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笑得这么开心?”贾政进来,看到妻子开心的跟女儿说话,他的心情都好多了。

“没事。”艾若笑了,起身相迎。什么时候她都会给贾政适时的尊重。贾瑗忙起身给贾政行礼,贾政挥手让她坐下,现在他眼里只有老婆,看不见宝贝女儿了。

“你别管,好好的待着。”贾政赶忙去把她给扶着坐下,自己再去洗脸,换了衣服,再才回来。贾瑗已经沏了茶,让贾政坐下。

“今儿怎么样?”贾政现在最担心这个,每天回家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女儿就在这儿,真没事。”

“是,女儿这儿,哦,女儿在这儿。”贾政马上看向了女儿

贾瑗无语了,这位终于看见自己了,不过这是亲爹,她还真不能说啥。

“没事!”贾瑗硬硬的回了一句。

“哦,没事就好。”贾政安心了,看向老婆,“夫人,听说老爷子可能会那啥?”

“什么那啥?”艾若瞪了贾政一眼,什么人啊,不知道自己现在脑子不好啊?

“想禅位吗?”贾瑗替贾政说下去了。

“对,我家闺女真是聪明,像贾家的...

“呸!”艾若直接呸了,你们老贾家出名的出蠢材好不,这女儿若不是自己,能这么聪明?不过呸完了,觉得还是得贾政点面子。深吸了一口气,对贾政笑了笑,‘她从小就聪明,小黑炭咋没这么聪明?”

“我们贾家的孩子都聪明?”

“算了吧,你们贾家哪有聪明孩子,也就我们家的几个强一点。”艾若真没忍住了,还是吐槽起来。

“先说禅位吧!”贾瑗撑着脑袋,父母能不能别为谁像谁这点问题讨论半天?完全没一点危机意识?

“哦,禅位,关我们什么事?”艾若给了女儿一记白眼,圣人禅位跟他们有关?

“圣人无所谓,可是老圣人退了,就得有个新的圣人上位,想到没?”贾瑗真的被气死了,这些人真的有没有一点危机感?

“哦,那关我们什么事?”艾若撑着脑子看着女儿。

“没事!”贾瑗无力的点头,主要是,因为她真的没想到,刘睿上位对他们来说能有什么事?——

“哦,瑞王爷上位,我让他把南安郡王一家全弄死。”艾若重重的点头,现在想想,倒是让刘睿上位好,若此时让南安郡王出点什么事,也轮不上自己家的女儿给他出去抵债了。

“那个南安郡王怎么着你们了?”贾政有点紧张,妻子还没这么暴力过呢。再说南安郡王可是老亲之一呢!再说,这几年南安家真没做什么,出啥事了?

“没有,就是烦他们一家。”艾若直接说道。

贾政看女儿,希望得一个解释。

‘女儿告退。”贾瑗听不下去了,决定还是走吧,为什么明明老娘挺聪明的,但是为啥每一次都让她觉得这么的不靠谱呢?

,还真是孩子,去歇了吧?对了,我晚上不想吃了,你让人做你爹爱吃的就可以了。”艾若笑了,有时看看女1还真的挺可爱的。

“你想到什么?”贾瑗看看母亲,侧头想想,显然母亲应该有成算了,自己是不是又被耍了。

“啥也没想,笨家伙。”艾若拍了女儿一下,这家伙怎么学不乖呢?

“这是什么意思?”贾瑗没明白,明明这么大的事,怎么就这样了?

“看到没,你们老贾家就这脑子,唉!”艾若真心的觉得贾瑗若不是姓贾,只怕还得更聪明。

“只是历练少了,比一般人还是强点。”贾政望天,脾气本来就好,现在老婆身体不好,更不敢啥了。但啥也不说,也是问题,在老婆和女儿的逼视的下,贾政基本上觉得自己挺可怜的,只能和上稀泥了。

你也想明白了?”贾瑗看着父亲,明明家里最钝的就是这位,竟然他明白了,自己还没明白?

“我没想。”贾政手一摊,他真的说的实话,真没多想。

“为什么?”贾瑗傻眼了,她觉得自己被父母一块给调戏了

“皇家的事哪容我们置喙?贾家忠于皇家,无论谁是新圣人...贾政又开始不说人话了,摇头晃脑。

“其实就是一句话,对我们来说,其实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管谁是老板,反正我们干的活一样,拿的薪水也一样,只要没有大野心,谁其实也管不着咱们。明白了吗?”艾若马上拦住,听贾政这么说下去,会说得明天早上了。

“那为什么还要掌握信息?”贾瑗真被气死了,结果这两人合着说了也白说?那还谈个啥?

“去,谁要掌握信息了?我们就是闲话家长,谁天天有那么新鲜事啊,不聊聊领导家的八卦,日子得多无聊?你就是想太多,不过正常的。年青人,容易把简单事件复杂化。没事、没事,等你长到我这岁数,就会只想怎么过好自己的日子,把家人顾好了。”艾若对—女儿又动动眼,咧着嘴笑着,她相信很快,女儿一定能马上炸毛,她好期啊!

贾瑗退了,实在听不下去了,

这人真的太过份了。时刻不忘记打击自己,明明自己挺机灵的,为什么到了她的嘴里就成了小孩子的玩艺,一点也不够看了呢?虽然自己是有点乱紧张,但是哪有那么蠢,自己只是有点乱紧张好不。远远的还在听老娘在不厚道的笑,显然自己又娱乐了她。

贾政坐到妻子的身边,轻轻的拍拍她,让她别笑了,有这么调戏女儿的吗

“真的什么都没想?”艾若不笑了,轻轻的问道,她其实心里也满是波澜,只是这个不能让女儿看见,剧情一步步的逼进,太上皇,元春进宫,封妃,省亲,这是一套系列啊。她真的有一种紧迫感了。

“我升官了。”贾政没正面回答妻子,反而突然说起另一件事了:‘林院侍读,从五品!”

314 升官之难

贾政的六品长史不是国子监的官,而是翰林院的官职,他在国子监真的只能算是代课老师,但本身都没有正式的官职。请使用访问本站。<冰火#中文所以他的编制一直在翰林院的。

主要是当初贾政去教书,也是有人故意为难,而且给贾政的班,是勋贵出身的官二代,贵二代班,结果他出人意表的把人管出来了,让国子监老没面子了。国子监倒是想赶他走,不过,每年都有勋贵子弟上学,其它人除了管不了,更重要的是,人家家长都是点名让贾政来教,于是就一教这么多年。

他本身就是探花出身,一出来就有七品翰林院编修的官职。后来升了一个长史,不伦不类的,让他去教书,其实作为一个正规考出来的人来说,这种安排其实是有些调戏他的意思在里面的。老圣人性格对清流是有些纵容的,虽然他很高兴贾政能在国子监站稳脚跟,可是问题是,他不能为了贾政,得罪那么一票清流不是,于是,贾政这么多年,就只能在长史的官职上一坐到老。

贾政没跟老圣人谈过,他只是喜欢教书,也喜欢跟那些孩子们在一起,所以他一直尽心尽力的在教这些孩子。况且贾政的班,在整个国子监都是出名的,只要有点办法的人家,都想把孩子塞进他的班。所以在京里,别看贾政的官不大,但是各大家里心里,贾政都是有份量的主。谁敢不把自己儿子的班主任不当一回事?说白了,贾政教的学生,囊括了京中权贵、名门子弟。

所以他们的主要收入其实就是各位家长的孝敬,当然,贾政一点也没想过,那是收入,他只觉得这是学生家长对他的敬重。当然了。艾若不这么想,在她的观念里老师收学生家长送的礼物,就算是教师节,过年,过节的,其实也是一种不良风气,开头收时,她还挺那啥的。不过后来自己想明白了,贾政可是在国子监,教的可都是名门子弟。都是上头有人的主,他们都不差钱,而同时。此时的人家根本不是让贾政照顾孩子,他们没这观念,而是天地君亲师,人把老师地位抬得很高的。那是除了天地,圣人。父母之外,最值得尊敬的人。所以送礼,那真是应该的礼节,不是行贿。

有了这想法,艾若直接就把这当成了贾政的收入,然后每年单独核算。最后告诉贾政,别看他的俸禄少,但是养老婆。孩子还有那个败家的老娘是有余的,努力吧!

贾政很高兴艾若这么说,所以也就更努力,奔着当名师去,所以他年年的考评都是一等。没官升就没官升,他们都不在乎了。他们很明白,他若只想教书,就得老实的不升官。

你想国子监的大祭酒才正五品,其它的司业、监丞、博士、典簿、典籍、助教、学正、学录、教习、笔帖式、经承,以此类推,而排第二位的就是司业,只是正六品。如果他转到国子监,要么把祭酒拿下,要么他就只能老实的用翰林院的编制,而且还不好升。司业是副手,跟他平级,若不是他对行政没兴趣,国子监的人早就不耐他的烦了。

所以谁让他爱教书,这真是没法子的,想教书,就别想升官。贾政和艾若在路不群的点拔之下,倒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不然,林海跟坐直升机一样升官,而贾政同样的科班出身,却还在正六品那儿晃?

不过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贾政才能做得这么好。连艾若都习惯了,所以他们觉得现在这样真挺好,六品就六品,又不耽误赚钱,还赚了个高洁的名声,他们都挺适应的,结果现在竟然突然在这节骨眼上升他的官,算什么意思?

“还在国子监教书?”艾若先得确定贾政的位置,这比较重要,她当师娘挺开心的,不想换身份。贾政教的可是贵族班,跟那些清流子弟完全不同款好不。

“是,国子监没有从五品的编制,所以给的是翰林院的官,当然,侍读也不是白挂的,我要参与一些典藏的修订,这也是我喜欢做的事,所以倒也不难。”贾政知道艾若担心啥,忙跟她解释,并且表示,自己在翰林院里,也不会白拿钱了,工作将比现在更忙,赚点钱真不易啊!

“你们大祭酒也不过五品,现在除了他,国子监就你官级高,不是让你在火上烤吗?”艾若轻轻的叹息了一声,文人相轻,像国子监其实就是国家大学,而他们这些大学的老师们,一个个其实都挺那啥的,也许他们都是好老师,但不代表他们之间不存在着竞争,反而更阴暗,所以此时她真的没有开心的感觉,而是觉得现在真的很郁闷了。

之前贾政正六品,人司业也是六品,更重要的是,司业不是进士出身,他是从国子监的监生一步步的升上来的。而就算是此时的祭酒李守中不过是二榜进士出身,而他若不是出身金陵名宦之家,只怕这位置也轮不上他。

其实贾政到了国子监之后,艾若作为贤妻,其实真的和国子监众位夫人们打好关系,总不能让人说他们是真的自持国公府坻,目中无人不是。但有时候,不得不说,人与人之间真的是有阶层之分的,艾若和四王八公家固然相交颇有不适,可是与这些小官太太们只能用痛苦万分来形容了。就像之前说秦邦业太太一样,对一位,她就十分的无奈了,面对一堆时,她的痛苦也就只能用几何计数了。

要知道,李守中夫人虽也是出身金陵旧家,但性子和红楼的李纨颇为相似,她请客,大家在贾府相聚,一个个,对于贾家的“奢侈”大大的不以为然,时时处处要“提点”艾若,作为一个清流人家的内当家,时时处处该以相公的名声为要,万不可贪图享乐,而忽略了门风…

若不是这样,艾若怎么就到后来去庄子“养病”了?实在跟这些人混不下去了。我请你们吃饭,当然要往好了做?难不成真的特意请你们吃差的,才表明自己真的很注意家风?我迎合你们,我过不过了?

再说,她还有旧勋的身份,她还得跟勋贵之家的夫人们相交,她的媳妇还没找完呢,她把生活水准降下来了,勋贵太太们不得埋汰死她?左右不是人的情况下,她才躲出去养病的。对外说懒,其实真是被两拨人烦死了。

也正是这样,她才深切的明白贾政之难。想想他当年跟自己去庄子时,看到墙上没糊缎子都痛苦得要哭的主,现在能跟那群所谓的清流们斗心眼,得多累啊!

贾政在国子监受欢迎,除了他教书好。更重要的是,他和那些学生们出身一样,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作为勋贵之家出来的富二代们的真实感受,他最能体会这些学生们的想法,他是真实的尊重着他们。认同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且,由自身出发。加以引导。并且用自己曾经和现在告诉他们,他贾政能读出来,你们都能读出来。

正是这样,贾政才会被学生们信服,那些家长们又不是真的有钱没地花。大把钱送贾政,而真是因为。贾政真的把他们头疼的儿子教好了,教得成材了。所以就算是那些学生们毕业,出门做官了,人家还会对贾政以恩师待之,从不懈怠,那是从心里的尊敬。因为明明有前途的,可是他甘心平淡,留在学校教书育人,怎么不让人敬重,贾政的出身,跟做着同样事的其它人比,更不容易了,自然也更受人敬重了。

国子监说得好听,天下学子之最为向往之学府,但是看看官员之配置,也就知道,这儿是真真切切的清水衙门。

所以这儿做事的,要么出身清流世家,要么就是寒门子弟,靠死读出来的,就算他们不是真心的想教书,现实就是现实。谁家都要吃喝拉撒,都要养儿育女。所以有机会时,谁不想想要过得富贵、想要出人头地,想要衣锦还乡?可是他们一无钱送礼,二无背景让人可利用,三自身的能力不够,不被赏识,他们只能老实的在原地待着,熬年头罢了。

所以像贾政这样的出身的几乎没有,为什么?这还用问,像贾政这种出身的,考出来的探花郎,谁乐意教书啊?当然去找好位置,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去了,谁能甘守六品,死都不走?

于是,在这样清水衙门的主,都是没后台、没家底的,他们看到这些官二代,三代们,自然会有一种天生的抵触情绪,看啥都不顺眼,觉得他们哪哪都是错的。没事说会说说想当年…

其实说白了,就是羡慕嫉妒恨!那些二代、三代谁是好伺候的主?本就相互瞧不上,自然天雷勾地火。

这些人不受学生的待见,自然要告到各自的爹那儿,清流出身的,还要有身傲骨,生怕人家不知道自己是清流,顺便还要鄙视一下权贵。把人家长气个倒仰。

寒门子弟对权贵天生的有些媚骨的,但是这样的,人家长还心里还害怕,生怕这样的把自己家的儿子纵坏了,自然,贾政这样出身好,自己本人还是探花郞,又懂游戏规则的,自然倍受追捧的。

315 也生了

国子监里,最受朝中权贵待见的老师就是贾政,这是连李守中都没有的待遇,正是这样,贾政在国子监的日子也就很不好过了。请使用访问本站。<冰火#中文

为什么?因为人的心只要偏了,你怎么努力,其实都没法正过来的。

比如说,贾政平日上班,中午都让家里送例餐。他不是特殊,而是国子监里不包老师的伙食,你们要么出去吃,要么自己家里送,所以大家都是家里送。

艾若是从小这么过来的,从众上,她一向做得很不错,不会在这种小事上,让贾政为难的。所以之前打听清楚了,等贾政一进国子监,就跟他说好了,每天中午就吃得简单一些,别让人说嘴。贾政又不是之前的二货,明白妻子的苦心自然不会反对。

贾政而且努力跟别人一样,一荤两素,而且荤菜还要是大陆菜,万不敢真的弄个什么樱桃肉,燕窝鸡的。但就算这样,人家照样会看贾政不顺眼的。为啥?你们明明有钱的,为何还跟我们挤一块?明明能吃好一点,为什么特意装的菜都跟我们一般?不是故意想挤兑我们,表现你们的平易近人吗?

回家告诉艾若,艾若苦笑,问他,若是按家里的标准送,他们会如是说?

贾政不语。

艾若继续,“若是让你出去吃,你觉得他们又会如是说?”

贾政拼命摇头,他那会也明白了,就算他什么也不做,他也都会被人说,因为他们本质上是不同的,所以无论怎么做都是错的,所以他还是从众吧。为什么艾若不让他做自己?因为从众。其实会被说得最轻,若是他敢天天按家里的菜谱吃,或者天天去下馆子,那些同僚们能生吃了他。从众,至少只说说酸话,但是却不会再过激了。

想想,单单一个吃饭的问题,就能让他们夫妇为难成这样。更何况其它了,艾若其实在各家里已经是勤俭持家的优秀代表了。结果他们夫妇在贾政同僚心里,其实还是狗大户。是打富贵工,贾政这么多年不升官,同僚们还会说说。“你怕什么?你家又不缺这点俸禄,不过是玩玩而已。”

贾政真不在意能不能升官,可是被这种酸话顶在心里,也实在难受得很了。艾若纵是安抚过他,无人妒嫉是庸材。但她的心里也跟火一般的难受。所以艾若也不是那怂角,被刺激了,第二天就请各府夫人过府饮宴,之前还会收着点,那次,派车请他们到庄子。真是什么新鲜吃什么,什么好玩玩什么,顺便送了大把的礼物给各家的孩子。顺便说道,知道各家都不缺这个,学生家长们能送他们,自然也会送到各家去。不过也是她这个当伯母的心意。

本来艾若的庄子是连瑞王妃,及各府勋贵夫人们都羡慕的地方。让他们来玩了,吃了。顺便还能带走,还点明,这是学生的家长们送的礼品。话呢,点到为止,但是艾若绝对的相信,这些人回去之后,他们各家的老爷都不会有好日子过。

反正贾政被他们冷言冷语惯了,没事时,他都在国子监的书斋里读书,阅卷,对外头的事都充耳不闻,让那些人没地发火去。但即使这样,艾若还是气不平,心疼贾政的无辜。

而事后,艾若和瑞瑞王妃谈及这事时,瑞王妃都喷笑了。看着茶,想了半天才说道,“你替你家老爷不值,那些小官们,心里不知道怎么恨呢?”

艾若又不是真的王氏,真的出身伯府嫡女,从小除了被贾敏欺侮一下之外,她还真没见过什么穷官。她是现代人,家境也就是小康而已,不过比较幸福的是,身在大城市,父母收入都不错,然后,从小到大,她其实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特别是到了大学里,她的中庸的真为她赚了不少人气。大家没事也爱跟她说说话,她现在站在上位者的立场上跟瑞王妃报怨,但是想想那些小官们,他们真的也挺难的。

京里物价贵,他们俸禄又少,又不像贾政带的贵族班,没事还守个老礼,不好意思收学生送的礼,于是日子过得自然紧巴,他们也想多赚钱,也想出国子监,弄个外放,好封妻荫子,但却不能,而贾政有本钱这么做,却不做,就显得他高洁,自己低劣了?他们一没弄到钱,二没得到应有的尊重,于是,他们能对贾政有好脸吗?其实贾政把他们求而不得的东西弃如鄙履,他们能不心似火煎一般吗?

所以想明白了,回家和贾政谈谈,贾政其实一直明白,于是从来不跟他们计较,现在听妻子终于明白了,于是也就直笑。艾若此时方才明白,她实际上,没有贾政厚道的。

找到方法,再跟这些夫人们相处,艾若就好多了,有时还拉上路夫人,路夫人身边诰命的,但却是东门书院的夫人,人家也有江湖地位的。一来二去的,总算慢慢的挽回了一些影响。原本日子好过了一些,现在皇家突然给贾政升到从五品,虽然还是教书,但是侍读除了要编书之后,有空还要陪太子读书的,不然叫什么侍读?现在老圣人要退了,太子还没生出来,所以贾政才会说,他现在除了教书,就是编书,是很适合他的工作。

“那无所谓,我还是做以前的事,跟以前没什么不同。”贾政其实也想到只怕李守中的脸会不好看,但还是不愿意让妻子跟着担心,于是轻声的安慰着妻子。

“也对,你好好教书。”艾若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她又不能让贾政辞职不干,又不想他调出,就只能被羡慕嫉妒恨着。

贾政轻轻的拍拍妻子,笑得很很勉强。艾若也不问了,对她来说,有时不问,也许更好。夫妇轻轻的拉着手,都不再说话。

贾政的升官并没有引来太大的风潮,国子监毕竟在京中的那些大佬看来,真的是个微不足道的小部门,而这种小部门的小小争斗,对他们这些大人物来说,真的不算什么事。

他们是上位者,他们在意的是贾政升官了,会不会离开国子监,知道他不会走了,这些人马上开心了,顺便对贾政只是升了半级,表示了无比的愤概之后,派人送来厚礼,表示了他出人意的敬意之后,也就算了。大家也知道艾若怀着身孕,于是都不会特意来烦她,日子过得很平静。

毕竟在这时机里,贾政升官这事儿实在太小了,大家更关注的还是老爷子会不会这会禅位,其它的对他们来说都是小事,贾政本就是两耳不闻天下事的主,更重要的是,艾若身体越来越差,他也实在没心情去管皇家的那些八卦了,其实基本上禅位这事,真的跟谁家也没什么直接关系,就是八卦罢了。

而艾若其实倒是想管,却实在没力气了。她脑子里乱七八糟的,一是怕真的老圣人退位,那表明,刘睿上位,然后新一代的选秀就要开始了;又怕老公升官,五品上,贾瑗是要参加选秀的;三怕自己再生一个女孩,万一是探春,她该怎么办?

她每天在这种烈火煎熬之下,怎么能安心养胎。纵是通透如斯的她,生生的被折腾得肿得连路都不能走了,整个人都变透明了,如果再这么下去,她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勉强到了七个月,她知道,自己可能拖不下去了,自己挑了一个好日子,请来李太医,还有产婆,自己配了一付药,自己喝下,真的疼了两个小时才生下一个瘦小的婴儿。

等在外面的贾政和贾瑗听到那个比猫叫大不了几声的哭声,两人一块黑了脸,血房清理干净,李太医和贾瑗马上冲了进去,一块给已经昏迷的艾若号脉,李太医赶忙给艾若施针,而贾瑗用准备好的参汤给灌进了艾若的嘴里。贾政急得团团转,产婆都纠结了,好在周瑞家的非常专业,赶忙上前。

“是哥儿吗?”周瑞家的还是希望能再生一个哥儿的,这年头,谁家嫌儿子少啊。老爷才两个嫡子,总的来说,还是不够的,想想大房可有三个儿子了,周瑞家的自尊心一定要再有一个哥儿,板回一局。

“不是,是姑娘!”产婆感动了,终于有人关心一下怀中的婴儿了。

“姑娘?”周瑞家的虽然有点遗憾,但是,轻轻看看那个小孩子,虽然个头很小,但皮肤一点也不皱,看着就十分称头,现在看上去很红,这表示,二姑娘的皮肤将来会很白,那长长的眼线,表明二姑娘将来一睁眼,眼睛就会十分的大。周瑞家的又满心欢喜起来,二姑娘又是个极标致的人儿,老爷太太一定开心的。

“二姑娘长得真是标致,老爷、太太就喜欢姑娘,快清理,让奶娘好好伺候。”

周瑞家的马上振奋起精神,积极的安顿起漂亮的二姑娘来了。相信老爷、太太回过神来,会很高兴的。她真的不是不关心艾若的身体,一个能一早冷静的吩咐大家准备汤药,请大夫,产婆,奶娘,房间的主,怎么可能有事,所以老爷,大姑娘再紧张,她也十分的淡定,她绝对的相信,太太能祸害活千年的。

316 无题

到晚上,艾若才缓了过来,表明真的大人没有生命凶险之后,贾瑗才吩咐去各家报信,家里添了人口,总得知会各家。请记住本站的网址:小说网。贾政和贾瑗这会才想起他们忘记孩子了。

“生的什么?”贾政忙问道。

“回老爷的话,是漂亮的小姑娘,跟大姑娘小时候一模一样,标致极了。”周瑞家的忙上前回话。

“好好好,太太最喜欢女儿了。”贾政果然开心,看向大女儿,她一脸倦色,脸色显得异常苍白,赶忙顾不上开心了,“瑗儿累了吧?快去歇息。”

“我去看看妹妹,早产的孩子心肺差,得多关注。”贾瑗有气无力的说道。

贾政点头,忙跟着去看小女儿,小女儿的房间就在主院里,当初贾珠住过的房间,因为贾珠搬到前院去住了,这里就空出来,正好给新生儿住。

小宝宝安静的睡着自己的摇栏里,贾瑗轻轻的抬里她瘦瘦的小手腕,号着脉。虽然是早产,但艾若是专业的,她很注意饮食和锻炼,所以这孩子虽然是早产,但很健康。

“哇,小宝宝长得真的很漂亮,瑗儿,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呢!长大一定跟你一样标致了!”贾政盯着孩子都星星眼了,这是太幸福了,这么漂亮的孩子,贾政觉得心都化了。

“今天抱到我房里吧,让奶娘跟我一块去。”贾瑗实在太累,真的没有力气再多说了。

“姑娘!”周瑞家的实在不忍心让小小的大姑娘还要照顾小姑娘。

“没事,万一晚上她醒了,我也能照顾。”贾瑗扶着姑姑的手臂,对父亲笑了笑,回房间了。周瑞家的没法子,指挥人把婴儿抱到了贾瑗的房间。贾政倒没有那种不被人尊重的感觉,那个他其实真习惯了。

没事做,贾政去看妻子去了。李太医已经走了,艾若已经睡着了。丫头们看到贾政又进来了,也不觉得有什么,他们夫妇感情出了名的好,出去一会。再回来,很正常。

贾政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想看什么,现在看看妻子还未消肿的的脸,贾政都觉得有些对不住妻子了。之前生孩子,她睡一觉就能起床吼人,现在想想。那时的她真可爱。

贾政晚上就睡在外边的炕上。好能看着艾若。其实他也知道,他帮不上什么忙,可就想离她近一点。

第二天,艾若的脸色好一点了,贾瑗洗漱之后就带着小妹妹过来给贾政他们请了安,她就去看艾若,号了脉。贾政抱着小女儿,赶忙过来,“怎么样?”

“好多了,我过会给娘施针,已经让厨房在煎药了。”

“你娘啥时候会醒?”贾政很熟练的把小女儿捧在怀中,探着脑袋看着大女儿。看艾若这么睡着不醒,他真的很担心啊。

“师公特意让她这样的,娘其实思虑过多,才会早产的。平常跟没事人一样,不知道想什么,把自己身体弄成这样。让她睡了,正好让她睡着了,慢慢调养。”贾瑗摇摇头。

贾政忙抱着小女儿跑了,总不能让大女儿逼问为什么她娘会思虑这么多。总不能说,她娘是为她们的将来夙夜难眠吧?

贾瑗是谁啊,看老爹那样,自然也明白,父母并不像自己平常看到的那么二,只是他们都不会把他们真的害怕的事,告诉自己。

“老爷,姑娘,瑞亲王,王妃亲临。”外头周瑞亲自冲了过来,表情真的有点惊恐了。自己家的太太虽然跟瑞亲王妃关系极好,但是,这样,夫妇一齐一早登门,还真的没有过,难怪明明一府大总管,此时会慌慌张张的来报信了。

“哦,请王爷到书房坐,爹,快去迎接。”贾瑗对贾政吼着。贾政捧着孩子忙往外头走,贾瑗真被他气死,拉住他,抱回了妹妹,贾政小心的放下女儿,定定神,才出去了。贾瑗把妹妹放到了摇篮里,自己深吸了一口气,去迎接王妃。

昨晚刘睿正陪着王妃坐着,接到信,说艾若已经生了,又生了一个小姑娘,两夫妇面面相觑,怎么就成了这样了。这两个月王妃倒是常来看艾若,因为艾若出不了门了。

看完了,王妃回来自然要把艾若的情况说说,什么肿得不成人形之类的。刘睿其实也挺担心的,之前听艾若说的,自己生孩子跟下蛋一样快,现在看怀个孩子就成这样了,怎么能不担心。现在猛不丁的说,孩子生出来了。那大人怎么样了?

“你们太太怎么样?”

“李太医施了针,刚小的看了一眼,小姑娘真是生得标志极了。”去瑞王府,自然是周瑞家的亲去了。要知道,贾瑗可是在艾若没事之后,才派人知会各家的,而本来周瑞家的就不觉得艾若会有事,现在自然态度更加的从容不迫了。

“李太医施针,那人醒了没?”王妃自不是那不懂行的,李太医现在还在施针,想想看显是没醒了。

“还没,不过姑娘已经给太太喂过参汤了。”周瑞家的不知道这位问什么,有点摸不着头脑,李太医刚说了,让太太别忙醒,这时,反而睡是养人的。

而王妃不知内里,此时看周瑞家的,真的鼻子不是鼻子,脸不脸了。她真是信了周瑞家的邪,什么人要灌参汤?临死要吊命的才要灌参汤啊。不过也懒得跟周瑞家的问,两口子倒是一晚不安神,一早就过来了,生怕一进门就是白幡等着。

到门口,看着门的右边挂着红色佩巾,这是老辈的规矩了,生了儿子,在门的左边挂一张弓,称为‘设弧与门左’,生女孩就‘设帨于门右’,帨就是佩巾,现在实际叫红布。因为贾家是贵族之家,自然不会用红布的,自然用的一块大红的缎子,以示喜悦。

两夫妇看看,知道艾若熬过一晚。自然不会有问题了,心下略松,王妃换轿被抬入了二门,王爷自然不会冒然的闯入了。只能被人带入书房,等着贾政出来。

“王爷日安。”贾政双手拱手作揖,跟着刘睿行礼。

“安,恭喜你弄瓦之喜。”刘睿笑了笑对贾政笑着。

“谢王爷关切。下官惶恐。”贾政再次躬身行礼。

“说是孩子很漂亮,真的吗?”

“过奖了,倒是生下来挺整齐的。”贾政笑了一下,刘睿看得出那贾政说到这儿。嘴角向上跷了,显然孩子真的很可爱了。

“夫人呢?日子还没到,怎么就生了?”

“这一胎怀得艰难。总算母女平安。可见还是岁月不饶人,真不能再生了。”贾政想想还昏睡中的艾若,面色一黯。

刘睿点点头,想想王妃打了一个寒战,她可比艾若小不了几岁,不管生男生女,还是别生了。自己家的媳妇可不是艾若,自己能照顾自己,掌握时机。弄不好就玩没了,虽然他有时会不太喜欢媳妇跟自己玩小心眼子,不过,却也没法想像没有她之后,自己该如何过下去。

而王妃这边明显话多多了,先去看了还在昏睡的艾若,一再的听贾瑗保证了,她会没事,而她看李太医并不在,于是才略略的放下心来,来摇篮处,“这就是小姑娘?”

“是,很乖。”贾瑗笑了笑,她倒是说的是实话,真心的说道。昨天晚上小孩子在她屋里,除了吃奶,一声都没吭过,真是乖,早上她起来后,看看小宝宝,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得自己的妹妹,她自己竟然觉得一晚上,红色都退了不少,长得更精神了。

“身体好吗?早产儿,能长得这么整齐,真的不容易。”王妃不敢抱这样的初生儿,但看到玉雪一般小婴儿,真的觉得漂亮极了。

“是,没想到这么漂亮,娘醒了,一定会很开心的。”贾瑗叹息了一声。

“是啊,只怕又要说生孩子没用了,好容易拼了命生的孩子,结果像你们老太太,不得气得跳脚?”王妃想到这个,不禁喷笑起来。

贾瑗轻轻的扶着王妃去坐下,当然她的手习惯的放在王妃的手腕上,王妃看了一眼,对她笑了笑,“你跟你娘一样,什么时候也喜欢拉着人家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