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瑗轻轻拍拍脑袋,她喜欢丁嬷嬷这种态度,把东平王府当成自己的家。不过现在皇后已经说了,那部分也可以用来帮衬的。而她和穆家姐妹这么多年,她真不介意多给一点,因为他们是值得的。

“那部分多吗?”她想想,既然皇后特意提出这部分来,应该是表示,这部分的产业,是足以支付这两个人的嫁妆的。

“出产还可以。”丁嬷嬷不情愿的说道。

“好的,我们还有时间,两年应该能存出一笔看得过去的嫁妆。”贾瑗对丁嬷嬷笑了一下。

她这点和艾若一样,艾若很疼孩子,对每一个孩子都想尽可能给最多。不过她有自己的原则,她是尽可能,而且不会倾其所有。她还有其它的孩子,她要做到公平。比如在林海给了她嫁妆之后,艾若抽了一批他们自己的赔送出来,因为她不可能要求林海给小女儿也出嫁妆,全摆出来,她将来怎么跟其它的孩子交待,所以表面抽出的,她转头,偷偷换成银票,给贾瑗做了私房。所以她至少在面上要做到公平。

东平府里人是少,可是这里是郡王府,要有郡王府的体面在。对他们来说,不可能真的把赚钱的产业给妹妹做了陪嫁,将来让东平王府陷入困境。

刚说了,老东平王妃的嫁妆都贴进了家里,显然两代东平王府的内当家都不是什么会管家的,而两代东平郡王估计也都是很会花钱的主,不然第一代王妃不会连嫁妆都赔进去,要知道第一代东平王府人口,比现在的东平王府还简单。不过现在还有时间,他们还能再努力一把。

一直算到华灯初上,晚饭都摆上了,还没算完。贾瑗也不急,让他们吃了饭再算,自己回屋去看穆哥儿。

其实穆哥儿大病还未愈,今天出去了一上午,又是耍乖卖萌的,他自己也许不知道,但真的回了家,真的给他一个很舒服的环境,现在看他睡熟了,再看他的脸,才真的看到他脸上的血色是不足的。他虽然被打的不重,但这一段时间并没有,他常躺着,又不动,他从来身体就不怎么好,所以血流的速度都不很好。血含氧量不足,得亏他是还年轻,若是四五十岁,这么长期趴着,会直接造成小血栓的。

所以艾若在她嫁过来之前,就一直嘱咐着她,要天天拉着穆哥儿出去走动一下,让血活动起来。不能停留一处。这也是她来了之后逼着穆哥儿天天坐一会,出去散散的原因。

而今天,他身体也许不累,但是,他更多的是因为心累。他虽然睡了一个多时辰了,但脸色却还是没有恢复的,她轻轻的摸摸他的脸。常有人说,睡得不好,血不养心。此时这一时辰,显然他睡得并不好。

385 芽菜

“吃饭了?”艾若一碰到穆哥儿,他就打了一个机灵,但很快松驰下来,懒懒的说道。

“嗯,要不今天我陪你在房里吃?”看他累了,突然想惯惯他了,明明不是一个真的耍宝卖萌的性子,不过是为了活着,变得不像自己了,或者,他都不知道,他的性子是什么样了。她真心的觉得替他难过起来了,不过皇家的孩子,是不能有个性的。

“算了,大家一块吃吧,妹妹会乱想的。”穆哥儿蹭了一下枕头,还是奋力起来,此时他挺开心的,因为贾瑗此时看他的眼神,让他真的觉得,她的眼里真的只有自己,这种感觉真的很好。他也想就在屋里两个人再待会,不过想想今天发生了这么多事,还是算了吧。

贾瑗也知道,此时只怕穆家姐妹已经多想了,这对大家来说,都是很纠结的下午。若他们不出去吃饭,只怕穆家姐妹就真的该多想,他们在为嫁妆操心了。

叫人过扶着他起来,自己亲自给他穿上宽松的外衣,也不给系腰带,整整他的头发,对他笑了笑,才扶着他出来。

饭就摆在正堂里,家里人少,这些日子,贾瑗还是依着艾若的规矩,一家人一块吃饭。主要是人少,真的分得开开的,各人吃各人的,还没什么可吃的,没得让人烦。

在江南的日子里穆家姐妹也是跟着贾敏一块吃饭的,其实,贾敏倒是想分餐了,因为一下子孩子多了,分开吃其实最好。但是若分开了,吃饭就她和林海了,总不能说,让贾瑗和他们夫妇一块吃。其它孩子自己吃吧?

于是林家在江南吃饭就成了男女分餐式。林海带男孩子们加幕僚们在外头吃,边吃饭,还能边跟他们说说外头的事,算是总结一天的所得。

而贾敏跟女孩们自然在里面,女孩们各有各的个性,虽然吃饭时,不许说话,不过,大家一块吃饭,贾瑗虽然话少。但是她会关注每一个人,示意着下人,给各人添菜,添汤。

本来在林家大家一块吃饭已经很让穆家姐妹觉得很奇怪了,好容易习惯了,觉得大家一起吃饭也挺好,桌上不可能谁爱吃的都能上,但是相互牵就着,也就能相互了解。增进着感情。

等她们到了贾政府上,才知道,原来是可以一家人一块吃饭的。本来一家人一块吃饭也没什么,问题是。她们在贾家才知道,原来吃饭是可以,大家热热闹闹的吃饭,还不停的说笑话。顺便听艾若骂人,谁没拿对筷子,谁有挑食了。吃个饭跟打仗一样。她们刚开始时,都不知道自己吃了啥。眼睛,耳朵比嘴巴还忙。她们才知道原来家可以这样,家人可以这样。

所以穆家姐妹回家之后,也是期望着家能变成贾家那样。不过她们回来时,穆哥儿还受着伤呢。只能先是各吃各的,等着贾瑗进了门,他们才真的能实现一家人一块吃饭的期望。但是问题是,贾瑗的性子和艾若是不同的,她话少,除了关注大哥和自己吃什么之外,她几乎不说话。现在她们也习惯了,觉得各有各的幸福,虽然贾瑗的话少,但是她真的关切她们,纵是不怎么说话,但这才是他们的家,他们是一家人。

贾瑗让他们坐下,扶着穆哥儿坐下,看桌上有一碗汤,倒也认识,这是红楼菜,宝玉当时被打后,吵着要吃的那道小荷叶汤,里面有些小莲蓬、小荷叶之前面疙瘩。各种色,汤极清,显得很漂亮的。

这道菜用王熙凤的话说,“口味不高贵,就是费磨牙的。”译成人话就是,‘东西不值钱,就是费工夫。’里面的面疙瘩用的面是取的荷叶的汁揉的,吃起来就是透着荷叶的清香,而那模具还是拿纯银打造的,汤头是鸡汤做底的。连薛姨妈都说他们是想绝了,这么吃法。可见这菜有多么费人费事了。

贾政家反正没做过,以艾若的性子,有这功夫,吃鸡汤面多简单啊,要吃荷叶面,用荷叶汁揉面就是了,费这事!

贾敏过年过节时,倒是会做一两次,算是图个富贵喜庆。想是自己今天说要做南方菜,于是他们才做的。想想也是第一代东平郡王其实也是金陵人,他们只怕口味是差不多的。

“这汤是用鸡汤做的底,做起来极费事,你多吃点。”她亲自给穆哥儿盛了一碗,让他选喝汤,开开胃。

“大哥,你没事吧?”穆大姑娘也看出来此时穆哥儿的脸色不好了。

“睡迷了,都是你嫂子,没事逼我睡觉。”穆哥儿摆手,他倒不觉得这汤有什么可稀罕的,他可是从小长在宫中的,而这道菜是从宫里传出的。若不是贾瑗亲手给端的,他只怕要笑她没见过世面的。正要再说点什么,猛的看到桌上有一道芽菜,不禁皱了一下眉,他家的厨子可不是小吃货,能做上百种没味道的芽菜出来。

“怎么啦?”贾瑗看到他皱眉了,却没注意他是看到芽菜才皱眉的。

“快吃饭吧!这汤不错,你们也喝。”穆哥不想说芽菜的话题,甚至不能说,为什么家里的餐桌上不能有这道菜,只能对两个妹妹笑了一下,让她们吃饭。自己低头喝汤。

贾瑗刚刚没注意有一道芽菜,要知道,此时是冬天,芽菜可是稀罕物儿,让人给穆家姐妹盛汤,才注意到边上那翠绿的一小碟。猛的看到,倒是有点百转千回的意思了。

她对这菜也有点情节的,看到了,就会想到了路远,想到他为了让自己爱吃,而做的努力。之前路远在时,每当桌上有这道菜时,大家都会莫名的冲着她笑。还会故意的说,尝尝今天芽菜什么味!

等路远不在了,于是只要有她在的饭桌上,就根本看不到这道菜了。她知道,大家都怕她会难过,所以她只当这世上没有这道菜了。猛不定的突然看到了,她若没有一点反应,其实也就不是人了。

是啊,看到了,当然会难过,曾经有个人,只是为了一道菜所做的努力。她下意识的还是挟了一小筷子,放到了嘴里,还是有她不喜欢的土腥味,即便是用鸡汤提了味,还是没掩住,她还是咽了下去。抬头看看,大家都看着自己。她给一人挟了点,也给穆哥挟了一筷子。

“我不爱这味。”穆哥儿躲开了,他看到了刚刚贾瑗的那一抹失神,心里刚刚的不适,从一开始担心贾瑗,到现在一下子成了不是滋味了。曾经以为可以忘记的,原来会真的挡在他们的面前。

“快点吃,不是冬天没菜吃吗,有点绿色就偷笑吧。”贾瑗还是放到他们的碗里。

“你不是也不爱吃吗?”他放下碗,愤愤的说道。

“不算爱不爱吃,只是可吃可不吃。”贾瑗又看了一眼那道菜,她没有什么绝对不吃的东西,只不过不算爱吃罢了。

“以后不许做这道菜。”穆哥儿发起脾气来,直接拍了筷子。

“妹妹喜欢吃吧!丁嬷嬷,跟厨房说一声,这菜就用油盐来炒,起锅略加一点蒜蓉提味即可,不过不用放上桌,王爷和我都不爱这道菜。”贾瑗回头吩咐了一声,自己只是吩咐做南方菜,好适合妹妹们的口味,想来这道菜是她们点的,所以倒也不至于为了自己而不许她们吃。不过,她真的不太想看到这道菜。

让人把菜放到穆家姐妹面前。她给穆哥儿挟了一片蜜汁鸭脯,这是娘家作坊做的,用的鸭子是童子鸭,肉质很是软嫩,就算是制成了鸭脯,也不掩其鲜,就算平时做零嘴也是很好吃的。

不过现在穆哥儿的胃口已经败了,不过当着这些人,也不好再发作,只是喝了汤,就不肯再吃东西了。

穆家姐妹以为哥哥是为她们着急,也跟着吃不下了,其实他们下午都悲伤得不行,圣人夫妇不喜欢她们,她们很清楚。她们也不怪他们,若不是有大哥,她们俩早就不知道死在哪个鬼地方了。现在家里情况不好,又得操心他们的人选,又得操心嫁妆,他自己的身体还这样,怎么让穆家姐妹不担心难过。

“你不吃,她们也不吃,我是不是也不能吃?”贾瑗也放下了筷子。她虽然刚刚看到芽菜时,心里多少有点激荡,但是她是理性的人,看到一家子都不吃了,真的原菜撤下,回头还得做点心和消夜,更费钱。

穆哥儿看看两个妹妹面前的饭碗,晶莹的梗米饭还一口也未动过。人正喝着汤呢,看他不吃了,直接放了汤匙。而贾瑗已经开始吃饭了,不过也就吃了一小口。他才想到,中午在离宫,说是陪淑太妃吃饭,不过是贾瑗给淑太妃立了一下规矩,表示孙媳妇的孝顺。淑太妃让她伺候了几道菜就让她坐了,但是,这样的赐饭,没几个人能吃得下去的。她下午应该没时间吃点心,这会也该饿了。

只好又拿起筷子,默默的把刚刚贾瑗挟给他的鸭脯咬了一口,有点甜,他不很喜欢,不过也能吃。扒了一口饭,把甜味去了,让人在饭里泡上汤,把饭吃完。

386 芥蒂

穆家姐妹看哥哥吃了,这才重新端起碗来。不过边吃边偷看着兄嫂。平时,纵是他们不太说话,不过气氛不同的,今天显然,兄嫂都不开心了。此时大家都没味口,学着穆哥儿的样,泡着饭,就着点菜,把饭勉强吃了。

穆家姐妹还是觉得兄嫂是为他们的嫁妆在操心,因为她们怎么都不会相信,兄嫂总不会只是因为桌上有一道他们不喜欢的芽菜,而不开心吧?她们哪里知道,此时,就只是因为这盘菜而已。

而穆哥儿心情是复杂的,路远对他来说,曾经是最好的朋友,哥们,后来是救命恩人。如果没有路远,也成就不了他现在的姻缘。曾经他发誓要好好照顾贾瑗一生一世,对她好,就像路远在时一般。但真的为他定了亲,他才茫然,他该拿贾瑗怎么办。

他用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他是喜欢贾瑗的,是啊,曾经不经意中,贾瑗已经刻在他的心中了,他又担心贾瑗对他的感情。

在江南,贾瑗是提过要退亲的,虽然后来没再提了,显然她的师父有给她一个好的提示,不过又如何?表明,在贾瑗的心里,纵是忘记了路远,却也没说一定能有自己。可是他不管了,只要他们能在一起,反正他们总是要在一起的。

从期待到现在过了一段平凡温情的夫妻生活,也许只是有名无实,但又如何?她是他的妻子了,她真心的照顾着他,陪伴着他,刚刚有一刻,他真的觉得,也许她真的可能成为自己的。全心全意成为自己的,毕竟路远已经走了这么多年,路远离开时,他们都还只是孩子。那一切其实并不真实!

可是看到芽菜那一刻,看到她那短暂的失神,还有尝菜时的那百感交集,他知道,她没忘,她从来就没忘记过。而他最痛苦的是,他不能说。他只能暗自的气自己,却不能怨任何人?他能让贾瑗不再想起路远吗?这话,他怎么也说不出口的。他只能默默的独自让自己承受。

终于饭吃完了,穆家姐妹再傻,也不敢再在正堂里留了,忙告辞回屋。贾瑗和穆哥儿都吃得不多,贾瑗还是给他披上披风拉着他出去散会步。不然晚上他就没法睡了。

东平王府比荣国府更加的有规模。更何况,人家还是娶过公主的,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经过了精雕细琢的。纵是冬天,纵是已经天全黑了,点上灯,也是另有一翻韵味的。

冬夜里。从温暖的屋子里走出来,被冷风一吹,倒让畏寒的贾瑗打了一个寒战。却还是替穆哥儿拉紧披风,他虽然不能在太热的环境里,但也不能着凉的。

两人走了会儿,平常都是穆哥儿找话题,她负责听。答两句,不知不觉就能混完两刻钟的工夫。只是今天。穆哥儿一声也不吭,她扶着他走了一会,便觉得压抑得难受了。

“快过年了,你今年想怎么过?”贾瑗决定找个话题,扭头笑盈盈的对穆哥儿说道。

这是东平王府第一个有女主人的大节,她总不能让人看了笑话,东平王府情况也不知道,现在他们最紧急的不是嫁妹,而是过年。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个话题可以聊很久。

“等陪你回了娘家,去路家看看吧?”穆哥儿没接话,突然说道。

“好!”贾瑗顿了一下,还是应了一声。扶着穆哥的手轻轻的放下了,此时她真的觉得有点冷了,从心底里觉得冷。穆哥儿是介意自己刚刚对着那盘菜失神,于是多心了。不过呢,这事还真不好解释。告诉他,她对路远不是爱情?她说不出来,说了,她会瞧不起自己的。

现在她终于知道,为什么刚刚好好的穆哥儿会突然发脾气。在江南时,他们谈过一次路远,那一次,她们心态没这么糟,也许那时,他们还不是夫妇,他们谈起时,他们心里都对路远充满了怀念。

但此时,他们是夫妇了,也许没有夫妻之实,但同床共枕,日夜相对了这么久,心态早跟之前未婚之时大不相同的,对他们来说,此时,路远就不是一个怀念的朋友了,而是他们夫妇之间的一根化不开,拔不掉的刺。

不过她却也不能怪他,他决定娶自己之前,其实就该想到了。而他坚持了;而自己,虽说是万般无奈没得选,现在走到这一步了,于是还有什么可说的。

穆哥儿注意到了贾瑗放开的手,一时间,万般滋味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突然冒出那么一句,也许他们就该谈谈怎么过年,也许,他们永远的不谈这个就好了。

一夜无话,结果第二天穆哥儿就发了烧,明明头一天贾莹给他包得紧紧的,自己没发烧,他发什么烧。贾瑗无奈,叫人去请艾若,她是从小跟着艾若学医,她也可以开些小药方,准备药膳,不过,真的看到穆哥儿莫名的发烧,她还是有点慌的。主要是怕伤口感染,她其实自己又查了一下他的伤口,真没有感染的际像,但稳妥起见,还是叫艾若比较靠得住。

艾若终于可以来见女儿了,忙跳上车,进了东平王府。从女儿嫁了,她就没安生过,她又不能没事过来看女儿,让人说她不懂规矩。着急死了!现在女儿派人来请,扔下早饭就过来了,小孩子们要跟上,都让小呆把他们都拦住,不许放出来。现在对艾若来说,就小呆最省心,最让她放心了。

到了东平王府,就马上看到女儿明显的瘦多了,脸色也差了,她老人家表示不开心了,马上板起脸,看谁都不给好脸了。

于是关姑姑开始,跟来的人,有一个是的一个的被瞪了好几眼,谁让他们没伺候好姑娘。

给穆哥儿号了脉,就是着凉,但还是看了一下穆哥的伤,恢复良好,根本不是因为什么伤口感染等问题。

但真的烧得挺狠的,穆哥儿都烧得迷糊了。小脸通红,因为趴着,贾瑗一直用温水给他擦背,降着温,显然效果不大。不然,她也不会着急叫自己了,不过不踩踩她,怎么配叫娘!

“你怎么啦,这么点事还用叫我?”

艾若鄙视了一下女儿,但还是拿了艾炙出来,放在他背上的穴位上点着,帮女婿出汗、退烧。

贾瑗没言语,能说她是关心则乱吗?

艾若点完了,第一件事是拉着女儿的手腕号了一下脉,才几天,气色就差成这样,在这家里受啥虐待了?静听一下,明显的,她是气血虚了,看来这些日子显是辛苦了。当然,这也和她昨天没休息好有关。

“让你提早嫁过来,是为了能照顾他,但也不是让你辛苦成这样?他们家没人了!”艾若愤愤的吼着,也不管边上有没有王府的下人。得亏穆哥儿烧得迷迷糊糊的,听到丈母娘的声,吓得睁了一会眼,但看到了贾瑗,对她笑笑,又闭上了。贾瑗摸摸他的脸,回头瞪了老娘一眼,这儿有病人好不!

“娘!”贾瑗能说,自己只是昨天有点累,而晚上又受了点刺激,于是才会这样吗?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我过得很好!”

“夫人,姑娘们来请安了。”关姑姑进来通报。

一早忙忙乱乱的,贾瑗只是吩咐让她们自己吃饭,不用过来请安了。穆家姐妹也知道,哥哥伤的不是地方,现在她们也是大姑娘了,嫂子不让进也是为她们好,自然在门外问了安,便退回去了。现在艾若来了,传回去,他们自然要再过来请安问好的,她们在贾家也住了小一年,这是礼数问题。

“请进来吧!”艾若还是觉得奇怪,怎么一早没见着穆家姐妹,合着没敢过来。

艾若移到床边的官帽椅上,因为穆哥儿点着艾炙,不能盖着,只能放下帐子,贾瑗跟着出来,坐在母亲的下首。

穆家姐妹一起给艾若,贾瑗请了安,看了一眼隐隐约约趴着的大哥,眼眶里一子满是泪水。

“这是怎么啦?才回来几天,怎么就成泪包了?你怎么着他们了?”艾若一直还挺喜欢这对姐妹花的,单纯、可爱、善良,养在贵族之家,这挺不容易的,怎么才几天的功夫,这俩未语还泪先流了。回头看着贾瑗,你是内当家的,看看你当的家?自己把自己折腾得面黄肌瘦,把两个姑子养成林妹妹,她真对女儿无语了,顺便想想,东平王府的风水不至于差成这样吧?要不自己再找人过来看看?不能让钦天监只按着穆哥儿的八字来布置,得顾及一下自己的女儿不是。

“夫人,大嫂很好。”大姑娘抽咽了一下,赶紧解释。

得,这眼药下的,无形剑啊!若不是艾若既了解自己家的女儿,也了解穆家姑娘,贾瑗就得被黑得妥妥的,绝洗白不了。

“嗨!”艾若真是被这俩气死,轻拍了俩丫头一下,“大人问你们话,就得好好回话。你们这么边哭边说,就是暗示你们嫂子刻薄了你们,等着我回去打你嫂子不成?我告诉你们,这是我亲生的,我真舍不得的!”

387 无题

穆家姐妹一怔,但一下子又破泣而笑了。

“不过这个好,挺好,你也要学起来,这样上眼药太杀人于无形了。”艾若马上跟穆家俩姐妹说道。

“娘,麻烦教他们点好的。”贾瑗真的头都大了,老娘这教得啥啊。

“真的,她们俩太老实,将来在婆家会吃亏的,万一婆家的妯娌多,这招对老公,对婆婆都很用的。”艾若瞪了女儿一眼,很开心的对穆家姐妹说道。

“您又吓他们。”贾瑗比艾若还了解小姑子们,自然更不会介意了,温和的解释了一下,“你们大哥没事,娘给看过了,只是受了凉,可能是昨天晚上出去散步有点凉,没事的。”

“嫂子吃了早饭没?我听丁嬷嬷说,大哥一早就发烧了,你就一直在照顾他。”小穆姑娘心理负担没有大穆姑娘那么重,于是被艾若插科打诨,倒是放松下来,于是关切起贾瑗来了。

“你还没吃早饭?”艾若更不乐意了,回头盯着女儿,这是自己女儿吗?啥时候先得照顾好自己成不?

“我用了点心!娘,王府的厨子不错,您想吃点什么,让他们做去。”贾瑗能说,自己这种情况下,还真吃不下什么。

“不就发个烧吗?正好排毒了。你从小跟我学医,这点事还经不得?连饭都吃不下,你搞什么?”艾若真的不干了,这不是小小的一点发烧了,只怕家里真有事了。

“都怪我,大哥只怕是太着急,才会这样的。”穆大姑娘哇的哭了,原本快好了,看到哥哥病了,嫂子憔悴了。亲家太太心疼成这样,真是万般滋味了。

“怎么啦?”艾若倒不好意思再关注女儿了,拉着穆大姑娘到身边。

“跟你们无关,真的无关。”贾瑗真的无语了。

“怎么啦?”艾若看穆大姑娘不说,转向了关姑姑。

关姑姑对他们笑了笑,温和的把事情一说,关姑姑是旁观者,她很明白穆哥儿不可能为一点嫁妆着急上火的,所以想想看,只能为别的原因。她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却能把嫁妆的问题说说的。

“就这点事?你为这点事为难?”艾若回头盯着女儿看,若女儿为这点事,着急上火,她就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教育真的彻底失败了。从小跟着自己管家,看着自己怎么把分家时那点家产一点点的用干净的方法集聚到今天,结果现在一成亲,连姑子的嫁妆都愁得跟什么似的。这还是自己那个,从小就知道让小吃货吃铺子的主吗?

“怎么可能。抱琴他们在算账,我连府里什么情况都还不知道,怎么着为没影的事儿着急上火?你们也真是,家里情况再不好。嫁你们的钱还是有的。你大哥更不会为这点小事儿,生病的,他就是着了凉。”贾瑗真是无语,再说一次。表明自己真不至于无能到连嫁妹妹的钱都没有。自己在江南帮着贾敏管家那么多年,这俩也是亲眼所眼的,这会。竟然不相信自己了。真是又气又恼了。

“行了、行了,你们才多大,纵是马上给你选人,还至少有两年的时间,两年,什么嫁妆办不回来?”艾若自己也是刚嫁了一个女儿,她掌家这么多年,真的这么点事,还真不算是事。轻拍了穆大姑娘下,表示这是小事一桩。

“行了吧,我娘都说没事了,你们这回放心了吧?”贾瑗望天,真被她们气死。

“真的吗?”穆小姑娘瞪大了眼睛,原本以为家里没钱了,她昨天还跟姐姐说,最多她不嫁了,把她那份给姐姐好了,现在看亲家太太和嫂子的样子,看得出来,这对他们来说,真不算是什么大事儿。

“当然是真的,所以现在好了,快回去吧!”

“对不起,大嫂。”穆大姑娘倒不好意思起来,自己没事在亲家太太面前哭一鼻子,得亏是亲家太太,换个人,只怕还真得跟她说的,被人误解了,觉得嫂子对她们不好了。

“行了,中午留我娘吃饭,你们也没事,关姑姑,吩咐下去,今天,由大姑娘负责厨房,二姑娘协理。”贾瑗既然已经收回了管家权,自然可以开始安排府里的一切事务了。现在也看出来了,这俩姐妹真是太老实了,心理容不下针尖大点事,还是得加强训练了。

等人走了,艾若马上看向了女儿,“皇后娘娘跟你们说了?”

刚刚关姑姑只是说了王府内发生的事,进宫纵是贾瑗是外甥媳妇也不可能真的带一堆人去,再说,皇后宫里的事,也不是谁都敢往外头说的。而且此时关姑姑马上对他们笑了一下,把人都带了出去,只留下乔姑姑留在屋里,关姑姑不是不信自己,但是她和乔姑姑多年的习惯了,相互的配合到了极至。两人总有一个人会保持着伴在贾瑗的身边,另一个会保持着让其它人跟他们保持着距离,让贾瑗能安心的待着。

现在艾若和贾瑗都习惯了,在自己的地方说话,一点也不担心,都会直接说话。

“说了西宁王府家老二的事了,我问了老爷,西宁王家的老二是嫡出的,跟你爹念过几年书,说是性子不错,不过没领差事。”

“我推了,您也看了,西宁王家人那么复杂,您也看到这俩丫头忒老实了。”正好,贾瑗也想跟老娘谈谈这事,赶上穆哥儿病了,赶紧跟母亲说道。

“我也没答应,不过若是没找到个合适的人选,会比较难办,西宁王妃性子,可不是那容易的妥协的。”艾若虽然不喜欢四王八公,但是跟她接触最多的就是这些人了,都是老亲,还真的没法子说避开了,多少年了,还真是没法不了解了。

“您看荷哥儿怎么样?”贾瑗想想看,轻轻的说道。

“不错啊!这主意好,我怎么没想到。”艾若灵光一闪,马上想到那个没什么特色,但是很温和的男孩子。

“娘娘若是真是问您的意思,您千万要支持。”

“大姑娘喜欢荷儿吗?还有荷儿见过大姑娘吗?”艾若想想,他们同在江南这么多年,至少比一般人盲婚哑嫁强点吧!

“怎么可能!我都想不起荷儿长成什么样了。过年进来拜年,关姑姑、乔姑姑都把我们关在后面的,根本不会让我们碰上。”贾瑗忙说道,她理解关姑姑他们的意思,一屋子的姑娘,真的有一点事,自己无所谓,姑姑们的面子往哪摆。

“我还得问问你姑姑的意思,他们一早让我帮忙挑人的,我没得闲。谁知道他们回来了,会不会自己去选。万一选好了,你说了也白说。”艾若一拍掌,她不是不帮贾敏,而是她真的不知道该选谁,她真没当媒婆的自觉性。看谁都觉得不错,而且让她带着女孩们一个个进入社交圈,的确有些为难。更别说,还得从中挑出媳妇了。

所以她很庆幸,贾瑗最重要的时期有贾敏,带着她出去应酬,很多东西,都是贾敏教的。现在贾瑗也成亲了,以后弟弟妹妹选亲的事可以交给女儿,这让艾若觉得,女儿成亲还是有点好处的。

“姑母身子那样,怎么挑人。之前我去看她,还让我看看有没合适的。”贾瑗已经对母亲这方面失去了信心,就是一个死宅,出去参加宴会跟要她的命一样,若不是跟皇后的关系不错,谁搭理她。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就是满京城的贵妇人谁不知道贾家的二夫人死宅,从不参合外头那些烂事,这样人家的多少单纯一点。所以至诚伯府名声,跟之前的荣国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那就好,嫁到你姑姑家,用不着多少嫁妆的,太多了,反而不好,你不如多准备押箱的银子。”挑人艾若不行,但是办嫁妆是她的长项的。

对林荷来说,真的成亲,他就得分出来单过。他家里就他一个,只有一个林海撑着,分得的产业,林海纵是大方,却也不可能越过自己的亲生的儿女,真的带大把的嫁妆过去,对林荷的仕途是有影响的。要知道林荷还是林家的人,怎么说也是清流的一份子。他的婚礼一定要符合清流的标准的。所以贾珠成亲和贾瑗成亲,贾家是两个排场,就是因为对象不同。这是没有办法的。

“抱琴她们清点出来没?”贾瑗看向了乔姑姑,她忙了一早上,她还真的没工夫问这个。不过早上看到抱琴过来帮忙了,表示,她们手上的活应该已经完成了。

“是,等着姑娘问呢!丁嬷嬷管家理财上,倒是一把好手,王府在小王爷接手后,重新整合了好些地方,收益大有增加。加之这几年,王爷也领了差事,但花费不大,情况还好。”乔姑姑温和的答道,顺便把放在边上的抱琴写的简报递给了贾瑗。

贾瑗看完一页就递给母亲一页,原本纵是亲生的母女,实也不该看女婿的家当的。规矩是给人破坏的,哪家当娘的,也想知道女儿的家底的,所以艾若一点也没客气,马上细看。

388 丁嬷嬷

这里只是一个总结,大致的把府里现在库存的银子,还有账面上的显示的数目,一提,顺便,提了一下接管之前,与接管之后的每年的收益比。由此也看出,抱琴他们的专业来了,果然受过训的,跟没受过训的,是不同的。

当然这对艾若和贾莹来说,下人能不能干,专不专业,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她们要知道此时王府的财政状况。而且这也已经不光是为了嫁妹一个问题了,而是关乎着以后贾瑗要怎么调整方向。

总的来说这身家在一般王府来说,不算太好。至少在艾若看来,从数字上看,每年的收益还不如自己家的。不过有一点,自己家里人多,将来也事多,东平王府最大的好处,近几年,除了嫁妹之外,几乎没什么大宗花钱的事,这就是优势。况且正如刚刚乔姑姑说的,这两年,穆哥儿虽然回家住了,但他也领了差,有差的,跟光头郡王又不同,除了俸禄之外,还有其它的,看数字增长就不同了。明显的,这两年,王府的收益与之前大不相同了。所以艾若相信,凭着女儿,还有两位人精的姑姑,好好经营几年,东平王府就能回到当初烈火烹油的时候。

“两代王妃的那嫁妆呢!”艾若看了一眼账面,直接问另一件事。

“那些嬷嬷只是封存,并没有管。”乔姑姑纠结了一下。

“也是正常的,丁嬷嬷是从小伺候长公主的。两代王妃的嫁妆,那是摆明了说是给姑娘们做嫁妆的,之前嬷嬷又没跟姑娘们接触过,多少会有些胳应的。”艾若摇摇头,伸手。

乔姑姑忙拿过了两代王妃的嫁妆清单出来,递给了艾若。

艾若看了一眼,这是原始清单。从清单上看,其实两代王妃的嫁妆现在看来,并不丰富,没什么贵重的,她主要关注产业,看有什么土地、铺子、宅子之类的。不多,总算还有。

“这些产业还在吗?”艾若不管其它,她很清楚其它的东西,放了这么多年,除了古董之外。其它的能用的近乎为零,只有产业最实际,也是最值钱的。

“是,房地契都在,不过这些年无人打理,也不知道情况如何;那个当初那些衣料什么,估计这么多年了,早成灰了;古董玉器这些东西还得清理。不过真的清出来,也不知道能不能用;还有就是。家具的木料,这一般都是后存的,这些年来,也没人管。王府里没有这些东西,去南方选木料,才是当务之急。”乔姑姑已经看过,研究过了。虽然管人上关姑姑更强些。但是乔姑姑本人心细如尘,这些细致的活儿,都是她管着。

“当年的人都不在了。这些东西,真的派人好好清理出来,看看谁在管着,这些年可有收益。至于家具,倒还真不用急,虽然没有木料,但是王府这几代,好家具定是不少的,那些老木料,现在是可遇不可求。到时真的定了,量了屋子,到时收拾合适的,找个好木匠,重新收拾一下,老料新作,很容易的。重新上了漆,比新做的扎实,好看。珠宝首饰也是,到时换新的托,便是新的。这些都是小事,主要还是产业。他们没有押箱的银子吗?”

“这些东西是不写在嫁妆单子里的,而库存中的银子,都是王府的。”乔姑姑笑了。

艾若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嫁妆单上有的东西,丁嬷嬷就自然会单另的放着,其它的,她默认为是王府的东西,那就是她的穆哥的,所以放到大库里,那是王府的产业。

现在艾若也觉得丁嬷嬷人不错了,这屁股坐得多正,问题是,他们也没能想到,他们会跟穆家姐妹姐妹产生感情。他们愿意公平的给他们。这就麻烦了,因为东西弄得乱七八糟的,她们根本就不知道,之前老太妃,继妃到底有什么,于是无论怎么样,好像都怪怪的。就怕那有心的,将来还得说她们墨了姑子的嫁妆。

“丁嬷嬷呢?”艾若沉默了一会,把单子还给女儿时,突然发现一早上,竟然没见最重的那个人。

“是啊,一早没见过她!”贾瑗看看那个乔姑姑。

“丁嬷嬷进宫了。”乔姑姑的笑着说道。

“她不知道王爷病了吗?”贾瑗简直不敢相信,丁嬷嬷把穆哥儿当心肝宝贝的,她是凌晨发现穆哥儿全身发烫的,所以那时,丁嬷嬷一定知道,那时,她不记得丁嬷嬷当时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