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瑗还在发呆,并没有搭话,从她坐下开始,就一直好像在发呆,好像没听到他们在说什么。

不过,这样,倒真把周瑞家的吓着了,拉着贾瑗的手,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姑娘,您可别吓奴才。”

“没事,没事,周姐姐,回去跟娘说,我听见了,丁嬷嬷是老人,该做的,我一定会做。”贾瑗对周瑞家的笑了笑,轻轻的答道。

“姑娘…”周瑞家的还是流着泪,她也是看着贾瑗一点点的长大的,太太的改变就是从姑娘出生开始,她一直觉得姑娘是太太的福星的,现在又贵为郡王妃,这是老贾家,老王家的闺女都不可能达到的高度。所以现在贾瑗受气,她就跟自己受辱一般痛苦。但她不敢说太太错了,为一个下人把姑娘放得这么低,真太给她脸了。

“我没事,周姐姐快回吧,娘还在等你呢。”贾瑗真不想说话,她从小就不怎么喜欢说话,而今天,她跟老娘说,跟皇后说,现在她真的懒得再跟周瑞家的说了。

周瑞家的只能离开,谁让,贾瑗在家里就已经很有权威了。她若摆脸色其实艾若都不太会触怒她的吧。只能抹了泪,退了出去。

终于没人了,贾瑗叫人进来,把药给穆哥儿喝了,再让他吃两块点心,再泡了一会药汤再才扶起他趴下,“晚饭便不叫您了,让他们煮粥替你温着,什么时候醒了,什么时候再吃。”

“你呢!”穆哥儿知道,自己累,可是贾瑗可能更累,她从自己昨晚发烧起,就没停过。

“我陪妹妹们吃,你别管了。”贾瑗替他盖上被子,似乎准备离开了。

“岳母想让你怎么做?”穆哥儿,想想看,岳母特意在派在等在这儿,还特意嘱咐一声,应该是有想说的话。所以想想看,他们母女之间一定有什么默契了。

“要我小心吧!毕竟今天嬷嬷给我留了面子,若是真的去太妃那儿,我说不得要被狠狠的太妃罚的。再说以后日子还长,又不能真的把她怎么着,若是真的有什么,只怕也防不胜防。娘应该是怕我死得不明不白,不过是点尊重,又不是给不起,算了吧。”贾瑗淡淡的说道。

老娘让周瑞家的来送东西,其实就是和当年关姑姑让老娘去给张家送礼,送束修的用意一般无二。不过是给穆哥儿再上一次眼药。即便是她知道,此时穆哥儿可能也已经有点烦丁嬷嬷峙宠生娇,但是怎么说也是把他带大的人,过些日子,慢慢的丁嬷嬷找个机会,想把穆哥儿拢过去,也不是不可能。

她注意到,周瑞家的刚刚还特意提了一下江南。这就很有意思了,老娘让周瑞家的提江南,就是不让丁嬷嬷提。或者说,老娘也是在让穆哥想,江南若不是她,穆哥儿十条命也没有了。丁嬷嬷只是照顾了他几年罢了,这比起艾若的救命之恩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而穆哥儿在贾家多年,受了不少贾家的恩惠的,又岂是你一个保姆嬷嬷能比得了的,但是我还是给你面子,我还是给你送厚礼,不过是怕你给我女儿难看罢了。如此一般,穆哥儿纵是对丁嬷嬷有十成的好感,这一刻应该也就已经不剩下什么了。

贾瑗其实想过,要按着老娘的剧本来走吗?原本想着,既然丁嬷嬷管家管得不错,她现在也不想管了,正好两好合一好,把这权利交出来,也就没事了,但是进了宫,被骂了,然后看到了丁嬷嬷的表现,其实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她即便是想交,也交不出来了。

丁嬷嬷这么干,其实跟背主没什么两样。她的主子不是老太妃,也不是皇后,而是穆哥儿。她不能利用上位者来逼迫家主。就像职场之中,不可越级上告一样,因为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而且领导永远比你更容易爬起来。

这样的人,多少在府里有多年的积威,已经有些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此时若是自己冒然的退出来,其实就是纵容了她,也许她对穆哥儿会忠诚,但是对穆家姐妹,对其它人就不会,再过几年,只怕真的东平王府就不知道该姓什么了。

穆哥儿其实没他们想得那么蠢,他只是因为那是丁嬷嬷,就算都清楚了,多少还是有些不忍的。但听到贾瑗说到,‘死得不明不白’这几个字时,他就什么也不想了。他永远记得在贾家,父亲被判入罪时,岳母对他说过的往事,虽然只是分析,但因为岳母是第三方,站在一个大夫的立场上说的那些话,他是相信的。他也看过宫庭之中的你死我活,尔虞我诈。他把瑗儿娶回是好好对她的,不是让她死在刁奴之手的。

393 不务正业的贾珠

艾若在家还烦着呢,女儿嫁了比不嫁还烦,回家倒是想找点温暖,于玩孩子们。结果一看,孩子们全去庄子骑马去了,家里就剩下乖乖小媳妇。两人大眼对小眼。

小柳氏倒是想跟着去,不过呢,她去了,家里就没人了,总不能让婆婆回来,家里连个回话的都没有对不。

之前贾莹不肯学,说害怕,结果学了几次,现在她可算是掌握了骑马的窍门,于是很爱骑马了。贾璮现在其实也是骑着小马小跑一下,林妹妹跟贾莹一样,会了就不怕了,反而很喜欢自己的座骑,没事还跟它说话,给糖吃。两个小的林萁和贾琋就是纯围观,但能在边上看着,也比在家好玩不是。小呆就是家庭教师,有他在,谁也伤不着。每天他们回来,小柳氏听着就觉得很羡慕,觉得婆婆这人吧,传说她最最守规矩,眼里不容沙子,天生一付爆脾气,真的嫁进来了,才真的感受到,她实在人不错。

用她的话说,在规矩之内,她乐意让每个人活得松散一点,自在一点。而这个规矩不是指的是那些条条款款,没得说条条款款就真的是对的,她说,她不拿条款害人。规矩二字说实在也实在,说虚也虚,于是压着虚线走,还真的没什么。现在小柳氏都觉得自己日子真的过得太好了,好得都不好意思了。

“你说,我们要不要去庄子里去过年?”艾若觉得与其每天孩子们往庄子里跑,还不如他们一家搬回庄子去。正好孩子们能撒欢的玩了,自己也能更松散了。女婿家毕竟是女婿家,自己插手太多让人笑话。

“这好吗?”小柳氏虽说这么问着,但是,脸上却不由自主的绽放了笑容,开玩笑。去庄子过年,到时让贾珠教自己骑马,贾珠可是答应过的。

“有什么好不好的,晚上老爷回来,我跟他说。”看到小媳妇笑了,她就知道小媳妇喜欢。自己说完了,又想到丁嬷嬷了,不禁戳了小媳妇一下,“你说你,嫁进来多久了。凡事还把我推在前头,你好歹也是当家媳妇,我又不是那爱管事的。你多少有点用成不。”

“我有管家的。”小柳氏坚定的表明,自己有帮忙管家,帮忙照顾弟妹的。再说了,虽说婆婆不爱揽事儿,让她管家。还就真的是让她管家,从没有不给她面子的时候,不过,有些事,她个媳妇怎么好伸头。比如去乡下过年,这得领导说了。她才能执行好不。不过由此也能看得出小柳氏在艾若面前还真是随意惯了,也知道,艾若是不会跟她介意的。

“所以你要惜福。你有我这样的婆婆,看看你大妹妹,被个管事的嬷嬷弄得灰头土脸。现在你知道你自己幸福了吧!”艾若顺便让媳妇的幸福感增强点。

小柳氏其实不用艾若说,她的幸福感其实真的挺强的,贾珠这人吧。之前听父兄说是才子。说实话,她在家。啥也不多,就是才子多,让她也嫁才子,她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觉得就该如此,但真的嫁了,她其实是有点晕的。因为贾珠这才子,真的有点另类的。

比如说,他书房里四书五经只是用来考试的,考完了,他就不用了,全换上了律法与各种案件的卷宗。她才明白,贾珠从小的志愿就是当像包青天,宋慈之类的破案高手。真是惊呆了柳家一群小伙伴了,这也算才子吧?柳老爷子虽说有点痛心疾首,不过呢,他还真不能说,女婿错了,只能咬着牙默认。

小柳氏想想到也无所谓,跟老娘说的,嫁猪随猪,嫁狗随狗,嫁个老鼠满地走。喜欢破案其实好像也挺好玩的,没事她也看他的那些什么包公案,狄公案,海公案之类小话本,顺便听贾珠说说中间的不合理之处,也挺好玩的。

不过,等贾珠考上了,去了刑部就不好玩了。她当时就凌乱了,他又不是三甲,不是该去翰林院吗,怎么会去刑部?不过他也不想想,贾珠小时候可是很叫过几年刘睿舅舅的,刘睿是很喜欢贾珠的,虽然不跟老爹似的点他当探花这么明显。但是,他还是知道贾珠喜欢刑侦这块,这惯孩子的家长,直接就把贾珠放刑部了。一点也不在意人家怎么想。当然也没人多想。要知道,谁都知道。入翰林院那是入阁的基本套路,贾珠没入翰林院,直接去了刑部,表明,人家不会抢饭碗,自然不会有人争什么。只觉得这位明明得了圣心,竟然也不好好利用,傻子一枚。

小柳氏倒不敢说老公傻,反正她们家的男人也不当官,对她来说,她还真没想过让贾珠给她挣个诰命回来,但是她不能忍的是,贾珠进了刑部,每天回来身上气味难闻之外,更重要的是,到了吃饭,就跟婆婆讨论尸检问题。她那一段时间,真的,真的瘦了好几斤,弄得娘家妈还以为她有了。真的被气死了!

不过人的适应能力是锻炼出来的,以后,慢慢的她们都习惯了,连贾莹都习惯了。而贾璮他们根本没有想像,一早就没什么概念,等听多了,倒是能听懂些,反而听得津津有味。

艾若是正经读过六年医学院,然后在医院各部实习了一年,包括病理部。学校里病理实验也不知道做过多少,解剖尸体那是常事。虽说跟法医还是相差有点远,但是,多少也是懂一点的。儿子回来说,她是能给点医生的专业的意见的,她的意见可比仵作强多了,倒真的帮过贾珠不少忙。

而贾政其实想法跟柳老爷一样,深深的觉得儿子怎么啦。偷偷的跟艾若说过无数次,儿子这样好吗?自己真不是非要儿子承袭自己的衣钵,好好的教书育人,若是能好好研究律法,造福一方也可以,可是这么行刑狱之事,这是君子所为吗?

艾若还真没有贾政想得这么多,想想也是,像贾珠,就算做…她想了半天,突然想到,此时的刑部只有案件审核权,他们没有提刑司的,提刑司现在已经放到各地,为三品臬台了。

“那珠儿在哪验尸?”她茫然的看着老公。

贾政也知道老婆真不懂外面的事,也真的不介意,只是真的觉得儿子实在太不务正业了。不过老婆有话,他还真不能不答,直接说道,“他没事就去顺天府。”

艾若明白了,马上笑了,“我们儿子真是聪明,知道理由和实践相结合,光看卷宗哪有实践操作来得实在。”

“太太!”

“哦,你是啥意思呢?”艾若其实听了半天也没听明白贾政想说什么。

贾政被她倒也问住了,说儿子不务正业好像也不对,他原本就在刑部做主事,这就是他的正业,人家孩子热情的工作,不畏辛苦,加班加点,多好的孩子,自己好像不能说他不务正业的。可是说这个没前途,好像也不是自己该说的,术业有专攻,这是他一直教自己学生的,让他们不要过于功利,做自己喜欢,并且能做的事,比如自己教书,大家开头也都说没前途,不过,他也不介意,他喜欢这个工作,于是就一直干,也干了十多年了,所以这话也不能说。只能看着老婆干瞪眼。艾若抱着贾政大笑,贾政也笑了。是啊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子难得喜欢,由他去吧。

于是贾珠同学在法医的道路上,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当然了,艾若也照顾了一下老公的情绪,没事还敲打儿子一下,主要是,这会还真没有法医这一说,他们真没有这个部门,提刑司是宋朝时特意的,现在叫按查司,由地方管,中央才没空做什么呢,而按查司也不叫法医,只能说,有这一块的工作罢了。所以,您别忘记您的主业,您要是做一方主政的,查案是顺便。

贾珠其实也知道查案是顺便,不过他不是喜欢吗,想真的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得老实的去外放,做地方官,然后除了管一方政事之外,他才能没事查查案子玩玩。不然,他的书房里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律法书籍了,查案之外,还得断案不是。

贾政看老婆有敲打,也就算了,由着贾珠自己玩去。反正只要别跟京里那些富二代们乱来,基本上,贾政对儿子还是满意的。

你说公婆都没话说了,小柳氏能说啥,贾珠对她很好,就这点爱好,说是将来外放了,公婆也说了,等外放时,让她跟着一块去,不用她在家伺候公婆。所以有还有什么烦心事,没有!

所以小柳氏现在婆家真比在娘家还自在,谁让她娘家是,老娘再心疼,却时时刻刻的让她注意这样,注意那样。现在到了贾家,她才知道,啥叫真的自在了,所以刚听岳母说了小姑子的事,现在她的幸福感也就更强了,所以别羡慕小姑子能做郡王妃,还真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她决定晚上给贾珠做点爱吃的,嗯,给公婆也加个菜,小柳氏心里暗暗地决定着。

394 坏脾气

还没等着艾若去乡下,王老太让人叫艾若回娘家。王老太现在身子骨没之前那么利索了,一般不乐意出门,所以艾若都是定期回去看,她也是有媳妇的人了,她用不着无事忙。所以王老太太还真不挂念女儿,这么特意派人来请,倒是新鲜了,又不年不节的,艾若一听,马上让套车,心急火燎的就赶回家了,她是真心把王老太当亲娘的,生怕有什么事。

到了王子胜府上,王大太太,王二太太都在,而老太太靠着炕头跟孙女儿逗闷子,怎么看也不像是有事的啊。

王熙凤也是精乖的,行了礼,便下去了,留着地方让他们娘几个说话。艾若瞪着老娘,“有什么事,等不了几天,我过两天不就回来了吗?”

“你一回来,带着一家子,麻烦死了。想娘俩说说话都难。”王老太也是火爆的脾气,谁怕谁啊!

“我不是怕您寂寞吗?下回我一个也不带,让您没宝宝抱。”现在几家的孩子都大了,王老太又喜欢孩子,没事看到贾璮,贾琋,林萁心情就好,特别是林萁,林萁老实,可能被贾琋欺侮习惯了,于是脾气特别好,艾若科学喂养之下,身子也不错了,王老太抱着就不撒手,可爱他了。

“真真的坏脾气,随了谁了!”王老太太锤着炕沿子,看似气得不成,大家也知道,这才是亲生的母女,性子真是一样一样的。

“能随谁,我难不成是娘捡来的?”

“哈哈哈,大姑太太若是捡来的,老太太说个地,我们也去捡一个,再没有比大姑太太这般灵巧的。真真跟老太太一般无二。”王大太太好歹也伺候老太太这些年,婆媳也许不如艾若与小柳氏的关系,但是一般来说,还算是很不错了。

老太太笑了,大家揭过。

艾若看母亲还好,也是跟她逗个乐儿,坐母亲的身边,看向了两个嫂子:“说吧,啥事,非把老太太搬出来?你们有什么事。我没应过?”

“看姑太太说的,就跟我们挟老太太,令您一般。不过是请姑太太过府商议一下。您看,忠儿孝儿也领了差事,老爷们的意思是,是不是该选门亲事,也好让老太太抱重孙。享享四代同堂的福气不是。”王二太太陪着笑脸。

“我家真没有女儿了!”艾若马上说道,王熙凤都是迫于无奈,才要负责的。她不是不喜欢忠孝兄弟,怎么说也是亲侄子,他们在山上这么多年,真心的心眼实在。踏实肯干,现在在宫里做二等虾,功夫好。家世高,人品还不错,上峰其实挺喜欢他们的,前途有王子腾在,自不用说了。所以此时选妻。也是正当时。但是目前他们家真的没有合适的女儿,贾莹才刚过十一。等要成亲,怎么着也得四五年之后了,王家真等不起。

“姓贾的没有,难不成姓穆的也没有?”王老太敲了一她一下,穆家姐妹在她们家住了一年,跟王家几位太太也是很熟的,王大太太和王二太太倒是一早相中,不过当时不好说,现在穆哥儿成了亲,他们自然来找艾若了,穆家姐妹在贾家教养过,如今穆家又是贾瑗的当家主母,这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吗。

“呵呵,您真是…”艾若都无语了,夸老娘和嫂子们机灵还是什么呢?

“怎么啦?他们有别的人选。”王老太太还真没想到会有人想截他们家的糊,马上有点怒了。

“大姑娘是准备选亲了,小姑娘打算过几年。再说,那是皇后娘娘亲选,你觉得她会选咱们家吗?”艾若不敢说西安郡王府已经先开口了,也不敢说贾瑗忘记自己的亲表弟,直接选了林家的假表哥。

“皇后娘娘不是挺听你的话吗?”王二太太禁不住说道。

“嫂子!”艾若脸都青了,直接喝止,看看两边,总算也知道这事机密,把人都赶出去了,不然这话传出去,真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真是,不是只有我们娘几个吗?”王老太轻拍了艾若一下,表明即便是姑太太在娘家地位超然,也不能这么对嫂子。

“娘,这话可不敢说。人家是娘娘,她肯听的,是因为她正那么想,不过是借着机会给我一个面子罢了。若我敢这般轻狂,一大家子早就死得没影了。”艾若真是又急又气,之前光打击王熙凤的嚣张了,没想到自己本末倒置,合着这一家子都是嚣张的主。

“好了好了,你嫂子也不是有心的。真不可以吗?你同娘娘说说,王家门第许是差点,但诚意十足,你大哥袭着爵,二哥能干,嫁到哪家都是掌家立户的当家主母。”王老太太给了二媳妇一个安抚的眼神,轻轻哄着艾若。

“这两孩子真的好,不过呢,我倒是可以为你们去跟娘娘说说说二姑娘,除了忠孝兄弟,你们不是还有仁义兄弟吗?他们年岁正当。”艾若想想,认真的对两位嫂子说道。

“为什么大姑娘不成?”王大太太原想着,穆家姐妹,正好嫁两家,不争不抢,也是一段佳话。现在告诉他们大姑娘不成,实在不成,她只能帮他们操作二姑娘。这让他们怎么分,而且让堂堂县主,嫁给他们家的次子,这好吗?皇后娘娘能答应吗?

“我觉得皇家不会让穆家姐妹做世家当家长媳。”艾若想想,还是决定实话实说,看两个嫂子脸色一变,忙说道,“不是说皇家恨他们,而是因为他们从东平郡王府出来,真的与世家联姻,就算圣人是穆哥儿的亲舅舅,有些事也不好说的,更何况,以后当今管不了,后世圣人只怕也会疑虑的。”

王家这三位也不是傻的,马上明白,点点头。王老太太更得意了,摆明了女儿比媳妇聪明,这怎么能不让王老太太开心。

“跟你们说了,你们大妹妹自然会心向娘家。那是她亲侄子,她能不心疼?”

“老太太说得是。”王大太太和王二太太一块对老太太笑应了一声。艾若心里却吐了一下舌头,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她其实只要不到王家,她一点也想不起她还有姓王的侄子,真不如林妹妹亲啊!

“那姑太太看看,还有哪家比较好?”

“我自己的媳妇还是娘娘替我选的,我都死宅的,我上哪替你们选人?你回头跟二哥说一声,看看下锋家。哪家人品不错的,选两家不就完了。高门嫁女,低门娶妇。找那家教好的,不显眼的人家。”艾若拍拍脑袋,“王家是军职,原本就跟我们两个圈子,你们不是想要找那清贵家的吧?”

“你二哥是这个意思。说是勋贵旧家再联姻只怕不好,若是在军中选,也怕麻烦。想问问妹妹,穆家不是占着亲吗,想来皇家也不会疑虑,现在想来。还是想得浅了。要不再在翰林中选一个?”王二太太终于说实话了。

“二哥真想多了,大哥管着外藩进贡事宜,让他在部里相熟的人家找。这样管家理财,方为上策;而二哥军职在身,前途不可限量,此时选个文臣之女,你们生怕圣人不多想吧?”艾若真的明白啥叫聪明反被聪明误了。他们就是太聪明了。其实全是假聪明,以为找个小文官的女儿。于是圣人就不会疑了,问题是皇家是最多疑不过的,你们该怎么选就怎么选,没事老揣摸上意做什么?你越揣摸,人家越怀疑,你到底想干嘛,其实世间的事,是经不起诼摸的。

王大太太和王二太太都不乐意了,王大太太原本就觉得王子胜比不了王子腾的前途好,现在娶个媳妇还是在他们那个圈子里找,不是让大房一辈子被二房欺侮吗?而王二太太想的是,我们做事,还用你一个小姑子指手划脚,没得丢脸。你难不成比你二哥想得周全?艾若不知道,自己没当他们是外人,直截了当的一说,生生把两个嫂子都得罪了。

“好了,不过是为了儿女着急,听说穆哥儿身子不好,可好些了?”王老太能不知道此时女儿把媳妇得罪了吗?不过她是偏心的主,媳妇再好也比不过女儿的,况且她也不觉得女儿说错了,不过此时不想给媳妇没脸罢了,于是换了一个话题。

“就是着了点凉,本就伤着,又着了凉,邪风入体,昨儿就退了烧。今儿派人送信来了,说昨儿不现烧。让我别挂心了。”艾若这会倒是很清醒了,再亲的娘家人也不比自己女儿亲,女儿的家事,坚定的不会跟两个嫂子说的,他们才是会真的笑话她的。

“听说他们昨儿进宫接丁嬷嬷去了,丁嬷嬷怎么啦?”王二太太能放过这个机会才怪,赶忙说道。王大太太虽说也不爽,不过呢,想到女儿将来要嫁到贾家,小呆最听小姑子的话了,有什么事,吃亏的是自己家女儿,生生忍了。

“能有什么事?不过呢,我们瑗儿从小可是花了大本钱教养的,娘你放心。没事的。”艾若心里怎么想不能说,但是面上,还是一付云淡风清的。

王老太太也信艾若的话,点点头,“我不担心,原本就是奴才不占理,瑗儿这么做得好,处处显得体面,让那奴才没脸。姑爷也被拢住了,做得好。”

艾若笑了,果然京中没有秘密可言,看看才多大点功夫,老娘这深居简出的都知道得这般详尽,还有什么可说的。不过也好,至少女儿名声没有受损,这是最重要的。

395 美女与猴子

“对了,昨儿你妹妹来过了。”王老太太看了两个媳妇一眼,看似随意,那神色倒真不像是那随意的样子了。

“有事?”艾若想想,薛姨妈前儿也到自己家了,带着宝钗,让孩子们一块玩,也没说有什么事啊?吃了午饭才走的,反正这些年,她都习惯了,薛姨妈反正是把自己家也当成她家,一点不带见外的。连下人都习惯了,别看不住一块,真没把薛家的人当外人。有事她不对自己说,跑来跟老娘说,这是啥意思。

“那个,她们家虹儿最近挺争气的,虽说吧,比忠儿、孝儿小点,不过她不是看着我们都选人,也眼热吗?你看,你们家莹儿成不?”王老太太反正绕了一大圈,最后,跟下决心一般,飞快的说了一句,说完了,才整个人松了一口气。

“虹儿?那插了毛跟孙猴子一品种的,跟我们莹儿?你跟大妹妹说说,换蟠儿成不?”艾若直接跳了起来,坚定的反对着。

王老太太和王大太太,王二太太一块瞪着艾若,艾若想想也是,好歹名义上,那也是自己亲外甥,还真不好这么鄙视,赶忙补救。

“娘,我真不是不喜欢虹儿,虹儿还是我接生的,我真挺喜欢他的,真的。不过配莹儿可不成,我们莹儿太老实,跟那猴子拴一块,我真担心莹儿天天回家跟我哭,说我不疼她。真的,从个性上说,我真觉得莹儿和蟠儿比较合适,蟠儿多好啊,除了酸腐一点,真没多大毛病。男人还是得稳重点,您说对吧!”

“姑太太。那个,要不要你回去跟贾姑爷再商量一下,毕竟是大房的姑娘,要不再跟林太太商议一下。”王大太太这回对刚刚艾若的怨念真没有了,此时,她真心的觉得姑太太就是个炮仗啊,真一点花花肠子没有。

王二太太没王大太太那么善良,但是,这会子也真的不再怪她了,也轻轻的拍拍她。“就是就是,虹儿,蟠儿无所谓。先问问,你们老爷乐不乐意跟薛姑爷接亲。其它都是小事儿。”

艾若张着嘴,看着两个嫂子,这是啥意思。看向老娘,老娘给了她一个白眼。直接不搭理她了,刚刚还觉得女儿比媳妇聪明,现在看出来了,假的,蠢得跟猪一样。

艾若连饭也没混着,直接被王老太太赶回家了。路上想想,让车转到林家,总得混个午饭再回去不是。

贾敏由林妹妹陪着在花园的散步。今儿阳光不错,他们的园子也铺了五彩的石头,艾若是命令他们每天至少踩半个时辰,好在林家有的是钱,林海怕铺得短了。贾敏会走得烦,把园子里所有的小路全换成了五彩的石头。哪怕一天逛一处,慢慢转一圈也有半时辰,于是,贾敏看林海那用心,也天天出来走走,精神倒也好些了。

看到艾若来了,林妹妹也就下去了,让他们姑嫂一块慢慢散着步说话。

艾若先说穆家大姑娘的事,总得让贾敏知道有这么回事,问问她的意思,若是她不愿意,她也不介意去跟皇后提提王家兄弟,毕竟由王忠来娶穆大姑娘,刘睿其实也不会有什么猜忌,一家到王子胜头上就是散爵,也就是表明你是贵族罢了,而王子胜这些年管着外藩进贡除了是肥差之外,真没什么影响力,他人其实挺低调的,万做不出什么出格的事来。

“你觉得怎么样?”贾敏先问艾若,她可记得,当初艾若一万个不肯答应让女儿嫁给林荷的,现在却让一个有封号的县主就他们家的养子?

“此一时、彼一时!”艾若倒也不介意贾敏此时拿这个出来挑自己的毛病,她从来就是对事不对人的。想想看,“当初我就说了,你会有儿女,你把瑗儿留下,现在是不是尴尬?而穆大姑娘虽说是你带的,不过,穆大姑娘就算拜你为姨母,但有眼睛的人都知道,她跟你一点关系也没有,人家有品阶,人家是堂堂的县主,这不是你能说得算的。没人会说你想利用娘家的人来控制林家。而穆大姑娘也是守礼之人,到时反而你的孩子们多个保护者。我觉得是门好亲。”

“荷儿已经大了,再等两年,我的身子都不见得拖得了那么久,到时至少荷儿还得再守孝,我不想拖累荷儿。”贾敏可能身体不好,反而思虑更多了。

林荷是跟贾珠和穆哥儿同岁的,现在说亲其实都已经有点晚了,所以按贾敏说的,她宁可挑一个大一点的,能马上成亲的,嫁妆什么的,都是次要的,要的是要快。

艾若想想,贾敏说得也不无道理,这得再商议,想想,“大伯对莹儿的婚事怎么看?”

“他不是回信说由你们夫妇做主吗?嫁妆他会让人送回。”贾敏不明白二嫂怎么会突然问自己这个。

“我妹妹想让莹儿跟她长子薛虹,你看怎么样?”艾若不好意思说,母亲让她回来商议,好像中间有问题一般。目前她还真没看出有什么问题。

她刚刚真的在路上想过,若是之前他们家还是皇商呢,可能不成。但薛家上次有说要捐个勋位的事,王子腾就手就给办了,也没花多少银子,这是亲妹夫,他都没在中间捞好处。算是很给妹夫面子了。薛收也是精乖的,慢慢的收手生意,反正他们家的钱已经多得用不完了,正是慢慢隐退的时候。把铺子交给弟弟,自己一心一意的做起富家翁来。

薛虹跟着小呆他们下山之后,他的出身还真不够让他进宫做侍卫的,于是王子腾又想法,让他去参加武举,别的不成,打架,这位还真的成,很顺理成章的,他竟然做了武状元。就算武状元没有文状元吃香,但好歹也是状元不是。

薛蟠刚过了监生,再考得两年后,中举应该没有问题。所以薛家这会虽说还是新贵,不过,真已经不是皇商了。这会,艾若就知道,为啥书里薛姨妈一心一意的把女儿嫁给宝玉,但是却从来提都没提过为自己儿子选一个庶女的话了,而且她为侄子薛蝌选的邢秞烟,照说薛蝌好歹也是出身金陵薛家,人也靠谱,结果薛姨妈却只敢提有无赖的爹娘,身无长物的邢姑娘呢?只能说,其它人,她们家都没法配。

现在好歹身份上没那么差了,加之薛虹兄弟还算成器,想求娶贾莹总不至于太冒失了。

但是之前出身实在差了点,而贾家现在也不是书中那个除了宫里有娘娘,就啥也没有的空壳贾家了。贾政不用说了,至诚伯,国子监祭酒,有个郡王妃的女儿,有大学士的亲家。哪个方面说,都比红楼那个二货的假正经强百倍不是。

而贾赦爵位上虽然不如弟弟,但人家的官做得实惠。这几年他虽然没显摆,但他也是升了官的。不过贾赦是属于那种心里特有数的主。他是牢牢的把着军需的肥缺口,不过之前,他是负责一块,现在他揽总了。别看从五品升到三品,用了十多年,可是那是人家不屑离开好不。又不用上阵杀敌,只要打了胜仗 ,人家就得为他个功,所以这才是最好的地方。

所以贾家现在说实在话,虽说没有之前国公府的名誉,但真真切切的,却是贾家最好的时候。纵然是薛家现在不同了,却也不敢轻易跟姐姐说贾莹的事,就算是庶女,其实他们也觉得有点心虚的。

贾敏看了艾若一眼,想了想,“嫂子如何看?”

“我不太喜欢虹儿,太闹腾,不过虹儿是嫡长子,多少也好听点。蟠儿读书好,路先生有提过,蟠儿下场中举是没有问题的,许是名次不高,但将来反而他是最适合承袭我们老爷的衣钵,教书育人。”艾若没敢说多说,不过意思露出来,她觉得跟薛家联姻不错,只是人选问题,若是换成薛蟠也许她就答应了。

“要不您写封信给大哥,八百里加急送过去,看看大哥选谁吧。两个人选我都觉得可以。薛太太人慈和,想来不是那多事的婆婆。宝丫头精明一些,不过薛老爷这些年的银子也没白撒,倒是有几分大家闺秀的样子。到时嫁出去也管不了娘家的事。”贾敏想想缓缓的说道。

“你不觉得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虽说新贵底韵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换璮儿,自然不成,但是莹儿出身我们能忘记,人家能忘?不然为何单单壮着胆求她?相对嫁到你娘家,莹儿日子也能好过点。虹哥儿是跳脱了些,不过我觉得大哥可能会选他,比起薛蟠那看不见的功名,好歹这位也是武状元,在军中做教习,大哥若伸把手,把那小子弄到边关,说不得就是一员猛将了。”贾敏倒是很能用土著的想法把事情倒过来想了。

“那是只猴子!”艾若想到薛虹小时侯,她就觉得痛苦万分了,再想想贾莹那性子,就算薛虹不会跟那位中山狼一样打老婆,可是志趣也差太多了。

贾敏给了艾若一个白眼,表示懒得搭理她了。

396 乱点鸳鸯谱

晚上艾若同样的跟贾政说了一遍,结果贾政跟贾敏说的一样,果然,武状元的名头还是很能唬人的。贾政说到做到,马上写信给大哥,让他快做决定,不过从贾政的表情上看,这位觉得成功的可能性很高。

艾若觉得自己真的有点理解不了这些古代人了,包括跟自己同床共枕这么多年的贾政了。就算是此时贾政更喜欢薛蟠一些,但是让他选,他还是选有武状元光环的薛虹,顺便人家还是长子,就算他们家没爵位,可是长子嫡孙,也是很重要的。

艾若也不敢跟贾莹说什么,其实她还有一点很担心,就是贾莹会不会介意。把她嫁到新贵家里,她会不会觉得不平衡。会不会又把嫡庶不同拿出来对比?

艾若这边没纠结完,皇后又找她了。皇后可不是闲得无聊,为了丁嬷嬷那点小事找她,皇后那天其实已经敲打过贾瑗了,她也真的相信,经此一役,穆哥儿和贾瑗能更紧密的联在一块,所以她和艾若一点,真没一点为他们担心的意思,她找她是为了林荷。

“你说什么?”艾若简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快要尖叫了,这是什么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圣人有意把永平郡主许给林荷。”皇后面无表情,再说一次。其实她也苦逼啊,她找刘睿谈穆大姑娘的婚事,顺便提了林荷。

刘睿倒还真的对得上号,林荷中了进士之后就去了翰林院,帮着贾政做一些书籍的归纳与整理,他虽然是个很实诚的人,但是属于内秀的主,他很爱写文章,那种文人式的小随笔,不是艾若欣赏的白话文章。就是文人式的小品,他不过读了书,顺手就写了,贾政看了,觉得好,他让整理了一下,扔进印书坊印成册子好卖钱。

林荷并不觉得自己这小文章有什么,不过贾政也是他的老师,还是长辈,贾政开了口。他就听从,根本就没想那么多。更没想到是,刘睿无意中读到了,并且很欣赏。他哪里知道,刘睿已经被艾若的两个才气纵横的丫头气得没脾气了。他也鼓励过文人们像那俩人那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过这些有官身的,谁肯放得下这个?就算放得下,心态能一样吗?

春喜和夏华是没有可能做官,他们就是出来玩的。玩就是他们的工作,于是反而心态平和。又在外游历多年,心胸是不同的。刘睿又找不出人来与之抗衡,还不能说自己很忌妒。于是这些年。每每看到这些书都表示很郁闷。因为他是万万也不能承认女人其实也能读书读出这样的心胸的。现在坊间仍旧把这两位当男人的!

终于,林荷横空出世了,就算只是读书笔记,但怎么也比没有强不是。当然让刘睿欣喜不已。被老婆一说,想把穆家的大姑娘许给他,刘睿马上摇头。

在刘睿看来。肥水不流外人田,主要是,他对穆家姐妹有一种原生的憎恶感。想想,“永平郡主不是到了岁数吗?之前忠义王妃来说过,要你帮着寻门亲,正好就他了。”

刘睿的话虽然在皇后这儿不是金科玉律,但一般情况下,皇后还真不会反对他,主要是想不出反对的理由,忠义王妃就是之前那位二爷的正妃,永平郡主就是当年的秦可卿。

当初艾若给她看过一次病,可能哪句话打动了她,她回家倒是真的好好的养着永平郡主,好歹也能落个老来有靠不是。现在娘俩日子过得还不错,在刘睿看来,这娘俩属于翻不起浪的主,生活上还是很优荣的,不过忠义王妃看着姑娘年纪大了,自然也是着急的,找什么样的女婿不是她说了能算的,女婿也能引发刘睿敏感神经的,自然要来和皇后商量。说实话,这事,皇后都做不了主,只能问刘睿。

刘睿果然敏感,也没说让皇后找人,啥也没交待,皇后就知道刘睿自有打算,就此揭过不提,没想到才过多久,这位又想起来了。还把穆大姑娘的截胡了。

当然,皇后她也真的替艾若争取过,她绝对相信艾若不会答应,所以她对刘睿说,“这得问问忠义王妃的意思吧?毕竟林荷的出身太差了。”

但刘睿是一般人吗?人家正打算把林荷树个典范出来,出身差,很差吗?人家也是名门之后,父母双亡还能自立自强,多好的孩子。顺便瘪了一下嘴,“你当人家不知道永平郡主的出身?”

皇后没话说了,也是永平郡主说得好听是郡主,其实也就是一私生女,而官方的文件里,这位只是忠义王妃的养女,养子配养女,罢罢罢,半斤八两吧。

艾若吞了半天的口水,真想大哭一场了,这算怎么回事,秦可卿还躲不开了?

“永平郡主太小了吧?臣妇正想跟娘娘说,其实穆大姑娘都嫌太小了,我们姑太太身子不成了,正急着寻亲呢,说荷儿守礼,怕自己有个万一,耽误了孩子。所以穷点都无所谓,要的是快。永平郡主能快吗?”艾若定定神,很认真的说道。不管如何,她也得为林荷争取一下不是。

“那你刚刚说穆姐儿?”皇后信她才怪。

“臣妇不是想着,实在不成让他们先成亲,安了姑太太的一片心吗?当冲喜,当别的都成。主要是姑太太着急。”艾若赔着笑脸。

“也是这话,朝庭自有法度,郡主成婚,也急不来。我再跟圣人说说看。”皇后要的是理由,现在林家说了理由,她就不怕了,但是还是对艾若说道,“不过成与不成,我不能打保票,圣人好像很喜欢你们荷哥儿,当他是肥水呢!”

“唉,幸亏我们珠儿成亲了。”艾若捂着胸口,比起林荷,刘睿可更喜欢贾珠,现在也看出来了,让圣人喜欢就这待遇,她真的宁可不要了。

“说起来,你们家琛儿好像跟永平郡主差不多大。”门外刘睿的声音冷冷的传了进来。

艾若吓了一跳,马上跳起来行礼,这皇帝怎么爱听人墙角啊?也不知道听了多久,不过呢,她也不是白混这么大的岁数,正色的说道,“荷哥儿真的不错,又老实又孝顺,为人别说多恳切了。我就没见过这么乖巧的孩子,圣人的眼光就是好。我回去就跟姑太太去报喜去!”

真不能怪艾若势利了,她真的经不起十二钗团圆开会啊!林荷是老实孩子,还是让他安安稳稳的带着秦可卿远远的过吧!

刘睿差点没气得踉跄,这人越老越不靠谱了。

“你到底这几年见过永平郡主没?皇后,你安排一下。”刘睿还是有当叔叔的自觉性的,真看不得这位这么糟蹋自己家的亲侄女,虽然他其实也没见过。

“真不用,但您回头跟忠义王妃说一声,能不能快点,姑太太真的很急,她不能等了。”艾若能不知道秦可卿的绝世风华吗?问题是,她就是不想要!既然刘睿已经决定了,她也不好说什么,还是恳切的请求,能不能把婚期提前一点。因为贾敏真的不能等了,好歹让她也享受几天儿媳妇的福气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