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所向披靡

小正正一直跟在弟弟身边,看着他过了门槛,看着他跌跌撞撞奔到爹爹怀里,算是放了心。他迈着端庄的步子走到皇帝面前,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弟弟太让人操心了。”把皇帝乐的不行。

小正正,你真有个当哥哥的样子啊。

宫里的孩子一向娇贵,磕着碰着一类的事,是不许有的。负责照看皇子皇女的宫人傅姆会格外当心,格外小心翼翼,不敢让皇子皇女乱跑乱动。小正正和小平平却不一样,阿玖允许他们由着性子随意走动、奔跑,若是不小心跌倒了,会蹲□子鼓励他们,“儿子,你最勇敢了对不对?来,自己站起来!”小平平才学走路,时常摔倒,他每每趴在地上扁着小嘴想哭的时候,阿玖一鼓励,他就来了劲,自己一骨碌爬起来,灿烂的笑笑,跌跌撞撞继续向前。小正正看着他那歪歪扭扭的步就担心,时常跟在他身边,看着他,是很尽职尽责的哥哥。

“弟弟一见着爹,回回都是这样。”小正正瞅瞅抱住他爹亲呢个没完没了的弟弟,有些郁闷。

“你也可以这样的。”皇帝笑咪咪说道。

“才不要。”小正正明确反对,“我是男人,男人不作兴这样的。”

弟弟你是男人好不好,感情这么外露,还口水和感情一起外露,好没羞。

皇帝听了小正正的话,畅快的笑了。乖孙子,你是小男孩儿啊,要做男人,还得再过十几年的时光。

皇太子和小平平亲呢了好半晌,才想起他年老而爱吃醋的父皇陛下,忙抱着小平平过来,“乖儿子,来,亲亲祖父。”皇帝板起脸,“轮到朕了么?不稀罕,不要!”皇帝是真的要摆摆架子的,无奈小平平咧着没几颗牙的小嘴冲他一直乐,乐的口水又流出来了,那傻呼呼的小模样,让皇帝的心都化了。

也就顾不上别的,从小十手里接过小平平,乐呵呵的逗他玩耍。

“弟弟这一招,真是所向披靡。”小正正有感而发。

“儿子你会用所向披靡了!”皇太子眉飞色舞的夸奖。

小正正严肃的看了他一眼,又闷闷的看向弟弟。

弟弟这一招真是太好使了。平时他是跟着娘的,爹一回来,他便两眼放光、毫不犹豫投入爹的怀抱。娘若是生气了,他便咧开小嘴乐,一直乐到口水横流,一直乐到娘心软。

所向披靡的傻笑,所向披靡的口水。

皇帝逗小平平玩耍了一会儿,被小平平的口水涂了满脸之后,心满意足的叫过皇太子,“小十,就小正正和小平平这样的孩子,再生三四个,便算功德圆满。”皇太子有点犯愁,“还要三四个么?爹,再有一个成不成,再有两个成不成…”他想跟皇帝讨价还价,“我和小师妹又要照看大的,又要照看小的,疲累不堪。”

“这好办。”皇帝乐呵呵,“东宫进几名贤淑的女子,你和阿玖不就有帮手了?小十,你若真的累了…”

“不累,不累。”皇太子连忙表态,“真的不累,我和小师妹好着呢,好着呢。”

皇太子回过神儿来,大拍马屁,“爹,有您坐镇指挥,我哪会累呢?天天精神百倍、容光焕发!爹您看看,小正正被您教的多好,多懂事,这么小的孩子便仪表庄重,举止沉稳,何等难得,这全是您的功劳啊。”

皇帝把小十治的服服贴贴,不由的心中得意,飘飘然。小十,就凭你这两下子,还想跟爹玩花样呢,嫩了点儿。

皇帝和两个宝贝孙子玩了会儿,满心愉悦,直到申时末,才放小十和小正正、小平平回东宫。

回到东宫,见到阿玖,小正正高兴的向她问好,小平平则是直接扑到她怀里,兴奋的、叽哩咕噜的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话。他大概也知道自己的话不被爹娘、哥哥所理解,一边说,一边还卖力的伸出小胳膊比划来比划去,忙活的不行。

“小平平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呀。”阿玖和皇太子听来听去也不知道小儿子是要表达什么,见他又是说,又是比划,不由的好笑。

“他是说,今天他自己过门槛了,他很能干。”小正正有些不屑的说道。

至于这个不屑是对弟弟的小题大作,还是对爹娘的粗心大意,不得而知。

“小平平自己会过门槛了?真好!”阿玖笑吟吟的夸奖。

皇太子也冲小儿子笑,“爹亲眼看到的,小平平过的可好了!”

小平平终于被爹娘理解了,高兴的拍起小手,傻呵呵的笑了两声。笑过之后,他挣起小身子示意要下地,阿玖很善解人意的把他放下来,只见他斜着身子向前冲去,一直跑去门槛边,居然没跌倒。

到了门槛边,他回头冲阿玖笑笑,很骄傲很勇敢的伸手扶着门槛,运了运气,先吃力的迈过一条腿,然后趴在门槛上,小脸上满是得意之色。

阿玖和皇太子一齐走过来,大声为他叫好,“小平平好样的!”小平平受了鼓励,本来要再接再厉的迈过另一条腿,正要抬腿,却觉得不对劲,黑漆漆的眼珠转了转,四处张望寻人。小正正知道自己躲不过,慢吞吞走了过来。小平平看见他,殷勤的笑笑,抬起另一条腿,整个身子到了门槛外。

殿堂中响起热烈的鼓掌声,欢呼声,爹娘、哥哥都为他大声喝彩。小平平来了劲,费劲扒啦的从门外过到门里,又从门里过到门外,足足折腾了三趟。皇太子心疼了,“乖儿子,明儿再过好不好?今天就到这儿了。”伸手抱起他,不许他再表演。小平平大概也累了,长长出了一口气,小脑袋满足的靠在爹爹肩上。

“一个人学了样本事,总不忍心弃而不用的。”阿玖笑嘻嘻。

别说大人辛辛苦苦学到的本事了,就连小平平会过门槛之后,都要跟爹娘哥哥显摆显摆呀。

皇太子嘴角抽了抽。照小师妹这么说,爹教我如何挑选宫妃,我若学会了,是不是也不忍心弃而不用?不,我不要学,我和小师妹好好的,做什么要添妃妾,纯属多余。

岳父和岳母多么的恩爱和谐,若是他们中间夹着妾婢,还能这般要好么?不会的。

爹今天都说了,做皇帝不必卖身。我不卖身,我不要妃妾,当然也用不着学习如何挑选。

爹您这本事还是教给您宝贝孙子吧…不对,小正正也用不着,您这本事,失传了吧。

可怜的爹爹,后继无人。

皇太子对他胖胖的皇帝爹抱以深切的同情。

这年春天,皇太子行文各部、各行省,隆重表彰原明水县令陶铭,把他在明水的各项善举一一列出,“…盖朝之宝臣,而亦后来学士大夫出外之榜样也”。皇帝对他的做法很赞许,“若全国一千五百名县令都像陶铭那样,定会气象一新。”其实并不奢望每个县令都能和陶铭相媲美,若能学到他的十之一二,百姓也就得了实惠。

“小十怎么想到这主意的?”皇帝很感兴趣的问道。

县令这个官职,有好有坏。若是江南鱼米之乡,富庶之地,做县令是个肥差,赋税易收,百姓好管,他自己方便中饱私囊。若是偏僻穷困之地,县令是苦差,上司交代下来的各项事务都完不成,百姓爱械斗,不服管教,上面压,下面闹,难着呢。皇太子把陶铭在明水的各项作为细细列出、推广,对改善吏治当然是有用的。

“从我儿子们身上想到的。”皇太子微笑,“小平平有时淘气不听话,可是,他看到小正正做什么,会跟着学。我和小师妹便让小正正做弟弟的榜样。”

“有些事小平平不知道该怎么做,父母教他也未必肯听。可是哥哥做了,他便会跟着做。县令们也是这样,有些事他们是不肯做,有些他们是不会做,我树个榜样出来,不管他们不肯还是不会,都会有所触动。”

“小十你行啊。”皇帝啧啧。

由小正正给小平平做榜样,想到要让陶铭给一千五百名县令做榜样,好,很好。

“那当然。”皇太子得意忘形的吹嘘,“我是谁啊,治大国如烹小鲜!”

皇帝心情很好,由着他吹了好几句,居然没打断他,居然没抽他。

为表示对陶铭的表彰,皇太子赐给陶铭一座带花园的五进院子做为宅邸。既然要树榜样,那便要让官吏们知道,做清官、做好官不只能得名,也能得利,而不是只能两袖清风。清高到没人气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是食烟火的,要让他们看到好处,看到做清官的好处。

陶铭成了红人,红得发紫。他这个人性情是比较淡泊的,褚氏也很有几分宠辱不惊,夫妻二人和儿子陶松关起门来过日子,还和从前一模一样,并不出来张扬。不过,陶铭真的是一举成名了,天下皆知。

相氏为此怒发冲冠,“太徇私了吧?只因为嫁个女儿给裴家,这陶铭不只能连升三级,还成了天下官员的榜样?”

在相氏看来,陶铭能得到这待遇,不是他自己真有什么功劳,就因为他女儿嫁到了太子妃的娘家。皇太子和太子妃伉俪情深那是全天下人都知道的事,为了太子妃的娘家,皇太子以储君之尊,不惜徇私。

太子妃的娘家凭什么就能得到这样的优待呢?没道理。有位姑娘也做过太子妃,她可没给娘家捞过一星半点儿的好处!

相氏如今是比较苦闷的。从前她有心事,可以和丈夫靳通政倾诉,靳通政会耐心的听,温柔的回应,相氏便是有十分烦恼,也渐渐消了。如今,靳通政和她疏远了许多,有时和三五知己好友联床夜话,并不回家,有时回家晚了,便在书房睡下,并不回房陪她。相氏觉察到了丈夫的冷淡,伤心的难以自已。多年夫妻,何至于此?安儿落到这一步,确有我的过失,可是,安儿是我亲生的,难道我是有意害她?不过是造化弄人罢了。

安儿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难道我不疼她么。相氏以泪洗面。

安儿已嫁到了临江侯府,日子过得不好也不坏。陈凌云能娶到安儿这样的姑娘为妻,喜出望外,对妻子百依百顺,温柔体贴,可邱氏不是什么好婆婆,对儿媳妇虽不苛刻,却也不宽厚,安儿日子并不轻松。实际上,一旦嫁了人,很少有女子能轻松惬意的度日。

相氏为此很是抱怨,安儿倒是甘之如饴,“他待我好,便足够了。婆婆又不是亲娘,还想让她慈爱么?”安儿在邱氏面前守足规矩,等回了房便和陈凌云撒娇,陈凌云心疼的不行,借故带安儿出城到别院住了几天,让安儿松散松散。等他们再回来的时候,邱氏便温和多了。当然,仅仅是温和而已。

安儿到了邱氏和侍女婆子面前,便是位端庄大方的少奶奶。独自面对夫婿的时候,她又成了未嫁时的活泼女孩儿,语笑嫣然,眉眼灵动,神气活现。陈凌云爱她入骨,和她情好日密。

这种情形虽然不是最理想的,可是,也很不错了。

如果世上没有陶铭的女儿做对比,其实这种情形相氏是能够接受的。不过,世上有个大红大紫的官员叫陶铭,陶铭的女儿嫁到了玖宁街裴府,因为嫁了个女儿,陶铭升了官,扬了名,得了御赐宅邸,得了清官的好名声。陶铭的女儿呢,不只在裴家受尽宠爱,连到了魏国公府、到了宫里都是得脸的,出尽风头。她婆婆是魏国公的嫡女,大气的很,疼儿媳妇像疼闺女…

相氏有她的骄傲,不肯承认自己后悔了。她若不出门还好,若是哪天出门做客,遇到裴家三太太和她三个如花似玉的儿媳妇,相氏便会胸口疼。

“相公,临江侯府,真的不能分家么?”这天相氏出门做客回来,脸色发白,低声问着靳通政。

靳通政温和说道:“本朝律例,父母在,子孙不得别籍异财。若父母准许,又另当别论。临江侯府邱夫人尚在,她若执意不想分家,咱们只好听之任之。”

靳通政知道邱氏待安儿不宽厚,不过,就算亲婆婆也有不宽厚的,更何况是庶子媳妇呢?临江侯陈凌峰就快娶妻了,待他娶妻之后,有了大人的样子,凌云会设法替他在近卫中谋个不高不低的职位。到了那时,或许跟邱夫人提分家的事,是可行的。但是,临江侯府分不分家,靳家不便置喙。

女儿嫁了就是嫁了,她若被人欺凌,做父亲的哪怕拼了性命也要替她主持公道。可,若是寻常家务纠纷,娘家管的多了,管的深了,并不合适。

“娘子多和邱夫人往来,可好?”靳通政柔声央求,“邱夫人娘家并无得力之人,邱贵妃也和她并没什么姐妹情份。若娘子和她亲密,她自然投桃报李。”

听凌云的话意,邱夫人不算聪明,也不算笨,一普通妇人罢了。这样的人,若是靳家主动示好,她没理由不接着。兴国公府不过尔尔,陈凌峰又被她养的娇了,三年五年的,撑不起临江侯府。靳家要和她亲热,她会推开?

相氏怔了怔神,答应了,“好,我和她多亲近。”为了安儿,我心甘情愿这么做。

“相公,朝阳和青阳,到了该许婚的年龄。”相氏声音低低的,只有靳通政一个人能听到,“朝中如今还不见动静,咱们…咱们如何是好?”

朝阳和青阳,是废太子妃的两人亲生女儿,曾受封为朝阳郡主、青阳郡主。

靳通政沉吟道:“再看看。娘子,若她们到了十八岁,朝中还无动静,我自会设法。”

唐阁老的门生故旧尚有不少人,大家不会眼睁睁看着两位小郡主终生被关,到了年龄却不能出阁。这,有违人伦。

她们是女孩儿,又不是男子。

若朝中不放心,大不了把她们许给清白而没有权势的人家。但,不能永远关着她们。

废太子逼宫,那是任何人也无法为他辩白的罪名。两位小郡主不是,她们年幼无知,且是女子,不干涉外务。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my2birds送的地雷,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200章 贵人

“她们是陛下的亲孙女,会有好结果的。”靳通政耐心告诉妻子,“两位小皇孙不好说,孙女定然无恙。”

废太子还有两个妾侍所出的儿子阿锬、阿锦,这两个孩子的命运就不乐观了,很可能一辈子被关着,永远放不出来。靳通政和相氏关心的并不是废太子,而是唐氏,废太子妾侍所出的孩子下场如何,他们并不关心。只要唐氏的亲生女儿能嫁到清白人家平安度日,于愿足矣。

相氏心事重重的点了点头。

关心朝阳和青阳这两个女孩儿前途的,除了靳通政夫妇之外,还有章皇后。章皇后这做祖母的对孙子孙女都很疼爱,小正正小平平她是真心喜欢的,废太子的两儿两女,也是一样。章皇后常常看着小正正和小平平便会想起另外的四个,心里酸酸的,“都快快活活的该多好,都是我的亲孙啊。”她心疼被关起来的孙子孙女,也明白现在要把阿锬、阿锦放出来根本不可能,不过,朝阳和青阳这两个孩子该嫁人了,终身大事,耽误不得。

章皇后自己不敢跟皇帝提,也不敢支使小十和阿玖,宁寿公主和福寿公主则是被皇帝差高简痛骂一回吓破了胆,到了皇帝面前就犯怵。章皇后瞅来瞅去,找不到一个合适开口的人。

章皇后正在心急如焚的时候,朝阳和青阳姐妹两个合绣了一幅大地回春图献给她们的皇帝祖父。这姐妹两个是从小被唐氏精心抚养长大的,书画底子和刺绣功夫都极好,这幅图优美生动,颇有意境,春风中一枝嫩黄的柳枝在迎风摇曳,充满着勃勃生机。

大地回春图被送到皇帝面前,皇帝仔仔细细看了半晌,一声叹息,“朝阳和青阳,两个都是好孩子。”她们从郡主沦为庶人,前途未卜,却能绣出这样快活的图画来,若是心中没有阳光,哪里能够?虽被关了起来,她们还是努力向上,没有绝望,没有气馁。这样有勇气的孩子,不应该生活在黑暗中。

皇帝把皇太子召来,让他看这幅图。皇太子看过之后,沉吟道:“爹,朝阳和青阳到了年纪,该为她们择婿了,您说对么?我原本想着在平民之中挑选身家清白、厚道淳朴的青年人来做仪宾,如今看来得加上一样:才华横溢。爹,朝阳和青阳的夫婿,必须是才子方可。若粗糙了,怕是和朝阳、青阳志趣不投。”

说着话,皇太子踌躇起来。若是才华横溢,自然不会甘于平庸,要科举出仕,有一番作为。可是,娶废太子的女儿为妻,分明是对仕途不利。谁会肯呢?

“世上有没有这样的人:家世清白,本人清秀斯文,通文墨,长于书画,却并不关心仕途经济,性情非常之淡泊?”皇太子目光中满是憧憬。

真有两个这样的人,朝阳和青阳便有着落了。

“命宗人府开始挑选。”皇帝下了令。

再难找也要找到,必须挑出两个才貌双全又无意仕途的年轻人。否则,朝阳和青阳嫁给谁呢?

可怜的宗人令潘岐,又有了新的差使。这差使可不好办,潘岐愁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人都瘦了。

潘岐愁眉苦脸的约裴二爷喝酒,裴二爷给他出主意,“难是难,可是,保不齐能找着呢?先找找看,真找不出合适的,再如实上报。”潘岐叹息,“也只能如此了。”

裴二爷笑着安慰他,“右山兄,自打咱们相识以来,小弟便觉得你运气奇佳,若是遇着什么难事,自有贵人出面帮忙。这回肯定还是。”

别愁了,到时就会有人跳出来帮忙的。有福之人不在忙。

潘岐被裴二爷说的心中一动,笑着拱拱手,“承你吉言。”

有贵人帮忙,好,我便等着贵人帮忙。

这年五月,南京国子监祭酒虞大方上了告老折子。这告老折子本身倒没什么稀奇的,不过是说自己年事已高,垂垂老矣,难以再为陛下效力,乞骸骨回乡养老。稀奇的是,跟着告老折子一同传过来的,是一封请婚折子,为他的内侄卢枫请婚废太子长女朝阳,为他的儿子虞敬请婚废太子次女青阳。虞祭酒很坦白,说他寒窗苦读多年,直到三十多岁才中了举人,中举之后,连考两回,都没通过会试。最后,甲子年唐阁老被任命为会试总裁,他抱着一丝希望又去参加,居然出了贡。出了贡就是稳稳的进士、同进士,虞祭酒对于唐阁老,虞祭酒打心眼儿里感激,一直事之甚恭。唐阁老虽身处高位,却待人温恭有礼,令虞祭酒感佩不已。唐阁老病故的时候,虞祭酒曾经几回哭昏过去,十分哀伤。如今虞祭酒要告老还乡了,别的没什么牵挂,就只挂念唐阁老的两名亲外女,愿为儿子和内侄求娶。

虞祭酒老家在浙江,殷实淳朴,耕读传家------这是可以想像的,家里若不殷实,他怎能一直读书到四十多岁?若是家境差一些,早供不起他了。

他和妻子卢氏是表兄妹,夫妻感情很好,几十年来没有红过脸。卢氏成亲头些年总也没怀上孩子,就想给虞祭酒纳个二房,虞祭酒拒绝了,“四十无子,再作商议。娘子,我和你都是乐善好施的,不曾做过恶事,上天有眼,不该让咱们无子。”卢氏含着一包眼泪,点了点头。

到了他快四十岁的时候,卢氏先是生下一个女儿,过两年又生一个儿子,合家欢喜。卢氏娘家哥嫂得了时疫,一起没了,就留下一个小儿子,虞祭酒便和妻子商量了,让卢氏把孩子接到家中养育。如今,虞祭酒女儿已经出阁,儿子和内侄却尚未婚配,愿为他们求朝阳、青阳为妻。

虞祭酒的儿子和内侄都是相貌清秀、斯斯文文的年轻人,书读的很好,有几分才气。虞祭酒认为他们心地太纯净了,不适合官场,还是回乡务农最好。回到老家踏踏实实读书、种田,各自娶房媳妇儿,小日子岂不是既红火,又甜美?

虞祭酒这请婚折子一上,朝中暗地里骂他死心眼和的官员不少,可是更多的,是暗中冲他伸大拇指。虞祭酒,不慕虚荣,不慕权势,勇于娶废太子之女为儿媳妇,真是让人敬佩。

阿玖对虞祭酒满是崇拜之情,特地让皇太子原封不动抄了那折子来瞻仰一下。阿玖深深觉得,像虞祭酒这样的人才是唐阁老的忠实追随者和感恩者,那个拿女儿的婚事当条件来讲的相氏,弱爆了。

真担心唐阁老的外孙女,上请婚折子啊,为你儿子求娶!

你真敢这么做,世人谁不敬仰。就连皇帝、皇太子,也要对你另眼相看,为你的气节和胸怀而感慨万分!我更会为你折服的,这样的勇气和坦荡,令人心仪。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的支持,谢谢送霸王票的读者:

417505扔了一个手榴弹

417505扔了一个手榴弹

yifen扔了一个地雷

林花谢扔了一个地雷

my2birds扔了一个地雷

又拖延了,又困的不行了,不好意思,这瘦瘦的一章。

第201章 可怜的爹娘

阿玖拿着虞祭酒的请婚折子看过,跟皇太子发表她的高见,“十哥,这位虞祭酒貌似非常之老实。他没说什么漂亮话,只说他受了唐阁老的提拨和恩惠,而且,他的儿子和内侄不适合做官。”

皇太子笑了笑,“他这个人不怎么圆滑,又有些倔脾气,所以才会一直在南京任闲职。若是有心计的官员,早使出浑身解数往京城调了,或是谋个外放,也比在南京闲着要强。小师妹,这人大概是真的有几分老实。”

“天上掉下来的好人选呀。”阿玖啧啧。身家清白,端正纯朴,没有权势,要给废太子的两个女儿挑选夫婿,没有比虞家更合适的了。

阿玖已是两子之母,脸蛋还是白里透粉,光洁如玉,美丽的很。她那双大而圆、清澈明净的杏核眼中满是调皮之色,灵动活泼,娇俏可爱,皇太子看见这样的小师妹,心情飞扬。

“爹要亲眼看看虞家的孩子。”皇太子含笑说道。

“这是自然。”阿玖觉得理所应当。做祖父的要亲自相看孙女婿,很正常。其实胖皇帝真的是个好爹、好祖父,如果不是废太子太过心急,以至于仓惶逼宫,事情万万到不了这一步。

阿玖嘴唇是莹润的粉色,牙齿很白,她神采飞扬说着话的时候,皇太子心里总觉得痒痒。他轻轻咳了一声,拉过小师妹的手,要她和自己并排坐着。女官和宫女都是有眼色的,见了这情形,悄没声息的退了出去,不敢留在殿里碍事----这已经是东宫不成文的规矩了,但凡皇太子和太子妃有亲热的意思,服侍的人便要退到殿外,不经召唤,不得擅入。

“小师妹,我昨晚本来想了一句特别感人的话要说给你听,正打算开口,两个儿子便来捣乱了。”皇太子埋怨道。

他是很喜欢小正正和小平平这两个儿子的,可是,晚上都打发他俩上床歇着了,不是应该乖乖的睡觉么?再趿上帛屐下床,两个臭小子手牵手过来,非要跟爹娘一起睡,这是什么道理?费尽心思准备的甜言蜜语,他们一来,做爹的硬是忘了。

阿玖很高兴,“十哥,你本来打算说什么给我听的呀?说吧说吧,我洗耳恭听。”她惬意的闭上眼睛,“十哥快来,在我耳畔轻声说,要很温柔很温柔,把你所有的深情都浇灌在里面。”

阿玖长长的眼睫毛垂下,唇角含笑,准备让自己的耳朵好好享受一下。皇太子小心翼翼凑近她,“小师妹,十哥本来想好了的,可是小正正、小平平一来,十哥便忘了,真到这会儿也没想起来。”他看到小师妹这样,想想自己让小师妹失望了,真是满怀歉疚。

“不要紧呀十哥,你慢慢想。”阿玖依旧闭着眼睛,甜甜笑,“我等着你哦,十哥,你再想一下。”

皇太子歉疚更深,更想不起来了。

“若是实在想不起来,那就亲亲我吧。”阿玖嘻嘻笑。

“小师妹太可爱了。”皇太子感动极了,头慢慢俯下,就要吻上她粉嫩莹润的双唇…

“哇---哇---”,耳畔响起幼儿响亮的哭声。皇太子绮念全消,阿玖忙睁开眼睛,“小平平哭了?他很少这么哭的。十哥,快,咱们过去看看。”机灵的下了地,循着哭声到了殿门口。

门口,女官急的汗都快下来了,“潞王殿下,您真的不便进去。”小平平才不管她,仰起小脸哇哇哭,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

小正正迈着端庄的步子走过来,微微皱眉,“弟弟,你都会说话了,不能遇事只会哭。”你现在会步路会说话了呀,不是整天只会睡觉的小婴儿了,要有长进,懂不懂。

小平平才不理他,眼泪横流,哭的震天响。

“儿子,你怎么了?”皇太子和阿玖差不多同时到了他面前,蹲□子,满脸心疼的问着他。

小平平先是扑到他爹怀里撒娇,然后又换到他娘身边,时而仰起小脸急切的说着什么,时而回头指指女官和宫女们,用小手做出“打”的动作,表示他的愤怒。阿玖笑了,柔声问道:“小平平要进去,她们拦着你了,对不对?”小平平无比委屈的点点小脑袋,漆黑眼珠眼巴巴的瞅着阿玖,别提多可怜了。

“爹和娘在里面啊,你若想进去,先要请示一声,爹娘同意,你才能进去。”阿玖温柔的跟他讲着道理,“儿子,娘在殿门口替你挂个小铃铛好不好?你若来了,便摇摇铃,娘会来接你的。”

“不好。”小平平没说什么,一旁的小正正果断表示反对。小平平看看爹娘,看看哥哥,挣开阿玖的怀抱和哥哥站在一起,兄弟两个一起板起小脸,用谴责的目光看着父母。

不让我俩随便进来呀,要通报,要摇铃,那哪成。

小正正还好,他是皇太孙,打小便会摆出幅严肃面孔吓唬人。小平平才哭过,小脸蛋跟花猫似的,偏偏也要跟他哥哥学,便显着可笑了。

阿玖试着跟两个儿子讲理,可是,小正正和小平平根本不听,昂首挺胸的站着,姿势始终如一,态度始终如一。

“再淘气打屁屁了啊。”皇太子威胁。

兄弟两个很有默契,一齐把小屁股撅向他。

皇太子和阿玖无奈的互相看看。言语打动不了,武力也不能使他们屈服,小正正,小平平,爹娘拿你们如何是好?

小平平尤其有股子不怕挨打的精神,他把小屁股撅的高高的,抬头冲皇太子笑了笑,“爹,打。”好像不是要挨打,而是要玩好玩的游戏。

小正正也抬起头,一脸淡定,“怎地还不动手?等很久了。”

……

这天小正正和小平平晚饭后也不肯走,洗漱过后也不肯走,小正正拉着弟弟径自上了父母的大床。“我跟娘睡,你跟爹睡。”小正正很娴熟的分派着,小平平乖巧的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