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等到那客人坐上了小车,从村子里开走。

两口子依依不舍的站在路边目送。

旁边村民们闲着过来打听,“又是拍抖音的?唉,如意啊,你们这是坐地捡钱啊!”

白来的一百它也是钱啊!

于如意媳妇忍不住放声大笑,“哈哈哈哈哈……”

她要进城买房,买大的!

“走,他爸,咱回去,我给你做红烧肉,你多补补!”

第64章 自给自足

华国自古多人才。

有的人,天生聪明,哪怕从前大字不识一个,但只要给他机会,那就能创造奇迹。

在几千年的历史里,无数的故事都证明了这一点。

到了现代,衣食无忧,社会安定,空闲的时间多了,民间的能人那更是多如牛毛,绝活无数。

像于如意这样的民间发明家,从前可能也就是小范围的出个名,最多当个网红,对实际的生活并没啥改善,但打从这个秋天起,好几位发明家,都发了笔小财。

跟人家那一夜暴富中了彩票的肯定不能比,但上县城里买个房,换个夺人眼球的新车,那是没问题的。

这样的情况,自然是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华国最近科技发展有些猛,对手各国们都在担心,再不找到关键所在,被华国远远拉开距离,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关注到民间发明家靠转让专利致富这些事情之后,有那老牌资深搞情报分析的就琢磨上了。

莫非,华国的秘密武器就在这些让人觉得很普通的发明里?

不行,绝不能让华国人占了太多先机,他们也要买!

买回去做研究,就不信华国人能做到的,他们这么优秀的X国人做不到?

于是代理人,中间商,跨国集团亲自上阵的,都纷纷来到华国,好一通买买买。

不光于如意的迷你风力造纸机技术,还有食用油转燃油技术,水力微型发电技术,太阳能循环制盐技术等等……都被卖了七八次,挣上了好几份的转让费,县城房转省城房,省城房变京城房了!

至于华国民间那些还没被买的发明,也乘着这股子东风,转让(忽悠)出去不少……比如周易原理的防辐射坐垫,太阳能直接转化的空调扇,可防身保健和充电的鞋垫等等,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致使华国民间,甭管哪行哪业,研究好学,蔚然成风。

但这会儿朝圩村的人根本想到自己这一村的小蝴蝶,居然引起了那么多的大漩涡。

他们看着造纸厂的图纸,热烈讨论过后,已经开始动手建厂子了。

于如意的迷你造纸厂那是真迷你,听着是造纸厂,可造好了以后只需要一个人看着,都不怎么需要动手,只要保证自动处理的过程中,没有漏跳滑轨开栓的就好。

当然了,在拿到原始资料以后,还是请专业人士做过精简和改进的,让整个造手纸的过程,更加方便和丝滑……

其实这些民间技术,让真正的专家来做,也不是做不出来,而是有个时间和成本在里头。

给于如意三十万,他两口子能美得一星期睡不着觉,但给专家三十万,专家只会把支票扔回来并且表示你侮辱了他的专业,或者内心冷笑着接下项目,然后让他的两个学生慢慢做。

不过,再怎么改进,这迷你造纸厂的产量也是不高的:一天最多二十卷。

质量也很一般,纸质有点粗,看着黄不拉叽的,倒是纯天然无染色了。

司娓娓计算了下,按平均产量来的话,手纸是能保证全村人自给自足,还能略有富余了。

这样的话,只要让一位老人来看着摊子,就能让造纸厂运转起来。

至于说纸尿裤和卫生巾,因为住在村里,需要用到的女人都明智地囤一年用的,暂时没有用光的危险。比如说司娓娓,她趁双十一的时候就买足两大箱,足够用两年的,现在还剩下一年的用量。

纸尿裤的话,目前村里就一家有个一岁的小婴儿,他家也囤了不少货,甚至还剩下不少几个月婴儿用的小号纸尿裤,为了跟唯一的老师搞好关系,李家媳妇已经送去给了方老师家,这样方老师的宝宝出生以后也不至于抓瞎,至于等这些东西都耗尽了……那只能回归原始办法用尿布了。

当第二条船下水的时候,造纸厂的手纸已经积累了几大箱了。

村民们这时候再也不用用个纸还精打细算了,而是刷上一个工分就能拿五大卷回去,舒畅!

司娓娓这次再去,除了一位壮劳力,还带了一对手艺人老夫妻。

这手艺人老赵头六十岁了,做得一手好木工,只是在现代家家户户都在家居城里买漂亮时新的成套家具了,他就闲下来了,进城也干过装修,挣下了钱回村盖了三层的小楼,也给大儿子在县城买了房娶了媳妇,小儿子呢,也三十岁了,让他进城吧,他还不进,非要在村里种土豆,说要当啥土豆大王……

让给说亲吧,人家姑娘一听非得在老家种土豆,谁想吃这个苦啊,何况还得跟老人住一起?

进城去小两口独自过活它不香么?

总之,就这么拧着,他们小儿子就打了光棍。

这不,自打见村里孔金顺和孔来富两个都脱单了,老赵头老两口就急上了。

现在可不比从前了,从前想进城就进城,想旅游就旅游,说媳妇还能找外村外地的,现在都被困在这小村子里,年轻的姑娘上哪儿找去?

这不,听说要建新村,老赵头两个立马就给自家小儿子报了名。

赵小二本来还有点放心不下他的土豆地,老俩口再三拍胸脯表示就那点地他们闭着眼也能搞得定,赵小二这才跟着王大军坐上了第二批次进新村的船。

这不,听村长说了,要找会木工的去新村,老俩口一合计,光靠那小子不一定能行,还是他们也出去看看,多出把力吧!

于是他们又把土豆地托给了住在隔壁的老兄弟,跟着司娓娓一起来新村了!

司娓娓到新村的时候,发现新村已经大变样了!

她走的时候,新村不过只是个规划,周边搭起了简易的树枝围墙,要建房的地方给平出来了而已。

但现在,围墙已经基本建好。

两米高的围墙已经将未来新村的轮廓给圈了出来。

厚厚的围墙是石块和土水泥的结合,上头都能站两个没问题,也方便将来再加高。

靠着墙已经起了一排小房子,这些房子都不大,有个二三十平米的样子,也是同样的材质,看着相当结实,墙没粉刷过,地上还是泥地面,每个房间里都有两三铺木头床,家具虽然没有但摆了些平整的石块和树桩当桌椅……目前看着是两到三人一个房间。

灶房是一间没有门的屋子,粮食和劈过的柴火堆放在两边,灶台上的锅碗盆啥的都擦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上墙上也都看着很整洁……一看就是有人仔细收拾过的。

离住宿的这些屋子稍远点的位置,则盖着几个棚子,里头就养着先前带过来的猪,羊,鸡……这段时间没见,小崽们都长大了一圈儿。

而被圈在当中的空地,则被开垦成了小块的田地,上头种着各种菜,有些小苗已经长到了巴掌高,而扦插过来的番茄苗,正在开花,眼瞅着都快能结果实了。

王大军他们对司村长一行四人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爸,妈,你们咋也来了?”

赵小二瞅着老赵头老两口,忍不住发问。

“那不是听说新村建设需要木匠,我就来了呗。”

“我寻思你们爷俩都在新村呢,我一个人在家里呆着有啥意思,新村这边肯定需要有人洗衣,做饭啥的,这不,就一起来了。”

当着这么多同村单身汉的面儿,她肯定不能说她是为了给儿子抢媳妇来的呀!她又不傻。

“那你们都来了,我的土豆地谁管啊?”

“土豆地让你二叔二婶子管着呢,答应了这回收了给他们三成的土豆,他们高兴着呢!”

老赵婶子瞅着儿子兴致不高的样子,就说他,“你也别舍不得,原先你说要当什么土豆大王,是,你种出来的土豆子是比别人种的好看,圆溜的,味儿也好,可现在咱不都到了这边了么,你种出那么多的土豆卖给谁去呀?就全村人天天吃,也不见得能吃得完呀?不分给你二叔他们,我都替你愁得慌!”

司娓娓笑着说,“赵婶子,您放心好了,只要生产出来,咱就有办法卖得出去!现在外头,粮食贵得很呢!”

更何况是土豆这种还没在本土出现过的作物?

运作得好,比小镜子能挣得可多了!

不过土豆这种高产量的作物太扎眼,除非是有万全之策,不然肯定是不会贸然推出去的。

他们在这儿说着话,还有人从船上往这边来回运东西。

“村长,这麻袋轻飘飘的,我怎么觉得里头装的是纸啊?”

司娓娓就笑了,“可不就是纸吗!”

她接过那个麻袋,打开给守在新村的村民们看。

“手纸!不是临来的时候就快用光了吗?”

大伙瞧着瞒瞒一袋子的手纸,士气大振,虽然黑了点,糙了点,但好歹是纸啊!

鬼知道这些天,他们经历了什么?

树叶,干草……得亏离河边不远,能勤快洗澡!

“这是咱村新建的造纸厂生产的……大家随便用,再也不用省啦!”

自己有厂,就是这么底气十足!

第65章 岂不快哉

阳平县衙大堂上,三皇子殿下正襟危坐,旁边幕僚陪坐,一排亲兵肃立,堂下两班侍卫充做衙役手执杀威棒。

而大堂当中的地上,跪着十来个被五花大绑着的壮汉,光看那模样,凶神恶煞,贼眉愣眼,就不像什么好人。

而数十步的大堂外,也站着几十位平民百姓模样的人,这些人个个神情悲愤,仇恨的目光都聚集在地上的壮汉身上。

坐在三皇子身侧的男子面目清隽,身形消瘦,正是三皇子最倚重的智囊岑先生。

因他大病初愈,岑先生看上去还有点气血不足,但不管怎么样,有了靠谱的出谋划策的,三皇子做起事来,明显得底气十足,有章法多了。

岑先生将一沓子整理好的卷宗呈到三皇子案上。

这些被抓到的,大都是在五县作乱的匪人,有的是聚众攻击县城的头目,有的是趁乱残杀乡邻的地痞……总之,个个都是身负血债,人命无数。

而这些卷宗,就是由岑先生亲自参与审理,梳理出来的血案证词总结。

三皇子之前也大致瞧过一遍,心里对这些案犯已有定论,便一个个地拿起来,对着地上的人犯念出判词,“……罪大恶极,血债累累,判斩立决!”

他一挥手,便有侍卫们上前,把被念到名字的匪徒给拖出大堂,直接就在衙外的街口行弄处斩。

乱世用重典,本来五县就缺粮食,缺人手,哪里有闲工夫养活着这帮悍匪多活那几个月?

平阳县在五县里还算是稍好一点的,县衙没被烧,县城里的人幸存的也最多,这会儿瞧见罪魁祸首被当街斩杀,纷纷围观拍手称快。

而且这斩杀还不是一次性地全斩了,还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斩之前,还要细说一下这人都做什么罪大恶极的坏事,总之,是非常照顾到了围观群众的情绪的,活下来的本县百姓,谁家没有一本血泪账?

然而围观群众的情绪被照顾到了,那被斩杀的匪首们就慌了。

好些亡命之徒本就不怕死,反正碰上灾荒之年,他们的歪理多得很,他们不抢,不杀,那死的不就是他们了?他们也是被逼无奈啊!碗掉了,旁人脑袋大的疤啊……

这一个,一个的拖出去的……谁能受得了啊?

于是就各自想招了。

有人咚咚地死命磕头,痛哭流涕,说自己从前也做过好事……

也有人企图拿钱买命,当堂呈供出自己在哪哪还藏了一大批的财宝,愿意献出来,只求饶自己一条狗命!

还别说,虽然说自己做过好事的还是没逃过一斩的命运,但那个拿钱买命的就成功了呀!

虽然贵人没吐口说要饶他不死吧,但让人把他再押回去继续审问了啊。

于是剩下的几个还在喘气的匪首都火速开动脑筋了。

有几个自从有了银子之后就胡天胡地也不知道藏匿的家伙,心里就是后悔!肠子都悔青了!

他们也没想到这么快朝廷的兵马就来了呀?

“小人有重大机密要禀告三殿下!”

“草民也有重大机密要禀告三殿下!”

这几个人为了活命也是拼了。

甭管有没有机密吧,就是现编,也得给他编出来一个呀!

不过这有还是没有,编的,还是真的,这帮人又不是专业演戏的,自然很容易就被三皇子智囊岑先生给识破了。

于是又有两人去了街口被群众围观当场去世。

倒是还真有瞎猫撞着死耗子的。

“那应祥县的王家,从咱们南五县拐卖人口,去他们的山里挖矿……他们,他们一次就买三四十号壮劳力,有的时候年轻妇人也要!”

三皇子本来目光里瞒是戏谑和冷笑,这会儿却侧过头去,与岑先生对视了一眼。

他们早就商议过,要对应祥县王家动手的事了。

既然有现成的人证,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岑先生微微点头,三皇子便指着那名匪首,“拖下去待后再审。”

虽然只是七个字,却代表着暂时逃出生天,堂上的囚犯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

“草民姓赵名叫海龙,草民是真有机密大事禀告,半个字也不敢撒谎啊!”

瞧着有人能多苟几天性命,堂下一个独眼龙,翻肠刮肚,总算是想出了点东西,赶紧大声说出来。

“玄天岭西边深处,有一处山寨,神出鬼没,据说里头住着神仙异士,各种奇珍异宝,不计其数!”

赵海龙不傻,他要是说那玄天岭深处有个鬼寨子,里头的千年老鬼凶残异常,食人精气……那估计这位皇家贵子肯定最多猎奇地听上几句,一挥手,他还是得被推到街口。

可换成神仙异士和奇珍异宝那就不一样了。

皇子皇孙,哪个不想长生不老,财宝无数啊?

虽说他是说了假话吧,但不到那鬼寨,旁人也不知道他在撒谎呀?

就算是把他押到鬼寨前头,碰到那吓人的老妖了,那场面混乱起来了,他不还有机会逃跑吗?

果然三皇子还挺感兴趣的,他侧回头,又跟岑先生对视了一眼,笑了。

“没想到这南五县虽说不出名,还有这么多奇人异士呢。”

岑先生当时情况危急,已经半只脚踏进鬼门关了,却被几粒小小药丸,给拉回了人间!

事后医官们啧啧称奇,拿了一粒去琢磨,但也没弄明白那里头的药粉都配了些什么药材?

倒是郑良机灵,把他手上的药丸全都贡献给了三皇子。

但其实也没多少,三种药丸子不过每样十来粒。岑先生吃的那种,只剩下了四五粒,估计再够一个人用的。

如此神药,三皇子自然是极为关心的,若是能多弄些在手上,关键时候就能救命啊!

可惜后来他让人再去寻那几个外洋来的商贩,都是无功而返。

剿灭南五县各路匪寇的时候,也叮嘱过各路属下留意,却也没什么消息传出来。

如今这匪首的嘴里又冒出个奇异村寨,他倒是想要弄个究竟。

三皇子感兴趣了,赵海龙的小命可不就暂时保住了?

被拖出去另外关押,赵海龙就开始琢磨上等再见到三皇子的时候,他的故事要怎么编了。

“草民所言,句句是真,若有半个字假的,甘愿天打五雷轰……”

两个时辰后,再度见到三皇子和岑先生,赵海龙就把他编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

什么那山寨有千年修为的神人保佑,不让外来者进寨啊。

什么山寨的墙高十丈,上有雷龙电蛇,五色神光盘旋围绕啊。

还有驱使山林中的猛兽,禁止外人窥探,神人一挥手,可生死人,肉白骨,也能夺人生气,立仆倒地啊……

反正他的话,九假一真,听着就是那么的玄乎,可玄乎里头吧,又有那么一丝儿的引人遐思。

毕竟,自从他那么一说之后,后头的几个匪首也忙不迭的编起了神话,但都不像赵海龙那样,说得有鼻子有眼,有详细地方的……三皇子当然不能信,于是都纷纷做了街头之鬼。

三皇子身份尊贵,喜怒不形于色,也未说什么,就离开了。

赵海龙惴惴不安地等了好几个时辰,一直等到守卫来给他送饭,他这才明白,他这条小命,是暂时保住了!

三皇子出来以后跟岑先生商议,“先生以为此人所说可信吗?”

岑先生摇了摇手中的羽扇。

“有真有假,虚虚实实。但若真有奇人异士聚集的山寨,倒是不防见识一番。”

就那赵匪首说的,他们是偶然路过那山寨,却不得门而入。

其实不用想,也知道,定然是他们想抢劫,被那神秘山寨而教训了一顿。

只是赵匪手下七八十号亡命徒,许多家里蓄养了大批家丁的大户人家都被攻破了,那神秘山寨也得确是有几分能为,才能将赵海龙拒之寨外,一步也踏不进去。

岑先生的话,正说到了三皇子心坎里了。

这人一不顺的时候,就难免会盼着有神鬼相助。

更何况他到南五县这一趟,那真是劳心劳力什么好处都没有,还差点身陷死地的,既然听说了这个事,不去瞧瞧,岂不是会错过机缘?

“先生说得是,若等此间事平,定要去见识一番……不过,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应祥县那边!”

审过那名掠卖人口的匪首,他已经交待出了不少详细,口供也都画了押。

那王家来接头的管事,出了多少银子,前后弄走了南五县多少良民为奴,那上头有王家标记的银子藏在何处,都已经审得清清楚楚,证据确凿了。

若是能拿下王家这头肥牛/劣绅,其中的利益自不必多说。

“没错,殿下心系五县百姓安危,实在是义胆仁心……”

岑先生随手便给主家戴上了一顶高帽子,并且还出了一计妙策。

“既如此,不妨利用那匪人,来个引蛇出洞,人赃并获。”

让匪人传出消息,又有一批流民要出手,引得那王家派人来接头,届时现场抓住,带着人直扑王家堡寨,先斩后奏,岂不快哉?

第66章 搜救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