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老太太有一件事情说对了,纪大太太是不大待见纪晓芸的,一方面因为纪晓芸的性情,更多的,则是因为纪晓芸新寡的身份。

她认为,纪晓芸会给馨华堂带来厄运。像这样刚成亲没几个月,就克死了丈夫,且将夫家也克的败落了的女人,就算不被送去寺庙里从此青灯古佛,也该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的小屋子里。避讳着不该出来见人才是。

可纪晓芸除了打扮之外,其他一切都与闺阁女儿一样,清远来的这些人,让纪晓芸跟纪晓莲她们一样。大家同席吃年夜饭、守岁、祭祖、拜年。

纪大太太觉得被触了霉头,心里面非常不自在。她觉得纪老太太不懂礼,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不自觉,所以方才才会出言委婉地暗示:大年下的,纪晓芸不适合往阁老府去拜年赴宴。

纪大太太知道纪老太太会因此不高兴,但还想着纪老太太终究会顾忌阁老府。不高兴也不能怎么样。纪大太太没想到,纪老太太会立刻发作,而且这一发作,竟是不可收拾的样子。

纪大老爷和纪大太太暗中交换了一个眼色,各自脸上表情都非常难看。

“媳妇她说话不防头,其实并没有坏心思。老太太大人大量,不要与她计较。儿子和媳妇给您磕头了。这大年下的,不看着儿子媳妇,就看着孙子、孙媳妇还有孙女们吧。”纪大老爷带着纪大太太给纪老太太连连磕头。

“媳妇、媳妇错了,求老太太大人大量…”纪大太太在纪大老爷几次示意下,终究忍着羞耻,向纪老太太认错。

纪晓慕、杨氏一旁早就跟着跪下了,然后是纪晓莲几个,虽然不情愿,还微微噘着嘴,却还是慢吞吞地跪了,嘴里含糊地央求纪老太太。

“老太太,太太她是年下事情太忙,身子又不大好,一时糊涂说错了话,让老太太多心。…外祖家离此并不远,家中留下能干的管事,有事立刻去通禀一声也就是了。妹妹们从清远来了些日子了,还没大出过门,正好趁机出去逛逛。…虽是寒冬,外祖家那个园子还有些看头。”纪晓慕就跪到纪老太太跟前,陪笑说道。

“老太太,我娘家的姊妹们只见过晓棠,早就说想要见见晓芸和其他的姐妹们了。老太太消消气,带同妹妹们一起去,大家热热闹闹的多好。”杨氏也跟着说道。

纪老太太眼里不去看纪大老爷和纪大太太,但是对纪晓慕和杨氏却不大拉得下脸。

这个时候,纪二老爷、纪二太太和纪晓棠才上前来,劝解纪老太太。

“老太太息怒,大哥大嫂想来都无恶意。”纪二老爷说道。

“大太太的安排也还妥当,我便留下来与晓芸一起看家就是了,让老爷和晓棠他们服侍着老太太去。”纪二太太说道。

听纪二太太这样说,纪晓棠想要劝纪老太太的话当即就咽了回去。纪二太太这话通情达理,且又退了一步,然而若纪二太太不去,她还会去吗。

可这个时候若说不去,又太给纪大老爷和纪大太太没脸。

纪晓棠不想违心,同时也不想让事情越发僵持,因此就选择了沉默。只目光略微往纪大老爷和纪大太太的方向瞄了瞄。

“二太太这样说,让我做嫂子的无地自容。”纪大太太虽是跪在纪老太太跟前,然而却时刻关注着纪晓棠。她知道,别看纪晓棠最为安静。但是她的反应却最为关键。纪大太太知道,方才那一句话,她将纪二太太给得罪狠了,这个时候若不放下身段来,只怕后果真的不好收拾。

纪大太太满脸苦笑给纪二太太赔礼。

纪晓慕和杨氏也忙给纪二太太赔话。

屋子里众人乱了半晌。还是纪二老爷发话,纪二太太才不再说与纪晓芸一起留下来的话。

“便是别人不去,晓芸侄女一定要去。晓芸是二弟的嫡长女,咱们纪家的女孩儿,历来尊贵的。”纪大老爷陪笑说道。

纪大太太也忙着附和,一面又叫人取了套赤金嵌玉的头面来送与纪晓芸。

纪晓芸本是不想去杨阁老家的,对于纪大太太的话她也没当心,然而这个时候,却被众人劝的变成不能不去了。

等纪晓芸说了话,纪晓棠才开口。说大年初一,大家好歹该为新年求个好兆头。

纪老太太上了年岁,对这个尤为在意。

“老太太最是慈心,大人大量,就算是为了孙子孙女们吧。”纪大老爷趁机说道。

纪老太太这才缓和了面色,重新入座。

商量到最后,是依了杨氏的意见,家中并不留人,而是全都往杨阁老府中去,连同顾雪儿。还有姚氏母子三人也在被邀请之列。

纪大老爷和纪大太太从萱华堂中离开的时候,都暗暗地松了一口气。

到了茜华堂,两人脸上的笑容就再也维持不住,都落下脸来。

“太太。你今天何苦多那一句话!”纪大老爷埋怨纪大太太。

纪大太太却是满心的委屈,当着儿子女儿和媳妇以及一众下人的面,被纪老太太给了没脸,还接连向纪老太太和纪二太太赔礼。

她何曾受过这样的气呢。

“老爷还怪我!我说的难道不对?晓芸新寡的身份,他们自己不忌讳,就不想想别人会不会忌讳?老太太不知道礼。二老爷念了那么多的书,还是当朝的命官,竟然也不知道?!还有二太太,我本还想她是个稍微通些情理的,原来不是!”

“如果不是她们太不自知,我何苦要说出来!”

纪大太太这是因为纪晓芸过年期间没有任何避讳,心里头一直不自在。这件事,她跟纪大老爷说过,纪大老爷倒是并没怎么放在心上。

“哎!”纪大老爷见纪大太太这样,就叹气,语气也温和下来。“无论怎样,咱们不是不知道老太太的脾气。凡事隐忍着些,何苦像今天…”

跟纪老太太没道理可讲,他们只能凡事都顺着纪老太太,免得闹得自己没脸。

女人家,还是心眼太小啦,总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放,因小失大,纪大老爷心中如此思忖,自然不会将这句话说出来。

“我难道没有忍!我天天都在忍!”纪大太太眼圈就红了,“若不是为了老爷,为了晓慕和晓莲他们几个,我何苦受这冤枉气。老爷不知道体谅我,反而埋怨我,我可是里外不是人了!…我这是何苦。罢了,我带着晓莲他们去找他们外祖,这个家都让给你们好了!”

纪大太太说着,作势起身。

纪大老爷忙先站起身,按住了纪大太太,一面对纪大太太陪笑:“好了,太太,你就饶了为夫吧。我这也是一时着急,除了咱们夫妻之间,我想抱怨,又能去抱怨哪个!”

他与纪大太太是最为亲近的人,他最信任的也是纪大太太。

“太太受的委屈,我都知道。老太太的性子,我比太太更清楚。可恨二弟太奸猾!”从前纪老太太专一与纪二老爷过不去,不待见纪二太太,那很多事情,纪二老爷虽然不曾明言抱怨过,纪大老爷却差不多都知道。

然而到了京城,纪老太太竟和纪二老爷、纪二太太十分和睦,反而将全部的火力都对准了他们。

纪老太太是最喜欢也最擅长给儿媳妇们没脸的。

“这个亲疏。还不都是比较出来的?”纪大太太也认为纪二老爷、纪二太太奸猾,不过心里更厌恶纪老太太,受了几次气,可以说是恨上了纪老太太。“老太太最疼小儿子。从前二老爷和三老爷都在她跟前,就是二老爷不讨好。”

“如今是二老爷跟老爷比。大体人家都是最重长子,最疼幺子,排行中间的就不讨好。老太太疼小儿子还罢了,对老爷…”

纪大太太说到这。偷觑了一眼纪大老爷的神色。

纪大老爷的神色并不好,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往事。

“我是媳妇,老太太不待见我就罢了,我也不抱怨。可老爷是长子,也有了一把子年纪,在外头做了这许多年的官,膝下也儿女成行,是要做祖父的人了。可老太太怎么待老爷的?在那么多小辈下人面前,竟然不肯给老爷留半点儿颜面!”

“看老太太这行事,竟是不盼着老爷好!哪家慈心的母亲。是对儿子这样的?老爷别怪我说句笑话,老太太竟不像是老爷的亲娘!”

“休要胡说!”纪大老爷霍然站起。

纪大太太被吓了一跳,眨了眨眼睛,就住了口。

纪大老爷的反应太强烈了,这本身就非常蹊跷。纪大太太与他夫妻多年,最了解他这种反应意味着什么。

“太太是受了委屈,这里也有我的不是。不过这样的话,太太还是不要再说。”纪大老爷站在纪大太太身前,慢慢地说道。

看着纪大老爷的眼睛,纪大太太知道他是认真的。下意识地点了头。

纪大老爷这才坐回到原处,嘴里慢慢地与纪大太太商量明天往杨阁老家去的事情,心里却在想着另外一件事。

纪老太爷一生只娶过一个夫人,就是纪老太太。如果他不是纪老太太所生。他就不是嫡出。纪大太太有女人家的小聪明,却总是在大事上糊涂。

景华堂

纪二老爷、纪二太太和纪晓棠也在商量明天往阁老府去的事情。

“大太太不大待见晓芸,可老太太在这个时候闹这样一场…”纪二太太有些顾忌。

“娘,你尽管放心。”纪晓棠却全不在意,“老太太被咱们劝着,已经很久没发作过了。娘难道没瞧出来。大伯父还好,大伯母却有些变样。”

“哦?”纪二太太一愣。

纪晓棠微微翘起嘴角。

纪老太太除了刚来的时候发过脾气,后来被纪晓棠劝着,就没再发作过纪大老爷和纪大太太。或许正因为如此,纪大太太就忘记了当初的教训。

纪大太太并不是第一天不待见纪晓芸,却是第一次这样明显地表露出来。

她今天可以这样待纪晓芸,明天就可以照样待其他人。

纪大太太这些天,几乎三句话不离阁老府。

纪老太太今天趁机发作一场,正好敲打敲打纪大太太和纪大老爷。

“…也让大家伙都知道,姐姐不是任何人可以小瞧慢待的。”就算是纪大老爷和纪大太太也不行。

纪二太太点点头,其实她对于纪老太太今天发作,心里其实并没有反感。

“娘也不用担心明天见了杨阁老不好说话。他们若是因为这点儿事,就对咱们怎样,那就不是阁老府了。而且,…阁老也罢,王爷也罢,就是皇帝太后,既然跟咱们做了亲家,就得对咱们以礼相待。”

纪老太太今天发作,未尝没有对阁老府的怨气。

这么多年,杨纪两家可还没有会过亲家呢。当初若不是杨家支持,纪大老爷也不会最终娶了纪大太太进门。

“我很担心,老太太明天过去,一个不好,只怕就会闹翻。”纪二太太担心地说道。

纪二老爷也有这个担忧。

“一会得去好好劝劝老太太。”

“劝当然还是要劝,不过也不必太放在心上就是了。”纪晓棠没他们两个那样紧张,“老太太就是这样的脾气,谁也没有法子不是吗。”

“晓棠,你的意思…”纪二老爷迟疑地看着纪晓棠,难道纪晓棠希望纪老太太明天大闹阁老府。

“爹爹,我的意思,杨阁老肯定是个极聪明的人,阁老府的聪明人不止杨阁老一个。所以,明天无论如何,他们不会给祖母闹起来的机会的。”

“所以…”

“所以咱们不用担心,祖母到时候也尽管随意,一切都会顺顺当当。”纪晓棠笑道。

“这…”纪二老爷嘴角抽了抽。

这似乎有些霸道,还有些无赖,但那又怎么样呢。

说到底,杨阁老对不住纪家,他抢了纪大老爷。那是纪家长子啊。

转天,馨华堂上下收拾利落,一家人服侍着纪老太太往杨阁老府中来。

杨阁老一大早就打发儿子将自己的马车送来,言明是接纪老太太的。

第二十二章 棋局

杨绍四十出头的年纪,身量不高,相貌俊逸。他不仅自己来了,还将杨玄让也带了来。父子两人到正堂就坐,先拜了纪老太太。

杨绍态度不算热情,但却谦虚有礼,对纪老太太表现出十分的恭敬来。

至此,纪二老爷更加相信了纪晓棠的话。杨阁老浸淫朝政数十年,就算是运气爆棚,能够做到阁老的位子上,最起码是聪明识时务。

这样尊敬、重视的架势摆出来,就是纪老太太也不能不心里有所感触。

虽是如此,纪老太太依旧不肯坐杨阁老的车,但说出话来就不再呛人,而是展现了她朴实的一面。

“这份心意老婆子领了,只是身份不好逾越。老婆子乡下住惯了,身子没那么娇贵,什么车子都坐得。”

杨绍再三的让,纪老太太再三的不肯,最后还是大家出来打圆场。

杨绍和杨玄让带着杨阁老的车驾在前头带路,众人的车马在后。纪晓棠的马车排在中间略靠后,她只摆了半幅县主的车驾,既不会对杨府失礼,也不会盛气凌人,越过了自家的长辈。

杨绍在前面,却早已经知道纪晓棠摆了半幅车驾,不禁暗自点头。他是来接纪老太太的,方才人多,虽然心中留意,却并没有将纪晓棠看清楚。不过,只看纪晓棠这件事,就知道是个行事稳妥,极有分寸的女孩子。

只这一点,就很可敬爱了。

杨绍心中如此思忖,一面就看了杨玄让一眼。

杨玄让的眼神正在往后面瞟,也不知道是在看谁。

杨绍干咳了一声,杨玄让听见,立刻转回头来。

“稳当些。”杨绍提醒儿子,一面告诉他,“一切等回去再说。”

大年初二,京城的街道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有杨阁老的马车在前面开道,除了在玉阑干桥头遇见肃王府的马车避让了一会,是一路畅通无阻地到了杨府。

杨阁老与夫人秦氏领阖府上下在二门相迎,一直将众人迎到阁老府的正堂坐下说话。

纪老太太自然被让到了上座。

略寒暄了几句。杨阁老就看出纪老太太不善言谈,且不喜应酬,因此他也不多说,略坐了坐,就将众人都让到后面的暖阁里歇息。

“那里暖和。都是自家人,说起话来也自在许多。”杨阁老笑着说道。

众人就都起身,往后面暖阁中坐了。

暖阁十分宽敞,用红木雕花隔扇隔出几个敞间来。纪老太太就被让到里面,在一张贵妃榻上坐了,秦氏与纪老太太隔了张矮桌对坐,其余众女眷也各自落座相陪。

纪晓棠这时才有工夫仔细打量杨家众人。

阁老夫人秦氏已经年过六旬,头发几乎全白了,因为头发稀少的缘故,头上戴了假发髻。是个瘦小干枯的老妇人,坐在那里,好像支撑不起头上和身上的盛装似的。

秦氏的身体并不大好,说几句话,就要咳嗽。她两个儿媳妇,几个孙女们都在下面坐着,并没有上前服侍,屋子里的丫头们也只在外围,传递些东西。

站在秦氏身边服侍的,是个中年美妇。手脚极伶俐,服侍的极为勤谨、贴心。

这中年美妇,眉眼间与纪大太太有五六分相似的,正是纪大太太的生母。杨阁老的宠妾,钟姨娘。

钟姨娘之名,纪晓棠早有耳闻,然而第一次见面,还是暗暗地吃惊。以纪大太太的年纪推算,钟姨娘怎么也是上五十岁的人了。然而看她的外表,最多不过三十许的年纪,就算与纪大太太站在一处,也很容易被看做是年纪相差不多的姐妹。

钟姨娘的相貌和仪态,还胜过纪大太太许多,面白如玉,长眉细眼,仿佛就是一幅烟雨迷蒙的江南水乡画卷。

看过了钟姨娘,纪晓棠才知道,纪大太太异于北方女子的那股子婉转风流是从哪里承继来的。

而这样一个虽然不年轻,却依旧美丽,并在杨阁老跟前极为得宠的女人,在秦氏身边服侍,不仅没有丝毫骄矜或者矫揉造作的姿态,反而显出十足的真心和关切。

还没有跟钟姨娘说话,纪晓棠就知道,如果说纪大太太的容貌只得了钟姨娘的十分之五,那么这份做人的心智,她最多只得了十分之一二。

秦氏的话也不多,略攀谈了片刻,她的目光就转向了纪晓棠。

论起身份,纪晓棠在今天的客人中最为尊贵,然而她又是晚辈,且摆明了不肯越过辈分去,因此只在榻下的椅子上坐了。

虽是如此,杨家却不敢怠慢,纪晓棠的椅子、椅袱、脚踏,甚至用的茶盅茶碗都与别个不同。这样一来不显得逾越,二来也显出杨家对纪晓棠身份的尊重来。

“安乐县主…”秦氏开口就称呼纪晓棠为县主。

“老夫人不必如此客气,叫我晓棠就是了。”纪晓棠笑着道。

秦氏笑了笑,竟真的不再以县主称呼纪晓棠。

“…翩翩常常在我耳边提起你,说你这般也好,那般也好,我早就想请你过府来见见,只是我这身子…咳咳,”秦氏又咳嗽了两声,才接着说道,“今天总算是见着了。”

秦氏就让纪晓棠坐的近一些。

杨翩翩立刻就带着小丫头过来,给纪晓棠搬椅子,又亲手扶着纪晓棠重新坐下。然后她也不归坐,就站在了纪晓棠的身边,一张脸上难得地带了笑意。

杨翩翩是京城中有名的冷美人。

屋中众人都瞧着,纪晓棠的座位离的远,她见杨翩翩对纪晓棠这样亲热、殷勤,心里发酸,就微微撅起了嘴,手里无意识地搅着帕子,一双眼睛依旧片刻不离杨翩翩和纪晓棠。

纪晓芹又坐在纪晓莲的下手,这是个存在感极为微弱的小姑娘,在这种场合中略有些紧张,手里也无意识地搅着帕子。一双眼睛看似四下在看,其实并没注意到什么。

肖姨娘这些天身子不大好,今天没有跟来。一屋子都是人,可纪晓芹坐在那里的感觉。偏就让人觉得孤零零的。

上面秦氏见纪晓棠坐的近了,就坐直了身子,微眯着眼睛上下打量着纪晓棠,一边打量一边点头。

“我也活了几十年,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周正的孩子。”秦氏就说纪老太太和纪二太太有福气。然后又问纪晓棠生辰属相,在家里都做什么。

杨翩翩也陪着说话,又问了纪晓棠读些什么书。

“大姐姐上次回来都说了,祖父也很高兴。”这是指杨阁老所著的《唐诗缀锦》。

杨大太太坐的不远,她一面跟纪二太太说话,一面眼睛不时地看向纪晓棠,看的很是仔细。

纪晓棠早已经听到了风声,心中明知是怎么回事,面上却丝毫不肯露出来。

“晓棠喜欢读诗,我们家除了祖父。诗才最好的,就是玄让了。”杨翩翩就道。

“我这几个孙儿,最疼的只有玄让。咱们两家是至亲,就让玄让来,见过纪老夫人和二太太。”秦氏接着话茬就说道。

这显然是早就对过词了,想让纪老太太和纪二太太再好好看一看杨玄让。

纪老太太和纪二太太不好推脱,有人出去,片刻的工夫,就领了杨玄让进来。

似乎因为屋子里都是女眷,杨玄让一进来还有些不好意思。一张脸上略微有些泛红。秦氏眼神不大好,没看到,杨大太太就看到了,给杨翩翩使了个眼色。

杨翩翩走下去。将杨玄让拉了上来。

“除了长辈们,都是自家姊妹,你不要如此拘束。”杨大太太又叮嘱了杨玄让一句,脸上慈爱之情尽显。

杨玄让又重新见过了纪老太太、纪大太太和纪二太太等众人,然后就被带到纪晓棠跟前来,跟纪晓棠行礼。

纪晓棠倒是没什么。杨玄让就显得局促了,他想看纪晓棠,又不好意思,一双眼睛偷偷地看,偏又紧张地到处都是破绽。

屋里里就隐约有了低低的、善意的笑声。

“祖父的《缀锦》我自幼就读,姐姐你最喜欢哪一首?”杨玄让局促地与纪晓棠搭话。

杨玄让才刚十二岁,面容肖似他的父亲杨绍,身量与纪晓棠相仿佛,是个还未长成的少年。纪晓棠不好不理他,却也不想与他热络,因此简略地答了两句,就很巧妙地转开话题。

杨家虽是找了借口让杨玄让过来,终究不好留他在女眷堆中久留,因此一会的工夫,杨阁老那边就打发人来将杨玄让给叫了过去。

杨老夫人秦氏看来身子真的非常不好,坐了这半晌,脸上就明显地露出疲色来。

“祖母上了年纪,且身子不好,只在后堂安养,家中就是来了客,也通不出来见的。今天纪老夫人、县主你们来了,祖母高兴,才能支撑到现在。”杨翩翩就告诉纪晓棠。

“不如我与纪老夫人往里面去,我们随意靠着说话,你们年纪小的,自在玩吧。”杨老夫人就提议道。

众人自然依从。

杨老夫人就扶着钟姨娘的肩膀起身,与纪老太太一同往又里面去了。纪家这边,是纪晓芸带着两个丫头跟着进去服侍。

外面这里,便是杨大太太、杨二太太带着人,招待纪二太太、姚氏等人。纪大太太和纪大奶奶都是杨家的姑奶奶,自然更加随意。

杨翩翩则请了纪晓棠出来,说是要带她到园子里逛一逛。

杨府花园占地颇大,也颇多奇花异木,清泉怪石,虽是寒冬时节,也有些可看之处,尤其是花园一角的梅林,在京城中也很是有名。

杨翩翩就带了纪晓棠来赏梅。

“…只下了一场雪,祖父吩咐了人,不准将雪扫了,一直留着,虽不如往年,也好能入眼。”杨翩翩一边慢慢地走,一面告诉纪晓棠。

梅林中疏影横斜,映着白雪,意境颇佳。

纪晓棠微笑点头,她看的出来。这梅林中的雪不仅没有扫过,应该还将别处的雪都移到了这里。梅林中的景色,半是天然,半是人为。且人为的很精巧。

可以看的出来,主人是相当风雅的人。

慢慢走着,梅林中前面就出现一座小小的山丘,山丘上一座绿瓦红栏杆的小亭子。

从山丘下往山上是一条青石小径,小径边每隔几步都有人服侍。显然,山上凉亭中此刻正有人在。

纪晓棠不着痕迹地放慢了脚步,此刻她已经能看到,山脚下,带着一众从人站着的人,正是杨玄让。

杨翩翩带她往梅林中来,不只是为了赏梅,还是为了让她再见见杨玄让。

杨玄让此刻也看到了纪晓棠和杨翩翩,立刻就带着人迎了上来。

“…祖父正在山上亭中,请县主姐姐上山一叙。”杨玄让行礼道。

“原来祖父在这里。这可好了。”杨翩翩的惊讶有些刻意,然而欢喜却并不是假装的。“晓棠,祖父听我和大姐姐说起过你,早就想请你来见见,叙谈叙谈,说你是他书中的知己,虽还没见到你的人,就已经将你当做忘年之交了。”

纪晓棠这才明白,不是杨玄让要见他,而是杨阁老等在此处。想要见她。

方才进了杨府,在正堂之上,大家已经相互见过了,杨阁老那时只跟她寒暄了两句。这个时候特意安排见面,想来是要好好跟她谈一谈。

对于杨阁老这个人,纪晓棠心中也有些好奇,且已经到了山前,自然不能拒绝。纪晓棠欣然点头,就在杨翩翩和杨玄让姐弟陪同之下。顺着青石小径上到山上亭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