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赶紧骑着马去求见郑将军。

“番国海盗?”

郑将军是头一次见这种仿若真人的画像,而他也的确因为好奇,去牢里瞧见过那怪人。

除了那人奇瘦,这画像的脸胖了点之外,还当真是一模一样。

“正是,小人随着主家在海上行船,就得了这么一张画像,说这人横行海上,杀人越货,无恶不作……本来只是觉得这画稀奇就留下了,没想到咱们县里居然就出了这么一个人,听着形容似乎跟这人的传说对得上,小人就赶紧来了。”

第104章 快乐源泉

王大军跟着郑将军进县衙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有些不安的。

他倒不是怕见到那个外国特工。

毕竟,那人跟他互相没打过照面,但他见过那人的照片,那人可不知道他。

那人似乎并不知道朝圩村整体穿越的事情。

这个事,对于朝圩村可是存亡攸关的大事,绝不能让任何一个外人知道!

王大军就怕啊,万一这人就像听说的故事里那样,犯起了二百五,把他自己穿越的事呢透露给了三皇子,那对于朝圩村来说,也挺棘手的。

郑将军带着王大军进大牢里看了眼那个古怪匪人。

郑将军之前并没细细琢磨这人的长相,就是瞧个稀罕而已。

但先看了他的画像,再看这人,那就怎么都有股子番邦味了。

牢里昏暗,走廊里点着的两盏油灯,还是狱卒为了讨好郑将军点起来的。

王大军一眼瞅见那人,直觉上就认准了。

这个就是柯大卫。

那个长手长脚,靠墙坐着的架势,不知怎么地就跟本地人十分不同。

柯大卫听见动静,就看到两个穿着体面的人正走下台阶,他立马爬起来,两手抓住了栏杆。

“快放我出去!我是X国人,我要见我们国家的大使!你们竟然给我这样不人道的待遇!你们要承担很严重的后果!”

这个人比爬上悬崖时还要狼狈。

一只胳膊吊了起来,一条腿还不正常地曲着,险然在被捕的过程中,战况相当激烈了。

王大军看着这人的凄惨模样,心里还挺愉快的。

要不是不能拍视频,他肯定得拍下来发在村官网上,让老少爷们都来欣赏一下这死特务的熊样!

然而还没等王大军欣赏够这人的落马英姿,这人就爆出了这么一大段名人名言。

让郑良愕然,让王大军喷饭。

从前都觉得吧,特务啊特工啊啥的,武力值高就不说了,肯定精得像条活鱼。

这人居然就自爆国籍,是不是傻啊?

郑良就觉得今天带着王大军过来,实在是明智之举。

要知道先前三殿下都亲自来瞧过这个穷凶极恶的高个怪匪,那会儿他可是怎么拷问都不说实话来着。

这冒出的一段虽然莫名其妙吧,但也爆出了这人是番国人的真实身份啊!

“你是番邦人?哪国的?”

郑良挑眉问道。

他虽然一把年纪了,而且南征北战,去过不少地方,可对于番邦的知识却贫乏得很。

他印象里就东海南海那边有几个番国,北边西边有几个小番国,似乎皇爷登基大典的时候,来过,还送了点没啥用的礼?

不是,那边的使臣来的时候,不是都称臣吗?

也就北边那个狄国,敢大着胆子自贴金称一声兄弟之国,怎么这个高个匪人,只不过是个番国人,又不是番国国王,居然有这么大的口气?

“我是X国人!”

柯大卫说着就提高了嗓门,极其倨傲的挺了挺胸膛。

郑良就纳闷了。

X国人,恕他孤陋寡闻,还真没听过。

旁边的王大军差点就要笑出声来。

虽然他历史学得不咋地吧,但也知道在古代的华国,几千年来一直都是全球的超级大国,就是近代落后了,但也是在科技军事上落后,经济上并没有啊……这才挨打受欺压被割肉放血的。

这个柯大卫是不是以为他穿越到了近代了?

或者柯大卫压根不了解古代华国的历史?

还别说,真叫王大军给猜着了。

柯大卫在国内受的基础教育,肯定是普通平民教育……但凡是个X国精英中产家庭,谁特么干特工啊?

他是个四国混血,移民二代,这不是特别想寻求认同感么,干脆就参了军,然后,因为各项表现不错,这才能进了陆军学院的。

他是杂七杂八的各门专业有用的都学了些,任务需要,华国的国情什么的也学了不少。

可古代华国?

任务用不着的,他肯定不用学,仅有的那点记忆就来自基础教育了。

基础教育里,传教士去了华国,那老百姓就像是被点化了一样,立马奉若神明,毕恭毕敬,甚至还能形成自己的势力,又有热心乡绅积极捐款捐物,支持X国人的事业。

一般的地方官员,对于他们X国人,虽不至于捧着敬着吧,但也是能不得罪就不得罪,X国人那就是一等公民啊!

错误的认知,让他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满口胡言乱语,不知所云!”

郑良再一想,这个X国可能是海外一个不知名小岛之类的国家,果然是井底之蛙不知所谓!

郑良没了耐心,冷哼一声,就看向王大军,“咱走吧!正巧岑先生那里新得了两坛子好酒,咱们找他去!”

一通男人们间的喝酒聊天过后,王大军喝得有点高了,却还是放心不下卫星村,坚持要回,郑良便派了两个亲卫护送一程。

郑良返回花厅,就见原先的杯盘狼藉已经收拾清爽,换成了清茶一盏,素果两盘。

岑先生稳稳地坐在一张玫瑰椅上,喝着茶水,哪里还有半分醉意?

“人送走了?”

“岑先生觉得王兄弟说的可信吗?”

他之所以会这么重视这件事,亲自陪着王大军来大牢里看过那人。

是因为那人被抓住的时候,从身上搜出了几样东西。

一样东西,是两个连在一起的筒,两头都有水晶片,从里向外看,居然能得清极远处的物事!

还有一样,是个巴掌大的小刀,可这小刀上还连着许多奇怪的小物,有些能认得,比如说那个小剪刀,还有夹子,一看就明白用处,但还有几样,就不太懂了。

但这两样东西,在最喜行军打仗的三殿下眼里看来,实在是两件好宝贝!

那个能看明白极远处物事的水晶筒,三殿下给起了个名,叫千里镜!

那个几种东西组合在一起的小刀,看上头的磨损,已经用了好久了,却是半点锈迹都无,而且三殿下迷上了琢磨那几样的用途,每天乐此不疲。

能造出这样东西的地方,可想而知,必然比大泰朝还要富裕强盛。

但那个怪人,满嘴胡言乱语,怎么看怎么不像。

再有王大郎拿着画像亲自找来,说明了那人的身份,原来是在海上劫掠为生的海寇!

那从哪里抢来了这两件宝物也就不足为奇了。

岑先生揣着手,想了几息的工夫。

“这位王郎君是个心正的。”

比如说他几次试探,王大军的表现始终没崩。

什么美貌侍女上来倒酒啊,这位就只瞧了一眼,就赶紧收回了,显然不好色。

明知道他们都是三殿下的心腹,可人家半个字也没往那边扯过,又没打算攀附权贵。

就他庄子里收留的那些个老幼,也能看得出这人心也比较软。

“王郎君的话,可信。”

郑良点头道,“我看要想知道那两件宝物的产地,还不如问王兄弟。先前那个外洋宝镜,不也是出自他手?”

那个宝镜,据说三殿下得了一面,送回京里给三皇妃,皇妃爱不释手,有段时日天天随身带着,动不动就掏出来照照,惹得一干侧妃夫人们羡慕嫉妒不已。

而王兄弟还在省城卖的那般便宜!

若是他早结识了王兄弟,哪怕给双倍价包圆了呢?还能给自己亲娘和妻子个可心的礼物!

王大军不知道没色迷迷地看美貌侍女也算他考核过关。

他要知道了非得苦笑啊。

就他家那个母老虎,他还敢多看别的女人啊?

他还想过两天安生日子呢!

本来王大军和司娓娓商量好的,因为天气寒冷,到明年开春,朝圩村和卫星村就不再来往了。

但想了想,王大军还是派了两个人回去送信。

告诉全村人柯大卫落网的消息,大伙也能过好穿越的第一个年。

他还真没想错,柯大卫落网,而且犯蠢不断的故事,被崔小强润色加工,脑补演绎之后,放到村官网上,全村老少的乐子话题又多了一个。

之前可是老罗拍了自家大胖闺女啃脚丫子的小视频放上来,不知道怎么地就给冲到了第一。

好些人都在那儿留言,“罗哥,咱们两家做个亲家呗?”

村子里的小孩儿本来就少,就那七八个里头,也是男娃多一点。

罗哥一点没客气,“一边去!”

底下一堆人都在那儿留评哈哈大笑的。

这大胖闺女的视频被挤下去了,X国特工的名人名言也成了大伙的欢乐源泉。

“哎呀妈呀!我还以为这特工,指不定得多厉害!能一个人扯起一支队伍,给别国换个总统呢?没想到啊!”

“这特工的历史肯定没学好!关键时候可不就露了相!”

“太不敬业了,来华国干特工,怎么也得把咱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都搞明白了再来吧?”

“他要能搞明白了他还干特工吗?”

第105章 新年活动

甭管怎么说吧,威胁到全村的特工事件,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

朝圩村的村民们,能过一个平平安安的好年了。

村官网的主页上,置顶飘红了一项活动。

是村委会发起的,名为:我向亲人拜个年!。

“各位亲爱的村民们,这是咱们朝圩村在这里的第一个春节。

大伙克服了许多危险和困难,在武三舅的支持下,目前村民们生活安定,各项基本生活物资(除了棉花)达到了自给自足,其它生产建设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这是全村村民们的共同努力。

为了庆祝这项胜利,也为了让暂时不能见面的亲人们看到大家的生产生活,村委发起了这项活动,征集大伙拍摄以我向亲人拜个年为主题的小视频,大伙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也可以完全写实,或者两者相结合,然后上传到村官网上,大家都可以投票支持,评选出前三名,前三名都有丰厚的神秘奖品哦!”

“除此之外,我们也会把所有这些小视频都传给武三舅,这样大伙的亲人就都能看到啦!”

“还有,武三舅那边传来喜讯,春节期间,每位村民都可以有二十分钟的亲情通话时间,提前三天到村委会这边来预约,如果那边的时间也适合,村民们不用来村委,直接在家里就能通话啦!”

这活动公告一发出,村民们可不就都忙活上了。

本来农闲了,特工也下大牢了,大伙都没什么事情了,正有些闲得无聊呢。

于是纷纷响应,总共一百二十来口人,居然就收到了一百三十多个视频!

再一细看,原来有些人他一人就发出去两三个!

于是爱管闲事的村民就在群里数落上了。

人家多发的也有话说了,那活动里也没说不能发多个啊?我有想法有创意,想发就发了,你看不过眼你也发啊?

眼看着就要引发海量的视频大战,村长司娓娓赶紧出来宣布,视频征集活动已经截止,这以后的就都不收了。

评选虽然还没出结果,但所有的小视频已经发送到了武三舅那里。

于是某官媒的全球社交媒体号上,就发出了一个半小时的视频剪辑。

“朝圩村村民喜迎佳节。”

这个标题平平无奇,一点也不震惊体,光看标题内容也没啥吸引眼球的地方。

然而才挂出去不到半个小时,立马播放过亿,点赞,评论不计其数。

光是被转发,就有几十万次,甚至还有自发的各国人民给加上了本国语的翻译。

王南南他们一家三口,都坐在客厅里,把收到的小视频投影到电视屏幕上,聚精会神地看着。

镜头一开始就是老王猪场的大招牌。

两扇大铁门徐徐推开,首先看到的是猪场老板娘高先兰,她身穿蓝布长袍,身上披着个裘皮披风,笑眯眯地做了个迎宾的手势。

“哇!我奶奶穿貂皮大衣啦!还是古装!奶奶好气派啊!是不是?”

王南南激动地就从沙发上蹦了起来。

他妈点了点头,目光羡慕地盯着屏幕里婆婆大人的着装,貂,是每个女人的梦想啊!

他爸也点了点头,看到媳妇羡慕的眼神,立马又来了句,“南南你看错了,这应该不是貂皮,可能是羊皮的吧?”

“过去我家的猪场,最多的时候能养五百头,现在不是需求不多了么,就多杀了些,养的也少了,今年秋天只出生了五十多头小猪崽,以后猪场里打算维持着两百多头这个数了。”

高先兰拉了拉身上的羊皮大衣,带着镜头来到了小猪崽的窝。

五头猪一个房间,房间大,猪崽小,四只小粉猪里混着一只小黑猪。

这小黑猪身上还有竖黑白条的花纹,嘴也明显要长一些。

这时一个身穿毛皮坎肩,额头上还戴着个毛皮抹额的老太太,雍容端庄地端着个……盆子,里头是煮过的猪食,老太太矜持地冲着镜头摆摆手,就去倒猪食了。

“这些小猪娃子们可能吃了!尤其是有这个黑猪带头,喂什么都争着抢着吃!”

老太太倒完了猪食,指着领头占据有利地形抢吃食的小黑猪,眼光十分慈祥。

“这一岔小猪长大了,肉肯定比上一岔的还香!”

“这小黑猪就是小野猪长大以后跟粉猪配对,生下来的几只,泼皮得很,能吃能睡的,我儿子说啦,他要用培养出新品种,肉香还好养的那种!”

王南南看着老太太笑得前仰后合。

“哈哈哈哈,我老奶奶打扮得像要去演红楼梦啊!”

“我爷爷真是太了不起了,要培养出新品种啊!”

镜头又一转,来到了加工房。

“之前不是猪肉有点滞销嘛,我们就只好杀了猪,除了卖给村里人的,就做成了腊肉和腊肠!”

加工房里挂满了腊肉和腊肠,那一条一条的,色泽鲜亮,红白相间,一看就味道差不了。

“这不,我们家的腊肉和腊肠,远销到了村外的县城,听说很受欢迎呢!”

能不受欢迎吗?

县城里粮食本来就贵,从外头逃荒回来的老百姓才开始种地没多久,能养个鸡鸭就不错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来喂猪?

猪肉都要从外县运过来,可不就贵了么?

而老王家出品的腊肠腊肉舍得放盐放料,制作的时候又很注意卫生,卖相就比别家的好,吃起来味道香,自然销路很好。

“王场长,快把咱家卖腊肠挣的钱拿出来给网友们瞧瞧!”

老板娘拍到这儿,难耐得意之情就要显摆了。

旁边早就准备好的老王,带了个羊皮护耳帽,身穿羊皮坎肩,黑布袍子,打扮得也相当的精神,手里捧着一个木头匣子,喜滋滋地就出来了。

“哇,我爷爷看着好像地主老爷呀!”

周南南这话才说完,他爸就接话了,“别瞎说!”

“真的很像嘛!看那个帽子,我也想买一个!妈你在网上给我买个呗!肯定超暖和!”

镜头这时候就对准了木匣子,王·地主老爷抽开了匣盖,露出了里头……金光一片!

原来里头整整齐齐地码着十个小金锭!

这十个小金锭,算起来就是一百两银子,都是他们家往外销腊肉腊肠挣回来的。

说起来老王他们人在村里,三个人年纪都大了,禁不住出村的劳累,估计这辈子都不可能出村了,但这不是耐不住中老年妇女们都有收藏黄金的爱好啊,于是就特意嘱咐了给他们换成金子带回来,带金子比带银子方便,小伙们肯定不会反对啊,于是今年老王家的财富,就成了这明晃晃的一匣子!

“哇!金子!金子!”

王南南像猴子一样蹦来蹦去,“爷爷奶奶,老奶奶他们太厉害啦!”

“爸,妈,金子很贵吧?这一盒金子,是不是值很多钱?”

“嗯,一锭金子,大概值两三万,一盒有二三十万了吧?”

他爸小王也看着金子笑出了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