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一哭,钱塘千里追随而来的百姓也都跪在地上:“不能杀…”

“午时三刻,行刑。”台上司辰官再报。

刽子手手上的刀高高的举起。就在这时,所有人的突然感到眼前一晃。随后这种晃荡越来越厉害,众人都东倒西歪了起来。

“不好了,地震了,地震了。”终于。有人惊孔的叫了起来。

“往后退,往后退,后面不震。”站在后面的人大声的道。

此时。围在断头台前的人急忙往后退,果然。退到后面,地面就不震了,再看那断头台,此时整个断头台都在摇摇晃晃的,台上的众人也都站不稳,摔倒在地上,那刽子手更是连刀也握不住了,更别说行刑了。

“世人开口说神仙,眼见何人上九天,不是仙家尽虚妄,从来难得道心坚。有人问我修行事,云在青山月在天。”闹市之中,一邋遢道人穿街而过,他的声音并不显,却尽数传进了每个人的耳里。

道人过后,街上便又响起一阵马蹄声:“圣旨到,刀下留人…”

就在这时,震动的地面平复了,断头台上,除了倒在地上的桌椅,一切归于平静。

随后一骑青衣侍卫就打马而来,直奔上断头台:“…白素贞虽然有错,但更有功,功过相抵,正蒙圣上大赦之时,故赦白素贞免于一死…”

而此时,午时三刻已过。

白素贞依然好好的站在断头台上。

天意否,说不清道不明,但白素贞已经赢了。

白素贞和许仙相视一笑,两人携手走下断头台,白素贞从许大姐手里接过小娃儿。

“走走走,回客栈去,咱们好好聚聚,吃他一顿。”李捕头高兴的拉着许仙冲着许娇容道。

“你就知道吃。”许娇容瞪眼,不过,众人脸上俱是喜笑颜开。

阿黛同赵昱也是相视一笑。

不远处,一家酒楼里,一群士子正喝着酒,阿黛侧眼过去,正好从敞开的窗户看到里面,颜生,宁采臣,安修之还有赵珽等并着几个士子正吃着酒,边上一个人正跟拿着一卷东西,跟他们说着话。

那人一身光鲜,颇有些派头,只是阿黛的眉头却皱了起来,若是她没看错的话,那人正是前段时间还是过着半乞讨半帮闲日子的齐三。

连口饭都混不上的齐三!!

“你在看什么?”赵昱好奇的问。

“二哥,你看那人…”阿黛伸手指着,只是此时,从敞的开的窗户那里却看不到齐三了。

“哈,哪个?是宁采臣和安修之他们,这后日就要考了,考前倒是要松泛松泛脑子的。”赵昱朗笑道,他看到的自然只是宁采臣等人。

此时,酒馆里的安修之等人也看到赵昱了,没一会儿赵珽快步出来:“堂兄,大家请你去喝一杯。”

赵昱看了一下阿黛。

“你去吧。我先回去就是了。”阿黛冲着赵昱道。随后阿黛却又状似无意的问赵珽:“刚才我们看着还有人站在边上跟你们说话的,那是谁啊?”

“哦,是一个兜售考题的,说是有历年来的押题高手押的题。”赵珽道。

“理他做什么?这些都是骗人的。”赵昱没好气的道,他虽然没有参加会试,但从府试,院试,乡试起,每次考前,都有那押题高手出现,就是为了骗点钱。而到了会试,这种所谓押题高手押的题就更多了,众人都已见惯不怪了。

赵珽又笑道:“是不理他,不过这人做生意挺有趣的,先给我们每人写了题,说是暂时不收钱,若是真押中了再收钱。大家只当一乐。走,吃酒去。”

赵昱便吩咐赵炳送阿黛回府,他则跟着赵珽过去吃酒了。

只是阿黛听着赵珽,却是琢磨着,齐三的出现很奇怪。

“赵炳,你去打听一下一个叫齐三的人,他身边有一个老婆婆,曾因老婆婆的蛇伤在永和堂闹过事情。”回到恭王府,下了马车,阿黛却又冲着赵炳道。

“是。”赵炳应声下去了。

第二百二十六章 失踪的齐三

阿黛正要回屋,就看到章氏带着宋可儿正整理的东西,几个木箱子摆开来在院子里晾。

“四婶这是晒家私呢?”阿黛带着杏儿上前,打趣了一句道。

“什么家私,就一些压箱底的,我理了理了,规整一下交给可儿打理了。”章氏道。

“四婶儿这是打算?”阿黛不由的挑了挑眉头,交待压箱底的东西?四婶儿这是打算交家了?阿黛说着,不由的看了看一边的宋可儿,宋可儿脸带着欢喜之意微微点了点头。

阿黛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你四叔原先说好的。要回京,不过京里一时没有合适的位置,你四叔在钱塘也任了三年多的差事了,钱塘县衙那一摊子已经熟了,再说了,今科会试,钱塘士子十几个呢,若是能有几个中榜了,那也是一地教化,你四叔考绩上也能得个优,这算是到手的功劳,所以,你四叔跟你爹他们合计了一下,干脆的,就暂时不回京了。

章氏说着,顿了一下继续道:“我这边云锦的婚事也订下了,是袁四爷家的小子,只等云锦十六岁嫁人。如此,我这边也就没什么事了,还得去钱塘侍候你四叔,家里这边就交给珽儿和可儿,也是能放心的。”

“嗯,四婶儿考虑周道。”阿黛点点头,心里也为宋可儿高兴,能够掌家,算是真正为赵家接受,并能在赵家立足。当年的一步错,付了许多的努力之后也算是有了成果。

当初多少人想看四房的戏啊,章氏得势,许多人都等着看章氏报复赵珽的戏码,可没想。四房虽说关起门来还是有些磕碰,但大体上还是和和美美的,如今等到章氏交家的消息传出,怕是要让人大跌眼镜。

当然了,章氏也是有着心思的,她去钱塘同赵四爷相聚,一来可以管着后院。免得再惹事端。二来也可趁着还年轻再添一子,这才是头等大事。

看章氏和宋可儿忙活,阿黛便告辞回了昱和院。

在昱和院门口。阿黛又看到了牛氏,胡二嫂正陪着她说话。

“二婶过来了,二嫂怎么不带二奶奶进屋里奉茶。”阿黛看着两人站在门口说话,便道。

“不用不用了。我就闲逛呢,见到胡二嫂在这里。便闲聊两句,这就回去了。”牛氏摆摆手笑道。

“哦,都闲聊什么?”阿黛好奇的问道。

“也没什么事情,就是最近京城里一些风言风语挺多的。有关会试的,说是今科主考的聂大人是同文书院出身,今科钱塘士子讨巧了。又说康王只晓得吃喝玩乐。代帝监察这种事情哪里做得好,搞不好反而弄出祸来等等。”牛氏无所谓道。

“哦。那二婶对这些事情怎么看?”阿黛微眯着眼反问道。

“我们妇道人家也就听个闲话,依我的性子来说,随他们扯什么东西,咱们自顾自关起门来过日子,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牛氏道。

“嗯,二婶子这话在理。”阿黛点点头笑道。

“好了好了,不打扰夫人了,我回去了。”牛氏也笑哈哈的回去了。

“我送二婶。”阿黛应道,便抬步送了牛氏到得院门口。

看着牛氏回了赵家二房那边,阿黛才回转身进屋。

“夫人,今儿个这牛二奶奶好生让人迷糊,就闲扯了这些,弄得人五迷三道的,什么意思啊?”胡二嫂道。

这自然是有含意的,阿黛没有回胡二嫂的话,反问道:“二嫂,今天牛二奶奶是不是见了什么人?”

“哦,也没什么人。对了,今天上午的时候我看到璋公子的那个岳母冯氏来了,是牛二奶奶招待的,午饭前走的,我还嘀咕着怎么也不留个饭呢?”胡二嫂道。

“这就是了。”阿黛道。

赵璋的岳母家阿黛晓得,姓冯,也算是京中的大户人家了,她们家有一子是靖王府参事。

她这个时候来找牛二奶奶,而亲家来往,这到了饭点又不留饭,这里面就有些讲究了。

只怕这是靖王想拉拢赵家二房了。

去年,漠北大雪,牛羊冻死无数,这快开春了,又是青黄不接,一些留下来的胡部又起了打草谷的心思,聚集了五千人马犯边。在边城被赵璋带着人打了回去,一点也没讨得好。

如今赵璋在军中声望日胜,颇让人不敢小瞧了。

再加上之前的传言,赵家二房想夺权,逼死恭王妃之事,这些怕是惹得靖王起了心思了。

别看牛氏扯了一堆话好象没什么正题似的,但她其实就是借着闲话来表明她赵家二房的立场。

经过天山雪莲一事后,大家都能看出恭王府这边是站在康王一边的。

而牛氏说的那些闲话里,会试这方面,赵昱和她都是钱塘人,赵昱更曾是同文书院的学子,再加上安修之是王黛的姐夫,如此,若是钱塘士子最后真惹人诟病的话,那恭王府这边多少也会受些牵连,这还只是小事。真正的大事在康王那边,恭王府公然站在康王一边,若是康王一出事,恭王府又岂能幸免?到时,赵昱便是皇帝的亲外甥也不起什么作用了。

这些闲话,显然是别有用心的人传出来的,牛氏借用这些闲话其实也是在给阿黛提个醒,另外,她也是向阿黛表明立场。

同样的糊涂不会犯第二次,靖王或有心拉拢,但赵家二房只管关起门来过自家的日子,做好自家的本份。显然也是不想因为冯氏出面而引得赵昱这边的猜疑。

“怎么站在门口?”阿黛这边正跟胡二嫂说着话,身后传来赵昱的声音,赵昱回来了,吃了酒,也就一个微醺。整个人带着一些随性,倒显得宽和起来。

平日里的赵昱再宽和也是有着迫人之气的。

“没什么,刚送二婶子回屋呢。”阿黛上前挽着赵昱的胳膊,随后把牛氏说的那些闲话说了一遍。

二房的心意赵昱也是能看明白的,也是朗天一笑,二叔终是看得清的。

赵家现在的局势,赵家二房有两子在边城。声威日胜。军中一局之地跑不掉了。

赵家四房,不管会试赵珽会不会中,一个举人在京中大族里面也是有些成就的了。再加上赵四爷在钱塘如今也是风声水起,以后在朝中文臣之中亦有一足之地。

如此,赵家的根基已实,再不是如以前一样。恭王府倒,赵家就纷崩离兮的局面了。

在这个时候。赵家二房和四房当以不变应万变。

如今的赵家不是受一点风雨就飘摇的了。

不过,说到闲话赵昱的神色却是一凛,却是挥了挥手中的一本册子:“只怕是已经动手了。”

“什么?”阿黛接过册子一看,全是一些考题。

“是我从赵珽那里弄来的押题。这些押题看着不简单哪。”赵昱道,做为赵拓,他本是杭州府的解元。从小跟着于老先生学习,历年来的科考试题也实在见过不少。若说押题高手,曾经的赵拓也不遑多让,他自能看得出这份押题的份量之重,甚至看过这后,赵昱有一种匪夷所思的想汉,这根本就不是一份押题,而就是考题,而一份花尽了心思弄出来的押题却白白的送人,只是象征的说考试过后再来收钱,这就让人起疑了。

因着阿黛的一些预见性,再加上跟据情况的分析,两人也私下分析过,会试将是多事之秋。只是落到具体的一点上,却也无法预测到一些细节。

“我让赵炳去查齐三了。”阿黛却是瞪大眼睛道。

“齐三?我们中午遇到赵珽他们,你好象说看到了齐三?”赵昱问道。

“是的,这个齐三应该就是向赵珽他们兜售押题的那人。当时,我看着齐三衣着光鲜的,觉得奇怪,所以回来后,我就让赵炳去打听一下齐三。”阿黛道。

正说着,杏儿来报:“世子,夫人,赵炳求见,还带着一个老婆婆。”阿黛这边话音刚落,杏儿就来报。

“走,我们去看看。”赵昱冲着阿黛道。

阿黛点点头,两人便一起走到外屋。

“夫人,齐三没找到,不过,这位老婆婆知晓我是恭王府的人,便求我带她来见夫人。”赵炳拱手道。这老婆婆正是当日中了蛇毒的老婆婆。

“婆婆坐,杏儿上茶。”阿黛道。

那婆婆有些拘谨的坐了下来,捧着茶水喝了几口,只是有些心不在焉的,差点呛着。

“婆婆慢点,你要见我可是因为齐三?”阿黛微笑的问道。气机飞扬之间,能让人心绪安宁。

听着阿黛问话,老婆婆倒是放松了些,回道:“可不是,这位差人去打听齐三,我就晓得这小子肯定是犯事情了。三儿是有些浑的,但是个有良心的孩子,他一直跟我说要让老婆婆过上好日子,前几天,他突然买了许多好吃的回来,还带回了一百两银子。说是找到了一个营生,一百两是预付,事成之后还有四百两,说实话,老婆子非但没有高兴,反而有些心惊肉跳…

说到这里,老婆婆停顿了一下继续道:“老婆子活了这把年纪了,瞧的也多,这发财哪是那么容易的,三儿他大字不识得一个,若说是赚两个辛苦钱我是信的,可突然白花花的一百两银子,还是预付的,后面还有四百两,总共是五百两啊。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就算掉下馅饼也砸不到我们这样人的头上,可这突然就砸到头上了,我这心里反而不安的很,总觉得是祸不是福,可他不听,第二天离开了家,自那以后我就再也没见着他。”

老婆婆说着,声音有些哽咽,显然是担心齐三了。之后便解开手上的包裹,赦然是二十两一锭五个大银元宝。没有任何官家印记,是私铸的银元宝。

看着这五锭银元宝,听得老婆婆这么一说,阿黛和赵昱都觉得事情有些不同寻常了。

如果真是卖押题的,那总是为了赚钱,哪有钱没赚,还倒贴了大笔银子出去的?这怎么也说不过去。

阿黛宽慰了老婆婆几句,又让胡二嫂带她下去暂时安顿一晚,天已经黑了。

“这事情不对,我去见见康王。”赵昱当机立断的道,这事情虽然现在还有些摸不着头绪,但康王是本次会试的监察,这事情又很有些可疑之处,让康王知道会更好一点。

赵昱说着,让长春去备马车,没一会儿马车备好,赵昱上了马车,马车由后门出府。

“小心点。”阿黛扬着脖子叮嘱。

第二百二十七章 风云变换

转眼亥时人定,天不知何时下起了雨,不大,但滴滴答答的让本来有些烦燥的心更不能平静。

赵昱去见康王还没有回来,阿黛这心里也是有些担心。

“夫人,长春回来了。”这时胡二嫂匆匆进来道。

“让他在外厅等着。”阿黛道,一边杏儿帮阿黛整理好衣服,随后两人就匆匆走到外间。

外厅上,长春的脸色有些凝重,见到阿黛出来连忙施礼:“长春见过夫人。”

“长春不要多礼,世子爷呢,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阿黛连忙问道。

“世子爷先去见了康王,随后康王又带着世子爷进了宫,进宫后不久,就有太监来给小的传话,说是太晚上,世子爷出不了宫,让小的先回府报信。”长春道。

听着长春的话,阿黛沉思着,看来这押题的背后牵扯不小,这分明是皇帝故意留人了。

“好了,你下去休息吧。”阿黛冲着长春道。

长春行了礼下去。

是夜,阿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睡,只到半夜后才沉沉睡去。

梦中,阿黛气机飞扬。

皇宫的上空,腾着一股阴郁之气。

天空之中,紫微星暗淡。

当然,这并不奇怪,自去年以来,皇帝的身体就常常出问题,这也是皇帝忙着修建升仙台的原因,而以阿黛来看,皇帝的身体是真有大问题,长年服食乱七八糟的丹药,如同在服毒。

明朝的嘉靖皇帝身体就是这么弄跨。

其实皇帝自己也知道他的身体挺不了多久了,所以才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升仙台上。

书房里。皇帝铁青着脸,他的面前摊着一册卷子,卷子边上是一本小册子。

这本小册子阿黛十分的熟悉,正是赵昱从赵珽那里要来的押题册。

而另一册摊开的卷子,却是大齐永兴恩科等字样,显然正是本科要考的题目。

而此时,两方对比之下。卷子和册子的题目一模一样。

那册子哪里是什么题押?分明就是试题。显然今科的试题泄露了。

阿黛猛的一下从梦中醒来,外面天还是黑着,阿黛并没有睡多少一下。

想着入梦中所见。阿黛一阵后怕,也幸好她这边小心,若是不知情,任由事情发展。那等到自家姐夫等人高中后,再由人将事情揭出来。那时谁管你是押题还是什么,那就是一场科场大案,自家姐夫等人说不得就得坑在这个大坑里面了。

想着阿黛的背心都直冒汗,这手段太有些阴毒了。

另外的。阿黛还想起赵珽那天的话。

齐三说了,先给他们押题,等到考完后。让他们再付钱。很显然的,齐三的话在这里就埋下了一个坑。

齐三等考完试后就会去找赵珽等人要账。而若是这时,被幕后这人逮个正着,那就算是人赃俱获,自家姐夫等人便是浑身长嘴也说不清了。

真正是好谋算,便是齐三其实也就是一个弃子。等到事情一发,齐三也就没命。

一百两买一命,还真是便宜,而对于整场谋划,这一百两带来收益可就无法估量了。

到得此时,阿黛终于把之前的事情连起来了,只是她还好奇,齐三背后是谁?高家?靖王?或许后面还是一个炮灰?

这些事情就需得等到齐三落网才能知晓清楚了。

不过,想到这里,阿黛眉头一皱,本来按照对方的谋划,齐三应该在会试结束后还要找赵珽等人拿钱的。

可如今,事情提前一步揭穿了,那今科考试的题自然要换了,这题目换了,等到会试之时,对方必然会猜事情出问题了,到时齐三可就危险了。

阿黛这边还想从齐三身上顺腾摸瓜的找到背后之人呢,虽然大体上也能猜到,但还是要有证据的,这叫来而不往非礼也。

想着,阿黛便连忙起床,让杏儿掌灯,还得再去见见老婆婆。

老婆婆夜里就住在昱和院的厢房里,屋里的灯亮着,显然也是一夜没睡。

见到阿黛过来,老婆婆连忙行礼,阿黛自也连忙相扶:“婆婆,没歇息啊?”

“唉,老了,又认床,我这心里还担心三儿呢,睡不着就坐着。”老婆婆看着油灯的灯花实话实说道。

“老婆婆,你再想想,齐三有可能去哪里?嗯,这个地方最好是平常人不知道的。”阿黛也不拐弯抹脚,直接问老婆婆道。

她想过了,如果说齐三现在就被控制起来不太可能,对方还不知道事情败露,毕竟事后还有差事让齐三去做,之前不可能表现出恶意。那么最多也就是叮嘱齐三在事情完成以前不要露面。

所以,阿黛觉得更有可能是齐三找个地方躲起来了。

“哦,这么说的话我倒是想起一个地方了。”老婆婆沉思了好一会儿说着,却又停顿了一下:“夫人,你跟我说实话,若是三儿被抓到会不会死?”

“婆婆,现在一切都说不好,我不知道齐三在整个事件陷的有多深,也还不清楚整个事件牵涉会有多广。所以,齐三会不会有事我现在也说不清,但有一点,如果事情揭穿的话,对方为了保他们自己必然会对齐三下杀手。”阿黛诚恳道。她这话也是实话实说。

老婆婆想了一会儿:“我明白了,总之,求夫人尽力保一保齐三吧。菜市口那边有个窖菜的地窖,现在已经废弃了,以前三儿躲债时就是躲在那里。”

阿黛重重点头。

此时外面响起了公鸡的叫声,正是鸡鸣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