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讲完,孟之行看向了班长。

班长在心中掂量一番,是孟之行和夏林希比较重要,还是冯天俊同学比较重要,两相对比之下,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于是开始添油加醋:“这事不能怪学习委员,因为冯天俊不仅起哄,还威胁学习委员,他说假如不把记名字的纸条撕了,就让大家都不好过。”

冯天俊骂了一声,刚要解释,却被班长打断了:“冯同学,我哪一句说的不对了,我讲的不是事实吗?”

班主任的脸色黑如锅底,紧跟着又问:“陈亦川你呢,你是怎么回事?”

孟之行替他开脱道:“冯天俊离开座位,要和夏林希动手,陈亦川过来拉了一把…”

这种说法很微妙,因为冯同学走过来之前,没人知道他想干什么,也许只是学习压力太大,预备单纯地吵一架,不过因为他气势汹汹,给人一种不打不服的错觉。

冯天俊刚开始还很愤怒,但是当他的敌人越来越多,从夏林希变成了陈亦川,又变成了孟之行和班长,接着蔓延到了整个班级,他反而没有了怨恨和嚣张,像是一只被戳破了的气球。

他只感到百口莫辩,又听见班主任说:“你过来,下堂课别上了,和我去办公室。”

一场闹剧由此平息。

陈亦川衣裳散乱,也没有胜利的喜悦,他独自走回座位,穿上刚才脱下的外套,顾晓曼不声不响地看着他,心里觉得应该说点什么,但她同时又认为,必须和他保持距离。

她低头打开练习册,瞧见了页首的倒计时。

她忽然觉得,距离高考还剩下几天呢?今时今日的大事件,再过几个月回顾,也不过是随风而逝的烟波浮云,再过几年呢,可能都不记得了。

夏林希却没有参透这一点,为了追求内心的平静,她不得不强迫自己开始做题。

顾晓曼却在此时开口:“我被班主任叫去办公室,是因为他知道了…我在早读课上和陈亦川告白,虽然我现在非常后悔,但是必须承认做过的事。”

夏林希问:“所以班主任就觉得,你和陈亦川早恋吗?”

“他成绩下降,和我有什么关系?”顾晓曼答非所问道,“我真的受不了了。”

夏林希心想,告密的人很可能是时莹,但她并不知道对方这么做的意义,高三阶段大家有多忙,心思都花到了自己的学习上,有谁会在闲暇之余追踪别人?她觉得时莹非常特立独行。

对于班上大多数同学而言,他们无心理会别人的琐事,又因为一模没有考好,他们感受到了出师不利的预兆,然而越想抓紧时间,时间过得越快,因此在一种紧张又焦灼的氛围中,一月份悄无声息地流逝。

二月来临,学校放了为数不多的七天寒假。

寒假包括了春节,四处张灯结彩,由于本市不许燃放烟花,市民选择用点灯代替。

夏林希窝在家里做题,一连三天没有出门一步,直到收到蒋正寒的短信,对方问她是否有空。

夏林希想也没想,回了一句当然有。

第三十二章

今年的历法没有大年三十,只有大年二十九。

学校在腊月二十八号放假,次日就是阖家团圆的除夕,生活好像翻新了一页,每个人的未来都不可预知。

正月初四那一天,夏林希提包出门,她谎称要去书店买书,实则跑到了步行街,整条街上挂满了红灯笼,一派喜气洋洋的新春气象。

她和蒋正寒约好了九点见面,地点选在一家新开的咖啡厅。

夏林希八点五十到达,刚一进门就发现了他,彼时店内还没有什么人,他独自坐在靠窗的位置,手上拿了一本期刊杂志。

夏林希走过去问:“你来得好早啊,等了多长时间?”

蒋正寒看着她笑了,他合上手里的杂志,接着把它放到了一旁:“我刚来不久,你也来了。”

夏林希便以为他们两个心有灵犀,彼此之间十分默契,就连到达目的地的时间,都巧合般的相差无几。

然而没过一会儿,服务员端上两杯咖啡,并且从口袋里拿出一支笔,划掉了一旁的收据票单。

夏林希抬头瞥了一眼,在那张咖啡店的收据单上,付款时间是七点半,换句话说,蒋正寒等了大概一小时二十分钟。

夏林希思忖片刻,心中的感觉很难形容。

他们两个坐在对桌,说话比平时方便很多,又因为附近没有熟人,聊天也不需要避讳,夏林希便直接道:“还有三个月就要高考了,如果你碰到任何不懂的题目…”

她把一块方糖泡入咖啡,随即用勺子胡搅了两下:“什么时候都可以找我,我一定给你讲清楚。”

“什么问题都可以么?”

“对啊。”

蒋正寒摆出一个盒子,推到了她的面前:“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夏林希始料未及。

桌上摆了一张台历,并且被翻到了二月份,今天是大年初四,也就是二月十三号,明天…明天好像是情人节,夏林希捧着那个盒子,也不知道日期和礼物的相逢是一种巧合,还是蒋正寒刻意为之。

她打开盒子,瞧见正中央躺着一个硬盘。

外观崭新,款式普通,容量偏小,当然也不贵。

夏林希马上说:“我原来的硬盘丢了,刚好缺一个新的。”

蒋正寒笑了一声,和她解释道:“硬盘不是空的。”

所以里面到底装了什么?

这一整天的上午,夏林希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因为父母电话催促,她不得不在十二点左右赶回家,吃完午饭又觉得很困,倒床睡到了下午三点,而后忽然从梦中惊醒,爬起来寻找她的硬盘。

她把外接插口连入电脑,在等待的过程中放飞了想象。

夏林希曾经听说过,男生的u盘和硬盘里,装载了另一个世界,但她确实没有料到,蒋正寒会把自己的硬盘交给她…或许这是一种信任的表现。

当她查看资源管理器时,她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有失偏颇,整个硬盘里没有一个小视频,只有一堆html静态页面,以及若干js和css的文件夹。

它们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静态网站。

夏林希找到主页,用浏览器打开页面,入眼的东西让她震惊,她握着自己的鼠标,看着面前的电脑屏幕,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事实证明,男生的硬盘里,当真装载了另一个世界。

好漂亮的网页。

屏幕正中央是一个空白的二维坐标轴,上方有一个公式输入框,夏林希按照表格提示,在输入框里打出一个函数,下方就显示了完整的图像。

无需她刷新页面,函数图像自动浮现,她看向菜单栏,还有一排三维渲染按钮。

所谓三维渲染,顾名思义,就是让函数呈现在三维坐标系里,对称轴可以伴随鼠标转动,在整个画布上随意放大缩小。

菜单栏往下拉,还有一个浮点数的计算器,囊括了诸多科□□算符,并且不限制输入数字的长度。

光是这样寥寥几个功能,就让夏林希玩了两三个小时。

他的网站就如同从前的音乐盒一样,没有署名,更没有落款,只在页面的底部,有一行节日快乐。

夏林希玩到眼睛累,捧着手机倒在了床上,她给蒋正寒写短信,反复编辑了半个小时,最终发出去一条:整个网站都是你自己做的吗?

他回答:借用了一些js的包。

夏林希根本不懂什么叫“js的包”,但是她努力地理解,大概相当于一些零件,用来构造一部分的功能…嗯,应该就是这样。

事实上,无论她对错与否,也没有人来纠正。

她把硬盘摆在桌子上,和之前的手工音乐盒,还有那一块金牌紧挨着,心想这些东西大概是她上高中以来,曾经收到过的最好的礼物。

时光依然在流逝,转眼到了二月开学,高三阶段进入了尾声。

江明一中在一模考试中失利,已经是一件人尽皆知的事情,为了挽回丢失的颜面,年级组长比往常更严厉,动辄召开一场教师大会,督促各班的班主任勉励学生。

于是从二月末尾开始,何老师经常拍着讲台说:“同学们,到了最后的关头了,你们千万别松懈,坚持就是胜利,你们迎难而上,才能乘风破万里浪。”

你们迎难而上,才能乘风破万里浪。

夏林希心想,他们班主任说的话,有时还是很有道理的。

许是因为受到了鼓舞,班上的同学疯狂学习,致使气氛有一点压抑…作业,考试,分数,排名,这些东西日渐堆积,寻不到一个爆发点,仿佛一场漫长的折磨,在缓慢消耗他们的耐心。

三月开春,全市二模姗姗来迟。

二模考试,又称最难的模拟考试,一般而言,题目都比较繁琐。

考完的次日,老师还没讲卷子,班上的同学就聚在一起校对答案,为首那人正是陈亦川。

他拎着一张数学试卷,抬手招呼夏林希,等她走过来以后,他立刻问了一句:“你最后一道题的答案是多少?”

夏林希据实回答:“是一个分数,分母17,分子31。”

话音未落,周围一片吸气声。

因为没人和夏林希一样。

鉴于夏林希一贯满分的作风,她的答案几乎就是标准答案,是老师公布的正确答案,所以在场的其他人都认为,这次二模的数学死定了。

校对答案真是一件痛苦的事,一瞬天堂一瞬地狱,但是陈亦川不相信别人,他只相信自己,所以他反驳道:“不对吧,我算出来的结果是三,一个完全的整数,比起夏林希的答案,三看起来更正常。”

最后一道题分值二十,一旦失手,第一的位置必然不保。

除了夏林希以外,好像所有人的结果都是三。

就连陈亦川也是。

夏林希终于有一点慌了,心中闪过无数个念头,每一个念头都与数学压轴题有关…但她面上依然端持了平静,她平静地走回自己的座位,站在蒋正寒身旁问:“你还记得数学压轴题的结果吗?”

蒋正寒道:“是二模么?”

夏林希点点头。

他说:“结果是一个分数,十七分之三十一。”

夏林希如释重负。

蒋正寒笑着问:“你不相信自己的答案么?”

“因为那一片,”夏林希抬头,目光落在对面,“没有人和我一样。”

一旁的张怀武听了,马上拍着桌子道:“这还用问么,夏姐,那一片没有人和你一样,就说明那一片没有正确答案!”

这么简单粗暴的结论,却得到了蒋正寒的支持与肯定。

当天上午老师分析试卷,压轴题的答案果然和夏林希一样,由于这道题坑坑绕绕,班上大部分的同学都没有做对。

三天之后,二模成绩公布,夏林希保持第一,和往常一样。

全市排名尚未揭晓,班级排名已经掀起风波,倒不是因为有什么大的变动,而是因为陈亦川同学,这一次竟然跌出了前十。

作为班上的学习委员,夏林希第一个知道结果,但她没有注意陈亦川,她一直在找蒋正寒…值得欣慰的是,蒋正寒的名次不用倒着数,可以从头数了。

正数第二十一,总分高于平均分。

夏林希这么一看,就觉得二模考得很好,非常好,可以庆贺一番。

然而她还没跨进教室的门,陈亦川就被班主任带走了。

陈亦川自己也觉得烦。

班主任教育他的话,翻来覆去也就那几句,来回强调的多了,他耳朵都快长茧了。

“陈亦川,你必须正视自己了,”班主任沉着一张脸道,“第十一名,你这一次全市二模,考到了全班第十一名。”

陈亦川无动于衷,仿佛没听见。

班主任敲了敲桌子,试图用语言感化他:“你看看夏林希,成绩多稳定,你们两个,本来是一条水平线上的…”

磨了一早上的嘴皮子,班主任当然觉得累,但他依旧强撑着,一只手捋了捋头发,接着苦口婆心地劝说:“我从前一直觉得,你是能上北大清华的料子,只要你开口讲出来,所有老师都愿意帮你。”

陈亦川终于松口道:“我最近心烦,静不下来。”

何老师立马站了起来:“你有什么事?不要闷在心里。”

陈亦川身形颀长,比何老师高了不少,他这样沉默地站了一会,忽然就没有倾诉的*了。

于是他说:“没什么事,就是单纯的烦。”

无法控制的心烦意乱,这种感受在高三末尾,其实并不少见。何老师如此想着,就没打算再说什么。

陈亦川回到教室,还要收齐语文作业,作为班上的语文课代表,他下课的时候并不清闲。

昨晚的作文没有写,他仗着自己有职权,推迟了交作业的时间,随便补了大概几百个字,洋洋洒洒两页纸,说的都是一些刚才没开口的事。

他把全班的作文交给了赵宁成,他们班的语文老师…其实没预想赵宁成会怎么回答,一般而言,赵宁成改作文,只会给一个分数,然后写一个“阅”字。

今天的赵宁成应该也不例外。

陈亦川心想,他这一次的作文,很可能会得一个零分。

当日下午,作业被发放下来,陈亦川打开自己的本子,随手翻到了今天那页,然而计划中的零分没有出现,只有赵宁成回复的一段话。

最下面的一行是:“世上有这样一个人,他能把你拉出深渊,助你跋涉沼泽,教你横渡江河,带你翻山越岭,陪你登顶高峰,和你看遍风景。”

陈亦川哂笑,心想这么长的一段话,八成是语文老师从哪里抄来的,直接誊在了他的作文本上。

他翻页,看到赵宁成接着写道:“这个人,其实就是你自己。有志者事竟成,我们共勉。”

第三十三章

陈亦川换了一个新的作文本。

原来的那个本子,被他放在了家里,他比从前任何时候都要努力,哪怕努力没有回报,至少他曾经勉力一试。

自打他上小学以来,一直坚信自己比同龄人聪明,也比他们更容易获得高分,老师平常在黑板上讲题目,一遍结束他就理解了,他不懂为什么有人要听两遍,更不懂为什么有人要上补习班。

有时他也买参考书,不过从来不动笔,只是单纯地看题目,从头到尾翻阅一遍,就好像做过了一样。

这大概算是天赋异禀,让他一向卓尔不群。

凭借特殊的学习方法,他一路畅行到了高中,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直到碰上高三的考试,一模之后他发挥得一次不如一次,让他烦躁的不是自己没有发挥好,而是他本可以做到,却没有做到。

因为达不到心理预期而焦虑、失落、烦躁,演变为日复一日的折磨与煎熬,他被全班第一越甩越远,甚至开始后悔放弃了保送名额。

可惜尘埃落定,他后悔也来不及。

而今,他总算想通了一点,与其心烦意乱浪费时间,不如用正事转移注意力,正如赵宁成所说,能帮助他摆脱困境的,归根结底也只有他自己。

或许是由于年轻,信念可以轰然如山倒,也可以奔腾如水来。

四月中旬的月考,陈亦川跳回了前五,上升到了全班第三。

发放语文试卷的时候,他找到了夏林希的那一份,故意摆在她的桌前道:“你这次语文考得不错。”

倘若放在以往,夏林希会回答,每一次都考得不错,然而时至今日,陈亦川的成绩起伏很大,她觉得对方受不住刺激,所以说话也变得迂回:“刚好碰到了做过的题。”

陈亦川一愣,笑道:“夏林希,你变了一个人啊,你什么时候这么谦虚了?”

“这不是谦虚,”夏林希纠正道,“是实事求是。”

语文试卷,万变不离其宗,一道题目再晦涩,总有突破的地方,经历的题型多了,会发现它们彼此相像。

这是夏林希摸索出来的道理,不仅适用于英语和语文,也可以应用到数学和理综上。

她摊开自己的试卷,满是一片红色的对勾,又听陈亦川开口道:“最多一个月,我肯定能恢复原来的水平,或者总分超过你…”

他说:“我最近在玩命学习,效果怎么样,三模见分晓。”

夏林希并未反驳。

蒋正寒都能从倒数第一,变成全班第二十一,这个稳中有升的跨幅,不比陈亦川强得多么,所以哪怕陈亦川回归原状,她也并不觉得惊讶。

因为想到了蒋正寒,夏林希偏过头去看他,他和张怀武站在走廊上,两个人都扶着栏杆,此刻似乎正在聊天。

四月气温回暖,校园里的樱花开了,枯败了一整个冬天的枝叶,终于重新焕发了生机。

远望学校的草地上,遍布了浅色的花瓣,被当空的流风一吹,好似浮起一层波浪,从五楼向下看,樱花和草地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