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醒你了,许是有急事,时辰还早,你再睡一会儿。”赵昱冲着阿黛道,至于董修这时候过来,皇帝病重,康王和靖王的争夺已进入了白热化了,这时候自然是只争朝夕。

“没事,这天也快亮了,现在醒来,也睡不着了。”阿黛笑道,这也是恭王妃去世了,要不然,这时候她就该起来准备去给恭王妃请安了。

说着,阿黛自己披了衣服,先帮着赵昱整理了衣服。杏儿打了热水进来,赵昱洗漱后就出得屋去。

没一会儿,气机飞扬之间,董修同赵昱的对话传进了阿黛的耳里,皇帝要在十日后举行升仙大典,也就是说,皇帝在医‘药’没办法的情况下,想用道术升仙,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只可惜长生之道终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

阿黛这时不由的便又想到了昨夜的入梦。

她猛的惊跳了起来,如果她没料错的话,十日后的升仙大典正是皇帝命归黄泉之时。只是却不知皇帝是病死,还是有人故意为之了。

想到这里,阿黛又猛的想起昨天从宫里出来时,见到靖王同清泉真人见面的情形,却是颇有意味了。

赵昱这时进屋了,阿黛连忙把入梦中的情况跟赵昱一说,再结合之前董修送来的消息,一些东西已经呼之‘欲’出了。

“放心,半个月前,我已经去信让赵璋和赵平带着兵马悄悄到京郊了。”赵昱道,这事情他怕阿黛担心,之前并没有跟阿黛说过。不过,如今朝中局势是蓄势待发,他便说一说,免得阿黛太过担心。

其实何止这些,比如说,杨家那边,兵马司虽然职位低,但管着一城之兵马,若是宫中动‘乱’,外面的军队难以‘插’手,能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五城兵马司。另外由五太爷出面,九‘门’守城军中多是边军出身,跟恭王府有着千比万缕的关系。

所以说,皇帝顾忌恭王府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也正是一开始靖王利用英华庵的原因所在。

当然,这些东西就赵昱没跟阿黛说的太清,不想她太担心。

此时阿黛听得赵昱这话,才略略松了口气,有准备就好。

皇家这样的大戏,如果做为普通百姓,自是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机,还能看一场大戏,但做为王府,更是跟康王绑在一起的王府,终是要拼尽全力的。

想到这里,阿黛倒是想起了于家的家学。

当年,于老先生便是扶佐永兴帝登基的,为永兴帝一党的头号智囊,终为一代帝师,清贵至极的地位,虽然在野十几年,但如今仅仅一个复起的谣言,却已经能掀起朝中各种风起云涌了。

若是这回康王能顺利登基的话,赵拓便又顶着赵昱的身份,再现了他外祖曾经的辉煌。

如此,祖孙俩便成就了一段佳话。

“对了,会试时,咱们揭穿了泄题案,皇帝却仍故布疑局,想引蛇出‘洞’,只是最终却被我姐夫他们以罢考打‘乱’了布局。那这回的升仙大典,皇帝会不会再故计重施?”阿黛这时又问,实在是昨晚入梦中最后两个画面,前面永兴帝已经死了,可为什么又有永兴帝出现的情形呢?天机之道,十分的莫测,所以,阿黛福如心致,便这么一问。

听得阿黛这一问,赵昱两眼不由一亮,想着在大火中消失的孙娘子一家,以及突然出现在孙家周围的陆超,这也未尝没有可能。他须得仔细看看。

“我去见康王,你在府里,一切小心,若有不决之事,可问五太爷。”赵昱吩咐道。

“我晓得的,你放心。”阿黛点头,府里的一切她倒不担心,毕竟有皇帝亲赐的梅‘花’,这便也是一张护身符。

再说了,靖王还想拉拢赵家二房了,在大局未定之前不会对赵家伸手。

赵昱跟着董修离开了王府。

转眼便是午时,阿黛带着杏儿和胡二嫂直奔王成珍宝阁,她跟阮秀约好在这里见面。

二楼雅间,阿黛刚坐下不久,阮秀就带着桑红到了。

好久不见,阮秀清减了很多,她身上戴着孝,不过,整个人看着却是内敛了不少,不象以前那样总带着一股了锋芒毕‘露’的感觉,但却更让人琢磨不透了。

“你这是?”阿黛指着阮秀身上的孝,问道。

“我母亲病故了。”阮秀惨然一笑,阮夫人一身锦衣‘玉’食的,终是在贫寒面前倒下了。

“节哀。”阿黛道。

“没事,人总是要去的。”阮秀倒是一脸坦然。是悲伤后的那种坦然。

随后阮秀看着阿黛道:“夫人约我可是为着刀疤的事情。”

“不错。”阿黛点点头。

“迟了,已经被高家灭口了。”阮秀用劲闭了闭眼,一脸恨恨的道,随后张开眼睛看着阿黛:“王黛,你可知道,十多年前,让京城王家家破人亡的那场瘟疫实际上是人为的。”

阿黛心中大震,其实这一点她不是没有怀疑过,王家先是遭马贼洗劫,马上就遭时疫,这一切实在是太巧合了占,想着阿黛盯着阮秀,两眼眨也不眨:“你说清楚,什么叫那场瘟疫是人为的?”

“当年王家得了西域商道,只是钱财惹人眼,于是高老爷子就借用刀疤劫杀了高家商队,只是商队除了还可以再建,高家并不能完全达到占有西域商道的目的。就在这时,清泉真人正受到朝中官员排挤,再加上当时皇后病故,也使得皇帝怀疑清泉真人的本事。清泉真人为了竖立自己的威信,就同高老爷子商议。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就制造了时疫之事。据刀疤临死前所说,所谓的时疫是一种南疆的瘴母,是刀疤去南疆‘弄’来的,这也正是王家人当时染的时疫。而当时清泉真人救人的神仙水只不过是南疆那边针对瘴毒的一种土‘药’罢了,清泉真人也正是凭借着解除时疫这一点声名大震,才更为皇帝所信任。”阮秀一一的道。

到得这时,京城王家当年所遭遇的一切便明了了。

谁也没有想到,十多年前,让京城人闻之而‘色’变的时疫只不过是一场人为的投毒,实在是令人发指。

“只可惜,刀疤死了,这一切都死无对证了。”阮秀摇摇头。一脸不甘。

边上桑红也恨声的道: “这老天爷怎么就没眼睛呢。”

当初,阮五没有追上刀疤,后来便借助林娘子把林小虎之事揭穿了出来。‘逼’得高家杀人灭口,只可惜这回高老爷了派去灭口的并不是高二,等到阮五发觉,再跟踪找到刀疤时已经是迟了一步了,也只见到了刀疤最后一面刀疤就死了。

没有了刀疤,就根本定不了高家的罪,所以桑红才说老天没眼。

阮秀带着桑红离开了。

这时王靛正好过来,两人擦身而过。

前世已如烟云,今世各过各的再也不会有任何的‘交’集。

阿黛看着阮秀同桑红离去的背景。

再想昨夜入梦中,高家的大火直冲天际。古话说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又或者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第二百三十二章 道(大结局)

接下来几天,整个京城莫名的就有一股紧张的气氛。

转眼便是升仙大典。

高家。

“你说什么?孙娘子家的火不是你放的?那是谁放的?”高老爷瞪着高二。

当日当他听说那林娘子进了恭王府后,便知道他以林小虎替换刀疤的事情要败露了,到得这时,也只有一不做二不休,于是他让高二去处理掉孙娘子一家,同时又派人杀掉了刀疤,如此,以绝后患。

当时孙家着火后,他以为是高二完成了他交待的,便未再多问。没成想,老二今日才说出孙娘子一家并不是他放火烧的。

“嗯,我到的时候孙家已经起火了,不过,我留下来看了,看到锦卫军的人和兵马司的人来救火,最后确认了孙娘子一家死亡我才离开的。”高二道。

老头子对他严厉的很,反正目的已经达到,那谁放的火?又或者是孙家自己倒霉走水都不重要了,所以回来时老头子没问,他不可能自找没趣的去说这些。

“你个蠢才,谁放的火能不重要吗?”高老爷子气的差点晕过去,随后他又沉吟了:“怎么,当日处理火灾时锦卫军也到了?”

“嗯,我看到了陆超。”高二回道。

高老爷子一听这个,那背上陡的就是一阵发寒。陆超?如果仅仅是救火,锦卫军出现都已经不合情理了,何况还有陆超,这可是锦卫军的一号人物,平日都是跟着皇帝的。

“你下去。”高老爷子冲着高二挥了挥手,随后他一个人在书房里走来走去的。嘴里嘀咕着:“事不可为,事不可为了。”随后高老爷子又重重的拍了拍桌子,咬着牙:“只能丢车保帅。”

转眼便是升仙大典的吉时。

宫中升仙台。

在一片鼓乐声中,清泉真人伴着永兴帝登上了升仙台。

随后是永兴帝祭天,再由清泉真人颂升天青词。

青词念完,升仙台上,便风云涌动。

“请陛下服用升仙丹。”清泉真人这时又上前。手中的托盘里有一颗光华流转。如龙眼大小的丹药,一看就不是凡品。

永兴帝转身坐在玉如意上,接过清泉真人递上的丹药。

“父皇。不可。”台下,康王阻止的道,这种升仙怎么想怎么荒谬,更何况。这段时间他调查以来,二哥和这清泉真人怕早怀谋逆之心。这丹药如何服得?

“你要阻朕升仙乎?拖下去,关起来。”永兴帝瞪着康王,手一挥,边上的侍卫立刻冲上前。押着康王下去。

看着康王被押下去,台下一众官员也都禁声了,皇帝现在越来越喜怒无常。众人不敢多言。

赵昱面色微沉,他没想到皇帝一言不合就把康王给押起来了。如此,便徒增变数,不过这种事情本就没有必胜的说活,也就只有尽力而为之。

想着,赵昱又看着台上的永兴帝,神色之间却是一片玩味。如果不是当日阿黛问起,这次升仙大典会不会又是皇帝的一次故布迷局?那赵昱真的很难发现,眼前的永兴帝根本就不是永兴帝,只不过是永兴帝安排的一个替身。

也不知是皇帝发现了靖王同清泉真的的谋逆,又或者本就是皇上的多疑?

如此,且静观其变。

当然这些赵昱没跟康王说,有些东西说太多了反而不好。

“皇帝,人人求长生,可这世上又哪里真有长生?还望皇上深思。”这时,聂纪堂一干人也跪了下来。

“朕意已决,不用再说。”皇帝依然一意孤行的道。

“请皇上服丹。”这时清泉真人唱诺道。

“儿臣预祝父皇得长生之道,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靖王拱手道贺,他心里是兴奋,紧张,只要一步,梦想的一切便唾手可得了。

“好。”永兴帝点点头,拿起丹药正要投入口中。

“皇上,不能服丹,此升仙丹非是升仙之仙药,乃是入黄泉之砒*霜,皇上不要上当,清泉老贼伙同靖王想要谋逆。”就在这时,变故突起,却看那高老爷,春寒料峭时分,光着身体,背负荆条急步上前,跪在升仙台下。

谁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变故,高老爷的话一石惊起千重浪。

靖王同清泉真人脸色大变。别人无所谓,这高大人可是知晓低细,而且他自己也是局中之人,为何突然反水?

“高大人,莫要信口雌黄。”清泉真人冷冷的瞪着高老爷道。

“老贼,休要狡辩。”高大人冲着清泉真人厉声大喝,随后又冲着永兴帝道:“实乃是上天垂怜,微臣昨夜思念大郎,在翻大郎的遗物时发现了大郎的笔记,才晓得这升仙丹中有一味主药乃是西域奇毒,这味药还是我大郎为清泉老贼寻来,据说中此毒人,人若飘飘欲仙,最后在笑中死亡。只恨我那大郎不识得清泉老贼的狼子野心,终是铸成大错。子不教,父之过,老臣请皇上降罪。”高老爷满身正气的道。

高大公子是清泉真人的徒弟,而高大人敢这么说,那必然是有证据的,立时的,台下众官再一脸大骇。

不过,事情还没有完。

高老爷子仍然是语不惊人死不休:“陛下,臣还查出,十二年前,京师的时疫并不是真的时疫,完全是国师一个手炮制的。当时因为皇后娘娘病故,朝中人开始置疑国师的能力,所以国师一手炮制了这个时疫,然后再治好时疫,取信于皇上,其行为实是令人发指。”

十二年前的京城时疫,死亡上万余人,如今想来,还是谈虎色变,没成想居然是清泉国师一手炮制,众官更是哗然。纷纷出例要求治清泉之罪。

听着高老爷子说这些,清泉真人此时已经不是气了,而是发寒了,这姓高的今天也不知是怎么了,意是发疯的将过去做事情揭露了出来。而让清泉真人发毛的是,这些事情高老爷从未亲自出手,都是假手刀疤。如今刀疤已死。高恶贼意是把所有的恶事都栽在他一人头上了,而他竟是辩无可辩。

一边靖王也一头的泠汗。

事情到得这一步,已经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靖王爷。还等什么,成败在此一举。”清泉真人一声大喝,事情瞒不住了,不过。皇帝如今孤身一人在台上,他擒下永兴帝易如反掌。所以。惊慌之余清泉真人立刻冷静了下来,抓起香案上的香炉,重重一砸。

这是行动的暗号。

立刻的,修仙台两边打开两个暗门。一队的带甲兵卫从里面冲了出来,瞬间抓住了永兴帝。

“尔等逆贼,好胆!!”永兴帝怒喝。

“动手。”此时靖王也手一挥。立刻的两队人马从暗处冲了出来,将在场的官员团团围住。

只眨眼工夫清泉真人和靖王爷的人就控制了整个局面。显然是定计已久。

“清泉老贼。尔敢,快放了皇帝,你不怕抄家灭族吗?”大臣们惊呼。只是此时,局面全在清泉真人同靖王的控制之下,放狠话一点用也没有。

赵昱依然不动声色,真正的皇帝没出现,他还不能轻举妄动。

“送皇上升仙。”此时,升仙台上,做戏要做全套,清泉国师发着狠道,硬要将那升仙丹塞入永兴帝的口中。

“恭送父王得升天庭。”一边靖王也咬着牙道。

天家无情,这时没有回头路。

“好,好,真是朕的好国师,好皇儿。”就在这时,两声巴掌声传来,升仙台的后面,永兴帝由昭妃娘娘扶着走了出来,还有一干锦卫军护卫着走了出来。

脸上一片寒霜,永兴帝多疑,而升仙之道又实是前人所未有的,永兴帝千金之躯自然不可能随意犯险,再加上前段时间,会试泄题大案总让他觉得宫中似有一股暗流涌动。所以,在这升仙台上,永兴帝先用一个替身替自己试药。

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一出人伦大逆之事,永兴帝一身冷汗之余,更是怒火冲天。

昭妃娘娘看着靖王,一脸痛心,这位自小是由她扶养大的,没想到最终却走到这一步。那她也救不得了。

随后由陆超和康王为首,一队队的锦卫军和禁卫军又将清泉真人同靖王的人包围了起来。

看到康王掌握着禁卫军,赵昱心中一松,大局已定。

两个永兴帝,此时所有的人都蒙了。事先谁也没想到升仙台上的永兴帝是假的。而被围困的众大臣都长长的松了口气,当然亦有心虚擦汗的,不一而足。

靖王和清泉真人已经双双瘫坐在了地上:“皇帝(父皇),饶命。”

永兴帝只是看死人一样扫了他们一眼。

“升仙路漫漫,就请国师先在前头引路吧。”皇帝这时说着,一边一个太监立刻把之前国师要塞进假皇帝嘴里的丹药塞进了清泉国师的嘴里…

“至于老二,先关在宗庙…”

接下来自是一阵腥风血雨。

自午后起,京城九门全部关闭,五城兵马司的人全部上街巡逻,一身黑衣的锦卫军更是一批批的在京中各处拿人。

“出事了,肯定是出大事了。”

京城一时之间风声鹤唳。各大家族都派人打听着宫中的消息。恭王府也不例外。

只是打听出来的消息都是碎片化的,比如升仙大典出事了,起因却是因为高工部高老爷突然负荆请罪,状告靖王和清泉真人谋反,还揭露出了十年前的时疫是由清泉真人一手策划的事件…

这消息一传出,京城各家立刻禁声了,牵涉到谋逆案,谁也不敢多说了,只能静观结局。

傍晚,又传来消息,清泉观被封了,所有的道士都下了牢,还有就是靖王府也被禁了。

听到这消息,阿黛长长的松了口气,不管如何,这一关应该是过去了。

只是高家…

阿黛没想到高老爷居然临阵唱了这么一出。但不管如何,从如今的形式来看,似乎这高老爷又一次踩着别人的尸体度过必死之关了。

只是入梦中的大火依然在阿黛的脑海里熊熊燃烧…

天意莫测,任你鬼诈如狐,有些东西该来的终会来的。

这一夜,赵昱没有回来,阿黛也是一夜无眠。虽说大事可能已经定了。但没见到人总是不放心的。

第二天一早,辰时,微雨。阿黛正准备派人去宫门处打听,突然心神一动,就带着杏儿走到了恭王府的大门口,不远处长街。赵昱一身皱巴巴的衣袍,脸上有了胡茬子。一脸微有些倦容,只是两眼深邃而精亮,迈着略有些急促的步调从长街口走来。

阿黛迎着他走上前,近了。

“你让担心了。”赵昱用劲的搂着阿黛的身子道。面对面之间。赵昱伸出双手,圈住了阿黛的身子。

“回来就好。”阿黛轻叹。一夜无眠,心中的恐慌在这一刻平静而温暖。

“我去为世子爷准备热水。”一边胡二嫂连忙道。拉了杏儿一起去忙活了。

阿黛挽着赵昱回到昱和院,院中。微雨燕双飞。

一通洗漱后,赵昱精神也放松了,虽然有些倦,但却并没有太重的睡意。

坐在暖阁里,看着外面草长茑飞,赵昱一一把这次事件的结果说了出来,靖王已经囚禁宗庙,清泉真人吃了他自己制的那颗升仙丹得道升天了…

而锦卫军更是在京中大肆拿人,凡是清泉和靖王一党全没有幸免的。

听到这里,阿黛不由的唏嘘,靖王的未来也就这样了,清泉真人也算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是这样的死法倒是便宜他。

“对了,那高贼呢?他这回临阵倒戈,皇帝要如何处置?”阿黛问道。

“他这回揭露靖王同国师的阴谋有功,不过,有些事情高家卷入的也深,皇帝准许他辞官了。”赵昱轻轻的握着阿黛的手道。

他知道这样的结果会让阿黛失望,但没办法,姓高的实在是太狡猾了,他在那种情况揭露靖王同清泉真人的阴谋,就是立了大功,就算明知道许多事情他本就有参予却也没办法治罪,让他丢官去职已是极限了。

阿黛握紧拳头,总是不甘。

“其实在整件事中,高大人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赵昱这时神色有些怪异的道。

“此话怎么讲?”阿黛好奇的问。

“我昨天问过陆超,孙娘子一家是他带走了,但他审过孙娘子,刀疤并没有告诉孙娘子任何东西,对于高家的事情,孙娘子其实什么都不知道。只不过,高大人发觉孙娘子被陆超带走后,就认定事情已经败露,所以他才临阵倒戈一击…”

“既然孙娘子什么都不知道,那皇帝为什么用替身?”阿黛这时好奇的问。

“皇帝本就多疑,而这种升仙的事情谁又能说的准是怎么回事,皇帝自然要用替身先探探路。其实清泉真人练的那个升仙丹很有迷惑性的,服下升仙丹后,在半个时辰内,整个人是飘飘欲仙,精气神十分的好,半个时辰后才会笑着死去,若不是有高大人揭露在先,引得清泉同靖王提前谋逆,真由替身试药的话,说不得,皇帝还真的就上当了,而到时,康王同靖王之间,鹿死谁手还真未可知。”赵昱颇有些感慨。

这一次,虽然赵昱和康王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但康王因为劝谏被那个假的永兴帝押下,这就有了变数,而这种斗争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可以说,高大人确实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着着实实是帮了皇帝和康王一把。当然,高大人只以为是保他自己的命而已。

赵昱和阿黛不晓得的是,前世,也正是这样一场升仙大典,皇帝先是用替身试药,替身试过药后觉得确实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然后皇帝便亲自用药,最终的结果是靖王夺得天下,成了新皇。

今生,因为高大人的聪明反被聪明误,结局反转了。

窗外,微雨。赵昱拥着阿黛,享受着片刻的宁静,然后不知不觉得睡着了。

无限风光在险峰,登险揽胜之后,是宁静的相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