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零年代纯女户奋斗史上一章:第 17 章
  • 八零年代纯女户奋斗史下一章:第 19 章

“你是姐,桃子姐!”韩峰对她是心服口服。

其余同学轰然笑起来,还有人说:“峰哥,杨桃比咱们年纪都小。”

韩峰瞪他一眼:“你懂什么!”

当天放学,杨桃跟孟阳把几个交作业困难户的作业本抱到办公室,王宝山翻了一遍,大为惊喜:“你们俩还真有办法让他们把作业交上来?”关键是写的还算是工整,比平日敷衍了事不同,大有改观啊。

孟阳偷笑,杨桃捅了他一下,一板一眼向王宝山汇报小组长的工作报告:“其实他们就是不够专心,有人盯着写作业就认真多了,韩峰还说以后都会认真写作业。”

韩峰的原话是:“桃子姐,以后我写完作业,你是不是能教我几招?”

半大的小子对功夫的向往是不可抗拒的,尤其是看了武打电影《南拳王》之后。

第四十章

杨桃跟孟阳上任没几天, 王宝山就惊奇的发现, 每周总有几天放学留堂写作业的孩子们竟然集体改邪归正了。

他带了这帮孩子们整一年, 差不多摸透了他们的性子,班上有十几个男孩子习惯特别不好,作业能拖就拖,考试能抄就抄,实在抄不到再想辙, 跟老师游击打的很溜。

王宝山是苦口婆心的讲道理不见效,板起脸来打手心罚抄课文, 叫家长家访轮着使了一圈,都不见这些孩子改正学习态度。

可是奇了怪了,杨桃跟孟阳上任之后, 这帮刺儿头竟然顺顺溜溜按时交作业了。

“你们俩是怎么带动同学的积极性的?”

王宝山百思不得其解, 把两人叫到办公室问。

孟阳飞快的看了一眼杨桃:“…盯着他们写作业。”

杨桃点头附和:“…就早点盯着他们写作业。”不写作业…打一顿就好了啊!

王宝山不信。

这招他不是没使过, 不灵光啊。

“你们还干什么了?”

杨桃嘀咕:“还租小人书给他们看了啊。您不是也…没反对吗?”

王宝山总觉得这两小只有事瞒着他,问了半天没有结果,只好挥手让他俩走了, 又把柏小梅叫过来问。

柏小梅在教室里就跟身上竖了十八个雷达一样, 恨不得把所有同学的不良信息都收集汇总, 交到王宝山案头。

她早就发现交作业困难户们最近都大有改观,下课就围着杨桃的桌子转悠,有的喊:“桃子姐, 我的书看完了, 再换一本啊。”

有的喊:“桃子姐, 这道数学题不会,给我讲讲吧?”

跟一群大头蜜蜂围着朵花转悠似的,嗡嗡嗡吵的人头疼。

班上最讨厌的韩峰恨不得把孟阳推过去,自己跟杨桃做同桌,要不是他的态度特别恭敬,柏小梅都要往不好的方向怀疑了。

她从学前班荣任班长,一年半时间都没有让同学们这么信服,也不知杨桃使了什么咒,竟然让这帮同学围着她转悠,嘴巴甜的都跟家里的蜂蜜不要钱似的,“桃子姐桃子姐”叫个不停。

桃子姐?

她有那么大么?

柏小梅把自己的发现一五一十倒给班主任,连同怀疑:“王老师,杨桃是不是成立了什么帮派?”

暑假看过的武打电影里都这么演的,密谋反清复明的义士们私底下聚众成立帮派,她总有种杨桃很快就要取代她班长的危机感。

柏小梅的成绩只是中上,发挥稳定能达到班级前十名,偶尔失常就飘到十五名往后了。她当班长是学前班自荐,上了一年级别的孩子们还各玩各,她已经从方方面面向王宝山证明了自己对班集体的热爱。

王宝山家访之后得知她妈妈在妇联工作,就很能理解柏小梅对班集体的热爱从何而来了。

家风使然。

不过她的揣测属于毫无根据的臆想,现在的小孩子脑子里都装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啊?

王宝山遣走了自己在班里的耳报神,决定静观其变。

天气渐渐凉了下来,吴英玉接到杨国虎捎来的信,说是收养她家小三子的人家搬走了。

吴英玉不相信,丢下两个孩子跟生意,再次直奔杨家庄,进门就恨不得揪着杨国虎的脖子问个清楚。

“怎么会搬走了呢?搬哪去了?”

她记得那一对夫妇穿着不错,家境应该也不错。

杨国虎为了即将到手的五十块钱,特意买了两瓶五块钱的玉泉大曲庆祝,舍弃了平日喝的两块钱二曲酒。

酒醒了前往设在丰成乡的高永道班站去找人谈孩子的事儿,结果去了才发现收养小三子的那家人早就不在道班站了。

高永道班全称是高永公路道路维护班,道班站工人负责的是高南县连接永喜县的公路维护。

收养小三子的那家男人正是在道班站上班。杨国虎的媳妇娘家是丰成乡的,道班站就在乡镇府不远处的道路边上,当初托他媳妇娘家人打听来的人家。

男人叫刘立国,几年前调来的,在丰成乡的道班站工作四五年了,领养了小三子之后没几个月就调走了。

杨国虎打听的很是仔细,但是这几年修路的地方不少,道班站原来的站长也调走了,新来的站长根本就不认识刘立国,道班站的人流动性比较高,逢山水冲坏了道路,都是在各乡村雇人修路,根本就不知道刘立国调到哪去了。

他钱没赚到,不但白跑一趟,还预先花出去了十块钱,被媳妇好一顿唠叨:“…借两碗面也要吃一顿蒜拌面,你这叫干的什么事儿啊?五块钱的酒自己掏钱叫人来喝,你钱多烧的慌啊?”就差在他脑门上贴上“冤大头”三个字了。

吴英玉站在他家堂屋连口水都没顾得上喝,整个人摇摇欲坠,扶着门框才站稳:“堂哥,真的再打听不到了?”

杨国虎想想还是不死心,五十块钱呢。

“我倒是跟现在的道班站站长留了话儿,让他帮忙打听,要是能打听到刘立国的消息,就捎个信儿。我也不好白使唤人家,就…就自作主张给人买了两瓶玉泉大曲。”

吴英玉脑子里轰隆隆作响,到底还是把杨国虎最后一句话听进心里去了。她来的匆忙,也没装多少钱,满口袋的毛票子掏出来数数,也有十块钱了,全都堆在杨国虎家桌上。

“堂哥,这钱也不能让你出,劳烦你再帮我打听打听。”

杨国虎拍着胸脯应了下来,她扭头出来,眼里含了两泡泪,闷头走路,撞了人都不知道。

被撞的人却瞧清楚了她,迟疑了一声才喊:“英玉?”

吴英玉抬头,跟见了鬼似的朝后退了两步,眼泪涮就下来了,越过他大步往村外走,到了班车停靠的点,摸摸口袋才发现钱全都留给杨国虎了,只能靠着两条腿回县城。

她脑子里全是小三子送走时候的样子,浑浑噩噩的往家走,两条腿机械运动,根本不知道累或者渴,还是半道上碰上了熟人驴车进城,载了她一程。

回去之后就高烧不退,病倒了。

杨六虎在杨国虎家门口碰上泪流满面的吴英玉,一句话没搭上,就见她匆匆走了,还当她遇到了什么事儿,抹不开面子去找他,来求杨国虎的,转头就进了杨国家去打听。

杨国虎听他问起吴英玉的来意,想想也没必要瞒着他:“你说她啊,上次就来过,想把你家送出去的三丫头要回来,说是给对方钱,多少都行,只要能把孩子要回来。”

“那她哭什么?”以前两人是夫妻,吴英玉哭起来没完,他嫌烦。现在离婚几年,见到吴英玉哭竟然有些心慌。

杨国虎一叹:“那家人也不知道调哪去了,一时半会打听不到,她这不是着急嘛。”

杨六虎很想张口问问吴英玉的近况,可是看杨国虎似乎也无意提起,坐了好半天,跟杨六虎东拉西扯,最后才问了一句。

“她有没有说孩子们怎么样?”

“谁?”杨国虎后知后觉才反应过来:“哦哦你是说吴英玉啊?上次她来,还带着桃儿跟杏儿呢,两孩子收拾的干干净净,瞧着挺好,没细问。”

杨六虎其实听杨婆子提起过,吴英玉带着俩孩子来村里了,还路过他家大门口。

他一方面担心被自己现在的媳妇知道了没完没了,一方面又觉得也许吴英玉忘不了他,才带着孩子们来杨家庄,借口路过,往他家院子里张望。

现在知道原因了,不知为何,心里竟然觉得有些茫然。

“那她…有没有再找人家?”

杨国虎讹了吴英玉十块钱,填补了他买两瓶大曲酒的亏空,心情好了不少,也有心情跟杨六虎扯闲篇了:“那就不知道了,也没听她提起啊。”

不过他倒来了兴致,有心情推测吴英玉现在的生活:“她上次来带了点心花布,你嫂子说那布不便宜,看她出手也大方。还说只要对方开个价,她就愿意出钱,无论多少都要把三丫头带回来。她一个女人家还能赚钱不成,多半是嫁的男人有钱,才愿意出钱把三丫头要回来。不过你还真别说,以吴英玉的模样,再找个男人不难,有钱的话…说不定年纪大点呢。”

杨六虎:“…”

第四十一章

吴英玉这病来势汹汹, 她回来想着躺下歇一歇, 到点了起来给孩子们做饭, 哪知道这一睡就发起烧来,人事不知。

杨桃跟杨杏放学回来,放下书包见她还在床上躺着,两人还当她累了,悄悄写完了作业, 又做了疙瘩汤,还不见她醒来, 这才商量。

“姐,要不叫妈起来吃饭吧,吃完再睡?”

杨杏儿过去推她, 推了两下见她完全没动静, 再推, 喊了好几声才发现她没反应,脸上烧的通红。

她一下惊了:“桃儿,妈好像生病了?”

杨桃忙过来摸她的额头, 两个小孩子都被这烫人的温度给吓到了, 去周大娘堂屋里借了个温度计来量, 好家伙已经烧到了四十度。

周大娘听说吴英玉生病了,也过来看,都烧成这样了, 肯定得送医院。

一屋子老老小小, 最后还是周志刚回来, 大家一起把她架到三轮车上,送到医院去的。

周大娘年纪大了,又不放心两个孩子在医院守着,让周志刚叫了周婉过来给孩子们作伴,他们才回家去了。

这一夜吴英玉反反复复说胡话,又是妈又是女儿的,时不时还流眼泪,周婉总觉得她这是受刺激了,问起俩孩子才知道她去乡下找孩子,只身回来定然是孩子没找到。

“几年的事儿了,也不着急在一时半会,你妈这是往窄处想了。”周婉唏嘘,又觉得对两个小姑娘说这些,她们未必明白。

哪知道杨桃跟杨杏都颇能理解吴英玉的感受,两人小大人般叹气:“要是小三子找回来,我妈也不会生病了。”

心病还需心药医,送走的三丫头就成了吴英玉心头的伤。

天亮的时候,烧才退了下去,两个孩子回家背书包上学,周婉还在病房里守着,见她睁开了眼睛很是茫然,唇焦皮裂,扶她起来喝水:“谢天谢地,你总算是醒了。”

吴英玉只觉得自己睡了一觉,浑浑噩噩做了很多毫无头绪的梦,一时里还是未出嫁时候的光景,一时里又被杨六虎堵在房里打,全身的肉皮儿都疼,却总也醒不过来。

再睁开眼睛居然就在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

“这是哪啊?”

周婉笑起来:“我还当你是铁打的呢,来城里好几年都没病过。我妈往常还说我刮风下雨变天就感冒咳嗽,一身的毛病,还夸你身子骨好,常年风风火火的,也不见有个啥毛病。这一生病都要吓死人,直接人事不醒。”

她大约能理解吴英玉病倒的缘由,人心里有根弦绷着,生活有个盼头,所以才不敢松懈,拼命往前走,连病也不敢生。这次回乡下找孩子可能是坏消息,被打击到了,泄了那点精气神,常年积压的劳累趁虚而入,就发起烧来。

吴英玉接过搪瓷缸子喝了几口,才觉得嗓子眼里好受一点了,对自己如何来医院的却是毫无印象。

“杏儿跟桃儿呢?没吓到她们吧?”

她全身软绵绵的,看样子今天的早点摊子是不必出了,但是两个孩子还没经历过这种阵仗,也不知道昨晚怎么过的。

周婉“啧啧”称奇:“你还真别说,你家俩丫头也不知道怎么教的,你昨晚都烧成那样了,她们还知道跟我妈找个体温计量体温,还知道送你来医院的。昨晚俩小丫头在病房里守了你一夜,连个眼泪渣渣都没流,除了年纪小点抬不动你,跟大人也不差什么了。”挂号买医找大夫,俩小丫头都能跑前跑后,比起她家侄女周侄玲懂事太多。

吴英玉苦笑:“跟着我让她们受苦了。”

“你也别多想了,这么乖巧的孩子我都瞧着眼热,不如给我做个干女儿吧?”周婉见她一副心灰意冷的模样,也替她心酸,总要找些高兴的事儿博她一笑:“你也知道我这辈子是没福气当妈了,正好我瞧着这俩孩子也心疼,你觉得咋样?”

人在病中最易多思多虑,吴英玉满心欢喜的等了这么久,万没料到会是这种结果,尤其周婉最是热心肠,两人这几年处的极好,她眼泪都快下来了:“你要是不嫌弃她们乡下丫头笨,有你这么个干妈也好。可怜我的小三子…”她到底忍不住呜呜的哭起来了。

周婉劝她:“你可别在哭了,不是已经打听过一回了吗?到底怎么回事?”

吴英玉遂把自己杨家庄一行讲了,周婉推她:“那人就算调走了,总还能的到的,有名有姓的,没道理全家都彻底失踪了。要不等改天我陪你直接去道班站再打听打听?你也别光听姓杨的胡咧咧,他本来就是个缺了大德的,不然怎么会出主意把别人家孩子给送走呢。”

“听你这么一说,我心里舒服多了。”吴英玉说:“我昨儿从杨家庄出来,就觉得头顶的天都黑了。你说小三子那么小就被带走了,那家人没几个月就调走了,会不会就是怕我找上门去?”

“除非他不在公路段上班,不然就算是钻到老鼠洞里,咱们也要把他挖出来!”周婉替她打气。

有人开解,吴英玉的心情总算是好了许多。

杨桃在医院里守了一夜,第二天坐在教室里不住打盹,被王宝山叫起来提问了好几次,也没能阻拦她想要跟周公相会。

到了课间她直接就趴在桌上补眠,韩峰跟只大头苍蝇似的在她耳朵边中直叫:“桃子姐——桃子姐——”被她一巴掌拍到脑袋上,闭着眼睛威胁:“困,别来吵我,要书找孟阳。”

韩峰小声问孟阳:“她咋了?”

孟阳压低了声音解释:“昨晚她妈妈生病住院了,在医院守了一夜。”

韩峰不解:“她爸爸呢?”

孟阳:“…”

“哦哦,她爸要不是忙,也轮不到桃子姐守夜了啊。”韩峰是个好儿童,自动把自己的问题给回答了,还威胁身后一串小弟:“你们别吵了,让桃子姐多睡会。”

孟阳今天觉得韩峰虽然是个傻大个,提问题不长脑子,但还算是善良。

杨桃家里的事情他知道,但班上其余同学并不知道她父母的情况,这种事情他当然只有捂着的份儿了。

下午活动课上,杨桃在自己桌子上睡的死去活来,韩峰跟一帮交作业困难户老老实实坐着写作业,连打扫卫生的同学们走来走去都被他瞪了好几眼,警告他们安静点。

他最近学习的劲头十足,渐渐发现课堂时间也不是那么的难熬了,写作业也容易了许多,不会时常碰见“拦路虎”还得找别人的作业抄,对“桃子姐”就更崇拜了。

放学的铃声一响,杨桃儿就抱着书包溜了,孟阳在后面死追活撵,要跟她在小树林分钱,都被她给拒绝了:“你自己拿回家慢慢算吧,我今儿忙着呢。”

她跟杨杏儿在学校大门口汇合,在路上买了几个包子,权当娘三个的晚餐,直接往医院跑。

姐妹俩在病房门口悄悄探头往里瞧,见吴英玉呆呆倚坐在床头,两人都有些犹豫——进还是不进?

忽然被人从身后直接推了进去:“你俩在门口发什么呆啊?”却是周婉提着饭来了。

姐妹俩心有灵犀,不约而同的选择不问小三子回家的事情,把热呼呼的包子递过去:“妈,给你买的晚饭。”

周婉提着饭盒笑:“我这是白跑了趟了?你俩也太乖了,放学还知道给妈妈买饭吃,咋这么招人稀罕呢?”

吴英玉把俩孩子揽在怀里不住抚摸她们跑的通红的小脸蛋,心里泪意漫上来,被她压下去了,好半天才说:“你周姨想收你们俩做干女儿,等挑个好日子咱们就去她家吃长面。”

周婉既然提出来,她就要按本地最隆重的方式来结这门干亲,提礼物上门,还要让孩子们去磕头。

杨桃:“…”

杨杏:“…”

第四十二章

吴英玉出院之后, 找人挑了个好日子, 置办了东西带着俩闺女去周婉家结干亲。

周婉的男人田荣贵先头的媳妇给留下一个儿子,已经在外地参加工作了, 连对象都有了, 只差摆酒结婚了。家里就他们两人,见到俩如花似玉的小闺女,咧着嘴笑:“这下可好了,咱家里也有闺女了。”

杨桃跟杨杏脆声声喊:“干爹、干妈。”做干爹的给俩人各包了十块钱做见面礼,干妈是一人一套衣服, 外加黑色的小皮鞋。

小皮鞋穿在脚上特别洋气,吴英玉赚的都是辛苦钱, 知道价格不便宜,慌的连忙往外推:“怎么买这么贵的鞋子?她们小孩子脚长的快, 可舍不得糟蹋这么好的鞋子, 过半年就不能穿了, 还是退了吧?!”

田荣贵搓着秃头憨笑:“她干妈专门给挑的, 可不兴退回去, 给孩子们穿吧, 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