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大奶奶能想到,为什么史氏想不到?马上想到,老二为什么这么急吼吼的去骂媳妇,还非说她‘忤逆不孝,不敬婆母’。这里头没史氏的影子就是有鬼了。

代善能继承贾源荣国公的爵位,还没递减承爵,本身就是极聪明、有能力的人。要知道宁府的堂兄代化,代化本人也是极其的能干,之前还做到了京营节度使。才袭了一个一等将军。这本身就是很让人揣摸了。之前,他是相信史氏,所以后宅之事,都托负于她。现在电光闪烁之下,好多事,由不得代善多想想了。

张氏在外面应了一声,扯了贾赦一下。贾赦跟张氏关系不错,对她的暗示很明白,马上抱拳对里屋喊道,“老爷,儿子亲自去一趟吧,这么晚了,派个下人也不合适。”

“嗯!”代善点头,对大儿子好感度马上上升。

“都杵在这儿做什么?该干嘛干嘛去,今儿的事敢乱说乱传的,全家都撵出去。”大奶奶开始赶人,表明了自已当家人的狠烈,当然听到代善的耳中,对大房更加有好感了,果然这才是当家奶奶该有气势。

6 蠢货

6蠢货

人都散了,贾政和贾敏一块进了屋,代善看了还跪着的周瑞家的一眼,温声说道,“你是个好的,回去好好劝劝二奶奶,可不能这么不把自己的身子当回事。”

周瑞家的也知道什么叫见好就收,主子的事不是她们可以掺合的,马上抹了泪,退了下去。

其它人看脸色也知道要退出去了,内室也就只有代善夫妇与贾政兄妹了。

“蠢货!”代善厌恶的看了一眼,平常还觉得不错的老二,开口就骂道。

“老爷…”史氏别看对内宅的手腕不错,但是,她还真的争不过老爷子。当初,张氏就是这样娶进家的,女儿的婚事也是这么定下来的。老爷子决定的事,史氏没一样插得上嘴。若不是老爷子不管内宅之事,史氏才真的一点水都没得喝的。

估计这也是后来老爷子死了,她终于没人管了,自然想把子孙都捏在手心里,为所欲为的初衷。对一个被压制得太久的人来说,可不就是给点阳光就可尽的灿烂,完全不管后果如何。

“你闭嘴!”又没外人,老爷子真的一点面子,也懒得给她了。盯着老二眼睛都要冒火了,“你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还没想到你错在何处?”

贾政真的没想到,看老爹真的生气了,赶忙跪下,满口的赔罪,却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急得汗都下来了。

他越这样,代善心就越灰,回头狠盯了史氏一眼,这就是她天天念叨着的好儿子,合着这儿子,真的长于妇人之手,被教得成傻子一般了。

他不知道若是传出去,贾家把还没出月子的媳妇,逼得在院子里下跪。贾家的家风、名声全都扫到地底了。往大点说,贾家的爷们以后都别想在朝上混的,顺便也娶不上媳妇了。

朝上就一句话,内讳不肃。老爷子没管好老婆、儿子;贾政没有担当。古代的官场,其实也不仅仅是古代,其实古今中外,对于家庭其实都挺看重的。一个男人如果家庭都照顾不到,那么你还能做什么?再通俗一点就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至于娶不上媳妇,更通俗了,谁家敢把女儿嫁到有恶婆婆的家里?

还有就是,贾家的女儿也不用嫁人了。逼得媳妇成这样的婆婆,能教出什么样的女儿?这样的女儿谁家敢娶?所以不要小看一件小事,有时,压垮骆驼的,往往是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艾若在这件事上,其实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会带来的深远的影响。老爷子已经想到了,却不曾想,大媳妇已经大声说了,不能露出一个字,不然全家撵出去的话。结果老二竟然还是听不懂,这不是蠢是什么?老爷子心不灰就怪了。

对一个心灰的人来说,还有什么可说的,于是看着猛流汗的贾政,代善倒是气乐了。冷笑着摇摇头,拂袖而去,连说都懒得说了。出门前,直接在门口传令,珠哥儿送回二房由王氏照管,老爷子自已移居梨香院。

贾敏刚刚本想替哥哥在父亲面前说点什么,毕竟,在家里,她是惟一的女儿,又是老小,老爷子对她从来就宽和得多。但刚刚,看父亲的样子,话到嘴边都说不出来了。

她从小到大,真没见父亲给母亲这么没脸过。连解释都不听,直接就走了,还把珠儿抱走了,算是生生的把母亲在这家里的地位踩在了脚下,真是又急又气。

等父亲走了,贾敏急急的对贾政说道,“二哥,怎么搞成这样,你做什么了?看把太太带累得。”

以贾敏看来,她是一点错也没有的,有错自然是别人的。她不过是跟二哥埋怨一下,二哥怎么这么蠢,把事情办成这样?她一点也没想起来,若不是刚刚她对贾政说那些话,贾政怎么回去找艾若的麻烦,若不是找艾若的麻烦,艾若怎么会用以退为进这招?

史氏低头想着,却也没代善想得那么通透。她只想到,万一传回亲家耳里,只怕又是事了。心里对艾若更恨了一重,之前只觉得大媳妇碍眼,没想到,一声不吭的老二家的才是不叫的狗,一咬就入骨三分。不声不响的,就把自已身边的孙子、孙女夺了回去,还让自已,在老爷面前弄得这么没脸。那口怨气,真是怎么都吞不下。

不过,她脑子也明白,现在老二家的,算是闹到老爷子眼前。自己想再找她的麻烦,还真不容易。直接就成打击报复,做实了自己恶婆婆的名声。想想又郁闷了,以前怎么没看出,这是毒妇呢?

贾政还跪着呢,刚刚老爹拂袖而去,老娘没叫起,他还真不敢起来,被妹妹数落了,他也没想起自己错在哪了。一切不是很正常吗?为什么父亲那么生气?

“行了,你快扶你二哥起来。想是老二家的,怕我不周到。去把珠儿送到二房去,二奶奶身子还弱,你们经心些,莫要慢待了珠儿。”贾母也不是省油的灯,终于开口了。

“太太!”贾政又跪下了,泪流满面啊。心中更恨王氏了,觉得自己不孝,娶了那样的搅家精,害得母亲在父亲面前没脸,还要送回孩子,想想贾政都觉得对不起母亲了。

进来的赖嬷嬷可不像贾政那么蠢,直接头皮麻了一下,太太真狠啊!这下子,二爷和二奶奶算是走到头了,这两口子以后还怎么往下过?

再看看边上的贾敏,也是满是怒容。赖嬷嬷又打了一个寒颤,不由得为二奶奶担心了。太太、二爷、姑娘都得罪了,这以后日子怎么过?不过当下人的,好心只会害死自己,她定定神。

“太太,珠哥儿睡了…”

“老爷吩咐的,若迟了,怕是老二家的又乱想。移过去吧!”史氏似乎无可奈何的挥挥手。

赖嬷嬷也不多说什么,退了出去,找了妥贴的婆子背着包得紧紧的贾珠,送到二房的小跨院来。

7 长媳难为

7长媳难为

此时代善还在,就算老爷子之前觉得贾政比贾赦争气,但礼法不可废,二房住在荣府西边的一个小跨院里,王氏住正房,而偏厦里还住着贾政的姨娘,周氏。

白天刚把元春搬过来,地方本就小。这边都没理好,晚上又把睡着的贾珠送过来,摆明了也是给二奶奶添堵了。再说了,古时挪屋子哪是那么好挪的。讲究的多了去了,挑吉日吉时,还有先收拾好了屋子,换了东西,再搬。哪能说搬就搬?还是睡着的孩子,在腊月里在户外乱走,此时不能不说贾母的狠心了。一直在身边养着亲孙子,说放手就放手,连一眼都没看过。

不过贾母对上的是艾若,又不是真的王氏,若是真的王氏,只怕就要哭得肝肠寸断了。当然,若是王氏也惹不出这些事来。所以贾母对艾若,就是一拳打在棉花里,一点影响也没有。艾若也不懂这些规矩,看半夜里把睡着的孩子抱过来,就算不是亲生的也得好好照顾,更何况名义上还是她亲生的。

直接让人把贾珠放到自己床上,先摸摸有没有惊着风,又单独拿床被子把他包紧了,等了一会,看被子暖了,才轻轻的把贾珠身上的那些包裹慢慢的除了,让他舒服的睡去。

张氏还在二房呢,怎么说,她也得等到大夫来,谁让她是管家的奶奶呢。大夫不来说二奶奶没事,她就不能离开,不然就是她没尽到心,弄到后来,说不准就成了全家都欺侮了王氏。

张氏此时心里真真的悔死了,觉得是被婆婆害惨了。她不知道,白天王氏那出,已经很着人眼了吗?只怕外头已经在传贾家有个恶婆婆,不许当娘的见孩子。现在倒好,白天洗完三,晚上让产妇当院罚跪。贾家没规矩的恶名啊,一次就交待在这儿了。

张氏觉得真的欲哭无泪了,婆婆、弟妇如何,她真不想管,可是贾赦将来还要做官,她的瑚儿还要进学,还要成亲…张氏想想,都有种万念俱灰之感了。

心再灰,总得劝两句,不然不是白来了吗?结果还没想好怎么劝二奶奶,结果荣禧堂派人送来了贾珠。

张氏此时真想去劈开史氏的脑子,看看里面装的什么了。之前挑着老二逼着媳妇在月子里去赔罪,本身就是大错了。现在半夜送孩子,生怕人家不知道你们婆媳,其实就是为了孩子在争?

外头才不会说儿媳不孝,只会说婆婆不慈,想用以退为进这招,逼着媳妇乖乖的,自己再把孩子给她再送回去。估计史氏也是这么想的,她真的当别人都是傻的?王氏敢这么闹腾,怎么再会把珠儿送回去?愚蠢!

不过史氏是婆婆,她当媳妇的还真的不能说啥,只能忍着,心里倒真的越发的看不上贾母了。自己虽说不让人出去乱传,但这个止得住吗?特别是太太那屋的丫头、婆子,能是自己能管得了的?

不过已经发生了,她也只能认了,谁让她已经嫁入贾家了呢?短暂的痛苦之后,张氏振作精神,忙吩咐人去收拾屋子,一边让人去库房拿要用的东西。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力把自己从这件事里撇清,不能沾上他们双方任何一边。

边忙,脑子也没停了乱转。刚刚在荣禧堂,看王氏抱着孩子哭成那样,结果老二在边上却还说她忤逆的话。张氏当时听到了,真恨不得给老二两巴掌。她再不喜欢弟妹,此时却也觉得,贾政不是东西。把老婆逼成这样,算什么男人。

可是回过头来一想,老二两口子,平日里最爱做的就是装孝顺,踩着他们往上爬。这些年,没少把他们夫妇往死角上逼。怎么这回,夫妇反目,也跟婆婆对上了?这不是她平日的风格啊?

当初她把孩子放到太太那儿,讨了太太的欢喜,着了老爷的眼,弄得老爷子看他们大爷,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

张氏真没少在背后骂王氏心狠,这么点孩子都舍得出来。顺便鄙视一下他们。他们是二房,老爷子一死,就得分家,出府另过。这么巴结太太,难不成就想多分点家产?

可真的分家,也有朝庭律法在的。次子就是次子,分家有规矩,不是婆婆想分多少就分多少的。最多分分婆婆的私房,可是婆婆的私房那么好拿出来?老二家的真的太不了解婆婆了。所以张氏还真的没想透王氏在做什么,不知道巴结大嫂,其实反而能为将来谋更大的利益?

这么一闹腾,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王氏不是那种真的为了孩子,能不顾一切的主啊?之前她还觉得王氏目光短浅,也不是很瞧得起她,现在看看又有点看不清了。难不成有什么别的想法?此时张氏真的满脑门的官司了。

她哪能想到,自已寿数不长。而贾母特意给贾赦找了个低门小户的继妻回来。然后,老公、孩子全给往废了养。二房鸠占鹊巢,把大房逼得连站的地方都没了呢?只能说,一个有脑子的人,永远无法去想像没脑子人能做的事。张氏所认定的朝庭法度,在贾母、王家姑侄心里,屁也不是。

贾赦请回了府里常看的太医,艾若对这家的脑子已经不抱希望了。请太医?生怕别人不知道府里发生的事吗?太医就算不说,太医身边的小厮难不成不会说?

不知道下人有下人们的渠道,她在医院深有体会,消息最灵通的不是他们这些大夫,而是那些护士们。什么科有了新闻,第一时间就全院传开了。弄得她以前没事就爱跟护士们一块吃饭,听听八卦,人生都变得有追求了。

到了古代一样,别看没网络、电视、报纸,可是人家的八卦事业一点也不萧条。君不见,荣国府的事,冷子兴能跑到江南去告诉贾雨村?换个角度,冷子兴能告诉贾雨村,也能告诉别人,他就一个话痨。所以算了,艾若现在觉得明天,王氏的娘家妈,厉害的王老太就得来看她了。

8 贾琏来了

8贾琏来了

艾若对自己和元春仔细得很,当然不会让自已和孩子出一点事。但太医当然也不会白混,怎么说本尊的身子也是刚生了孩子,出去吹了风,必要的要开一些驱风宁神的药的。反正可吃可不吃,吃了没坏处,不吃也没关系。

艾若虽说是西医,可是在肯尼亚,药品不能及时补充其实是常态的。他们也得跟当地的巫医一块想办法,有时也会找些草药的知识。所以每次回国,她也会找些中医药的书带过去,这样就算没药时,她也能找到替代的方案。

看王太医的药方,她其实看不太懂的,她虽然认识一些草药,但是肯尼亚有的,不代表中国也有。她当时真的只是当药典在用,并没有深入的学习。现在想想,为了自己和孩子们,她似乎也得学学中医了。

好吧,她又找到穿越之后第二个生活目标了。她要加强业务水平,争取走向中西医结合之路了。

“别费神了,我让人去抓药,你好好歇着。”张氏看艾若看药方,一脸的茫然,拍了她一下,拿过药方递给了边上的小丫头。王家对女儿的教养,也不过是认得两个字罢了。拿着药方,真当她认识啊?张氏真的很累了,真的想快点把这事结束,好回去歇着。

小丫头跑到院里,把药方递给了还站在跨院外的贾赦手上,由他派小厮去抓药。谁让这里是二房,贾赦一个大伯子还真不好进弟媳妇的院落,只能在院外等着。

艾若看看张氏,虽说也知道,她来守着自己不过是面子情,尽当嫂子的义务罢了,但她对张氏还真的没什么恶感。主要是书里对张氏真的没提两句,而王氏的记忆里,张氏其实也不多,最多就是对她能管家,表达出无比的忌妒罢了。

而王氏最恨的却不是张氏,反倒是贾敏。贾敏看不上王氏,当初做姑娘时,一块受邀出去做客。他们同属金陵四大家,结果贾敏却偏偏一点脸面也不给她。成了姑嫂,更加看不上了。没一点该对嫂子的尊重,还没事挑着贾政回来跟她吵架。所以现在看了王氏的记忆,艾若真的理解,后来黛玉来了荣国府,王氏对黛玉能克制住,也算她修养不错了。

艾若看看张氏的脸色,她也是大夫好不,直接拉她坐下,转头对太医说道,“王太医,你给我大嫂看看吧,她脸色很差。”

“弟妹。”张氏没想到艾若会这么做,说不守规矩其实也说不上,只是…她就觉得有点别扭。

“嫂子也忙了一天了,身子都不白给,正好一块麻烦太医了。”艾若把张氏的手拉起递给了太医,当惯大夫的人,还真做不到见死不救。

当然,艾若也觉得有点奇怪。她其实一直以为元春是比贾莲小的,她是记得书里王熙凤有叫元春为大妹妹。但现在,张氏竟然还没怀贾琏,这是不是哪出了什么错?

但转念一想也是,自己都能穿到书里来,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只能说,这只是一个幻像,用不着太认真?

细想想,如果真的张氏跟书里一样,早早的死了,史氏把那个无能的邢氏娶回来,自己还不是接着倒霉?还是把有用的人,留在有用的岗位上吧!

虽说才一天,凭着艾若的观察,张氏其实是瞧不起史老太的。也对,几代的清贵人家,怎么可能瞧得上暴发户的几大家族。单单那份底蕴,就是所谓几大家族不能比的。

不过也是说是什么‘金陵四大家族’,前面可是加了‘金陵’二字的,又不是真的什么朝四大家族。就是说,在南京这个地方,他们四家算是不错的,于是金陵的人对这几家高看一眼。

而旧时,同乡是很重要的资源。在官场上,就讲究一个同乡、同年什么的。说到底也就是相互的利用。说到底,金陵四大家,也就他们金陵承认,放到京里,若不是还有荣国府这个牌子,也能跟张家攀得上亲?

而史氏也瞧不上张氏。用贾母的话说,‘这满府上下,谁不生就一双富贵眼。’其实有什么奴才就有什么主子。就是因为主子生了一双富贵眼,于是养了那群刁奴。张家虽是清贵,但真没法跟王氏一样,陪上万贯家财。在贾母看来,自然看不上,处处显得清贵的大媳妇了。

正是婆媳不对盘,于是才会有王氏的生存空间。但若说一开始,贾母就打定主意让二房上位,其实艾若也不很相信。毕竟张氏是正经的清贵人家出来的,名媒正娶,又生了嫡长孙。若是现在老爷子死了,史氏根本就没法子越过张氏,让二房顶上。

一切只能说,是因为张氏死在了老爷子之前。贾母赶紧弄了小门小户的邢氏回来。不得贾赦的喜欢,管不了家,没人支持,等老爷子一死,可不是贾母说啥是啥了?

所以一切只能说是张氏死的不是时候,若是拖一下,拖到老爷子死后,大房搬进了荣禧堂。再让二房搬进去,就不可能。那时,贾母就算想给贾赦找个小门小户都不可能。要知道那时贾赦已经袭了爵,续弦怎么都不会太差的。

王氏怎么想已经不重要了,现在顶着这身子的,是自己。自己要做的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安全的带大自己的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想清了这一层,艾若自然无比热情的希望,张氏长命百岁,顺便斗死史氏那个死老太婆才好。有了这个信仰,艾若能不把张氏推给太医吗?

太医也是好性子,看人妯娌这么好,人太医心里也觉得妥帖,笑呵呵赞了艾若一声,也劝了张氏一句。

张氏想想也就伸了手,正好她也正觉得有点不舒服,但上头有婆婆,自己没事请太医,也怕人说自己轻狂,就坡下驴,由太医诊治。

结果让艾若都吃了一惊,因为张氏怀孕了。贾琏同学终于要来了,艾若则看着帐子顶发呆,怎么就这么巧呢?

大嫂子这会怀孕,贾府只怕会很好玩了。自己做月子,大嫂子刚刚被太医说了,这胎只怕不太稳,要好好养着。以艾若来看,是女人都不会为了管家之权,而放弃自己的孩子。更何况,史氏本就不喜欢张氏,这回自然就能把管家权收回去。那谁来管?她自己管着?还是让贾敏管着?有意思!

9 验贾赦

9验贾赦

张氏回大房的路上,也费起思量来,之前贾瑚早产,她伤了身子,好几年都不开怀。为此史氏没少往她屋里塞人,也亏得贾赦对她还有感情,没让她没脸。不然,她早就被气死了。

今天看看婆婆和王氏,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史氏谁也不喜欢,她只喜欢她自己,管家之权算什么,她是嫡长媳,只要她活着,她就不怕史氏能越过她。而二房只怕现在更不讨史氏的喜欢。

当然最重要的是,她觉得现在这个孩子来得太及时了。婆婆和王氏闹成这样,她正愁着怎么把自己摘出来。正好怀孕了,关上门好好养着,谁还能说她什么不成?打定了主意,让贾赦去找老爷子,一是报喜,二是报忧,自己只怕动了胎气,怕是要太太受累了。现在太太心情这么坏…

贾赦又不是蠢,他也是生下来不久,就被祖母抱过去养的。于是小时候难免与父母之间有些隔阂。因为跟祖父母长大,长子嫡孙的,老人难免娇惯一些。于是他的性子很有些率性而为的意思,不像老二那么装。当然,他堂堂的嫡长子,他本就不用装,从小老太太就教过他,荣府的一切荣耀都是他的。

结果,老太爷,老太太不在了。父母就觉得他碍眼了,各种的不满意,最后归根于他是被老太太惯坏的。贾赦被老爹教训了几次,又说到老太太,贾赦自然不爱听的。顶了几句嘴,于是代善夫妇理所当然的,就觉得他不听话,顽劣不堪。

对比起来,老二就显得多么的听话。于是老二,小时候顽皮成什么样了,现在就没人提了。满府上下,全夸老二好,他不好。他也是有气的,你们看不上我,我就更让你们看不上,越发的乖张起来。

娶了张氏,他的心里总算有了一点安定下来了。觉得这世上,总算有个人是真的爱他的人了。他怎么会为了母亲跟老婆做对?

所以这些年,他的位置很正,老婆永远是对的。老婆一说,于是他马上明白,老婆是怕太太现在心情不好,若说动了胎气,太太只怕又有话说,还是去跟老爷子说说吧。总不能二房惹事,他们着罪吧?

不得不说,张氏这时机其实是选得很好的。代善正在想怎么就发生这事的,他其实已经叫了几个心腹之人,把来龙去脉弄清了。从白天时,王家对史氏的不满,到傍晚时,史氏、贾敏挑着老二去跟老二媳妇闹腾。

事情清楚了,代善本就是难得的明白人。不管王氏,基本上,代善对王氏也没什么印象,只是平日听史氏说寡言少语;听女儿说,是木讷无才,觉得配不上自己家的二哥。代善心里王氏也就是个少言无才之人。但应该是贤惠的,也就没有多关注。

他没想到,一个这样的人,竟然能想到这样的法子,反咬史氏一口?要么是真的木头,不会审时度势;要么就是扮猪吃老虎。无论哪一种,老爷子都不喜欢。

不过,一个媳妇,还是次子媳妇,生了孙子、孙女,她只要不再闹腾了,老爷子还能忍受。但想到史氏,老爷子有点不太淡定了。

综合这些,他不得不想,史氏想干什么了?又想自己是不是把后院的事,全交给史氏就不管,是不是错了。正纠结着,贾赦来了。

贾赦对为他选了好媳妇的老爹,目前还是比较尊重的,非常有条理的汇报起来。

“儿子请了脉息好的王太医,弟妹没事,就是受了点寒,又伤了神,好好静养就好。不可再受风寒、再伤神了。再就是跟老爷报喜,弟妹看张氏脸色不好,请太医为张氏也号了脉,大房又要添丁了。”老大没读过什么书,能把话说清就不错了,也就不能计较他文理通不通。代善反正现在是没力气计较了。

“回头,我让你母亲把当初老太太屋里的那座观音,送到你们屋里去。”代善笑笑,马上打了赏,添丁总是值得开心的。想想,似乎顺嘴说道,“今儿这事,你知道前因后果吗?”

代善这一房人也不少,荣宁街上,老贾家的亲眷还真不少,都是斗争过来的。他现在能想不到,史氏在自己面前说小儿子好,是在上眼药?为什么上眼药?是大儿子真不孝,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无论什么原因,他总得知道,大儿子是怎么想的吧?

“啊?”贾赦一怔,他还真不知道,白天他随着父亲在外面忙活,总不能侄女的洗三,他一当大伯父的当甩手掌柜不是。等回了屋,刚和儿子玩了一会,吃了饭。想和老婆说说话时,这边就闹开了,他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代善点点头,他也老于世故了,自然知道什么人说真话,假话了。老大根本不知道,而大媳妇是他亲自挑回来的,这些年,虽然史氏没少说大媳妇不好的话,但是却也没什么实质的东西出来。想想,大媳妇应该是好的,现在也就更确定了。大儿子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表示,这些事,大房根本就没插手,这次的事件就是史氏和二媳妇之间的问题了。

“老二去跟媳妇赔不是了吗?”代善对贾赦更温和了,问了第二个问题。

“儿子刚送张氏回房时,还没看到二弟。”贾赦想想老实的答道,主要是他不觉得跟自己有什么关系。所以答得非常爽快。

代善倒没生气了,刚刚在上房,他的心都灰了,现在不过在冷灰上,又加了一瓢冷水罢了。冷冷的一笑,转转手上的板指,直接转换了话题,“初五就上朝了,我想给你在营里补个差事,你看如何?”

“真的?”贾赦一脸惊喜,他读书不成,被老太太也娇惯了,在父母看来,他是文不成,武不就,不过,他这么大人了,总在家里,老婆娘家的兄弟个个都有差事,让他其实也怪没面子的。但他考学的确也不成,但是捐官这事,父亲不做主,岳家都不好说什么。现在父亲主动说了,他自然只有高兴没有反对的。

代善倒没觉得儿子这声有问题,若是平时,只怕还会觉得儿子喜形于色,不堪大用。但是现在看来,至少他还有点真性情。代善笑了,虽然这个儿子单纯了一点,总算比老二那个蠢货强多了。

“老爷…”贾赦也是会察言观色的,想想媳妇的话,又觉得不太好意思了,有点讪讪的。

10 悲剧

10悲剧

“说吧!”代善还挺难得看到长子这样,平常自己说不了几句,这位一定会梗着脖子跟自己硬顶的,没想到这会儿,还会害羞?倒是心里一暖。

“刚刚王太医说张氏这胎只怕不太稳,不然弟妹都看出张氏脸色不好,非让太医给张氏诊治了。”贾赦又开始心疼媳妇了,明明不舒服,因为怕老娘,连大夫都不敢请。若不是王氏看她的脸色不好,只怕孩子掉了都不知道了。

“想说什么?”代善不知道媳妇胎稳不稳的,要儿子来跟老公公说?老天不会这么残忍,让他一次知道两个儿子都不靠谱吧?

“太太…张氏…儿子是想说,要不您跟太太说说,能不能让张氏这段日子别管家了。”贾赦本来想得好好的,结果被老爹一瞪又忘记了,直接跪下了。

代善真不知道自己该笑,还是该哭了,今儿两个儿子都因为媳妇跟自己下跪了,而原因却这么的迥异。算了,至少老大还知道心疼老婆。而且也知道,太太那头这时候不好说,可是这时不说,明天一早,张氏又得早早的起来管事。也是不太好。

‘至少比老二那个蠢货强。’老爷子自己没想到自己今天已经几次想到‘比老二那个蠢货强’这话了。经历了老二是蠢货之后,代善的容忍度大大的加强了。

“知道了,我会知会你母亲,最近她反正也闲,不如教导你妹妹学学管家之事。”代善总不能跟儿子说他妈的不是,淡淡的说道。

贾赦总算完成了媳妇交的任务,松了大大的一口气,乐乐呵呵的跟老爷子告辞,回自己小院去了。

老爷子想想,也懒得去见史氏,直接派人知会了史氏一声,顺便知道,老二从史氏屋里出去之后,直接去了妾的屋里,老爷子真的无话可说了。

他此时心里真的瓦凉瓦凉了,之前只觉得老二蠢,但毕竟是亲儿子,也是在自己身边长大,其实他也心疼的。本来觉得至少他还知道孝顺,在媳妇和老妈之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老妈。现在从老妈屋里出来了,却直接去了小妾屋里,不管媳妇如何?

其实今天老二媳妇,细想想真的没做错什么。至少明面上,是抓不出错的。作为丈夫,在安慰了父母之后,是不是也该去看看老婆、孩子。

是,至少还要看看孩子吧?如果连自己老婆、孩子,死活都不管的人,所谓对父母的孝顺,只怕也假得很吧?老爷子就在书房里睡了。至于史氏如何,老爷子已经懒得去想了。

史氏这边刚接到大媳妇怀孕的消息,马上就接到了老爷吩咐把老太太原先的观音找出来,放到大房去。顺便吩咐,大媳妇身子骨不好,好好休息一段。管家的事,交给姑娘,让太太好好教导一二。

史氏那叫一个晕啊,收回管家权她是很高兴的,但是,为什么是老爷吩咐的?老爷这是什么意思?史氏不得不阴谋论了。

一打听,说大爷才去了书房。史氏就气得直哆嗦了,两个媳妇合着伙的欺侮她了。不过她也松了一口气,至少老爷没把管家权给老二家的,还是让她教女儿,倒也是个由头。

至于说老太太原先屋里的观音,其实一直放在正屋里,那是上好的整白玉雕的,现在没有这么好的工和料了。史氏一直很喜欢,老太太不在之后,原本说了,她屋里的东西都给老大,但史氏偏没这么干,现在老爷这么一吩咐,跟打了史氏一巴掌一般。感觉又心疼又气愤,却又无可奈何。

而外面发生的一切,对艾若来说都是浮云。她盯着边上乖乖睡得直呼呼的贾珠看着。从这一刻起,贾珠和边上摇篮里的元春都是她的责任了。从此她真的不再孤单了。

轻轻用指腹轻抚着贾珠嫩嫩的皮肤,元春基本上已经得到了艾若心理的认可,她也有过女儿,而元春是她到这里之后,自已痛过、努力过,才生出来的,有种本能的亲近。但贾珠却没有这种先天的条件,艾若还得慢慢的培养这种感情。

但感情那么好培养,就不叫感情了。果然艾若华丽的走神了。开始揣测,这孩子不像那身体不好的啊?怎么就死了?读书把自己读死?谁不是一路读过来的?她一点也不相信一个孩子,读书能把自己读死了。是真的贾珠太脆弱,还是因为他有个自已考不上功名,就会逼儿子的渣爹?

继而又想到,比起来,大房、二房谁比谁更悲剧?

大房的长子病死了;生二儿子,大太太死了;惟一的女儿是庶出的,养成了受气包;而庶子贾棕,在《红楼梦》里,比贾环还像透明人,就只让人知道大房有这么一位。

而二房呢,长子贾珠读书读死了;女儿在宫里不知道怎么死的;老三宝玉不用说了,活着死了没多大区别;探春远嫁了;贾环怎么着,好像也没落着好。

所以想想看,最后,大房好歹还有贾琏、贾琮,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暗示吧。表明,大房好歹留下两儿子,有嫡、有庶,而二房就一个连自己都养不活的庶子。谁做孽更多?按中国传统的报应不爽看,这几乎是一目了然了。

现在,因为有她这个变数的存在,一切会不会有所改变了?至少她的女儿不会进宫了,史(死)老太婆,你自已玩去吧。

第二天王老太就带着儿媳妇们,一块杀上门了。贾王两家本来就同属金陵四大家。联姻,本身就是就要巩固之间的关系。现在王氏生完孩子三天就被罚跪荣禧堂,王家才不管你们贾家会如何解释,她们只觉得贾家是打了王家的脸,才洗完三,你们就敢这样,王家的脸面能这么让你们踩吗?

贾母没想到王家这么快就知道了,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慌的,请人到正堂,小心的陪着,心里直打鼓。

王老太太青着脸,看到史氏,连虚礼都懒得行了,直接说道,“亲家母,敢问你们家二爷在家吗?”

史氏没想到王老太太一开口就问贾政在哪,倒是不想让儿子出来,可是问题是,不让他出来,王家的火气怎么消?想想只能让人叫出贾政。

11 岳母威武

11岳母威武

贾政一早从周姨娘的屋里出来,就去了书房假用功。至于读了多少书进去,就只有天知道了。不然读了这么多年,怎么连个秀才都没考回来?

听到说岳母来了,要见他,他腿肚子也直转筋。昨晚没想明白,可到了周姨娘屋里,周氏能不跟他解释一下。当然周氏也就跟贾母的水平半斤八两,就猜到,若是传回王家,只怕太太更没脸。当然,周姨娘也不敢说太白,她不过是个妾,还真不敢指点爷。

但这会,贾政总算明白了,合着自已这么做,让母亲还有贾家没了脸面。岳家不会饶了自已,不然听到岳母来了,还要见他,他能腿肚子不转筋吗?可是还真不敢说不去。想半天好像谁也救不了他,只能磨磨蹭蹭的,去荣禧堂给岳母请安、问好。

老太太让他走近点,贾政看看史氏,有点迟疑,但是岳母叫他,他还真不能不去。蹭到了王老太太面前,王老太太直接两巴掌,打得贾政金星直冒。

当然也满座皆惊,连史氏都愣住了。有丈母娘到当着婆婆的面,扇女婿耳光的吗?不过还真没法说她错了,她是长辈,女婿就算是娇客,却也是晚辈。长辈打晚辈,还真揪不出什么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