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晨雨说:“您心里应该已经有了打算才是。”

老龙把方晨雨带给他的规划书收好,说:“知道我为什么约在这个面馆吗?”

方晨雨摇头。

“也不知是不是巧合,年轻时每回我做出一个重要决定的时候都会回到这家面馆,吃几碗店家做的小馄饨。”老龙说,“次数多了,我对这家店也有了感情,每回我碰到需要做决定时我都特意到这里一趟。”

方晨雨两眼一亮。

老龙说:“你的想法很好,我很羡慕老杨有你这样的外孙女。”他朝方晨雨伸出长满老茧的粗糙手掌,“我们也学学洋人的礼仪,合作前先握个手。”

方晨雨高兴地和老龙握了一下手。

老龙开车送方晨雨到学校门口。方晨雨下了车,挥手和老龙道别,没想到正好撞上和同桌一起往学校里走的胡珊珊。方晨雨想起裴文静的话,愣了一下,朝胡珊珊两人笑了笑,没上前打招呼,自己进了校门。

胡珊珊同桌刚才被方晨雨笑得有些发愣,又走了几步才后知后觉地转头问胡珊珊:“珊珊,你和那个女孩子认识吗?她笑起来真好看啊!”

胡珊珊的笑容有点勉强,她很少在身边的人面前说什么,这很容易把自己给坑进去。胡珊珊说:“以前的同学,我几年前就转学到省城了,不是很熟。”

同桌不觉有异,也没再惦记着方晨雨的事,兴致勃勃地和胡珊珊聊起其他事。

方晨雨回到教室开始晚修。接下来一周,石磊他们拿着盖有学校章子的推荐信分别去不同地方刷经验,虽然也有碰壁的时候,不过大部分人还是挺喜欢他们这些手脚麻利、脑筋灵活的小孩的,给他们一点事情做的同时也把一些行业内的东西教给他们。

方晨雨则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安保公司的事情。老龙已经整理出一批名单教给方晨雨,都是一些有需要的、离省城也不远——甚至就在省城租房住的。方晨雨趁着中午和周末的空档一家一家地走访,不仅说动了一批人,还把有的人的儿子媳妇都说动了。方晨雨把一帮子人的联系电话都记着了,开始物色办公场地。

场地不需要太大,但肯定要有,不仅要有,还得正儿八经地装上电话。

老龙知道她想正儿八经地租地方,怕安保公司赚不了钱坑了方晨雨,二话不说就把自己在省城的一处门面给腾了出来:“这是上头分我的,我一直没去捣弄,你找几个人去打扫打扫应该能用。”

方晨雨说:“也成,不过还是得给租金。”石磊妈妈她们联合供货的时候史春生就教过方晨雨,不管和什么人合作,最要紧的就是财务分明。要不然到最后亲人当不成亲人、朋友当不成亲人,再后悔就晚了——这事儿肯定也要黄了!

“你这丫头,真是像极了你外公。”老龙忍不住感慨。他见的风浪比方晨雨多得多,也知道方晨雨说的才是正理。亲兄弟也要明算账,无论做什么事——尤其是沾上钱的事,最要不得的就是糊里糊涂。

老龙没坚持把门面送给方晨雨,而是说改天会让人把钥匙转交给方晨雨。

于是这天傍晚放学,方晨雨几个女孩儿一走出校门,就看到个贼帅贼帅的兵哥哥站在那儿等人。学生们陆陆续续走出校门,都是青春洋溢的少男少女,瞧见兵哥哥挺拔的身姿都不由偷偷多瞄几眼,男的是羡慕妒忌恨,女的则是觉得兵哥哥真是帅极了。

方晨雨和裴文静她们还好,只是看了两眼就收回目光。令方晨雨讶异的是,那兵哥哥居然朝她们走了过来,最后在方晨雨面前停了下来。他语气认真地报出自己的名字,然后掏出一串钥匙递给方晨雨:“这是首长托我带给您的。”

方晨雨:“…”

兵哥哥交完钥匙就礼貌地和方晨雨道别。

裴文静和姚薇薇齐刷刷地看向方晨雨。

方晨雨觉得自己最近真是和钥匙杠上了。见裴文静和姚薇薇一直盯着自己看,方晨雨只能把老龙腾出门面给安保公司用的事告诉了她们。

姚薇薇有点忧心:“这回这么多人看着,会不会又乱传啊?”

裴文静想到方晨雨以前有意无意把人气死的生猛战绩,也不像刚听到那些流言时那么生气了。她说:“她们爱怎么传就怎么传。”

姚薇薇仔细一想,也对,方晨雨压根没受到影响,老师们还是特别喜欢她。上回她们社团组织了班会课活动,不少人也挺羡慕,班里还有人悄悄问过她还能不能加入。姚薇薇心里有种预感,不管那些人传成什么样,方晨雨也会越来越受欢迎——那些家伙要是还不能改掉爱嫉妒的毛病,以后只会越来越气!

“那就不管她们了!”姚薇薇说,“那我们周末去那个门面看看吧,要是需要收拾我们也能帮忙!”

“好啊!”方晨雨眼睛笑成了一弯月牙,和裴文静、姚薇薇约好周末一早出门去看办公地点。

方晨雨跑回家,杨铁头正坐在院子里做木工。方晨雨把木凳子挪到杨铁头身边坐下,伸着脑袋好奇地问:“外公你在做什么东西啊?”

杨铁头不吭声。

方晨雨坚持不懈:“外公?外公?外公?”

“死丫头你叫魂是不是?”杨铁头憋不下去了,转头骂了一句。

“外公你在做什么啊?”方晨雨笑嘻嘻。

“招牌。”杨铁头扭头继续对着一块大木头认真加工。

“招牌!”方晨雨讶道,“外公你很少接这个!谁找您做招牌?什么店找上您啊?”

“安保公司。”杨铁头头也不抬。

方晨雨明白了,杨铁头已经知道安保公司的事情,刚才是和她生气呢!方晨雨用力抱住杨铁头:“谢谢外公!外公你最好了!”

杨铁头没好气地说:“走开走开,一身汗味儿,快去洗澡!”

方晨雨也不气,乐滋滋地跑了。她就知道外公会支持的,以前她自个儿往外跑,外公虽然没明着同意,却也从来没骂过她,只是明里暗里教她一些保护自己的方法。别看她现在个儿还不高,要是有个强壮的青年男人、中年男人想要向她动手,她也是能打赢的!

沈绍元完成作业后走到窗边舒展筋骨,正巧看到方晨雨抱着杨铁头说话的一幕。他怔了一下,发现这种亲近在他们家基本没有。以前也就只有彤彤能有这样的待遇,后来彤彤变得不爱和人亲近,那就再也没见过了。沈绍元不由站在窗边一直看着,直至方晨雨进了屋才收回目光。

他发现自己居然有点羡慕看起来一无所有的杨铁头和方晨雨。

“哥哥。”软软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彤彤?”沈绍元转过身,蹲下和彤彤说话,“怎么了?”

“作业不会。”彤彤用乌溜溜的眼睛看着沈绍元,“姐姐去洗澡了。”

沈绍元:“…”

现在他不仅羡慕方晨雨,还很妒忌她。

作者有话要说:沈哥:我的妹妹被我的妹妹抢走了

第三十七章

周末, 方晨雨、杨铁头还有沈绍元和曦曦齐齐在路口等着,很快就和裴文静、姚薇薇她们会合。人一齐, 方晨雨发现还多了两个人:石磊和叶小胖。他们从裴文静那得知方晨雨要弄个公司, 也自告奋勇过来帮忙。

到了地方方晨雨才察觉这地儿居然只和何老住处隔了一条街,过个马路走进巷子里就是了。

收拾店面要紧, 方晨雨没立刻去找何老, 而是掏出钥匙把卷闸门给打开。老龙直接给了一串钥匙,整整三条, 分别是相连的三间门面——都是老龙自个儿的!

门一打开,方晨雨就感觉一阵霉气扑鼻而来。这地方太久没人打理, 有的墙角都长霉了。好在整个屋子空荡荡, 倒是没多少需要收拾的东西。

杨铁头一进屋, 马上掏出带来的卷尺在屋里量来丈去,考虑着摆多大的家具好。他自己会做木工,什么不用跑外面买, 费钱!

就是城里木头贵。杨铁头到省城后去挑木头,肉疼得很, 不像镇上那样家家都有。他在心里估算了一下,对方晨雨说:“这段时间我做了好些个凳子,再做几张长点的桌子就差不多了。”

“好!”方晨雨乐滋滋。

虽然老龙给了三根钥匙, 方晨雨却只挑了一个门面。一来现在安保公司还没起步,用不着那么大的地方;二来方晨雨预算不多,没法在租金上投入那么多,这可是每个月都得花的钱!

这段时间方晨雨在关峻指引下跑了有关部门, 大致了解了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她还没成年,公司暂时只能挂在杨铁头名下,这几天关峻、沈绍元都提及要投钱给安保公司当注册资本,后来佘希阳和裴文静居然也说要参一脚,这安保公司还没正式开业居然就成了“五人合资公司”。要不是关峻今天要带着曦曦去见他爸妈,今天肯定更热闹!

一群人把店面里里外外清洗了一遍,往外一看,阳光好得很。沈绍元走到卷闸门附近对方晨雨说:“这里弄个落地窗和推拉门,采光更好,屋里亮堂。妈那边就有这类厂子,让他们弄好玻璃给我们装上,费不了多少钱。”

“不错!”方晨雨说,“店里的话,让外公来弄就好!”

杨铁头正弯腰再次丈量大小,听方晨雨这么说后直起身,抬头看着方晨雨,眼底的意思是“为什么让我来”?

方晨雨说:“外公您在军队生活过!”她眉飞色舞,“你把里面弄出军队的感觉,就是简单的、利落的,再缀点军绿的东西,看着就很可靠。”

杨铁头不吭声。

方晨雨又和沈绍元商量:“如果认识玻璃厂子的话,我们可以在这面床上再装个玻璃框子,里面弄上好看点的里衬,到时候我把外公的勋章给弄出来挂到上面去!其他人的也可以挂一起!这样的话,客户过来后肯定会觉得很厉害!”

沈绍元见方晨雨眼睛熠熠发亮,心情莫名也跟着好了起来。他点头说:“好,我叫他们一起弄。”

姚薇薇表示她可以从家里搬几盆绿植过来,她奶奶爱种花,她家里可多花了。一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着,都很期待这个店面将来被布置得焕然一新的新面貌。

杨铁头没怎么说话,在一旁安静地听着。生病之后他觉得自己真的老了,老得什么都不想再想,甚至想把方晨雨送回方立平身边了事。可看着这群小娃子围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杨铁头却觉得自己又变年轻了,像二三十岁那么年轻,浑身充满了冲劲,每天盼着天亮得早一点,自己可以起床去做点什么。

哪怕赚不着什么钱,这样也挺好的。

中午方晨雨领着所有人跑去何老家。搬出省城之后,方晨雨也来看过何老几次,每次没呆多久就被何老赶了出来。这回方晨雨是有备而来的,直接买了一堆菜杀上门。

何老一听到门口的动静,眉头直跳,不是很想开门。等方晨雨在外面喊人了,他才慢腾腾地走出去把门打开。方晨雨领着石磊他们浩浩荡荡地往里跑,直接占领厨房。

“她们这群小娃子就是这么没规矩。”杨铁头自然不能跟着往里冲,他无奈地和何老说起话来。

何老看了眼厨房的方向,听着里面传来的谈笑声,顿了顿,才说:“挺好的。”他拄着杖把杨铁头往里领,给杨铁头到了杯茶,问起杨铁头怎么会过来。

杨铁头把安保公司的事告诉何老。

何老没想到方晨雨是为这样的事跑这边来的。他说:“年纪小小的,想法却挺多。”

“她打小就这样,”杨铁头说,“愁人!”

何老没再说话。

方晨雨一行人热热闹闹地在何老家蹭了顿饭。临别时,何老说:“你们要是缺个守店的人,我倒是有个认识的人。他也是个退伍兵,在战场上断了腿,人也傻得很,补贴都攒下来给他弟弟买房娶老婆。前两年他弟弟儿子要娶媳妇了,他被赶了出来,一个人跑天桥底下搭个棚子住,每天拣点垃圾过活。”

方晨雨听着觉得这人真可怜,立刻问:“那他现在在哪儿呢?”

何老把那座天桥的方位告诉方晨雨。

有的人一辈子都老实本分,却还是不受命运待见,年轻时命途多舛,老了还得独自漂泊。何老觉得他们这些人挺活该的,谁叫他们这么傻?可世上要是全都是精明市侩的聪明人的话,那似乎也不那么令人开怀。

何老说:“你要是想把勋章挂出来的话,他手头有挺多的,不一定比你外公少。”

方晨雨点头。听了那人的故事,方晨雨倒不介意勋章多少,本来店里就要人守着,何老说这人以前负责过联络员工作,接个电话之类的完全没问题。至于没了一条腿,那有什么关系?接电话又不用腿!

成立安保公司本来就是为了帮这样的人!

那座天桥离这边还有几站路,方晨雨想了想,让沈绍元他们先回去,她和杨铁头过去找人就好。彤彤早就玩累了,趴在沈绍元肩膀上睡得很熟,沈绍元自然不好抱着她再跑一路,只能在公交站和方晨雨爷孙俩分开。

方晨雨和杨铁头坐了三站路,下车,没走多远已经看到那座天桥。天桥左右车来车往,方晨雨远远见到一处棚子,棚子不大,用防水布挡风遮雨,周围还整整齐齐地垒着些硬纸皮和串成一串串的瓶子。

方晨雨和杨铁头正要过马路,两个工作人员就朝着那棚子走去。

那两个工作人员穿着巡逻员的制服,脸色看起来不太好,粗暴地朝棚子里头叫喊:“出来,今天是最后一天了,你怎么还没搬?”

一个独腿老人从棚子里走了出来,面容有些苦意。他说:“我会搬的,我今天肯定搬。”

另一个巡逻员脾气好些,劝说道:“接下来省城有个重要活动要开,这段时间要整改市容市貌,您去别的天桥也是不能住的。”

“和他说那么多干什么。”最开始说话的那个巡逻员说,“早两个星期我们就过来通知了,你拖了两个星期都没搬,年纪大就可以当老赖吗?!”

独腿老人神色黯淡,点了点头。这座城市就是他的家,现在这个家容不下他了,他也许该找个适合他呆着的地方。

方晨雨跑了过去。

独腿老人和两个巡逻员都看向方晨雨。

方晨雨说:“您好,您是赵爷爷吗?”

独腿老人不解地看向方晨雨,不记得自己认识这么个粉雕玉琢的女娃儿。这时杨铁头也走近了,独腿老人从杨铁头挺直的背脊瞧出了熟悉的气息。他不由问:“你也当过兵?”

“当过。”杨铁头回答。

两个人互报了名字和曾经待过的部队,发现以前居然离得挺近,两边还曾经有过合作作战的经历,算起来他们算是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杨铁头和老赵聊的时候,方晨雨与两个巡逻员交涉起来。得知方晨雨是来接老赵离开的,两个巡逻员脸色好了许多,说:“那行,搬走就行。”他们多看了方晨雨和杨铁头两眼,确定他们不是在说虚话才去别的地方驱赶其他人。

杨铁头觉得城里真麻烦,皱着眉头说:“这地方这么宽敞,怎么就住不得了?”

老赵说:“人家也没错,按章办事。我这棚子搭在这里确实不好看,唉。”

“赵爷爷,您到我们那边去吧!”方晨雨邀请道。她把安保公司的情况给老赵说了一遍。

老赵听得一愣一愣,不太相信地说,“这真的能赚钱吗?不会让你们亏钱吧?”

方晨雨笃定地说:“不会的!我会想办法把公司的名气打出去,到时候我们肯定能接到很多活儿。这可得辛苦您了,到时您要是守着店里的话可能得经常接电话,连休息都休息不好!”

老赵听方晨雨言之凿凿,又见杨铁头也在一边点头,总算信了大半。他不怕苦,不怕累,就怕连累人,怕自己被当成废物怜悯和保护。方晨雨说会很忙,他反而想答应下来!

老赵转头看了眼旁边对着的纸壳和塑料瓶,叹了口气。

方晨雨积极地说:“赵爷爷,我们帮您把这些东西搬去废品站吧!”

对上方晨雨亮亮的眼睛,老赵终于不再犹豫,点着头说:“好。”

第三十八章

店面不大, 比起天桥底下的棚子却好很多。老赵站在卷闸门前,心里有种不真实感。若不是杨铁头还笔挺挺地站在一边, 老赵肯定会觉得自己是在做梦。这年头连亲人都不亲了, 其他人又怎么会管别人的死活?

一直到敞亮的店面出现在眼前,老赵还在愣神。方晨雨给老赵介绍屋里的情况, 这店面虽然小, 但也有个小隔间,比较窄小, 原本是堆放杂物的,要住的话也可以放一张床。

“不用麻烦, 我往地上铺好被子就可以睡。”老赵立刻说。

“反正我也要做桌椅, 你等几天, 我把木头运过来直接给你拼床。”杨铁头说。

老赵唇哆嗦两下,没说什么。方晨雨和杨铁头穿得也都不是特别好,不过身上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越发显得他太邋遢。他多久没好好洗过澡、好好打理过自己了?即便他尽量把自己捡到的垃圾堆放整齐、不影响市容,对自己已经快要放弃了。

他身上是不是有臭味?

送走方晨雨之后, 老赵咬咬牙,找了个桶哗啦啦地冲澡,冲完一桶又一桶, 直至感觉自己身上清爽舒服之后才一哆嗦,感觉有点冷。麻木已久的知觉似乎又回到他身上,他抬起自己的手,看着上面粗糙、皲裂的皮肤, 再看看空荡荡的店面,过了好一会儿他走回隔间里面,打开一个军绿色的背囊。

里头的东西很少,一件军大衣,两套军绿色的训练服。老赵把军大衣打开,露出里面包裹着的勋章,眼睛一下子湿润了。他还没老,他还顶用,哪怕没了一条腿,他也还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方晨雨回到家,关峻正好也回来了。远远瞧见关峻清俊挺拔的身影,方晨雨两眼一亮,跑了过去,让关峻等一下,她有事情和问一问他。

关峻点头。

杨铁头看了眼方晨雨,又看了眼关峻,没说什么,自个儿进了屋。关峻瞅向在一旁眨巴着眼睛的曦曦,拍拍她脑袋说:“路上不是一直念叨着彤彤吗?”

曦曦马上想起了自己的小伙伴,欢欢喜喜地追上杨铁头:“杨爷爷等等我!我要去找彤彤玩!”

门外只剩下方晨雨和关峻。小巷向来静谧,小孩子也不在外头闹,方晨雨抬眼一看,撞进了关峻专注的目光里。午后阳光正好,日光从上头洒落下来,照在关峻向来冷淡、没有多少表情的脸庞上,似乎让他柔和了不少。

“才相差一两岁,怎么感觉你比我高那么多。”方晨雨忍不住比划了一下,觉得有点丢人,她也高一了,居然才到关峻下巴!

“你这样挺好的。”关峻说,“你是你矮,是我比同龄人高点儿。”

方晨雨见关峻一本正经地安慰,还说出“我比同龄人高”这种别人说起来有点自恋的话,不由乐了。她也不在意这些事,问关峻:“如果我想查一下历年的报道,可以去什么地方查呢?是不是要去省城图书馆?”

关峻点头:“可以。”他补充了一句,“如果是想查省报那边的话,省报那儿还有专门的存档室,不过不对外开放。你要查什么?我可以带你过去,我在省报那边帮过一段时间的忙。”

方晨雨惊讶:“师兄你真厉害!”

对上方晨雨带着惊叹和崇拜的眼睛,关峻镇定地回答:“不算什么。”他和方晨雨约好去省报那边时间,转头走进自家院子里。

想到方晨雨莹亮的眼,关峻心里有一丝莫名的愉悦。这丝愉悦才刚把他的唇角扯起来,关老爷子的声音就打断了他的出神:“哟,这是我孙子吗?我孙子居然自个儿偷着笑,这是遇到了什么好事?”

关峻绷起脸:“没什么。”

关老爷子也没再逗他。刚才他可是看到了,他孙子是和隔壁那女娃儿在门外说话。他往躺椅上一靠,享受着秋日午后的阳光,也没打算敲打关峻别早恋。

瞧人家女娃儿长得那么水灵,又那么聪明,他这从小内敛的孙子怕是要栽跟头喽!年轻人嘛,就该这样子才对,遇到喜欢的就去试试,不试一下怎么知道什么叫吃瘪?

第二天一早,方晨雨早早出门等着关峻。关峻准时打开门出来,见到朝他露出大大笑脸的方晨雨后眸光一顿,说:“等了很久吗?”

“没有!”方晨雨说,“我刚出来!”

“嗯。”关峻点头。方晨雨出行习惯坐公交,关峻也和她一起走向公交站。关峻以前也坐过公交到省城那边,见方晨雨站在公交站前看站牌,关峻指了指方晨雨头顶的一个路线,“是坐这一路。”

方晨雨循声看去,看到关峻修长的手指抵在站牌上。秋日清晨的阳光照在那只手上,让它看着修长又漂亮。她认真记下那一路公交,点头说:“好!”

车很快到了。两个人上了公交,方晨雨说:“我发现省报那边离我们这儿也就隔了几站路,还有店面那边也是,如果会骑自行车的话应该很快能骑到才是。”

“你不会骑?”关峻问。

“不会。”方晨雨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坦然地说,“以前没有机会学。”一来是以前学校离家近,二来是舍不得买,不是必须要用的话,她们家没闲钱买来学。

关峻点头,没说什么。几个站的路程很快结束,两个人下了车,居然正巧碰见也准备往省报那边走的叶培汝。

“叶老师!”方晨雨跑上去喊了一声。

叶培汝也见到了方晨雨和关峻。他有些讶异,悄然多看了关峻两眼。等发现两个小孩眼底没有半点心虚,叶培汝才勉强收起“班主任雷达”,问方晨雨他们怎么会到省报这边来。

方晨雨把自己的打算一五一十地告诉叶培汝。她准备查一下历年的报道,把和这些年来关于军队参与战区战事、参与抗争救灾之类的报道都找出来,以此为基础写点稿子给退伍兵安保公司打出名气。稿子具体要怎么写她还没想好,得先把资料给收集齐了。这段时间她和不少退伍兵聊过,本子上已经记下他们参与过的大事件,大致知道要找那些时段的报道。

叶培汝本来还以为方晨雨只是想查点什么资料,仔细听完方晨雨的话后总算品出味来了:这丫头居然想用省报给那个安保公司打广告?还是这种很可能会被主编支持的广告!

叶培汝发现自己似乎完全没了解这个学生。这是一个高一学生能想出来的事吗?怪不得关峻会和她走到一起,这两个人的想法和做法都已经不是同龄人可以比及的。

叶培汝好奇地问:“你怎么想到要写这个?”

关峻说:“因为这个公司就是她弄的。”

方晨雨纠正:“是我们一起弄的。除了我和师兄之外,还有哥哥、裴裴和希阳哥。外公他们也一直在帮忙!”

叶培汝这下真的震惊了。他知道方晨雨家的情况,沈绍元也为了方晨雨私底下找过他,希望他多照顾一下方晨雨。可这女孩儿哪需要她照顾?想到自己十几岁的时候正在做什么,叶培汝觉得自己以前真是白活了。

叶培汝亲自领着方晨雨和关峻入内,两小孩登记之后就进了存档阅览室,分头在高高的书架之间寻找需要的报纸。

另一边,叶培汝去了主编办公室,和主编聊了一会儿,提起了方晨雨和关峻说的安保公司。主编听说是几个高中生弄起来的,想到的比叶培汝更多:“都是小孩子,有时间去打理吗?”

叶培汝倒是没想那么远。

叶培汝说:“他们应该还在筹备阶段,暂时不需要考虑这些。”

主编和叶培汝打包票:“这是好事,要是他们弄成了我们肯定报道。”要是一般人主编肯定不会这样承诺,可叶培汝说关峻也参与了。关峻那是什么人?那可是关老的孙子——关鸿远的儿子!

中午主编回到家,和妻子说起这件事。主编妻子年近三十,儿子已经上学了,她每天在家当家庭主妇,生活有些苦闷。当初她也是个大学生,没想到孩子出生之后体弱多病,她家公婆又没法照顾孩子,于是她只能辞掉工作回家带小孩。

听完主编说的话,主编妻子心里有些意动。她问:“你说那几个小孩真的能做成?”

主编点头:“应该可以的。”

主编妻子说:“那你说我去帮她们打理这个公司怎么样?外国就经常有这种情况,公司所有者只需要出钱和做重要决策,另外请人打理公司。”见主编侧耳倾听,没有因为她的想法而不高兴,主编妻子张手抱住他,“我想出去工作——我还没到三十岁,想再试试。”

主编毫不犹豫地答应:“好,我带你去找一下那几个小孩。”

第三十九章

中午。方晨雨和关峻在存档室查了一早上, 差不多把要找的内容都找出来了。眼看已经是午饭时间,关峻建议出去简单地吃点东西, 回来再做资料整理和收尾工作。

方晨雨没意见。两个人吃得不多, 在外头吃可以省下来回公交钱。

两个人和守存档室的人说了一声,把找出来的报刊仔细堆在一起, 走出外面找吃饭的地方。两个人还是吃面之类的比较方便, 关峻挑了个小面馆,领着方晨雨走进去。

面馆店面虽然小, 里头却整洁干净,店家身上的围裙和袖套也白得亮眼。两个人要了碗牛肉面, 不过方晨雨的是小碗, 关峻的是大碗。

“上次和龙叔叔出去吃小馄饨, 他一个人吃了四大碗。”面还没上,方晨雨给关峻说起上次和老龙见面的事,“龙叔叔可真能吃!”

“他们不一样。”关峻说。老龙是军队里的人, 哪怕已经快退下来,体能消耗也比寻常人大——饭量自然比寻常人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