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其实原本耿大夫也想不到这个方子,这个方子原本是从外洋传过来的,没有这么多的配伍,主药就是前头那两样,耿大夫听说了草民讲的事,这才斟酌开的。”

三皇子跟范氏是结发夫妻,范氏重病,他当然是忧心的。

但更让他感到忧虑的是,四皇子一系开始步步紧逼了。

这一回是范氏,下一回说不准就轮到他了。

而郑良带来的这个王大军,更是讲了外洋王室里各种暗杀和毒杀的阴谋手段。

还说了,这回王妃的中毒,很可能就是那个外洋来的大盗献上的法子。

这怎么不让他恼火?

早知道,当初就该把那人给杀掉,何必留着过年?

第142章 下定决心

就刚刚王先生说的那些阴谋诡计,暗杀手段……不得不说,那些番邦蛮子,那真是脸厚心黑,只求结果,不在乎手段呀!

什么金刚石粉掺到汤里,什么在内衣上涂毒,婚礼上暗杀……

可不正是中了继后那个毒妇的意了?

日后,少不得继后又多了不少害人的花样啊!

事已至此,三皇子再后悔也没了用处。

而要不要用耿大夫开的药,才是摆在眼前的大问题。

他还在心里盘算沉吟的时候,院外头却是来了一群女眷。

侍女婆子们拥簇着贵妇,七嘴八舌。

“云娘娘,这回一定不能轻易饶过那姓牛的。”

“姓牛的敢打砸大厨房,这哪里是打的大厨房,分明是……”打得侧妃娘娘的脸呀!

“娘娘因为范娘娘病重,管着府里这摊子事,每天忙得脚不沾地,还要在佛前为范娘娘祈福,可那起子黑心的却专门趁着这个时候挑事!”

这位贵妇正是表面上气得范氏吐血的云侧妃。

自从范氏躺倒,接管着内院事务的就是这位云侧妃。

虽说云侧妃管家手段很是一般,跟范氏没法比,但一个生龙活虎的,一个则是奄奄一息。

后院里这些下人们,自然都要为自己前程打算。

就算是平时范氏身边那些红人,之前威风凛凛的,现在都哑了火。

但谁也没想到,牛姑姑居然敢在大厨房直接发作。

这是在指桑骂槐啊!

而且这个事情如果传了出去,云娘娘的脸面还要不要?

但那姓牛的也贼精,请来了小郡主坐镇,让云娘娘想要把姓牛的给捉过来发落都不好下手。

而且先下手为强,云娘娘不来先告状,让小郡主给抢了先,那可就被动了。

云侧妃手似兰花,拈着丝绡帕子,轻轻沾着眼角。

“诶,也是我没有经验。头回管家就出了这样的纰漏,总之,都是我的错,还是得请殿下另寻旁人接管这个担子。”

“哎哟,我的云娘娘,如今府里除了您,还能有谁能让殿下信任啊?”

“是啊,明明是那老货仗势撒泼!”

这帮人一唱一喝来到院门口,侍卫犹豫了下,还是拦下了。

“回云娘娘,殿下正在书房议事,此时不便进去。”

是,听说云娘娘最近挺受殿下宠爱的,保不准范娘娘没了以后,云娘娘能扶正呢。

可这里是三殿下的书房重地,他要是随便放人进去,现受罚的可就是他自个了……

云侧妃目光闪了闪,“我有要事要求见殿下,不知可否通传一声。”

这些不识相的家伙!

侍卫们想了想,还是替云侧妃通传了。

“让她且先回去,有事以后再说。”

三皇子虽然在后院里比较宠爱云侧妃,可这会儿正是议事的时候,他还能丢下正事跑去关心女人家那些琐事?

云侧妃听到这个回复,有些不甘心地咬了咬唇。

她想了想,这才带着人离开,不过走到不远处,又指了身边一个侍女。

“你在这儿等着,看殿下要是出来了,就赶紧过来报信。”

她可不能让范氏的人给抢了先!

三皇子还在思索,却见王大军长揖行礼,神色求恳。

“三殿下,小民的那位表叔,年事已高,虽说住在王府方便为娘娘看诊,但这吃不好睡不香的,怕是也牵挂精力,影响医术发挥。不如让小民在附近租个民房给表叔住,只要府上有需,便即刻进府效力可好?”

刚刚听着外头的禀告声,王大军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本来三皇子府后院里的宅斗,跟卫星村他们这些人没多大的关系,但因为这个,让耿二叔受到了冷待,就不能忍了。

王大军毫不犹豫地就告了一状。

三皇子愕然,“吃不好睡不香?”

他的脸色陡然沉下,似乎明白了什么意思。

他招来了贴身的内侍,“去打听下,府里大夫们吃住是怎么回事?”

云侧妃是千算万算,没算到告状的不是正妃的人,而是算不着的个小村长!

内侍去了没一刻钟便回返。

他是三皇子贴身随从,可谓是忠心耿耿,就算看在云侧妃受宠的份上可以说一两句好话,但这次牵涉到的大夫那是十几个,再加上牛姑姑已经把这事给闹大了,想帮腔都没法帮。

“治不好王妃,就不配吃饱饭?”

三皇子冷笑了两声,就想忍不住发怒。

那些可都是本地的名医,那些不长眼的,就这么都替王府得罪光了!

况且他自打有钱了之后,就下了血本经营六县,图的什么,还不是图个好名声,争取民心?

请个大夫,连饭都不给吃饱,这要是传出去,三皇子府可还有体面?

“传令下去,将那个姓刘的打一顿板,去庄子上种地去!大厨房的……让云侧妃看着惩治……”

说到这儿,三皇子倒是反应过来。

“这事云侧妃可晓得?”

要不说这没经验的就是不行呢,如果还是范氏管的话,哪会闹出这般的笑话?

内侍眼光打了个转,小心地回话。

“云侧妃应该是晓得的吧,方才云侧妃还求见殿下。”

三皇子叹了口气,“云侧妃头回管事,难免有疏漏。”

内侍低着头没敢作声。

可见三皇子心里还是宠着云侧妃的。

云侧妃晓得是晓得,但可不见得是疏漏,在大夫的待遇身上作文章,那可不是疏漏就能说得清的。

内侍不敢说,王大军却没有这些顾虑。

立马心直口快地提了个建议,“三殿下,既是这样,那为皇妃娘娘熬药用药,那必得再仔细不为过,最好由我表叔全程盯着,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

他是挺相信专家给的方案的,可他不信王府的秩序啊。

他们卫星村的人,可不是给王府后院宅斗充当炮灰的。

郑将军,“……”

王兄弟可是真敢说啊!

三皇子最后还是同意了用耿二叔的方子。

当然了,那是全程抓药,熬药都在耿二叔的眼皮子底下看着,先找了鸡兔喂过了没有大毒性。这才喂给了皇子妃范氏。

一碗汤药下去,暂时还看不到什么起色。

王大军说那个在附近村子租房子什么的,本来就是为了上眼药的。

据说大厨房的人被罚的罚,换的换,很是动荡了一番。

但晚餐立马就不一样了。

虽说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也都是精致菜肴,味道比从前好一百倍了。

云侧妃原本还想着先告一状,以她在殿下跟前的受宠,难道还比不上几个奴仆的份量?

谁知道最后大厨房的人被弄了个七零八落,刘管事被打了个半死,丢去了庄子上种地,而牛姑姑却是毫发无伤……

更可恨的是,她的管家权也丢了。

反而被范氏生的小丫头给接过去了!

一个六岁的小丫头,她能懂个屁?

可三殿下却说,有两位掌事姑姑辅佐,管家这些事儿,正该给大娘子练手用。

丢了这么大的人,云侧妃只好也“病”了。

司娓娓,莲香一直在王府呆了七八天。

这期间,耿二叔抓药,制药,熬药什么的,不光有王妃身边可靠的人盯着,也有司娓娓她们盯着……

第三日上,范氏终于醒了过来。

虽说还是气虚体弱,但神智清醒,能进饮食,那就是好转的开始。

就算并没抱太大希望的三皇子,都喜出望外,来看了范氏好几回,还给耿二叔不少赏赐。

到第八天上,范氏已经能下床让人扶着走上几步了。

范氏死里逃生,王府后院的风又刮向了另一个方向。

云侧妃称病就一直没好。

对于自己的救命恩人,范氏可比三皇子要感激得多。

三皇子那是还存着以后还用得着神医的心思,对于范氏来说,耿神医可不光是救了她一命,还是救了她儿女的命……

她一双儿女都没超过七岁,没了亲娘,落在继妃手里,那不就跟现如今的大皇子和三皇子处境一个样吗?

哦,说不准还不如他们呢!

三皇子的赏赐,再加上范氏送来的重礼,几乎把耿叔住的卧室都给堆满了。

眼瞅着皇子妃病好,耿二叔立马请辞。

自打三天前范氏病情好转,之前被征召来的名医,除了耿二叔,就都各备了一份礼,好生地送走了。

三皇子要在六县发展声望,所图挺大,肯定不是云侧妃那样的姨娘思维。

范氏也没强留耿二叔,派了皇子府的马车,拉了人和满满两大车的礼物,给送回了卫星村。

司娓娓和莲香都是跟着一拨回来的。

在皇子府的时候,司娓娓又趁势和范氏一派的姑姑和侍女拉近了关系。

范氏一派的人,心里也都明白,司娓娓和莲香这次在娘娘的病上,那是出了大力的。

要换成普通人,哪里舍得为了进府见个大夫,就花掉六七十两银子这么大手笔?

范氏好转之后,司娓娓还趁机试探了回莲香。

“如今你也算是在范娘娘跟前立了功,若是你想回皇子府,只要一求范娘娘,应该都是可以的。有娘娘做主,给你说的亲事,至少也是带品阶的侍卫……虽说你在卫星村里也是出了大力,大家伙肯定舍不得你,但正因如此,你若是能有更好的归宿,我们也会为你高兴的……”

莲香却坚决摇头。

“既然出了皇子府,就再也没想回去……”

就这一出后院纷争,别说她还没到牛姑姑那个地位呢,就算到了,这回要不是有司姐和王村长出力,范娘娘若不能好转,牛姑姑她们下场还不知道会怎样呢!

第143章 神医回村

既然莲香都没打算再回皇子府,司娓娓也就没再劝了。

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司娓娓觉得莲香这姑娘挺不错的。

在所有接触过的古代姑娘里,田草儿最机灵,周小兰外柔内刚,高彩霞勤劳能干,但不得不说,她们都比不上莲香的综合素质高。

莲香这样的,放在现代,那肯定也能当个职业白骨精。

可惜在古代,专业精通也没用,运气不好的时候,连自己的自由都未必保得住。

要让司娓娓来看,村里的小伙子,实际上是不大配得上莲香的。

不过莲香现在这个处境,真嫁给三皇子府里的侍卫什么的,也不见得就比嫁给卫星村的小伙子强。

司娓娓觉得还是顺其自然,不多加干预的好。

回到卫星村,耿二叔这一回也是有点被吓着了。

他也是五六十岁的人了,这还是头回碰上这种刺激的事儿。

别说后来大夫们的待遇变差,还要受冷嘲热讽,就是待遇好的时候,客院里十几位大夫都扎堆住着,那可真是……同行相轻,勾心斗角,跟唱大戏一样。

管着大厨房的高彩霞,赶紧给耿二叔做了好几顿可口的饭食,井里冰过的西瓜那是想吃管够。

这么养了有七八天,耿二叔才算缓过神来。

他这一缓过神来,就拉着王大军和司娓娓开始叮嘱。

“我算是看明白了,要不说那些贵人跟咱们不是一条道上的呢……自打进了那个王府,甭管吃住的有多好,我就感觉浑身不自在啊,以后咱卫星村跟他们打交道可以,千万不能掺和太深呐!”

他可算是知道什么叫自由自在的空气了。

耿二叔就打算再去趟临河村,再给村民们最后检查一下,留下慢慢调养的药,这剩下的半年,他就打算窝在朝圩村,再也不出来了。

至于明年,明年的事儿,再说吧。

耿二叔临走的时候,王府的管家还挺客气地问过他,愿不愿意留在王府当府医,待遇是一年八百两银子。

这待遇,放在现代的话,大概就是年薪八十万的样子。

比耿二叔的村医待遇可强了许多倍了。

吓得耿二叔连想都没想,赶紧说自己其实就是乡村游方郎中,根本不是什么名医,这回能治王妃的病也是误打误撞,知道了一些外洋人的手段而已,实在不敢在王府里招摇卖弄……这才回了卫星村。

耿二叔还不知道,三皇子和自家心腹也曾经说起过这位妙手回春,救了皇妃一命的老大夫。

三皇子一开始还有点怀疑,去年给岑先生用的那些神药,就是出自这位耿大夫之手。

但岑先生却认为不是。

“应该不是,若真是这位耿神医所出,为何卫星村不对外卖这些神药?神药携带方便,获利极高,若是做这门生意,不愁不能家财万贯,但据线报,这一年多,市面上是半粒神药也没流出来过。可见是真如王先生说的那样,神药出自外洋,用一颗少一颗,且还有时效。”

岑先生觉得卫星村的人大概都是奇人异士,都是小富即安,并没有追名逐利之心,倒是很让人佩服。

比如说这位耿神医吧,他也不开药堂,也不四处行医,就只去那中了铁毒的临河村,为中毒的村民治病,连诊银都不收,完全是自掏腰包倒贴送药,不得不到了王府给皇妃治病,即使治好了也不居功,只说是碰巧知道了个偏方而已,跟那些名医们住在一起时,也从来不跟那些人辩论争风,最后功成身退,飘然而去……可不正是高古隐士的风范?

三皇子听着觉得有理,也就不去纠结没有将这位名医留在府里的遗憾了。

而是想起那个出毒计的家伙来。

“王先生说过,那人是外洋的大盗,精通各种暗算杀人的手段,这次那边拿范氏开刀,只怕也不过是试探,万一他又出了别种诡异手段,岂不是让人防不胜防?”

当初纵虎归山,这会儿也没有后悔药可吃了。

岑先生想了想,便道,“不如给大殿下去信,将那人的种种危险告知,借大殿下之手,先将其除掉再说。”

现如今两派相争,皇后一系占了上风,但大殿下还在京城,要想弄死个无名小卒子,还是容易得很的。

“也只得如此了。”

三皇子眼中闪过懊恼。

他跟大皇兄虽然是亲手足,可因为他的失误,还得让求大皇兄出手,这脸面上还是不大挂得住的……

耿二叔是在过了半个月后,回的朝圩村。

正好,第二批金属颗粒也都攒得差不多了,司娓娓带了人押运回去。

耿二叔这次回村,那是受到了全村老小的一致欢迎。

这老耿吧,他在的时候,没觉得咋地,就觉得去找他看个头疼脑热,挂个水输个液啥的都是小事儿。

这一等老耿走了,村诊所只剩下老耿媳妇,还有个小学徒。

这两人也会打针,也会拿药,老耿媳妇还会给人拔罐呢……

可不知道咋地,就觉得让他们整治,心里特别的没底儿。

大概这个心理,就跟去了医院一样,总想让专家给瞧,可坐班的却是小年轻实习大夫。

这不,耿老二回来了,大伙儿就都来围观了。

有病的想让耿老二给看病,没病的想听听耿老二这大半年在外头的故事。

要知道出村的可都是年轻人,唯一快六十岁了还出村去瞧外面的古代景儿的,耿老二是头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