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夕菀与晏晋丘正是柔情蜜意之时,听到盛郡王府闹出大事出来,顿时都有了八卦的精神,就把传话的人召了进来。

侯氏从郡王府逃出来叫救命

这场景怎么这么像无情丈夫打杀结发妻的经典场面?

华夕菀眉梢忍不住跳了跳,若是真的,这盛郡王也真够渣的;若是侯氏演戏,那侯氏这手段也确实够狠。

“世间男女莫过于如此,初时海誓山盟,生死不离;到了最后,便觉得对方处处是错,恨不得彼此老死不相往来才好。”华夕菀叹息一声,“若是都付出感情还好,总有人付出一腔真心,到最后落得反目成仇,真不知回想起来是何等滋味。”

“他们闹成这样,至少还有一事可以庆幸,那就是侯氏没有孩子,”华夕菀顿觉这些事没什么滋味,起身道,“若是有个孩子,或许她就踏不出今日这一步。”

……

“我们要个孩子吧。”

晏晋丘如是说。

第98章 立场

淑妃宫中气氛有些凝重,在座的除了侯氏与淑妃以外,还有德妃、容妃还有皇室的几位亲王妃在场。

郡王虐待郡王妃,这种事闹出来是皇室的丑闻。启隆帝对盛郡王虽是处处不满,但是对于侯氏此举仍是非常不满,在他看来,侯氏能嫁进皇家,那是侯氏满门的荣幸,现在竟然敢闹出这种事,实在是太不把皇室放在眼里。

还有晏伯益也忒没用,连自己的女人都看不住,让她把事情闹得全城皆知,即便他心里万般不满,也只能让人好好照顾侯氏,还不能让她受半点委屈,不然皇室就更没脸了。

皇室不满,世家心里也不那么舒服,侯氏虽然不是最有名的望族,但也是大世家,教养得好好的女儿嫁到皇室,结果孩子没保住不说,还传出丈夫与其他女人不清不白的流言,现在更是被丈夫磋磨成这般狼狈模样,这也太不把世家放在眼里了。

世家虽然心里犯嘀咕,但是面上却不动声色,而是在等皇室的反应,至于虐待发妻的盛郡王,在世家与百姓心中的名声,却是一落千丈。

看着侯氏泣不成声的样子,淑妃心中十分为难,她也是世家女出身,内心深处自然是偏向侯氏的,可是她也清楚皇上对此事不满,所以这事怎么一个处置法,她一时半会还真不好决断。

俗话话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可是面对侯氏枯瘦如柴、全身狼狈的模样,淑妃怎么也开不了这个口。可她也不敢让这两人和离,当初二人乃是皇上赐婚,她若是说两人不合适,岂不是说皇上没眼光?

都说婚事乃是成就两家之好,如侯氏与晏伯益这般,当真是作孽。侯氏刚嫁进来的时候,是何等水润的一个佳人。如今不过几年光景,竟生生把一个千娇百媚的女子折腾成个死气沉沉的枯木,不知其中又受了何等磨难。

在座诸人都是女人,虽然有人在看热闹看笑话,但更多的却是惋惜,大家都是女人,又怎么不知女人的苦?

眼见侯氏形容枯槁,连哭都哭不出的模样,淑妃叹息道:“你且放宽心,皇家定会给你一个公道。”

侯氏进宫时,衣衫褴褛,鬓发散乱,现在虽然经过一番梳洗,但是那华丽的裙衫套在身上,竟有种空荡荡的感觉,无端让人觉得心疼。

侯氏散乱无神的目光呆滞了片刻,才起身向淑妃行礼:“多谢淑妃娘娘。”

“快坐下,不必如此多礼。”淑妃忍不住再次在心底叹口气,往日多伶俐的一个人,现如今竟呆愣到可怜的地步。

德妃与容妃两人互相交换一个视线,然后互相无奈的摇了摇头,她们跟淑妃一样,在这宫里是空有名分没有宠爱的妃嫔,因膝下无子,注定要老死在后宫之中,所以并不想招惹太多是非。

现在盛郡王支持者众多,若他真成为日后的皇帝,她们若是在这事上得罪他,又该怎么度过余生?

宫中的几位主位妃嫔不敢轻易开口,宁王妃与徐王妃自然也不会贸然发表意见,所以在座几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都把目光落到了淑妃身上。

淑妃在心里暗暗叫苦,面上却不露分毫,她神情温和的看着侯氏:“你暂且在我宫里住下,此事非同小可,不如把皇室中郡王妃以上品级的宗妇都邀进宫,一起商议如何解决?”

“多谢娘娘,”侯氏起身走到殿中央跪下,“只是妾身今生再无所求,只求余生安宁,与盛郡王再无相见之日。”

淑妃眉梢微皱,随即又恢复温和之色:“你这话……”

“妾身只求与盛郡王能够和离,妾愿到道观为皇上与晏氏一族祈福,不再出观。”侯氏朝着淑妃重重一磕,似乎下定了极大的决心,“妾身心已死,求娘娘成全。”

“非是本宫不愿成全,只是……”淑妃意识到自己的话不妥,忙改口道,“此事非同小可,本宫需要禀告陛下。”

“谢娘娘。”侯氏又是重重一磕,看得淑妃都替她感到疼,可是侯氏那副面无表情的表情,仿佛额头红肿的人不是她自己,而是别人一般。

正在此时,太监来报,显王妃求见。

淑妃让人把侯氏扶起到旁边的椅子上坐好,然后宣见显王妃。

华夕菀一进淑妃的宫里,就察觉到里面的气氛不太寻常,她目不斜视的进了正殿,规规矩矩的给在场众人见过礼后,便在临近侯氏的椅子上坐下。

“姐姐可还好?”华夕菀轻轻拍着侯氏的手背,轻轻抚了抚上面青乌的伤痕,叹了口气。

“还好,”侯氏抬头看了眼华夕菀,还有极快的收回自己的视线,仿佛生无可恋一般,“累妹妹专程为我走这一趟。”

其他人诧异的盯着两人,听这语气,好像两人的交情还不错?

按理说以盛郡王与显王现如今的立场,显王妃与盛郡王妃也不该有多好的交情才对。

“听闻姐姐受此难,我又怎么坐得住,”华夕菀看到侯氏的食指在桌沿无意识的划了一个圈,语气染上几分气愤与凝重,“姐姐有何打算?”

显王妃,您还记得自己的身份吗?

围观的众人觉得这场面有些诡异,作为领头人的淑妃只好再次开口:“显王妃与盛郡王妃的感情倒是不错。”

“妾身失礼了,”华夕菀起身朝淑妃屈膝一礼,随即道,“听闻道姐姐遭如此多的难,妾身心头愤怒难平,请娘娘见谅。”

淑妃闻言心中顿时明白过来,看来显王妃是站在侯氏这一边的,不知这是显王的意思还是显王妃自己的意思?

华夕菀可不管淑妃怎么打算,她现在站出来帮侯氏说话,也算是帮侯氏留一条后路,因为盛郡王注定登不上那九五至尊之位,如果侯氏现在就与盛郡王和离,日后也能掰扯得明白,不必受盛郡王的牵连。

想到晏晋丘因为侯氏与晏伯益之间的纠葛有了要孩子的想法,她便觉得有些头疼。太年轻生孩子,对母亲与胎儿都不太好,她该怎么科学有效的跟对象论证这个严肃的问题呢?

“你们感情深厚,互相关心乃是应该的,本宫能够理解,”淑妃看向侯氏,话里的意思却变了不少,“你方才的决定是真心的吗?”

侯氏点头:“妾意已决。”

淑妃叹口气道:“本宫明白了,等会本宫便去求见陛下,只是成与不成本宫却不敢保证,唯有尽力而为了。”

最后关头,她还是选择了显王这一脉。盛郡王这种连自己发妻都能下狠手的男人,若是他登基,她们这些先帝的老人还有什么尊贵可言,还不如早些投诚显王,至少能保后半生安稳度过。

德妃与容妃见状,也开口劝慰了侯氏几句,顺便表示她们也愿意为侯氏向皇上求情。

“多谢几位娘娘了,”华夕菀一语双关的起身朝三位妃嫔行礼,目送着淑妃宫里的宫侍把侯氏扶到后殿休息才起身道,“时辰不早,妾身不便再打扰,妾身告退。”

淑妃闻言挽留了一番,见华夕菀坚持要走,便派了身边最有脸面的嬷嬷送她出寝宫,以示自己对她的看重。

“显王妃慢走,”嬷嬷把华夕菀送到宫门口,见显王竟然站在马车边,心里暗暗称奇,没有想到显王如此看重显王妃,竟然在宫门口等她一道回府。

目送着二人一道上了马车,嬷嬷才回到淑妃宫里,把刚才所见一五一十的汇报后,道:“娘娘,奴婢料想,若是日后……与显王妃交好,对我们来说十分有好处。”

“本宫怎么会不明白,”淑妃喝了一口茶,再过几日新后入宫,看似风光体面。实际上陛下年事已高,很多事只怕心有余而力不足,张氏入宫不过是之前那些流言的挡箭牌而已。

至于太子妃与陛下之下是否真有龌蹉之事……

淑妃冷笑,这世间最繁华的是皇家,最肮脏的也不过是皇家。她进宫十几年,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事没经历过。张氏一族现在如此张扬,甚至敢拿显王妃做踏脚石,抬高她的美名,到了日后自然有她的苦头吃。

“叫人好好伺候这侯氏,”淑妃放下茶杯“今天的这件事,里面只怕大有文章。”

马车中,晏晋丘与华夕菀并肩而坐,晏晋丘小心的看了眼华夕菀脸上的表情,然后道,“我之前跟你说的那件事,你怎么想?”

华夕菀眉梢一挑,慢条斯理道:“我当然是躺着慢慢想。”

晏晋丘沉默片刻:“我……只是有些不踏实而已。”

车子因为前进微微摇晃着,华夕菀掀起帘子一角,看着车外恭敬避开马车的贩夫走卒,放下帘子道:“我以为现在的你应该会踏实不少。”

晏晋丘疑惑的看着她。

华夕菀偏头对着晏晋丘微笑:“我知道你的野心,你了解我的性子,世间难道还有比我们彼此更合适的?”

晏晋丘愣神半晌,随即笑道:“你说得对,是我想得太多了。”

华夕菀摇摇头:“想太多耗神,对身子不好。”

晏晋丘扶额:“是我的不是。”

华夕菀勾唇一笑,见晏晋丘这般模样,再次掀起窗帘,看到街角一堆老夫妻正相互搀扶着缓慢行走,唇角的笑容忍不住越来越明显,“放心吧,我们的孩子会有的。”

被父母期待着出生的孩子,才能拥有世间最完美的爱。

第99章 谁在算计?

晏伯益焦头烂额的看着手下传上来的情报,现在他在民间的声望极差,还得罪了一些世家,更别提侯氏以及与侯氏交好的氏族。

他原本只是怀疑侯氏传递消息到府外,所以让人暂时把她软禁起来,但是他没有想到侯氏竟然釜底抽薪,把事情闹得满城风雨。凭侯氏一个人在王府的势力,她根本没法做到这一步,那么究竟是谁在暗中接应她?

是皇帝老儿的人还是……晏伯益想到晏晋丘,眉梢忍不住一皱,他自小便瞧不上晏晋丘那种表面斯文,内心阴险的人,可是现如今也不得不佩服这一位,能把戏做到这一步。

侯氏!

他沉着脸合上手中的资料,强压着心头的怒气道:“派人送厚礼到侯家府上,我亲自到宫里去接郡王妃回府。”

下人见郡王爷脸色难看,也不敢多言,忙架好车护送郡王爷入宫。

身为成年皇室,晏伯益不好直接去淑妃的宫里,所以只好去面见皇帝,但是格外不巧的是他进殿后,殿中除了皇帝外,还有徐王、宁王以及晏晋丘在。

几个皇室王爷见到晏伯益进来,面上虽有些许不赞同之色,但是碍于情面,在晏伯益落座前,都没有开口。

“既然今天你们都在场,朕也好问问你究竟是什么想法,”启隆满脸不悦的看着晏伯益,“你是对侯氏不满,还是对朕不满?”

这个婚是他赐的,盛郡王如此对待侯氏,不就是对他的挑衅么?

“陛下,臣侄并无此意,我想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晏伯益刚坐下的屁股只好再次挪起来,他走到殿中跪下,语气恳切道:“请给臣侄一次机会,臣侄一定会好好待她。”晏伯益没打算解释太多,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根本没有人关心事情的真相。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最爱听的故事就是无情郎抛弃结发妻的故事,而皇室中人也只会考虑此事带来的影响,至于究竟谁对谁错,根本就没有那么重要。

晏晋丘挑了挑眉,看着殿中央正气禀然的晏伯益,眉梢微动,这种一脸正义严谨的人,闹出虐待发妻的事情才更有意思。

“你现如今跟朕说这些有什么意思,”启隆帝面无表情的站在殿上,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道,“昨日盛郡王妃进宫后,就跟淑妃哀求,希望与你和离。说这话的时候,宫里不少妃嫔都听见了,你让朕怎么替你转圜?”

晏伯益面色微变,侯氏竟然说出了这种话,可是昨天发生的事情,为何没有人传到他耳中?想到这,他心情大变,这是有人刻意把消息拦了下来。

他下意识的抬头,扭头看向安静坐在角落里的晏晋丘,却只看到对方平静淡漠的样子。

“朕在说你的事情,你看子陵作甚?”启隆帝冷着脸道,“事情闹成这样,全京城的百姓都等着看结果,你难道要让朕强行把盛郡王妃给你押回去?”

晏伯益知道自己这次遭了算计,算计他的还是身边的女人,可是这个时候只能打落牙齿活血吞,他压下心头的怒意,屈膝在启隆帝面前跪下:“求陛下帮帮臣侄。”

启隆帝看着乖乖跪在自己面前的晏伯益,眼底露出一丝满意的神情,沉吟半晌后道:“此事朕不好插手,你去劝劝侯氏,此事结果如何,全凭她的心意。”说到这,他脸色突然一变,“但是不管事情最后如何,你都不能因此迁怒侯氏一族。”

这个婚是他赐下的,他可不想到了最后那些世家连他都怨上了。

晏伯益的食指重重掐了一下掌心后才慢慢开口道:“臣侄记下了。”

坐在旁边有些微胖的宁王突然不阴不阳的开口道:“早知今日,贤侄又何必当初,这事闹出去,咱们皇室的脸面都丢了。”

晏伯益沉默不言。

徐王看了眼落井下石的宁王,又看了眼默不作声的显王,思索片刻道:“陛下,这毕竟是他们夫妻间的事情,我们也不好插手,还是先行告退。”

宁王瞪了徐王一样,这个老王八蛋,这种时候还不忘给他挖坑跳,忒缺德!

晏晋丘这时才不紧不慢的开口道:“陛下,臣侄以为,您赐婚的原意是好的,只是亲事这种事,谁也说不准结果,也许是两人缘分不够才会造成今日之结果。”

“你说得对,你与你家王妃不是好好的么,”启隆帝仿佛给自己找到一个借口,随即便挥了挥手,“你们都退下吧,此事朕不打算再插手。你们年轻人的亲事,自己去决定。”

一行人退出正殿,晏晋丘笑眯眯的看着面色如墨的晏伯益:“堂兄,不如弟弟陪你去淑妃娘娘宫里走一趟?”

晏伯益单独一人去淑妃宫中不合适,但是他们两人一起去,反倒比一个人去妥当。

“不敢劳烦堂弟,多谢了,”晏伯益淡漠的看了晏晋丘一眼,“有些事还是不由外人来插手比较好。”

晏晋丘闻言笑了笑,不置可否。

宁王与徐王二人一道往宫外走,宁王瞥了眼徐王:“真想不到,你与显王的关系倒是颇亲近。”

徐王面色如常:“关心后辈乃是我们长辈之风,徐王您有何疑虑?”

“呵,”宁王意味不明的冷哼一声,等两人又往前走了一段路程后道,“那你怎么不多关心关心盛郡王。”

徐王停下脚步斜眼看着宁王:“做长辈的,有些偏心不是很正常的事?”

宁王:“……”

呵呵。

晏伯益最终还是以拜见长辈的名义去了淑妃宫里一趟,只可惜侯氏根本不愿意见他,只说伤透了心,不愿意再与他相见。

“郡王爷,主子说,请你多加珍重,她不愿再回郡王府那个伤心地,”侯氏身边的贴身丫鬟战战兢兢的看了面无表情的晏伯益一眼,继续道,“请郡王爷成全。”

“成全?”晏伯益往内殿的方向看了一眼,眼神如霜,“希望她日后没有后悔的一天。”

小丫鬟低着头不敢说话。

晏伯益转身便出了门,毫无留恋之态。刚走出淑妃宫殿大门,他便远远瞧见一个盛装女子带着一群丫鬟太监朝这边走来。

他微微眯眼,这是华氏?往旁边退了半步,他把头微微扭到一边,以示避嫌。

华夕菀也看到了晏伯益,对方一身玄色锦袍,看起来器宇轩昂,从表面来看,任谁也猜不到他是个野心家。

晏伯益朝她作揖,她回了一个万福礼,两人虽然看似擦肩而过,实际上却隔着至少三步的距离。

走出五六步远的时候,晏伯益突然想起一位门客的话。

如果不是义安候府嫡小姐的相貌太过丑陋,郡王爷您若是求娶了她,对你来说,是个极好的选择。

那时候他怎么回答的?

好像是说他还用不着委屈自己一辈子来换取一个不知道究竟怎么样的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