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往日里一个月才出宫一趟,变成如今三天两头出宫,穆太后想要找儿子一起吃个午膳都寻不到人,去朝安殿说太傅的授课早就收工了,去练武场,还没到下午呢,去昭熹殿,人影子都没见到一个。

一次还好,两次三次,穆太后居安思危,生怕自己的儿子被人给拐跑了,细问之下,嚯,原来小皇帝出宫不是探访民情去了,而是与那些纨绔子弟抓鸡斗狗跑马打鸟去了。

把何统领叫来一问,与小皇帝玩闹的人还不是同一批,不过,负责引荐的中间人倒是同一个,而且好死不死的,对方是个女人。

嗯,在后宫嫔妃人的眼中,人分三等:女人,男人,太监。

不管大小,不管美丑,女人就是女人,小女人那也是女人!

穆太后不愿意承认自己在小皇帝的心目中还不如一个两岁的女娃娃,这是挑衅,这是威胁!

穆太后直接把胡歆儿的母亲胡氏宣进宫来,拐弯抹角指桑骂槐的骂了一顿,只差说她胡家教女不严,教子无方了!

胡氏也一头雾水,她怎么也没想到太后突如其来的召见是为了她家女儿的事!

女儿拐带小皇帝,还拐出了宫,甚至,出宫不是微服私访探访民生,知晓民情,而是为了吃喝玩乐!

就这么半个月的功夫,小皇帝胖了不止三斤!不,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皇帝的行踪暴露了!

何统领很有责任心,在穆太后跟前禀告小皇帝行踪的时候,特意提了提自己的疑惑,说:“那胡家千金,不知为何总是能够提前知晓皇上出宫的消息。我们前脚才走出宫门,她后脚轿子马车就等在暗处了。”

禁卫军早在去年就经过了层层清查,小皇帝每一次出宫也都是何统领安排的人手,每一次人选不同,每次出宫的宫门也不同,很多时候小皇帝出宫都是心血来潮,不存在身边的人给外面的谁传递消息。何统领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其中的关键,只好对穆太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事关小皇帝的安危,穆太后的心态就摆正了。骂了胡氏一顿后,就开始严查宫里的人。

查到太医院的时候,魏溪与白术的频繁出宫的记录就很显眼了。巧合的是,除了年后十五的那一次,之后魏溪与白术就在太医院埋头制药了。奉了懿旨来暗查的赵嬷嬷一进药堂,就看到角落里摆放整整齐齐的十多个箱子。

“里面大部分都是金创药,上中下等;还有治疗风寒风热的药丸子,呕吐腹泻肚痛咳嗽都是常见病,我们根据不同体质制了不同的药丸。还有风湿骨痛膏、痔疮膏、蚊虫叮咬膏等等,嬷嬷您哪里不舒坦,要不要试试最新的这批膏药。”

赵嬷嬷咋舌:“年后你们就尽忙活这些东西了?”

魏溪笑道:“也不止我们两个,还有几位老太医手下的弟子学徒们呢。就我们两个,十个手花上一个月的功夫也制不了这么多啊!不管是药丸还是膏药,都要选药材,晒药收药熬药。特别是熬药,日日夜夜都得有人盯着火候,错不得一点半点,否则一锅子药材都浪费了,那都是银子呢。”

赵嬷嬷夸赞了几句,问她:“最近皇上清闲得很,没来太医院帮忙?”

魏溪茫然的推了推白术:“师兄,皇上什么时候来过?”

白术从药材堆里抬起头,头昏眼花的道:“皇上?好久没来了吧,他最近不是新得了个玩伴,成日里跟着对方东跑西跑吗,哪里还记得你啊!”咂嘴,故作老成的感叹,“自古新人那闻旧人哭啊!”

魏溪咳嗽了声,抓起一把黄连塞住了师兄的嘴巴,尴尬的对着赵嬷嬷笑笑。

宫里的人心思都多,嬉笑怒骂他们都恨不得掰碎了看,掰碎了想,魏溪这一个笑容其实再简单不过,可惜有了白术的暗示在前,赵嬷嬷的多思在后,这个笑容怎么看都透着苦涩委屈无奈等等诸多情绪。

宫里也查不出问题,穆太后没法子了,又把胡氏宣进宫,旁敲侧击的问起胡歆儿的饮食起居,想要看看对方是不是有什么出格的地方。胡氏整个都是慌张无措,不知道自己女儿犯了什么错,让穆太后一而再再而三的垂询。胡氏知道什么呀,她连自己女儿每日里什么时辰出门什么时候回的家都不知道,比穆太后还糊涂还心大。

穆太后明着问不出来,干脆直接让人绑了胡歆儿身边伺候的人,一顿威逼利诱恐吓下去,对方就哆哆嗦嗦将胡歆儿病重醒来后的离奇事儿都说了出来。

原来害羞胆小的姑娘家,突然就开窍了似的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那说话语气时而威严气势十足,时而俏皮贴心满分;原来每日里围着弟弟们打转的姐姐,变成对弟弟们不闻不问,一心只想往外跑的野小子;原来行走坐卧都是随着身边伺候的奶妈妈安排,如今吃穿用度都有自己的章程,不容许任何人质疑不容许任何人反驳,否则直接棍棒伺候。

七七八八的事儿问了不少,就是没有问出胡歆儿为啥知晓皇帝出宫的行踪的谜团。

这事其实说起来简单,最后还是魏溪给抓瞎的何统领解了疑惑:“但凡是孩子,与亲密的玩伴之间都有一些属于两人的秘密。比如,对暗号。”

何统领好歹也是宫里的老油条了,只要是老油条都有一套属于他们的生存法则,对暗号就是其中的一种。

魏溪道:“我们没有那么复杂。其实你只要去皇上的书柜上找一找,定然可以找到一本算术书,里面说不定夹有一块有空格的板子。你从第十页开始,把空格板对着书页摆放整齐,就可以看到空格上的数字,如果是四,要么就是第四个宫门。那天日子是十五的话,那是未时,从第四个宫门出。”

“若是三十呢?”

“只有一个空格!”

“那若是三十日,空格上没有数字呢?”

“空格的要求是选在书页的第九行第九个数字,如果没有,那就第八行第八个数字。”

何统领干笑:“这叫简单?”

魏溪回答:“这还不简单?”

原来魏溪也不知道皇帝什么时候与皇后暗通款曲的,直到后来有一次她不小心的看到皇后赠与皇帝的一本算术书,而且她亲眼见过皇帝拿着一块有缺口的玉板在那本书上比划过之后,才想通里面的关键。之后,她更是从某些人嘴里知晓了这个秘密的关键。

何统领直接让挽袖姑姑去皇帝的书柜上翻找,果然翻到了一本算术书,封皮明明很新,书页的边角却有些疲,明显翻阅了很多次,但是又没有细看过的书。

之后再翻箱倒柜的从皇帝的笔洗里面找到了一块白玉板子,拿着上面的空缺在书上随便一页比划一看,一切都明了了!

穆太后怒不可抑,在眼皮子底下儿子都被一个女人给勾走了,这还了得!

这一次不把胡氏宣入宫了,直接口谕,让太监总管去胡家把一家老小骂得头血临头,什么恬不知耻啊,人小野心倒是不小啊,只差明着说你家女儿勾引我家儿子了!

胡大人被骂得几乎要吐血了,女儿什么时候勾引皇帝了?他不知道啊,他也没教啊!回头就把胡氏给抽了一大耳光,说她教坏了女儿。胡氏也冤枉,女儿偷溜出门她逮住几回,后来基本就没抓到过了。为什么,有人打掩护啊,赛个枕头放在被子里说在午睡;或者直接有人送了帖子来请胡歆儿去别庄玩的,更或者说茶会花会密友相会什么的,胡氏还有两个儿子呢,而且儿子们比胡歆儿小,时时刻刻要看顾着,就琢磨着女儿还小,只派奶妈妈们跟随,哪里知道胡歆儿胆大妄为到约了皇帝出宫玩呢!

所以说,胡氏心大,也有点重男轻女,所以挨骂也不是很冤。

穆太后严令禁止皇帝出宫了,这可憋坏了他,一心想着要怎么出宫玩耍,一心又担忧胡歆儿还能不能如约前来,这样神思不属了两日,结果,病倒了!

病倒的不止是皇帝,还有皇城里无数的黎民百姓!

疫病!

第43章

前三日,年前年后都没有出现的大雪终于姗姗来迟,一个晚上就有两尺多深,那天皇帝正巧也出宫了,还跟着胡歆儿约的几个七八岁大的官宦子弟去了斗技场。斗技场人多嘴杂,上到世家老绅,下到平头百姓,什么样的人都有。哪怕雪要没顶了,也挡不住斗技场的热火朝天。

人多,嘴杂。

场外大雪纷飞,场内闷热难当。场内出了汗,出了场外被寒风一吹,喷嚏都可以溅到两三人。

小皇帝当夜就有点小头疼,不过他当日早朝之前才把了平安脉,自己年纪又小,生怕被嬷嬷责问去处,睡前喝了碗热汤觉得头痛缓解,就暗自高兴的睡了。到了半夜看顾的大宫女一摸颈后,发现出了汗,就给他换了衣衫。

皇帝年纪小,晚上睡着十次有八次汗津津,宫女也以为是常态。谁也不知道,一场瘟疫早已悄无声息的在皇城里蔓延开来。

无数人开始高热,浑身臭汗。有身子弱的,当下就高热惊厥了,太医院众位老太医们大清早起来就陆陆续续被众多世家官家人请去看诊,好不容易回来,还没喝一口热茶,又有人来请。一来二去,折腾到了傍晚,齐太医是院正,早些年也在民间游医,对于疫病有过一些接触,当下心里就警醒了,派人去朝安殿问了皇帝的饮食是否如常,精神气又如何。

太医们虽然负责给宫里的贵人们看病,那也必须是贵人们确定生病了才会请他们过去。哪怕是太医,也不能在没有见到病人的情况下,根据外面人的情况,估算出有人得病,就胡乱说:你有病!

嗯,这么说的人基本当场就掉了脑袋。

故而,齐太医只是询问了皇帝的饮食,听到一切如常,哪怕心里忐忑,那也不能自作主张的去给皇帝把脉。

第二日时,太医院更加忙碌了,别说是太医,连白术这个没出师的弟子都被病急乱投医的官员家眷给请走了。

齐太医心里记挂着皇帝,哪怕晚间有人来请,他也没有出诊,回想了一遍这两日宫外病人们的诸多病症,怀疑不用多久宫里也会有同样症状的病人出现。结果,到了半夜,昭熹殿的宫人就脸色惨白的来敲太医院大门了。

小皇帝这时候已经高热到烫手的地步,浑身大汗的躺在龙床上,咳嗽不止,看样子像是伤寒。

齐太医先开了方子熬了药,给迷迷糊糊的小皇帝灌下去,高热退去。没三个时辰,高热又起,这时候小皇帝已经话都说不出了,之后浑身抽搐不止,昏迷过去。

魏溪大清早起来,听说皇帝得了急症现在还没好,她也没有多想,开始整理这几日太医们出诊开的方子,一一记录在册。但凡差不多的病症,太医们的药方也类似,顶多是根据病人的体质某些药材有所增减。

连续两日,差不多的药方就将一本册子塞满了,她才恍恍惚惚想起前世年少时皇城好像发生过一场瘟疫,一人染病全家病倒,因为病者大多全身无力酸痛僵直,民间称之为‘僵尸病’。那场病,来得突然去得也突然,皇城人口在两个月之间,十去其三。

今生,她的原身还在沉睡不醒!差不多与世隔绝,想来是不会染上此病了。

魏溪只是慌乱了一瞬,立即拿着齐太医的牙牌飞奔出宫,好在如今太医院空荡荡的,她的出宫也没有引起旁人的主意。

一路赶到魏家,魏将军在兵营,魏家兄弟们都还在太武馆,府里唯一的主事人就只有魏夫人。

魏溪也顾不得其他,见到对方就死死的扣住她的手道:“夫人信我吗?”

魏夫人惊讶道:“姑娘何出此言?”

魏溪也懒得多说,只道:“夫人,不管你信不信我,只管听我一言。立即、马上、即刻去所有的药堂买一味药材,不拘价格不拘好坏,全部买下。”

魏夫人只当魏溪在宫里听到了什么风声,觉得这孩子也操心太过,只是,魏夫人历来行事周全,只问什么药材。

魏溪一瞬不瞬的盯着魏夫人的眼眸:“麻黄!”

魏夫人问:“买来何用?”

魏溪简洁明了:“救命!”她顿了顿,“救全皇城穷苦百姓的命,还有魏家全族的命!”

若说救不相干的人,任谁都不会在意,可若是救自家人,甚至是自己的亲族父母兄弟,那么只要是重亲情之人,绝对不会有二话。

对于魏夫人而言,救百姓,她尽力而为;若是救自家人,哪怕让她舍弃自己的性命也甘之如饴!

魏夫人凝视着对面小女娃殷切中含着痛苦的双眼,想要问的话几近开不了口。

麻黄能够治什么病?皇城何其广,里面的药堂不说千家,百家也不足为过,全部买下来需要的金银何等巨大。初始大家还不知道麻黄的作用,价格还是寻常,一旦魏家大肆购买,抬价的人就会越来越多,甚至有人会察觉其中猫腻认为奇货可居,那么原本一两银子可以买数百斤的麻黄,变成只能买下数十斤或者数斤。倒是,若是里面有个差池,让这么多的麻黄烂在魏家仓库,那魏夫人救不了自家人,甚至会成为魏家罪人了。

魏溪见母亲还在犹犹豫豫,斟酌再三下,沉声开口:“夫人别怪我杞人忧天,魏将军年不过三十就官居兵部三品,其官途定然不会止步与此。”

这一点,魏家人乃至魏家全族都知道。所以,魏将军年纪轻轻已经是全族二把手,权威仅次于族长。

“手掌天下兵,何等的豪气。可是,福兮祸兮,福来祸相依。夫人应当听说过众多功高震主的典故。二桃杀三士、杯酒释兵权、兔死狗烹的最后下场,魏夫人应当也知道。魏家不掌兵,无法振兴家族;掌兵,日后只怕也会落个兔死狗烹的下场。怎么保全家族,怎么保全家人,夫人想过没有,将军提过没有?”

魏夫人唇瓣蠕动,听得魏溪继续道:“当今皇帝,不是我说,他皇位得来得太容易,若是不经大难,日后难保不是个心胸狭隘、干纲独断之主,这样的人,哪怕是效忠也应当有所保留。”她紧了紧魏夫人冰冷的双手,又安抚道,“这些只是我的猜测。皇帝现在年岁还小,此时下定论还早。不过,未雨绸缪总是不错的选择。”

“不,”魏夫人打断她,在魏溪惊诧的神色中缓了口气,“不用说了。你只需要告诉我,屯了麻黄后,再如何行事就可以了。”

魏溪眼眶带泪:“夫人放心,麻黄在魏家放不了多久。不过半月,皇城所有的药堂就会麻黄告急,那时候朝廷也会高价收购。世家和官宦之家不止贵重药材数之不尽,寻常常备药材也会存下一些,有多有少。当然,说不定到时候他们自家的麻黄也会不够了。只是,官宦世家好面子,不会为了一点银钱就将麻黄卖于朝廷。药堂里剩下的麻黄到了朝廷都要收购之时,价格定然已经高得离谱,非寻常百姓能够承受。”

她抿紧了唇瓣,半响后才道:“那时,魏将军再上一道折子,将所有麻黄全部捐献给朝廷,解朝廷燃眉之急。”

前世,她也是懂事之后才听母亲说过,言及当时整个皇城的麻黄居然到了一两银子买一钱的地步,不说寻常老百姓买不起,一般的官宦人家买得了一次也买不了两次。为何,因为中度的僵尸病需要麻黄三两,而重度的需要四两。一两等于十钱,四两就是四十钱,而三两麻黄只是一副药的用量。可见,当时麻黄的价格比肩黄金,哪怕人命比黄金还要昂贵,很多人也依然买不起。

也有人想要连夜赶去外地购买,可惜的是,太医院确定是疫病时就全城封闭,只能入不能出。但凡偷偷出城之人,一概以叛国罪砍头示众。

前世,太医们也是耗费了一些时日才找到医治僵尸病的确切药方,并且将之公布于众。哪想,居然有世家提前知晓了麻黄于僵尸病的作用,暗中驱使自家药堂囤货,等到太医们公布药方时,麻黄已经贵比黄金。那时皇帝还没掌权,世家们发了一笔国难财,因为无药可用的平民百姓们哭诉无门,占据了因疫病死亡人数的大半。

今生,若魏家依照魏溪的话去做,既能够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又能提升在朝中的声望,朝廷没花一个铜板也能够得到万民称赞,一举数得。

等到魏将军官居一品,只要他是全大楚公认的为国为民忘私之人,那么皇帝就不敢轻易动他。当然,若是到时候魏将军能够放下滔天的权势,急流勇退就更加好了。

离开了魏家,魏溪顺便去看望了魏海魏江,顺带买了一些麻黄、甘草等给了他们,让他们需要用的时候不要吝啬。若是他们兄弟自己生病,要用的时候自然会用,何来的吝啬?所以,魏溪的话魏海听懂了,魏江却是丝毫不明白。

宫里,小皇帝高热来了退,退了又来,伴随着呕吐腹泻已经持续了好几日。周围也陆陆续续有人犯了病,齐太医早已让人准备了僻静的院子,将所有得病的宫人隔离开来,而昭熹殿众多伺候的人也被限制了行动。

因为呕吐腹泻,太医院众多太医商议要不要暂时停了吃食,止了腹泻再说,穆太后恩准了。

太皇太后听说皇帝病了,又听说宫外很多人也得了同样的病,吓得魂飞魄散,也不让自己的儿子儿媳孙子们进宫玩了,自己关闭了宫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起来。

为此,穆太后没少在自己的宫殿里骂太皇太后没心没肺。骂完了,又问皇帝的病势,得知皇帝连水都不能喝了后,双眼几乎要哭瞎。

宫外,开始有人脱水而亡,也有人咳嗽不止最后咳血而亡,有人直接高热不退烧成了傻子。皇城的城门十二个,每日里开启的时候就是弃尸的时候,从最初的一两具,到每个城门五六具,城外焚烧尸体的烟火日夜不停甚少熄灭过了。

人心惶惶,宫内也开始流出皇帝即将夭折的消息。因为皇帝是宫里最先发病之人,又有人说这是上天给予皇帝的惩罚,甚至有人猜测皇帝登基名不正言不顺,先帝当时的遗诏中继承皇位之人应当是年轻力壮的贤王才对。

当宫里也有人被横着抬出来时,皇帝不仁的流言就越传越凶,穆太后想要抑制都不能,砍杀了好几个,流言就从宫内传到了宫外。

然后,太皇太后的宫门开了,贤王又开始在宫里走动了。贤王妃更是频频出入世家官宦人家的府邸,言行肆无忌惮,其野心几乎是昭然若揭。

朝廷中的大臣们人心浮动,思虑着怎么一飞冲天,而胡家却一反常态,整个府邸如一座即将启用的墓穴,到处泛着死气。

胡氏更是想死的心都有了,她从来不知道女儿居然能够闯下此等滔天大祸。从宫里传出皇帝得了疫病的消息时,胡歆儿就开始惶惶不可终日,成日里念叨着:不可能,不可能!

因为前段日子太后的责问,胡氏对女儿的看管也比较严厉了些,更是下了禁足令严禁女儿外出。没想到一转眼的功夫,皇帝的疫病居然与胡歆儿扯上了而已,这简直就是灭族大罪!胡氏听人说起女儿反常时,抓了胡歆儿贴身丫鬟责问了来龙去脉后,当场想要把女儿撕了的心都有了。

穆太后现在牵挂皇帝的病情,暂时还分不出心思审问随侍们皇帝病情的由来,等到皇帝病好之后,胡家离灭族也就不远了。到时候别说女儿胡歆儿,就连胡氏,胡老爷甚至于他们还不满周岁的两个儿子都会被女儿牵连致死。

“我也不知道是做了什么孽,好端端的女儿如同鬼附身一般,尽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如今,连家族都被她连累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胡老爷沉凝着一张脸,显然也对女儿最近的行径颇多怨言。连带着女儿身边伺候的丫鬟们,全都在得知皇上病了之后,就被他大张旗鼓的打死了,胡歆儿也被锁在闺房,不能出入。

好好的怎么得了疫病呢?听说皇上时常出宫,有时候是探访民情,有时候纯粹是玩乐,怎么与别人在一处时就好端端活蹦乱跳的,与自家女儿碰见了一两回,居然就得了疫病!太巧了,巧合得胡老爷都要怀疑是不是有人暗中要置胡家于死地。

胡氏愁眉苦脸了两日,终于忍不住问胡老爷:“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胡老爷瞅了老妻一眼:“能有什么办法,皇上现在生死不知。若是皇上有个意外你觉得穆太后会放过我们胡家吗?就算她放过我们,满朝文武会放过我们吗?”不过两日,胡老爷头发就白了一半,语调沧桑,“不管皇上是生是死,我们胡家人绝对是死在他的前头!”

胡氏抹着眼泪,心疼得无以复加:“那怎么办,我还有两个儿子啊!”

胡老爷沉默了半响,才叹道:“为今之计,负荆请罪已经没用了。只能,以命偿命!”

胡氏一惊:“老爷,您是说……歆儿?!”

胡老爷点点头:“女儿与儿子,我们总要有舍有得。”

“可是!”

胡老爷打断道:“没有可是!是谁闯的祸,就由谁承担后果。”顿了顿,语重心长的劝道,“我们动作还要快些,否则等穆太后反应过来,胡家也就危险了。”

胡氏心里一半冰水一半热油,煎熬得瞬间老了十岁不止,哀戚道:“到底是我们的亲生女儿,她年少无知……”

胡老爷倏地骂道:“谁家没有几个年少无知的孩童?又有谁像她胆大妄为到连天都给捅了个窟窿,居然诱拐皇上出宫!谁给她的胆量?不要再说了,就这么办!”

胡老爷这边才吼完,那边大门就突地被闯开,胡歆儿面色通红的大叫:“爹,您不能这样对我!我不想死!”

胡老爷瞪大了眼:“谁把你放出来的?”

胡歆儿甩开身后拉扯的嬷嬷,哭喊道:“爹,您不能放弃我。日后胡家还要靠我来光宗耀祖,两个弟弟日后也要靠我才能位极人臣,而爹爹您更是大楚权倾朝野的第一外戚,是国公!这一切,都是我才能给予的,您不能现在就舍弃我!”

胡老爷大喝:“你胡言乱语什么?来人,还不把姑娘给捆起来!”

“爹!您信我呀,您要相信我,没了我,胡家迟早会被皇上抄家灭族!我才是胡家唯一的出路,是胡家的救命恩人!”

“来人!”

小小的主院彻底被闹得翻了天,胡歆儿的呐喊,胡氏的哭泣,胡老爷的痛斥都响彻在冰冷的寒冬里。

次日,胡家千金也染了疫病,高烧不退开始胡言乱语的消息不胫而走。

第44章

子时,昭熹殿内那座海马拱星灯的炭炉里火星已经半明半灭,眼看着就要熄了,一块黑炭又适时的添了进去,哧的一声,一簇小火苗腾的窜了起来,没过多久,殿堂里又温暖如春了。

小皇帝睡得迷迷糊糊的醒来,恍惚中感觉床边站着一个人,正弯腰收拢着刚刚换下来的寝具。整个宫殿里空荡荡的,除了床边的人,再也不见其他太监宫女。

小皇帝左右张望了半响,才有气无力地张了张干裂的嘴唇问:“魏溪,挽袖姑姑呢?”

魏溪头也不抬的道:“病了。”

连挽袖姑姑都被他传染了,看宫殿里的情景,挽袖姑姑应当是昭熹殿伺候的最后一个宫人了。小皇帝很想捂住自己的眼睛,又实在没有力气抬起手来,头脑混沌地仰望着床顶金线绣着的白龙降雨图,隔了很久,他才后知后觉的道:“你怎么在这里?快出去吧,不然你也会生病。”

魏溪站起身来,揉了揉自己有点酸痛的腰:“我走了,昭熹殿就只有你一个人了,不害怕吗?”

小皇帝如今也只有眼睛可以转动,极力在宫殿里面左顾右看了一遍。往日里这里面少说也有十多个伺候,人多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影,就显得大殿空旷了起来。除了他们两个人,就只有香炉里面的寥寥青烟还在晃动着,连窗户缝里面飘进来的冷风都带了一股寂寥的味道。

大殿里燃着不少的烛火,可蜡烛越多,越显得大殿空寂。

小皇帝笑了笑,浑然不觉般道:“不怕,我是皇帝,身边总会有人伺候。”

魏溪点点头,将所有沾了秽物的被褥床单等塞在了竹篮里,单手抓的提手头也不回的道:“好吧,你是皇帝!”

小皇帝张张嘴,想要挽留,又不知道该如何说出口,最终只是麻木的看着魏溪渐渐的地离开了自己的视线。

这个时候,突然觉得昭熹殿似乎大得的太过分了些,连他无力的呼吸声,都能在空中回荡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