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喜欢吗?怎么这表情!”刘睿倒是很关注外甥的,马上皱眉说道。

“这两位是贾夫人的贴身丫头。”穆哥儿咬了牙,总会知道的,还是老实交待吧。再说,之前老圣人再问图书馆时,穆哥儿也觉得舅舅实际上也是很维护贾家的,于是小声的说道。

刘睿几乎把手里的书扔出去,总算他是王爷了,很快镇定了下来。定了定神。好半天。才轻轻的把书放回架上,半天才说道。“这两位倒是可造之材,虽然不屑官场,不过,能写写游记,开启民智也不错。”

穆哥儿是一般的孩子吗?听舅舅的话,看舅舅的脸色,自然明白这是啥意思了。舅舅当他没听见什么丫头的话。也是一种提醒,大家要统一口径,这两位士子是不屑于官场的。所以爱游山玩水。于是可以一直玩下去,一直写下去,但别让人知道。

穆哥儿被舅舅的脸色吓着了,他从小生活在皇家,他很明白舅舅是什么意思,这事到此为止了,这世上有可以有叫赵喜,宋华的喜欢旅行的才华男子,但没有什么贾家的丫环。

所以穆哥儿到了贾家,很严肃的转告了刘睿的话,艾若觉得心都灰了,贾政太了解艾若的心境,轻轻的伸手在她的肩上揉了揉。穆哥儿只能转告,于是也知道艾若心情不会好,于是赶忙的告辞,不敢多做停留。

春喜夏华写书的事,在贾家不是什么秘密,艾若不会瞒着谁,至少她房中的下人们都是知道的,并且,艾若也不禁止他们看印了,就在下人院里放了一套,贾家的下人们也是能念书的,所以他们也能自己取看。艾若也想让春喜和夏华的成绩让大家都看到。此时被刘睿一打击,这些人就得封口,还有林家,路家的人,都得封口了。

于是,晚上,贾政请来了路不群和林海,大家一块商量一下。这个自然男女分开。有路家人在,贾瑗连头的都不敢抬的,所以还是分开商议为好。

路不群早就觉得这事不妥,所以他知道了,收了书,也就是放在自己的书房里,两个儿子可以看,但是他根本就没说过,这是谁写的,两儿子都喜欢这些书,但是真不敢想信,竟然是他们熟悉的的人写的,所以在书房里,路家两子就傻眼了。

而林海也不傻,他可是官油子,所以在家里已经嘱咐了。内宅更不用说了,林家有哼哈二嬷,还有人精的关姑姑在,贾敏是土著,她也是从小受传统教育的出来的,自然把利害关系早就跟贾瑗说过了,让她别跟着她那个不着调的娘学,这事不能传出去的。

所以路林两家这书都有,但是保密却是都做得不错。贾政苦笑了一声,果然,自己还是经验不足,觉得只要太太高兴了,于是什么都不管了。

“世兄也不必自责,我看此事未必严重。二太太管家严谨,贾家的下人出名的口风紧,他们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只要说一声,此事关系到两人性命,他们自然知道该如何应对的。”路不群笑了笑,他现在是贾政的亲家,已经不叫贾政为东翁,而是世兄了。他知道了不拦着,也是基于此,他很清楚,艾若大面上不错,在外头应酬从来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会拿这些书出去显摆,而他们府里的下人培训工作做得很彻底,要知道,他们这房的下人是艾若自己训练出来的,从来就没送什么下人学校,其实这个对于忠诚度来说,更加严谨些,所以他也就没多那点事。

林海和贾敏在家里也谈过,都是知道二嫂自己学医,努力想当一个好大夫,而她让丫环们走遍天下,想让世人知道女孩子也挺能读书,也能写很好的文章。只不过…只不过,不合时宜。不过看了书,他又觉得,可惜了这两位身为女儿身,倒也没有多想什么,此时听了贾政这么一说,倒是细想起来,果然他还是不够全面,他们是因为都跟春喜夏华挺熟的,所以他们写了游记,倒也没多想。若是换个人,一个小丫头走遍天下,写出了这样的文章,让他们这些男子情何以堪,这才是刘睿变脸的原因,这也是路不群说,让下人闭嘴,因为这会要了这两丫头的命。

“不过二太太这事上还是做得了不起,不是人人都有胸怀,让丫头去行走天下,当她的眼睛。”林海不想话题太沉重,笑了笑。

路不群也跟着笑了,“正是如此,这套书我在学堂里也放了两套,不管谁写的,心怀天下总是必要的。”

而内室里,艾若没说话,转述的是周瑞家的,她在穆哥儿一走,马上就招集人手,下了封口令,下人们也都不是那不省事的主,这么多年了,都是看着过来的,自然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既然说了,没有春喜,夏华这两人了,他们也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自然不再提及。

对,周瑞家的才不会说什么不能说,这书是他们写的话,越说越乱,直接下的就是,府里从来就没有春喜,夏华这两个人。只有刘喜家的,宋华家的。

大家也就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了,书还是让他们写,不过人已经换成他们当家的了,也不知道,他们被改了名心情如何。不过现在也管不了心情问题。

“对春喜她们来说,就算世人不知道她们是女子,但她们还是证明了自己。”贾瑗边听,边翻着书,轻笑道。

“瑗儿说得对,也许她们并不在意是不是让世人知道,对她们来说,过程也许更美。”贾敏别看平日爱跟艾若斗气,这会就不敢了,忙点头笑道,“二嫂其实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至少现在让我知道,女子从来就没有不如男。”

“是啊,书我都爱看,真的想跟着去看看。”路娘子马上跟进,她认字,不过她能看的书倒也不多,什么女四书,什么诗就完了,现在有游记可看,还是她看得明白的,她很是开心的。倒也没跟什么丫头联系在一起。

“是,我也觉得太太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不过呢,王爷是为了我们好,不让我们挑战制度罢了。”贾瑗安慰起母亲来,之前她虽然被林海夫妇教育过,不过她却没跟艾若说,她不想说,反正又没用春喜夏华的名字,到时谁知道呢?让艾若感受着成功的喜悦也不错,春喜,夏华的存在,其实也代表着艾若的成功。

艾若苦笑了一下,“所以我想做大夫也是错的,我不该做不切实际的梦想。我就该和大家一样,管好家,管好孩子们对不对?”

大家沉默了,因为她们真的无法回答她。艾若说是行医,其实她只是给亲近的家人看病,大家从来就没觉得有什么。救穆哥儿是意外,因为就算是不认识的人倒在路边,也要帮忙的,不管自己会不会。而去给瑞王夫妇看病,那是上位者的要求,还真不能拒绝的。所以其实他们都不觉得艾若学医有什么问题,现在拿出来和春喜、夏华一块说,好像有点不妥。

244 好娘不易

“其实错不过因为她们是丫头罢了。”贾瑗抿着嘴说道。

艾若回头看着女儿,一般有外人时,她是不说话的,今天其实已经是破例了。她想想,突然明白了,也是,她在挑战制度,让丫头做了不符合她们身份的事,这会引起不必要的纷争的。到时人家不会怪丫头,而会觉得艾若的想法过于天马行空,于是她就会连累整个家族,所以,贾瑗刚说了,她是挑战了制度。

“古代有才华的女子很多啊,蔡文姬,谢道韫,往近了说李清照,谁敢说易安居士不如男?”贾瑗毕竟还小,以为母亲看她,是没听明白,马上强调。

“瑗儿说得有理,不过若是让人知道一个奴才有此才华,还是一女子,只怕会让一些人无地自容。”贾敏看贾瑗这样,满心欢喜起来,深深的觉得自己教导有方,笑了笑,加了一句。

艾若明白,这是个讲求规则的社会,不是自己想说什么,想做什么都可以的。现在所说所做的,不过是全家人图她一个开心罢了,所以因为这家人都很爱她,于是都容忍了她,哄她玩罢了,看看这些人,其实没一个糊涂人,自己真的被夏华他们的成绩冲昏了头脑,果然腐化的生活让人堕落了。

“行了,我也是糊涂了,明明岁数一大把了,竟也发起小孩子脾气来。所以老爷还是妥当,一早给她们改了名字,世人皆知刘喜、宋华,不知道贾府丫环,幸亏如此了。”

艾若其实也是心智成熟的人,当初让春喜、夏华出去,不过是找个美差给他们,表达了她对这两丫头的喜爱之情。让她们写游记,不过是让她们成为自己的眼睛。替她看看这个世界;不过当真的看到她们做得超出她的预期时,她又不忍埋没了她们,其实这跟成熟不成熟没有关系,而只是,当事情一点点的发生、推进了,然后,一切就不同了。

就算是成熟的人,其实也会做出糊涂的事。好在贾政虽然很纵容她。但该把握的,还是把握住了。刘喜,宋华,在这个时代,真看不出这是女人的名字。只要他们不说,任谁也不会知道刘喜、宋华是贾家的丫头。现在周瑞家的又及时消毒,刘喜与宋华成了他们男人的名字。

图书馆开张,而艾若并没有真的开心起来,其实春喜、夏华这件事,最受打击的人就是她。她刚刚认同了这个时代。又让她认清了这个时代。

是啊,红楼里假石头关爱姐妹们。书中个个女子强于男,于是她开始忘记了,这本身就是一个封建的时代。其实就是算是二十一世纪,多少人看她追逐事业,都会抱以不同的表情,随时随地的会问问她,她老公呢!有时不了解的。直接问她离婚几年了。似乎对大家来说,一个事业成功的女子,想要婚姻幸福几乎不可能。然后她会很得意的说。她是那个例外。

她老公的事业如何她还真不太清楚,他们都是一步步从小医生走过来的,老公在她生孩子时,去考了研究生,因为那时读书,他就有空照顾他们母女。而她也是,考了研究生才怀孕,生子,趁着轻闲。等孩子过了一岁,她毕业上班,老公还有一年,他们打的就是这个时间差。

现在想想,老公的事业好像就是从那时停滞不前的。因为女儿!因为他们之间必须有一个人做出牺牲,老公没有叫她牺牲,她也没意识到老公在牺牲,于是慢慢的造成了后来的女强男弱。不过因为她的少根筋,也因为老公的隐忍,于是他们才能一直幸福。

这么多年了,她还是没有意识到。就好像老公照顾孩子是应该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而相信身边的人应该都不会认同吧?她其实是被老公宠坏的人,她除了自己的事业,好像真的什么也做不好。

这一世,贾政虽然之前很渣,现在却越来越靠向老公了,他知道什么时候保护她,也知道什么时候包容她,但她是不是真的就这样,让自己一直这么被保护着,包容着?

“出去玩。”贾琛拉着又在发呆的艾若说道。贾琛不经意间就长到一岁半了,他的周岁并没有大过,只是林、路、贾、王四家一块吃了一顿饭。而穆哥儿派人送了礼物罢了,那时正是图书]挺忙的时候。谁也没功夫跟一个小孩子过生日。周边的几家倒是派人送了礼物,不过这是常事,只要不派帖子,大家都知道怎么做的。

贾琛也不挑了,主要是,他自己也不知道,抓周时,他其实啥也不喜欢,顺手就拿了他最近的一本书,皆大欢喜,然后一块去吃饭。他也就能跟贾莹玩去了。艾若知道他不喜欢读书,跟贾政不同,但也懒得戳穿他,由他去了。现在过了半年,他走路,说话都挺利索了,他此时说的出去玩,是指,要去林家,他要去找贾莹玩。

“不去。”艾若摇头,她真的没心情。

“我找白芷去。”贾琛伸着小脸,凑到她跟前,小心的衡量了一下,马上缩回脑袋,决定找白芷就是去花园,表示,他不跟她纠结了。

艾若拎回了儿子,这小子真不可爱,之前只会爬时,只能去墙角面壁的小笨蛋多好玩啊。现在一点也不好玩了,感觉都不像他们的儿子了。

贾珠和贾瑗都是很白嫩的,就算泡了澡,贾珠也没变黑,这个好像是基因突变一样,竟然有些蜜色,这个在现代是健康之美,可是在这会,就不是贵族子弟该有的吧?想想贾家一群文弱书生,突然跑出这么一小黑炭来,感觉很诧异呢。她没算小呆,因为小呆从小就很白,现在变黑是晒的,而贾琛不知道怎么着了,就由白变黑了,让当大夫的艾若都郁闷极了。

不过贾琛又的确很好玩,贾珠这会啥样,艾若不知道,而到了贾瑗这儿,她基本不会笑了,一点意思也没有。贾琛很爱笑,很活泼的。不然他和贾莹一块,没一会儿就能把贾莹弄哭了。就是人太活泼,明明知道妹妹弱,不能拉,可是没一会开心了,就管不住自己了。

还有就是,这位爱说话,刚刚牙牙学语时,尽会说些谁也听不懂的话,跟一门外语似的,纵是艾若是亲妈,也真的被他打败了。凑在跟前猜他在说啥,然后,这小子就开心的捧着肚子在炕上打滚,开心得不知道他是为啥开心。艾若真心的第一次带孩子这么累心。

不禁又会拿贾瑗跟他比,觉得贾瑗像他这么大时,话是说得很清晰不说,主要是很有条理,人家说什么之前还会想想,这小子,真跟抱错了的一样,太可气了。

不过她生孩子是在家,又不像是现代的医院,一天n多孩子被生出来,有可能会被抱错,她们家最有可能的就是狸猫换太子。不过这也不太可能,贾琛眉眼越长越像自己了,所以真不好说这不是自己亲生的,只能暗自的郁闷。

有时跟贾政抱怨,贾政倒是很淡定,很肯定的说,贾琛一定是他儿子,他很确定。艾若便问为什么,贾政倒是不敢给他白眼了,但是抱着儿子出去散步了,懒得跟她说这些无油盐的话。

其实艾若也是无聊才会这么说,夫妻之间,其实有聊的话极少,谁又不是这样没话找话,只怕过几年,这话都没了,剩下的就是吃饭时,各看各的书,孩子叫了,才会一齐抬头。

现在她心情不好,刚想到老公,现在就想孩子了。她其实带贾瑗时,就常想,自己不是一个好母亲,她实在一点也想不起自己孩子小时候的很多事了。

倒是想对贾瑗做补偿,可是贾瑗真的真的不用她带啊。小呆倒是她带的,不过小呆真的很乖,好像也没带什么,一直老老实实的在她身边待着。或者说,小呆可能是张氏的死,让他变得有点粘人,所以他不喜欢身边没人,从小就粘着艾若,艾若干什么,他都喜欢这样。但现在贾琛可没这心理阴影,他是健康的小孩子好不。所以基本上,自从到了他能走时,他就不怎么喜欢在艾若边上呆了。贾琛挠挠小脑袋,又看看外面,表情很纠结,他要出去玩啊。

“娘陪你玩不成吗?”艾若看儿子这挫样,真想打他啊。不过连翻的打击,让艾若觉得自己真的对不起之前的老公和女儿了,现在也许是上帝给她一次从来的机会,让她认真的做回母亲呢?

贾琛盯着艾若小嘴微微张开,愣了一会儿,表示很纠结啊,主要是幸福来得有点突然,老娘除了没事抱抱他之外,还真不会跟他玩,每天她都是让人带他出去玩啊,没说自己要陪过她玩。他生怕老娘说的陪他玩,是指让自己坐在炕上玩玩具,她在边上看账本。

“你想玩什么?”艾若决定主动出击,事实上,艾若真的想法就是把贾琛的玩具都摆出来,她陪他玩玩。

“找妹妹。”贾琛迟疑了一下,小心的说道。

“不成,你妹妹要学规矩了,你不许去找她玩了。”艾若想也不想就否决了。贾莹还没开始真的学规矩,但是,若带着贾琛去找了贾莹,她怎么当好妈妈。

“哦,玩球。”贾琛想想决定退而求其次,左右转着眼睛,基本上,他还没从镇静中清醒过来。他十分怀疑老娘会跟他去玩球。

245 不会当妈

“什么球?”艾若还真不知道,边上白芷马上拿了一个布球出来,应该是用粮食做的,不过具体的怎么做的,她也不知道,但还是缝出了一个球圆型的样子。看着有点脏,一点也不符合艾若的审美。不过,理智告诉她,小男孩子,这是对的。纠结了一下,不敢用手去摸,直接看白芷。

“这个怎么玩?”

“扔地上,让琛二爷踢着玩,琛二爷的力气大,这样的,玩不了两天,就得被踢烂。”白芷表示很无力,做布球真是让贾琛拿在手上玩的,当时当然也不是球,而是一个圆圆的布老虎,结果被贾琛当成球来踢,那个布老虎很漂亮好不,她赶忙保证给他做个球,才保住了老虎。于是贾琛就有了球。第一个布球,她也用心做的,特好看,用的是针线房的边角拼的,里面絮着棉花,结果他不干,说不好玩,里面换成大米。得,又没两下,球烂了。换成布的,也不要太好看了,而且一做好几个,保证他老人随时有的踢。

“那用皮子做啊,你用布,不烂才怪。”艾若不乐意了,她再管家严谨,一般的牛皮,猪皮还是有的,用来做球还不舍得?再怎么说,这也是自己的亲儿子。再看看这球,真有够难看的。

“可是皮子做了,也踢不了几天,也就比布做的强一点,但价钱可是布做的十倍,还不如让他踢布的呢。”白芷能不知道皮子的经踢吗,问题是这里头还有性价比问题好不。

“哦,那成…”艾若想想,算了,布球就布球,现在又没打气桶,或者橡皮,真的做个现代版的皮球也不可能,踢这样的。倒也练练脚力。

“走了!”贾琛不耐烦老娘无何止的问话,拉着她往外走。

艾若本来已经站起来,牵着儿子到门口了,结果看到外头的大太阳,马上退却了。开玩笑,这会她还没防晒霜呢。晒伤了,算谁的,站在门口。马上低头问道,“我们…我们午睡好了,外头太晒,宝宝,你已经很黑了,再晒会伤皮肤的。

“不睡觉。”贾琛真的快哭了,他就想出去玩会,怎么这么难呢?

“那讲故事好了,娘有故事书,你小呆哥可喜欢看了。”艾若坚定的拉着儿子的小手。考虑着其它的玩法。小孩子不是喜欢听故事吗,他们就讲讲故事好了。

“我不呆。”贾琛真心的想哭了。虽然不记得自己爹娘口中的小呆哥,可是问题是,他也听过不少他的故事了,什么乖巧听话,大人让做啥做啥。会自己看故事书,然后呢,可以自己跟人讲故事。他真的不爱,为什么他要跟小呆哥一样呢?于是坚定的从艾若手里挣脱出来,抢过球跑了出去。头也不回。白芷没法,追了出去。周瑞家的噗的笑了出来。

“我是不是不是好娘?”

“看太太说的,太太多会教孩子啊!”周瑞家的忙收回了笑容,艾若白了她一眼,长叹一声。果然,她实际上不会做娘,因为她会教,会当老师,可是就是不像娘。

艾若的纠结到晚饭时还在,看大家回来了,顽皮的贾琛此时已经洗了澡,老实的在自己的位置上等饭吃。白天艾若给他的刺激有点大,此时万分的乖巧,生怕老娘一个不开心,不给饭吃。

贾瑚和贾珠看艾若这样,也觉得压力有点大,也都知道图书馆的事,多少对艾若来说,都是大大的打击,也不敢说话,拿眼睛直剜贾政,让他出来灭火。贾政能说啥,他还想找人来灭一下火呢。

趁摆饭的功夫,贾政想想,对艾若笑了笑。

“过几天是岳母寿诞,你可准备妥当?”

“嗯!”艾若懒懒的说道。

“对了,你不是让我写书吗?我写了几篇,你要不要先看看,总不好随意写了,就让人拿去印。”贾政笑着说道。

“老爷的文字,我还能信不过,你让林妹夫和路先生一块写写,照我说,同一本书,大家不同的观感,写出来才有意思,各有各的角度,让学子们也不会盲目的相信一家之言。”艾若总算提了一点精神出来。

“正是这话,林妹夫看我这么写了,也是跃跃欲试,而路先生倒是有些踌躇,怎么说,他也是书院的山长了,好些事倒没我们这么随心所欲。”

“让他取个号写就是了,再说了,你想想看,本就是读书笔记,用不着太认真,读书在感悟,不可因噎废食。”想想看向了贾瑚和贾珠,“你们也是,读书不是为了考功名,当然,那个非常重要,但是读书是件很有意思的事,你们看…”

她刚想说春喜他们的游记,可是没说下去,已经不能再提了,还有什么可说的。

贾瑚和贾珠倒是明白艾若的意思,马上笑道,“侄儿(儿子)省得,最近看书倒是觉得小吃货说得对,把书当佳肴一般品评,方能深得三味。”

“噗!”艾若终于笑了,是啊,小吃货书得得很不错,更多的就是他从小就说,他是把书当佳肴一般看待,自然感悟不同。正想再说什么,想想,轻轻拍了一下脑子,“我是不是不太像娘,更像先生?”

贾政,贾珠,贾瑚怔了,才看艾若笑了,正想松一口气的,现在一下子,气堵那儿了,不知道该怎么回。

“是!”贾琛不怕死的点头,马上,贾政父子叔侄三个六束眼刀向贾琛砸了过去,这死孩子,这时能这么说吗?明知道艾若心情不好,还让不让人吃饭了。

贾琛很委曲,表示自己很多余,一家人都不喜欢自己,只有姐姐和妹妹最喜欢自己了。

“瞪他干嘛,想想,我好像就没陪你们玩过,总让你们读书,最多管管你们吃饭,真是不负责任对不对?”艾若长叹了一声。

贾珠和贾瑚也不知道怎么答了,忙又看向贾政。

“太太,你想。古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均为千古之楷模,太太关注子女学业,才是真心实意为他们打算。老话不也说,慈母多败儿。”贾政这话倒是真心的了,什么不管不顾,儿子是自己的好。永远不知道教育孩子什么是对的,能是好母亲吗?顺便,他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心里马上回避了,子不言父过,还是别想了。

贾珠和贾瑚马上点头,大加赞赏了艾若作为一个负责的家长,做得是很到位的。

“其实我若是孟母估计也做不到三迁,若是岳母,我铁定教岳飞良禽择木而栖了。”艾若虽然听着还是顺耳的。不过想想还是为难的说道,顺便看着贾瑚和贾珠说道。“你们要敢跟岳飞似的,不用等秦桧,我先打死你们。”

“太太!”贾政无语了。

“老爷,我说的是真的,人一身要学会把身段放软,你们去外头看,真的起了大风。被吹断的一定是那挺得笔直粗壮的树,而不会是柔软却韧性十足的竹子。为什么?竹子随风而摆,它们放软了身段。看似随波逐流,其实却也傲然挺立,明白吗?”

“忠臣良将,真的做到他们那一步,你让他们软,其实就是让他们死。你们娘的话有道理,不过不对。”贾政摇头,仰头想想,抿起嘴,“如果岳飞没有诤诤铁骨,你们觉得他能打造出战无不胜的岳家军吗?如果他真的学会了放软身段,他也就不是岳飞了;还有孟子,孟母并不是真的教他要好好念书,以夺功名,而是告诉他,一个好的环境,一些好的朋友,才能带给他更多的帮助。她给孟子的是体会世情的眼睛。青松宁折不弯,是文人之风骨,而青竹却是文人气节。让你们学竹,不是因为它的身段软,而是说它在浊世之中,虽看似随风摇摆,其身却正,不为环境而改变。”

艾若歪头想想,倒也点头了,“老爷说得对,不过呢,我还是那句话,忠臣良将,跟你们没关系。明白吗?”

贾珠和贾瑚喷笑了,他们很了解艾若的意思,贾政说得对,岳飞若无铁骨,怎么打造岳家军?所以艾若认同了贾政的这个观念,但是不代表她要学岳母,让自己儿子精忠报国,我们平平凡凡的就好,平安是福。

贾政也笑着摇头,想想,“忠臣良将不是人人可做,但我还是希望你们做有用,正直的人。不要身段太软,做人还是得有操守,不然,真做了辱没祖先的事,我真没脸去见列祖列宗了。”

“我也没让他们当秦桧啊!你们真做成那样,也不用别人,我那会若活着,直接毒死你们,省得害人,若我死了,我化成厉鬼也不会放过你们的。”艾若白了贾政一眼。

大家都笑了,贾琛更郁闷了,没一个人搭理他,他能不郁闷吗?

“吃饭!”他大吼着。

“是,吃饭,把我小儿子饿着了。”艾若今天倒是对贾琛特别宽容,笑着拍拍手,亲了小儿子一下,让人开饭。

不过,贾琛又惊悚了,果然是苦孩子,老娘突然对他有好脸了,他严重的不适应起来,马上申明,“我不听故事。”

艾若真气了,这什么熊孩子啊?自己对他好点,看看他那熊样?生怕自己给他讲故事,不让他出去玩了,这个像谁?她马上盯着贾政,红楼书里可说过,贾政小时候淘气着呢,一定是他的基因不好。

贾政望天,每每孩子不好,艾若就这么看他,就好像是他的错一般,天地良心,他真没教他什么好不好,自己可是先生呢。

当然由此,艾若也看清了一件事,她真不会当妈,不过就这么着吧,真的学个慈母样,别说她不适应了,只怕孩子们都得吓傻了,还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吧,大家都习惯了。

246

其实艾若有一点好,就是不跟自己较劲,有什么事,纠结也就那么一会,过就过了,主要是她是受过大打击的主,真的什么事都纠结,她真的不用活了,于是很快调适了心情,就该怎么过,还怎么过了。

这两年,倒是大家都挺平顺的,而在她看来,最大的事,就是王熙凤终于出生了。王老太本来生病的,一听说孙女出生了,马上就没事了,王家大爷王子胜履行了自己的承诺,把女儿交给老太太。于是,王老太太更没事了,每天精神奕奕、开开心心的带起孙女来了。艾若看她这样,也觉得老人还真是怪,不过她开心就好。

王子胜夫人终于生了老太太想要的孙女,在家里的地位那蹭蹭的往上涨,一举拿下了管家权。不过呢,此时王家倒也还和睦,管不管家的,不过就是一说法。

艾若也吸取在贾家的教训,偷偷的跟老娘说,让他们分家,这样,也许大家都好过一点。

王老太太想想也是这么一个理,虽说也舍不得二儿子,不过看看玉雪可爱的小孙女,也就同意了。

王家兄弟分家,但王子腾也是孝顺的,在边上买下了族人的房子,修整了一下,就搬过去了。兄弟分家了,但还是一起奉养老娘,倒是在京城之中一时传为佳话。

薛姨妈也搬回京城,薛家的生意做得不错,薛收也是聪明人,皇子之争,他当然不会参与,他专心的做自己的生意,谁家的事也都不参合,好在他们也是贾家,王家的姻亲,于是京中其它贵人也不会真的把他们怎么着,倒是日子过得平顺。

薛姨妈不懂外头的事。除了想薛虹之外,她倒也没什么烦心的事,除了回娘家看老娘,就是在艾若边上混日子,艾若有时真的挺佩服她的,这么混,还挺开心,果然傻人有傻福。

三家这么多孩子。自然常在一处,于是贾琛又显出来了,皮实的,虽然性子不像当初的薛虹,但比其它孩子就显得那么的不同。

王薛两家都好像打定主意,竟然长子习武,次子就得学文,一个比一个管得死,连王老太太都觉得看不下去了,只有艾若对贾琛倒是没什么要求。但王薛两家其实都挺信艾若的,以为她想是的。长子已经从文了,次子自然想习武,所以才这么放任自流,于是在家里都约束自己家的孩子,不要跟贾琛闹,你们路不同。弄得都没人跟贾琛玩了,不然贾琛怎么会要么跟贾莹玩。要么自己去踢球,实在是闷的。

艾若也郁闷,看儿子这样。总不能真的没朋友,再说了,关于球的事,她后来还是过问了,实在不喜欢看到儿子踢那么丑的布球。

自己让针线房做了牛皮球,里面最中心放个沙袋,然后一层层的包上棉花和布,最后一层是牛皮。这样,球就很圆,而且也结实。重量差点,但是胜在漂亮,而且经踢,牛皮有一定的弹力,贾琛很爱踢。

艾若也就顺势让董长卿教他别用死力气,要用巧力。董长卿倒也没误解,他知道,艾若一定不会让贾琛去山上学武的,让他教,就真的只是教他踢球罢了。

艾若自己的确不能陪贾琛玩,好吧,不是不能,而是那个让她去在太阳下面去踢球,那个…所以,她找来几个略大的小子跟贾琛玩,总不能让儿子自闭不是。

不过这样,也让贾政很气闷,又不是让儿子习武,跑去玩蹴掬,这个宋时那什么蔡京玩得不错,不过就是一代大奸臣。那个,自己儿子成奸臣?

艾若听贾政说了,也就只笑,是啊,自己又不能真的组一个足球队出来,这个除了能锻炼身体,还真没什么用。但又实在不忍打击儿子,就这么着吧。于是,贾琛的脸越发的黑了,天天在外头踢球,能不黑吗?是啊,她该把自己的儿子怎么办?

贾政的读书笔记终于完稿了,取名就叫《存周笔记》,这是艾若取的,“你不是字存周吗,你的笔记,不叫这名,你想叫什么?”

贾政的书房其实叫灏海堂,他其实想叫《灏海笔记》的,不过既然艾若这么说了,他也不想跟艾若为这点事争,没说自己的主意,就直接写上书名,让人印去了。后来艾若听说了,又吼了贾政一顿,贾政现在很能了解艾若了,表示,艾若觉得自己取的名更好,哈哈大笑!

林海也写了一本,他现在已经去了兰台寺,有的是时间看书写字,而且因为有了图书馆,他有空也会去看书。

要知道,图书馆虽然很被艾若鄙视,但是对此时的人来说,这里真的好书很多。要知道,因为圣人给了特权,这里把国家收藏都弄出来加印了。你想,这些书不是一般能看的,再说,国子监和翰林院也不是读书的地方。

艾若倒是都印了不少,放在图书馆门口的书铺里卖。开始时,林海倒是买了不少,这些对读书人来说,几乎是盛宴。艾若天天捧着账本笑,因为她们书铺天天门口排队,各家的管事们拿着书单子,让人包书。艾若的印书铺,天天二十四小时不停的疯狂的加印,艾若觉得,这才是生活。马上把啥烦恼都忘记了,对贾珠说,看到没,“知识就是力量。”

贾珠倒没翻白眼,看着账本可高兴了,认真的点点头,再不觉得家道艰难了。艾若非常高兴,现在贾珠的成长让她被治愈了。自己果然很成功的把一个熊孩子教得正常了。不过,这个正常与不正常,就得看是谁看了。

回过头来说林海,林海把书买回去,也就开心了一段时间,天天在书房里捧着书那叫一个美啊。不过他很快发现,坐在图书馆里,反而能沉下心来,认真的做点事。

要知道,艾若的图书馆可不许说话,全按着现代大学图书馆写的规则,虽然开始时,大家很不适应。不过在被赶出去几个人之后,图书馆沉寂了一段时间,大家宁可去买书了。不过,有时谁家能买得那么全,最后没办法,还是得去图书馆。

但很快,大家发现了好处。自己看自己的,别干扰到别人。就跟现在网络写手没事就说什么关小黑屋一样。你在书房里,家里人只怕还以为你没事,有点什么事,就来叫你;还有朋友没事也过来跟你聊天,有孩子的,还得防着孩子过来让你陪他玩玩,于是一天时间全荒废了。在图书馆就不同了,带着目的来的,于是找到自己要用的书,赶紧趁着人家没关门。快点把自己的事干了,也没人打扰。事半功倍。

其实有林海这种想法的不在少数,艾若盖图书馆除了帮贾政攒人品之外,其实还是奔着钱去的,不然她能数银子数得那么开心。看的好的,出门左转,有得卖。她还特意做了什么皇家珍藏版,送了一套给皇家。送了一套给国子监,官学。有那有钱又爱装的,不买一套都对不起那牛皮的装祯。于是那套死贵的珍藏版卖得特别好,不提前半年预定,都没有。那书,说白了,就是给不读书的人的。

刚说了,书被卖得不少,但是,也不是人人能跟那些有钱人似的,买全套的珍藏本,当然,珍藏本也分系列,不可能真的能搬一个图书馆去。

清流之中也有那有钱的,不过人家只买自己需要的,过了不久,看林海总在图书馆里,便问他为何如此,听林海这么一解释,马上也想到,自己倒是常和同僚相聚,说是读书,其实都是闲扯去了。不然为何,总是半夜苦读,因为那会才是真的没人干扰。现在能在图书馆里安静的读会书,或者处理一下公文,倒也不错,于是大家倒是不约而同的,都慢慢的接受了图书馆文化了。

紧接着,贾政和林海的书出来,也摆在图书馆里,任人取阅,大家一开始其实并不很接受,虽说这里最初的想法是平民也可以进来读书,不过真的认字又没功名的平民,谁有空用大把的时间在这里读书?这儿还是读书人的天下,对于这种半文半白的读书笔记,接受度其实并没有那么高。

这跟游记不同,游记是比较随性的,大家都知道。可是读书人对读书笔记是很看重的,觉得贾政这么写,实在是有辱斯文了。

不过贾政这么坦然的写了,还用自己的字作为书名,觉得他这么迂腐的读书人,竟然会这么干,一定是有理由的,于是才耐着性子细读。随后林海的书一出,大家也就更奇怪了,舅婿两探花写这么浅显的书,意欲何为?是啊,意欲何为,贾政能说,我是写给我老婆看的吗?不能!他也是读书读迂了,越发的不能说谎了,只能笑笑,一言不发。

林海是知道底细的,但林海天生的就是做官的人,他自然要发表一翻言论,表明,他们写这些书,实想让哪怕一般的妇孺都能看得明白,更不要说黄口小儿了。

主要是他们也是沾光,当时老圣人没事也弄了一本看看,随口说,“当初白居易把诗念给不识字的老妇听,也是这个意思吧?”

大家自然要脑补,马上就是赞声一片了。两位都是探花郎,学问不用说,自然是极好的,此时他们不卖弄学问,而是深入浅出,让大众享受读书之乐,实大善也,倒是为他们俩攒了不少人品出来。艾若总管实现了自己双丰收的愿望。

247 久违的秦可卿

外面的事,艾若不管,本来她就是相信新生事物,被认同,是要有一定的过程的。不管如何,她又不指着贾政给她赚钱,书写出来,她自己喜欢看,别人喜欢不,她才不管呢。

当然,她现在努力的向好妈妈靠拢,比如,每天给贾琛讲睡前故事。说实话,她其实也不会讲故事,只能拿着贾政的书念,当然也是念她自己觉得有趣的。贾政很无语,那个,现在他真心的觉得小呆是很像艾若了。

贾琛看艾若给他做皮球的份上,也就没打击她,耐着性子听。听久了,也会问问,这是什么意思,那是什么意思,艾若就跟他解释,慢慢的,贾琛也没那么反感听睡前故事了,反正别白天让他听就成。贾政无语,不过他倒是相信潜移默化,心中暗暗的希望小儿子别再那么不着调,多少念点进去也成。

日子也就这么不咸不淡的过着,艾若都快忘记秦可卿时,她再次出现了。不过这回,她不是在秦家,而是在北静王府的饮宴上。

北静王妃寿诞,贾家作为老亲,不去还真不成。贾琛太闹,艾若和贾敏就带着贾瑗和贾莹一块去了。北静王妃也是分开宴客,不过,人位高权重,又不像艾若那么不喜欢人多,所以席上不可能只有四王八公,还有京中其它的权贵夫人,当然,中间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忠义王妃。

不是她地位最高引人注目,而是一直听说她在“养病”,怎么会突然出席这样的贵妇聚会?艾若忍不住多看两眼,而瑞王妃也到了,看到艾若倒也显得亲近,把贾瑗贾莹叫到身边,给了表礼,表示自己的亲近之意,顺便就给他们介绍了忠义王妃。

北静王妃看似收到了什么讯息。于是,招呼其它人出去了,会客室一下子变得安静下来,艾若都想出去了,看了孩子们一眼,又不能放孩子们出去,可是留下,她又觉得不好。心情一下子灰暗起来。觉得跟上位者,果然很痛苦了。

不过,孩子也是个话题,瑞王妃和忠义王妃是妯娌,之前就很相熟,顺便说道,“看可儿和贾家的莹姑娘差不多大,正好让他们一块亲近亲近。”

艾若本没认出忠义王妃边上被抱着的小女孩是谁,但听瑞王妃叫了一声‘可儿’,心念一动。再打量,她看到了胸前的那块玉牌。当初。秦夫人带着秦可卿到她府上时,她注意到秦可卿的胸前是挂玉的,不过,那天她挂在里面,而此时,她挂在外面,但是因为那玉很温润。艾若抱秦可卿时,着意看过,所以认识。再看面容。便能和之前秦的样子重合起来了,秦可卿不在秦家,怎么跑到忠义王妃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