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空军干了好几轮,大熊几乎全胜,技术精湛能力高超,干得脚盆航空队嘤嘤嘤的……

然后……啊……南京机场被占了→_→

就没有然后了→_→

但是!

大熊援华空军志愿队1937年开始援华,一直到1941年因为德国入侵本土被调回,总共助战了四年,全情投入,战绩彪炳,光从时长,歼敌数量和牺牲数量看……

……完爆飞虎队。

飞虎队援华七个月,击落敌机是大熊一半,效率惊人,牺牲人数只有大熊的十分之一。

当然,完全没有黑飞虎队的意思。

我的意思只有一个,不要忘了,还有大熊。

第124章 自述身世

是夜,黎嘉骏辗转反侧,就等着第二天听游·行队伍呼啸来去。

可是,没有。

……大概学生们还没缓过来吧,再等等好了。

她可不想出了门跟游行伍撞上,虽然学生们所呼吁的事情是她所希望的,但是那个气氛她实在受不了,群体性的情绪激荡相当容易失控,一旦混在里面就难以脱身,这队伍非得裹挟着你走老远不可,想要离开必须做垂死挣扎状,那可捅了马蜂窝了,旁边立马围着你理论起来“你有意见吗?”“你反对我们吗?!”“来来来我们说道说道!”

最可怕的是遇到学霸,这年头的学霸不是个个君子,全都是闹事头子,凶得很,辩论起来博古通今文思泉涌,人说半个钟头,你除了知道人家在骂你,别的完全听不懂。

读的一样的书,但黎嘉骏的文学积累实在太分裂了,她信手拈来的还只有二十一世纪那套,连繁体字都Hold不利落的键盘党和人拼国学能玩?

可是她一直到中午,都没听到动静。

实在没办法,她下楼找到余管家要了份报纸,惊讶的发现,昨天吵得一边倒差点干架,今天结果人家压根没登!

什么鬼?逗她吗!?口嫌体正直吗?!

搞得她今天都没脸上班!原来她才是大赢家吗!

太坑爹了!黎嘉骏怒摔报纸。

“哟!嘉骏姐,谁惹你生气了?”头顶突然传来调笑声,余莉莉穿着睡袍,睡眼惺忪的靠着扶手从楼梯上往下看。

自从黎嘉骏出钱买人缘,在余家果然畅行无阻,余莉莉也是个没心没肺的性子,收了那条裙子还没见她怎么穿,倒是隔三差五的给黎嘉骏带小玩意儿,虽然大多都华而不实,但总归是个心意。

“气倒没怎么……你刚起来吗?”

“恩……”余莉莉又打了个哈欠,“昨晚募捐会呢,天都快亮了才结束。”

“哦。”黎嘉骏点点头,这又是那群小孩子搞出的新花样,国难当头,要玩就得捐钱,捐了钱再玩那就没有心理负担了……立牌坊的技能算是满级了,她无话可说。

“有什么新消息吗?”余莉莉走下来,刚问完,紧接着又摆手,“哦不不不,还是什么都别说了,我想安心吃个午饭。”

黎嘉骏本来也没什么好说的,她耸耸肩,看报纸上已经没什么新闻了,便打了个招呼走了出去,外面还是如往日般萧瑟,圣诞过后,终究占了大多数的悲伤气息压制了节日的氛围,就连洋人都沉寂了不少。

她还是步行,到了报社所在的街上,正好看到张孚匀低着头匆匆经过她面前,他脸色青白,眼睛红肿,精神极差的样子。

“张孚匀!”黎嘉骏叫了一声,追上去,“昨日的文章,怎的没登?还有,你这脸色怎么回事……喝酒了?”

张孚匀远看瘦瘦小小的,跑过去却发现竟然比她高一点,但此时见到黎嘉骏,莫名的就有些气短,支吾道:“没,哦,昨晚喝了一点。那个……我,我也不知道。”他有些不安:“黎,黎先生,那消息莫不是……莫不是真的,真的是假的?”

“别叫我先生啊,叫嘉骏姐好了,我不比你大吧。”黎嘉骏哭笑不得,“不管真假,不都没登么?担心什么,去报馆吗,一起。”

“恩……”张孚匀垂着头跟在她身侧,心事重重的样子。

黎嘉骏从一个“胜利者”的角度看,那自然是不尴尬的,但是张孚匀就难说了,她也可以理解,便不再多说什么,两人加快脚步往前,进了报社,里面只有寥寥数人,总编助理席先生也在。

她一进去,场面都静了一下,黎嘉骏不欲多事,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只是凑到席先生那,一脸诚恳的道:“先生,我真没找茬的意思,只是昨晚的文章……”

席先生端详了一下她的表情,大概是确认她真不是来嘲讽的,才苦笑:“是我们冒进了,此事确实应该听你的,都印完了方得到消息,上头根本不欲理会此和约,说出去徒惹骂名,只能作废,加急重印。哎,想隔壁申报总编坐镇就是老练,同样收到消息,硬是忍住没登。是我们冒进了,冒进啊。”

黎嘉骏听明白了,原来是当局连夜和谐,顿时放心不少,心想自己果然记忆力还没废,说没有的事就是没有。此事一了就松了口气,到旁边去与同僚一道挑选新一天登报的照片去了。

期间张孚匀扭捏了过来,又和她道歉:“嘉骏姐,昨日是我失言,我怎么想都觉得不对,你一定不要放在心上。”

黎嘉骏失笑:“你又不是咒我,我气什么,以后长点心,嘴别那么快就成,我是听过就算了,搁外头学生那儿,当场就跟你拼了。”

张孚匀连连点头,钻回去工作了,没一会儿就听有人喊:“张孚匀,外头有人找!”

张孚匀哦了一声,匆匆走了出去,没一会儿,只听到砰砰两声枪响!紧接着尖叫四起!

所有人下意识都感到是张孚匀出了事,立刻跑出去,果然看到他仰天倒在地上,手捂着肚子抽搐着,血流了一地!

“怎么回事!”席先生脸色全变了。

黎嘉骏位置不好,跑出去时在人群后面,只看到两个男同事大吼着往街角追去,其他的什么都没看到,她只能去看张孚匀,他脸色已经死灰色,似乎是已经不行了。

旁边有目击者惊魂未定:“刚才有两个人来喊了这位小哥出来,就喊了一句什么亡国奴,小哥争辩了两句,那其中一人掏出枪就打,打完就跑了!”

“可见那两人长什么样子!?”席先生双目赤红。

“没,没注意看。”那目击者摆手,旁边的人也尽皆摇头,有人补充说行凶者围巾遮了半张脸还戴了帽子,看不清面目。

此时几位同事小心抬起张孚匀要往医院去,留下的人全都不知所措呆若木鸡,都猜不出张孚匀是为什么要遭此飞来横祸,旁边的路人也都议论纷纷,却听有一人支吾着道:“我倒是听了一耳朵……”

“说什么?”众人连忙问。

那人组织着语言:“不甚清晰,但似乎提到什么国家危亡之际,妖言惑众之类……”

这话听得其他路人都一头雾水,但几个报社的同僚却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黎嘉骏。

黎嘉骏傻在那,看到张孚匀被抢击的震撼全都没了,只觉得膝盖生疼:“你们都看我做什么?我还会为那一句话买凶杀人啊?”

众人都摇头,收回了眼神,却还是在黎嘉骏身上游离不定。

实在是在这个话题上,据这些人所见,和张孚匀矛盾最深的,只有黎嘉骏了。

这真是躺着中枪!她蛋疼无比,浑身都不舒服,看着地上张孚匀被抬走时流下的一串血迹,只觉得刺目。

而此时,去追凶手的两个男同事气喘吁吁的回来了,无奈的摇摇头:“跑太快了,没追上,看不清是谁。”

黎嘉骏闻言,下意识的四面看了一圈,等到意识到自己在看什么时,不由得又一阵蛋疼!一九三七年,她居然在街头找探头!

所以就算报了警,捕快也很难找到凶手了,目前来讲她买凶嫌疑竟然是最大的!

今天出门绝壁没看黄历!黎嘉骏欲哭无泪,她问心无愧,站在那没动,谁看她她就瞪回去,直到几个巡捕房的人过来,四面问了一通,得到的情况和刚才一样,顿时不出预料的重点关照黎嘉骏,把她请到一边盘问起来。

“昨天离了报馆你在哪?”巡捕小哥长相嫩得很,气势倒挺足,一副老油条的样子。

“余宅,我寄住在那。”

“谁证明?”

“余家大少爷,守夜的仆人,门房……哦还有吃东西的地方,什么店我没看,太暗了。”黎嘉骏老老实实的。

“余家大少爷……”巡捕小哥一脸暧昧,“你和余家大少爷什么关系?”

“朋友。”黎嘉骏想也不想就回答。

“余家做什么的,你不会不知道吧。”巡捕小哥一脸我看穿了一切的表情,“找两个人替你出口气,不要太容易!”

黎嘉骏沉默了一会儿,她知道自己该怎么回答,也正在考虑怎么回答最好,脑中却突然闪过一个电影画面,《甲方乙方》里主角们玩角色扮演,一个人扮演的副官按照剧本被拖了下去,他高喊着台词:“我为党…国立过功,我为委座流过血!你们不能这样,我要见师座!”

她蓦地要被自己脑补得笑出来,整个人忽然轻松了,只见她笑意盈盈的叹口气,缓声道:“小哥,你们大概是认为我有因为昨晚他一句话买凶杀人的可能,那我们就就这个可能说道说道吧。我黎嘉骏,奉天人,三一年亲历九一八,我大兄是北大营一个军官,其后离散,重聚时人已伤病难医。我与我二兄掩护家人入关,随后逃往齐齐哈尔,我二兄先随谢珂先生于江桥阻截皇协军,后随马将军死守黑省直至退守苏连,两年后才得以重聚。至于我,不才自封为战地记者,三三年开始死皮赖脸随着众位先生辗转喜峰口、南天门,直至数月前自宛平城亲历卢沟桥抗战、北平沦陷、平型关会战、忻口会战,无奈在前线遭遇与日军近身战,才伤重被送回南京,为了与家人团聚,偷渡回到上海,期间遭日军盘查,伤上加伤,九死一生才有幸站在你们面前,得以被你们如此盘问。”

对着呆若木鸡的巡捕,她笑得越来越灿烂:“我手上沾多少鬼子的血,虽不至于数不清,但也不少了,说实话,我若真恨上来,一般当场就动手了。可是,为了这么点小事,您觉得我至于吗?”

“……不至于。”巡捕小哥整个人都处于神游状态,看样子他脑中的小人还在随黎嘉骏的描绘爬着中国地图,可身体却顺着本心说出了判断。

另一头,别处问话的巡捕走了过来说结论:“别问了,她的同僚都替她担保,言之凿凿的,应该真不是她了,我们顺着凶手跑的方向沿路问问吧,留一个下来看看现场就成。”

“……哦。”巡捕小哥竟然还没回过神,呆呆的被伙伴拉开了。

黎嘉骏原地站了一会儿,只觉得被自己刚才那一番总结说得心情都激荡起来,那段话她都没打草稿,就这么自然而然的说了出来,可见她心里暗暗的回味了多少遍,把她心底里久违的冲…动都调动了起来。

“小黎,你放心,我们都知道不可能是你,定会替你担保。”席先生走了过来,还以为她害怕,缓声安慰道,“虽相处之日不多,但也能看出你决计不是这样的人,只是可怜了云仁(张孚匀),他平日喜欢呼朋唤友喝酒畅谈,定时昨夜口快惹怒了激进之人。”

黎嘉骏回过神来,连忙向四周作揖:“多谢大家。”

大家也没心情来回客气,出了这档子事,谁也没心情干活了,相约结伴去看张孚匀伤势如何,到了那儿,听说还在抢救,等了许久没等到结果,就留了闻讯赶到的李修博和另一位同事守着,便纷纷离开了。

黎嘉骏自刚才被盘问后,一直心神不宁,总觉得做什么都不得劲,她这身冰天雪地里冷却的血好像又跟岩浆似的流动了起来,烫得她坐立难安,就想找点什么事情发泄出来。

她重新看了一遍廉玉的信,又看了一遍自己的“地图”,忽然对南京上面,天津下面那一块,好奇了起来。

……完了,作死之心蠢蠢欲动,快来个人阻止她啊!

第125章 卢燃请求

张孚匀事件在媒体界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

大公报就位于平望路上,这条路大小报馆林立,大到申报大公报,小到八卦生活报,应有尽有,满街都是记者狗仔,再没比发生在这条路上的事更快登报的了。这件事报上一登,别处不说,率先引来各界同僚的慰问。然而张孚匀因为伤重,昏迷还没醒来,众人只能扎堆在外面,谴责行凶者,顺便探究原因。

虽然已经排除了嫌疑,但黎嘉骏的名字总是会被提起,一时间,踏进医院的她总觉得如芒在背,待到她发现张孚匀的家人总是躲着她时,立刻就有点数了。

人家怕见到她忍不住迁怒,干脆避而不见。

这可真是无妄之灾,她又不肯背锅,只能僵着了。然而老天还是不肯放过她,席先生似乎以为她进出尴尬,竟然和她暗示,让她这段时间在家休息,不用前往报社,如果在哪里有拍到好的照片,就直接放到合作的照相馆洗好,让卢燃去取就行。

……几个意思?!这是让她躲起来的意思啊!可她真的什么都没做啊!

黎嘉骏心里憋屈透了,可人家好不容易度过危险期,席先生又是带头在巡捕和警察厅那儿给她作保的,她总不好给甩脸子,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没精打采的收拾东西回了余宅,安心等着过年。

却不想凳子还没坐热,周一条来了消息,那个中风的老太太,还是没撑住去了。

这个结果早在那老太太中风的时候就有预见,黎嘉骏并没有感到太吃惊,可是想到那一家子的困难,依然感觉难受。

她自问是没什么本事的人,平生最大的幸运就是接连投了两次好胎,第一次是二十一世纪的小康之家,第二次是这个年代的殷富之家,不管怎么作死,都没为生计发过愁,看着别人的苦难日子,始终无法感同身受,相反,看到现在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她心底里不止庆幸了一次。

她无法想象如果第二次生命放在这样一个难民的家庭里,她在醒来时会有多崩溃,在这样的生活阶层里,什么卫生,什么饮食均衡,全都是天方夜谭,吃饱都是奢望,每天几个女人就提着米袋子去米店守着,等着米店放米,如果去迟了,没米不说,有米也会涨价,涨价等于没米。

黎嘉骏亲眼见过一个米店前面排着长长的人龙,伙计拿着个簸箕装着米,当她走过米店的一瞬间,一个马褂掌柜忽然走出来,手里拿着个墨还没干的牌子,大喊一声:“陈米!四块五!”随后就把原先插~在米里那块写着三块五的牌子拿走,换上了手里的牌子。

后面的人习以为常却又怒火中烧,大声的抱怨起来。

掌柜的对此更是见怪不怪,一脸你奈我何的样子负手站在门口。

人们无可奈何,只能提着袋子垂头丧气的各自散开。

米行是有相互通气的,你涨我也涨,这家买不起了,其他家肯定也一样,这一弄就意味着今天又要有好多人家无余粮了。

这样的行为并非胡乱涨价,可也确实缘于镇府的胡乱发行货币和哄抬物价,还有发战争财的黑心商人从中牟取暴利,连带着平民百姓的生活都水深火热,能够应对此情况面不改色的也就只有上层社会的人家,但也不是家家都毫无影响,余莉莉就曾经面有得色的提起过她有好些个小伙伴聚会时很久没换新衣服了。

这在二代们的眼中,就是一种落魄的标志。

七年一件大衣的黎嘉骏默默的拢了拢外套……

今天她打算去非租界区转转。

淞沪大局已定,抵抗组织都潜入了地下,至少明面上不会有明火,反而因为日本在国际上的形象日益恶劣,至少在洋人看得到的区域,他们并没有进行他们喜欢的那些“小玩意儿”,所以黎嘉骏和周一条商量后,决定两人一起出去看看。

前两日她看到了申报的同僚在会战最残酷时拍到的照片,他们的战地记者完全将自己置身于战火中心,一点都不带逃的,竟然连战壕里的士兵都拍到了,这些照片里满目都是尸体,有些士兵排成一排朝外射击着,他们的身后仰天就倒着被击中的战友。

还有一轮轰炸以后的场面,义工和慈善组织的人拿绳子串了个木板,焦黑的尸体就在木板上放着,他们一人拉着一个就这么拖,有两人拖着木板并排走着,看着镜头的表情麻木又悲伤。

这些照片并不被允许登载,可还是在内部流传开来,不得不说做新闻的都是心理承受能力极强的人,在这样的时期,单方面接受一切黑暗信息,为了保持外界上升士气,必须憋着不说出去,这酸爽简直了。

黎嘉骏也不是上赶着找虐的人种,非得看这样的场面,只是手里拿着相机,就容易犯职业病,总想多记录点什么,就算已经是事后,好歹也是这个时代。

她穿戴完毕,走到外面与周一条会合,却发现卢燃跟在他身后。

“你怎么来了?”黎嘉骏笑着迎上去,“找我有事?”

“没想到你住在这。”卢燃应了一句,显得心事重重的,“你要出去吗?”

“恩,准备去外头看看。”

卢燃看了看她手里的相机,了然的哦了一声,随后更踌躇了:“黎,黎先生。”

“哈,你怎么也这么叫我,到底什么事儿?”

卢燃看看四周,低声道:“边走边说行吗?”

“行。”黎嘉骏带头往前,不忘回头问周一条,“周叔,吃的带了吗?”她虽然在余家住着,但总不好出门还往人家厨房搜罗干粮。

周一条点点头:“带了点梅菜饼,应该够。”

“那就行了。”黎嘉骏开始关注卢燃,“说吧。”

“席先生,哦不,我,我申请了去,去安徽。”

“哦,安徽啊。”黎嘉骏随口应了一声,突然愣住,“安徽?那儿在打仗啊!”

“是,我知道。”卢燃看都不敢看她,死死低着头,“我想去那儿,随军……但是席先生说,要他批准可以,但必须有个老人带我,否则,我去就是送死。”

黎嘉骏不答,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哦,然后呢?”

卢燃脸色通红:“几位先生都在外……我只认得你……我知道很危险,这个要求很无理,我就是来试一下,你不同意也可以,真的,我没有别的意思。”

“滁州就是安徽的吧。”黎嘉骏叹气,“卢燃,那儿已经被占领了,你比我们都清楚。”

“我没有那个意思!”卢燃怒道,“我只是不愿枯坐房中,没错,我肩不能抗手不能提,只会挥笔杆子,但我也可以做点什么呀!明明报社有这样的机会,为何连你都可以,我就不行?!”

因为我有钱有后门……黎嘉骏腹诽,她沉默了一会儿,问:“你随军,随哪个军?”

“先生说是七十四军,他们现在正驻扎在固镇。”

“你怎么知道到了固镇他们还在?”黎嘉骏步步紧逼,即使不知道固镇在哪,也知道必然是日军前进的方向,“他们会等你,还是日军会等你?”

卢燃被噎得半死,面红耳赤:“所以,所以我不知道。”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不管那儿是哪,过去就要穿过封锁线,你懂这是什么意思吗?”黎嘉骏点着他的胸脯,“意思就是,没点战斗力,都是死,路,一,条啊!就你这身鸡排骨,不够人家填·牙·缝啊!”

卢燃步步后退,无言以对,半响才憋出一句:“嘉骏姐,本来这时候,我已经在家与亲人准备过年了……”

黎嘉骏动作一顿,抬头怔怔的望着他。

“然而现在,我却连每天活着是图什么,都不知道……”卢燃低低的声音里带着哭腔,“我其实没我说的那么伟大,我全家供我上学,想让我能出人头地,我赚了钱都寄回家,就想让爹娘多吃点好的……我根本没那么关心国家兴亡,我就想保住我这个小家,可是,可是怎么这么难呢……”

他抹了把眼睛,强笑:“让您见笑了,嘉骏姐,我,是我冒犯了您。”

黎嘉骏摇摇头,沉默不语。

三人沿着老匣桥向外走,那儿正对着的就是四行仓库,此时仓库顶上冲天立着一面太阳旗,那种泄愤一样的感觉不言而喻。

除了四行仓库一枝独秀,其他地方基本已经被炸平,残垣断壁随处可见,基本已经没有可以住人的地方。

有不少人在顶着寒风清理废墟,经历了两个多月的重建,基本路面和两边的房子已经初见模样,路边正停着一排日本军卡,两边每到一个路口就有沙包堆起的路障,分别站着两到三个日本兵,另外则有五六个排成一列来回巡逻。

即使占领了这儿,占领者依然战战兢兢,一双贼眼不停转着。黎嘉骏走过街头,总能感觉旁边的日本兵有意无意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