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冷了,有孩子们在,他们夫妻用不着避忌许多。顾石诺跟季安宁悄悄的说了说城外邻居家的事情,他叹道:“今年只怕还是留不了一人在家里看着。

雪下得这么大,城里城外都要严守着。”季安宁听他的话,都为他们感到辛苦不已。然而顾石诺不悔,她自然只能支持着他。

她笑着说:“你只管放心在外面当差,我们一家人支持你,而且我娘家的人,也一样的支持你。”

顾石诺伸手摸了摸季安宁的头,低声说:“宣家有一位爷,大雪天从马上滑下来,听说脚断了。这事情暂时不会传出来,你明天悄悄跟你大嫂说一说,两家是姻亲,我又听说了消息。”

季安宁有些惊怕的伸手扯住顾石诺,他连忙安抚她说:“你只管安心,我喜欢事事亲力亲为去做。那位爷是粗心了,还好跟在他后面的人,把马控制住了。”

季安宁轻舒一口气,她低声跟他说:“我们的院子,租金平实,租房租得长久。而且不曾断过人,如今我手里有了一些银子,你说一说,我们能不能在城外置一些田产?”

季安宁觉得东西不能全放在一处,而他们家如果有田产,将来在城里不适宜居住,可以在城外居住。

顾石诺沉吟片刻之后,他低声说:“你不是跟我说过,舍不得城外的好邻居们?”季安宁轻轻点头说:“是,舍不得,能够在一处,做一世的邻居,是一件幸事。”

顾石诺轻轻的点头说:“那田产的事情,你就暂时不要着急。我们几人是有这样的想法,我们都是离了家的人,如今就是归家,只怕跟家里人相处都有各种不容易的地方。

大家说过,想挑选一处地,大家日后继续住在近处。只要今年平安过去,上面给的赏赐一定丰厚。”

雪光映照进房里,顾石诺瞧见季安宁眼里的欢喜神情,他笑着说:“我在城外居住久了,我也喜欢那样的邻居,也喜欢那样自在的相处方式。”

季安宁慢慢的睡熟下去,顾石诺的眉眼间飞过轻愁。顾玫诺的麻烦事情,并没有因为顾大少奶奶跟娘家人不来往而减小许多。

顾大少奶奶的心里多少还是记着生养的情意,只是她娘家的人,则是妒忌着顾玫诺在都城有一份稳妥的官差做着。

王家小子守着城门口,他从小跟着顾家人来去几个城市,待人处事有一种自来熟的本事。初时,顾石诺只觉得他是自家看着长大的小子,他的父母又是家里用得着的人。

顾石诺觉得从军这一条路难走,王家小子只怕在军中机会不多。他通过关系把他安排进守城门,只是想让他早日想明白,他到底要做什么事情,不能再这样混日子下去。

顾玫诺遇见麻烦事情,王家小子偶然听人提了提,他就用了心思。守城门口的人,虽说不打眼,可是每天接触的人多,王家小子遇正事,会板着脸行事。

可是遇旁的事情,他一向笑脸迎人。他待任何人都平和对待,反而那些街头的小浪子,都喜欢窜到他面前来说话。

他们无意当中提了提顾玫诺的事情,王家小子听后心里惊惶不已。过后,他悄悄寻王四说了话,王四悄悄去打听一二,听来的消息。

顾大少奶奶的娘家兄弟在后面使坏,他们是一心想要坏掉顾玫诺的差事。只是顾玫诺一向行事严谨,他们做了许多次手脚,都给顾玫诺避了开去。

顾玫诺惹上这种甩不脱的麻烦事情,王四只能悄悄的跟顾石诺说。顾石诺进城来的时候,他去寻顾玫诺说过话。

顾玫诺其实也能感觉到身边的一些不对劲之处,他听顾石诺的提醒后,他苦笑着说:“只能一样一样的挡,到底他们做了那么多的事情,结果不曾影响到我。

他们的心里,只怕比我还要生气。小十,你只管放心,他们还不敢真正让人来对付我。毕竟他们家的人,都知道万一我有什么,你是不会放过对我不利的人。”

顾石诺也想不出有什么好方法,一次性的解决这样的麻烦事情。有些事情,如他们这样的人,是绝对不能沾手。

顾玫诺瞧见顾石诺的纠结神情,他反而笑了起来,说“你只管放心,我一向当差小心行事。就是外面的女人,我从来不会去沾染。

他们不敢害我的命,只敢使些见不得人的算计,来让我无法当差下去。这一份差事,我一定会好好做,我们一家人还靠着这份差事过日子。”

顾石诺想起往日顾大少奶奶的精明能干,他想一想说:“嫂嫂一向能干,她有好的想法,你就由着她去试一下吧。”

顾玫诺笑了笑,说:“这都城里能干的女人太多了,你嫂嫂这边娘家人又事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们有余银,想着到时候寻一寻有没有合适的田产。”

顾石诺是赞同顾玫诺夫妻的想法,只是他没有想法跟他们在一处。将来孩子们的事情,自有孩子们自已去相处,他们兄弟两人还是不要太过纠结太深。

顾玫诺跟顾石诺说这一番话的时候,他的心里是存有试探的心思。他还是想着兄弟能在一处置下田产来,将来也能相互照顾。

然而顾石诺的沉默,他就知道有些事情,是过了就过了。从前顾石诺绝对会一口应承下来,一定会跟着他一块置下邻旁的田产。

第九百二十三章 不管不顾

第二天,顾石诺赶早出了门。季安宁有心想要送他出院子,他给拦下来说:“你在家里好好的休养身子,你好,我们一家人就好。”

顾石诺走了,大雪落满了他的双肩,他回头冲着季安宁挥一挥手,然后大步向院子门走去。许多的交待,他昨天晚上已经跟长辈们说了。

冬日里白日长,夜晚短,每天季安宁最舍不得暖暖的被窝。然而顾阳景则能早起习字,午时看书。

顾雪景初时会赖在季安宁的怀里,可是时日一长,见到顾顺景都跟着顾阳景去习字,他赶紧跟上前去。

顾顺景只会画画,他的画非常特别,山和水都只有他自已瞧得明白。在季安宁和他的两个哥哥的眼里,他是在纸上涂抹着墨团。

季安宁只觉得他太过浪费纸张和墨水,然而季树正却鼓励顾顺景的随意。季树正跟她说:“由着孩子去画吧,他要是没有兴趣,或许几日后,他就会厌了。”

季安宁有时会觉得季树正越发的纵容孩子们,然而他在管教顾阳景和顾雪景读书的事情上面,却还是如从前一样的严厉。

上午的时候,邵氏事家事之后,她特意来宽慰季安宁。最初的时候,季安宁不曾体会到她的用意,只当她是来和她说一说家事。

过后,她听着她的话,听她说:“宁儿,人生之事,不如意的事七*。男人在外忙正事,总比闲在家耗在女色上面来得有价值。”

季安宁听她这么一说,她心里原本有的轻微失落心情,都立时飘散开去。而这时候,季树梢过来瞧季安宁,顺带帮着自家妻子传一传话。

季树梢的妻子说:“姐姐,天晴的时候,你让阳光他们三人来陪我说话。”季安宁当着季树梢的面,就笑着说:“你带着他们兄弟去三园吧。”

季树梢欢喜的点头,他原本就喜欢三个嫡亲的外甥。他笑着跟季安宁说:“大嫂,姐姐,中餐就留他们在三园里用餐了。”

邵氏和季安宁自然没有不答应的时候,季树梢带着三个孩子很快的走了。院子里,都留下他们一阵欢笑声音。

邵氏听后笑了起来,说:“明年,家里会多更加多的孩子声音。雪太大了,要不然,我想法子去接悦儿和孩子们过来。”

季安宁赶紧跟她说了,顾石诺昨天跟她说的话。邵氏的脸微微的变了色,她立时站起来,说:“我赶紧让人去问一下悦儿,我们此时过去看人,可否方便?”

邵氏匆忙的走了,季安宁起身把家里打理了一下。她拿出纸笔来盘算一番,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家里的开支大了起来,季安宁又有些想做生意。

然而最能商量的人,如今却在外地。季安宁瞧得出来,顾石诺其实不太想她用嫁妆做生意,他希望她的手里能有些波动不大的产业。

季安宁轻轻的叹了叹,都城不易居,然而寻到合适的门道,则一样能做成小生意。季安宁想做不打眼的小生意,顾家的门第不高,安全是第一要紧的事情。

季安宁想着季树立的妻子在外地,她手里的生意,都托付娘家人照看着。王四与那管事一直交好,他的心里面,其实从来不曾熄过那心思。

季安宁也不想随着孩子们一天天的大起来之后,他们家过起一天比一天窘迫的日子。不管生意能不能做成,她想在都城有一间自已的店铺。

季安宁在纸上写写画画,直到田氏来了,她还是没有想明白过来。田氏进来瞧着季安宁的神色,她笑着轻摇头起来。

她跟季安宁笑着说:“你家里的帐,你等生过孩子再来盘吧。王四那是一个忠心的人,你还担心他不尽心吗?”

季安宁笑了起来,她笑着说:“王四是我见过对主家最尽心的人,他现在就操心起阳光兄弟大了之后,家里的银子不太够用的事情。”

田氏笑着轻点头,其实她的心里也有一样的担心。顾石诺是有兄长,然而那兄长能耐只有这么多,而且待弟弟未必那样的尽心。

田氏笑着说:“你嫂嫂在这方面有想法,可是她跟着你哥哥在外地,那这事情,你只能跟小十仔细的商量决定。”

季安宁笑着轻点头,她问了田氏的情况,听到说季树梢妻子样样皆好,她的精力旺盛得让人替她发愁。

季树梢的妻子是很听大夫话的孕妇,她这一天到晚,她出不了房门,就在房内折腾着事情。她甚至于把衣柜的衣裳,重新翻出来一遍又一遍的整理起来。

季树梢发现衣裳摆放位置不对之后,原以为是她让丫头进来整理,结果连着好几日如此,季树梢问了问她,听她说,实在是出不了房门,她闷得慌,就能来整理衣裳。

季安宁听田氏说了之后,她笑了起来,说:“母亲,弟妹是一个勤快的人。”田氏笑着点了点头,说:“现在梢儿安排她,为孩子认字写字帖。

她天天有事做,大约能安生一些。”季安宁只觉得季树梢的妻子很是可乐的人,她笑着跟田氏说:“母亲,如果没有三个孩子天天陪着我,我也会觉得很是无聊。”

田氏听着外面的风雪声音,她感叹的说:“是啊,阳光雪儿顺儿都是懂事的孩子。你大嫂前不久跟我说,她希望你能多生几个孩子。

我现在有些后悔,当年我不应该跟你父亲生闷气,我那时节,应该不管不顾一心一意只管生我的孩子。”

季安宁目瞪口呆的瞧着她,田氏本来就有些把季守家当成种马用。现在她后悔当年利用得不够,她没有再接再厉的利用他生孩子。

田氏瞧见季安宁面上的神情,她伸手为她抚了抚头发。她笑着说:“最初的时候,我心里是痛恨不已,觉得我看错了他。

后来,我想着已经有了你哥哥,不管如何总要为他生下一个伴出来。接着就有了你,可是有你还是不够啊。

在有你的时候,我其实已经想得明白,我喜欢孩子,而有他,我就有孩子。我和你父亲在成亲前,是见过几面,每次见面都是一群人。

我那时候觉得他体贴,有你哥哥之后,我才知道他的体贴不只对我一人。那时候,我的心就淡下来,我庆幸那时候明白他是什么样的人。”

第九百二十四章 图谋

田氏见到季安宁听见她说的这一番话后,她的脸上神情平和,她的心里便安然下来。如今季守家和她私处的时候,越发有些逼着她来交心。

田氏在心里苦笑不已,她和他经过那么多的事情,她就是一颗铁造的心,也已经伤得无处可伤,何况她是人心,更加经不起一伤再伤。

田氏望着季安宁的时候,她的心里还是有内疚,季守家待这个女儿一直不上心,这当中自然有她原因。

田氏低声跟季安宁说:“你的父亲很疼爱阳光兄弟三人。”季守家待三个外孙那是特别的好,顾阳景兄弟三人也很喜欢嫡亲的外祖父。

田氏瞧着季安宁面上淡淡的神情,她在心里暗叹一声。如今季守家大约是有些后悔,当年不应该那样对待季安宁。

他们父女关系瞧上去和睦,实际上季安宁也是很敬重季守家这个父亲,只是她和他相处起来客气居多。

季安宁瞧着田氏面上的神情,她的心里一下子有些笑意。果然是处境不同,感受也不同。而田氏这时大约也想转过来,她很快的释然下来。

她笑着跟季安宁说:“人,这一辈子有许多的事情,都不能去强要求。可有一件事情,我觉得我们还是可以努力去做一做,就是心里的自在和放下。”

季安宁瞧着她不纠结下去,她笑着点头说:“母亲,你是有大智慧的人。”田氏被她的话惹得笑了起来,说:“我算什么大智慧的人?

只是,人活着,总不能有时被别人为难着,自个还要来为难自已。索性处理不了的事情,就放在那里由着去。

反正有多大的本事,就端多大的碗。”田氏瞧着是温婉的人,实际上她的性情,应该是非常的放得下。

季安宁瞧着她笑了起来,说:“父亲应该常常被你气得说不出话来。”田氏听她的话,她笑了起来,说:“我和他,如今就是互相作伴。”

季安宁自然是希望父母伉俪情深白头到老,家人和睦相处,孩子们健康欢乐成长,亲友来往亲近,一家人美美满满的生活在一处。

可惜她的心里早已经明白,如季家现在这样的生活情形,已经是足够的美满。季守家和田氏这对夫妻能面上和睦相处,就不要再去要求他们一定要恩爱两不疑。

在这样的事情上面,田氏愿意跟季安宁说实话,她相信女儿不会强求她一定要如何做,指不定还能理解她几分。

季安宁一向觉得感情的事情,是非常难以言说的事情。有时候,大约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外人又有外人的说法。

田氏对季守家或许没有多深的男女之情,可她待季守家还是有几分夫妻之情。季安宁无法跟季守家亲近相处,可是她的心里面还是敬他为父,待他一样有几分父女之情。

世间的事情,不单单是黑白分明的事情,有时候大部分的事情,还处在中间色彩带。季安宁已经成熟得知道,是非黑白有时候没有那么简单评说。

田氏和季安宁说着话,她低声跟季安宁提了提季安玉家的事情。她低声说:“你玉姐夫性情严谨,是一个相当重规矩的人。”

季安宁瞧着田氏的神色,想到那只碰见过几面的男人,瞧上去待季安玉还是不错。她笑着说:“重规矩好。”

季安宁一直有些奇怪,她记得从前听说过季安玉的公公为人端正,身边比较干净,怎么听说还是有庶子女,而且是不少,以至于家里生计都有些困难。

她把话说给田氏听,田氏立时笑了起来,说:“那位大人身边的两个妾室,是他母亲赐下来的人,最初一直是通房,后来等到庶子们年纪大要成亲的时候,才提升为妾。”

这真是曲径通幽处啊,那位大人和两位通房能一生再生再再生啊。季安宁低声问:“玉姐夫的母亲,她又生了几个孩子?”

田氏笑了起来,说:“我听说生的不太多,有六个儿子两个女儿。”季安宁瞪大眼睛瞧着田氏,这也叫生得不多啊。

然后田氏凑近季安宁的身边,低声说:“听说她原本可以再生下去,她只是气她怀一个,没有几个月,那两个如同赶场子一样就跟着怀孕。”

季安宁直接捂嘴笑了起来,她笑着说:“这一家人,活在一处,事情一定多。难为玉姐姐还在那家里住了那么些年,如今她总算脱离出来了。”

田氏瞧着季安宁幸灾乐祸的神情,她转而也有些好笑起来,先前季家派去打听的人,只知道那位大人是有通房,经常代他们夫妻在老家服侍老人。

而后也知道那位夫人是一房独大,家事料理得相当不错,家里还有几个别人家的孩子。后来季安玉快要出嫁的时候,季守成的消息打听得多了一些。

只是那时也只能用来提醒季安玉夫家的情况,对别的事,也无法再有什么改变。再说那位老夫人有一桩好处,她不会给嫡亲的儿子分派身边丫头做通房。

季安玉在夫家最初的几年,日子还是比较好过。只是随着老大人回去定居之后,日子才慢慢的难过起来,一家人有些坐吃山空起来。

老大人端着架子,最初有些事情,是绝对不允许儿子们去做。而后面一家大小要吃用,田产又不够一家人的开支,他方许儿子们可以各自去图谋一番。

只是那时候,有些机会已经错过了。季安玉夫婿则是一个愿意主动寻机会的人,他别的弟弟们早已经习惯父亲的安排,一心一意的静待机会主动的降临。

田氏因别人家的家事,而感叹季守业夫妻和季树正夫妻的不容易。她低声说:“还好你的兄弟们都很自立。”

季安宁笑瞧着她说:“母亲,季家的家风优良。”田氏心里还是放不下季树梢的妻子,她过了一会后,还是别扭着起身离开。

她略有些歉意的跟季安宁说:“你弟妹的身子重,我还是去瞧着一些为好。”季安宁笑着点头说:“母亲,你去吧,一会大嫂做完事了,她会过来。”

第九百二十五章 学

大雪总算停了,都城里有许多受灾的人家。王四进城来,他先去几个租出去院子瞧一瞧,见到房子和住的人都安好之后,他这才赶到季家去。

王四来的时候,季安宁正在一园的屋檐下漫步,季安玉笑着停在一旁瞧着她慢慢的走,姐妹两人说着话。

王四上前来见过她们两人之后,季安宁让人端茶水给王四,说:“雪融化的日子,比下雪天气还要冷。

如果没有什么急事,你可以缓上几日再进城来。”王四喝了几口热水之后,他舒一口气,说:“小姐,我们在城外听见城里许多房子给雪压了,天晴了,我赶紧进城来瞧一瞧。

我们那几处院子都没有事,住在里面的人,还是很会照顾房屋。”王四顺带说一说家里面事情安排,说年前的年礼已经备好,只是这一次他心急没有来出来。

季安宁笑着说:“那缓上几年,你把年礼送来吧。”王四轻点头,季安宁招呼他用过中餐再走,王四顺势也留下来,只是跟季安宁提了提,一会走时,他就不来再见过她。

王四是从季家出去的人,在季家自是有些朋友。他走出一园,就转去寻那些旧识说话,顺带一会跟着他们用餐。

季安玉瞧着王四的神色,她笑着跟季安宁说:“这一个人,我瞧着你用的很得力。”季安宁笑着点头说:“夫妻两个都是得用的人,家里面有他们两人在,我们也安心。”

当年,季安玉出嫁的时候,她也从家里带去了做管事的人。只是这一次在都城,季安宁瞧着她身边的人,都觉得有些眼生不已。

邵氏跟季安宁悄悄的说了说,季安玉一家人回老家的时候,她把婄嫁全打发出去了,只留下后来在夫家分来的人手。

季安宁也感觉得到季安玉的明显变化,她的脸上,再也没有从前那样明朗的笑容。季安玉瞧着季安宁的神情,她是相信父母待她,绝对不会不如季安宁。

她笑着跟季安宁说了一句冷之后,她就直接折进屋里去了。季安宁则在屋檐下继续的走来走去,顺带听着家里孩子们的欢闹声音。

布氏在屋里闲闲的笑着,她瞧见季安玉进来之后,她笑着说:“你不在外面和宁儿说话了?刚刚谁来了?”

季安玉跟布氏说了话,她低声嘀咕说:“宁儿都不让王四进来给你请安?”布氏的脸色有些不快的瞧着季安玉,低声说:“玉儿,他一个男子,这不年不节的进来给我请安,算什么事?”

季安玉轻轻吸了一口气,她低声说:“我瞧着他在宁儿面前很是得力,这雪刚停下来,他就赶进城来,瞧一瞧宁儿出租的院子。

母亲,我想跟嫂嫂说一声,让她的人,帮着我寻合适的院子,我买下来后出租。这样我的手里,将来也有活动的银子。”

布氏瞧着季安玉叹息不已,说:“玉儿,这样的事情,你先别去麻烦你的嫂子。你实在有心,就跟宁儿去说一说,要王四帮着你去打听消息。

你当年实在是行事太过冲动,把自已手合用的人,就这样的放出去。在外面行走的管事,也不是这一时能够培养出来的。”

季安玉低垂着眉眼,她回到都城之后,自然是感觉到季安宁的变化。她明显比从前脸上多了许多的笑容,而且她的孩子们聪慧身体健康。

而她的孩子,除去长子之外,别的孩子身体都有些弱。季安宁跟她笑着说过,女人怀孕的时候,用不着多想事,多动多笑能吃则吃。

布氏瞧见季安玉面上的羡慕妒忌神色,她低声说:“玉儿啊,你就是爱细想事情。你觉得宁儿嫁得不错,家里的是非少。

顾家那样的人家,岂是事少的人家。如今她一家在都城过日子,虽说有嫡亲兄长在一处,可是兄弟到底因为她嫂嫂做下的事情,不再象当初那样亲近。

你觉得她在有事的时候,她可以在娘家一住多月。可是你就不曾想过,这里的冬天寒冷,顾十常常会想法子照应我们家。

玉儿,你妹妹妹夫都是值得多亲近的人家。而你现在用不着在夫家过日子,你的头上一样少了人约束。

你们夫妻好好的过日子,这日子总是能过得起来。你啊,从小就是心细的人。你瞧一瞧悦儿那个丫头,她和宁儿一样是对不关她的事,她就万事不上心。”

季安玉瞧着布氏面上担心的神色,她转而笑了起来,说:“母亲,你别为我着急,我分得清楚内外区别。

玉儿和悦儿两人是我的亲人,我虽说是有些妒意,却只是心头一下子的不舒服,过后就会放下来。”

布氏轻舒一口气,她一直担心季安玉在夫家性情变了太多,如今听她的话,她的心里还是明白着。

她笑了起来说:“你身子骨方便的时候,你就和宁儿在一处说说话。”季安玉扁了扁嘴之后,笑着说:“母亲,我觉得她比以前要幼稚了一些,一点小事,她就乐上半天。”

布氏听季安玉的话,她嗔怪的瞧她一眼,说:“你希望她象你一样,就那么一些年,你都快变成老太太了。我啊,就盼着你和宁儿一样幼稚,一点小事笑半天。”

季安玉想一想都觉得她做不到,她跟布氏赶紧讨饶说:“母亲,我一定会和宁儿悦儿好好相处,你可千万别让我跟那两个傻丫头去学,那两个小时,可是一言不合,可以直接上刀子的人。”

布氏没有好气的瞅着季安玉,说:“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她们两人现在性子都稳下来了。”季安玉笑瞧着布氏说:“母亲,本性难移啊。

你瞅一瞅,这么多年,我是变了,可是骨子里的东西,还是变不了。现在家里孩子的父亲上进,我呢,就努力好好的过日子。”

布氏轻舒一口气,她点头笑着说:“你早应该这样想,至于你夫家的人,你婆婆是偏心,只要女婿不介意,你就由着去。

时日长了,你有孩子,他的心里总是有妻儿,日子就会过下来。”季安玉依在布氏的身边,低声说:“那时候,我不想跟母亲一样要熬那么多年。

还好,他总算想明白,他愿意来都城,我心里很高兴。我知道他是能做事的人,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把握住。”

第九百二十六章 缓缓来

布氏伸手摸一摸季安玉的头,说:“玉儿,过日子,那有事事皆如意,有一两样不如意的事情,反而是好事。”

这些人生的道理,季安玉心里都明白。她有时候还会用来宽慰来她面前诉说心事的妯娌们,然而轮到她自已面对的时候,她就知道释怀,有时也需要时间。

季安玉瞧着布氏,她突然跟她说:“那位庶姑姑,听说日子非常难过,难产过一次之后,再无生育能力。”

布氏瞧着季安玉,她的心里对那些旧事,未必就没有过怨言。然而怨过又如何,老的早老去了,嫁的早嫁了。

她瞧着季安玉说:“她那样的性子,就是有好日子,也会给她过成坏日子。日后,不会再见的人,我们也不用提起来。”

季安玉瞧着布氏的神色,她轻声说:“幸好两个姑姑家日子过的平常,要不然,以她的品性,只怕是会缠上去不放手。”

布氏瞅她一眼,说:“所以说你婆婆至少待你们这些儿媳妇们,还是用了心思,没有把她受过的苦,让你们轮着受一次。”

季安玉听布氏的话,她笑了起来,说:“母亲,我已经备好要送回去的年礼了,那礼单照着宁儿给老顾家的名单。”

布氏听她的话,她笑了起来,说:“今年你可以照着她的礼单给,明年,你可不能照着来,你要按自个条件来。”

季安玉笑了起来,说:“母亲,我们刚在都城落脚下来,我又有了孩子,我们自个的日子不好过,能给家里准备这样的厚礼,还多亏娘家人送的礼物。”

布氏也觉得这样没有什么不好,季安玉婆家那么多的人,大面上过得去就行。季安玉瞧着布氏的神色,她悄声说:“我悄悄给那边大嫂备了礼,直接让人送去她的店铺。”

她们母女说着话,等到季安宁和孩子们进来的时候,布氏仔细的瞧一瞧季安宁的面色,她伸手扶着她安稳坐下来。

布氏笑着问孩子们去了哪里玩耍,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话。季安玉眼里满满的笑意,她从前就担心孩子们来后会不习惯。

现在则担心女儿跟着兄弟们奔前奔后,到时候兄弟去了学堂,她一时半会收不了心。布氏给季安宁端一杯温水,问她说:“你想吃什么啊?”

季安宁很是用心的想一想,说:“大伯母,我们吃一锅炖吧,我觉得那菜好吃,什么菜都可以放进去,一锅煮出来的味道特别好,又适合这样的天气吃。”

布氏瞧着她笑了起来,她点头说:“好,赶紧让人多准备菜。”她笑着问季安玉说:“玉儿,你想吃什么菜?”

季安玉瞧着季安宁的神色,她笑着说:“就依宁儿吧,我听她说得,我都觉得那菜滋味美妙。”季安宁在一旁保证说:“玉姐姐,你听我的,绝对的好吃。”

孩子们在一旁跟着叫起来,说:“大外祖母(外祖母)我们也要吃这个菜。”布氏连连点头应承下来,说:“好,我赶紧去吩咐下去。”

房里的管事妇人悄然出了房,隔了一会,邵氏笑着行了过来,她瞧着一房的人,笑着说:“母亲,早知道你这边这样的热闹,我应该早些过来凑热闹。”

布氏瞧着她,有些担心的说:“是不是厨房里没有这么多的菜?”邵氏赶紧摇头说:“母亲,厨房里有菜,只是我来跟母亲商量,给爷们那里也上一份这样的菜,可好?”

布氏笑着点头下来,说:“这样的事情,你自已决定。”邵氏轻松一口气,笑着再说:“母亲,我来猜一猜,是不是宁儿说想吃这个菜?”

季安玉笑瞧着邵氏说:“大嫂,你一猜就中了。”布氏瞧着季安玉说:“宁儿从小就喜欢吃那样的菜,她自然是一猜就中。”

邵氏笑了起来,说:“那为了鼓励玉妹猜中了,再请玉妹妹点一个菜出来。”季安玉赶紧去瞧着季安宁问:“你想吃什么菜?”

季安宁笑了起来,说:“玉姐姐,你想一想,你想吃什么菜?我现在是没有别的菜想吃了。”季安玉想了想,跟邵氏说:“大嫂,你瞧着那样菜新鲜,就多煮一个那样的菜。”

邵氏笑着点了点头,说:“经过雪的大白菜,味道最鲜美。你想怎么吃呢?”季安玉想一想说:“清炒的味最鲜。”

孩子们在房里坐一会,就一个个的心思飞往外面去了。顾阳景给孩子们在后面拉扯着,只能帮着开口说:“大外祖母,舅母,姨妈,母亲,我们先去外面玩一会。

过一会,我们再进来陪你们说话。”布氏很是爽快的笑着说:“去吧。”孩子们笑着往房门行去,邵氏笑着在后面叮嘱着说:“别去有水的地方。”

孩子们笑着在外面答应一声,说:“我们去三园,不会去有水地方。”布氏很有些追思的跟房里的人说:“当年玉儿和宁儿这样的年纪时候,也喜欢这样在外面跑来跑去。”

季安玉笑瞧着她,说:“母亲,我可不爱在外面跑来跑去,宁儿和悦儿才喜欢在外面瞎跑。我和清儿自小就好静,我们两人坐得住。”

季安玉转头向着邵氏问:“大嫂,明年天气好的时候,我能不能去信问清儿,她一家人可有机会来都城探亲?”

邵氏的眼睛亮了起来,转而她轻摇头说:“她的孩子们还小,我们跟她有书信互知,她一家人过得不错就行。

她夫家的人都不错,只是一家人住在一起,这样的事情,只能由着她们夫妻依着条件来安排,我们娘家人只把家里发生的大事告诉她。”

季安玉轻轻的点了点头,她的心里明白,季洁清在夫家的日子好过,只是有些事情,还是要缓缓来。

季安宁伸手拍了拍邵氏的手,她笑着说:“大嫂,清儿只要有机会,她一定会来都城探亲。”季安玉抬眼瞧着邵氏,她的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她低声说:“大嫂,还是你考虑得周全。日后,我和清儿通信的时候,有的地方,还是要注意一些。”

第九百二十七章 实话

过年了,季家热闹起来。今年顾石诺依旧是不能在家过年,只是季家有了季安玉一家人,季树梢又成了亲,便显得过年气氛浓烈起来。

季守业兄弟常在书房里说着话,顺带也招家里的男子们在一块,大家难得的玩一玩博戏。因为都是自家人,略带有一种小赌怡情的味道。

年前,顾石诺照旧让人送来一车的菜,王四跟着过来跟季安宁交待。邵氏执意要打赏王四和送菜的人,季安宁拒不了之后,只能由着她去。

等到王四和那人走后,邵氏跟季安宁说:“宁儿,姑爷的人情,是他的人情。我们自家也要会做人,让别人瞧见后,不会觉得姑爷的心思白费了。”

季安宁笑瞧着她,在这些事情上面,她一向是跟邵氏学得周全。她从来不曾亏待过任何人,季安宁小时就听她说,人,这一辈子不能亏了待自个好的人。

邵氏和季安宁亲近,她悄悄跟季安宁说:“宣家那位爷伤得有些重,好好休养还能活动自如,只是日后不能留在军中行事。”

季安宁听她的话,她轻舒一口气,说:“只要人没有事,我觉得就是好事。这有心思做事的人,到那里都能寻到事情做。”

邵氏也是这样的认为,她瞧着季安宁的神色,她的心里其实有些担心顾石诺,然而却不想再此时提及起来。

季树正开解过她,说:“别人倒霉,未必身边所有的人,都会跟着过不去。我瞧着顾十是一个行事稳重的人,他会为了妻儿仔细的当差。”

大年初一,拜年的人,来来往往,孩子们欢欢喜喜的出了院子门,往左右邻居家拜年去。而亲近的邻居家孩子,也往季家来拜年。

孩子们慢慢结成长长的队伍,从街头行到街尾,大人们出来看自家的孩子,遇见邻居们在外面互相的再拜年。

大年初二,季洁悦一家人回娘家来,孩子们给家里长辈见礼之后,大家给了压岁红包之后,孩子们就拉扯去了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