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煊现在已经能够看见东西,且几乎是对这个世界的一切东西都充满着好奇心,尤其是在他面前移动的东西。

何况,这枚玉佩不仅润泽无暇,且雕工精致,非常漂亮。

秦煊的大眼睛就跟着这枚玉佩转了起来。

小孩子真心喜欢什么东西,那种表情是非常能够触动人心的。

隆庆帝高兴极了,就将玉佩往秦煊的怀里又送了送。秦煊的小胳膊还不大灵活,不能就抓~住玉佩。隆庆帝干脆将玉佩塞到了秦煊的手边。

秦煊这下高兴了,一只小手立刻就握住了玉佩的一边,为了抓的更稳当些,他的另一只小手也立刻跟着抓了上去。

隆庆帝小心地松开手,秦煊两只小手稳稳地握住了玉佩,就放在了自己肉呼呼的胸前。

“煊儿收下了。”隆庆帝大笑,“四弟,你不必再说什么了。”

秦震只能无奈地笑着摇头。

秦煊抓了一会玉佩,高兴的咧嘴笑,再次露出粉红色的牙床来,嘴角还溜出了口水。纪晓棠就看着他慢慢地将玉佩往嘴边送了过去。

纪晓棠莞尔,忙就上前,将玉佩从煊儿的手中取了出来。

“陛下送的礼物太珍贵了,还是先收起来,等煊儿大一些,再让他随身戴着。”

隆庆帝自然点头。

纪晓棠就将九龙玉佩放进锦匣中,亲自收了起来。

隆庆帝的精神很好,但毕竟是久病的人,又逗了秦煊一会,脸上就露出疲色来。旁边服侍的中官瞧见了,就劝隆庆帝回宫。

隆庆帝在安王府这里盘桓了这一会,出宫的时间已经很长了。

隆庆帝这次出来,是背着韩太后的。

“陛下就在我这里休息休息。一会我与晓棠还备下一桌小酒席,请陛下吃煊儿的满月酒。”秦震就忙说道。

隆庆帝往墙边的自鸣钟瞧了一眼,笑着轻轻叹一口气。

“我还是回去吧。出来了这一会子,只怕已经惊动了太后。若是让太后再为我着急劳心,就不好了。”隆庆帝说就要回去。

秦震和纪晓棠深知韩太后对隆庆帝的控制欲,也知道隆庆帝对韩太后的忌惮,因此也就没有继续深留。

“我送陛下回去。正好进宫给太后请安。”秦震一面吩咐人准备车驾。一面就对隆庆帝说起了韩太后下旨,要纪晓棠和煊儿进宫的事。“煊儿刚满月,还不曾离开过安王府。如今天冷。我们也有些不舍得他出门…”

秦震说的很含蓄,且合情合理。

隆庆帝点头。

“四弟说的对,煊儿尚小,不宜来回颠簸。让晓棠尽管在家中好生照料煊儿。太后那里,都在我身上。”隆庆帝很笃定地说道。

秦震和纪晓棠打定了主意。不带秦煊进宫去见韩太后。有秦霖珠玉在前,韩太后也不能真的将他们怎么样。然而,隆庆帝将这件事揽了过去,自然是更好。

秦震和纪晓棠都没跟隆庆帝客气。忙就向他道谢。

隆庆帝的笑容微微有些发苦。

“…这件事,我总还是能做得到的。”

隆庆帝的言外之意,纪晓棠自然听明白了。也只能是暗自叹息。

秦震和纪晓棠送隆庆帝往外走。

“…这里,我从前是曾经来过的。”隆庆帝一边走。一边四下看了看,感慨着说道。“自从做了皇帝,我已经记不清多少年没有出过宫了。…还是从前有父皇在,做太子的时候,日子自在一些…”

等在二门外上了马车,隆庆帝依旧有些依依不舍。

“不知道下次再来会是什么时候了…”

这个问题,纪晓棠也没有答案。

她和秦震倒对隆庆帝很欢迎,不论隆庆帝什么时候来安王府都可以。但是两人心里都明白,韩太后是绝不会允许的。

这样想来,纪晓棠越发明白了隆庆帝的感慨。

一个被亲生~母亲控制的,完全不能自主的皇帝,可不就是还没有做太子的时候自在吗?

秦震亲自送隆庆帝回宫,纪晓棠则和纪二老爷、纪二太太重新返回了煕春堂。

纪二老爷终于有机会将煊儿抱在了怀里。他抱孩子的姿势非常娴熟,煊儿在他的怀里没有任何不适。这样一看也就知道,纪二老爷以前是没少抱孩子的。

“你姐姐那个时候,你爹爹不在家,后来又带我去了外任上,也没机会怎么照顾你姐姐。后来你生下来,又健康又活泼,你爹爹喜欢的不得了。每天下衙了,总要抱着你逗一会。一开始,他也不会抱孩子的…”

“陛下倒是通情达理,肯体谅你们,为你们着想。”纪二老爷娴熟地抱着秦煊,一面抬起头来对纪晓棠说道,“只是太后那里,时间长了,总觉得有些不好应对。”

“是啊。”纪二太太也跟着点头,“是不是以后都不能带煊儿回馨华堂了?”

“没有妨碍的。”纪晓棠笑了笑,“如今的太后,已经不是从前的太后了。她不能把我们怎么样。”

“还是要小心谨慎些为好。太后经营多年,树大根深…”纪二老爷语重心长地嘱咐纪晓棠。

“爹爹的话,我记得了。等王爷回来,我也会对他说。”纪晓棠立刻就说道。

纪二老爷欣慰地点了点头。

“爹爹今天是不是就要接娘和长生回去?”纪晓棠问纪二老爷。

纪二太太在安王府已经住了一个多月了,她是馨华堂后宅的当家人,上有婆婆需要服侍,下还有另外一个怀~孕的女儿需要照看。

“你姐姐的肚子很大了,太医们看过,说是怕日子会提前。”纪二老爷就说道。

“那就让娘回去吧。娘能照顾我这么久,已经很难得了。我也总不能霸着娘,不让娘回去。”纪晓棠就笑着说道,“不过,长生倒是不急着回去。他在我这里住的很好。”

纪晓棠刚定下亲事,还没嫁过来的时候,长生就说过,以后要跟着他阿姐到姐夫家里来住了。

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商量了一下,对于长生留在安王府,两人都很放心。

“问问长生的意思吧。”纪二老爷就说道。

说起来,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也是很难得的父母了。他们并不像其他做父母的那样,事事都固执己见,要为儿女们做主,相反,他们很照顾儿女的情绪,遇事都可以商量,让儿女从很小的时候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自主。

很快,纪晓棠就打发人将长生叫了过来。

长生刚刚睡醒,进来给纪二老爷、纪二太太和纪晓棠行过礼,就凑到了煊儿跟前,做鬼脸逗煊儿笑。

“娘要回馨华堂去了,你跟娘一起回去吗?”纪二太太就问长生。

“娘,咱们这就要回去?阿姐和煊儿跟咱们一起回去吗?”长生立刻就抬起头来问道。

大家都被长生的话给逗笑了。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也就知道,长生舍不得纪晓棠和煊儿。

“孩子话!”纪二太太笑,“你阿姐以后会带着煊儿到馨华堂来看咱们,可没有跟着咱们回去过日子的道理。你是留下继续住着,还是跟娘回去。”

“你祖母也很想你。”纪二老爷笑着说道。

长生就有些纠结起来。

“我也有些天没有看见祖母了,我想祖母。我舍不得阿姐,舍不得煊儿。”而且,王府里头还有秦荧这个玩伴,王府的教授也是个挺不错的老人家。

长生在安王府很快乐。

“舍不得你阿姐和小外甥,那就不要走,留下来就是了。”秦震突然从外面回来,就将长生给抱了起来。

“王爷回来了,怎么这么快?”纪晓棠忙就起身,吩咐人拿衣裳来给秦震换,又让人投了帕子,给秦震擦手。

秦震跟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见礼,换了衣裳后,就在炕上坐了。

“太后已经知道陛下私自出来…”

对于隆庆帝私自外出的事情,韩太后很生气,却有很多话不好当着秦震的面说。因此,纪晓棠和秦煊不能进宫的事情反而成了小事,韩太后根本就没有计较,就让秦震回来了。

估计这个时候,韩太后正跟隆庆帝发脾气呢。

第一一零章 权力

不过,纪晓棠和秦震也并不担心隆庆帝。韩太后绝不会对隆庆帝怎么样,恰恰相反,最希望隆庆帝能够长命百岁的,就是韩太后了。

秦震知道纪二太太要回馨华堂。

“岳母尽心照顾晓棠,帮了我们良多。”如今纪二太太要回去服侍纪老太太,照顾纪晓芸以及料理家务,秦震也不好强留纪二太太,却希望把长生留下来。

“而且,现在天色已经晚了,岳母不如再留一天,等明天我亲自送岳母回馨华堂。至于长生,就让他在王府多住些天,跟着王府的教授,不至于耽误了他的功课。他和荧儿也是个伴儿。”

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都觉得秦震说的有道理,就应承了下来。

秦震当即就吩咐下去,另外准备了宴席。宴席就设在煕春堂,也没有外人,就是纪二老爷、纪二太太、秦震和纪晓棠,秦荧和长生也跟着一起坐了席。

晚宴上,秦震劝酒殷勤,纪二老爷又非常高兴,就喝的多了一些。纪晓棠干脆打发人去馨华堂传了话,将纪二老爷也留在安王府中过了一夜。

转天,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在王府用了早膳,秦震就准备了车马,亲自将两人送回了馨华堂。

秦震不仅亲自送了两人回去,另外还带了满满一车的礼物,这是对纪二太太照顾纪晓棠月子的答谢。

长生也跟着秦震一同回去了馨华堂,却是给纪老太太请过安之后,又跟着秦震一起回来了。他不像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那样身上是有着担子的,他愿意在安王府住多久,就可以住多久。

秦震很喜欢长生。更知道纪晓棠与长生姐弟之间感情极好。长生住在安王府,纪晓棠高兴,他也高兴。

秦震带着长生回到煕春堂,就立刻打发了长生往王府教授处去上课。

煊儿此刻被带去奶娘那里睡觉,纪晓棠正有闲暇,就和秦震一起检点起煊儿满月收到的礼物来。礼物五花八门,却都贵重的很。

其中。又以馨华堂、韩阁老以及肃王府送的礼物最为厚重珍贵。

当然。最为贵重的,还是隆庆帝送的那块九龙佩。

“陛下寻常都戴着这块玉佩,如今送给了煊儿。只怕大家很快就会知道了…”纪晓棠目光流转。那块玉佩太扎眼。即便隆庆帝不说,也根本就瞒不住人。

只是不知道大家伙知道了这件事之后,会是怎样的反应。

慈宁宫

韩太后用过了早膳,在书房批阅了一会奏折。就觉得心神不宁。

因为隆庆帝私自出宫的事情,她昨夜几乎又是彻夜未眠。今天早上用膳也没什么胃口。韩太后皱着眉,将手中的笔重重地放下,就叫了书房外服侍的中官进来,问隆庆帝是否起来了。

中官就向韩太后禀报。说是隆庆帝大约是昨天出宫劳累着了的缘故,到现在还没有起来,而且还有些旧病复发的苗头。

韩太后听了这样的禀报。更加心神难安。她想了想,干脆吩咐人备了步辇。就往乾清宫来。

很快到了乾清宫,听服侍的宫人说了隆庆帝依然未起,韩太后也不让人往里面回禀,就径直带着人往隆庆帝的寝宫来。

等韩太后到了隆庆帝的寝宫,隆庆帝已经在炕上坐了起来,显然还是得到了消息。

“母后怎么这么早来了?”隆庆帝在人服侍下迅速地穿了袍子,就给韩太后行礼。

韩太后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隆庆帝,慢慢地在一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什么时辰了还早?陛下觉得身子怎么样,要不要叫了太医来?”韩太后问隆庆帝。

比起昨天来,隆庆帝的脸色有些不大好,眼下一圈青黑,精神也有些萎靡。

“太医早上已经来诊过脉,我的身子并无大碍,请母后放宽心。”隆庆帝立刻就说道。

“我怎么能够放宽心!”韩太后有些压抑地爆发了,如此这般地数落了隆庆帝一番。

隆庆帝安静地听着,不管韩太后说什么,他都没有出声反驳。

韩太后说了半晌,似乎就感觉有些口干。旁边服侍的宫人忙就献上茶来,韩太后身边的宫女接了,不动声色地检验了一番,才奉给了韩太后。

韩太后略抿了一口茶水,幽幽地叹气。

“陛下,我说这么多,究竟是为了陛下好。忠言逆耳,陛下应该知道,这天下间,能够如此不避嫌疑为陛下着想的,只有我这个母亲的了。”

“母后的一片慈心,我都知道。”隆庆帝半垂着头。

“陛下说知道,若陛下肯照着我说的行,也不枉我这般呕心沥血。我也是上了年岁的人了,不为了陛下,我何苦如此。最后却落得难做人,不仅众臣背后非议我,就是陛下,也跟我有了嫌隙!”韩太后的语气很是伤感,眼角的余光却有些凌厉地觑着隆庆帝。

隆庆帝依旧垂着头,他知道韩太后之所以说的这样哀切,是因为担心的缘故。

韩太后担心他私下里与秦震走的太近。

他与秦震如果走的近了,会发生什么事呢。他的母后口口声声说是为了他,其实真正挂在心上的,就只有权柄罢了。

这是他早就看明白的事情,但是每一次真切地面对,还是心如刀绞。

不过,现在,随着他的身子越来越糟糕,心如刀绞慢慢地就变成了心如死灰。

隆庆帝心中发苦,面上神色越发恹恹地起来

“母后的教导,我都记在心里,再也不会违逆了母后的意思,让母后忧心。”这是完全放弃,完全听任韩太后摆布的态度和意思了。

韩太后看着隆庆帝,就缓缓地点了点头。她的目光落在隆庆帝腰间某处,突然停了下来。

“陛下。你的那块九龙佩呢,怎么没戴在身上?”韩太后问隆庆帝。

有那么一瞬间,隆庆帝都想找个借口暂时将韩太后支应过去,不过转念想了想,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决定还是对韩太后实话实说。

“昨天去看了煊儿,就将玉佩留给了煊儿。”

隆庆帝的语气淡淡的。但是听在韩太后的耳朵里。却仿佛雷击一般。

“什么?”韩太后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隆庆帝又平静地将方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九龙佩,被我送给煊儿做满月贺礼了。”

“你…你怎么可以将九龙佩送给别人!”韩太后几乎是歇斯底里般地发作了起来,“你难道不知道那玉佩的意义?那是你父皇册封你做太子的时候赏赐给你的。那也是你父皇做太子的时候,他的父皇赏赐给他的。你难道不知道,那虽然不是太子的玺印,可也意义也差不多?!”

“你。你就将他给了煊儿,你是什么意思?文武百官知道了。会怎么想?”

韩太后质问着隆庆帝。

隆庆帝却是一脸的淡然,似乎对这样的问题根本就无动于衷,又或者,对于这个问题。他早就深思熟虑,已经有了确定的答案。

而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韩太后绝不想看到的。

“母后。这天下不是文武百官的。他们怎么想,又有什么。我将玉佩给了煊儿。是我高兴给他。我和喜欢煊儿。三弟和晓棠也愿意让煊儿亲近我!”

“他们愿意让煊儿亲近你!他们当然愿意!可煊儿再好,终究不是你的儿子。你不为自己想想,难道也不为你自己的儿子想一想。别人的儿子再好,终究不是你的骨肉!”韩太后气急了,这些话几乎是冲口而出。

而且就算是亲生的儿子,有时候还要跟你离心离德呢。

后面这句话,韩太后只在心里默默地念诵了一遍,终究没有说出来。

然而,她的话,却已经足够刺痛隆庆帝了。

隆庆帝苍白的脸上突然泛起两抹鲜红来,一双眼睛也异常地明亮了起来,那里面闪着的是痛苦的光。

“我自己的骨肉!母后告诉我,我自己的骨肉在哪里?母后是要告诉我,是纪贵妃肚子里怀着的那个吗?”

隆庆帝盯着韩太后。

韩太后愣怔了一下,顿时语塞。、

见韩太后不说话了,隆庆帝却冷笑了起来。他目光冷冷地看着韩太后,仿佛是两根尖锐的冰锥,直刺到了韩太后的心里。

“陛下…”

“母后,我累了。”隆庆帝并没有什么举动,坐在那里,浑身却仿佛散了架一般,额头上湿漉漉地,仿佛是刚从水里面出来似的。

“陛下…”韩太后心中一阵刺痛,隐约觉得大事不好。

隆庆帝却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母后,那玉佩我已经送出去,不会再收回。母后也不要再做什么画蛇添足的事情。母后,我累了…”

韩太后几乎是有些失魂落魄地从乾清宫离开的,她走了之后,随后就有太医院的太医们赶到了乾清宫。

隆庆帝又病了,不过这个消息却被韩太后给隐瞒了下来。

先是因为纪贵妃怀~孕,后来是隆庆帝的身子转好,宫里的情形已经渐渐的恢复起来,如果这个时候突然传出隆庆帝又病了的消息,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

韩太后一面隐瞒隆庆帝的病情,一面吩咐了太医院加紧治疗和调理隆庆帝的身体,

回到了慈宁宫,韩太后坐到书案后头,心情却久久的不能平静下来。

九龙玉佩已经送出,再也没有什么好挽回的法子了。如果她太过紧张,做出什么事情来,反而会让众人的目光集中到九龙佩和安王府的身上。不如就顺一次隆庆帝的意思,她这里云淡风轻,想要拿那块玉佩做文章的人们也就无从下手。

眼下更重要的,还是隆庆帝的身体。

想到这里,方才隆庆帝额头湿漉漉的样子就再次浮现在了她的面前。

那个样子…韩太后抬手捂住胸口,压住胸口泛上来的阵阵刺痛。

无论如何,隆庆帝得活下去,就算是强撑着,他也得撑到纪晓莲产子。

而且,纪晓棠这次一定要生下太子来。

只有这样,她才能够保住地位,才能够保住她手中的权柄。至于那之后的事情,韩太后现在已经无暇,或者说是根本就不愿意去想了。

韩太后定了定心神,就将方嬷嬷叫到自己的身边,如此这般低低的声音吩咐了一番。

方嬷嬷一开始也是脸色剧变,不过到了最后还是慢慢地镇定了下来,对韩太后说了一声遵命。

“这是关乎社稷和身家性命的事,你一定要办妥,且不能留下任何痕迹。”最后,韩太后还叮嘱了方嬷嬷了一句。

“太后娘娘放心,这件事,我一定办的妥妥当当,不负太后娘娘多年来的恩典。”

“这件事,我也只放心你去做。”

韩太后这边打发了方嬷嬷去安排,就有中官进来禀报。

镇山关的祁佑年又送了奏折来。

韩太后听说是祁佑年的折子,不由得精神一震,忙让人将折子送了上来。

祁佑年又送了折子进宫,几乎是在韩太后打开折子的同一时刻,纪晓棠就知道了消息。祁佑年不仅送了折子进宫,还另外送了一份厚礼来安王府。

远在镇山关,祁佑年却耳聪明目,对京城中发生的事情都十分清楚。纪晓棠产子,祁佑年就打发人给送来了满月礼。

成大忠带着礼物来的时候,秦震也在,这一次秦震没有回避,而是在多福轩和纪晓棠一起见了成大忠。

成大忠看见秦震在场,也没表现出多少惊讶来。他中规中矩地给秦震行了礼,话却都是对着纪晓棠说的。

过去的一年,祁佑年在北边屯田初见成效,因此这个冬天,镇山关虽算不得富足,兵民们的日子却也过的不错。

但这并不代表镇山关就平安无事了。

北蛮几次派小股兵力试探和骚扰镇山关,都被祁佑年带兵给打了回去。不过祁佑年一直都控制着手下,并没有将战局扩大。

镇山关元气恢复了一些,但是想要在与北蛮对战中有更多的必胜把握,则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成大忠对战事只是几句话就带了过去,对于纪晓棠询问的祁佑年的衣食住行却回答的很是详细。

第一一一章 春雨

祁佑年在镇山关一切都好。

“元帅闲暇时还是爱读书,每天常常读书至深夜。当时去的匆忙,并没有带多少书卷,如今都翻的破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