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只是个会点儿小戏法的女骗子。

二人短兵相接,芸奴的功力竟然不在刘义隆之下,二人从堂屋打到内院,精魅们四散而逃,却还是被锋利的罡风撕得粉碎,墙壁上留下一道道刀痕。

刘义隆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在被她一步步逼向绝境,他不甘示弱,一个虚招逼退芸奴,将手中剑刺进地面,重剑如一根刺入地底的刺,纹丝不动。他双臂展开,口中念动咒语,冕服的宽大袖子在风中猎猎作响。

翅膀扑棱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一群群乌鸦从林中飞起,在半空中会聚成一大片乌云,在李家上空盘旋,尖锐刺耳的叫声如同一道道可怕的魔咒。

芸奴抬起头,仰望那一大片乌云,乌云忽然一动,朝下俯冲而来,扑向她的面门。她挥刀割断自己的一只袖子,将袖子往空中一展,化为一张大网,将屋顶笼罩,乌鸦扑在网中,发出粗犷惨厉的号叫。

四周的白灯笼摇曳不休,将芸奴的身影照得峭楞楞如同鬼魅。她提刀往前,刚走了几步,脚下忽然漾起黑光,她低下头,看见脚底用腐血绘制着符咒,一道道符咒围成一个圆,组成阵法,将她牢牢困住。她刚一踏上咒语,脚底立刻发出“嗞嗞”的轻响,冒起缕缕青烟。

刘义隆的脸上浮起一层冷厉的笑意:“原本这个阵法是用来对付那些术士的,没想到竟然困住了你。也该你今天命丧如此,七百多年了,朕今日终于可以报仇雪恨。”

黑火“腾”的一下烧起来,朝芸奴所站的地方聚拢,刘义隆按住剑,叹息道:“想朕堂堂刘宋皇帝,今日竟窝在这鬼宅之中,化为恶鬼。这都是拜你这妖女和那个逆子所赐!今日让你被黑火烧尽魂魄,真是便宜了你。”

火焰越来越近,芸奴静如止水,就在众魅以为她要乖乖受死的时候,她忽然将刀一举,以剑为笔,在空中画起符咒,刀尖勾勒出一道道金色笔画,她每画一道符,四周的精魅便飞起一个来,一边惨叫一边钻进她的身体之中。

刘义隆大惊,只见精魅越聚越多,芸奴眼中的红光越来越盛,一股凌厉的气息如山一般压来。

这一刻,他生出一丝惧意,正如千百年前当他面对拓跋焘的数十万铁骑的时候,那种面对数十倍强于自己之敌的心惊胆战。

当精魅聚得够多时,芸奴上前一步,挥刀一斩,大地轰然裂出一道缝隙,阵法破损,黑火退去,她将大刀朝刘义隆一指,刘义隆神情大变,侧身躲过,剑气击在他身后的中堂之上,墙上所挂的容像画和画前所设的贡品器物全都炸开化为齑粉。

刘义隆皱了皱眉,不再恋战,转身逃进屋墙之中,消失无踪。芸奴也没有追,只提着刀往后院而来,精魅们早已逃得无影无踪。她一刀斩开厢房大门,屋内响起女人的尖叫声。芸奴冲进去,玄微在角落中缩成一团,抱着头哭道:“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王鹦鹉,你才是始作俑者,白白让我替你背了罪名。”芸奴举起刀,“我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了。”

“玄芸?”似乎听出了她的声音,玄微抬起头,一把抱住她的双腿,“玄芸救我,救我啊,这里到处都是妖怪,他们要杀我,要杀我啊!”

芸奴一脚将她踢开,不再跟她啰唆,举刀就砍,刀刚落到一半,忽然听一声高呼:“住手!”刀生生停在半空,但只停顿了片刻,她又再次举起刀,一道白光打在她的背后,她低呼一声,身子一软,跌倒在地。

白谨嘉和叶景印冲进来,将芸奴扶起,叶景印惊道:“她身上怎么有一股陈腐之气?”

“她吸了太多精魅,快,将她扶起来。”她和二公子让芸奴坐起,一掌打在她的背心,芸奴身子弓起,无数精魅从胸膛之中冲撞而出,四下逃散。

“就让它们这么跑了?”叶景印问。

“它们不过是普通精魅,被芸娘子吸入体内,仅存的灵气已经散了,难聚其形,不足为患。”白谨嘉将芸奴轻轻放在地上,“芸娘子走火入魔,如果不及时救治,恐怕就要沦入魔道了。”

“要如何救?”

白谨嘉从头上拔下玉石簪子,刺入芸奴的肩窝,黑血汹涌而出。叶景印大惊,却没有开口询问,看着她在芸奴身上刺了六个洞,放尽黑血,芸奴的脸色才终于好了些,变得洁白莹润起来。然后她口中念动咒语,一掌朝芸奴的额头印去,打散了她头内的一团红光,芸奴才终于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呼吸舒畅,脉象平稳。

“还好她入魔不深。”白谨嘉松了口气,“不过经过这一役,芸娘子元气大伤,还需要用各色补药好好调理身体。”

“这个容易,别院已经准备妥当了,待我去跟青云观住持说过,就可以接她回去。”

“也好。”白谨嘉道,“我先将芸娘子和那个受伤的男人带回别院去,你送这位道长回道观,跟住持谈芸娘子之事。”她从袖中摸出一包药粉,对还在瑟瑟发抖的玄微道:“得罪了。”说罢,将药粉朝她一撒,她眼中浮起一丝迷茫,软软地倒下去。

聚在李宅头顶上的黑雾散开,天边光芒乍现,晨光熹微。

天,终于亮了。

“这么说来,玄微和玄芸被妖物掳走,是叶公子救了她们?”青云观住持坐在上首,怀中抱了一支拂尘,“既是如此,贫道多谢叶公子的义举。不过为何送回来的只有玄微?玄芸在何处?”

“实不相瞒,她受了伤,在下已经将她送回家中休养去了。”

住持脸上闪过一丝不快:“就算受伤,也该送回青云观来,观内自会请大夫为她诊治。”

叶景印将一沓钱引放在桌上,住持脸上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叶公子这是什么意思?”

“在下想请一位女冠到我家中为家父家母祈福,我与玄芸有些投缘,请住持准许她在我家中长住。这些是香油钱,还请住持不要嫌弃。”

“叶公子还真是大手笔,没想到那个丫头竟然这么值钱。”住持笑道,“叶公子,不管玄微和玄芸究竟发生了什么,也不管你和玄芸究竟有什么瓜葛,但她现在是我青云观的人,不是你想买就能随便用钱买下的。这里是道观,不是青楼。”

叶景印想说什么,但住持没有给他机会:“我知道,你们这些富贵人家,喜欢在家中养些女冠,名义上是祈福,实则与姬妾无异。叶公子,不妨告诉你,只要有我景蓝凌在一天,就没人能把我观内的人买走!来人,送客!”

“且慢。”叶景印走近一步,低声说,“住持的气节令在下钦佩,不过,在下倒是听说几日之前住持曾拜访过临安府尹。”

住持神色微变:“那又如何?在下不过是为府尹大人的母亲祛病,叶公子不会听信一些市井小儿的传言吧?”

“在下当然不会信。”叶景印长叹一声,“不瞒住持,玄芸本是我家中人,对于在下来说,她不是奴仆,而是家人。她被发配到观里出家,是在下没有保护好她。这数日来,在下对她日思夜想,只希望能尽快与她团聚。在下的这种心情,想必住持一定能够体谅。”

他说得情深意切,景蓝凌看着他,有些动容,却没有说话。

“让玄芸与在下团聚,只是住持抬抬手的事,但对于我和玄芸,却是天大的恩德。”叶景印正了正衣冠,朝她深深一揖,“还望住持成全。”

景蓝凌沉默一阵后道:“你倒是个情种。玄芸有你这么一个男人为她倾心,也算不枉此生了。这样吧,你随我到真武大帝面前,请真武大帝决断吧。”

叶景印跟着住持来到大殿,真武大帝宝相庄严。景蓝凌恭恭敬敬行了礼,命弟子取来一对新月形的木块,捧在手中,轻声道:“玄芸当何去何从,还请大帝明示。”说罢,将木块往地上一丢,其中一块很快便停了下来,另一块却在不停地转动。

叶景印紧张地看着木块,这种占卜法子他见过不少,母亲有什么事拿不定主意,就喜欢在佛像前求神问卜,若两个新月方向一致,便是神灵赞同。不过他还从未见过木月亮能转这么久,难不成连神明也举棋不定了吗?

景蓝凌似乎也有些迷惑,又磕了三个头:“玄芸何去何从,还请大帝明示。”

蓦然间,叶景印似乎听见谁在轻轻叹息,随即那块木月便停了下来,两个月牙的方向毫无二致。

“看来你与玄芸尘缘未了,我便做了这顺水人情。”住持挥动拂尘,念了句无量天尊,“不过玄芸毕竟还是道士,只要官家一天不下旨准她还俗,她便一天是出家人,希望叶公子注意分寸,我青云观蒙羞事小,叶府的名声蒙尘事大啊。”

“多谢住持提点,在下心中自有分寸。”

芸奴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张柔软的床铺上,枕头处立着一张屏风,用以遮挡冷风,四周挂着暗金色的帷幔,上面印着缠枝花卉,一枝枝,丰韵美丽。

她蜷缩起身子,轻轻握着拳头。一双手环住她的身子,年轻的术士在她耳边柔声说:“别害怕,有我在呢。”

“白公子?”芸奴诧异地抬头看她,呆了片刻,忽然抓住她的衣襟哭起来,“白公子,我做了个很可怕的梦。”

“我知道。”白谨嘉捧着她的脸,轻声安慰,“现在噩梦已经醒了。”

芸奴看着她的身后,神情惊恐,白谨嘉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转过身,反手将帷帐放下,遮挡住榻上的少女:“刘壮士,随意进入女子闺房,是一件很失礼的事。”

刘五郎看了看透明帷帐上所映照出的少女身影,眼中浮现出浓烈的歉意,如氤氲的雾气:“我只是担心道育…”

“抱歉,这里没有严道育。”白谨嘉脸上虽然带着笑意,语气却坚硬如铁。

刘五郎微微有些脸红。“是啊,这里没有严道育,也没有刘劭,那都是七百年前的事了。”他郑重地朝白谨嘉拱了拱手,“多谢公子相救,在下是来告辞的。”

“你要走?”白谨嘉顿了顿,道:“今后壮士有何打算?”

“在下要回到北方去,继续抗金。”

芸奴忽然问:“那玄微怎么办?”

刘五郎沉默一阵,努力压下心中的眷恋与不舍,苦笑道:“人之所以会转世,便是要忘却前程,重新开始。若是再执著于前世的种种纠葛,又何必再入尘寰?”

白谨嘉淡淡一笑道:“才不过在这里休养了三五日,壮士竟然开悟了。”

刘五郎笑而不语,朝帷帐内的芸奴深深一拜,转身离去。走到院门口,他又忍不住回顾厢房,黑瓦白墙,天地静默。如果他曾爱过严道育,哪怕只是一刻,他也不会像现在这般愧疚吧。

长长地叹息一声,他出门而去,再也没有回头。

芸奴沉默良久,转身卧下,眼泪顺着她的眼尾垂落,濡湿了玫瑰枕。

她没有告诉刘五郎,其实玄微很想离开青云观,过普通女人的生活。

如果她说了,他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带玄微走吧。

白谨嘉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始终没有开口,转身出来,见叶景印正提了两服名贵药材走进院门,交给小丫头去煎。

“如何?芸奴醒了吗?”

“醒了,正伤心呢,且让她静一静。”白谨嘉在院中的石桌旁坐下,一个小丫头忙过来奉茶。叶景印捧着哥窑的天青色茶碗,看着乳白色的茶问道:“白兄,芸奴的前世真是严道育?”

“一个人可以经无数次轮回,就算她曾经真的是严道育,那也不过是数世轮回中的一世罢了,早已如过眼云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顿了顿,她又意味深长地说,“不过,我倒是想知道,某个人挖出七百年前的陈谷子烂芝麻,究竟意欲何为。”

叶景印一惊:“你的意思是?”

“刘义隆的魂魄附在水晶帘上数百年,怎么会这么巧被人盗出,又怎么会这么巧沾到了人血,从沉睡中被唤醒?刘五郎又为何会这么轻易记起前世?每个转世的魂魄都会饮下忘川之水,就像被施了一个咒,忘却尘寰,重新开始,若没有法力高强之人从中作梗,忘川之水又怎么会失效?”

“难道有人想要让芸奴走火入魔?”叶景印将手中瓷碗重重往桌上一磕,崩出一道口子。

白谨嘉眉头皱得更紧:“不管那个人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我们都要万分小心,他决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刘义隆盘坐在一棵槐树之下,槐树极阴,正好集聚阴气供他疗伤。

他忽然剧烈地咳嗽起来。他捂住胸口,将体内的气息调匀。那个妖女究竟是何方神圣,竟然有这般厉害的本事。看来他得再去抓几个路人,吞食精气,提高修为,才能与之抗衡。

草丛中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他立刻提剑在手。

一只黑猫缓缓地钻了出来,抖了抖身子,朝刘义隆瞪着一双蓝绿色的眼睛。刘义隆神色大变:“又是你!”

“没用的东西!”黑猫竟然开口说话,“七百年的老鬼,竟然只有这点儿本事?”

刘义隆大怒,正想拔剑,忽然间白光铺天盖地而来,将他完全包裹,他大惊失色,用剑乱砍,但这里仿佛一座冰块铸成的监牢,冰一般的四壁坚硬如铁。

“不!放我出去!”

黑猫低头看了看地上的琉璃珠,冷笑一声,将它叼起来,扔进深井之中。

“你来自黑暗冰冷的陵墓,也该回到与之相似之所在。”黑猫用残忍的语调嘲笑,“我不需要无用之人。”

第8章 妖幻之花

建炎二年,临安城还笼罩在战乱的阴影之中,夜市还没有建起,一到深夜便万籁俱寂,千家万户门户紧闭,宛如鬼域。

某个夜晚,临安城的寂静被一声凄厉的惨叫惊破,住在巷子里的百姓纷纷从床上爬起来,披着衣裳出门想要看个究竟。

“深更半夜的,发生什么事了?”一个汉子开门出来,问正伸着脑袋看热闹的街坊。那街坊说:“好像是从巷口郭家传出来的,别是进了贼吧?咱们这儿,就他家有钱了。”

话音未落,巷口那户人家的门忽然开了,一个年轻的娘子跌跌撞撞地跑出来,神情木讷,也不喊叫,只是站在门口,手中捧着件东西,浑身瑟瑟发抖。

“郭二姐,你没事吧?”街坊们围过去,关切地问,“你父母呢?”

灯笼的光照在郭二姐的身上,街坊们大惊失色。这位少女的身上染满了鲜血,她手中拿的,竟是一条血淋淋的手臂。

“花…”少女眼神迷茫,仿佛被吓丢了魂,喃喃道,“妖幻之花。”

众人从郭家半开的门户往里看,天井之中满是鲜血,在地上缓慢地流淌,如同肆虐的藤蔓植物。

这个夜里,惊怖和恐慌在临安城某个民坊内流转,氤氲着妖媚的气息。

绍兴八年,初冬。

临安城内的木槿花开了,粉紫色的花瓣如同一团团美丽的彩霞,在民居中绽放。

芸奴喜欢一个人坐在台阶下,看着院子里的木槿花开花落,天气有些凉了,她怀中抱着一只镂花手炉,但温暖只停留在她的手心,她的身子依然冷得发抖。

有时候她会想,也许冷的并不是她的身子,而是她的心。

院门半掩,门外有喧哗的人声,她无意中瞥了一眼,两个力巴正抬着一扇屏风走过。她吃了一惊,追到门边,隔壁人家的仆妇正在吩咐力巴赶快将屏风抬进去,说是小娘子病了,要用它遮风。

“芸奴姐。”

芸奴回过头,见一个十三四岁的小丫头从里屋出来,急切地说:“二公子吩咐了,你还不能出门,外面凉,还是快回屋里歇息吧。”

这个丫头叫月牙儿,是二公子买来专门照顾她的。她本来是个丫鬟,哪里受得起使唤奴仆,她跟二公子说过多次,二公子笑着说,既是如此,便将月牙儿卖掉,月牙儿哭得像个泪人,她别无他法,只得答应将月牙儿留下来,只是她不习惯被人照顾,家务担去了一半,月牙儿自然乐得逍遥。

“芸奴姐,你若是想要什么,尽管跟我说,我出门买去。”月牙儿说,“你可千万不能出门啊,不然二公子又要骂我了。”

二公子说,若是让大公子知道了此事,必不肯善罢甘休,因此不许她踏出别院大门一步。等他在朝廷中打点好一切,再名正言顺地带她回叶府。

“月牙儿,隔壁住的是谁?”她坐在八仙桌旁,木木地看着桌上的小香炉说。

“听说是开绸缎庄的于家。”月牙儿从柜子里端出一盘名贵糕点,这是二公子特意让人从扬州带来的,味道极为甘美。她见芸奴不会告状,就都留给自己吃了,偶尔招呼芸奴吃两块,反而像给了芸奴多大恩惠似的,“他们家只有个女儿,长得可漂亮了,只是身子弱了些,最近天气转凉,染上了风寒。那屏风估计是放在枕边挡风的。”

“哦。”香炉中所升起的一缕青烟在她低声的回答中微微摇晃,“放在枕头边可不妙啊。”

凉风习习,篱笆之下木槿花开,傍晚时刚下过一阵小雨,万物皆如洗,雨珠儿顺着头顶的槐树叶子滚落,滴在荷花池中,荷花已开毕,只剩下满池亭亭的荷叶。

叶景淮躺在“养和”之上,看着荷叶上的雨珠,若有所思。

养和是宋代的一种坐具,有些像躺椅,人可以半躺在上面。叶家大公子的水色衣裾在养和之上散开,长发未束,如流泻的瀑布,宛若仙人。

“咔”,身侧发出一声脆响,他侧过头,看见暖炉上烤着一张龟甲,此时已裂出几道裂纹。他用木夹将龟甲夹起,细细看了一会儿,眉头微微皱起。

“大公子。”霜落端了茶过来,媚笑道:“这是宫里的贡品,是秦相爷送给老爷的,您快尝尝吧。”

叶景淮没有接茶杯,伸手托起霜落的下巴,看着那张可媲美妃嫔的绝色脸庞:“你进府多少年了?”

霜落娇羞地微微低头:“奴婢进府四年了。”

“四年,今年十八了吧?”

霜落一惊,慌张地说:“大公子,奴婢的年纪虽然大了,但大公子的日常起居都是奴婢照顾的,若奴婢不在了,何人能将大公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大公子若是饿了,又有谁能为公子做最爱吃的旋炙猪皮肉?”

叶景淮向来对女人非常挑剔,清泠轩里的歌姬舞女们大都十四岁进来,到了十七岁大公子便嫌弃她们老了,将她们卖掉,又命人出去买一批。霜落心中惊恐,难不成公子也嫌弃她老了,要将她打发出去?

“你误会了。”叶景淮将茶杯接过来,杯中是如同牛乳一般的白色茶汁,“今晚,我要你去替我做一件事,若是做得好,重重有赏。”

霜落这才松了口气,忙谄媚道:“大公子尽管吩咐,奴婢一定做好。”

“很好。”叶景淮嘴角缓缓上勾,弯起一个好看的弧度,“附耳过来。”

芸奴铺好床铺,正想垂下帘幕就寝,月牙儿忽然跑进来,笑嘻嘻地说:“芸奴姐,今晚我要跟你告假。”

芸奴有些惊讶:“这么晚了,你要到何处去?”

“我表姐病了,叔叔婶婶晚上要去夜市卖香糖果子,没人照顾。”月牙儿是临安人,因家中贫寒,父母相继去世后,叔叔婶婶养不活她,才将她卖出来做奴婢,平日里和叔婶还有些走动。芸奴听她说得情切,点头道:“那就快去吧,路上小心。”

月牙儿欢天喜地地去了,芸奴心中暗暗高兴,她走了才好,不必再下昏睡咒了。睡到三更,她悄悄起来,穿上衣裳,跃过院墙,于家静悄悄的,上下都已熟睡。她循着那一丝妖气,轻轻推开西厢房的门,这里是一间闺房,想必就是于娘子的卧室。

她躲在多宝格样式的隔断后面,静静地等待,外面敲过了子时,月光照在纱橱内,透明的帷帐波浪般起伏。正熟睡的少女枕头后面立着一面屏风,屏风上绘了青山绿水,山中又有茅屋一座,茅屋中似乎还坐了一个人,只是看不真切。

芸奴死死地盯着那扇屏风,忽然,画上晕开了一团猩红的血渍,她心中一震,定睛看了看,那并不是血渍,而是花,画上开了一朵血红色的大花。然后是第二朵,第三朵,一朵朵次第盛开,远远地看着仿佛溅上了满屏的血。

于娘子依然熟睡着,什么都不知道。

画中的红花猛然间动了一下,有个尖尖的脑袋从花丛中钻了出来,芸奴惊得差点儿叫出声,但最后一刻她捂住了自己的嘴。

那是一条蛇,一条足有碗口粗的巨大青蛇。

它从画中蜿蜒而出,朝于娘子嘶嘶地吐着芯子,一对龙眼般大小的眼睛,亮着幽暗的光。于娘子极为缓慢地坐了起来,但坐起来的,只是她的魂魄,她的肉身依然在沉睡。芸奴在心中叫了一声不好,从袖中摸出一张剪好的纸鹤,食指一弹,纸鹤蓦然而起,在半空中化为一只白鹤,直扑大蛇。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悄无声息地来到芸奴的身后,手中拿着一根小孩手腕粗的木棍,朝她一棍子打下来。芸奴只觉背后阴风扫过,慌忙躲开,但还是晚了一步,她被一棍打在背上,摔倒在地。

“你这个妖女,我今天一定要抓住你送官!”那是个年轻男人,挥舞着棍子追打芸奴,芸奴忙着躲闪,无暇顾及纸鹤,纸鹤失去控制,无力再战,被巨蛇一口吞下,撕成碎片,转头朝芸奴和追打她的那人扑过来。

芸奴大惊,抓住那人的胳膊,往旁边一推:“快躲开!”

大蛇也不去追那人,径直朝芸奴而来,芸奴双手结了个法印,在面前张开一道屏障,大蛇受阻,口中吐出一道白光,打在屏障上,芸奴仿佛被人当胸打了一锤,虎口震裂,血珠子从伤口钻出来,凝聚成一条血线,顺着她的手臂往下淌,屏障轰然破碎。

芸奴没想到它竟有这等修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再抬头时,巨蛇的血盆大口已在面前。

就在这个时候,闺房的门被人打开了,一个年轻女人闯了进来,看见这等情形,吓得花容失色,尖声大叫。巨蛇受了惊,顾不得眼前的芸奴,转头朝那闯进来的女人扑过去,一口将她吞下,只露出一双腿还在蛇口外挣扎。

是霜落!芸奴心中暗暗吃惊,深更半夜,她为何会到于府来?

巨蛇不愿久留,半吞着霜落,转身往屏风里钻,情急之下,芸奴抓住蛇尾,巨蛇一甩尾巴,将躲在一旁的年轻男人也卷了起来,猛地扎进屏风之中。于娘子原本坐起的魂魄缓缓地躺了回去,于家上下听到尖叫声,纷纷手拿棍棒冲了进来,却只看见一扇洞开的房门和静寂无声,阴暗诡异的闺房。

芸奴好久都没做梦了,对她来说,在青云观的那段日子本来就是一场梦魇。现在她又开始做梦,梦见自己坐在大雪中,青丝从头上流泻,长长地垂在白色的裙裾上。良久,她抬起头看着黑压压的天空,只看见满天雪舞如飞絮。

一条黯淡的河流从她脚下流过,不知来自何处,也不知流向何方。她俯下身,掬起一捧河水,欲饮还顿,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要吐出一个名字,却最终没有说出口,手心里的水荡漾如涟漪。

“忘川之水能让凡人忘却前缘,再入尘世,但你并非凡人,即使饮下,若在凡尘之中遇见故人,就宛如遇见了能打开心锁的钥匙一般,前尘往事,即刻便会浮上心头。”

芸奴回过头去,看见一个穿月白色袍子的男人缓缓走来,立在她的身后,将手伸到她面前,展开拳头,他的手心里躺着一枚金光闪闪的药丸:“这是忘忧丹,吃下它,过去所有的欢喜哀愁,所有的惆怅抑郁,都将随之遗忘,哪怕你修为再高,也只剩下模糊的记忆和吉光片羽。”

芸奴将药拿在手中,似乎有些犹豫。

“我曾经历数世轮回,遇见过很多人,很多事。”她说,“真的,都可以忘记吗?”

“是的,都可以。”男人的声音有些悲伤,“吃下去吧,吃了它,你就可以忘记在某一世所遇见的那个人,那个…你曾爱过,也曾杀过的人。”

芸奴从梦中惊醒,心中浮起一丝恐惧。

梦中那个给她忘忧丹的男人,不正是渤海郡王吗?

这一刻,并没有过去的悲喜际遇涌上心头,其实什么都没有想起,只是有某种刻骨铭心的哀伤在心头萦绕不休,宛如这漫天稀薄的雾气。

对了,这是什么地方?

她不再去想那些偶尔涌上来的模糊记忆,从地上爬起来,发现自己正在一间茅草屋中,窗明几净,屋外青山绿水,雾气缭绕,有一条小路通往山中,杳不知其归处。

这山水看着好生眼熟。

她猛地吸了口冷气,这不正是那屏风中所绘的山水吗?难不成自己也被巨蛇带进屏风之中了?

暗香浮动,小路的尽头有一位身穿素绫的女子提着一只花篮缓缓而来。那是一位很美丽的女人,头上盘着一只发髻,青丝如云,并无太多配饰,只插了一支金步摇,璎珞垂在耳边,随着她的莲步轻轻摇动,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