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两人相互对坐着,互相笑了笑。季守业笑着对布氏说:“从前我没有空闲陪你,如今我空得无事可做,你可别嫌弃我老了又烦人。”

布氏瞧着季守业笑了起来,说:“正儿事情多,只怕你也空不了多少。”季守业摸着胡子笑了起来,老了,可是他还是很有用,可以教导孩子们。

季安宁把家事交待给邵氏之后,她抬眼出来,瞧见季守业夫妻房里的烛火。她站在窗外问:“大伯,大伯母,你们房里可暖和?”

布氏在房里招呼她进来,季安宁笑着进了房。她给季守业和布氏行礼之后,很自然的挨着布氏坐下来,关心的问:“大伯,伯母,这一路可辛苦了?”

邵氏已经跟她说了,明天请大夫来给家里的长辈们请一请平安脉,到底他们的年岁都不少了,这一趟就此背井离乡的行程,只怕他们心事重,对身体有伤。

布氏伸手拍一拍季安宁的手,说:“不辛苦,只是舍不得熟州城。”季安宁瞧一瞧季守业的面色,她笑着说:“伯母,这里距离二哥当差的地方近了许多。

过年的时候,二哥事情不多,他们一家人可以回家来。大嫂早把二哥的院子整理好了,就等着二哥回家来。”

邵氏在这一方面行事周全,所有的弟弟们都有一处院子,只是院子都不大,刚够住的样子。邵氏跟季安宁私下里交底说:“日后,大约是我和你大哥陪着父母过日子。

弟弟们只会等到不想飞的时候,才一个个肯归家来。”然而季安宁则觉得只怕那时的他们,也已经习惯在外面自家当家作主的日子。

季守业瞧着侄女依在布氏身边的模样,他开口说:“你大哥大嫂不在家,你回来当家理事,顾小十可曾有话说?”

布氏瞅一眼季守业,她低声说:“宁儿是那种不知事的性子吗?老大说了,顾小十为人厚道,待宁儿和孩子们还是有心。”

季安宁见到季守业盯着她不放松,她笑了起来,说:“大伯,他支持我过来理事,只是担心我做得不那么的好,反而会累得大嫂帮着收尾。”

季守业瞧着季安宁面上的神情,他轻轻点头说:“在当家理事方面,你要跟你大嫂好好的沉下心思学一学。

你别以为你现在理着一个小家,日子就能轻松的过下去。顾家那样的一个大家,如果顾小十无本事,你的家就好当。

如果顾小十有本事,日后,你的事只有多不会少。”季安宁认真的听着季守业的话,顾石诺纵然是一时之间,他放话说过会甘心过平常的日子。

只怕他大多数的时间,他也过不来太过平常的日子。顾家的家人,顾玫诺夫妻关系明显是不如从前,再加上她招惹娘家的事情,只怕在顾家也让人非议不止。

季守业瞧着季安宁愿意听他的话,他的面上神情缓和下来,他跟布氏说:“那些女人之间的话,你闲时,多和她说一说,她现在也应该长一长心眼。”

季安宁笑着起身,说:“那大伯大伯母我先回去,我明天带着孩子来给你们请早安。”季守业冲着她摆手说:“明天,你嫂嫂会张罗家事,你带着孩子们多睡一会。”

季安宁眉眼弯了弯,她忍着笑意出了房。布氏在后面嗔怪的跟季守业说:“你别因为宁儿跟我们亲近,就要在她面前叨叨一些老话。”

季守业则是不搭理她的往房里走,他伸一伸老腰说:“宁儿跟我们亲近,老三也只能眼瞧着。他现在想明白过来,女儿在近处,可以亲近的时候,已经晚了。”

布氏在后面跟着他往里走,说:“老三还是孩子气足的人,他说那几句酸话,你就别掂记在心上了。

立儿和宁儿兄妹是跟我们两人关系亲近,弟妹都觉得应该如此,孩子们人品好重情意,这样她能放心下来,将来老得走不得道的时候,孩子们绝对不会对他们松手不管。”

布氏年纪大了之后,瞧得多了一些孝子孝孙的行事。她再瞧一瞧自家孩子们的行事,在这一时,她觉得季守业当年有先见之明。

他当年对季老太爷夫妻的孝行,孩子们都瞧在眼里。布氏心里曾经有过的怨意,在这时候全成了佩服。

她对季守业如今故意气季守家的行事,她也采用默然的态度。只是有时担心他会做过了一些,特意提醒他。

季守业回头瞧一眼跟进来的布氏,他笑起来说:“老三的性子,我还是明白,他不会那么小心眼,他只是担心我闲下来之后,心太静了,对身体不好,故意在我面前说那些话。”

第八百四十五章 微微

第二日早上,季安宁醒得早,她还有闲心听一听外面的落雪的声音。直到顾阳景跑来寻她,见到她还窝在床上,他的小脸神情立时微微的变了变。

他爬到床上来,那暖暖的小手贴上了季安宁的额头。季安宁笑着把他轻抱在怀里,说:“阳光,娘亲无事,只是想在被子里面暖一暖。”

顾阳景轻舒一口气,他由着季安宁把他拉进怀里面去。自从有了弟弟们之后,季安宁跟他少有这样的亲密时刻。

季安宁瞧着他笑着说:“阳光,你爹爹让我从两处院子挑选一处来住家,娘亲想让阳光挑一处出来住,你说那一处好?”

顾阳景想一想说:“娘亲,我们挑选最靠近舅舅家的院子,行吗?”季安宁笑着轻点头,两处院子都要重新翻修,实在挑不出那一处院子更加的好。

顾阳景笑眯了眼,季安宁点了头,那日后那处院子就会最靠近舅舅家。来到都城之后,顾阳景心里还是多少有些感觉,他知道他的伯母再有了弟妹们之后,待他大不如从前。

他伸手抱紧季安宁的胳膊,他低声跟季安宁说悄悄话:“娘亲,我瞧着伯母待哥哥都没有从前好,她只待新出生的弟弟好。”

季安宁伸手摸一摸顾阳景的头,说:“家里新生的小弟弟太小,他比你哥哥还需要你伯母处处贴心去照顾他们。”

顾阳景抬眼有些不解的瞧着季安宁说:“娘亲,哥哥家里面,也有专门的人照顾小弟弟。”从前顾阳景话里从来不曾把顾亭景家与自家分扯开去,如今他的话里面,已经把家分开了。

季安宁笑瞧着顾阳景,她心里盼着顾大少奶的心思早些回转到孩子们的身上来,她和顾玫诺两人行到现在,如果还要恢复到从前那种亲密无间的夫妻感情,还需要缓缓来。

季安宁笑瞧着顾阳景说:“那哥哥可曾跟你抱怨过伯母待他的不好?”顾阳景立时摇头说:“没有,哥哥说他是大人了,那能还依在娘亲的怀里不肯松手。”

顾阳景在季安宁怀里挣了挣,转而他反而更加贴近季安宁的怀里,他有些不解的跟季安宁说:“明明从前哥哥是喜欢伯母抱着他,为何他现在就不喜欢了?”

孩子心里总是有无数的问号,然而大人们却无法给出最为妥善的答案。季安宁笑瞧着他,说:“阳光,有些事情,要等到你再大一些,那时你就能了解。

如今娘亲就是说给你听,你也会有不明白的地方。慢慢来,时光,总会为你慢慢的揭开一个个答案。”

季安宁笑瞧着顾阳景,心里想着,孩子,就是有些事情,你现在着急知道前因后果,等到长大之后,只怕你也无心再去寻思那些事情。

顾阳景不太满意季安宁的答复,然而他瞧着季安宁的神情,也知道她是不会再说下去。他在季安宁怀里再动了动,然后挣出来说:“娘亲,我要去看弟弟了。

你在被子里暖一暖,我一会带着弟弟们来看你。”季安宁伸手捉住他,笑着说:“你等到娘亲梳洗过后,我们一起去看雪儿和顺儿。”

母子两人赶快起身,季安宁进到内里去。顾阳景直接叫候在外面的大丫头进来为他梳头,他穿得衣服多了,如今还是有些梳不好自已的头发。

季安宁和顾阳景母子从房里出来,两个人不约而同的缩了缩脖子,外面风雪大,实在是太冷人了。

两人顺着连着的屋檐下走动,顾阳景跟季安宁说:“娘亲,下雪的时候,来严城房外面没有都城房外冷。”季安宁轻轻点,说:“可是那里房里却比这里冷。”

都城的房间里不冷,可那也是有银子堆出来的温暖。每年的冬天,官府会给都城住户适当的补发一些过冬需要的暖房银子,可那给出来的银子,只能是意思一下而已。

季安宁听城外邻居们说过,他们家只用了几间暖房,因为那样多少能省一些柴火出来。季家这里面,季安宁是有心想要省一省。

然而邵氏跟她说得仔细,那些东西如果这个冬天不用,只怕明年秋天修缮费用都要比柴火花得多。

季安宁自然明白一处用,一处堵的坏处。邵氏悄悄跟她说:“你们的院子,做地暖的时候,不要想着省银子,而是要请地道的匠人。

他们做出来的活计,每年能省下不少的银两。”季安宁自然知道季家当年买这一处院子的时候,是比周边的院子多花了银子。

当年田家的人认同这一处院子,而拍板做决定的季守成和季树正只是顾及着田家人的面子,他们硬着头买了下来。

等到过了一个冬天之后,叔侄两人便明白田家人的好意。他们双双上门去感谢田家人,那家男人大笑起来,说:“如今知道一个冬天,你们能省下多少的开支了吧?”

原来内里的事情,田家的男人曾听人提过原由,这家人在造地暖的时候,花了高价钱,自然不愿意贱卖院子。

后来这个院子因为价高而一直无人买的时候,季家又在这时候需要买下院子。田家人因此动了心思,他们鼓动季家人买院子。

田家男人故意没有跟季家叔侄提点任何的事情,他们只是想借着此事,瞧一瞧季家的人,是不是值得深交下去的对象。

田季两家人的交情,因此事而深厚起来。而季守成和季树正叔侄通过这一桩事情,更加瞧得明白,都城的水很深,不会游水的人,在岸上行走,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邵氏一向待季安宁亲近放心,自然把这事情悄悄告诉季安宁。果然天下大部分的事情,纵然大家有最初的情分,还是需要在日后里,彼此用心去维护。

季安宁和顾阳景在路上,遇见邵氏身边的人,季安宁听说了季树正夫妻早已经起身,季树正已经起身去了书房。

顾阳景跟在季安宁的身边,说:“娘亲,大舅舅每天要看好多的书。大舅舅说,我现在年纪还小,不必急急要翻遍许多书,不如每一本书,我多看几遍,记熟内容,不求全解,只要求我微微知道一些内里的意思。”

第八百四十六章 管

季安宁怀里抱着顾顺景,顾阳景牵着顾雪景,母子三人去给季守业夫妻请安,又去给季守成请安。

他们再给季树正夫妻问好,他们自然是没有见到在书房里季树正。只是邵氏把顾阳景兄弟留下来,她跟季安宁说:“外面雪下得太大了,你把孩子们留下来,你给小叔小婶去请安吧。”

季安宁面上有迟疑的神情,顾阳景伸手牵住她的手,他跟邵氏说:“大舅母,我陪娘亲去给外祖父外祖母请安,雪儿和顺儿留下来。”

邵氏轻轻点头,由着这对母子出了房门。顾雪景的眼神望一望房门,他转头瞧向邵氏说:“大舅母,我和顺儿陪你说话。”

邵氏好笑的瞧着豆丁大小的人儿,再瞧一眼在榻位上努力想要翻身的小人儿,这两个孩子陪她说话,想来是很有趣。

邵氏伸手帮着顾顺景翻了身,顾顺景趴在榻位上,冲着她笑得流下口水。顾雪景赶紧用帕子擦拭过去,嘴里说:“顺儿,笑得时候,可不能掉口水。”

邵氏瞧着这一对孩子,只觉得心里暖和着。顾顺景趴一会后,就有些想要翻身,顾雪景是尽力帮了他,兄弟两人用足了劲头,顾顺景才翻平过来。

顾雪景有些不好意思的跟一直在一旁守着他们的邵氏解释说:“大舅母,弟弟原本已经会翻身了,只是现在衣服厚了一些,他又有些翻不过来。”

顾顺景在一旁瞅着邵氏,他没有一丝认生的表示,反而冲着她“呀呀”的说不停。顾雪景很是高兴的翻译他的话,说:“大舅母,顺儿跟你打招呼。”

邵氏笑着应了两声顾顺景,见到那小人真的有些象是知事一样的冲着她笑,邵氏伸手直接把他抱在怀里来。

而这一边季安宁和顾阳景已经往三园走去,路上,顾阳景问季安宁说:“娘亲,外祖父和外祖母待你好吗?”

季安宁轻轻的点了点头,他们从来不曾饿过她,也不曾冷过她。他们就是在外地的时候,也把她交付能相信的人照顾她。

有顾家七老爷夫妻那样的父母相比较,季守家和田氏成了一对极好的父母。季安宁记忆里面,她还是愿意去美化父母的行事。

何况田氏是真的努力去做好母亲的角色,她待儿女都是相当的用心。季安宁转头瞅见顾阳景执意瞧着她的眼神,她笑着说:“好。”

顾阳景则有些不放心的问:“舅舅们都是男子,只有娘亲是女子,外祖父和外祖母不曾偏心待娘亲?”

季安宁笑了起来,她伸手扶正顾阳景头上的帽子,笑着说:“外祖父和外祖母只有娘亲一个女儿。”

顾阳景想一想点头说:“爹爹说娘亲是绝对的女子,那外祖父外祖母应该是会很喜欢娘亲,你是他们生的女儿。”

季安宁听着儿子的话,她的脸微微红了起来,顾石诺竟然私下里如此跟你儿子说话。风雪很大,吹得人要用力往前走,顾阳景牵紧季安宁的手。

季守家和田氏坐在房里面,两人刚用过早餐。他们见到季安宁和顾阳景过来,等到他们行礼过后,连忙问:“阳光,你可用过早餐了?”

顾阳景很是有礼的说:“大外祖父留我们一块用了早餐。外面雪下得太大了,大舅母做主留下两个弟弟陪她。”

季守家赞同的点头,说:“阳光,以后这么大的雪,你也别跟着你母亲瞎走。外祖父外祖母这里用不着天天来请安。”

季安宁惊讶的抬眼瞧着季守家,只是望见田氏之后,她笑眼瞧着她说:“母亲,都城这边屋外冷,屋里暖和着。

三园里,正房的地暖烧过之后,我觉得和一园差不多。后面下人房那边,也是有地暖,只是没有主人房这边暖和。”

季家的宅子,从前的主人,也是一个善心的人。每一个院子里面,不单单是主人房有地暖,下人房一样设有地暖。

季安宁心里是好奇这宅院前主人的去向,邵氏跟她一样的好奇,她笑着跟季安宁说:“我觉得这样善心的人,就是后代一时的不成气,再有出息怕后代,还是一样会折腾得起来。”

邵氏和季安宁是一样的人,她们都相信好人有好报。邵氏乐意跟季安宁说起许多的事情,她提了提季安玉的消息。

田氏满眼温暖神情瞧着季安宁,她从前一直担心着女儿,怕她的性情,在夫事的事情上面,有些象她,而顾石诺的性情,明显是要明厉许多的人,只怕是容不得她一再退缩待他。

如今她瞧着季安宁的面色,那分明是夫婿待她很好的神情。而且邵氏在路上也跟布氏和她说了,顾石诺为人处事大方公正识进退,他待季安宁母子很好。

田氏招呼季安宁和顾阳景在她的身旁坐下来,她很是亲近的问:“宁儿,我听你大嫂说了,你家城外的院子,给你们布置得不错,只是位置有些偏颇。

阳光的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家里人不放心,让你过来住。这些事情,你都和阳光父亲商量过吗?”

季安宁笑瞧着田氏,这几年,她的日子过得不错,面上都不曾见过多出来的皱纹。她点头说:“母亲,我和孩子们住在城里,那他在外面当差也能安心下来。”

田氏轻舒一口气,说:“这几天,你还是帮着你大嫂管一管家事,等到再缓上几天,我们休息过来,在一块说说话。”

季安宁笑着起身,她虽说把事情交接给邵氏听,可是也想到邵氏要缓上几天,她还是要多跟着瞧几天后,再完全撒手不管事。

季安宁带着顾阳景四处瞧了瞧,在路上,她还低声跟顾阳景解释她做的事情。季安宁一向觉得顾阳景应该是要知道一些庶务方面的事情,而不是一心只顾着读圣贤书。

顾阳景听着季安宁的话,他很是惊讶的跟她说:“娘亲,原来女人在家里当家,也要知道这么多的事情,才能管得好一个家的家事啊。”

第八百四十七章 操心

接连几日,邵氏把家事理了理之后,她笑着跟季树正说:“宁儿当家理事,还是有本事。你瞧一瞧,这冬天贮藏的事情,就做得比我好太多。”

季树正笑瞧着她得意的神情,笑着说:“你这个夫子都这般的有本事,她这个做徒弟的人,自然是不能太弱了一些。”

邵氏回了这么一趟家之后,她的神色气韵都宽和起来。她娘家兄弟担得起事,而且是自家知道自家事,对科考反而一个个无心,只愿意家里孩子稍稍读一些书,识字明理就好。

邵家大哥很有自知自明的说:“我们家的人,在读书方面是不如姑爷家的人有天分,他们只要没有好高务远的想法,我们一家人就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邵氏欣喜娘家人的日子安稳,她觉得在那里,只要保持平常心,一家人就能过好日子。而邵家的人,见到邵氏神态自然,她身上衣裳如从前舒适,一家人也安心下来。

邵家大嫂说得明白,富贵荣华的生活,自然是好,可是那也不是人人都能过上的日子。邵氏在熟州城里的时候,从前相熟的朋友,也曾向她打听过顾家大少奶奶娘家人消息。

邵氏对所有人的问题,都只是一笑而带过。对她来说,有关顾大少奶奶娘家的事情,不语,则是最好的回答方式。

季家在熟州城里扎下的根基,如今拔起来移往他处,其实大家的心里,都有一种伤别离的感觉。

他们一家人特意回了一趟祖地,请人把他们这一房的宅院修缮。人,不管往里那里行去,故土是难离。

季守业有心在家里退养下来,有心把家里孩子们管教起来。只是家里的孩子们多,却都跟随在他们父母的身边。

而在家的三房孩子们,只有顾家三个小孩子,当中一个已经由季树正亲自教导着,而另一个年纪太小,也不适合多读书,还有一个连话都不曾开口吱一声。

季守业有一种无处下手的感觉,季守成瞧着他的情形,他笑了起来,说:“大哥,外面的学堂那么多,你要有心去教课,我带你去寻山长说一说话,看有没有适合你的地方。”

季守业瞪眼瞧着季守成说:“我一个没有教过书的人,那会让别人山长瞧得上眼,你就别出歪主意,我就在家里闲着。”

季守成觉得两个兄弟都不是真正适合闲着的人,他寻了机会,还是介绍一位山长给季守业认识。

季守成也没有想过能不能成事,他只想着这一位山长的风格,大约和季守业有话可以说,就当给自家兄长扯线多交一个朋友。

然而世上有一种千里来相逢的缘份,山长和季守业说话很是投缘。一来二去,两人自行约着又见过几次面,再来就是季守业答应以客座身份去学堂试着教课。

季守成没有想过这么快就成了事,他忙去打听那学堂里情况,再来细细跟季守业说一番话。季守业很是感动的瞧着季守成,却又担心他这样太过辛苦了。

季守业心里是操心着季守成的事情,他到都城之后,就仔细的寻问过季守成的意思。季守成跟季守业直言,他和宁氏是怎么都无法在一处生活。

只是为了儿女,他们日后就这样分居着过日子。季守业当下就跟他说:“家里老大两人是什么性情,你的心里有底,都是靠得住的孩子。

可是你的身边也不能一直这样单下去,总要有人照顾你。无名分,只怕是难。”季守业还是想季守成有伴,他的年纪大了起来,越发觉得要有人相伴着过日子。

季守成苦笑起来,说:“我这般的情况,也不想那些事情。我早想好了,有瞧上眼的人,就在外面置一处院子来养着人。”

季守业瞪眼瞧着他说:“如果有孩子呢?那名声能听吗?”季守成瞧着他笑了起来,说:“大哥,那般愿意跟我的人,只不过图一时的欢喜,自然是不会让她有孩子。”

季守业很是后悔的跟他说:“当年就不应该答应你和她的亲事,早应该信了外面的人的话,宁家的女子,都不是能做贤妻的人。”

季守成则是笑了起来,说:“大哥,这样的事情,如果有错,只分错得多少。我和她都有错,我们错在当时都太过年轻不知事,我信她装贤慧过头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情。

结果她的心眼很小,其实容不下那些人和事,以至于后来性子都有些改了。她不是天性就是那样坏的人,她就是现在做坏事,都要留下这样大的尾巴给人抓。”

季守业伸手拍一拍他的肩膀,说:“你心里明白就好,我们瞧过多少案例,自然明白真正心肠恶毒的女子,是那样心性的人。

你们无法在一处生活,在生计方面,你有能力的时候,你还是让人多瞧着一些。”季守成轻轻点头说:“我不会再见她,每月的家用,我还是会派人送过去。”

他们兄弟皆苦笑相视,季守成叹息着跟季守业说:“如今瞧着老三还是有些上路了,他待三弟妹仿佛是细心许多。”

季守业笑着说:“是啊,老三家的贤良。”季守成瞧着兄长闷笑起来,说:“大哥,你啊,就别觉得小弟妹待老三一直不上心,我们家还真不需要太过上心的妇人。

那位待我倒是一直上心,可那个女人做下来的事情,我如今想一想都有些怕了女人,就怕她会趁你病,要你的命。”

季守业心里还是明白一些事情,田氏是对季守家淡了心,如今她是为了儿女,将就着和老三过日子。只是季守业瞧着季守家那一脸后悔莫及的神色,他的心里心疼不已。

季守成抬眼瞧见兄长的神情,只觉得他的心操得太多,老三那完全是自作自受。但是他的命好,至少他的身边人,不管如何都不曾对他做过那样的事情。

季守业瞧着季守成的神色,他转而也想得明白。田氏就是待老三心淡,可是她还是能相伴老三终老,而老二呢,他后半生,大约只有兄弟家人了。

第八百四十八章 态度

要过年了,顾石诺在外面当差,季安宁母子要在季家过年。有过两个姑姑拖家带口来家里过年的经历,季家的大大小小都乐见他们母子在季家过年。

季家在外的人,在新年前,能够赶回来的人,他们纷纷拖家带口的赶回了都城。城门口,季家天天有迎接的人,在门墙边下候着人。

布氏田氏和邵氏忙碌起来,季安宁就接过照顾孩子们的责任。一园的院子里,很快的住满了人,季守业夫妻从早到晚,面上都是欢喜的神情。

当成客院用的二园,如今也安置了归家的人。三园里,季树立一家没有回来,则有两位姑太太家的孙子提前来都城准备考试,自然是住在安静的三园里。

过年的时候,他们还是不能耽误功课。而家里别的人,在读书的时候,很自然的往三园里走去。家里人多了,就能瞧得出季家的好家风好品性,一家人很是融洽的生活。

季和适一家人回来得算早,等到他们一家人休息两日之后,田氏主动把手里的事情交到季和适妻子米氏的手里去,而布氏一样是立时放手把管事的权利给她。

米氏被两位祖婆婆的行事惊得心里一时有些不安稳起来,然而两位祖母辈的人,都以她们年纪大了,不想再辛苦管事为由,把管事权利给她。

邵氏在一旁冲着看过来的米氏轻轻点头,她也示意她接手下去。米氏自然明白将来她一样是要管这一大家子,只是她没有想过现在就要夺婆婆的权利。

然而在这种情形下,她要是拒绝的话,只怕家里人日后也不敢相信她,她硬着头接过那一大半的管家权利。

布氏和田氏相视而笑,布氏是许多年不曾管过家,这接手做了几天,她自觉得细碎事情太多,而且是她无心再接手管家的权利。

而田氏则是觉得她们婆媳太过辛苦,她就接一些小事来处置。如今米氏归家来,她自然要把手上权利交出去。

布氏把身边的管事妇人直接派给米氏用几天,她跟她说得分明:“她是身边得用的人,家里的事情,你可以问一问她。过几天,她就回来听我使唤。”

田氏自然把身边的管事妇人借米氏问事几天,一样笑着说:“让她听你使唤几日,过几日,再让她回来吧。”

季家的妇人们如此不恋权利,让季和适的妻子心惊之后,她又心喜起来。季家眼前的架子,是祖辈兄弟三人绝对不会分家过日子,而她的夫婿明显是欢喜这般的热闹。

米氏家里为她选择季和适的时候,就是瞧中季家这一房的势头和家风。米氏嫁进来之后,季和适在外当差,她原本以为婆婆会留她服侍,毕竟她是长子媳妇。

可是邵氏放她跟着一块去了,等到她生下长子之后,她的心里想着这一下子只怕是要回去代夫孝顺公婆,结果季和适笑话她想得太多。

季和适笑着跟她说:“你待父母有这般的孝顺心思,父亲母亲会领你的情,只是不必你带着孩子回去,你就在家里好好的服侍好我和孩子。

等到你的身体恢复好之后,我们再多生几个孩子,就是对父亲母亲最大的孝顺。”米氏被季和适的话说得羞红了一张脸,然而她的心里暗喜不已。

季和适待她一直很好,她心里也担心她要是一定要回去尽孝道,只怕他的身边不安置人都不太行。

她只要想到季和适的身边要有人,她的心就如同刀割一样的难受。季和适见到她这般放不下,直接送信给季树正夫妻。

米氏很快的看公婆的信,信里也写明着,要他们夫妻融洽相处,一起照顾好孩子。至于他们两人,现在还不需要儿子儿媳妇们一定要守在身边。

米氏在外面过了好几年轻松的日子,哪怕她是明知,她的上面会有好多个隐形的婆婆。她也觉得以她公婆的品性,那些长辈应该不会太难相处。

这一趟回来来,米氏想得很好,家里如今是她嫡亲的婆婆当家,她没有心思现在就来跟婆婆争夺什么管家的权利,她就跟在后面多多瞧一下婆婆眼色行事。

日后,她理事的时候,也能顺顺当当。只是等到两位祖婆婆直接交权利给她,又派两位身边管事妇人给她用。

米氏的心里一时感动,一时又觉得大约是两位祖婆婆不放心她的处事,她们让身边人,在她的身边给压一压阵。

米氏原本在家里就学过管事,而且两位管事妇人很是得力,她上手得快。等到过年前一天,两位管事妇人同时跟她告辞的时候,她笑着重赏了她们。

等到两位管事妇人走后,米氏的心里一时之间又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她的有些想法太过小人之心度君子行事了。

经这么一趟事情之后,米氏在日后的日子里面,她对季家人的信任程度提高了不少。何况季家的下人们,也从来是顺从她的指示行事。

季家回来的人多,米氏初初接过这么多的管事权利,她都无心去打听家里别的一些事情。等到快要过年前一天,她松散下来,有心操心别的事情。

她的两个年纪大的孩子们,这时候开口闭口都是“阳光舅舅”“雪儿舅舅”“顺儿舅舅”之类的亲近话,她有些好奇季安宁母子来。

米氏回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因为姑父的差事要紧不在家,季安宁母子今年继续回来过年的事情。季和适提及季安宁的时候,他明显是亲近的态度,都不象是待长辈的神情。

米氏回来之后,知道季安宁母子直接住在公婆的院子里面,她初初惊讶之后,以为家里回来的人多,他们暂时在一园里居住一些日子。

只是在她管家的日子里面,方知道那院子,已经定下来给季安宁母子院子居住。这待遇比待嫡亲的小姑子没有分毫差别,而季和适从来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的神色出来。

米氏悄悄跟身边人说:“小心些,问一问家里老人们,这个家里从前的旧事情。”她身边的人,听她的话,凑近她耳朵边悄悄几句话之后。

米氏惊讶的问她:“我只知道三房跟一房亲近,原来这里面还有这样的事情。”米氏自此之后待季安宁亲近起来,而季安宁又是一个好相处的人,从来不会仗着长辈身份压人。

第八百四十九章 东西

过年前,王四来季家一趟,季安宁问了他一些事情,知道顾石诺这一趟的差事,跟从前没有多大的区别,她心里安心许多了。

季家的人多了起来,柴火和炭,就有些不够用。王四这一趟过来就带来两车柴火和一车的炭,邵氏以为他把顾家城外的过冬东西都搬过来了,自然是只肯接收一半下来。

季安宁瞧着邵氏笑了起来,说:“嫂嫂,家里给我的王四可是能干人,这些东西全是他从认识的人那里新买下来的。”

顾石诺拿了家用给邵氏,可是季安宁心里却很是明白,季家人接下来,只是顾着顾石诺当家男人的面子,转手之间,季家人就把那些家用用在顾阳景兄弟身上。

顾阳景有时话里透出来的消息,就知道季树正在他身上花费了多大的心力,对顾阳景是以最适合他的长子身份的方式教导,而他待顾雪景明显是松散了一些。

季安宁感念季树正夫妻的无私之后,在家里人多了起来之后,她就吩咐王四赶紧去购置此火和炭。

王四这时见机笑着上前跟邵氏说话:“大夫人,这些柴火和炭比市面上的东西要干爽,价格也只多了一个进城价格。小姐吩咐下来之后,我就寻了交好朋友家去了,这两天才收集来的。”

邵氏让人拿了赏银给王四,他瞧着季安宁轻点头,王四笑着给邵氏行了大礼。邵氏还让人准备给车夫的打赏,王四面上神色更加的喜悦起来。

季安宁抬眼望着他,说:“来的就是跟你交好的朋友?”王四连连点头说:“这样的天气,都无人愿意出门赶车,他们借的牛车,帮着赶进了城。”

季安宁抬眼瞧一瞧大丫头,她赶紧塞两个红包给王四。他一样笑着接下来,问:“小姐,我代他们多谢大夫人和小姐给他们的赏。”

王四退下去之后,邵氏身边管事妇人笑着进来说话,她笑着说:“宁姑奶奶那边的管事,可是机灵人,这东西挑选得好,价格可比外面来得优惠。”

邵氏和季安宁相视而笑,她们打赏下去的碎银子,还是值了王四朋友的这一番情意。米氏接到消息,知道季安宁给家里送来柴火和炭,她心里暗自松一口气。

米氏自然知道家里的柴火和炭不足,也听说邵氏这两天已经吩咐人去买了一些回来,只是都有些潮湿,还要烘上几天,才能用得上。

米氏在来前,听说季树正夫妻不在家里的时候,季家由季安宁当家理事。她心里是暗自设想过一些不好的场景,只是不敢跟季和适透出丝毫。

如今那些事情无一兑现,她只觉得心里喜悦难当。她一不小心把心思说给季和适听,他听后笑着轻摇头说:“你啊,把我家当成你的娘家。

我家是有好几个姑姑,只有二房的三个姑姑心眼有些多,可她们为人了不坏,只是受她们母亲影响,和我们大房三房来往都不太多。

我们大房和三房都只有一个姑姑,都不是心眼多的人。而我这一辈里面,妹妹们是有好几个,却都是盼着娘家日子好过的性子。

宁姑姑如果是一个心思多的人,当年她的亲事就不会让家里人着急,自然也不会轮到顾家姑爷来娶人。”

季和适认可米氏为人还是不错,只是她的防心太重。他仔细的想一想,他们成亲之后,还从来没有那一年里,季家有这么多的家人挤在一堂,难怪她有些心慌不稳。

季和适趁着在家的日子,他时不时跟米氏说一些家里的事情,他也不曾隐瞒过米氏,季家老太爷夫妻的不和,以及季老太爷人到中年之后,无人约束行事的混不吝。

米氏听他提及那些旧事,她惊讶不已感叹道:“听来,还是从前家里老祖宗在的时候,把人约束得太过了一些,才让祖宗一旦无人管之后,行事便放开了一些。”

其实季家的人,都是这般的想着季老太爷,他们的心里更加愿意认同他的孩子性情,而不愿意去承认季家老太爷的糊涂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