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玉珠点了下头,转头看夫君,“那咱们家提亲,安平侯那边不会有话说罢?”

“呵,”狄禹祥轻笑了一声,伸手去摸她的耳朵,“怎么会。”

萧玉珠嗯了一声,“那由谁去提亲?”

“自然是我去。”长南道,“正好太子也催我进京,我也不找借口了,正好趁提亲之事进京一趟,也好把家里在京里的关系再顺一遍,娘,你这两天把我要带上京的东西理一遍,我过两天就进京。”

“长生是不能去,要在家等暮家的姑娘,长息和长福,你看,要不要带上一个?”萧玉珠问狄禹祥。

“带长福罢,”狄禹祥朝长南道,“长福记性好,他脑子里记着的人比你还多,有些事有他帮你看着,你也能警醒些。”

“好。”

“那长息?”

“叫他过来问问。”狄禹祥见妻子不想落下三儿,就让外面的桂花去叫了长息过来。

他其实想家中至少有两个儿子能陪陪他,这样她念着儿子了,好歹有个能抽得空来陪她一会,如果家里只有长生在的话,依长生的忙,能陪陪她的可能只有长怡那个看着不许她吃零嘴的母亲就怕的女儿了。

他倒是不怕多陪她一会,就是长儿要娶亲的话,他忙的事也多了。

长息一来,听完父亲讲的话就道,“爹,娘,我想去,就是能不能再慢几天走,我跟长生这几天还想着要弄点外洋的东西进京大卖,这正好,我亲自走一趟,再看看京中现在什么货走得紧俏,不过我们准备东西还要两三天的样子。”

萧玉珠笑着道,“行的,不急。”

“娘,莫这么偏心。”长南婚事一定,整个人都轻松了,靠着他爹的太师椅,翘起二郎腿,嘴里剥着桔子往嘴里塞,另还把掰了一瓣放他爹嘴里,跟他母亲笑道,“别挣钱的才是亲儿子,我也是你亲儿子。”

“谁能说你不是。”长息翻白眼,扑过去抢了大哥剥好的桔子往嘴里塞,嘴里不满地道,“纵得你,在爹娘面前都没规没矩,你看谁家的小子敢在老子面前翘二郎腿的?”

长南听了哈哈大笑,伸出长手就揽了父亲的脖子,道,“我们家的老子就许我翘。”

狄禹祥重拍了下他的脑袋,眼里的笑怎么藏都藏不住,嘴里却是淡道,“反正是要赶出家门的,就许你再放肆几天。”

长南摸了摸鼻子,嘿嘿笑了一声。

**

萧知远早外甥们到达之前收到了妹夫们的信,暮小小知道给长南定的人是安平侯的女儿后,笑着道了一句“甚好”。

“是个有心思的,”萧知远看过那位夏家小姐的事,淡道,“持家应持得住。”

“我看你不是很高兴的样子?”暮小小笑意吟吟地看着他。

“就是不知道心胸大不大,”萧知远嗯了一声,“我再去探一探,小肚鸡肠的,也不适合妹夫家。”

狄家暗地下那么大的家世,若是娶个小心眼的回来当长媳,那岂不是坏事?

“我看也没必要去看,你也不看看长南随了谁。”

“随了谁?”萧知远哼了哼。

“不得他心,他刀起刀落什么时候软过手?你不是没看过他战场杀敌的样子。”暮小小淡道,“他现在该娶妻了,我看这夏家小姐也是妹夫探过了的,他们家心里有分寸,这事你就别操心了。”

“拿来…”萧知远看妻子话不对,就朝妻子要妹妹单独给她嫂子的信。

“不给,说的都是女人家的私密话,哪是你能看的。”暮小小打开他的手,摸了摸才一月还未显怀的肚子道,“别烦我,我累得很。”

萧知远一看她的肚子,叹了口气,“你们女人啊。”

暮小小被他的口气说得甚是好笑,道,“女人怎么你了?”

萧知远伸手过去摸了下她的肚子,沉吟了一声,问,“妹妹也是心属这个了?”

“嗯,”暮小小点了头,“她说厉害点没事,长南他们四兄弟的事,妹夫与她已与他们四兄弟把以后之事当着他们的面谈妥了,不会因为娶了谁当媳妇有什么改变。”

“这是…”萧知远扬了下眉。

“还是两人从官,两人当生意人,家产已经现在已经全分了,四兄弟没有异议。”

“现在就分了?”萧知远还真是小吃了一惊。

“分了,”暮小小点头,“放心好了,不管怎么分的,他们四兄弟,谁都不会对不住谁,现在分得清楚了,其实对他们以后都好,毕竟他们以后各自都会有各自的小家。”

萧知远略一思忖,道,“也是。”

有长生长息在后面,这个家是怎么都败不了的。

虽说长南最为勇猛敏捷,而长福天资最为聪慧,但在家在外都不显山露水的长生长息,才是真深谙了其母那低调含蓄的为人之道,有他们在,长南长福以后无论走得多远,长生长息都会给他们一个家在他们身边等着他们回去。

“妹夫妹妹也是想得远,”萧知远又摸了摸肚子里的孩子,“这胎我们生个闺女,以后家业就留给念康,若不是,我这几年再替小的再挣一份。”

暮小小笑了笑,看着丈夫的大手,轻声道,“不管是男是女,这个我想送到暮山上去学医,家中有个大夫,我也安心一些。”

萧知远轻叹了口气,“好,依你。”

他知道,她因他满身的伤病从没真正安过心。

**

京中九月的时候,狄长南一行人就到了京城,狄长南刚一住进舅舅家,前脚刚进门,后脚宫里的人就来了,把他叫去了宫中。

大外甥走得太快,暮小小只能在门口揪着三外甥和小外甥看,见两个小的明明是同胎出生,以前一人高一人矮,现在一人矮一人高,以前乖巧的现在看着就像只笑面小狐狸,像金童的一看就是野性十足的野小子,暮小小拉着两外甥的手就道,“这是怎么长的,怎么都长反了?”

“舅母,我还是一样,不同的是小弟…”长息把小弟拉到舅母面前让她细细打量,他则趁势站到了弟弟身后,脱离了舅母的手。

见舅母一脸不敢置信,长福挠着头不好意思极了,“是长反了些,舅母莫见怪。”

暮小小听了好笑不已,“还好,这说话还跟以前一样,是我的小长福,没换人。”

长福笑,点头道,“我这里还有好多的故事说给舅母听,还有舅舅的,回头您得空了,我就说给您听。”

“不是回头了,现下就说给我听罢。”暮小小拉了他的手,另外敏捷地逮住了长息小狐狸的手,一边拉一个往大厅堂走,“不急,边吃点果子边跟我说,今儿你们哪都别想去,刚进家,就得好好陪陪我。”

“念康表弟呢?”长福没见着他表弟,四处张望。

“跟他爹去宫里了,等会就回。”

“舅母,太子真的要登基了?”长息在另一边问了一句。

“嗯。”现在满城风雨,皇帝的退诏圣旨在月底就要下了,这事瞒也是瞒不住了,暮小小朝外甥很干脆地点了头。

“嘿嘿,”长息这时笑了起来,“我听说太子喜欢青城山出产的砚台,这次我们带了上千方来,想来不愁卖了。”

皇帝喜欢的砚台,能不好卖吗?

暮小小一听乐了,“那可得给我也留几方才行。”

“给留了。”长息朝舅母眨着眼,“留了不少极好的,我去拿货的时候,听老师傅说,我拿的那些,跟太子现在用的那一块是出自同一个师傅的手艺呢…”

暮小小笑得眼睛都弯了起来,“舅母知道了,回头就跟人说去。”

舅母这么配合给面子,长息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了,“多谢舅母。”

长福在另一边摇头晃脑叹气,“三哥啊,你这银子是挣个没够了啊,连太子,舅母都用上了啊,现在还有谁的银子是你不敢挣的?”

累惨。

不过写得很痛快。

谢谢各位。

3月见。

第230章

傍晚萧知远没有回来,长南带了小表弟回来了,说舅父今晚要留在宫中与皇上议事,午夜才回。

而他明天还要进宫。

长福奇问,"大兄,您来京城的第一道是为我娶嫂子罢?"

太子还没当皇帝,这就上赶着卖命了?

长南一巴掌拍过去,挥在他后脑袋上,骂,"不知轻重的家伙是。"

长福摸着脑袋与三息说,"还是咱俩像爹爹一些。"

长息哈哈笑,过去摸小弟弟的头,他还是跟以前一样,还是让着长福,不像长兄,直把长福当家中的异类,看长福的样子总带有嘘唏,只差没逼着他变回小时候的俊俏样了。

三兄弟看着像在闹,但嘻笑自在,萧念康在旁看得有些羡慕,他是不缺人玩的,但表哥家的这几个感情总是格外的好,与他见过的人总不一样。

长息眼睛余光发现小表弟在看,用眼神暗示了兄长一样,长南回头就是长手一伸,把身边的表弟够了过来,笑着与念康道,"你可别像你四表哥一样,长大了就长残了,以后娶媳妇都难。"

长福不以为然地笑,对他来说,娶不娶媳妇都无妨,他是要跟长兄要做事的,但更多的日子他还想回父母身边去,所以他连官都不愿意当。

两地奔波,有媳妇反而是累赘。

**

等长南长福进宫进太子,紫王也来了。

长南与紫王进宫见皇帝太子,长福则是见暮皇后。

暮皇后看到长福,一点诧异也无,招呼长福坐下的样子神情,跟多年前无异。

长福坐下后,看着皇后娘娘就笑道,"您没变,还跟以前一样就像刚下凡的九天仙女,就是现下还瘦了点。"

他以前常年吃药,有些药材的味道,常人也许闻不着的,他却是能分辨,这凤仪宫里弥漫着他一种他用过的某种药材的药味,他一进来就闻到了。

再看看面前皇后那清瘦的脸,有些事,长福心里就有数了。

暮皇后淡淡地嗯了一声,朝长福示意,示意他把手伸出来,随即她冰冷纤长的长指搭上了长福的脉,过了一会道,"心跳比以前有力一些了,黑点好,多晒点太阳。"

"嗯,我娘也是这么说的,她说只要活得好,长什么样都无妨。"长福点头道。

他还是跟过去一样,一口一个我娘说,就像他们没见过面的这几年没有存在过,他们还跟过去那样维持不热络,但也不冷淡的老少友人之交。

暮皇后点了点头。

"现在用膳胃口可好?"长福依旧关心这些他在意的。

"还好。"

"不要贪凉。"皇后爱吃冷的。

"嗯。"

"南海外洋的东西多,我攒了不少新鲜的,给您看看。"长福把带来的礼物给暮皇后展示,从贝壳风铃到镶着大颗绿宝石的黄金镯子。

暮皇后每样都细细打量,仔细听着长福是如何入手的,听他把东西背后的产地,来历,还有那些有关于它们的小故事与她娓娓道来。

文乐帝来凤仪宫的时候,看到了两颗挨得很近的脑袋,小的那个声音轻柔,说话的速度不紧不慢,老的那个偶尔随意地嗯一声,神情安和。

文乐帝看着他的皇后那平静又放松的样子,朝跟过来的画眉摇头,示意她噤声,他看了他们好一会,直到皇后见到他,朝他招手,他才走了过去。

"你接着说,朕也听听。"长福要起,文乐帝阻了他。

长福见皇帝和颜悦色,他还是起身跪拜行了礼,该有的礼行完后,又轻声地跟帝后讲起了南海的事来。

南海是个热门的地方,哪怕打仗,也耽误不了百姓祭庙祭龙王,给亡者超度,为他们打碑立墓。

南海城的人都知道他是统师家的小公子,他去买个三文钱的小东西,那些小贩小生意人能给他搭上十文钱的货。

长南很喜欢那个地方,他希望外洋人来得更多,带更好的东西进来,生意人能朝他们卖出更多的东西,这样的话,等他再回去,那些在外洋人手里挣了银钱手头宽裕的人,如果还有认得他的,也许会给他搭十五钱的货还不止,这样他就能继续占便宜了。

长福语气轻快,总是带着那么一点笑意,等到画眉摆好膳,用完膳,文乐帝又听了一会,直到政事堂派人来催,他这才离去。

"皇上都不那么爱生气了。"文乐帝走后,长福笑嘻嘻地朝皇后道。

暮皇后嘴角微翘,"老了,没那么力气了。"

如果还年轻,也还是不会消停。

"也是,我爹现在也是我娘说什么就是什么。"长福说到这往前想了想,叹道,"不过以前也是,我爹性情好啊,还好我学了他,我大哥哥却是不像的。"

"哦?"暮皇后略挑了下眉,"你们家老大那个小将军是什么样的?"

"爱打仗,下手狠,谁都怕他。"长福笑着道。

说是这样说,他脸上一点害怕也无。

暮皇后也听过狄长南性似其舅的话,这时也点头道,"你们家也该有个像他这样的。"

得有个拳头硬的,别人才忌讳着他们家。

这天下可不是光说理,就能说得好的。

"嗯,我也是这样跟我娘说的,"长福赞同道,"像我这样光靠嘴皮子的,说半天,对于有些人来说,还不如我大兄煽人一个大嘴巴子来得有用。"

暮皇后这才真笑了起来。

她最喜欢狄家长福的就是这点,有些事他一辈子都不会去做,而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好,不过是他性格受限罢了。

他理解每个人的想法,也理解他自己的,这世上像他这么清醒的小孩儿可是不多。

**

长福从宫里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他年纪已大,入夜的禁宫可不是他这么大的人可以呆的了。

紫王在宫门外等着他,长福一出来,就被紫王请上了他的马车。

"您来京也坐马车啊?我大哥骑马惯了,让他与我坐马车进宫,他还道我假斯文。"长福上了马车,就与紫王笑道。

紫王磨了磨牙,朝狄家的小狐狸笑眯了眼,道,"刚从凤仪宫出来啊?"

长福笑一声,"可不是。"

说着就接过紫王递过来的那碗剥了皮还浇了蜜的冰葡萄,拿竹签叉了一个进了口,随即他眯起眼,舒服地喟叹了一声,吞着葡萄感叹道,"从您这,老能吃到好吃的。"

紫王哈哈大笑了起来,要说狄家这兄弟里,他确是最喜欢这最小的,他也不掩饰他的偏心,什么好的都给他,那三兄弟加起来也没得过几样。

这么多年下来,长福也是与他走得近,紫王知道他心里狡炸着呢,但同时也知道他知恩图报得很。

"皇后好吗?"紫王两手抵着后脑勺,靠在壁后淡淡地问。

"挺好。"长福现在说谎已能面不改色了,谁也不能瞧出什么来。

"我给她也送了些葡萄进去,不知她爱不爱吃。"

"宫里多得是。"也不缺你送的那口。

"她眼睛还长这样?"紫王听了也不觉得有什么,掏出胸口的画,把那双他母亲画的眼睛拿出来。

"我娘画得真好。"长福眼睛都亮了,不忘夸赞亲母。

紫王忍不住抽了他一记。

长福摸着脑袋笑,揉了好一会,他嘴边的笑淡了,他抬头了他那慧黠的眼,"王爷,听真话还是听假话?"

"真话。"紫王想也不想地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