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就回去跟老太太说。”纪二太太站起身来。

“娘.”纪晓棠就叫了一声。

“晓棠,还有什么事?”纪二太太问纪晓棠。

“没什么事。”纪晓棠轻轻吐出一口气,“等周姑娘出嫁,我会送一份丰厚的添妆。”

“晓棠你放心,聘礼方面绝不会亏待了她们,嫁妆咱们也替她置办。以后周姑娘嫁进纪家来,大家也会待她好。”纪二太太就说道。

纪晓棠笑着点头。

送走了纪二太太和杨氏,等秦震回来,纪晓棠就将她为纪大老爷寻了填房的事情跟秦震说了。

秦震对这件事情并不在意,纪晓棠说好,那就是好了。

萱华堂

纪二太太就将纪晓棠的意思跟纪老太太说了,纪老太太也是寻思了片刻,就点了头。

“抛开其他的不说,念红那孩子,还真是个妥当的好孩子。”而且,既然是纪晓棠的主意,纪老太太就相信,这肯定是一件好事。

纪老太太既然点了头,就打发人将姚氏请了来,亲自把事情跟姚氏说了。

“…那些说亲的,什么高门大户千金小姐,我都看不中,只觉得念红好。长的又周正,人又贤德稳妥。…纪家的门第,我就不说了,大老爷的人就在那,我也不需多说。以后念红进了门,我自拿她当亲闺女看待。二太太,还是大~奶奶,都是好相处的人…”

纪老太太耐心地说了许多,姚氏却没有立刻应承,当然她也没有拒绝,而是陪笑着跟纪老太太说,要回去与周念红商量商量。

周念红是个有主意的姑娘,有些事情上,姚氏还得听周念红的。

纪老太太是知道的,并没有生气,反而十分理解。

“强扭的瓜不甜,咱们都觉得好,还得孩子自己愿意,才是一件好姻缘。”纪老太太格外的通情达理。

姚氏离开萱华堂上房的时候,脚步却有些慌乱,甚至有些落荒而逃的意思。

只是纪老太太却并没有看见,老人家已经知道周念红会有怎样的答复,在想着要准备什么聘礼哪一天办喜事了。

第九十八章 填房

姚氏离开萱华堂的上房,脸上强装出来的镇定神色立刻就垮了。她几乎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了自家的跨院内。

她刚进院门,周念红就从跨院的上房接了出来。

“娘,你这是怎么了?”周念红一看到姚氏,就知道是出了事,忙就询问道。

“没、没什么。”姚氏支吾着说道。

周念红的目光闪了闪,就没有再继续追问,而是将姚氏搀扶着回了上房。

回到上房屋中,找借口将服侍的人都支了开去,周念红捧了一盏茶递给姚氏,看姚氏心不在焉地喝了茶,这才在姚氏身边坐下来,重新问起刚才的话题。

纪老太太平时闲着没事,有时候也会找姚氏过去说话。这些时候,姚氏总是高高兴兴地去,高高兴兴地回。纪老太太越是上了年纪,就越发心慈,对姚氏又格外的好,出手也很大方。

这次纪老太太找了姚氏去,姚氏和周念红都没有多想,以为还是跟平常一样。

“娘,是老太太跟你说了什么?还是…你碰到了什么人什么事了?”

周念红并没有问,是不是哪个下人给了姚氏脸色看。刚来住到馨华堂的时候,是有一些不长眼的下人见她们孤儿寡母,就小瞧了她们几分。不过这一两年住下来,不论是纪老太太还是纪二太太都待她们极好,也狠狠地罚了那些势利眼的下人,慢慢地,就再没人敢给她们母女脸色看了。

至于周念红询问的,姚氏是否碰到了什么人什么事,这其中的意思。就只有这母女两人知道了。

在周念红的几次催问下,姚氏终于开口,将纪老太太的意思跟周念红说了。

“老太太要你给大老爷做填房。”姚氏艰难地说出了这句话。

周念红顿时也呆愣住了。

“老太太…怎么会…”

不论是纪老太太,还是纪二太太,对周念红都很好,也很关心她的终身大事。之所以一直没有给周念红定下亲事的缘故,就是为了要好好地挑选。想要为周念红找一桩尽可能如意的亲事。

可是。不论是谁,都从来没有露出过要周念红给纪大老爷续弦的意思。

所以,乍一听姚氏这样说。周念红就愣怔住了。

“娘,你可听真了?”周念红看着姚氏。

“这样的事,娘还能听差了。”姚氏此刻已经慢慢地镇定下来一些,就将纪老太太的话都告诉给了周念红。

比起心情还有些激动的姚氏。周念红就镇定多了。

“我明白了…”

馨华堂上下所发生的事情,周念红大概都了解一些。比如纪晓莲怀了身孕。以及这件事对于馨华堂的影响。比如纪大老爷官复原职之后的所作所为。比如那许多上门说亲的人,少一半是为了纪晓芹和纪晓薛而来,多一半则是为了纪大老爷而来。

在馨华堂住了这些日子,对于纪大老爷的为人。周念红也心里有数。

她明白了纪老太太等人对纪大老爷的担心,也明白了她们为什么会选她做纪大老爷的填房。

除了一开始的愣怔,周念红对这件事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反应。也没有流露出明显的反感来,这就让姚氏很是惊讶。

“念红…”姚氏知道女人是个要强的性子。“念红,你怎么想的,尽管跟娘说。娘知道你,委屈都搁在肚子里,眼泪也是背着人流。这件事,老太太也没说死。老太太说,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意思。你若是不愿意,她们也不会勉强。”

“娘,话是这样说。”周念红也相信,如果她真说不愿意,纪家是不会强要她嫁给纪大老爷的。

但是,纪老太太既然说出口了,她能说不愿意吗?

“孩子,终究还是要委屈了你吗?!”姚氏就哭了。

“娘,你不要这样。”见姚氏哭了,周念红反过来安慰姚氏。

“娘,这对我来说,已经是难得的好亲事了。”顿了片刻,周念红又说道。

周念红的语气很平静,并没有丝毫赌气或者勉强的意思,她说的竟然是实话。

“这怎么说?”姚氏还是泪眼婆娑地,哑着嗓子问周念红。她当初跟着纪老太太来京城,知道会跟纪大老爷见面。

那个时候的她,对纪大老爷并不是没有心思的,但是具体要不要做,要做什么,她其实并没有清晰的想法。

到了京城之后,纪家人待她们母女非常好,这让她的那些算计都完全用不上。

而渐渐地,尤其是经过了纪大太太的事情,她也看清了纪大老爷的为人。她对纪大老爷再没了任何的念想,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儿女,她也不需要去跟纪大老爷说什么做什么了。

纪大老爷绝非良配,而且毕竟还有多年前退婚的那件事,姚氏并不希望周念红嫁给纪大老爷。

“大老爷为人如何,暂且不去说他。就算是给我另外安排亲事,也不能完全保证那男人就是真的好。”

纪大老爷当年待纪大太太不好吗,只怕在当年的纪大太太眼睛里,纪大老爷就是这世界上最好的男人了,但是最后的结果又怎么样呢。

不说纪大太太,就是姚氏在这之前,只怕还对纪大老爷心存幻想吧。

周念红认为,纪大老爷的人品如何,她是可以不介意的。

“…明媒正娶,我就是馨华堂的大太太。而且,老太太会待我好,二太太是菩萨一样的人,就是大~爷大~奶奶,也都通情达理…”

“这样的人家,只怕几辈子打着灯笼都难找的。我嫁进去,再不担心会有婆媳矛盾,妯娌争锋。女人这一辈子,还求什么呢。”

周念红并没有太多的犹豫。就决定答应这门亲事,不是因为纪大老爷,而是因为纪家除了纪大老爷以外的其他人。

周念红将事情想的这样透彻,让姚氏惊讶万分。

但是惊讶过后,姚氏也不能不承认,周念红的想法并没有错。

可是,为了女儿。姚氏还是有些不甘心。

“这还是…委屈了…”

“娘。”周念红不以为然,她知道姚氏要说什么。“娘,别说是我了。你看县主。”

以纪晓棠的家世、才情和本领,依旧没能够嫁给意中人。她周念红何德何能,想要事情十全十美呢。

“老太太看中了我,是我的福气。”

姚氏见周念红的态度坚决。心中虽然还略有些纠结,却也跟着点了头。周念红说的不错。以她们家如今的情况,周念红能嫁进纪家,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门好亲事。

从此以后,不仅周念红的后半生再没什么忧虑。就是她,尤其是周桥的这一辈子的前程也都不用再担心了。

“我听老太太说话间流露出来的意思,这件事。只怕还是安王妃的意思。”姚氏又慢慢地告诉周念红。

“那就更没什么好说了。”周念红更加干脆,“娘。这门亲事,咱们答应了吧。”

关于纪大老爷的亲事,纪老太太一开口,姚氏母女很快就答应了下来,这还是姚氏带着周念红亲自到纪老太太跟前表的态。

纪老太太其实知道,姚氏是有些心结的,然而周念红却没有丝毫的勉强,这让纪老太太非常高兴。

说通了姚氏母女,纪老太太没有耽搁,立刻就让人将纪大老爷叫到跟前来。纪老太太从来不会拐弯抹角,因此就开门见山地跟纪大老爷说了。

“…那些上门来提亲,主动给你相看的,她们是奔着什么来的,你比我还清楚,我就不说了。那样的人,怎么能做正头夫妻,我们纪家断然不能让那样的女人进门。”

接下来,纪老太太就告诉纪大老爷,她已经给纪大老爷挑好了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模样、性情,都是一等一的好,家世略差了一些。可如今咱们的家世,也完全不用介意这些的。”

此刻的纪大老爷当然也不是当年的纪大老爷了,对于女方的家世他已经不那么在意。而且,纪老太太说的一等一的模样性情,多少还是打动了他。

但是纪大老爷不可能立刻应承,其实他有些好奇。

纪老太太很少出门,她能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呢。

“你也认识的,”听纪大老爷这样询问,纪老太太立刻就说道,“知根知底的好孩子。”

听到周念红的名字的时候,纪大老爷不是不吃惊的。他甚至提出了反对,说是差了些辈分,而且还是亲戚。

“…不过是怜惜她们母女,带进京城来,以亲戚的身份让她们留在府里头,其实不知早几辈子就出了五服了,且又不是同姓。”

这个辈分的问题,完全就不是问题。

过了最初的惊讶,纪大老爷不是不心动的。周念红芳华正茂,且模样周正,平时态度端庄,自有一股迷人的风韵。

即便是如此,纪大老爷也没有立刻答应下来。

而纪老太太也一反常态,虽一心要做成这件事,却并没有强要纪大老爷点头。纪大老爷从萱华堂离开,就遇到了纪二老爷。

纪二老爷让厨房安排了酒席,兄弟俩把酒言欢,不知道纪二老爷劝了纪大老爷一些什么,转天,纪大老爷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纪晓棠那里自然是立刻就得到了消息。

“这件事情定下来,也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可以死心了。”纪晓棠很满意。

纪大老爷和周念红的婚期,就定在冬月初十。

在这之前,纪晓棠就挑了个好日子,往馨华堂来。

到了馨华堂,一家子在萱华堂坐了,说了一会的闲话,男人们都去了别处,纪晓棠就吩咐人,将周念红请来。

两下已经定亲,正在筹备婚事,姚氏母女三人依旧住在馨华堂。不过,纪二老爷已经安排好了,到了成亲的那一天,会送周念红往隔壁胡同的一所宅子里发嫁。

那所宅子已经被纪家买下来,如今是是姚氏母子的产业。

之前,姚氏和周念红就提出来,周念红要嫁进馨华堂,姚氏和周桥依旧在馨华堂住着似乎就不大好,所以想要搬出去住。

这个提议,立刻就被纪家人给回绝了。

周念红出嫁之后,就只剩下姚氏和周桥,纪家人怎么会放心让这母子两个单独出去居住。

一家人在一起商量出这样一个办法来。

给姚氏母子置办一所宅院,一来可以发嫁周念红,另外,等周桥以后长大成~人,要成家立刻了,也能有自己的房宅产业。

而在那之前,姚氏和周桥依旧还在馨华堂住着,方便纪家照看。

对于这样的安排,姚氏母子都喜出望外。

正像周念红说的那样,纪家这样的人家,是打着灯笼再也难找的,她根本就不去考虑纪大老爷这个人,为了这个家,她也非常愿意嫁进来。

所以,如今备嫁的周念红依旧在纪老太太的小跨院住着。

下人出去,一会的工夫就带了周念红回来。

毕竟是要出嫁的姑娘,而且见的还是婆家的人,即便是周念红这样大方的性子,进门来的时候还是红了脸,低了头。

周念红给纪晓棠行礼,纪晓棠忙让人将她扶起来,安排她在自己的身边坐了。

“…这桩亲事,大半是我的意思,希望你没有勉强。”纪晓棠很知心地跟周念红说话。

“王妃的意思,总是没有错的。”周念红脸上红晕未褪,说话还是和平时一样爽利安稳。“我并没有勉强。”

这样说出来,也就只差说她很愿意了。

纪晓棠点了点头。

“家和万事兴,你能嫁进来,我以后也不用再操心了。”

“王妃放心。”周念红郑重地承诺,“能做纪家的媳妇,是我的福气。”

纪晓棠见周念红确实没有丝毫的勉强,也就放下心来,随即就让人将她给周念红准备好的添妆拿了上来。

姚氏进京的时候,带了周家的全部家私。那些财产在她们当地算是可观,到了京城却根本算不得什么。纪家给了姚氏丰厚的聘礼,姚氏给周念红准备嫁妆也很舍得花钱。

但是,对于馨华堂如今的家世来说,周念红的嫁妆还是显得微薄。

第九十九章 筹码

纪老太太和纪二太太都考虑到了这一点,私下里给周念红补贴了不少。纪晓棠当然也了解周念红的家境,原先带着她出门,都要助她些头面首饰,何况现在是周念红出嫁的大事,而且这桩亲事,还是她的主意。

纪晓棠送了周念红一套赤金镶宝的头面并一套赤金点翠缀珠的头面,另外又送了她四个彩缎、四个妆花,四个蜀锦并四个杭绸,除此之外还有一张田契。

那是京城外一个小庄子,有百亩良田并十几间的房舍。这样的一座小庄子,在清远也算得上是笔财产了,而放在京城,价值更是翻了几番。

周念红赶忙就站起身来,头面首饰并尺头她都可以安心收下,但是庄田她却不肯收。

她就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会将田宅当做添妆的。也只有家境极好,且极心疼女儿的人家,才会将田宅当做嫁妆。

“我既然给了你,你尽管收下就是。”纪晓棠就笑着,一定让人将田契塞到周念红的手里。“我知道,你家中虽然遇到了事,但银钱都是有的,你~娘也舍得给你置办嫁妆。只是在这京城,田宅难买,我这手里正好有,送给你,也是我的一份心意。”

“你不要过意不去,若是心存感激,以后就好好做纪家的媳妇。你知道,祖母,我娘,我们大家,都取中了你这个人。”

纪晓棠这样说,周念红还是有些迟疑。

纪老太太就大笑。

“晓棠给你的,你就收下,这可有什么呢。说到底,这些东西以后还是纪家儿孙的!”

周念红的嫁妆。以后自然会留给她自己的儿女,那自然是纪家的血脉。

纪老太太这样说,大家也都跟着笑,说老太太真是太实在了。

周念红脸色绯红,只好将地契收了起来,就算是收下了纪晓棠的添妆。

纪大老爷要续弦,纪家人都知道纪大老爷不靠谱。为这件事十分烦恼。如今定下了周念红,大家就都放了心。

冬月初十,馨华堂大半喜事。

这一天。只有秦震往馨华堂喝了喜酒,纪晓棠并没有去。她如今的身子有些沉重,不是十分必要的事情,也就不再出门了。

等秦震回来。就将婚礼上的情况都跟纪晓棠说了。

纪大老爷这门亲事办的十分热闹,不仅宾客盈门。就是宫里头也送去了赏赐。

韩太后、隆庆帝和韩皇后都有赏赐之外,贵妃纪晓莲也送了贺礼,并打发人传达她的口谕,让纪大老爷带着新娘子进宫去与她见面。

这都是意料中的事。纪晓棠并不惊讶。

秦震一边脱换了大衣裳,身上带着些微的酒气坐到了纪晓棠身边。

“这门亲事定的很好。我看有几户人家似乎还不甘心,意思依旧想要往大老爷身边塞人。”秦震靠近纪晓棠。在纪晓棠领口嗅了嗅,一面低声说道。

纪晓棠不客气地拍开秦震。

秦震好脾气地笑笑。略微坐正了些,又依旧歪过来,却再没有其他的举动。纪晓棠也就由得他,且乐得靠在他的身上。

她身子沉重,靠着秦震可比倚着靠枕舒服多了。

“大老爷已经娶了亲,他们还要塞人,难不成要自家女儿到馨华堂做妾不成?”纪晓棠微微挑眉,问秦震。

“那也未尝不可。”秦震笑。

那些人家不仅有亲生的嫡女,还有庶出的女儿,旁支的适龄女子也肯定不少。

“我打发人给祖母送个信儿,祖母若发威拦着,凭他是谁,也休想送人进馨华堂。”纪晓棠就说道。

对于纪老太太的霸道不讲理,秦震颇有耳闻,听纪晓棠这样说,忍不住呵呵地笑了起来。

纪晓棠就知道,秦震今天的酒肯定是略有些多了。

“怎么这样高兴?”纪晓棠就转了话题,问秦震。

“想着咱们的儿子快要出生了,所以高兴。”秦震立刻答道。

“就没有别的事?”纪晓棠又问。

“别的事,都是小事。”秦震低语。

也就是说还有别的事,不过秦震没有主动说,纪晓棠也就不再追问。

若真的是什么要紧的事情,秦震自然会告诉她。

慈宁宫

韩太后面若寒霜,跪在她面前的封常硕低垂着头,额头上冷汗直冒。

这种情形可以说是十分罕见的,知道的人见了就会明白,这一定是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否则,韩太后怎么会舍得对封统领发脾气,封统领在韩太后面前又怎么会这样畏首畏尾。

“…都是你治下不严!”

韩太后冷哼着训斥封常硕。

封常硕连连请罪,根本就不敢辩解。

他这样,倒是让韩太后的火气消减了一些。

韩太后就让封常硕在地上跪着,没有再理会他。一会的工夫,方嬷嬷就急匆匆地走了进来。方嬷嬷走到韩太后跟前行礼,又上前附在韩太后的耳边,如此这般说了些什么。

“可都弄清楚了?”韩太后沉声地问道。

“回禀太后,再没有疑问了。”方嬷嬷笃定地说道。

韩太后耷~拉下眼皮子,沉默了片刻,随即抬起头来,两眼中寒光闪现。

“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了。”这句话,是吩咐封常硕的。

封常硕立刻应诺,他明白,韩太后将这件事情交给他去善后,其实是给了他机会,让他去将功补过。这样的机会,他当然不会放过。

封常硕的态度,又让韩太后的心情好受了一些,因此她说话的语气也柔和了下来。毕竟,眼前的这个男人,是现在唯一能够带给她快乐的男人,暂时还没人能够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