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愕然地看着我,杏花在后面轻咳了一声,我叹了口气说:“按理我不该说,但我如果不说出来,半个时辰后,我就忘得一干二净了。爹如果不喜欢听,忘了就是了。”

他久久地看着我,眼中神色莫测,我看着他,缓声问道:“爹可还想认我?”

他点头,眼里明锐起来,说:“我从来没觉得你这么像我的女儿,如此聪明,就是忘了以前,也一定是大梦初醒,更明白事了。”

我微笑,施礼道:“多谢爹。”他认了我了。

他又愣愣地看着我,杏花又轻咳,看来原来的小姐连笑都不笑,那我的父母可多惨!想到此,我不笑了,有点儿垂头丧气。爹(就把他当爹吧,也没别人了。)说:“洁儿,来和爹坐下,好好告诉爹发生了什么事情。”

对他,我不敢直说我是另一个人,不是怕他把我赶出去,是怕撕开了伪装,让他太伤心。我只反复说醉酒之后,失了记忆。为转移他的注意,我问起他要迎娶的人,还说我想去见见。爹虽然表面镇静,但我看他多少有点欣喜的意思。他说过几日,他会让那位女子到一处茶肆,我们可以相见。我问起我的兄长,爹说他这几日在外,不久就回。

我看差不多了,不敢再多言语,就告辞出来,我觉得爹的目光一直在我的背后。

出了厅房,我松了口气,看来,我在这家里是先住下了。转头看着杏花,她脸带笑容。我不解地问道:“杏花,你家老爷的确如你所说,是个慈悲为怀的人,可为何你家小姐如此脾性?”

杏花叹气道:“小姐,我们下人都这么问过。老爷平时从不出恶语,大公子也是谦和之人,可小姐却……”

我沉思着又问:“你原来的小姐和老爷是否亲近?”杏花小声说:“说爹,小姐,说爹。”我点头。杏花接着说:“老爷朝事繁忙,小姐小的时候根本见不到老爷。现在偶尔见了,也没有几句话。”

我还是不解:“夫人去世了,老爷,不,爹难道不该好好爱惜这个女儿吗?”

杏花说道:“听人说,夫人刚走时,老爷日夜闭门屋中,一个多月不上朝。后来有两三年悒悒寡欢,全力操劳政务,有时甚至宿在官衙。老爷那时常请命外出赈灾巡查,久不在府中。小姐的性子从小就不好,老爷回来见了她,虽没有直言责备,但总是没有多少喜悦之情。”

我说道:“你们小姐应该是十分敬佩你们老爷的。”

杏花忙点头:“是的,小姐在外面如果听到任何不利老爷的言语,就会大打出手。”

我有些明白了,说道:“你们小姐一定是心中积了很多的怒意。”

杏花道:“是的,小姐总是十分生气的样子。老爷这样显贵,大公子一向对小姐有求必应,小姐却从不满意。”我没再说话。

人们说最让孩子难以忍受的虐待是漠视,尤其是来自自己最崇敬爱戴的父母的漠视。那位小姐自幼丧母,接着又因没有得到足够的父爱,定是深怀了怨怒。她长大后,她的父亲和兄长任她胡作非为,不但不能让她感激,反而让她觉得是另一种不重视。可他们如果管教她,那必然要有许多争执,会让两边都伤心。说来,她是怎么也不会满意的了。

那些自觉没有得到父母之爱的人,长大后,会向同辈去索取自己没有在父母身上得到的关爱,要求别人像自己想象中的父母一样无微不至地爱自己。有些人,如果被伤害或拒绝,会疯狂地报复,实际上是在变相报复自己的父母。那位小姐那么残酷地折磨那个不开口的谢公子,何尝不是因为谢公子的拒绝触动了她心中积攒了这么多年夹杂了遗憾的怨恨。

想到这里,我叹息了一声,对杏花说:“请找人给李伯带信,告诉他我留下来了。再叮嘱他好好照顾谢公子,请郎中给他看伤,不要延误。”

杏花微笑着说:“小姐真是关心谢公子啊。”

我苦笑道:“你不觉得他十分可怜?”杏花叹气,点头。

杏花领着我到了闺房,我没心思细看,只觉鼻子堵上了,头又开始痛。是不是这一天骑马,出了大汗,我着凉了?我简单洗漱后,一头躺到床上,不久就开始发高烧,烧得我身抖畏寒,神志不清。

03丽娘

隐约里,我从黑色的走廊飘了回去,看到原来的我从醉中醒来,迷茫的样子,那位小姐真的到了我原来的身体里。她和我不一样,她变得沉默寡言。我的父母对她关怀万分,对她说这也许只是婚前恐惧,但我爸爸说如果她的确不想结婚,就不要勉强自己。我从来没有对我父母讲过我的那位的问题,怕他们担心。我父母从小就把那位当成了自己儿子一般,他们觉得我们两个在一起是十分自然的事。

我似乎能读出那位小姐的思绪。她对我父母对她的关心十分感激,这让我感到宽慰。她默默无言地随着我的父母完成了婚礼的种种准备,觉得人生地不熟,就先走一步看一步。当她看见了我那位向她走去时,我体会到了她的惊艳。我那位穿着白色的西装礼服,口袋上露出一角淡蓝色的手帕。他满面温存的笑容,向过去的我走去。他浓眉挺立,眼睛有神,表情踌躇满志,笑时露出洁白的牙齿,我想起了大鲨鱼。他走到新娘面前,轻拉起她的手,笑着说:“欢语,我们总算结婚了。我盼了没有二十年,也有十二年了。”新娘终于笑了。我在梦里开始哭泣:这是我一同长大的伙伴,这是我的同窗好友,这是我唯一的男子,这是我们共同筹备的婚礼,他是爱我的,一定是,只是他也爱别人……

他们在证婚人面前一句句说出了那些我和他共同写下的婚礼誓言,关于同行一生,关于相爱一世。那位新娘的手紧紧地握着新郎的手。她的心被那些话所温暖,她何尝不是一直在等待着这样的时刻,有一个爱自己的人,有一个自己的家。

他们相依相伴地上了飞机,去澳大利亚度蜜月。蓝色的大堡礁,无数彩色的鱼儿,是我总想去的地方,没去,不是不能去,就是一直留着给我们的蜜月……他们在那海边沙滩上并排躺着,新娘只是看着新郎微笑,几乎不开口。新郎侃侃地谈着自己的计划……我久久地守着他们,那里的阳光无比炽热,可我怎么这么冷啊……

隐约听见爹的声音唤我,说他抱歉这么多年对我照顾不周,他不是个好父亲。娘亲不在了,我一定不要走。给他一个机会好好补偿我,他绝不再娶……我挣扎地想告诉他我让他再娶,可说不出话语。

我糊里糊涂地过了近四五天。记得有一次,一位相貌十分像爹的青年人来,一样的狭长眼睛,只是没有爹那么悲苦。他面容平和,给我号脉。我烧得分不清南北,对他说别担心,另外,他忧虑的那笔银子很快就会收回来的。就是在似是而非中,我也看出他的眼睛立刻瞪得很大。杏花一个劲在旁边说我发烧时常说胡话。

醒过来后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让杏花去请爹来。杏花给我简单洗漱后,我坐在床上等着爹,才第一次仔细打量我的闺房。几件古色古香的家具,不能说豪华,记起杏花说原来的小姐把东西都砸了,这些大概是这几个月才凑的。接着就想到她干的事,我又叹息,不知道那个重伤的谢公子如何了。

一会儿,爹来了,身着便衫,一脸倦容。看着我,他微笑着说:“洁儿醒了。”说着坐在床边。我也微笑着说:“谢谢爹来看我。”他看着我,那眼中又是慈悲和无奈意思。他知道他的女儿没有回来。

我紧盯着他的眼睛,缓缓地说:“爹,我曾差点离开……”爹刚要开口,我轻抬了下手,接着说:“但我听到爹说不娶妻了,我不得不回来。因为娘亲让我对您说,她愧对您一生,没有照顾您,累您饱受相思之苦。她求您一定要找位陪您后半生的伴侣,若您因她孤独一生,她负疚难受,在九泉之下都不能安息。我不能那样死去,让爹不明白娘的心意。我不知何时会走,所以求爹马上举行婚礼,这样我日后真的要走,就不会心有不甘。”我知道该怎么说服他,似是机巧,但我却莫名地觉得那位死去的夫人就是这么想的。

爹的嘴唇颤抖起来,说道:“洁儿,你不可出此不吉之语!我与你的娘亲恩爱非常,我就是一生不娶,也无抱怨。只是那女子对我钟情,已经等了我十年,我怜她日后无靠,方才……”

我打断他说:“爹,娘亲对您一往情深,只望您在世上快乐幸福。您怎知那女子对您的钟情不是娘亲的冥冥安排?您不要辜负了娘对您的情意,在这世上的每一天,都要为您自己,为娘亲,为那个女子活得快乐才好。”

爹眼中含了泪说:“洁儿,你不可因此离去。”

我点头说:“我说过要为爹分忧,会实现诺言。也请爹答应我,爹如果要娶那女子,就不要说只为给她个依靠。不能辜负冷落她,一定要好好爱待她,还报她的深情,成就一双幸福伴侣。这样,那些没有得到幸福的人就知道还是有幸福在人间。”我脸上没有露出伤感,依然微笑着。

爹看着我的眼睛,好久,最后说:“你是你娘亲的女儿,我方才看见了她。我明白了她的心意。洁儿,我让……来见你,然后,就娶她进门。”

我点头,放了心,他的亲算是结定了。

爹迟疑着说:“你可曾记得,你十分中意那位谢审言公子……”

我忙答道:“不记得了。”你真的女儿把人家摧残成那个样子,这样的“中意”真是吓人。

爹叹息道:“我原来想等皇上火气过去,就启奏恢复他父亲的官位。”

他是想用这种方式施恩,让那谢家接受他的女儿吗?我赶快说:“爹,朝事不可如此因女儿之事而……”

爹摇头说:“不是因你的事。他的父亲谢御史虽然与我政见有差,但并无害我之心。倒是那日你见的贾成章和他的儿子贾功唯甚是难缠。他们与谢御史也不和,所以我原想……”

我得快快止住爹,别让他撮合我和那个谢公子,那个人现在逃跑都来不及,就说道:“我实在想不起什么了。”

爹微点了下头说:“也好,其实我就是助他复官,他也不见得允婚。”

我醒悟道:“爹是说因敌人的敌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才要为他父亲复官?”

爹似乎笑了一下说:“洁儿是明白的孩子。我原已让你兄长秘密地去寻那谢氏兄弟,也算是救他们危难,但多少存了些私心。现在你这样甚好,我助他父就能无所顾忌,说我毫无所图。这样也能免去日后许多口舌麻烦。”

我犹豫着,心说你要是知道现在那个谢公子在哪里,你女儿干的事,你就不会这么想了。可我此时大病初愈,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怕告诉他实情他迁怒于我,我还是什么都先别讲吧。

又说了几句,爹让我好好休息,他就走了。他离开,我躺倒,杏花枯黄着脸过来,给我喂了药。我叹息道:“杏花,真是苦了你,这么多天日夜照顾我。”

杏花大惊失色地说:“小姐千万别这么说,这是奴婢该干的事。”

我闭上眼:“杏花,什么奴婢,就是姊妹吧。你对我这么好,我是欠了你的情了。”

杏花带了哭腔:“小姐别走就好。那天吓坏了我了。”

我睁了眼睛,“我没走成,你的小姐不想回来了。”

杏花不敢看我,说道:“我知道,你说梦话,说小姐嫁给了……”我突然感到疲倦,就又闭了眼睛,想起和爹的谈话,再睁眼问:“李伯可有消息?是否医治了那位谢公子?”我就是个操心的命啊,一件事,说五百遍。

杏花一个劲点头,“李伯每日都让人送信。说那日就请了郎中,今天的消息是谢公子好些了。李伯后来才知道小姐几乎……他说要来看小姐,我让传信的人对他说小姐十分担心谢公子,病前的吩咐就是让他一定要在那里好好照看谢公子。”

我听着这话别扭,但也说不出什么,就又闭眼说:“你是对的,李伯要保护他,不能把他一个人留在那里。等他好了再一起过来吧。我想睡会儿。”说完我就专心睡觉去了。

过了两天,我还坐在床上,杏花说来了位女子见我。话语之间,她走了进来。二十七八岁的年纪,一身红色的衣裙,椭圆的脸,浓眉眼大,嘴也大,一笑就是个爽朗的样子。她看见我要起身下床,一下坐到了床沿上说:“小姐千万别下来啦,我来看你,还让你添病不成?”

我笑着看着她说:“我失了礼数,你觉得我不敬你,日后整我可怎么办?”

她浓眉一立,眼睛一瞪说:“我江丽颜若存了这等无耻之心,让我立死剑下!”

我嘿嘿笑起来说:“一激就露了本相。如此豪爽性格,怎么会喜欢上我的爹?”她是个直筒子,和我爹那九曲回肠的性情完全相反。

她的脸竟红了,可依然看着我,眼里有神,看得出是个练武之人,说道:“让你知道也是应该的。十年前,我十七岁。那时你的父前往灾区赈济灾民。他日夜巡查灾情,开仓放粮,抚慰百姓。他是个书生的样子,慈善心肠,可又是威严不阿。我跟了他一个月,知他没有妻室,就夜入他的驿馆,对他说愿为他侍箕帚。他说他对你母深情,一生不再娶。他可如此深情,我对他怎能无义!我对他说我不求他娶我入室,只允许我随他左右。你父不允,但我江南红剑岂是武艺平庸之人。这些年来,无论你父到了何处,我都追随不舍。我不在意人们如何言语,只要我一生能看护着他,就心足矣。只是你父近年来总说我该有夫君孩儿,要迎娶我。我听人说小姐不允,也曾对你父说不必费心。我不要进府来受人恶脸,还不如在外面自由自在。小姐若是有一丝勉强,敬请直言,我绝不怪你!”

她说到爹的过往,一副无比崇敬的样子。讲到她对爹的追求和爱慕,毫无羞涩。算来她比爹小十四五岁,这是典型的老牛吃嫩草,爹有绝对的优势,根本不用干什么,只摆个酷样子,这个丽颜就心向往之,死心塌地了。男的就有这样的好运,换个四十来岁的女的和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试试看。

我暗叹,笑着拉了她的手说:“以前我不知你对我爹的深情厚义,委屈了你。现在请你千万别记我的仇,早些入门,也好解我爹的忧虑。我爹日夜操劳,实在需要你对他的关怀。我不知能不能唤你一声丽娘?你日后别称我为小姐,随我爹叫我洁儿就行。”

江丽颜立刻被彻底感动,双手握了我的手说:“人都说小姐为人性情暴烈,从不顾及他人,今日看来,那些都是胡言乱语!小姐如此明理,说的话,暖我的心……”

我笑着打断,“丽娘,叫我洁儿。”

她点了头说:“洁儿,有我在,你就重有了娘亲。”她才比我真正的年龄大两岁,但我却隐约感觉到了我的妈妈对我的关怀,不禁也紧握了她的手说:“我可指望着有弟弟妹妹之类的,我好欺负欺负他们。”

她刚要害羞,大概知道这是关键时刻,就又看了我说:“我得赶快把你嫁出去!省得人家说我偏心!”

我瞪大眼睛说:“这还没过门呢就要把我踢出去了,这要过了门,我还有娘家吗?”

她恨道:“这嘴是怎么长的?我没过门就被折损成这样,我过了门,还能活吗?”

我笑说:“丽娘学得这么快,我大事不好了!”

我们都出声笑了。

04兄长

过了近一个月,爹的婚事就三四天了。那天阳光明媚,正是春光浓艳之时。我穿了一件淡黄色的衣衫,外面还裹了条浅红色的锦被,拿了本《论语》,倚坐在屋前的廊下的木躺椅上看书。杏花拿了针线,坐在我身边不远的小凳上。

这里的书是线装,有些还是手写的。句子里的繁体字冷僻字就别说了,还没有标点符号。我选择《论语》是因为现代日常中多少还引用它,现在读读,一能多少读得懂,二可以学学繁体字。我看了一会儿那连成了一片的字,就从头上拔下簪子,头发披下来,遮了我的双肩。我用簪子尖点着断句处,艰难地读着。我读书很慢,读完了忘得很快。这是读书人的胜境,因为一本书可以读很多次。

读到一处,我感慨良久,簪子点着手中的书卷,我的眼睛定在那里,却什么也没读到。春风抚过,一两缕头发飘到了我的书卷上。

忽然感到有人,忙抬头,见李伯站在我面前几步外,正面色忧虑地看着我。他身后垂手站着谢审言。谢审言穿着府中下奴所穿的黑色长衫,从头到尾没有任何修饰,只一块布对折缝在了一起,腰间扎一条麻绳。窄袖只到手腕,以便于劳作。我现在已经知道府中的仆役也分三六九等,最下层的下奴只有三个,干的都是最脏最累的活。我叮嘱了李伯,他自然不会让谢审言去做那些事,但谢审言穿成这样,已是屈辱。他身材极瘦,可挺立不弯,脸色惨白,面无表情,眼睛几乎全闭着,看着地上。

我看着他清俊的容颜,想起我那天早上见到他的模样,杏花说的他曾经的风华灿烂,他的遭遇,再看他现今的下奴打扮,心中一阵怜悯。虽然不是我干的,可我现在就成了那个给了他这么多苦难的人……真不自在啊。

李伯出声说:“小姐,我遵照你的嘱咐,带谢公子回府来见你。”

我一愣神儿,带他见我干吗?我这么盯着他干吗?忙移目对着李伯说:“李伯好,到了多久?为何不出声唤我?快请坐下。”李伯摇头,我忙要站起,但裹着被子实在不便,李伯道:“小姐不必起身!”我说道:“那你们就坐下,不然我就得起来。”李伯重重点了下头,杏花搬过来两个圆凳,他们坐下。

谢审言低低咳了几声,看来没有好。

我不再看他,对着李伯说:“请李伯安排谢公子的起宿,我不知府中情况,凡事不必问我了。”别让这个人觉得我在逼着李伯带他来请示我。我不愿跟他直接说话,怕他厌烦我。

李伯说道:“是,小姐请放心,我会好好照顾谢公子。”

我怎么觉得古里古怪的呢?但想不出怎么纠正他。说什么?我根本不担心?没我的事儿?可我又说不出这么硬的话。我皱了下眉,“哦,可否为谢公子找到平常的衣装?”说完有些后悔,我管这闲事干吗?难怪大家常叫我鸡婆。

李伯恭顺地说:“这是当初小姐……我也曾给谢公子其他的衣服,可谢公子不穿。”

那我就别操心了,点了下头说:“你们路途辛苦,还要安顿住处,我不耽误你们的时间了。”送客的话,这种礼节我已经驾轻就熟。

李伯诧异,“小姐何出此言?怎能耽误我们的时间?”又是个直心人。

我再试一次,“谢公子伤愈不久,定已疲惫,还是要多休息,烦劳李伯去安排了。”

李伯恍然状,“听小姐吩咐。”刚要起身,突然看着我问:“小姐,身体如何?”

我一笑说:“不过是伤寒,没有大碍,谢谢李伯的挂念。”

李伯看了眼杏花,说道:“听说,小姐险些离开,还见到了我们原来的小姐?”

我又笑了下说:“你们的小姐很高兴,她在那里,结了婚。”说完我心里稍感到酸痛。

李伯犹疑地看着我,我说:“李伯,信则有,不信则无。”

话没完就听见一声:“妹妹可大好了?”我抬头,见那个长相像爹的青年男子踏着春天缀着青草野花的小径走过来。他穿了一身淡蓝色的锦缎长衣,面带着微笑,狭长的眼中有点光亮。我又要站起,他已到面前,抬手止住我说:“妹妹先别动。”李伯闻声早起了身,这时已搬了带背的椅子放在了董玉清的身边,然后回到自己的圆凳旁站着。我余光里看到谢审言只起身站在那里,没有任何别的动作。

董玉清坐下,没回头地一摆手说:“你们也坐吧。”李伯和谢审言才坐了下来。

董玉清拿了我的手号了脉,嘴里说:“是好了,只是该多吃些东西。”

我微笑着说:“哥哥到底是干什么的?怎么会收银子,也会看病?”

他看着我叹了口气说:“爹告诉我,我还不信。看来妹妹真的是都忘了。我自幼只想成为郎中,被人称迷了心窍。我通读医书,自七岁起,隐名拜了名师学医十年。我出师,本想游历江湖,行医天下,可爹专注朝务,不理家事。我们的娘亲去世早,我回府才发现府中事宜混乱不堪,只好留下来为爹打点,已经四年了。我只抽空余时便服出去在附近行医。爹不愿受人馈赠,为官十分谨慎,常叮嘱我不能积攒财富和广占田地,恐人因妒生怨。虽然我府人员简单,我们的田庄也能给供给所有的饮食,可还有别的开销用度,各式应酬,爹的俸禄不能满足。我因行医,就开了几家药店,每年外出采买药材,以贩药得些银两。可其中买药卖药,讨价还价,收取欠款,真让我不胜其烦,妹妹是从来不管的。”

我说道:“我见了丽娘,她为人开朗,到时候会帮你一把。我十分无用,大概想帮都帮不上忙。”

他有些吃惊地说:“他们说你同意了,我还不信。”

李伯突然插嘴说:“小姐真的同意老爷再娶?”

我点头说:“丽娘对爹一往情深,追了他十年,当然该娶进门来。”

李伯有些不平地说:“当初夫人为了老爷去家别土,老爷与夫人那么恩爱一场……”

我笑着看着李伯说:“李伯,若你喜欢谁,你是不是希望他过得好?”

李伯点头说:“当然是。”

我说道:“娘亲对爹深情一片,她离开了,一定会希望爹有人陪伴,不感到孤独。”语中触动了什么,我停了一下。我离开了,他有了这里去的小姐的陪伴,也好。想到此,轻叹了一声。李伯没再说话。

董玉清盯着我说:“妹妹过去何曾这样叹息过。你当时发烧时,曾哭着说那是你的婚礼,到底怎么是回事?”

我半低了眼睛说:“不过是个梦,我离开了我所爱之人,他娶了别人。”

董玉清缓慢地说:“妹妹如此伤心,大概不是个梦那么简单。如果妹妹还是不能忘了那谢……”

我赶快打断说:“哥哥,我方才读到《论语》,才体会通篇里,最无奈的竟是这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岸之上说,流逝的一切就如此河水,日夜不停)。我们根本无法挽留什么,大到光阴荏苒,小到境遇更改,我们只能眼怔怔地看这些,如流水般从我们面前逝去,日夜无息。没有永恒的不变,只有永恒的变化。这是这般让人软弱悲凉,可这话语里,却是如此气势磅礴!我过去也读过,从没有这么感慨。”

董玉清深深地盯着我的眼睛,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妹妹,你过去,从没有读过《论语》。你过去,从不读书。你说你忘了以前,那么你记得的又是什么?”杏花曾说那位小姐琴棋书画俱精,看来这个“书”字不过是书法而已。

周围很静,我听到新叶的轻轻摇动声,甚至阳光洒在我手中书卷上的沙沙声。

我看着他的眼睛缓缓地说:“可我说的对不对?我们的周围,真假难辨。看似真实,伸手处,已成空虚。原该是无妄梦幻,到近前,却是实在真切,让人能触手可得。可就是认清了真假,也一样难逃变化,今日春光如此,但转眼间,就是秋雨愁寥,往事如烟。到后来,又会冬过春临,另一番景象,人心重存期待。人们注重亲情,还不是为了在这样的莫测和变化中,寻一份稳定。可谁才是真的亲人,是血肉之系?还是情感上的依托信赖?我觉得,待亲人如亲人者,就是亲人。你是否同意?”反正我符合当个亲人的标准,当然,因为这标准是我定的,但愿他也接受。过了一会儿,我问道:“哥哥,我还是你的妹妹吗?”

董玉清狭长的眼里闪动光芒,他缓缓地点点头说:“你当然是我的妹妹,我一直想要的妹妹。”

我笑,好了,最后一个堡垒被我攻克,我有了个家了,就问:“那笔银子追回来了吧?”

董玉清几乎扑到我面前说道:“那时我还以为你在说胡话!那是一批极珍贵的药材,那家说是急需但银两不足,我就让他们先拿了。可谁知,他们从此就躲着我,我以为……可前几日,他们还了银子,因为他们想从我这里买别的药,其他人,没有……妹妹怎么知道的?!”

我出声笑起来:“我是常说胡话,你也别全信。”

董玉清重新坐直了点头说:“我那时该信妹妹,可真让我担心了好久,我宁可去看几个病人。”他转身说:“李伯,到时候让人……”他一下子定在那里,盯着谢审言。谢审言眼睛不抬,依然看着地。

董玉清猛地起身,疾走到谢审言身前。李伯起身,谢审言也站起,眼睛闭着,手垂着。董玉清一把拉了谢审言的一只手说道:“谢公子,审言!你怎么在这里?我是,董清,董玉清。”

他转脸看着我说:“我一回来爹就让我去追查谢家兄弟的下落,把他们赎出来。我要去查询拍卖记录,但官家不允。你已经找到了他,为什么不告诉爹?”谢审言脸不变色地把手抽了出来,垂在身边。董玉清扭转脸讶然地看了眼谢审言,又回头看我。

我只觉面红耳赤,怎么说?!李伯开口道:“是我今天打探到了谢公子的下落,方才把他带入了府中。”我看着李伯,轻点了点头,真是谢谢他了。

见董玉清还是看着我,我支支吾吾地说:“我已经不记得以前的事了,哥哥,你们认识?”

董玉清看着我摇头叹息:“因为你,我瞒了家世,以我郎中董清的身分,去结交他,想让你有机会见到他……可接着就……”他又转头对着谢审言说:“审言,原谅我以前没有说出实情,但我对你一向钦佩,没有不敬之意。”谢审言垂着眼睛。我暗叹,这位哥哥的好话被那个小姐干的事衬着,不知谢审言信不信他。

正想着,见谢审言蹙眉低头,开始咳嗽,听着要把肺咳穿了。董玉清等谢审言咳过了,说道:“审言,你如此清瘦,肺咳不止,中气不足,脸色欠佳,可容我号一下脉?”谢审言沉默。董玉清见他没反应,不由分说地拉起谢审言的手号脉,谢审言由他摆布。董玉清皱眉说:“审言,你气血虚亏,脏腑受损,阴阳违和,肺有阴寒,可是遭过重创还受了寒凉?”

我们其他的人噤若寒蝉。我暗想着如果谢审言开始破口大骂,我该怎么撇清自己。

谢审言静立着,不睁眼。

董玉清放了手叹息说:“审言,我知你必是吃了很多苦。现在好了,到了我家,你就不要再如此忧虑。我一会儿给你先开个方子,让人抓药,为你调养,你很快就会康复。另外,你无需这样打扮,我让他们给你量体裁衣。新衣做成之前,如果你不介意,就先穿我的,我们身材相仿。你我过去就已相识,我一直当你是朋友,你好好住下。”

谢审言纹丝不动,恍若无闻。

李伯忽然道:“谢公子是皇上所判的罪臣之后,官家册上的奴籍。若公然以友人身份住下,会让人说老爷与皇上……给老爷惹麻烦。”

董玉清微皱了眉说:“那以下奴身份就更不妥当!传出去,人们会说爹羞恶同僚之后,谢御史的同仁都会与爹为敌。”

我心说你们要是知道了你们家小姐怎么对的他,何止与爹为敌,你们家就没脸混了。这时才明白谢审言是不该进府的,任何人认出了他,他是奴是友,都会给爹惹事。我也算是给这个家闯祸了。原来的小姐把谢审言藏在那个庄子里,也许就没想让他活着出那个庄子?我打了个冷战,忙问道:“哥哥,爹说怎么安置谢家兄弟的?”

董玉清说道:“爹说寻得隐蔽的乡间,让他们住下。这事得我亲自去办,我因没有查到他们的下落,就没有动作。现在让审言暂住府中,我去寻访一下吧。”

我沉思着说:“那一时间也不见得能找到合适的地方。当务之急是让谢公子尽快离府。”忽然有了个主意,问李伯道:“李伯,你可有想去的地方?想看的人?”

李伯想了一下,明白了似地说:“小姐是想让我带谢公子出游?”我点了下头,李伯说道:“我一直想回去看看我的老父母。他们在南方。”

我对着董玉清说:“让李伯去看他的父母亲,谢公子可与他同行。人们不查身份,就不会多事管他的底细。这一去,探亲加上游山玩水,也该有个两三个月,到时候你大概就能寻得乡下住处,或者再做其他打算。”谢审言出去玩玩,心里就会高兴些。爹说会帮他的父亲回归原位,到时候也许他就可以回家了。

杏花兴奋地对我悄声说:“小姐,我离开家十年了,我家也是在南边,我想去看看我的爹和弟弟。当初就是为了弟弟,我才被……”她有些难过,忙说:“小姐,我们也和李伯去吧,以前我们常这么和李伯出去远游。”我自言自语地说:“出去走走看看,倒是好玩……”我喜欢出去玩儿,每年都得在外面游那么几次。

李伯说:“这不好,已经不是以前了,小姐武功尽失……”

董玉清惊道:“妹妹没有武功了?”

我忙笑:“人无完人,我拿武功换了《论语》,值不值?”

董玉清严肃起来说:“这不是闹着玩的,你不能自保,就不该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