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若心里那叫一个恨啊,现在谁当家啊?刘睿可是穆哥儿的亲舅舅,谁那么闲,非要一个小王爷的命?没瞧着,老圣人都拿他没辄吗?难不成将来成了亲,自己这做丈母娘的,还得给他看病?有没一点尊卑了?心里不满归不满,现在的问题还是得先看伤。

看了伤,号了脉,艾若看着那血肉模糊的,倒真有些替他疼了。估计书里贾政打宝玉也差不离,屁股真的开了花。从屁股到大腿真的没一块好肉了。

穆家姐妹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贾珠和小呆也抹了泪,原则上。不该这么一块进来,特别是,受伤的地方特殊,就算是亲姐妹,也不该看的。所以穆家姐妹先看了一眼,而穆哥儿当时是蒙着呢。而等艾若说要换药了,让她们俩出去了,贾珠和小呆才看到真的伤口。

别看贾珠真的见过人行刑的,不过真没见过自己人被打成这样,所以看别人跟看自己妹夫被打是两码事的。贾珠表示很痛心。急急的问着母亲,穆哥儿能什么时候醒。

而小呆自己是习武之人,说实话。他一般不会把人打成这样,太费力气,一拳打到起不来,回家不养个一年半载的,就算他对不起师伯的教导。所以他也抹了泪。表示为穆哥儿的小屁屁十分的哀悼,在扬州中了一箭,回来又被打开了花,真是跟着穆哥儿,倒了八辈子的血霉了。

艾若查完了,倒也挺放心。虽说伤得看着难看,但真不致命。开了药让人去煎,然后重新给消毒、换药;用温水擦颈部、手腕。用霍香正气水浸上棉花,贴在他的肚脐之上,这些都是快速退烧之法。把该做的都做了,而穆哥儿在消毒时短暂的清醒了一下下后,来不及给尊敬的岳母大人请安。就又疼昏了过去。

艾若表示很无奈,得亏她没试制出双痒水。不然这位怎么办?太没出息了。当然了,小呆看艾若拿着烈酒冲洗穆哥儿的伤口时,泪流得更凶了,而贾珠根本不敢看太惨无人道了。

事做完了,艾若拿个麻布给他盖上,然后白了贾珠和小呆一眼,让穆家姐妹再进来。穆家姐妹在外面听到了哥哥的惨叫,进了屋看到珠大哥,琏二哥都泪流满面的,那泪就跟不要钱一样,涮涮的往下掉。

“别哭了,除了有点点疼,你哥真的一点事都没有。当然了,得养十天半月才能下床,完全康复怎么着也得半年。”艾若看他们那样,真不好意思说了,都是见过世面的,怎么就成这样了。

想想红楼里,宝玉挨打,全家跟死了爹一样,当时觉得夸张,现在想想,这些人是日子过得太平淡了,终于有点事发生了,于是一个个的跟打了鸡血一般,人家真不是担心宝玉,人家是总算找到事可干了,又能跟老太太卖个好,又能看看热闹,人生总算有了一点追求。

没瞧见,除了黛玉趁着没人,坐在宝玉面前哭了一嗓子,其它人其实真不算上心。宝钗守在那儿,算是没礼数。而纵是三春,不过一开始当着老太太,太太的面哭了一嗓子,后期除了每日来看一眼,其实人家该怎么过还怎么过,谁又真的放在心上了。

懒得搭理他们,转头看向了丁嬷嬷,这是穆哥儿身边的老人了,当初在江南,也是丁嬷嬷一直跟着穆哥儿在一块,跟艾若也是老熟人了。丁嬷嬷正念阿弥陀佛呢!顺便眼泪哗哗的看着穆哥的那没一块好肉的地方。就算听见艾若说了,没事,也挡不住她那眼泪。

艾若自己虽然是信教的,但是信教的人其实更迷信,人家禁忌更多,也会更尊重别的教派的禁忌。想想,她对丁嬷嬷说道:“丁嬷嬷,你要不回宫问问皇后娘娘,请钦天监派人把东平王府的风水,再看看怎么样?你们王爷这么三天两头的出事,太晦气了。”

贾珠和小呆不哭了,一块瞪着老娘。当然了,贾珠想的是,‘这个话,您也敢说?东平王府的风水,钦天监来看,您当那是啥地方?再说了,这里是递第,意思是,之前的风水是皇家看好了,按规制做的,现在你要求重来,这个,就算是圣人是亲舅舅,人家也不好想不是。’

小呆是太佩服自己家的二婶了,于是瞪圆了眼珠子。他刚就觉得姐夫实在太倒霉了,现在一听二婶说,马上觉得这果然啊,一定是房子风水不好,于是姐夫才这么倒霉的,一定要换个风水阵,总不能连累了自己家姐不是。将来姐姐也要住进来的。很认真的点点头,表示了对二婶的支持。

“就是、就是,老奴跟夫人真真的想到一块去了。老奴这就回宫跟娘娘提提,这破地方是不吉利。我们王爷都不爱回来住。”嬷嬷马上跟找到知音一样,忙不迭的点头应承着。

穆家姐妹神色一暗,虽说离开多年,但是东平王府毕竟是他们幼年的家,现在家破人亡,一家子,就只剩他们兄妹三人了。不过想此处,倒也真心的觉得,这里只怕真不吉利,自从母亲去世之后,看这些年发生的事,何曾顺随过。

“顺便要不要请道士去他们家祖坟看看,念个什么经,做个法,怎么说,穆哥儿还没成亲呢,将来还得传宗接代呢!”艾若加强语气。她说完了,就看到自己长子在那儿翻白眼了,不过艾若不在意,只要丁嬷嬷不翻白眼就成。

丁嬷嬷一听到这儿,马上跳起来,“快,备车,还有快马去宫前递牌子,求见皇后娘娘。”

艾若喜欢这种做事的态度,看看这效率!不过转念一想,这么利落、干练的嬷嬷,回头女儿过了门,不得跟她抢班夺权,她倒不担心女儿会落败,但会不会太麻烦。果然是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总也没有安生的时候。想到这儿,艾若眉头都皱成了一团,想着要不要回头进宫,跟皇后问问,丁嬷嬷家还有啥人没,这样的忠仆,一定得好好照顾。

这头丁嬷嬷刚进宫,那头,梁启来了,皇后召见。算时间,丁嬷嬷这会只怕还没到宫里,两头错过了,但也表明,皇后是知道自己一定会过来,于是找她问问穆哥的情况也是情有可源。倒也没感觉到诧异,看看贾珠和小呆,贾珠倒是很机灵的,马上说道,“儿子还得去衙门,要不送母亲一程。”

“那侄儿…”小呆没啥事,订了亲,作为未来的丈人,王子胜很想替女婿找个活干,礼部王子胜还是很吃得开的,找个肥缺真一点也不难,不过呢,小呆这性子,艾若根本没答应。王子腾没法了,他已经升任九门提督了,于是想想,既然小呆不想去宫里当侍卫,那就跟自己去军中历练一下好了。艾若看看小呆,小呆还是不乐意,艾若也是惯孩子的家长,于是也不敢答应二哥,说要回家跟大伯商量一下,看看大伯是什么意思。于是小呆就这么闲着了。

依着贾赦和贾瑚的意思,王家兄弟的意思他们都支持,反正弄个官职就成了,但艾若和贾政商量来商量去,觉得小呆还不定性,其实他最适合的工作就是当保镖,不用动脑子,只要保护人就成了。不过给谁当保镖也是问题,无论在哪做事,其实都是工作不累,跟人接触累,小呆最差的就是这点,所以基本上,贾政夫妇也没商量出什么名堂来,最近小呆就老实的跟着路不群读书,顺便教学里的学生们骑马,练些强身健体的拳脚。也算是半工半读,先适应着再说。

小呆本想说留下陪着姐夫,不过看看穆家姐妹都在,自己在这儿也不好。想想,“那我回书院好了。”

艾若点头,看看穆哥儿这儿也没什么事了,让下人看紧了,也让穆家姐妹留下陪陪哥哥,等她从宫里回来时,再来接她们。穆家姐妹也觉得这安排好,点头应了,送他们出来。

365 太监心理

梁启是坐宫里轿子出来的,贾珠扶着老娘上了车,他自己骑马,梁公公也没上自己的轿子,跟着艾若上了车,他是太监,贾珠也没拦着,不过他倒不敢扶,人家也是有自尊心的。

“最近您怎么样,上回的药吃得如何?”艾若带着药箱,她每次进宫也会给小皇子和皇后号个脉,算是检查身体,而梁启也是她的病人,但梁启不是做了总管才成为艾若的病人的,而是梁启还在瑞王府做管官房的太监时,就已经是艾若的病人了,所以艾若对梁启一直就是医生对病人的态度,虽说一直客气着,那是艾若的习惯,当初梁启是小太监时,她也没轻漫过他的。

艾若号了脉,想想,摇摇头,“回头给您再换个方子,上回的方子看来似乎不很对路,效果不很明显。”

“小人倒是觉得最近挺好,之前心烦气燥之气消退了些,娘娘也说,小的最近脸色很好。”梁启是很信艾若的,忙笑着说道。

倒也不是梁启巴结艾若,他是真心的信服艾若的,此时梁启其实也是四十上下的年纪,他几岁入宫,因为当初没钱贿赂净事房的掌刀太监,净身时,人家马马虎虎的,他就留下病根。以后小便时除了痛苦不堪之外,更麻烦的是,弄不干净。于是身上总有味道。

因为这样二十多,快三十了,还是最低品阶的小太监,做最脏最累的活,还没人瞧得起,在瑞王府里谁都能打骂于他的。若不是无意之中碰见了艾若,他这辈子可能就那样过了。而艾若作为大夫,闻到了他身上的味道,知道这是病。给他号了脉,问了诊,还告诉了当时的瑞王妃。

瑞王妃人不错,听艾若说了。便让人带梁启重新去了净事房,让人好好重做,再让他在艾若府上休养一段日子,养好再回瑞王府。不得不说。当时瑞王妃想得挺细的。纵是让梁启回了瑞王府,就算她吩咐人好好照顾梁启,其实,根深蒂固的一些习惯。人家也没法改。旁人只怕还得使点小性,弄不好,只怕大家都不舒服。不如到艾若府上。当个病人。等养好了再回去。

梁启的病就是这样好了,身上没味了,整个人也都精神起来。人从苦难过来的,人就会看眼色,他也曾想过改变命运,也做了好些准备,只是一直没有机会。等真的身体好了。艾若再把他还给瑞王妃时,其实也是给了他一个晋身的机会。从此他就留在瑞王妃的身边,等着刘睿成上圣人,瑞王妃成了皇后,他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皇后宫里的总管太监。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刘睿身边大内总管太监。

所以这些年,他一直对艾若很不错,因为他很清楚,是艾若给了他第二次生命,更重要的是,他明白,今天的一切,没有艾若当初的帮助,他是得不到的。

好在艾若不是那施恩望报的主,从来就没拿这事跟梁启要求过什么。而皇后一直没把艾若当外人,也不介意梁启是她救下的,所以与艾若有关的事,都让梁启来做,这也让艾若放心。

但艾若可能是习惯了,于是她对梁启永远是对病人的态度,没事号个脉,换个方子,对艾若来说,梁启其实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病例。她很乐于给梁启看病,并且通过给梁启看病,来了解太监的生理与心理的关系。

其实太监并不是影视剧里演的那样不男不女,他们只是切除了生殖器官,但是不代表他们身体内部,发生了改变。那时的手术技术并没有现在这样,于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只是雄性|激素不平衡,而不是没有了,而雌性|激素并不会没来由的冒出来。

该有的**,其实他们都有,不然也不会有太监娶妻一说。他们心理上,生理上都是有需求的。只不过没有发泄口时,心理扭曲,于是就会产生各种改变。娘娘腔只是一种表相,还有变态的权利欲、金钱欲…这些都是。

艾若现在是试着用药物,来协调他身体的各方面的激素平衡,让他不至于由生理而影响心理。这其实是一种实验,但这些年,其实在梁启身上达到的效果算是不错的。

此时梁启若真的换上平常人家的男子衣裳,只怕还得被人说是干净漂亮的美男子。无论说话、走路,真没什么不同。他说话声音并不尖细,因为一直伺候人,特别会说话,说话也和缓,一开口,倒是很让人有些如沐春风之感。而且,可能小时候身上有味,于是他特别爱干净,等病好了,这习惯也没改了,反而有些许洁癖。

艾若有时还跟贾政开玩笑说梁启有点可惜,若不是少时家里太穷,真的能读书考学,只怕大把的姑娘得被他迷倒。可见,艾若的治疗对梁启是有用的,梁启也感激艾若,这些年从来就没放弃过他,他现在看看其它的太监,包括现在他的上司,他其实都不是很瞧得起的。

“最近都不知道忙什么,娘娘可还好,小皇子也有日子没见了,只怕又长高了。”艾若收了脉枕,接过梁启递来的雪白帕子,擦擦手。边重新开方,边随口问道。她也不是想打探什么,只是随口闲聊。边开方,边还让梁启伸手让她再号脉,想着细节,她对梁启如是答,其实一点也不在意,反正马上要进宫了,有什么事,还真不用从梁启口中打探出来。

“小皇子不知道多可爱,活泼得不得了。老圣人都爱得不成,得了什么好的,就打发人送来,生怕小皇子没有。”梁启笑得更欢了。

“小皇子本就可爱。”本来小儿子,大孙子,老俩口的命根子,但问题是,老爷子的长孙都是庶出的,而且数量挺少,老二,老四都没子嗣留下,老二就一个庶出的女儿,老四连女儿都没一个。如今硕果仅存的嫡皇孙就小皇子这么一个,不疼他疼谁去,“小皇子的泡澡方子得改改,之前的药温和了,不过改了,你得看紧一点,怕孩子受不住。”

想到小皇子,艾若就想到了泡澡的方子了,小皇子代表了他们家未来,她一定要保证小皇子健康的上位,这样,她的儿女们才能顺便好好活着,再混几十年。不过她不敢用山上的方子,那太狠,刘睿不答应。好在艾若这些年医术进步了不少,相互结合,这些年,倒也研究不少好方子,小皇子,这些年很少生病,就算小病一下,艾若也就当他的身体在自然的排毒,反而会让他发一下,让病毒慢慢的发出来,小皇子的身体也就更好了。但正是因为这样,艾若不断的换方子,其实也是让他慢慢的在适应,不说将来长命百岁,但是活过刘睿,百分百的不成问题。

“看您说的,这小的能不亲自盯着吗,每道药材都是小的亲自看着下,亲自盯着煎的,万不会让人动了手脚。”梁启一摆手,对他们来说,小皇子的未来,才是他们的未来,只要小皇子没事,大家就至少还有几十年的好日子过。自然比较经心了。

艾若也知道,她是多此一问,不过,她是真心的希望小皇子能健康的长大,她亲手带到这个世界上的来孩子,叫她姨姨的。

“夫人,穆王爷没事吧?”梁启沉默了一会,突然问道。

“当然,看着皮开肉绽,但下手的人,手头准,筋骨都没事,养几天就成了。”艾若笑了笑,这是自己的女婿,她看得仔细着呢。之前看书上说宫中的打手都是受过训练的,能把人打得表面一点伤痕没有,但筋骨尽断;要么打到像穆哥儿这样,皮开肉绽的,但是伤皮伤肉,就是没一点事。

“也怪可怜的,家里没个人伺候,若是有个王妃,娘娘也不至于这么操心了。常说,跟养了个大儿子一样,还这么不省心,处处要想着、念着。对了,您听说了没,西宁王家的老二,想求娶穆大姑娘,娘娘还揪着心呢!”梁启状似无意的跟艾若聊着天。

艾若放下了笔,盯着梁启,好半天才笑道,“你这个人,若是娘娘让你给我透话,说让我答应让瑗儿快点成亲,好把东平王府接下来,就直接说,绕这么大圈子干啥?”

“您真是,不能当成是小的在巴结您?”梁启大笑起来,一点没有小女儿的扭捏之态。他不承认,却也没有否认,看着大气多了。

所以艾若此时真的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至少梁启的心态是正常的,中医何时都讲究一个阴阳的平衡,也许梁启此时身体有所缺陷,但是因为内腑调养得到,气血平衡,他就没把自己弄得扭曲了。不过这个人不扭曲了,她扭曲了。大家关系不错,您至于绕了一大圈子,就为说这个吗?

或者说,这是皇家的意思,他要不是提示,要么是替皇家开口,但无论是哪一种,艾若其实都不开心,表示皇家有了意向,她无论怎么样,都得为女儿想出应对之法。至少也能多争取一下有利的条件。

366 正事

“穆哥儿这样,能成亲吗?让人扶着行礼?看着也不像样是不是?”她的宝贝女儿,婚礼一定要十全十美,可不能将就。<冰火#中文弄得跟冲喜一样,她女儿又不缺什么。此时梁启试她,她也同样在试梁启,看他是暗示,还是替皇家说项。

“可也不能让小王爷这么孤孤单单的躺在家里,没人管不是。要不,娘娘亲自主婚,给您一个天大的面子?!”梁启还是保持着笑容,他知道艾若想什么,对他来说,他既是暗示也是说项,这对他来说并不冲突,若是艾若漫天要价,他还能就地还钱,大家总得划出个道道来,大家才能谈不是。他们谈完了,艾若应该也就知道皇家的意思了,这对大家都好。避免了她与皇家的正面冲突,很多事就容易了。

“这我得跟瑗儿商议,这个得她答应不是。”艾若坚定的不给答复了。此时,她明白,这是皇家的意思了,她必须给反应。但她也打定主意,她拖也得拖到穆哥儿身子好了再说。新婚之夜,让女儿虚度,亏他们皇家想得出来。

“看您说的,大姑娘心里纵是着急,也不敢跟您漏一丁点不是。再说了,您不是也担心王爷和大姑娘还不太熟悉,怕他们别扭吗?先成亲,不是正好培养一下感情。”梁启还真是不在宫里白待,这条条款款的理得多顺啊。

“喂,你哪边的!”艾若不禁斥道,还真不是持恩要协,她这些年,从来就没这么干过,正是她很明白,皇后身边的人,她可以关系不错。但是不能越界,越界了,到时就收不了场了,梁启也知道,于是笑得更欢畅了。这话不过是气话,但却足以表明他们之前的亲密关系了。

“您真是,小的不是为难吗!既然上头有这个意思,您何苦呢!”梁启笑完了,轻轻的说道。这一句就是真的是暗示了。

艾若这回真笑了,基本上。现在对她来说,她偶尔的从梁启的口中听到一两句有用的,就不枉她这些年一直给他看病了。

到了宫里。看到丁嬷嬷正站在那儿抹眼泪呢,看到艾若就又扑了过来,“您来得正好,快跟娘娘说说,可不是东平王府风水不好吗!”

“你一信神的。跟他们闹什么?”皇后还又好气又好笑呢,对着艾若斥道。

“给娘娘请安,娘娘万福!”艾若还是认真的先给皇后请安,皇后对她的态度还是表示赞赏的,看了丁嬷嬷一眼,“知道了。本宫回头跟圣人提提,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与穆哥儿的八字相冲,赶上穆哥儿也要成亲了。一块弄弄。”

艾若抬头看了皇后一眼,她已经提到了成亲,而梁启安然的站到了皇后的身边,显然在她行礼之时,这对主仆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艾若都不得不佩服了。看看这家这水平,不说无声的暗号。单单一个看风水,人家不说东平王府的风水不好,人家只说是不是有东西与穆哥儿的八字相冲,又借着要成亲,于是要重新整修,真是说到哪儿都是有道理的,完全的无懈可击。

丁嬷嬷得了话,马上安心了,知道皇后找艾若是有事的,自然不敢久留,忙告退出去了。皇后让艾若坐下,梁启笑着把其它人出带了出,让他们能单独聊。

“都说了?”皇后也懒得绕圈子,让梁启先谈,就是不想绕,也懒得破坏他们之间姐妹的情谊。梁启就是一个缓冲带,艾若那么聪明的一个人,此时该想明白的,应该都想明白,可以谈了。

“条件是把丁嬷嬷弄出来养老。”艾若是想明白了,刚刚看到丁嬷嬷那样,决心也就下了。

皇后笑了,盯着艾若看了半天,“你什么脑子啊!不知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丁嬷嬷可是从小把穆哥儿抱大的,比亲娘还重视穆哥儿几分,你狠了点吧?”

“若是一般的下人,我也懒得计较了,不过这跟寡母独子一般,她把穆哥儿当心肝似的含到今天,到时我的瑗儿怎么办?跟个下人当仇人,至于吗?结果呢?弄到家变,算谁的?”艾若翻了一个白眼,若说是真的婆婆,她也就认了,看看贾母,她再恨,不也得好吃好喝的供着。但丁嬷嬷不成,主不主,仆不仆的,穆哥儿向着谁还说不准,总而言之,这比皇后主婚还重要,一定得替女儿先把这拌脚石给搬开。

“你有没想过,让瑗儿自己拿丁嬷嬷练练手,她总要自己面对的,能灭了丁嬷嬷,以后她谁也不怕了。”皇后假笑着。

“别啊,我还在呢,我若此时回家跟我娘说贾存周欺侮我,我娘能柱着拐仗,到贾府去打死贾存周。娘是做什么的,就是给闺女撑腰的。”艾若说得掷地有声。

皇后无语了,却也不能反驳。她也是娘,为她的小皇子,她也愿意为他搬开一切拦路虎、拌脚石,不过,丁嬷嬷有点难办。

“不,我还是希望让瑗儿跟她好好相处一下,丁嬷嬷对他们来说。”皇后坚持:“你别忙着替你女儿除去障碍,在我看来,有丁嬷嬷在,对他们小俩口来说,不见得坏事,有假想敌,至少比他们俩就么枯对着好。”

“那成亲的事,我得跟瑗儿再商量,还得跟老爷再商量,也得跟江南的敬大伯、边关的大伯商量一下,怎么说,他们一个族长,一个家长,都是参与一下意见。”艾若毫不退缩。

“艾若!”皇后叫着她的名字,表情严肃起来。

艾若看着皇后,这几年,她眼看着皇后越来越威严,越来越有一国之母的风范与智慧了,而自己显然,过得太过舒服了,有些放松了。皇后叫她的名字,表示了她的耐心快完了,让自己考虑清楚。

艾若想想看,摇摇头,“我真的得跟瑗儿谈谈。能不能接受丁嬷嬷,得她自己来拿主意。我知道您的意思,丁嬷嬷的存在,对穆哥儿和瑗儿来说,是个变数,至少瑗儿想拿到府里的大权就得得到穆哥儿的支持。这样,她也许能跟穆哥儿好好过。至少先哄着拿到大权再说;再或者,有丁嬷嬷在一边盯着,多少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压力。无论哪一种,其实对他们俩来说,也许都是件好事。不过,怎么对丁嬷嬷,我说了不算,您也说了不算,得让瑗儿说了才算。”

“淡定些,你不能为孩子什么都做到最好,这不是爱他们。再说,你要知道,你女儿很聪明,她从小就聪明,穆哥儿又那么喜欢她,只要她是真的聪明,真的把这段婚姻放在心上,我相信她会处理得很好,这一次,她会真的成熟起来。再说,再不济,不是还有你吗?最多,实在不成,你上门把丁嬷嬷赶出府去,我和圣人还真拿你没什么法子。”皇后笑了笑。

艾若眯了一下眼,“娘娘,我怎么觉得您是越来越老奸巨滑了?”

皇后‘噗’了笑了,摇摇头,喝了一口茶,“找你是有正事,西宁王府求娶穆大姑娘,我和圣人的意思,是想听听你们的意思,毕竟是你们一直在照顾他们,你们更了解这俩个孩子。”

合着在皇后心里,穆哥儿和贾瑗的婚事还不算是正事,或者对他们来说,这都不算是,让他们成亲就完了,跟艾若谈,实际是给她大面子了。艾若也明白了这一点,也不想再纠结了,专注起皇后的意思来。西宁王家跟艾若不太熟,她还真的不知道这是不是好对象,但是根据书中的结局,她还是别让穆家姐妹当炮灰了。

“能不是四王八公家的吗?除了穆哥儿、贾家,我真对四王八公家一个也不上眼,都是些什么人啊!我跟您说,穆家姐妹真的都是很单纯善良的孩子,这大半年,她们知道我辛苦,给我帮了不少忙,求您给挑个好点的人家,至少将来对穆哥儿来说,也是个助力不是。”

皇后想想点点头,她特意跟艾若说这个,也是她也不想答应,穆家姐妹毕竟对穆哥儿来说,已经是惟二的两个亲人了。再说,再功利一点,真的给四王家扯上了关系,对穆哥儿也不好。刘睿也觉得是这个道理,也就答应她,让贾政夫妇再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有更合适的。

“你觉得有什么合适的没有?”

“您问我?我家的孩子都有主了。”艾若吓了一跳,不是不喜欢穆家姐妹,而是,她总不能让人觉得她们家换亲吧?

皇后想想笑了,觉得艾若很有趣。摆摆手,她知道艾若不会答应,只要给个答案就成了,她找她还有其它的事儿。不过这事更难开口,她完全能想像,艾若知道自己要说的啥,她一定得炸了,不过这事很急,不说还真不成,纠结。

“不是还有事吧?”艾若也是挺了解皇后的,看她那样,现在她真心的觉得,她的人生不是摆满杯具的茶几吧?还有更悲惨的事来等她吧?

367 又一钗

“对了,还有一件事,史大人不成了。”皇后觉得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还是快点说吧。

“那是谁?”艾若一怔,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当然头上被打了一下,马上灵光一闪,“哦哦哦,保龄侯,没人这么当着我这么叫他,一般说史大侯爷,一时没想起来。他怎么了?”

她隐隐的觉得不好了,此时的保龄侯就是史湘云的爹,因为贾史两家的关系很冷淡,贾母又关起了,史湘云出世时,她也就按着一般的亲戚送了礼,这几年的交往就是一般亲戚关系,她从没带孩子去史家去做过客,史大夫人也没带着孩子来过,她不是不喜欢湘云,而是她不想跟原著扯上关系。比如薛家的宝钗,她也很喜欢,但是,她很少接到家里来,就怕原著的惯性。现在皇后没事提保龄侯快死了,这是什么意思?

也是,书中就说了,湘云是襁褓之中父母违。湘云出世时,当时史家就是最黑暗的时候,老太爷刚去世,老太太身体差,然后呢,史大太太原本年纪大了,好容易才怀个孩子,结果还赶上公公去世,就算有艾若他们家的人帮忙,但是她是当家主母,总不能真的躺下躲懒。等老爷子的丧事办完了,她也差点一尸两命,而那会,史老大跟史家那些兄弟闹得也是七窍生烟,家里又那么事,一下子也一病不起。

而艾若也是生完贾璮没有多久,身子也是最差的时候。自然管不了他们俩口子,不过皇后是好人,听说史大侯爷夫人难产,派人去救了史大夫人,顺便给史大侯爷开了一付调养的药。跟去的人,很是安慰了他们夫妇一下。让史家在最黑暗时,总算给了他们一丝的温暖、与光亮。人其实是靠着希望活着的,皇后的鼓励,其实对史老大夫妇来说。真是就是一种认同与希望,他们闯过了那一关。总算剧情得以改变,史大姑娘没在襁褓之中就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但是事隔了这么多年,那孩子算算也四五岁了。怎么还是逃不过去呢?

“这些年,这么多事,两兄弟说若不是他在老爷子过世时闹那么一场,也不会一家子都赋闲在家。弄得兄弟跟仇人一样。苦撑了这些年,他也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为了女儿。他上了折子。请求把爵位还给皇家,求圣人把独女放到你们家,代为照管。”

皇后轻叹了一声,她是烦史家老二和老三,不管老人当初怎么着了,但人死了,为人子女的就不该那么做。所以就算老二史鼐为国立过功。流过血,她也没给他们好脸,就一句,人品有问题。史二太太出身名门,后来想通过娘家走她的门子,她也没有搭理,只说了一句,‘家有贤妻,夫无横祸’。传出去,老二一家就彻底的歇了。后来艾若还问过皇后,为何那么说史二太太,艾若虽然与史二太太接触得极少,但是除了觉得她高傲一点外,还真的没什么。

皇后笑道,“你家老爷让你拿银子办葬礼,你当时说啥了?”

“那能说啥,那是亲舅舅,总不能看着老爷子放臭了没人管吧?”艾若当时身体差,只能半躺着,但也让人抬着去送了老爷子一程,真心的觉得老爷子这人,人不坏,就是运气差点。不过也是,养不教,父之过,你没本事养,就别生那么多。现在弄得没人管,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嫌之处。

“你一外甥媳妇,都肯拿钱,满京城谁不知道你们家贾大人怕老婆怕得要死,但是,大事上,你不含糊。”皇后冷冷的一笑。

艾若苦笑了一下,觉得皇后还是单纯了,但是当时没有指出来,主要是她觉得这事与她无关,她对史家真无感,所以她也懒得替人出头。她能说,因为是舅舅她才出钱的吗?若她站在史二太太的立场上,她也不能出。为什么,这一回出了,以后就没完没了了。这是内外有别的!

但那一次之后,忠靖侯府跟贾政府上就不来往了,之后她才打听到,合着史二太太觉得皇后娘娘讨厌他们,是因为艾若从中起了什么作用,是艾若跟大房的关系好,于是挑唆着皇后娘娘支持大房,脚踩二、三房。

三房没有爵位,不敢跟二房一般眼高于顶,不敢真的得罪了艾若,但艾若也明白,三房心里只怕也是这么想的。现在保龄侯要死了,却把爵位交还皇家,还把女儿给了自己,这屎盆子,她算是被扣上了,别再想往外摘了。但明白归明白,艾若还是听完惊叫了一下。

“凭什么?”

要知道,老侯爷当初没人管埋,贾政让她掏钱,她二话没说给掏了,怎么说那也是贾政的亲舅舅,当是积德。她认了,现在凭什么让他们家的女儿跟自己?保龄侯府没多少钱了,除了两代主母那点嫁妆之外,最值钱的就是那个爵位了,其它的就是一个空壳了。

之前老爷子死了,就算她花了点钱,但是保龄侯也不可能真的一分不花。而随后老太太又去世了,老爷说是儿子众多,但老太太的嫁妆给了老大,其它人又看着呢,于是史老大还真不能马虎了。这么花下来,加之这些年史老大夫妇身体不好,药费也不少了。到时真是养大人家的女儿,还得赔嫁妆,当然这也是小事,问题是,她凭什么啊?谁家的孩子都扔给她,她穿越到这本书里,就为了给人看孩子吗?

“是他点了你们,我们能怎么样,若是只说他们要托孤,我们下道旨,让史家兄弟轮留抚养,也没什么,只是他恳请圣人,把孩子交到你们夫妇手中,圣人和我,还真不好拒绝他。”皇后也表示无奈,她真没办法,人家上了折子,还是公开上的,交还了爵位,也不说自己要用爵位来换女儿的归宿,但是言辞恳切,真是闻着伤心,听者流泪,她怎么办?!她只能来跟艾若谈。

“这样,史家人能恨死他们,他们把属于家族的东西,当成自己的交出来,史姑娘将来就不可能被家族保护的。”艾若觉得把史湘云真的放到贾家并不是一件正确的事。

书中对史湘云的描述其实是有些不清不楚的,说她幼年时在贾家住,然后太太死了,于是回了史家。那个什么太太死了,也让人弄不清。若是湘云的母亲,没道理说,生母在世,让女儿在别人家的。若说,是二婶或者三婶,跟湘云有屁的关系。所以基本上,后有人猜想,湘云会不会是庶女,但当家太太还在,于是她一直寄养在贾母的身边,但这个也说不过去,艾若来了这里这么久,多少也懂点规矩了。远了不说,秦可卿,现在可在义忠王妃的跟前养着呢!当家的嫡母断不至于让人说他们不容庶女,说自己不贤的。

又说可能湘云只是史家旁支的孤女,由史鼐兄弟轮留抚养,不过呢,这个也说不太通,书中可明白的说,她是侯府的孤女,是老太太的侄孙女。书中的描述且不管了,现在说湘云的将来。目前宗族规矩如此强大的时代,湘云不在史家养着,就是打了史家的脸。其实纵是皇家下旨,宗族观念如此强大的时代,湘云就算归她代养,她的嫁妆将来一分也不会少,人家也得想想,没有史家的支持,湘云真真正正是一个连娘家都没有的人。

“史大人想得也没有错,现在长房与二房、三房势同水火,前几日,老三还去跟老大说,他没儿子,要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大哥。生生的气得史大人吐了一口血。人还没死呢,就惦记上大房的东西了,我听着都气不过。若是湘云在他们手上,到时只怕被咬得渣都不剩了。还有就是,其实他跟两个弟弟的仇其实结得挺深了,这会让女儿跟着两个叔叔,别说他们不放心,只怕两个叔叔自己还觉得堵得慌。保龄侯夫人娘家在西北,送回去,名不正言不顺,再说,来往也不多,他们俩口子都是那性子烈性的,只能托给你们了。”皇后能不知道艾若的顾虑吗,之前外头的传言她也听到了,越发不喜史家的二太太,连带着史二太太娘家也被迁怒了。她现在想想,当初是有点孩子气,但是现在就算保龄侯不求,她也不会把湘云交给史二,史三。

“对啊,就算是保龄侯不成了,他夫人也在啊,凭什么让我养?”艾若马上跟抓到救命稻草一般。

“你真是,史夫人身体一直不好,不然人到中年才拼了一个女儿回来?她之前就是在拖日子,保龄侯也是因为夫人倒了,他里外都顾,把身子熬坏了。俩口子也知道,自己日子都不多,总得为女儿找个好归宿不是。我和圣人说了,保龄侯总算宽仁、忠厚。交回了爵位,也算是对国尽忠,赏一个庄子给那个女孩做嫁妆,加上两代夫人的嫁妆,保证不让你赔钱怎么样?”皇后陪着笑脸看着艾若。

368 小心眼

“不能给别家吗?”艾若也知道,这不可能了,刚刚皇后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人家已经公开上折了,于是史湘云只能由自己来养。

其实,她也知道,真的人家不上折,她也会不忍心的,让那严厉的史二太太、势力的史三太太来养着活泼的湘云,她也觉得挺可怜的。

可是问题是,现在金陵十二钗,除了妙玉、巧姐,都快到齐了,她真是快要疯了,凭什么啊!为什么非要让这些凑一块?你们真的非要把这些人凑一块吗?这可怎么办啊!不过惟一安慰的是,李纨、秦可卿跟他们家没多大的关系。妙玉姐姐,我不修园子,您还是哪好玩,哪呆着吧!

“你们家孩子多,一个是养,几个也是带,算了吧!”皇后也知道有点为难他们,但她还真的没法子。其实她也是知道,这事其实是两头不靠,史老大这么干,就是把史家的人全得罪光了,贾史两家,总归是亲戚,接手,其实也跟着躺枪了,真是吃力不讨好。皇后也头疼,好歹也是一国之母,结果,还得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她还没地说理去呢。

“我家都住不下了。”艾若愤愤的说道。

“没事,瑗儿嫁了,穆家姐妹一块就得回家去。你家就空了。再说,史家的姑娘好像跟璮儿差不多大,正好她与璮儿,华儿,一块玩,也有个伴不是。”皇后给她机会才怪。

“璮儿已经够野了,再加一个湘云,唉,我的林妹妹啊!”艾若撑着脑袋在那儿哀嚎着。

皇后表示无语了,只能轻轻的拍拍她,在精神在表示支持。她也想像不出那仨一块能怎么样,也不敢想。算了听天由命吧!

“史家人干吗?把孩子放到我们家,说实话,等于打了史家的脸,况且,史家老三还没爵位呢,史老大死了,没有子嗣,老三袭爵也理所当然,再不济,从老二。老三家里过继一个儿子,袭爵也是说得过去的,这么交还给皇家。只怕还有麻烦事的。”艾若现在最怕的就是麻烦,把湘云监护权放到了贾家,史家人里子面子一块被踩到脚下了,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但是面子上。他们一定不会答应。

“你怕什么,让你抚养是史鼐的决定,至于爵位,人家交还了,到时公开遗折,谁还能说什么。他们也不敢跟皇家来闹腾。你们也没什么好处,他们也懒得闹腾你们。”皇后倒是说得明白,这是史大夫妇的意思。爵位又没到贾家手中,而史鼐夫妇真的没什么财产,他们争一个孤女,不是有病是什么。

“你知道吗?这已经不是钱和爵位的问题了,真的由贾家出面给史大夫妇办丧事。然后带回湘云,史二。史三就真的没脸见人了。这事弄拧了!”艾若想想摇摇头,实话实说。

皇后苦笑了一下,已经弄拧了,现在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那两口子的葬礼不会让我给掏钱吧?”

“他们是侯府,由礼部负责。”刘睿抱着宝贝儿子进来,正好听见,脸瞬间的黑了。冷冷的接口!

“太好了!”艾若还真没注意刘睿回来了,拍着胸口感动着。却看到皇后起身了,她忙回看,马上跳起来。

“请圣人安,圣人万福金安。”艾若非常完美的给请了一个安。就好像刚刚谈钱的不是她。

“你不谈钱会死啊?”刘睿吼了她一声。

“有钱才能给小皇子买礼物,对不小皇子?”艾若已经不会脸红了,不搭理刘睿,直接看向小皇子。

“对!姨姨,你多赚钱啊!”小皇子马上严肃的点头,非常严肃,很重重的点头。这关系到他的礼物,他很喜欢姨姨的礼物,所以一定不能让姨姨没钱啊。

“放心!”艾若对他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ye!”小皇子握拳,真的戴个小棒球帽绝对比艾若像穿越的。

“你真是可爱!”艾若现在觉得男孩子里,最可爱的除了小呆,就是小皇子了。

“那是自然的。”小皇子露出了最可爱的两个小酒窝,还伸出两只食指指着酒窝,样子更可爱了。

“若是你跟我回去,我就不纠结了。”艾若轻拧了他的脸一下。

“那不成,我不能跟姨姨回家去,父皇和母后会寂寞的。”小皇子忙跟老爹老妈表衷心。连黑脸的刘睿都不禁微笑起来,还是儿子贴心啊。皇后表示很淡定,就当没看见没听见。

“知道,知道。”艾若笑了,果然真是好孩子。

“史鼐上了折子,要求照顾侄女。”刘睿放下儿子,让他在边上玩,想想说道。

“人还没死,他上什么折子?”皇后马上愤怒了。

“不是为了针对保龄侯之前的折子吗?!”刘睿拿了一个玩具给儿子,淡淡的说道。

“这是想气死保龄侯!”皇后愤愤的说道。

“行了,本来保龄侯这么做,就打了家族的脸,家族若不反击,就真的等着让人骂了。”

“忠靖侯不孝,太上皇都是有定案的,他还蹦什么?忠靖侯夫人不贤,赐她两本佛经,好好想想错在哪!”皇后冷静不下来,她才劝了艾若半天,结果忠靖侯没事出来捣乱,艾若就更不敢接手了。

刘睿看艾若,想看她的意思。结果,她却接过了小皇子,两人玩玩具玩得还挺开心,好像一点也没听到帝后在说啥。

“说话!”刘睿信她才怪。

“娘娘说得对,直接一个斥责令下去,老二家就打没了,然后老三家就不敢闹腾,这是最简单的办法。”艾若实话实说。

“但是呢?”皇后看了她一眼,这话听着有点怪,她有点不敢肯定自己这么做是对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