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时,贾敏真不想看艾若了,倒不是为了长明灯,而是真的一下子觉得灰心丧气了。

林海不知道这是怎么了,看看贾政,贾政也不知道,拉拉艾若,好容易出来一次,何必闹脾气。

“姑太太,真是让你破费了。”艾若笑了笑,她以为贾敏是为了自己让她多点灯而生气,于是故意哪壶不开提哪壶了。

“不客气,都是我侄子侄女,应该的。”贾敏皮笑肉不笑。

贾政更糊涂了,一脸探循的看着妻子。

“林姑爷,好人有好报,姑太太这么疼侄子侄女,你们将来的孩子一定是千灵百巧的。”艾若也不搭理贾政,笑咪咪的对林海说了点灯的事,顺便安抚道。

“承二嫂贵言。”林海笑了笑,双手拱了一拱,但表情却不那么真诚了。现在林海倒是体会到妻子为何恹恹的了,不是因为多点了几盏灯,而是因为,他们在为谁辛苦为谁忙。就算真心付出的贾瑗,不过也是为他人做嫁罢了,看了一眼贾瑗,林海都有些灰心丧气了。

“安了,你们一定会有孩子的。不过呢,现在我们瑗儿你们教养,将来你们有了女儿,也在送到我跟前,我们也易子而教吧!”艾若看贾敏在喂贾瑗吃东西,又气愤了,假笑的说道。

林海和贾敏还没什么,贾瑗喷了,小脸涨得通红。贾敏真是温柔啊,又是拍,又是喂水,又是温言安慰,现在艾若觉得,贾敏真的不适合教孩子,得亏自己家的贾瑗意志力够强,不然,真得被带歪了。

“太太!”贾政觉得媳妇真是越来越不靠谱了,怎么能往人心里戳刀呢?虽然妻子是好意,表达了她对妹妹妹夫的鼓励,但是,他还是觉得不太好。

“不答应?”艾若根本不看贾政,直勾勾的瞪着林海。

“是,若是苍天有眼,承二嫂贵言,小弟与太太能生下一男半女,定会让二嫂代为管教一二,如何?”林海倒也是好脾气之人,笑着一笔带过。

“不是管教一二,是三岁起,送到我跟前,由我教养。十岁还你们。”艾若是那怂角吗?管教一二,跟放到他们身边养是两码事好不?这个可不能乱,她是医生,讲究的就是一个严谨,自然不会让林海蒙混过关了。

“十岁?”贾敏不干了!就好像,她此时真的有孩子了一般。

“我家瑗儿一岁多就上你们家呢!所以我三岁才带走,很给你们面子了。”吵架谁怕谁。

“好了,那瑗儿我们也十岁再还你们。”贾瑗愤愤的说道。

“八岁,你会不会算账啊?我家瑗儿一岁多去你们家的。”艾若鄙视着贾敏。

“知道了,二嫂说了算。”林海笑了,他其实真没那个信心会有自己的孩子,但是现在说,让贾瑗留到八岁,林海激动了,所以现在为一个看不见的孩子来换贾瑗,他当然肯答应了。而且答应得非常爽快。

“娘,你脑子真的坏掉了。”贾瑗终于不咳了,一脸鄙视啊1

“为什么?”

“林妹妹去咱们家,你也不怕她哭倒我们家?”贾瑗真的头大啊。

“安了,我让林妹妹三岁就去,就是怕你姑妈教坏了,所以我们家的孩子一定要聪明爱笑的。所以你是你姑妈把你教坏了,那么不爱笑。”艾若回头看看贾珠和小呆,他们马上都挤出了最灿烂的笑容。艾若满意了,伸手对林海笑笑,“看到没,我们家的孩子,多么健康,快乐。”

林海无语了,贾瑗好像生下来就不爱笑好不,现在怪他们?真是没天理啊。

贾珠和贾政表示压力山大了,这些人,怎么对没影的事,还讨论得这么上心,真的无聊之极吧?

下午在寺里还歇个午觉,然后游玩了一下,也没急着回城,他是来祈福的,所以第二天早上上头柱香也是很有必要的顺便他们晚上听听著名的寒山寺的钟声,也是必须的不是。

现在艾若觉得古代的贵妇生活其实真的挺舒服的,就算是到了庙里,也有一个雅致的小院,让他们住宿,还有漂亮的风景供他们游玩,所以古代妇女也并不像现代人想的那样无聊,人家真的玩起来,绝对不是那些小资,文青们能想得到的,人家才是真的在玩。

披着大衣裳,坐在院里,闻着青草的味道,倒是全身心都真的放松下来。自己有多久没有这么放松过了?一直忙忙碌碌的,好像都忘记了,原来闲适的生活可以这样。

“二嫂!”贾敏也出来了,这是寺庙,他们又是守孝的人家,林海和贾政自然不好住在这儿,所以小院里,只有女眷,连贾珠都跟着贾政住在外头,当然也是一层防护,任谁也不会进来干扰到他们。

“还不睡?”此情此景之下,怎么还会有气愤,更多的便是欢愉吧!

“你总这么没心没肺?”贾敏看她这样,又气倒了。现在她觉得,自己明明每一次都被气得要死,结果,这位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我跟大嫂子说过,认真你就输。所以,你也是,认真你就输了。”艾若对贾敏笑道。

“我真的会有孩子吗?”

“当然,你身体很好,但现在不怎么好了,你心思太重,明明不是你的事,你搞什么啊?之前跟你说的话都白说了?你身体好了,姑爷吃了药,才有用。不然,他好了,你不成了,还是生不出来。”艾若拉了贾敏的手听了了一下,对她瘪嘴。

贾敏也知道,自己最近身体真不怎么样,也是心思重了,只是有些事,不是知道就能避免的。之前在家里,她连林海的面都没见过,她自然能自信满满的说,她能好好养着自己的身子,好好过自己的。现在她和林家有了感情,与林海相依为命的,看林海痛苦,她怎么能独自冷静的对待?所以真的是此一时,披一时也。

“相公说,刘相公野心颇大。”贾敏看看四周,轻轻的说道,有时说机密的事,反而在空旷的地方说更安全,就算院外有人,但也只能看到他们在说话,却不定听不见她在说啥。

“生在这样的家里,没点野心,怎么活得下去。咱们安心守孝,管他们做什么?”艾若皱皱眉,这不是她喜欢的话题。

“真的可以置身事外吗?说是谁都不帮,可是到后来,只怕也是难逃一死。”

“你以为你们家林姑爷是谁?有他便有天下?现在老三来找他了,等老大,老二找来了,你们不得急死?”艾若真的服了这些人气,“啥时候也别把自己想得太重要。

“二嫂,你真一点也不想?”贾敏认真的看着艾若的脸,她真的像她说的,一点欲望也没有吗?关姑姑有一次无意跟自己说过,她们是很怕二太太的,因为她太淡然,对她来说,除了她的孩子,她谁也不放在心上,任何人都是可以牺牲掉的。贾敏不觉得艾若是那种任何人都能牺牲掉的人,但是,她无欲无求这点,倒真的让人有点害怕,因为你不知道拿什么去打动她。

“想什么?你只要让林姑爷记着,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再说白一点,你们现在还没孩子呢,你们奋斗给谁?你们家有爵位能便宜谁?等真的有孩子了,你敢吗?押错了宝,你能承受得起让你们林家绝后的责任吗?”艾若眉头一挑,冷冷的说道。

贾敏本来纠结着呢,听艾若一说,马上不纠结了,人有时就是障了,你真的想明白自己要啥,马上那些东西就是浮云了。没孩子,奋斗了也没人继承,有个屁用。可是有孩子了,他们就没那个胆子了,因为他们不再只是他们自己了,他们要为这个家族的传承负责。

艾若抬头望天,其实她没说,凡事有两面,如果这是历史上任何一人时期,她是知道谁能上位的,她一定会鼓励林海和贾政的,同样的说法,其实换一面,就马上不同了。

没孩子,你们没负担,正好为理想而奋斗,这才是读书人以天下为已任的责任感;而有孩子的,直接说,为了子孙万代,背水一战。成了,公侯万代,不成,子孙正好一块,大家比这不死不活的躲着装死干净。

而贾瑗站在卧室的窗前,院外是不可能听见他们的话的。而贾瑗是听得见的,她静静的看着母亲,好半天,轻轻的放下了窗子,自己去睡了。

183 “财迷太太”

寒山寺的日出很美,如果没有讨厌的人,一定会更美。原本艾若楼着小呆,看着旭日东升,小呆本来还打着哈欠着,看到太阳一点点的跳出来,马上就精神了,跳着欢呼,大叫着‘太阳公公,你好。.而边上贾瑗和贾珠也一块露了点点感动的神态,艾若也感动,无论哪个景点看日出,必是会人山人海,哪能像现在一般,独享着山头,静静的领略着日出那充满力量的感动?

正感动着,边上多了一堆人,为首的就是昨天遇到的刘禹。贾政和林海对视一眼,只能打了一个招呼,因为刘禹并没有公开身份,他们也只能客气的叫一声刘相公,再不敢多说其它。艾若自然也看不下去了,让人带着孩子准备撤退了,却被刘禹叫住了。

“贾夫人!”

艾若暗暗地叹息了一声,还是让人带着孩子们下去,自己坦然面对着这位皇三子,瑞亲王。昨天没认真看,此时看看,是帅哥,年纪其实比贾政大几岁的样子,但看上去,气势比贾政大多了。果然,当惯领导的,一切尽在掌握,气势自然要大一点的。

“贾夫人不关心昨天那小童的伤势吗?”刘禹先开口了。

“哦,我尽人事,以后便听天命了。”艾若坦然的一笑,倒真的没觉得有什么。她也知道此时,自称于‘我.,也是于礼不合的,不过也好在,刘禹没公开身份,她倒也不必把自己放得太低了。此时她淡然的向刘禹表达,她做了她能做的,至于说结果怎么样,还真的不—好说只能孩子的造化了所刘也不用感谢她真也别挑她的毛病。

“穆儿已经清醒了,大夫说已无性命之忧,不过...刘禹顿了一下,他注意到,艾若真的不关心,反而贾政更关切一点,“只是施救不及时,穆儿只怕今后要绵延病榻了。”

艾若不知道怎么答,她昨天就知道必是这个结果,不过这位来一句,施救不及时,让艾若心里很不是个滋味了,什么叫施救不及时,她是路人好不,路人能帮着救助,已经是仁之义尽了,您这会说这个话,也不怕闪了舌头。但想想对面人的身份,她干脘低头,装难过算了,根本不答。当然了,她也是没法回话,让她说什么,‘好好养着,会好的?′还是说,‘节哀顺变?.

贾政轻叹了一声,“昨天在下内子便已经说了,小公子只怕几年内,得好好将养了。没想到,竟然果真如此...

“几年?”刘禹抓住了贾政的话,目光之中竟然有些惊喜了。

贾政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赶紧看艾若。艾若也觉得有点怪,低头看不见刘禹的表情,但他声音之中的急切,她还是听得出来的。他不知道这个吗?细想刚刚的刘禹的话,她也意识到,刘禹刚刚可没说‘几年.,而是说的‘以后′。所以刘禹请的大夫告诉刘禹,以后那位小哥儿就只能当个病殃子了?

自己要怎么答?说别的大夫诊了?人家都是专业的,自己这半—调子夸什海口况且医生的规则里也有一条不能把话说满的,哪怕十成十,也只能说七成七,不是九成九,而是七成七,因为谁也无法预知将来如何,他们一定得为自己留下余地。所以她还是保持了沉默。

刘禹会让她保持沉默吗?显然不能够。

“贾夫人!”

“小公子的确是发现得晚了,若是被咬后,马上施救,现在已经没事了。当时我其实找到两种完全不同的解药,我们又不知道小公子被哪种蛇咬到的,解毒真的全凭运气了。毒血在小公子体内实际不止运行一周了,晕倒实际已经是毒素入脑。能救回来实属万幸。所以大夫其实也没说错,他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全健康的人了。”艾若字斟句酌,生怕有所闪失。

“可贾世兄说了几年!”刘禹根本不会放过她。

“小公子一两年内,应该需要绝对的卧床。这得看诊治的效果而定,我没看到解毒的情况,倒不好判断。”艾若还是不能说死了,抿着嘴,认真的说道。

“成年之前,他就能好?”刘禹不是傻子,艾若说了半天,也就咬定这一两年,表示,一两年后,只怕就能站起,那么等到成年,岂不是能完全康复。

“不算好,只能说,不跑不跳,不做剧烈的运动,基本上,平常时与正常人无异。”艾若想想,还是如实说道。

“哎!”刘禹哎了一声,显然失望了,但很快振作精神,“子嗣呢?”

“这个倒还好,不过他身子比一般人弱,别过早成亲倒是真的,成亲之后...艾若没说下去,总不能说,别找一堆人在他眼前晃,不然没事也有事了。不过也觉得奇怪,这位有病吧?这孩子才四五岁,现在问会不会影响他将来的子嗣,您着什么急啊?

“夫人神乎其技,敢问师从哪位高人?”刘禹沉默了一下,还是问道,显然有点不能信任的意思在里头。也是,刘禹是皇三子,他见过何其多的大夫,他也坚信,他见过的大ˉ医术最好的,现在面前这位女子,给了他一个他信任的名医都不敢给的答案,他能全信就怪了。现在只是问她师从何人,其实也算是给她面子了,算是最后的确认之中。

“刘相公过奖了,内子不过是太医院齐老太医的挂名弟子。平日里便是爱看些医书,倒是略有小成。用齐老太医的话说,外子是初生牛犊,敢想敢干罢了。”贾政看艾若的样子,也知道,她不喜欢回话,贾政忙替她答道。

“齐老太医并不长于外吧?”刘禹略一思索,齐老太医的医术,刘禹是信任的,但想想,艾若去找解毒草时熟练的样子,绝对不一个—中老太能教的只怕太能想到的也就是依书而说却不能一像艾若那般迅速的去身体力行的找到解药。

他哪能想到,艾若在肯尼亚,除了要跟那些飞来飞去的子弹做斗争,更重要的,就是跟沙漠丛林之中的那些毒物、毒草们做斗争。所以就算她没这个的学位,但是治疗上,她真的比大多数没见过这些的大夫要高明太多。

艾若还是懒得回话,她非土著,有些话也不知道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所以此时,她还是什么都不说为好。反正刘禹也是外男,就算是上位者,也不能逼着官家的太太正面回话的。

贾政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好笑了笑,“内子酷爱医书,家里什么相关的杂书都有。性子也脱,什么都想尝试。昨儿在下还说过她,万一做错了,不是误了小公子的病情吗?想想愚夫妇也都后怕,万幸没事。”

“余是奉了家父之命,出京办差。如今穆儿这样,已经误了行程,又不敢带着穆儿一同上路。到如今,余倒不知如何是好了,正好贾世兄夫妇在此,余亦有人所托,不知贾世兄意下如何?”刘禹咬咬牙,拱手对贾政说道,对他来说,其实也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交到那群大夫之手,不如交给丬相对有把握的艾若手中,至少,艾若施救时,他是亲眼目睹的,那种熟练程度,非手忙脚乱的太医能比的。再说了,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对穆儿的休养也更有利。于是下定决心,把人交给贾政了。———在守孝之…贾政慌乱说道都一不知道这个‘穆儿′是谁,这位王爷也没说。况且,就算王爷不忌讳,自己也要先说说,自己连妹妹家都没敢去住,租了一个院子在住,现在哪里敢再带一个病童回家?真的有事,他怎么办?

“不碍的,回头我让人把穆儿送到贵府。”刘禹点头,当贾政答应了,根本不让人拒绝。贾政回头看看林海,这个怎么办?自己跟他们有那么熟吗?就把一个孩子领回家了。

可是他们说不成,还真没这个胆子,艾若也怔了一下,下意识的说道,“生活费!”

她说完了,贾政和林海一块傻眼了,并且两人老脸一红,一齐下意识的退了一步,想跟艾若保持距离了,贾政还不错,马上觉得自己这么干不地道,又上前一步,但面红耳赤是真的。哪有朋友托个孩子上门,还管人要生活费的?完全是没有好客的家主风范。

但林海是习惯简单事件复杂化的主,马上感叹起来,对艾若再次佩服得五体投地,想到昨日贾敏跟他说的,二嫂已经确定了,坚决不跟这些皇子们扯上关系,现在问刘禹要了生活费,其实基本上也是跟刘禹划清了界线。我们不是因为你是朋友才接受孩子的,而是因为

你们给了生活费,我们只是代管。

“是,这是自然的。”刘禹说这话时,都不禁结巴了一下,一向冷静自持的他,听这话一下子脸涨得通红,不知道是羞愧的,还是想笑憋的。总之,神态非常的纠结。

“药费,他每天要用大量的药,不给也可以,你留下人,我开方子,你们自己抓药。”艾若面无表情。

“是,还有补品,余也会派人送去的。”刘禹深吸了一口气,他不记得有人说过,贾存周的夫人是财迷啊?不过想到当初鸡子的问题引发的大风波,一个鸡子才几个钱,她当家就立即把这事给办了,可见这位是位多么会当家的太太啊!

184 陪护小呆

艾若生硬的给行了一礼,板着脸下去了,她真的被气得不轻,日子真的过不下去了,所以心软是病,得治!明明想跟这家伙划清界限,怎么越拉越近了。真的好烦呐!而最大的问题是,其实她当时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脱口而出了‘生活费’这三个字。估计是气的,因为她救了那位穆哥儿,可是这位说了半天的话了,竟然真的连个谢都没有,还敢埋怨施救不及时。最后还把孩子塞给她,就像她应该的一般,凭什么?我又不是你们家的奴才,我该啊?于是才会脱口而出,你要给钱,不然,别指着我会帮你看孩子。就是这么朴素的想法,真的没那么复杂。

所以“谢谢”别看只有两个字,真的重比千金,刘禹就因为忘记说谢谢了,几乎多养了一大家人。

下午他们一回到租的院子,那个‘穆儿’就被送来了,当然还有大队的人马。不仅是穆哥儿一个人,还有他自己的下人、护卫、老妈子、厨子…

艾若和贾政看这阵容,又气不打一处来了,这是啥意思?您是来借住的,还是来占领的?现在贾政也觉得要生活费是必须的了,这么多人,让自己来养,他会疯掉的。他没什么钱的!不过想想瑞亲王,他们再大的气也不敢多说啥了,直接拔了一处院子给他们。

当然,管事的还递了艾若一个小匣子,里面一打银票,说是这一年穆哥的“生活费”!艾若看看,不错,五千两,够用了。正想说府里如何供给时,人管家走了。显然生活费还真的只是借住费,其它的他们自己带来了。艾若更没负担了,只当他们是来租房子的,五千两是租金。这么想,她觉得好受多了。这处园子的租金,显然刘禹现在帮他们出了,顺便还相当于请他们到苏州旅行了一段。即使如此,还有富余。

当然,真的只是租金,人家也不会给这么多,其实这也有给艾若诊金的意思在里头。不过不好明说。那位小哥的护卫长随后便把之前大夫开的方子,一并交给了艾若。顺便,人家送了艾若一套漂亮的针炙。本来艾若是想发发脾气的,当我们这儿是什么地方,不过看到那套针,艾若不说话了。

一看就是名家制作的,拿在手上,那种感觉看着就觉得流光溢彩了。要知道真的好针炙,是三分金,七分银。不含一点铁的。也不知道怎么做的,看着柔若无骨。其实韧性十足,虽然艾若是有一套针炙的,齐老太医送的,不过跟这套相比,简直就寒酸得,让艾若不好意思打开了。有这么套东西垫底,艾若觉得。给有钱人当当家庭医生,她其实还是能胜任的。倒真不是贾家买不起,而是这种东西。可遇不可求,要知道现在全是人手工制造,这么套东西,弄不好得用人一两年的时间,价钱已经在其次了,主要是难得。看到这样的好东西,艾若再大的脾气也发不出来了。直接笑纳,并且很积极的给穆哥儿看起病来。

到贾政家时,穆哥儿虽然已经醒了,但是很弱,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边上那个抱他摇的侍卫也跟着,这位就是侍卫长,叫啥艾若也懒得问,反正她是当家庭医生的,所以真不用查户口,所以直接号了脉,看看大夫开的方子,倒也没什么可增减的。所以说,人家的大夫也不是吃素的,不过是他应该没见过什么这样的病历,能做到这一步,算是很不错了。

让人抓药,不过不是给穆哥儿吃,而是泡。中医一向有通过熏蒸来发散体内毒气的方法,其它医术各国古老的传统轨迹都差不多,只是中医发展时间较长,较有规模,而且也传承有续。非洲部落的巫医们相当于世袭,他们并没有像中医这样长期的琢磨与整理,所以方式上还是略有不同。艾若其实在看医书时,也会相互印证一下,不过没什么机会试罢了,现在有人让她试了,她便放心一试,因为不会更差了,大家虽然看着惊心动魄,但谁也没拦着,看他们纠结的脸,艾若表示心情更加愉快了,果然不仅自己一个人被折磨着。

林海和贾敏还是时常过来看看,他们也担心,万一有个闪失,倒霉的可不仅仅的艾若,而是整个贾家。就算贾敏已经出嫁了,可是贾家倒了,对他们林家又有什么好处,所以他们也是陪着一块提心吊胆着。

只有艾若很明白,她的方法其实很安全,如果不安全,她根本不敢试,一个在外人面前,尽量不说话的主,哪敢做什么越格的事?但让她很高兴的是,贾政很担心,可是贾政从来不问,也不说,每每自己看他时,他都表现得很淡然,好像真的很相信她一般,这让她觉得很开心,所以贾政这人之前是渣了一点,但是人其实还行了,单纯的人,也有单纯的好处。

穆哥儿每天泡一会药汤,艾若再配以针炙,一月之后,穆哥儿便可短暂的坐起,出去晒一会太阳。这样便已经让随行的人对艾若的信心大增,再不敢纠结的看她了,对她不知道有多么的尊重,就算平日他们院里做了什么好吃的,也会一式两份,说主子让送来给珠哥儿和琏哥儿尝尝。表示了亲近之意。艾若自然知道,那位穆哥儿跟刘禹一样,也不是那种能轻易说‘谢’的主。送菜这种事,也就是这些忠仆们,帮着上下打点罢了。

艾若也是心智成熟的大人了,怎么会跟一个傲娇的小屁孩一般见识,他既已示好,她也没有理由拒之门外,等着穆哥儿身体好一点,她也会带着贾琏和贾珠过去看看他,人送了点心,总不能不谢不是,人家没有礼貌,不能让她的孩子也跟着没有礼貌。

穆哥儿细看之下,跟刘禹其实并不很像,不过脸上的傲气倒是一样一样的。不过精神差一点。不过也没什么,这是很正常的。他蛇毒,伤了神经,用此时的话说,是伤及经脉及五脏六腑,这急不来,只能慢慢调理,不过好在这位还小,各方面修复能力较好,所以她也不急,慢慢冶。

艾若从来不跟穆哥儿说与身体无关的话题,自然也不会问刘禹与他是什么关系,她是大夫,对病人的私生活向来就没什么兴趣,不过贾琏小呆平时,贾珠上学去了,家里就他一个人,其实也是挺寂寞的,艾若当大夫的人,自然不许家里养宠物,觉得会很脏,他只能天天跟着艾若,现在好了,家里又多了一个小哥哥,而且看上去挺和气的,于是他也就不嫌了,每天就跟着艾若去看穆哥儿。

穆哥儿开头时,只能躺着,就算清醒时,他也没什么力气说话,于是小呆倒是发挥了他擅长安慰人的本事,坐在穆哥的床边,拿着艾若让人给他画的故事书,跟穆哥儿讲故事。

要知道小呆的故事书有点像是现在的看图说话。艾若虽然不会画,不过贾政多少会一点,而林海更会了,她本着不浪费的原则,让他们把成语故事画出来,给贾珠他们当课外读物,不过贾珠不怎么喜欢看,而贾瑗很鄙视,于是就都成了小呆的,小呆每天抱着,跟贾政说故事,跟艾若说故事,小嘴倒是越说越溜了,故事自然也讲得极好,这是大家鼓励出来的。现在他多了一个听众,自然更加起劲了,每天跟上班一样,艾若没打算走,他就背上书包,拉着艾若去看穆哥儿了,也不管穆哥儿爱听不爱听。

穆哥儿的下人倒是挺欢迎贾琏的,有个孩子陪着穆哥儿,至少他没那么孤寂不是。虽然开始,穆哥儿听不了两句就闭上眼,也不知道是真睡还是假睡了。每当这时,小呆就轻轻的拍着穆哥儿,还哼着小调,跟哄宝宝睡觉一样,很是可爱。当然,他没哄两下,自己也就窝在穆哥边上,一块睡,反正闲着也闲着。

如此这般,这俩倒是慢慢的找到相处模式了,穆哥儿每天认命的听小呆讲故事,然后一块吃点心,一块午睡。不过点心穆哥没吃完一块,小呆已经吃完半盘了,由此,穆哥也就深刻的明白,这位为什么这么胖的原因了。

艾若也不管他们,心情其实对病情是很重要的,穆哥儿的心情显然随着身体慢慢的变好,而有所变化着,但是他毕竟还是小孩子,也有急燥的时候,更何况这位也是娇生惯养出来的,从小当老大当习惯了的。由一个能跑能跳的健康人,一下子不能动了,偏偏脑子却又是清醒的,这才是万分的痛苦的事。

乱发脾气是正常的,所以艾若也不生气,她早就习惯了。而自从小呆过来讲故事之后,虽然穆哥儿开始表现得有些不屑,但对稳定他的情绪却有了巨大的作用。再想发脾气,小呆就呆呆的看着,伸着小胖脑袋,显然不太明白的样子,穆哥儿纵是天大的脾气,也发不出来了,只能算了,然后不停的算了之后,他性子竟然还真被磨圆了。

185 谁陪谁?

穆哥儿配合了,对艾若来说,是好事。医生不是万能的,不是她想治,就能治,这是需要病人的配合的。穆哥听话了,而刘禹留下的人也很给力,艾若要什么直接开方,扔给侍卫长,不用半个时辰,她就能看到她需要的药材,还有其它的东西,就好像只要是她要的,对穆哥的病有好处,他们上天入地都能弄来给她。

这让艾若心里充满了成就感。艾若觉得好像又找回当年的感觉了。自己是备受尊重的大夫,主任医师,人人都巴结、而且万分的信任,这是存在感的感觉。她并不仅是贾家二太太了,她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存在这里了,这才是让艾若心里最开心的事。

一个家其实女主人是灵魂所在,无论在外官当到多大,回家老婆不开心,板着脸,孩子不敢开口说话,大官就算不怕老婆,其实心里也不痛快的。

所以女主人的情绪,其实是直接影响一个家庭的和谐和稳定的。

艾若不经意的开心,其实贾瑷和贾珠比小呆体会深得多,对他们来说,显然,穆哥的到来治愈了艾若不时的暴躁脾气,艾若整个人都柔和起来了,他们自然感激穆哥的,贾政也不能时常去看他,因为这个比较敏感,于是贾珠就带着他的功课来看穆哥了。

贾珠和穆哥儿是同龄,贾珠大穆哥儿几个月,但是,穆哥儿念的书却比贾珠多多了,贾珠把自己的功课给穆哥看,穆哥精神好,又能趁着小呆睡着了,他也能和贾珠聊聊。现在是穆哥在贾珠身上找到了存在感,嗯,我虽然不能动,可是我脑子比你好多了。

贾珠其实也挺受伤的,回头就回去用功读起书来,这让贾政对穆哥儿更加欢喜起来,任谁能促进儿子上进他都喜欢。时常也出去找些有益,又有趣的闲书让贾珠送来给穆哥儿。

贾珠眼馋了,这种书一般贾政是不许儿子看的,怕玩物丧志,若不是想到穆哥儿身体不好,他怎么会去买。现在贾珠受打击也来了,美其名曰来陪伴穆哥儿,当然,他会说,穆哥身体不好拿书太吃力,还是他给穆哥念好了。于是现在是贾珠给穆哥和小呆讲故事了,顺便边上坐一排人,跟着听,气氛非常的和谐。

穆哥儿真没见过这么自来熟的人,他对于小呆吃他的点心,他一点也不介意,倒是挺喜欢小呆的。长成那样,基本上在穆哥看来,就是个球了还在吃?也没人管管,他的保姆嬷嬷呢,教养嬷嬷呢?都没有还能说!

穆哥儿开头,听着听着就能睡着,后来慢慢的,能坚持了,主要是,不坚持也没法,因为他若敢说,你别讲了!小呆就能再伸着他的胖脑袋张着油光光的小嘴问他为什么?若穆哥敢发脾气小呆倒也不会哭,但他会难过,盘腿坐着,哀怨的看着穆哥儿,脑袋耷拉着,跟没食的加菲猫一德性。穆哥儿只能投降,于是老实的听他说故事,说完一段,他还得老实的说,“说得真好!”小呆就开心的鼓掌,然后塞穆哥一块点心,自己喝口水,再说。穆哥表示压力很大。

等贾珠再来说说学里的事,穆哥觉得,基本上,自己不是来养病的,就是找人陪的。或者,自己是来陪他们的?贾珠没放学前,他陪着小呆。等贾珠放了学,他还得听贾珠絮叨,他这是什么命啊?

在穆哥养病这段时间,刘禹到是来过一次。那时穆哥儿还不能坐,但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穆哥儿有了显著的进步。当然了,刘禹的到来,让艾若旧仇未报,又添新恨,因为他还带了一位大夫一块来的。

就算艾若已经决定不搭理这位时,再一次把艾若气得一踉跄。有当着大夫的面,换大夫的吗?或者说,中途请别的大夫来考查自己的工作吗?也太不给她面子了。

差点直接让他们走人了,结果当然是不可能的了。人大夫看了方子,还有艾若的治疗方法,啥也没说,直接说让艾若一定要把自己方法写出来,惠于大众。

这个艾若听懂了,就是说让写个论文,让大家知道,这个病可以这么治。不过,这会她发了论文,对她有什么好处?她是女的好不,还没听过,中国历史上有位‘大长今的。女诗人,女词人倒是一堆,自然科学里,也就一位黄道婆,还有谁?医学领域有女的,也就近代时的林巧稚了,当然也是她的偶像,人妇产科的。所以你让她现在写论文,不是要她去死吗?她还有家,有孩子呢!

再说了,其实无论中西医,在对病理的研究上,都是不遗余力的。对他们来说,同病其实不同治的。看着差不多,在用药的剂量,还有前后顺序上,都是有所不同的。

现在她对穆哥儿是这种治法,可是换个人,身体情况不同,受伤的程度也不同,处理方法其实也是不同的。就算她写出来了,也是需要大量的理据支持的,不可能真的就凭一个穆哥儿,就让她写论文。她是受过正规教育,严谨的医学工作者好不,所以对于不可能的事,她都当听不见。

刘禹现在已经很了解这位贾夫人了,医术是有的,不过这位除了对她的孩子,对钱比较执着之外,对外头的事都不执着。包括对医术,自己不逼,她根本就不会接受穆哥儿,所以她学医只怕就跟齐太医所说的,天分极高,也用心,就是没有济世天下的仁爱之心。不过齐太医也说了,可惜身为女子。

刘禹也明白最后这句的意思,贾夫人就算真有济世天下的胸怀也没用,她是女人,谁敢找她看病?她也是堂堂伯府的嫡女,国公家的媳妇,老公还是堂堂的探花郎,她可能出来行医吗?所以一切都是废话,她不过是自娱自乐罢了。

但齐太医的话,倒是让刘禹对艾若的信心足了起来,你想齐太医虽然不是太医院的院正,但医术却是公认的,他门下也有不少的学生,而齐老太医能在晚年,收了艾若为弟子,亲传医术,这得表明贾夫人的天分有多高了。一个有这么高天分的人,却不能做这事,连刘禹都替艾若可惜起来,也庆幸,穆哥儿能在那时遇到贾夫人出游,不然,穆哥儿真的有九条命都不够败了。

刘禹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告辞了。顺便送了一大堆吃的用的,三个孩子都有,表明,他真不白把孩子扔这儿了。

不过,艾若又不是张家那些人,对于这种有钱没地花的主,她用起来向来不手软。送她的,她一点也没羞愧的收下了,这是她应得的。算是受气费吧!

看艾若那样,让刘禹回到车里,不禁都哈哈大笑起来。还真没人问他要过生活费。还要得这么理直气壮。他也问过穆哥边上的人,把这一段发生的事一说。他知道,贾夫人根本就没问过穆哥儿什么,她就是当穆哥儿是个病人,没有特别的待遇,相反就是她的儿子和侄子,反倒是来蹭吃蹭喝。

说不开心,穆哥儿倒也没这感觉,他少有这么跟同龄人的相处,感觉很新鲜。而且穆哥很明白一点就是,贾珠和贾琏还真没把他当谁,就是当他挺可怜。

是啊,穆哥儿很可怜。

听到穆哥说贾珠兄弟轮留给他念故事那痛并快乐的便秘样,连刘禹都觉得羡慕了,他小时候,就连亲兄弟也没这么对过他啊。

贾政一家不可能真的一直在苏州长住,贾母还在金陵呢,他们是以来帮忙为由的,真不能太过份。若不是穆哥儿要休养,不能移动,他们早回金陵了,在他能坐起之后,他们决定回金陵了。

回金陵不费什么事,问题在于,贾瑗怎么办?已经说了,让林海他们教养,这话便不好收回,只能默默的告别了贾瑗,一家人转回金陵。好在贾瑗也不是那粘人的孩子,知道自己的作用,也就没什么特别的反应,不过贾敏不用艾若说,忙表示,自己一定过年时,再带贾瑗去金陵过年。

贾政有点不舒服,觉得艾若不该轻易答应让贾瑗住到八岁,艾若反问了一句,“你好意思带回她吗?”

贾政无语,是啊,他也不好意思,看妹妹那么可怜,他哪好意思?其实说不说,他们其实也都无法带着贾瑗离开,不如定一个限期出来。只能说,好在守孝期完了,他们都会回京城,那时就近了。

守孝归守孝,艾若可能有了穆哥儿练手,倒也不很寂寞,医术上倒是精益求精了,而经过两年多的治疗,穆哥儿恢复得比想像中快得多。半年之后,他便能慢慢走动,和小呆一块在园子里散步了。一年后,他和贾珠一块到贾家的宗学里恢复了上课,虽然治疗还在继续,但其实此时的治疗,京里太医应该做得比艾若好得多了,因为此时不是去毒,而是强身健体。慢慢修复他曾经受损的经脉,也许修复不易,但是,慢慢的做些物理治疗,还是有用的。

她让贾政写了一封信给刘禹,当然她也不知道能把信寄哪,直接把信交给了侍卫长,她绝对相信,侍卫长是能把信转到刘禹的手中的。

结果刘禹说,让穆哥就在贾家念书,按夫人的方法继续治疗。随信又送来五千两,弄得艾若都不好意思了,搞得好像她写信就是为了跟刘禹要钱一般,乱没面子了一把。

186 守孝结束

不过看穆哥留下就是必须了,去学堂总不能再叫穆哥了叫刘穆,好像也不好,因为带穆哥回金陵时,贾政对外宣称,穆哥是林家的族侄,因为重病,托于他们养病。此时再说他姓刘,外头怎么想。贾政只能问穆哥,能不能在学里叫林穆。当然,只是登记时这么写,学里先生叫名字,不会连姓一块叫的。

穆哥倒真不介意对外宣称他姓啥的小事,让贾政不必为难,叫什么无所谓。贾政这才放心的安排,让他和贾珠一块进了贾氏族学念起书来。包括骑射也学,不过贾珠能拉起一石半弓齑时,穆哥儿也能接起半石的,小马一路慢跑,他也能骑得不错。

日子越久,界线好像也慢慢的变消融,穆哥儿改跟他们一块吃饭了,更是跟贾珠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友,不过那是同龄人的亲近,有时外面天气不好,贾珠得在外练习时,穆哥儿就会在学里与贾敬,贾政一块清谈。

他身体不好,性子生生的被逼得安静了。贾敬其实比贾政的脑子好,修道的人,其实是因为他思维更放纵,向往着自由,向往随心所欲,只是现实逼得他放弃了。而贾政是奔着大儒去,于是对教书,对育人,越来越有心得,贾政是不敢把穆哥当一般的孩子,而贾敬喜欢这个文雅的安静孩子,身上透着道家那种随遇而安的淡然气质。

三人其实是各说各的,但是最后总是能达到完美的统一。各自回想倒是都各有所得,本来卧病一年,穆哥就读了不少的闲书,思维便不同于定式,之间相互碰撞之下,倒也撞出不少火花来。

而其实和穆哥儿感情最好的,反而是小呆贾琏。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一块吃点心,讲故事培养出来的战斗感情。穆哥出门上了学,看到好玩的也会给小呆带上一份。有时想起什么,便会让人带信,从京里自己家里,拿他当初的小玩艺给小呆,就好像他比小呆大很多一样。

小呆现在除了艾若和贾政,最喜欢的人就是穆哥哥了,每天到了时间,就跑到门口等着穆哥他们放学回来,也不知道是等着穆哥的礼物,还是等着穆哥了。气得贾珠直捏他的胖脸说他是小叛徒。但也这样,让三人倒似乎真的有了兄弟一般的情谊,这是艾若和贾政没想到的,这让他们很纠结。

穆哥儿是什么身份,其实至今他们也不知道。瑞亲王虽然已经成亲,但是家里没有这样大的儿子。如果说不是皇室中人,那么他身边这些人又算什么?这不是一般的家丁,而从穆哥的言谈举止之中,也不像他们这样的二等人家能有的。还有送给小呆的那些小玩艺,上面赫然打着内务府的标记,这让她们觉得很头大,他们现在不怕穆哥的身份,而是怕有一天穆哥回了他既定的生活中去后,贾珠和小呆怎么办?会不会受伤?

惟一让他们好受点的是,这两年,刘禹没在他们附近出现过,只是逢年过节的,派人过来送东西,也是按家里的人口送东西,连贾母都有一份不过只是一般的礼品不会让人多想。因为有穆哥的存在,基本上艾若算了一账他们这两年,不但没支出竟然还有盈余,总算也让她受伤的心灵好过了一点。于是很快乐的给自己和府里又添了好些铺子。来年不管穆哥在不在,他们收入都会有长足的发展。

不过也不知道,刘禹会怎么想,因为穆哥儿,养着贾家一大家子人,这笔账也不知道那位算过来没?

守孝期正式的来说其实是二十七个月,并不是真的三年,到了日子,举行一个大大的仪式,然后他们拜别了代善的墓,举家就可以回京了。

贾敬本人不喜欢京城,可能觉得圣人在京里,对他有着大大的压迫感,于是不想回去。也跟圣人写了折子,圣人对他也不感冒,你不愿回来,要在老家继续守孝,圣人有什么不满的,直接就答应。

于是贾敬老实的就宅在金陵老家,办他的族学,之前虽然是被逼无奈,办了三年,也有感情了,倒是也是个趣味。主要是他也觉得无聊了。就一个儿子,还送到贾赦那去了,他家里就老太太和他们夫妇俩,回京城了,更没趣味,还不如原籍。

贾政回来说,贾敬不回京城时,艾若倒是很是惊喜了,对她来说,宁府的将来,她都觉得很害怕。现在贾敬老实在金陵的原籍专心办族学,再说,谁不知道,他是被圣人厌弃的人,若不是还有荣国府的罩着,谁还知道有个宁国府。但从某种程度来说,二府是分不开的。现在贾敬很清醒,没回京里找事,怎不让艾若开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