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这个阵法,倒是跟修路不一样,修路得让人和车能平平顺顺地过去。

搞困字阵的目的嘛,则是让在里头的人越迷糊越好,绕来绕去的,就绕到了原点。

其实工程量并不大,远远比不上修一条正经路。

司娓娓带着村民,在大师认为最合适搞困字阵的山头上种树,挖坑,搬石头,移植草皮啥的。

虽然是秋天,移植来的草木不容易成活,但他们喷洒了用独家配制的催生水,成活率应该还是能上去的,尤其是再下几场雨,就能把人工的痕迹彻底地给消除掉。

他们每做一天的工作,就拍下去传给武三舅那边的专家看。

专家会立马回信息指导他们要怎么调整改进。

这个阵法搞了三天时间就完工了,为了验证它的威力。

司娓娓站在阵边上,指挥着无人机进去探路。

把无人机的高度降到两米左右,从无人机的视角来指挥前进的方向,果然,都打转了三圈了,还给人一种走在正常道上了错觉。

司娓娓觉得自己好像摸到了玄学的尾巴……

紧接着就是人工蛇谷。

要养蛇就得先养蛇喜欢吃的动物吧?

一位蛇类养殖专家已经看好了航拍图的一处山谷,这个地方离村子挺远的,而且中间还有两处要做视觉干扰的山崖。所以即使这地方养出了千条万条蛇,甚至还有有毒的蛇类,只要村民们不冒险到这里来,对他们是没影响的。

司娓娓带着村民将山谷里的一条小溪做了截留,让水漫过大片的谷地,做成人造湿地。

湿地里必然是蛙类昆虫鼠类的乐园。

村里干不动重活的老人和小孩都被动员起来,大量开捉青蛙、田鼠和麻雀……攒齐一批就运送到湿地这边来。

最后投放的是一些能引诱蛇类的饵剂,这些饵剂都是在专家的指导下用村里现有的材料做的,它们会缓缓释放,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春天。

而这个有湿地的山谷,到了春天,各种蛇类爱吃的动物繁衍生息,自然也就能吸引方圆百里的蛇类了。

将饵剂放好几后,在蛇谷入口的山石上,司娓娓让崔小强用黑油漆画了条大蛇,有点警示的意思。

这个入口是面向朝圩村的方向,所以主要是防止将来村里的小孩子不懂事瞎跑乱入的。

当然了,从村子出来要到这里,少说也得走两个小时,就是来个以防万一。

最后撤离的时候,崔小强朝蛇谷望了一眼,虽然现在这里还没见着蛇的踪迹,可崔小强不是想像力丰富嘛……心里就直发毛。

“你们说,这里再过上八、九十来年,会不会养出一大堆的巨蛇来,吃人的那种?它们不会到处乱蹿吧?”

他为了保持想像力,可是每周都要看两部科幻或者恐怖片的,最吓人的片子里就有那种蟒蛇成灾的……

他现在就有点担心啊,别蛇谷没帮着朝圩村挡了敌人,反倒悄没声地钻进了村里,那可就太吓人了!

“那应该不会,咱们这边虽然湿度够了,但气候还是有点冷,蛇类都比较懒,不会离开聚集地的。”

司娓娓其实也是现学现卖,类似的问题她早就问过专家了。

当朝圩村的护村工程进行到开始断崖视觉干扰时,卫星村那边的土豆成熟了。

司娓娓和王大军在卫星村最早开荒种地,也是经过一番考虑的。

种麦子的话,周期长,而且容易被人发现。

而且收麦子也是个体力活,不像在朝圩村里,有各种农机能省下大部分的劳力。

所以当时就都种的是土豆。

大概是土质好,肥力也跟得上,六亩多的土豆地生长良好,王大军随便挖起一颗来,都有八,九个成人拳头大的土豆,不光是结得多,那形状也很好看,圆溜溜的象台球大小。

“果然不愧是要当土豆大王的人啊!这种育得好!”

虽然之前种的菜苗如西红柿,青椒,菜瓜什么的都一直在结果,但正经田地里的作物大规模收获这还是头一次。

卫星村的人全体出动了。

就连最小的吃奶娃栓子,都被他妈妈裹起来捆到背上,懵懵懂懂地看着大人们又是惊喜又是说笑。

就连现代来的王大军都称赞的土豆,让十来个纯古人更是吃惊非小。

封二牛,许家兄妹,方家双胞胎,还有三岁的喜鹊,年纪都还小,想得简单,见到结出来这么多的土豆,都是喜笑颜开,他们这些天可没少吃这个,味道面面的,不管是做成菜,还是放到灶膛里烤熟了,都香得很,这次收上来这么多的粮食,他们就不怕会饿肚子了吧?

而贺氏和高老头这两个年纪大的,都在心里打定主意跟定主家了。

主家说过,这土豆种,是从外洋买来的,味道好,能饱腹,产量又高,且耐虫耐旱耐寒,就算遇到天时不好也不用怕……

就看这一株结的这些,一亩怕不得有七八百斤?

今年土豆地有六亩,豆地有五亩,要是都能顺利收下来,这些粮食起码是能供应住这二十几张嘴了!

“是啊是啊!我老婆子种了这么多年的地,还从来没见过一颗苗就能收这么多粮的好粮种咧,况且这一个个圆溜溜的,多好看啊!跟那甜梨一样样的!还耐放!”

贺氏知道这些种苗都出自赵小二的手,就一个劲的对着赵母夸赵小二。

赵母乐得见牙不见眼的,“诶,可不是呢,就为了鼓捣这个,都耽误了娶媳妇哩!”

赵母说着话,不忘记去瞅高彩霞两眼,见高彩霞捧着一个去了泥巴的土豆,稀罕地左看右看,旁边还有俩村里的汉子在那逗她背上的小栓子……

而赵小二这憨憨,还蹲在地头,琢磨他的土豆蛋还能怎么改进呢!

真是,看看人家都多精?

怎么自家的小二就不争气呢!

旁边的贺氏可是看得分明,心里就有了计较。

王大军这个卫星村村长一声令下,众人就开始甩开膀子收土豆。

八个壮劳力,加上贺氏老高头赵母高彩霞和封大牛,还有年纪小的封二牛几个跑来跑去的帮忙,就连最小的喜鹊,都会扒拉掉土豆蛋子外头的泥,拾起来往篮子里头小心地码。

忙活了三天,总算把所有的土豆都收了放进地窖里。

王大军就准备带着土产去“拜访”郑将军。

古代阶级分明,官士农工商,之外又有下九流。

王大军在明面上的身份,原先是商,回了乡开了荒,重建了村子,现在成了村长,是比之前好一些了,但在手掌兵权的郑将军跟前,地位都比不上郑将军身边的仆人。

只不过郑将军这人貌似还挺记恩守义,对王大全他们的态度就跟跟朋友一般。

但对方的态度虽好,王大军自己心里可不能没数,所以他这一番上门结交,性质就跟那个刘姥姥第二次带着头茬的瓜菜上贾府一样。

在马车的车厢里放了两麻袋的土豆,还有一筐子的蔬菜,什么秋黄瓜,西红柿,西葫芦之类,都是卫星村的菜里结出来的,赵母精心摆放了一番,看着颜色鲜亮好看,跟果篮也不差什么了。

王大军这次去拜访郑将军,因为司娓娓不在,就带上了赵小二和封大牛。

赵母和赵小二都特别激动。

虽说他们都见过古人了,比如卫星村里这些,但去县城看古代还是头一回,赵母一直就想让自家老二不要种是闷头种地,这回有了见世面的好机会,她比儿子还上心,早早地就把要穿的古装,要戴的小帽什么的都准备出来。

马车临出发的时候,赵母还塞给了赵小二一个钱袋子。

“小二啊,这里头有一百文钱!你去了城里,看看有什么稀罕物,别忘了买回点来!”

她和赵父临来卫星村的时候,也不知道村里有个年轻女娃呀?

她要知道了,怎么也得厚着脸皮,去杂货铺老石那强买点女娃们用得上的东西啊!

什么头花,卡子,皮筋,价线不贵还都用得上……

再不济,就把她家里有的,什么围巾,帽子,手套之类的拿来也成啊!

虽说彩霞是个小寡妇还带着娃,可人挺好的,做了一手好饭菜,还聪明,新菜一学就会!

朝圩村来的这些单身汉们,八个里头倒有五个老在她面前打转献殷勤,偏偏赵小二在这上头最笨!

赵小二跟他爸妈挥挥手算是告别,就坐上了马车。

等马车开动了以后,赵小二打开那个沉沉的钱袋子,心想他妈这是下了血本,把上回发的救济钱都给他了!

诶,古代就是不方便,一百文就相当于现代的一百块吧,可带在身上鼓鼓的一大坨,还死沉死沉的!

第88章 送上土产

王大军赶着马车,来到开阳县城门口,寻着人打听了郊外大营的所在。

又花了二十来分钟到了郊外兵营。

三皇子来五县的时候,是带了一万多人马来的。

剿匪战亡加上生病意外,折损了几百人,不过他又招了些流民中的青壮给补上了,人数不但没减还略有增加。

这次他得封六县,就把兵马分散驻守在六县里。

其中反而是不在五县中的应祥县兵马最多,有三千多号人。

郑良是三皇子比较信重的将军,所以就和三皇子一起都留在开阳县。

如今无匪可剿,这些军士便每日操练,保护一方治安。

像郑良这样的将军,平时都住在军营,只有每旬一日的休沐时,才能到城里去松散松散,上回王司他们碰上郑良,就正好赶上了个休沐日。

兵营门口的守卫,一听是来找将军的,虽然从来没见过王大军这号人,但看他人物挺体面的,又赶着马车,不像是吹牛扯谎想钻空子的……就让去寻了郑将军身边的长随。

郑将军身边有两个长随,一个跟在身边跑腿,另一个就在营房里做些杂活。

这会儿恰好郑将军不在军营,只有这个做杂活的长随在。

这长随名叫郑福,那天将军休沐,跟着去的是另一个长随,名叫郑喜的。

郑喜回来倒是把这件事当成个趣闻说给郑福了。

“你还记得上回,将军得了神药的事吗?这回在城里,将军就碰上那从外洋回来的客商了!将军还请他们吃酒来着!不过瞧着将军的意思,这回应该没好意思张口要买,倒是让我去县衙查了那王客商的底细,原来那位王客商王大郎,现在是一个小村子的村长,看样子以后不打算做买卖,倒要踏实种地了呢!咱将军很看重这位,还说下个月若得了空儿,就要去那村子专程寻访哩!”

郑将军本就是个爱结交朋友的,他也不很讲究身份门户这些,因此结识的三教九流都有,若是旁的人,郑福郑喜肯定都不会在意,但这个王大郎可不一般,他从外洋回来,见多识广的,手上说不定还有那能起死回生的神药呢!

上回人家给将军的,有一样就治好了岑先生,而余下的就都进献给了三殿下……

这样的能人奇士,可不就让郑福给记住了。

如今听着军士来报,他就跟着迎出了大营。

王大军一听将军不在营里,就拱拱手,“既是来得不巧,请这位代将军收下微薄土产,等将军回来替鄙人问个安就好。”

他本来还想着这次说不定能见识下古代的军营,没想到却是扑了个空。

郑福自然应下,一番客套,就叫了人过来帮着搬运这些瓜菜。

那两麻袋土豆没打开,郑福也瞧不见,但那一篮子果蔬却是相当的乍眼。

红黄绿白几个色儿都齐全了!还都透着股子鲜嫩水灵!

黄瓜青椒水萝卜这些,郑福见过,可西红柿西葫芦他就没见过了。

“请问王大爷,这是什么菜?”

本来宰相门房七品官,他是将军的长随,身份是比王大军高的,可他听郑喜说了,将军还管这位王大郎叫一声兄弟,他哪敢托大啊?只能尊称一声王大爷了。

“这是鄙人在外洋带回来的种子种出来的,咱们大泰朝的确是少见。”

王大军拿起一个西红柿,就递给了郑福,“这个叫西红柿,味道酸甜,能生吃,请您尝尝。”

又指那西葫芦,“这是一种新鲜瓜菜,味道鲜嫩,与肉炒最好。”

郑福傻愣愣地拿着那个红果子,这颜色是真好看啊,比红苹果还要红几分!

他又不是将军,吃个果子肯定不用试毒,再说当着人的面他也不好意思叽叽歪歪,称了声谢就咬了口,汁水四溢,嘴里一股清甜,郑福眼前一亮,三两口就把这个红果子给吃光。

“这东西还怪好吃的!倒是生受了!”

他得把这些果子给将军单独留起来,不能让别人来蹭吃蹭喝。

就在他已经用眼睛数着数,看共有几个红果子的时候,却听王大郎又说了。

“这麻袋里的也是从外洋带回来的新鲜物,才在乡里试种成功,这个名叫土豆。吃法多样,削皮之后能炒能煮烤,味道软绵,也很不错,只是有一样,若发了芽,就有了毒性,必得扔掉,千万不能再吃了。”

郑福一听有毒,心想这种不靠谱的东西,他就留一两个,其余的都拿去送人好了。

万一给将军吃出个好歹来,回去以后主母不撕了他?

王大军哪里知道这人的内心活动,既然送来的东西都交待清楚了,他就准备告辞了。

本来还想在郑将军这里多打听点三皇子消息的。

当然了,他对攀附封建时代的皇子没啥兴趣,他就是想知道这个抽了风的皇子,会不会就跟什么神仙村较上劲了。

他驾着空马车刚刚要挥鞭,就瞅着前方的路上,疾驰来了百位骑士。

这些人高头大马,全副装备,马后还挂着血淋淋的猎物,一看就知道是去做什么去了。

虽然他赶紧把马车尽力朝边让开了,意气风发跑在头里的那位还是瞧见了他。

“咦?这不是王兄弟?”

郑良翻身下马,把马鞭扔给了身边的长随。

就大步来到马车前,大声笑道,“王兄倒来得巧,我还打算明日休沐就去你们村子访你去呢,没想到你倒是先来了!”

众位军士都面面相觑。

不知道这位平民大汉是个什么人物,居然能让郑将军称兄道弟,青眼有加。

王大军随着郑良又进了军营,这次他直接来到了军营的中心区。

这两千军士如今装备都升级了,可住的地方,也就是土坯房。

就算郑良住的房子好一点,是石砖修的,但也就是略大点的平房。

别说跟朝圩村比了,就是跟卫星村比,也差得好远。

“郑福郑喜,还不快去整治饭菜!”

王大军客气了几句,又向郑将军介绍带来的赵小二。

“这是同村的赵兄弟,他年轻胆小,没见过什么世面,叫他随意歇一歇就好。”

郑将军点点头,看了随从一眼,郑喜就很机灵地带着赵小二去了隔壁的院子。

上次郑将军和王大军一番厮谈,就很是投机,只是碍于时间有限,好些话都没来得及说,这次两人算是有了闲工夫,天南海北,过去未来,那真是滔滔不绝,谈兴浓烈。

王大军也顺利地从郑将军那儿知道了朝圩村最需要的情报。

原来那日三皇子去寻仙,谁知道那个匪首独眼龙说的不尽不实,走了一个时辰路就断了!

断的还特别不是地方,正好在悬崖上头,就是想要绕路都没办法。

那独眼龙大概怕三皇子怪罪,就冒险跳崖逃跑,本来他就是死囚,留他一命不过为了带路,如今路也没带好,留他也无用,侍卫们就放了乱箭……估计这会儿那独眼匪首已经死透了。

王大军心想,这特娘的还真难说!

他这次回去,还得把消息传给朝圩村里,让大伙做好准备。

他是不知道朝圩村已经从武三舅那儿得了个最强方案,集齐了能人异士专家大拿们的放的大招。

待到日头偏西,王大军这才告辞,说自己还要进城采购点东西。

郑将军把王大军一直送出军营。

等到挥手作别,那句想买神药的话还是没好意思说出口。

其实王大军也知道对方可能最想要的是那些药。

可问题是这东西在朝圩村也不很够啊。

给老汉老太们用的那些降压药,护心药之类,早就断了供应。

也得亏现代中医大拿们给了些替代办法……不然村子里早就出了人命!

感冒药,抗病毒药,消炎药,确实也能匀出一点来。

但可不能这么上赶着。

现在给对方,那是为了备用,又不是救命的,所以他就装个糊涂了。

“郑将军,刚刚那是什么人,居然还劳你亲自相送?”

郑将军还没回到自己的院中,就碰上了任副将。

自古正副的关系,就跟正宫和西宫差不多,大部分都是面和心不和。

郑将军跟这位任副将,也有那么点微妙。

所以任副将对郑将军的动向,都十分关注。

郑将军神秘一笑,“此人实在是一位奇士,能耐不小,我与他一见如故,算是朋友。”

正说着话,就看到郑福端着一盘子什么东西从厢房走出来,可瞧见他们,又把盘子收了收。

任副将眼尖,就故意笑问,“郑福,你藏了什么好东西,莫不是怕我们这些人抢了将军的?”

郑良有些无语。

郑福被当面叫破,只好不太情愿地端出那一盘红果子。

“将军,任副将,这是方才那位王大郎送来的土产,小的洗干净准备摆到将军房里。”

“咦,这果子倒是好看,可是能生吃的?”

任副将都这么说了,郑福只得点头。

“听王大郎说,是能的。不过这果子是从外洋来的,咱们本地原是没有的。”

任副将丝毫不见外地就抓起了一个,张开大嘴就咬下一半去。

“啊呀!这味儿倒是真不错……”

第89章 各有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