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莞望着杨君柔的房间,眼底闪过一抹异色,面无表情地走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明天上架,在此之前,本龟有几句话想唠叨,下个月很想冲一下新书粉红票榜,所以粉红票每三十张会加更一章,希望大家为我投宝贵的一票,还有,就是希望各位打手团朋友,明天可否手下留情,别那么快将上架的第一章打出去,听说首订很重要,会决定接下来的各种推荐,俺希望得到好推荐,所以能够推迟一天半天的呢?)

第五十五章 一见如故

这一个晚上,齐莞辗转难眠,她知道,只要明日母亲得知杨君柔就在驿馆里,肯定会请她与他们同路回京,自己还能用什么方法去阻止?如果阻止不了,她又该用什么样的心情去面对杨君柔?

杨君柔是个非常精明的人,肯定会看出自己对她的防备和厌恶,这不是她想要的…人只有在毫无准备察觉的情况下,才会露出自己的真面目,要让母亲对杨君柔警惕疏离,就必须让杨君柔露出本性,没错,既然她无法改变过程,可她一定要改变结果!

不能恨杨君柔!

齐莞在心里对自己说道,上一世她已经报仇了,杨君柔已经死在她的设计之下,所有的仇恨已经过去了,这一生她最重要的事情已经不是报仇,而是让自己和母亲不再重复上一世的生活。

她的目标是改变,不再是报复!

所以,恨不恨杨君柔…已经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她要比杨君柔更会掩饰自己的目的,让杨君柔相信自己!

没错,就是这样!

齐莞心境顿时豁然开朗,想明白了自己该做什么,感觉心头的石头也放了下来,透过纱帐,外面一片黑暗,可是黑暗总会迎来黎明的。她含笑合眸,睡个好觉,养足精神才有力气下一盘好棋!

翌日,齐莞醒来的时候,外面已经是阳光明媚,她满足地伸了个懒腰,门外的白卉听到动静,推开了门。

“姑娘,您醒了?”白卉笑着走了进来,将帐幔打了起来。 “什么时辰了?”齐莞在白卉的服侍下穿上衣裙,猜想现在时候应该不早了。

白卉回道,“已经过了辰时,夫人说让您继续睡,晚些启程也没有关系。”

沉香端着早膳走了进来,笑道,“姑娘醒了,饿了吗?这早膳刚温热的,姑娘赶紧吃些东西进肚才好。”

齐莞漱口洗脸之后,感觉一身清爽,看着桌面上的蛋卷和酱瓜清粥,肚子更觉饥肠辘辘。

“殷姑姑呢?”边吃着早膳,齐莞边问白卉。

“殷姑姑带着银杏去看着行礼装上车呢。”白卉回道。

齐莞屋里没有正经的管事妈妈,自从殷姑姑来了之后,自然是由她担起管事的位子,银杏从来娇气,被殷姑姑找借口教训了几次,还是没有学乖,每天只想着怎么把齐莞眼前的人比下去,从没有用心去做好什么事情。

听了白卉的回答,齐莞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在锦州的时候,她就想着怎么处置银杏了,只是她一直没腾出手来,回到京都后,一定不能在拖延了。

沉香安静地站在一旁,对于姑娘重用白卉和殷姑姑,她并没有觉得妒忌或者羡慕,如今她已经走在回京都的道路,她反而觉得这样更好,在齐家当一名平安不突出的丫环,她才能有一安栖之地,至于报仇的事儿…唯有静待时机,这么多年她都等了,不在乎多等几年。

殊不知,是齐莞故意渐渐将沉香冷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隐瞒沉香的真正身份,沉香对于齐莞而言,是很重要的筹码。

吃过早膳之后,齐莞就带着白卉去陆氏的房间了。

刚走进陆氏房间,变隐隐听到愉快的对话声,还有清脆悦耳的笑声,那声音轻柔婉顺,听到齐莞耳中,竟是无比熟悉。

猜到陆氏房里的人是谁,齐莞面色一滞,握紧袖子里的拳头。白卉敏锐地发现自家姑娘脚下轻滞,脸上的神色沉下几分,怎么了?待他们走到门边,看到里面那抹浅绿色的绰约身影,白卉才恍然一悟,原来又是因为昨日见到的那个女子。

奇怪了,姑娘明明是不认识那女子的,怎么每次见到她似乎都心情不大好?

“娘!”在白卉疑惑的时候,齐莞脸上已经恢复笑意,就好像刚刚那个脸色阴沉的表情是幻觉似的,笑得暖如春风走了进房间。

坐在陆氏身边的是穿着琵琶襟喇叭袖绿纱衫衬白色碎花百褶裙的杨君柔,齐莞在打量她的同时,她也抬眼看了过来,认出来人正是昨日在驿馆门外见到那位小姑娘,眉梢笑意更深了。

陆氏今日看起来气色很好,想来是昨晚睡眠充足,心情大好的原因。

“快来见过你杨姐姐。”陆氏招了齐莞到身边,略带责怪地道,“昨日让你出去帮杨姑娘的,谁知你还害羞了,幸好杨姑娘最后能让驿丞相信,否则看你以后见了杨姐姐好不好意思!”

齐莞故作调皮地吐了吐粉舌,一脸羞赫歉意地看向杨君柔,“杨姐姐莫要怪妹妹,昨日我见那驿丞斩钉截铁地说要看腰牌,一时也不知有何方法…你千万别生我的气。”

杨君柔释然一笑,柔声说,“齐姑娘别这么说,当时情景你若是帮忙,也未必能让那驿丞改变主意,幸好我有叔叔的亲笔书信,否则他定不让我宿进驿馆,若不是我银子都被偷了,我也不会受他的气,干脆就住客栈去了。”

“这驿丞狗眼看人低,杨姑娘也别与这等小人计较。”陆氏拍了拍杨君柔的手背,今日起身,得知对面厢房住的是杨威的侄女,她立刻便让人送了点心过去,没一会儿,杨君柔就亲自上门道谢了。

和杨君柔聊了一会儿,陆氏对这位温柔大方,秀外慧中的姑娘心生喜欢,不由得多了几分亲近。

“我从小就见过不少这样的人,又怎会将他放在心上。”杨君柔笑道,对昨日那驿丞的无礼,倒是看得开而无所谓。任何人第一次见到杨君柔,与她交谈,都会忍不住喜欢她的温柔婉顺,她的脾气很好,声音也很好听,样子也长得好,更别说她总是一副谦虚大方的样子。

如果不是曾经亲耳听到亲眼见到杨君柔的另一面,齐莞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在他人心目中如仙子一样美好的女子,会是那样毒如蛇蝎般的人。

“既然如此,不如我们结伴一道回京都,路上也好互相照应。”陆氏笑着说。

杨君柔露出个难为情的微笑,“不瞒齐夫人,我在临川城的官道路边的茶店歇息时,马车中的行囊被偷,不但将腰牌不见了,除了身上的首饰…所有的银钱都被偷了,如今真是陷入困境…”

陆氏听着便说道,“如此你更要与我们一道回京都,让你这样独自上路我不安心,将来回了京都,我们齐家也没脸去见杨大将军和杨夫人,就这么说定了,别与我争了。”

齐莞还来不及阻止或找借口不让杨君柔和她们同路,陆氏就已经决定下来,让她一点机会都没有。

杨君柔感激地看着陆氏,“齐夫人,谢谢您,那就打搅你们了。”

“别说这种客气的话。”陆氏含笑说道。

杨君柔侧眼一看,在齐莞脸上捕捉到不快的神情,心中微讶,自己似乎并不认识齐莞,她却有一种感觉,好像齐莞想要刻意和她疏离关系,不太喜欢她跟她们在一起。

是她想多了吧,齐莞待她明明笑脸相迎的。

“是啊,杨姐姐身无分文,就这样会京都也不好,跟我们做伴回去,比较安全呢。”齐莞脸上的阴郁转瞬即逝,很快又露出恬静明亮的笑容。就这样,杨君柔和陆氏母女同道回京都。

夏竹来回话,说行礼都已经装上车之后,陆氏边吩咐众人准备启程,并拉着杨君柔的手,要她和她们母女同车。齐莞袖子里的拳头紧握着,指甲茶店嵌入肉中,只有疼痛才能让她冷静下来。

“娘,人家杨姐姐自己的马车又宽又舒服的,您让她和我们挤一辆车,怎么好意思呢?”齐莞拉了拉陆氏的衣袖,提醒她们的马车不是很大,再来一个杨君柔就很挤了。

陆氏嗔了齐莞一眼,笑着说,“让白卉去后面的跟殷姑姑一辆车,留夏竹服侍就可以了,多了杨姑娘也还宽敞。”

杨君柔似乎也很想继续喝陆氏说话,声音悦耳地道,“我与齐夫人一见如故,能够同车而行,我还求之不得呢。”

齐莞在心里叹气,恨不得立刻撕破杨君柔的假面,可是这时候不管她说什么,大概谁也不会相信吧。

出了驿馆的大门,便见到秋姨娘带着齐瑞在等她们了。

“夫人,大姑娘。”秋姨娘过来给陆氏行礼,“瑞哥儿刚刚吵着要到这儿外面瞧瞧,所以奴婢就先带他出来了。”

陆氏摸了摸瑞哥儿的头,对秋姨娘说,“这是杨将军的侄女杨姑娘,与外面一起回京都。”

秋姨娘看了杨君柔一眼,眼底掠过惊艳,急忙曲膝行礼,“杨姑娘。”

杨君柔含笑地点了点头,眼睛落在齐瑞身上,神情更加柔和下来。

齐瑞抬头和杨君柔对视,黑黝黝的眼睛突然眯成一线,露出个可爱的笑容。

“齐夫人,小师妹,可以上路了。”关郎牵着黑色骏马从马车后面走了过来,笑着对齐莞她们说,看到陆氏身边站着一位陌生女子,好奇地多看了几眼。

杨君柔大概没遇过像关郎这样大咧咧的江湖人,被毫无掩饰的好奇目光看得脸蛋微红,低下了头。

齐莞目光藏着一丝冰冷,看了杨君柔一样,才笑着对陆氏说,“娘,我们上车吧!”

(本章完)

第五十六章 入城(二更)

不出齐莞所料,杨君柔很容易就取得陆氏的喜爱,一路上两人交谈甚欢,也不知是杨君柔的性子以表面看来有些和陆氏相似,还是她太懂得怎么投陆氏的缘,总之,一切都和齐莞记忆中的一样,杨君柔正在一步一步软化陆氏心中的防墙。

陆氏出身书香大族,自幼所处的环境也不是那么纯净,更别说嫁给齐正匡之后,要面对一大家子的明争暗斗,以她的心机,面对像杨君柔这种第一次见面的人,应该是有所防备,甚至提高警惕,为什么会最后会那么相信她呢?

齐莞一直觉得奇怪,所以上了马车之后,她用心观察了一下,发现自己所认为的似乎有点偏差。她一直认为母亲从第一次见到杨君柔,就被她虚伪的假象所迷惑,对她毫无防备和信任。

可她观察了一路,发现母亲对杨君柔确实亲近,但并不是真的完全毫无防备,表面上看母亲对杨君柔是真心相对,但实则是亲近之中带了点礼貌的疏离,就如在与杨君柔对话中,母亲并没有透露太多自己或齐家的事情。

这么看来,母亲虽然喜爱杨君柔,但在未真正看清楚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之前,心里还是有防备和探究的。那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母亲才对杨君柔真心相待,全然信任的?

齐莞努力回想着认识杨君柔之后的经过,发现那时候她实在太疏忽了,竟一点也没有察觉到底什么时候开始,杨君柔已经深得母亲信任,甚至连齐家其他人都非常喜欢她…

“好孩子,别伤心了,到了京都会有你叔叔做主,也还有我呢。”在齐莞沉浸在自己的猜疑中时,杨君柔不知说起什么伤心事,竟当着陆氏的面落下眼泪。

“杨姐姐怎么哭了?”齐莞回过神,看着杨君柔哭得我见犹怜的小脸,心里闪过一丝厌恶,可还是故作诧异,关心地问道。

陆氏才嗔道。“你就顾着发呆,还不快来安慰你杨姐姐。”

齐莞这才知道,原来杨君柔是说起了自己的身世,一时感伤,所以忍不住掉泪。

杨家原本是溪南的世家大族,家境富庶,所以杨家子弟难免养成纨绔,杨君柔的祖父本是长房,却因信错人,被族里其他人陷害设计,失去族长的地位,在杨家更是受尽欺凌,后来郁郁寡终,临死之前,叮嘱杨群兄弟,将来要替他挣回一口气。

杨群是杨君柔的父亲,自知资质没有弟弟杨威的好,所以想法设法,将杨威送去京都赴考,当年文科科举作弊成风,杨威因无银子周旋,名落孙山,只是他不死心,几个月后又参加武举,成为了武状元。

杨威得势之后,杨群亦在杨家重新得到族长的地位,只可惜,这个族长当了不到几年,他去世之前,还来不及为已经十六岁的女儿定亲,如今三年过去,杨君柔已经是十九岁的老姑娘,却还没有婆家,族里的长辈要将她嫁给一个知府当继室,她只好上京投奔她叔叔杨威了。

不得不说,杨君柔这是个很聪明的决定,杨威这辈子最感激最尊重的人就是他的兄长,也就是杨君柔的父亲,如今杨君柔去投奔他,他自然会将杨君柔当亲生女儿看待,更别说他本来就没有女儿。

一旦杨君柔到了京都,那么,她的继母和族里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就不敢轻易做主她的婚事了。

齐莞心里冷笑,却还是关切地安慰杨君柔几句。

杨君柔拿着手帕揩了揩眼角,不好意思地说道,“让你们见笑了,其实我心里也明白,到京都投奔我叔叔未必就是解决问题,但…我宁愿死,也不要让那些人这样作践我的婚姻。”

陆氏心中暗叹,还是个性子刚烈的女子,这样的人通常都不会耍什么小心眼的。

“杨姐姐放心,等到了京都,杨大将军一定会给你找一个好人家,不必当什么继室,嫁过去就得当家主母了。”齐莞笑着说,心里鄙夷地想,既然宁愿死都不愿做继室,为何却要害死她的母亲,成为她的继母?

杨君柔含羞地低下头,“我可不敢想那么多,能有个安身之处,我已心满意足。”

陆氏低声安慰她,齐莞只是笑了笑默然。

快到傍晚的时候,他们终于到达下一个驿站,陆氏交代杨君柔好好休息,莫要想太多了,杨君柔轻声答是,再一次表达了对陆氏的感激。

齐莞这一天对杨君柔一直虚伪应对,根本没能放松心情的时候,如今终于不用见到她,心情好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回房之后没多久,关朗就来找她了,还顺便给她带了一直烧乳鸽。

“好像每去到一个地方,大师兄都能找到好吃的东西。”齐莞闻着烧乳鸽的香味,笑着说道。

关朗挠了挠额头,笑呵呵地说,“我爹常说我是个吃货,吃货的人生就是到处品尝美食,人活在世上,不好好享受美食,岂不是白活一场。”

齐莞有些羡慕地看着他,“像大师兄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真好。”

“别说得好像你就很多烦恼似的,还是个小姑娘呢。”关朗眼中充满师兄对师妹的宠溺,在他看来,做人不应该有那么多操心的事情,就那么几十年可以活着,不开开心心的怎么对得起自己?

“有些事情不是自己想怎样就怎样,烦恼有时候也会自己找上你。”齐莞不太擅长跟别人说自己的心事,即使是面对关朗,她也只是浅浅而笑。

“你是说那个杨君柔?”关朗皱眉问道。

有时候大大咧咧的人,心思有时却比旁人还细腻些。

“大师兄怎么觉得她是烦恼?”齐莞诧异地问,她表现得很明显吗?不可能,她明明一路上对杨君柔是笑脸相对,甚至还挺热情的。

关朗皱眉想了想。“我也不知道,感觉你今天不一样。”

“大师兄,你觉得杨姑娘如何呢?”齐莞轻声问道,今天中午打尖的时候,关朗和杨君柔也有交谈了两句,她想知道,在别人眼里,杨君柔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应该不是什么大坏人吧,看起来娇滴滴的。”关朗呵呵笑道,“不过,我娘说,漂亮的女子都不能相信,所以不管杨君柔是好人还是坏人,都不能相信。”

齐莞开玩笑地问,“那大师兄相信我吗?”

“那当然相信,怎么会不相信我吗?”关朗认真地说。

“难道大师兄觉得我不漂亮,所以才觉得我可相信?”齐莞笑着问,虽然关朗这个论调有点过于绝对,也太武断了,但的确…杨君柔不是个能相信的女子。

关朗的脑子好像一下子没转过来,瞪大眼睛看着齐莞,好一会儿才叫道,“小师妹和别的女子不一样,你是小师妹!”

齐莞露出伤心的神情,“难道不是女子?”

“啊!”关朗快要揪头发了,突然觉得小师妹的问题怎么那么刁钻,要是家里那位妹妹,他哪里需要动脑子去想这些奇怪的问题,两人早用拳头解决问题了,“我不是这个意思…”

“噗!”齐莞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我和你开玩笑呢。”

关朗松了一口气,满脸委屈,“小师妹,你怎么跟言钰那臭小子一样,问的问题真是复杂得莫名其妙!”

她和赵言钰一样?怎么可能,赵言钰那是一头成精的千年狐狸,她哪能跟他比。

“大师兄,谢谢你,我心情好多了,你今天一整天都没有休息,也快些回去歇着吧。”齐莞感激地看着关朗,知道他来找她其实是来关心她。

心中微暖,可她心中的担忧,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出除去的。

“被你看出来了?”关朗嘿嘿一笑。

齐莞笑道,“要不,大师兄就在这里用晚膳了。”

“不了,我还要出去…”关朗顿了一下,“去看一下关家的铺子,顺便和掌柜去喝一杯。”

齐莞笑着将关朗送出门外,看着他潇洒离开的背影,秀眉一蹙,又松开了。

她不知道关朗是不是如外表所表现的那般心思纯白,但她愿意相信,关朗就是一个值得相信的大师兄。

她曾经满腹心机,除了算计陷害就是利用别人,大概就是这样的习惯了,所以认为别人也是这样的人。

这样以己度人的想法很不好!

齐莞叫来白卉,让她把烧乳鸽送半只去给陆氏,吃过晚膳之后,她本想到外面庭院散步消食,可听说杨君柔在外面抚琴,便不愿意出去了,索性在屋里看书,学习针灸。

师父给她送了一大箱的医书,她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看完的。

如此,又过了一天,他们终于看到京都庄严神圣的城门,齐莞想要接下来要面对的哪些人,心中只有无奈得叹息。

马车还没有进城门,便有杨家的管家来接杨君柔,和陆氏约了过几日登门道谢之后,杨君柔变带着丫环跟随那管家离开了。

“娘,我们回来了!”马车慢慢地驶进城门,齐莞本来喧嚣的心沉静下来,露出谈谈的微笑,对陆氏说道。

(本章完)

第五十七章 到家了(三更)

关朗进了城门没多久,就过来跟齐莞和陆氏告辞,他虽然是齐莞的大师兄,但不可能跟着去齐家落脚,关家在京都有落脚点,何况他主要目的是来找赵言钰的。

齐莞并没有问他,赵言钰如今在什么地方,更没问为何要提前到京都来,她想,赵言钰做每一件事都有他自己的理由,她不想知道太多。

这一路来,陆氏对这个开朗可爱的少年很是喜欢,叮嘱他以后要多到齐家作客,才与他分别。

京都的地域格局和其他城不一样,如果从高处往下看,京都的主要区域呈田字型,从城门进来之后,沿着望京大街一直向前,会看到红墙黄瓦,气势磅礴的皇宫,齐莞坐在马车里,只是撩起窗帘往前看去,仿佛看到散发着权力金色光芒的宫殿。

齐家,就在北华巷,离皇宫很近。

北华巷只有齐家一处大宅,齐家大宅占地极为广阔,这是齐家历代祖宗积累下来的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夫人,大姑娘,到了。”从城门进来,约过了小半个时辰,他们终于来到了齐家的大门外面。

带着一种浓厚沧桑岁月的广亮大门上,是黑漆门匾,上面有弘劲有力的两个字,齐府!

齐莞朝陆氏看了过去,她知道只有回到这里,她和母亲都会变得不一样,虽然外面上看不起来,但她还是能感觉到,母亲身上那种威严似乎凌厉了几分。

夏竹先下车,摆好了脚凳,这才将车帘打了起来。

早已经守候在门外的李妈妈赶紧过来,亲自扶着陆氏的胳膊下来,圆润白皙的脸庞露出欣喜的笑容,“夫人,您回来了!”

“夫人,大姑娘!”李妈妈身后的丫环都矮下身子,给这位终于归来的当家主母行礼。

陆氏望了望李妈妈一眼,从她眼中看到久别后的激动,会心一笑,又看向众人,“都起来吧。”

“夫人,您回来就好了!”一直沉默不语的齐管家走上前,给陆氏行了一礼,不拘言笑的脸庞好不容易挤出一丝淡淡的微笑。

“我不在的这些天,辛苦你们了。”陆氏意味深长地看李妈妈和齐管家一眼,低声说道。

李妈妈和齐管家同时低下头,“奴才不敢担夫人的辛苦。”

陆氏又看了门前的下人们一眼,轻轻挑眉,“老爷今天回来了吗?”

李妈妈回答,“老爷在老太爷屋里,知道夫人您今天回来,特意提早在家里了。”

“我们去给你父亲和祖父请安吧!”陆氏侧头对齐莞说,然后吩咐众人将车上的行李小心搬回上房。

不知为什么,站在齐家的大门外,齐莞油然而生出陌生的感觉,她的记忆中,已有十年不曾踏入这个家门了,如今,她又要在这个曾经让她深恶痛绝的地方继续生活了。

她的心很平静,已经没有那股强烈的恨意,在这里所有人死在她的设计中之后,她就已经不再恨了,恨不能让她改变她和母亲的命运,她如今需要的不再是仇恨,二而是改变的勇气,是对抗命运的手段。

只有让心灵平静下来,才能想到办法,迎接不可避免的坎坷。

齐莞一边沉默地想着,一边扶着陆氏的手走上台阶,夏竹和迎荷她们紧随在身后,而陆氏另外两个贴身丫环则留下帮忙打点行李。

不止是她自己,连夏竹和迎荷她们,在回到这个百年世家的本家之后,都变得更加谨慎起来了。

进了广亮的大门后的第一道院子,南面有一排朝北的房屋,是倒座,齐家的少爷的书塾就设在这里,齐莞只看了一眼,并没有什么变化。

在第二道院的垂花门前,已经停了两辆青釉轿车,几个粗使婆子见了陆氏走来,急忙矮下身子行礼,“夫人,大姑娘。”

齐老太爷自从老妇人过世之后,便从上房搬了出来,住到宅院后面的一个比较幽静的小院,亲自改名为隐苑。

对于这位祖父,齐莞印象极为深刻,当初她被祖母养在身边的时候,时常会见到祖父和祖母拌嘴,两个老夫老妻,却经常因为一点小事闹别扭,可是,不管是闹什么别扭,两位老人转身之后就会忘记,他们的感情之深厚,齐莞是最清楚的。

大概只有齐莞最清楚,老太爷是因为太思念祖母了,所以才会搬到隐苑的!

齐莞清楚,即使老太爷住到隐苑,看起来与世隔绝,不理世事的样子,其实在齐家乃至整个朝廷,都还有不小的影响力。

上一世若不是祖父病逝,她也不会被杨君柔逼到那个地步的!

在齐莞的回忆中,青釉轿车已经来到隐苑的院门外。

“奴婢见过大夫人,大夫人可总算是盼回来了,家里每个人都念着您呢。”出来相迎的是齐老太爷屋里的丫环绿枝,笑盈盈地给陆氏行了个礼,又将目光落在齐莞脸上,“大姑娘又长高了,也越来越漂亮了。”

齐莞眼角微湿,想起那位曾经悉心教导自己的祖母,绿枝是祖母身边的贴身丫环,以前总是给她梳小角的,可说是看着她长大的丫环,“绿枝姐姐,久不见面,你的嘴儿也越来越甜了。”

现在可不是叙旧的时候,绿枝急忙侧身让开,“大夫人,大姑娘还是赶紧的,老太爷从早上就一直念着你们呢。”

陆氏和齐莞进了院门,往正屋走去。

“哟,大嫂回来了!”门帘微动,走出一个身形微微发福的女子,年纪约莫二十五六岁的光景,脸长唇薄,妆容浓厚,声音略显粗哑,是齐家的二夫人,汪氏。

“二弟妹。”陆氏端雅一笑。

齐莞低眉敛目,乖巧的行了一礼。“二婶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