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贾政一说五代单传时,代善脸红了,当时只觉得这探花郎长得不错,和自家的女儿年貌相当,家世也不错,就马上定下了。结果刚定完了亲,人家一下子死了爹,得在家守制三年。

现在好了,儿子提出这个五代单传。开什么玩笑,贾政提个头,代善一下子就明白了,马上让贾政带上自己名帖去找太医了,他就一个女儿呢。

等贾政把太医带回来,太医细细的把林家母子的身体情况一说,想想看轻轻的叹息了一声,“只怕林探花非佳婿人选。”

“此时退亲,只怕…”代善轻轻的敲敲桌子,开始想后果了,他也真只有一个女儿,之前问题是定了亲,又坏了名声,于是不能让人退亲。

现在问题是林家有问题,还是子孙的问题。三年无子娶平妻。现在是他们家儿子的问题,凭什么让女儿背黑锅?只是现在退亲…早知道,就不让林家知道他们的身体情况,然后退亲不是好说多了,

“老爷,妹妹…”贾政实心,生怕老爹一时想不通把妹妹给嫁了。赶紧强调,他们可就一个妹妹啊。

“是,我再想想。太医,您说说,那个林海能冶吗?”代善还在迟疑,想想看,这会换人,挺麻烦。影响名声,女儿的名声已经很差了。不过这事倒是有得利用的。

“只能说,调调看吧。”太医摇摇头,表明不乐观。

“知道了,我会认真的考虑的。”代善示意让贾政送太医离开。

贾政也懂得些人情事故了,亲自送了太医回家,给了诊金之外,还有一些庄子里的特产。艾若准备的,艾若说了,那个啥时候太医都是有用的,所以一定得巴结好了。贾政于是表现得特诚恳老实。太医感动了,这贾家的家风还行啊,特别是二房这两口子,整个忠孝仁悌的典范啊!

果然,小P其实写文也是学习的过程,重看红楼,果然处处不能理解。

60 王家的地位

60 王家的地位

艾若带着孩子回娘家了,这个时代,一个有力的娘家对女人来说是万分必要的,想想贾敏没自己成吗?所以她没娘家也不成,特别是战斗力强大的王老太,坚决的要护好了。

回了娘家,人家自然要问贾政呢?说好一家回来,一下子变了艾若自己带孩子,王老太又准备卷袖子了。生怕贾政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艾若忙把贾敏的事一说,顺便说自己把贾政派出去出公差了。

王老太这才放心,听到艾若说到贾敏的婚事,王老太又愤恨起来,“活该,你公爹就是不靠谱的,你看看他定的两门亲,说什么尊贵清流人家。那个张氏生个孩子都能要死要活,哪有你结实、富贵?那个林家,从来就是狗眼看人低的,也不想想,再清贵,没人,也是绝户。家族兴旺得有人!”

艾若点头,这话靠谱。不过回头看看大嫂二嫂,这两嫁过来这么多年了,怎么也没个孩子?

大嫂二嫂一块红了脸,王老太倒摇头,“回头我给你们男人也请太医看看,我不是那没规矩的坏婆婆,连儿子房里的事也管。能生就生,不能生,咱们再想法子。”

王老太还真的啥时候都不忘记黑贾母一把,当然,贾母此时也是京里贵妇圈的笑柄,见过不守规矩的,没见过这么不守规矩的。整个的反而典型,当然有这个反面典型在,贾家的两个媳妇都成了贤妇的典范,王老太对此非常的满意。

艾若还是给两个嫂子号了脉,号完笑了。大嫂子已经怀上了,估计就是那个倒霉的王仁了;也不说话,给二嫂诊脉,听了好一会,身体不好是真的,只怕有些妇科上的病症。

王老太太看艾若这样,倒是笑骂起来,“装得跟真的似的!”

“娘,是真的,恭喜娘,恭喜大嫂。”艾若这些日子倒真的跟王老太处出了感情,拉着王老太撒上娇了。

“有了?”王老太眼睛一亮。

“娘若是不信,大可请大夫来看。”艾若拉着王老太和王太嫂讨起赏来。

王二嫂脸变得差了,就算自己进门时间比大嫂短,可是也好几年了,小姑子都生了两孩子了,若不是大嫂也没有,她也不会这么淡定。可是现在说大嫂有了,她怎么办?

“二嫂别担心,你就是葵水不调,我开个温养的方子给你,还有些外用的药。这段日子跟二哥分房,过些日子也会有的。真没事!”艾若也知道红楼书里,王家二房是有女儿的,嫁给了保龄侯的儿子。没说有没儿子,但是自己既然是这家的一份子,怎么着也不能让疼爱自己的二哥,连子嗣也留不下的。

再想想王家也真的了不得了,说是贾史王薛金陵四大家族,以贾为首,但看到联姻表,中间的纽带却是王家。王家的女儿分别嫁了贾、薛两家;孙女分别嫁到了贾、史两家。中间的奥妙不得不让人深思了。

“就是,着什么急?难不成我是恶婆婆?”王老太瞪了老2家的一眼,转头又笑了,也不是不信艾若,却还是让人拿帖子去请精妇科的太医过府。但心里却是乐开花的,这么多年了,谁不想抱孙子啊。

贾政到王家吃了午饭,内宅的事自然不好跟舅兄们说,只说了去南边的见闻,还有考试的一些经历,想想倒也想起些事来。

他去金陵,却没住在金陵的老家。而是和路先生一家在外租了一个小院子,理由是离考场近。他的想法是,已经分家了,老家这块是祖宅,都是大哥的,已经跟他没关系了。他才不讨这个嫌呢。贾家的奴才们也是精乖的,请了一次,看二爷不去,也就算了,他们也知道分家了,他们分给了二房。不过是老爷派人跟着了,也不好不做做样子。现在二爷自己不去,于是自然懒得再搭理了。

贾政是从童生试开始考的,课程也不重,顺便就和路不群一块去体验民间的生活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就发现了好些事。

金陵四大家在金陵这块,真的把人祸害得不轻。这些留守的家奴,快大过主子。有点什么事,拿着家主的门帖就敢递衙门。让人家这些衙门怎么办?不办,京里三家会怪罪他们不给面子,可是真不占理。贾政都看不下去了,若不是路不群拦着,他真的想冲出去把这些恶奴全处置了。

“也有王家的?”王子胜不敢相信,看了弟弟一眼,他们老爹去世时,回去过,一切都挺好啊?这才几年啊?

“这还用问。妹婿分了家,大房的事,他不好管,你是王家的女婿,原该站出来管管的。”王子腾瞪了贾政一眼。

贾政脸黑了,他连贾家的事都不敢管,更可况王家的事了。史家就更别说了,那是舅舅家,更管不得。再说三家同气连枝,他只管一家,其它三家能没点想法?弄不好又是事端,于是这才跟舅兄说道。

“姻伯父如何说?”王子腾其实也知道贾政不好管,刚刚也就是出口气,现在才是正题。

“小弟尚不敢对父兄言明。”贾政也纠结啊,怎么说,老爹,你管管吧,你的奴才快成祸害了。老爹能打死他!跟大哥说?大嫂都那样了,还拿这事气他们,那还活不活?他压根也没想起,他可以跟老娘说。这不能不说艾若的洗脑是成功的,现在对贾政来说,老娘没什么脑子的,不然金陵能变成这样,这些守房子的奴才也是贾母的心腹。

王子胜从小就知道自己脑子不如二弟来得好,所以老实的守家,兄弟两人感情一直不错,现在也忙看向了弟弟,看他怎么想。

王子腾马上明白了贾政的意思,他分出来了,现在说老宅的事,无异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平白若得父兄不满,他能到岳家说这事,也算是当他们是自己人了。

不过这事有些难办,自己在京里是有官职的,轻易不得出京。而这事没个家主去,还真不好办。让大哥回去?又怕大嫂有什么想法。不过这事也不急于一时,派人递了话,问老太太那边吃完饭没,妹婿要去请安了。

贾政自然也明白,这事王家自己要关起门来商议,自己把话带到就成了。其它的,他还真管不了。不过听舅兄说,请去给王老太请安,贾政表示压力山大,这个、这个,阴影不是一天能去除的。

王老太已经请了太医,知道大媳妇是真的有了,心情一片大好,看贾政也顺眼多了。倒是给他几分好颜色。人也是精明强干的主,自然不会问林家的事,反正女儿知道了,过些日子也会告诉她的,用不着当着女婿的面,看贾林俩家人的笑话。此次丈母娘和女婿的会晤还是成功的,和谐的!

让贾政对丈母娘越发的尊敬了,没法子,被打过踹过,再看和蔼的脸,能不感动吗?当然更知道,只要不对付,这位还能跳起来,再抽自己一顿。

联姻表是真的,不信去查,所以想来想去,王家很怪。

61 旧黄历

61 旧黄历

回到了庄子,贾政赶紧给了艾若说了白天的事,充分的表现出自己的话痨本色,说完了,喝了大口艾若送上的羊奶,长长的叹息了一声,“唉,幸亏今天去了,不然,真的真的吓死了。你说,老爷不是平时很精明吗?”

艾若想駡人了,这人怎么话痨啊?两句话能说的事,为什么能说成这样?

“也就是说,太医已经确定,林姑爷可能没孩子?”艾若确定了一下。

“这是药方,你看看。”贾政从袖里掏出药方给艾若。

艾若也没白学这么些日子,仔细看看药方,药方上看得出,这是固本培元的方子。显然,林如海是根本出了问题,所以他从小就很注意养生,也教黛玉养生。记得黛玉一进贾府就喝茶时,黛玉所想的问题吗?可见,林家一直注意养身,而贾家不注重。从侧面也显示出,贾家自己有本钱消耗,林家从来就知道,自己没那个本钱。

所以他应该很清楚自己的情况吧?那贾敏知道吗?就是因为知道,勉力生下了的庶子结果也死了,把贾敏所有的信心一次打垮了,才会一病不起吧?那个时代,没有儿子,所有一切努力都是枉然了,她当然活不下去了。现在一切提前知道了,代善会如何处理呢?

“怎么样?”贾政看艾若那若有所思的样子,似乎她看出了什么。

“老爷有什么说法没有?”艾若看着贾政,她已经知道贾政先去了荣府找了代善才去的林家。所以细想想,贾政比自己圆滑啊,这事做得多地道。对贾家的名声也好,所以不是人人都是天生的蠢货,只是没机会学聪明。现在主动权已经不在他们手上了,在代善手中。代善应该比自己想得更加通透,于是她倒是很期待代善的表演了。

“老爷说再想想。”贾政表示很无奈。

“不过也说了,老爷也知道了,姑娘至少不会再面对平妻了。”艾若轻叹了一声,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帮了贾敏,难不成贾敏、林海真的那非得在一起?

“老爷只怕也后悔了。”贾政细想想老爷在书房的一切,他觉得自己好像有点摸到老爷的脉门了。

“谁不后悔啊,咱们元儿莫看小,将来也有那么一天,想想真怕啊!”艾若轻叹了一声,逗逗边上爬得正欢的小元春,看她露着小白牙对他们傻笑。

贾政一下子心碎了,想都不敢想,自己的宝贝女儿将来有那么一天。

“哦哦哦!”元春又对贾政晃晃小肉手,积极的号召着贾政过去抱她。其实大半年没见,她认识贾政是谁啊!不过她性子被培养得不错,看谁都笑,谁抱都乐,让艾若深深的忧虑。这丫头真的来个拐子,哄都不用,直接就能抱走,一路上,保证笑容满面。太没心眼了!可是问题是,艾若还真的不舍得纠正她。

而贾政同学觉得眼泪都快下来了,实在看不下去了,出去了。艾若耸耸肩,抱着小元春咯咯的笑着。

贾政一个人坐在书房里,心情很差,妹妹定了亲,在此多事之秋上,就算明知道有问题,却谁也不敢提退亲。好半天,下定决心,等自己的女儿选人时,一定要千挑万选。坚决不能再重复这种故事了。

晚饭一家四口一块吃的,艾若给元春喂着肉粥,贾珠倒是很利落的用筷子了。还不时的给贾政挟点菜,告诉他很好吃。贾政那叫一个欢喜啊,也给他挟了一筷子肉。以前怎么没觉得自己家儿子这么可爱呢?

本来是一家子温馨时刻,门外传来娇嘀嘀的请安声,艾若低头微笑起来,很好,很是时候。

贾政偷看了艾若一眼,见她没反应,而贾珠则抬头有点困惑的样子,元春则左顾右盼,似乎在找着声音的来源。

贾政不在期间,艾若才不让自己膈应呢,根本就没带那三位去,让他们就在庄子里。弄得大家都把这三位给忘记了,现在贾政回来了,大家又回到庄子里,结果大家还是把这三位华丽的忘记了。艾若也没想起来。昨天也就没叫他们。而头一天,贾政一个人在书房里想事,没心情招大小老婆。

大家忘记了,不代表姨娘们会忘记这边,爷回来了,结果竟然没人理他们,既然没人叫他们,于是他们一块过来了。准备上眼药,奶奶欺侮他们。

“奶奶,小的来喂吧!”边上的如意想接过去,她的脸色变差了。

艾若忘记了,不代表他们忘记了,不过之前提过一句,艾若直接说,无关紧要的人,有什么可提的。他们也就不提了,只是自己关注。现在看他们一块出来,如意脸能好看就怪了。

“行了,快吃完了。”艾若对元春笑着,小元春也咧着嘴笑,她越来越傻,看谁笑,她就跟着笑。

“爷,奶奶,姨奶奶们来请安了。”门口的小丫头打熬不过,里头的大佬们都不吭声,外头姨娘们又不消停,小丫头觉得自己很悲剧。

“请进来吧!”艾若喂完最后一口粥,扔给元春一个长条的硬饼干,给她磨牙,才慢慢悠悠的抬起头。

小丫头赶紧打帘子,然后元春打了一个喷嚏。

艾若也皱皱眉,他们往身上打了多少香粉啊?轻轻的捂住了元春的鼻子,看看贾珠,“你吃完没?”

贾珠看看还有两口的饭,赶紧的扒进了嘴里。一抹嘴,看着艾若,主要是满嘴里的米饭,说不出话来。

“带妹妹出去玩去。”艾若也懒得骂姨娘了,贾珠点头,对如意一挥手,如意抱起了元春,也把元春的鼻子捂住了,赶紧退了出去。

等孩子们都出去了,艾若瞪向了三位,“谁让你们身上抹那么多香粉?不知道小主子在这儿?”

此时的香粉是含铅的,越香越有问题,她自己是大夫,自然知道铅中毒会影响小儿的发育,所以她很注意这些,贾珠和元春身边的人,不许有些东西。不然,元春能一闻到,就打喷嚏,因为不习惯。

此时艾若对贾政的小老婆还真的没什么别的想法,但影响到自己的儿女,她就不能有好颜色了!

“小的…”姨娘甲想对贾政进行哀兵政策,真的未语泪先流。主要是,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荣府的旧黄历里,以为贾政不待见奶奶呢!

“混帐,奶奶难不成还说不得你们了?明知道小主子在这儿,还敢身上放这么多香粉?”贾政拍了筷子,也捂住了鼻子,厌烦的挥挥手,“快点出去洗了,没看到奶奶还没吃饭?”

62 纠结

62 纠结

艾若笑了,几位妖妖娆娆的出去了。当然,出去时,背影是有些沉重的。

艾若默默拿了筷子开始吃饭,她到现在还是在没事时,跟贾政真的没话好说了。

“那个…”贾政表示压力有点大,也不知道怎么就能表达一下,他不是那种宠妾灭妻的主。

问题是,之前他做这事多了去了,那个问题贾政能忘记,艾若能忘记就真的不是人了。不过更重要的是,她又不是真的王氏,贾政如何,她还真不在意,她在意的是,她坚决不能给贾政好脸,不然,真的让贾政进她屋子,她不得恶心死。

“爷过会去看看他们吧,爷不在,想来他们也思念得紧了。”艾若淡淡的说道。

“不过是个奴才。”贾政越发的尴尬了。

“太太前儿还在问,为何姨娘们没孩子。说为妻犯了忌妒,不许他们生呢?多子多福,爷总不能让人说为妻不贤惠吧?”艾若淡淡的说道,说完放下了筷子,对他笑了笑,直接不吃了,出去看孩子,把贾政一人撂屋里了。

目前她还没想好和贾政怎么处,合作是必须的,但真没必要搭上自己。可是惹怒他,现在好像也不是时候,她不能让人说错在自己的身上不是,至少也不能让贾政这么觉得。

贾政盯着一满碗白白的米饭,其实艾若并没有吃两口,显然,刚刚已经让她的胃口败尽了。贾政不是傻子,从元春生下来到现在,他和妻子之间就已经好像形成陌路,若不是还有孩子,估计妻子连话也不想跟他多说的。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自己要不要给她好脸,而是妻子能不能放下当初的心结。只是他不明白,她能照顾大嫂,能善待小姑,为什么不能原谅自己呢?

想去问问路不群,想想还真不好意思,闷闷不乐的回了书房,继续读书。

代善也在思索,他没贾政好运,他没人商量,指着史氏,他才是真的脑子被门夹了。想来想去,派人叫了贾赦和张氏。张氏其实身体很差了,可是老爷叫了,却也不能不到,只能在脸上搽上厚厚的粉,和贾赦一块过来。

代善是武夫,也玩不来弯弯绕的事,把事情一说,张氏简直就要晕过去了,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贾赦也脸青了,愤然说道。

“老爷,这还有什么可想的,退亲!若是怕人说嘴,就等他们家老太太死,说等不起,外头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凭着我们荣府,就算嫁不了名门,一般的寒门进士还是应有尽有的。”

张氏点头,觉得贾赦果然出门历练了,说话都有条理多了,也说在了点上。名声虽差点,总好过无子送终好吧!

“林家五代列侯,咱们大兴朝却才立国不足两代。”代善转着斑指,悠悠的说道。

贾赦一怔,回头看着张氏,这是什么意思?

张氏呆了一呆,捏着手帕子的手都有点冒青筋了。想想,“老爷,请姑娘来,看看姑娘的意思吧?林姑爷的身子,太医都说了,林姑爷自己也就清楚了,万不敢再为难我们姑娘。若是嫁过去,在林家远支之中,挑一个无父无母的,先充嫡子养着。若老天垂怜,让姑娘有个一男半女的,当然好,若不成,也不会无所依靠。”

代善其实就是想听张氏怎么说,五代列侯,而荣府贾源帮着太祖打回江山,却不过四五十年。能荣立两朝的清贵人家,到了林父这一代还能多袭一回爵,表明朝庭对林家的重视。

从这点,其实也说明了,林家祖上在清流中的地位。林贾联姻开始时就是利益的结果,林家看上贾家的功勋地位,而贾家选清贵的张家和林家联姻,就是为了慢慢的向旧家靠拢,慢慢的改换门庭。

不然为什么让次子与王家联姻?因为不是长子,不足以让张家觉得他们对张家的重视。为什么不让女儿嫁其它功勋之家?也是同样的原因。所以此时看代善的布局,又不能不说,代善用心良苦,是明白人了。不过再用心也没用,人定胜天这话,还真的不一定啊。

现在果然张氏明白了,马上想到了替代方案,但是前提是让贾敏自己说,不能说她这个当嫂子的不顾她的死活。代善也不是史氏,自然知道张氏也不得已,真的退亲,张家也拦不住那些清流们的嘴巴,弄到后来,贾家好容易有点起色的名声就又没有了。

“扶你媳妇回去歇着,这些日子让你妹妹帮你管家,身子是你自己的,这么病病歪歪的,跟老2家的说的,你的孩子没人帮你看。”代善看了张氏一眼,虽说话说得没好气,但却也关切之语。

张氏笑着谢了一声,想想老爷子只说让贾敏帮自己管家,却没说把家交给贾敏,由婆婆看着,显然,也是把权利还是集中在自己手里。也就点头应了,她真的觉得自己太累了。

贾赦是背着张氏回去的,张氏说坐软轿,贾赦不应,张氏倒有些感动了,默默的伏在贾赦的背上,由着他背自己回去,却也哭了半路。脸上的粉都跟着泪化开去,低下的贾赦也是心酸不已,一路沉默。

代善并没有马上见贾敏,只是叫人跟贾敏说一声,让她每天去张氏那儿,跟她学习管家。也不让张氏晨昏定省,好好将养身体。

贾家哪有不多嘴的奴才,她自然也听说张氏被贾赦背回房的事了,想来张氏只怕是身体真的不好了。倒也没多想。贾母失去权利也不是一两天了,现在不仅是府里的下人,连贾敏都习惯的觉得,这府里是大爷一家的,由大奶奶管家天经地义。

等贾敏跟着张氏管了几天家之后,代善才荣禧堂招见了贾敏,当然边上还有史氏。下人们全都被谴了下去,只有代善夫妇和贾敏三人。

“老爷?”史氏好久没见代善过来了,看他难得叫女儿过来吃饭,却也不说话,等吃完了饭,把人都赶得远远的,捧着个茶杯半天也不吭声,倒是有些害怕了。

昨天看了书评,说小P不该拿自己的憶想来影响读者,这是对原著的不尊重。(大概是这个意思,如果不对,请见谅。)

小P认真的想了很久,你说的没有错,如果说,我是写论文,这话真的一点错也没有。问题是,小P写的是小说,而且还是网络小说。又没自诩砖家,小P写的只是小P看到的红楼,还有红楼的人物。所以,你们用百家讲坛的要求来对待小P,小P虽然很感动,可是真的,太高看小P了。

顺便说一声,目前此书的收藏才一千六,按正常的收定比,会订这本书的人,不过几百人罢了。小P最多影响几百人,别给小P扣帽子好不。

再顺便说一声,小P不要打赏,只请大家支持正版订阅。当然有粉红的,扔给小P,仅此而已。非常感谢大家!

朋友新书,书名:《美男快到碗里来》,作者:mary苏,简介:一朝穿越到仙界,放眼望去,宝贝如林。美男成群,人生幸福啊!喂,那位美男请留步,乖,快到碗里来哦!

63抉择

收费章节(15点)

63抉择

“林家今天送了一封信来,说退亲。”代善半晌终于开口了,其实他也在等待着这封信。

那天太医走后,代善就知道,会有这封信。不过他找贾赦夫妇,就是想知道,接到信之后,他该怎么办。讨到主意了,也没声张,安安心心的等着。果然,清流人家就是清流人家,做事总这么干脆。

史氏摔杯子了,“他们还想干什么?”

真不怪史氏,她不了解内情,换谁也得怒,贾家对林家已经算是割地赔款了,林家竟然还要拿桥,史氏不发脾气就不是亲娘了。

贾敏倒是镇定多了,二嫂跟她说过之后,她就一直有点坠坠不安的感觉。嬷嬷们跟她分析过,按王氏的说法,只要能证明林家不利子嗣,贾敏嫁不嫁都能扬眉吐气。这是符合贾敏的性格和利益的。所以此时倒是比较镇定的看着父亲,等着他后面的话。

代善对妻子、女儿的反应还都觉得满意,都很正常,正常就好。抿抿嘴,转转杯子。

“前几日,他们家老太太一直病着,我让老2带太医去看了一下,老太太只怕熬不了多少日子了。若是熬过孝期,勉力成亲,只怕又得再守三年。什么事都耽误了,林家也是厚道的,想想,就提出退亲,不想误了敏儿。”

代善小心斟酌着用词,既然林海没有说明面的理由,他也不想说,主要是林海的理由非常之好,好到他都有点动心了,只要说林家因为母亲的身体欠安,于是主动退亲,对贾敏的伤害也没那么大。

贾敏一听是贾政带太医去的,马上明白了,不禁松了一口气,果然二嫂像她保证的,做得漂漂亮亮的,她哪知道,这是集体的智慧,跟艾若关系不大。

“老爷,让他写退亲文书,敏儿名声再差,选个寒门学子也是行的,难不成天下就林海一个读书人?”史氏还是气愤不已。她不气就怪了,说完了心一酸,不禁泪流满面,抱着贾敏痛哭起来。

守了三年孝才被男家退亲,说出去就算是贾家的名声现在跟以前一样,贾敏也没有机会与世家大族联姻了,怎能让贾母不心酸?她可是把贾敏当凤凰一样养大的,什么是千金小姐的派头,贾敏就是。不然书中,王夫人也不会回忆起,也要万般无奈的承认,三春的待遇及不上当初贾敏的一半,那才是千金小姐该有的体统。

这么养大的贾敏,在贾母看来,给王爷当正妃都是有富余的,嫁给林海就是浪费,所以当初才会反对。结果现在林家却还要反悔,让女儿官盐当作私盐来卖,怎么不让人心酸。

贾敏也心酸陪着母亲掉了半天的泪,真的嫁寒门学子,还是一条道走到黑,贾敏也拿不定主意,此时真的万般的纠结。

代善也纠结,因为过了这村没这店,若不是林海身体有碍,贾家想拿捏林家还真不容易。现在把柄是自己送上门来的,不管贾敏有没有自己的孩子,林海对贾家就只有感激没有埋怨的。将来对贾赦、贾政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只是苦了女儿了。惟一的女儿啊!

等贾母哭够了,看代善还不说话,再傻也知道,代善有别的想法,收了泪,盯着代善。

“难不成老爷还有什么旁的想法?”到底是亲妈,说这话时,都有些狰狞了。

“我想问问敏儿的意思,你怎么看?”代善盯着贾敏。

贾敏不禁黯然了一下,果然父亲有了旁的想法,不然根本不会来问自己。

“女儿全凭父亲做主。”贾敏起身恭敬的答道。

“我做主,将来只怕要怨为父一辈子。你面前就两条路,一是闭眼嫁入林家;二,听你母亲的,嫁一寒门学子,你的嫁妆,足够你们过上富裕的日子。两条路各有好坏,为父不帮你选,你自己回去好好想想,选好了告诉为父一声。”

“父亲不说好坏吗?”贾敏直立起身子,看着代善。父亲既然说到各有利弊,显然,父亲已经考虑再三了,她决定还是听听父亲的想法。

“嫁入林家,可能又要守三年孝,不说名声,将来只怕子孙都有碍。不过林家五代列侯,名声清贵得不得了。在士林中,他们威望极高。而林海的才学,今上很是看中。虽说守孝中,但坊间对他还是很推崇的,将来前途不可限量。比你那两个蠢货哥哥来,不可同日而语。”代善放下杯子,想想,“找个寒门进士,为父倒还能保举他做个小官。聪明的,倒也能为官为宰。不过为父老了,能活几年,谁也说不准?若是你那两个哥哥不争气,只怕人家飞皇腾达了,你的日子也就难过了。”

史氏的泪又下来了,她就算是内宅妇人,也年轻过,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是从重孙媳妇做起的,一点点的熬到今天。年轻时也是跟着婆婆到处看过,一些内宅阴私,她也不是听得少。

那时当八卦听,想想那些寒门出来的所谓清流,内底哪一个又曾干净了。真的干净的,老婆孩子跟着受大罪了。人品差一点的,也没落着什么好,穷人乍富,什么规矩都不会讲的。气不死人,膈应死人,女儿这心高气傲的…

贾母真的想想就觉得无比的担心了,相比较,两条路竟然只有咬牙嫁林家了,至少,林家还得感念一下贾家没有在这里抛下他们,对贾敏留有一定的尊重不是。

贾敏也是聪明的,听老爷咬重说了一句‘子孙有碍’,心里更是明镜一般了。什么‘老太太身体不好’,什么‘可能要守孝’都是鬼话,真的一切都是这四个字引起的。

林家再不能拿三年娶平妻的话来压自己了,凭这个嫁入林家,不求林海把自己当公主供着,但一定不会给脸色了。总比将来看靠着自己起家的男人脸色来得强。

“父亲,好女不嫁二夫也是女四书里常说的,女儿纵不比烈女节妇,这点道理却也还是明白的。”

“想好了?”代善心里松了一口气,但还是觉得有点于心不忍。其实他也不知道哪是对是错,但是出于为了荣府的将来,他还是希望女儿做一个更有利的选择。但真的女儿选了,他又觉得对不起女儿,一时间,红了眼眶。

“是!”贾敏看到了父亲那一丝不忍,猛的觉得值了。一时间,潸然泪下。

赶上艾若回府请安的日子,贾敏推说有花样让艾若看,拉着艾若去了自己的院子,大家也知道,大姑娘和二奶奶在二爷不在的大半年里,关系突飞猛进,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都没放在心上。

贾敏进了屋便把事情原本讲了一遍,当然还有张氏的提点。艾若一听,点头。毕竟是张氏,看看人家出的这主意,在远支里找下个孤儿,充嫡子养。妙就在妙在那个‘充’字上。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果然几世的读书人家教养的女儿果然不同凡响。

再想想,贾敏这儿没人跟她说林家五代列侯,与当朝建国时间不相符的问题。但张氏把人弄出去,悄悄的告诉了艾若。艾若又有了一种白看红楼之感了,自己真的是猪了,之前觉得王家才是四大家族的纽带,现在想想,王家真没有贾家有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