”

  “疯老道一辈子耍疯。”苏风暖哼了一声,“我虽然觉得这事儿他做的太不地道了些,但确实那一个月的功夫我把阵法学了个纯熟精炼,一个月可以抵得上一年了,我又打不过他,这事儿也就算了,顶多拔了他的眉毛。”

  苏夫人失笑,“后来呢?”

  ------题外话------

  亲妈:这是二更,明天见哦~

第七十三章 同样想你

  后来?

  苏风暖叹了口气,“后来,祖父与师傅书信,提了我的身份,请师傅劝说让我归宗之意。”

  苏夫人看着她,“所以,难道你就听了你师傅的劝?私下里已经认祖归宗了?”

  苏风暖点点头,“我师傅凭白地诓人一场,自觉理亏,便应下帮他劝说。”顿了顿,她不忿地道,“臭老道能教我谋心之术,自己自然运用得炉火纯青,她知晓我一生夙愿便是能护叶裳一生安顺,便说我爹已经辞官归田了,将来风云变幻,犹未可知,苏府离京权利已远,朝堂的事儿,鞭长莫及。我就算将江湖攥在手中,有时候也不抵用,毕竟叶裳是容安王府世子,可是一直活在京城的。所以,让我别那么计较,既然燕北苏家有意,我不如就顺了他们的意。左右我又没认了别人,那到底是我父亲的出生之地,他们都是与我有着血脉亲缘的亲人。”

  苏夫人点头,“这话说得倒也有些道理。所以,你就同意了?”

  苏风暖点头,“我没有理由不同意。”话落,她看着苏夫人道,“娘,整个北境都是燕北的地盘,可以说,南齐江山若是分为四份的话,燕北就占了一份。这四分之一的南齐江山,有兵权,有家业,爹不要,是因为爹心怀天下,为南齐子民而报国,不止为燕北一地。而我与爹不同,我只是要保咱们一家安好,护叶裳一人平安。燕北这个强大的后盾,既然上赶着要我给我,我如何会如爹一样死活不愿?”

  苏夫人点点头,“倒也是!”

  苏风暖又道,“不过我当初开出了一个条件,燕北苏家认我之事,开祖祠,入祖籍,我的名字上了苏家族谱,记在二叔名下,作为他的长女,这些都可以。但是不可以公之于众。”

  苏夫人道,“怪不得这些年我们没听闻半丝你与燕北苏家牵扯的消息,原来是这样瞒着了。”

  苏风暖点头,“爷爷和二叔以及几位叔公们都同意啊,说只要我认祖归宗,一切都好说。”话落,她叹道,“可叹燕北苏家和娘您一样,都缺女儿养啊。”

  苏夫人喷笑。

  苏青哼笑,“我可听说了,燕北苏家旁支不知多少女儿,在燕北地界,各大家族以娶燕北苏家女儿为荣,庶出的身份也不低贱。哪里是燕北苏家缺女儿?明明是看你好,想抢了去而已。”

  对于苏青的话,苏风暖不置可否。

  苏夫人却认同地道,“我女儿自然好,燕北苏家人素来都有眼光。”话落,看着苏风暖道,“这样说来,你一个人入了两个户籍?”

  苏风暖点头,“嗯。”

  苏夫人又道,“这怎么行啊?一个人岂能当做两个人?”

  苏风暖失笑,“燕北苏家想做这个,简单得很,怎么就不行?爷爷赐了我小命叫缘缘,爷爷和二叔以及几位叔公长辈们一律喊我这个。燕北王府的仆从们从上到下,都只称呼我是大小姐。对外只说二叔还有一个女儿流落在外,几年前认祖归宗,哪个大家族里没几桩秘事,苏家子嗣之事,苏家人说是就是,入了族谱,就是了。没人质疑。”

  苏夫人闻言又问,“这样说来,你认祖归宗后也有几年了,一直与苏家来往密切?”

  苏风暖点头,“自然的,每年我都去燕北一趟。”话落,她揉揉额头,“身为燕北苏家的一份子,要管些账务,尤其我是以嫡长女的身份记到了二叔的名下,分担的就多了些。每年总要去一趟,住些日子,处理些事儿。”

  苏夫人一怔,“燕北有这样的规矩?我怎么从来没听你爹提起过?你还要管账务?”

  苏风暖哼了一声,“以前没有,到我这里就有了。”话落,道,“您当燕北苏家为什么连我爹这关迈过去,直接认我?我一个女儿家,若非对燕北有大用,燕北苏家怎么会颇费周折在我百般不同意的情况下死活要认我?苏家知晓我有三个哥哥,也没闹着要认不是?”

  “是啊。”苏夫人点头,看着她,“你对燕北有何大用?苏家要求你做什么?”

  苏风暖见苏夫人露出一脸担心的神色,笑着说,“倒也没什么,就是认祖归宗后,让我接管了些燕北苏家的产业,到如今四五年了,燕北苏家举族的产业目前都交给我来管了。二叔本就不喜弄账务之事,他跟爹一样,就喜欢练兵,不过爹练的是南齐的兵,他练的是燕北的兵。我回苏家后,她越来越懒了,渐渐地都推给我了。”

  苏夫人立即道,“你二叔日日练兵做什么?”

  苏风暖叹了口气,“娘啊,燕北就不需要练兵的吗?燕北王府要守护南齐北方的屏障,自然不能疏忽兵事。否则您当北周兴兵为何不找燕北作为突破口?而是找了西境的凤凰关做突破口?自然是燕北突不破。”

  苏夫人敲敲头,“是娘笨了,多少年来,燕北无兵事,我以为燕北王府早已经大不同以前,没想到倒没疏于兵事。”

  苏风暖笑了笑,“燕北王府的兵不过五万,是一个封地之王能养的最多的兵了。不过这五万兵马,也是以一敌十了。”

  苏夫人点头,摸着苏风暖的脑袋道,“这样倒也好,这么多年,你爹对燕北苏家的愧疚,就由你补上了。你爹若是知道,也不会怪你的。”

  苏青忽然问,“你对叶裳那小子,不会也跟对苏家一样,补了爹的愧疚吧?”

  苏风暖瞪了苏青一眼,“情分能是愧疚换得到的吗?当年,我和爹找到他时,确实有那么点儿想法,但长久下来,想不改了想法都不行。”话落,她看着苏夫人,“娘,您还有什么要问的吗?没什么要问的,就吃早饭呗,我饿了。”

  苏夫人道,“没什么要问的了。”话落,站起身,吩咐人端早饭。

  吃过早晚后,苏青将苏风暖拉到了一边,郑重地警告她不能和叶裳越线。

  苏风暖愣了一会儿才弄明白他的越线是什么意思,一时间分外无语,伸手拍拍苏青肩膀,似笑非笑地道,“三哥,风花雪月,红绡帐暖的事儿,你倒是极懂啊。我年纪还小,目前还不懂。越线是什么,要不然你说明白点儿?”

  苏青顿时瞪着她,骂道,“臭丫头,爱懂不懂,总之我警告你,不准太过火了。”

  苏风暖见他要急,想着到底是他的亲哥哥的,顿时笑道,“知道了,你可真是操心。”

  苏青哼了一声,一甩袖子,拿了伞,出了府门,前往王大学士府了。

  苏风暖左右无事,想了想,还是打算折回容安王府,答应叶裳陪他,总不能真说话不算数。她刚要出门,又想到日前答应叶裳将她那两年没回京看他时搜罗的奇巧物事儿给他,便叫来管家,吩咐他带着人去库房抬出来,以苏夫人的名义,送去容安王府。

  管家应了一声,连忙去了。

  苏风暖这才出了门,去了容安王府。

  她回到容安王府时,叶裳已经吃了早饭,正坐在桌前喝药。

  苏风暖跳窗子进了屋后,看了他一眼,挥手关上了窗子,坐在他对面,称赞道,“乖乖喝药,不错。”

  叶裳放下药碗,瞅着她,“这么快就回来了,还真是说话算数,伯母找你做什么?这么急?”

  苏风暖身子靠在椅子上,无聊地道,“为了燕北苏家的事儿。”

  叶裳点点头,不再多问。

  苏风暖见他不问,想着他必是知道一点儿的,既然他不多问,她也懒得再说。对他道,“我已经让管家将我这两年搜罗的奇巧物事儿抬来你这里了,有很多好玩的东西。”

  叶裳笑着点头,“正好,你陪着我一起玩,一个人怪没意思的。”

  苏风暖痛快地点头,“行啊,反正怎么都是陪着你,干坐着也没意思。”

  叶裳看着她,“我即便与你就这么无所事事地对坐上一辈子,也不觉得没意思,只是你的性子闲不住而已。”

  苏风暖闻言伸出手,轻轻地拍了拍叶裳的脸,调笑道,“叶世子这情话说的,愈发不能自持了。我可听说了,这两年,你最是闹腾,难道那些传言里的那些闹腾事儿,都不是你做的?我面前的这个你与这两年闹腾的那个你,不是一个人?”

  叶裳失笑,“你不来京躲着我不见的那两年,我不闹腾些,实在难受,一旦闲下来,就发疯地想你。而又寻不到你,只能做些事情,聊以解烦了。”

  苏风暖想了想,诚然地说,“那两年我也不太好受,差点儿管不住自己,来京看你。”

  叶裳眸光一时又露出璀璨色,“当真?”

  苏风暖敲了敲桌面,翘着腿说,“自然是真的了,什么时候骗过你?”

  叶裳瞅着她,喝了一口茶,慢悠悠地道,“你骗我的事儿也不少。”

  苏风暖仔细一想,确实还真骗了他不少事儿,便笑着说,“这事儿没骗你,是真的。”

  叶裳露出得意的笑意,“我恨极了你不来京时,便想着,你应该也是会想我的,只不过偏偏忍着不来,我心里便舒服了些。”

  苏风暖无语望棚顶,什么人啊这是!自己的痛苦需要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才觉得舒服嘛。

  ------题外话------

  这是一更哦~

第七十四章 机巧弩箭

  二人闲话时,苏府的管家遵照苏风暖的吩咐打着苏夫人的名义,送东西来了容安王府。

  千寒没禀告叶裳,便直接收了,然后,谢了苏府的管家,命人抬着东西来了叶裳的院子。

  足足有两大铁箱子,因箱子极大,进门口时倾斜着才堪堪能进来。

  千寒放下铁箱子后,带着人出去了,又关上了房门。

  叶裳瞅着摆在地上的两个大铁箱子,一时失笑,“这里面装的全是你搜罗的奇巧玩物?竟然有这么多?”

  苏风暖颔首,“是啊,两年多下来,可不是就有这么多?”

  叶裳站起身,慢慢地围着大铁箱子走了一圈,对苏风暖笑意深深几许,声音也温柔得要滴出水,“如今见了这两个大箱子,我相信你说的话了。”

  “嗯?什么话?”苏风暖一时没转过闷。

  叶裳道,“你也想我的话。”

  苏风暖失笑,以前每年,遇到什么好东西,她都会派人第一时间送来京城,即便她人不来的时候,东西也会到。除了他的生辰礼,每年来来回回送东西的人就要跑几趟。后来两年多前,他送她一盏鸳鸯灯,表了心意,她一时受不住,便逃出了京城,虽然是想他断了这份心思,但到底还是耐不住这些年相处下来的情意。

  如今更是割不断舍不开了,真是冤家!

  她看着他笑得高兴得意,自己也站起身,来到两个大铁箱子跟前,蹲下来,伸手打开了铁箱子。里面满满当当的物事儿,将箱子装的一点儿多余的空档都再也腾不出来了。

  叶裳也蹲下身,伸手拿起一物,把玩了一下,又拿起另一物,看了看,又随意地挑拣了几个,最后,偏头笑看着苏风暖,“这些东西,来自东西南北,都是出自名家之手,你这都是哪里淘弄来的?那两年多不来京的日子里,走了这么多的地方吗?”

  “是啊,走了不少地方,这个天下都走遍了。”苏风暖道,“有时候一日就辗转两个城镇。”

  叶裳看着她,第一次询问,“开采私矿,贩卖私盐,有违法纪的那些营生,用这两年都收手了?”

  苏风暖看着他,“我还以为你不会问我呢,如今这是问了啊。”话落,笑着道,“至少够你挥霍三辈子了,不收手等着被人揪出来砍头吗?自然都收手了。”

  叶裳放下手中的物事儿,伸手抱住她,轻笑着说,“你为我做了多少事情,这一辈子,都数不清了吧,我除了这张脸拿得出手外,也没什么不是你给的了。我就以这张脸为本钱,求姑娘以身相许吧,虽说以色侍人者不能长久,但我觉得,我这无双容貌,天下也没第二个了,看惯了我,你是懒得看别人的,所以,这长长久久也不是虚话。”

  苏风暖闻言喷笑。

  这一日,零星的小雨又下了一日。

  苏风暖陪叶裳在他的屋子里摆弄那些奇巧物事儿,玩耍了整整一日。

  据说太后这一日一大早便将许云初召进了宫,与他叙话了一个时辰,淑雅公主不知道听到了什么风声,在午后,气势汹汹地去了苏府,要找苏风暖,苏夫人见淑雅公主来者不善,便和气地说苏风暖在王府闭门思过抄书呢。

  淑雅公主又冲去了王府。王府的管家禀告了王禄后,便将她挡在了门外,说老爷说了,小姐近日要好好地闭门思过,除了皇上和太后,任何人都不见。

  淑雅恼怒,但王禄是朝中重臣,她不敢在王府闹,便又气冲冲地回了宫。

  据说这一日除了淑雅公主外,林家五小姐林可岚也向苏府递了帖子,说要感谢苏风暖的救命之恩,苏夫人照样以苏风暖在王府闭门思过抄经书给推了。

  京中有什么风声,自然瞒不住容安王府,千寒将这些事儿禀告给了叶裳。

  叶裳哼了一声,对苏风暖道,“什么乱七八糟的人你也惹也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