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当我面夸啊!”

“…”

当年林谋高中毕业,去参加工作的时候,没去分配的工厂,是自己去应聘的,那工作岗位,待遇特别的好,要求当然也很高,当时一共就录取两个人,林谋就是其中之一。

然后林谋自己走人了,可以想象当时林建党得有多生气。

林谋被录用时,林建党有多骄傲,那一刻就有多失望和愤怒。

林谋大概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后,撇撇嘴,压低了声音:“谁稀罕他夸。”

林素美眨眨眼睛:“我还挺稀罕的,就希望哪天二伯能夸夸我。”

林谋被堵了一下,倒是林权笑起来:“等你考上大学,就考我们云市的云大,你二伯保证夸你。”

在喝着酒的林建民听到了这话:“小美,你要考云大啊?”

其实大家对这些大学都不了解,孤陋寡闻的程度就是连国家最好的大学都不知道,但云大作为云市的门面,大家却都是知道的,云大肯定是云市最好的大学,就跟定州中学比那一中二中什么的好一个道理。

“我争取。”林素美站出来表了个态,她还真是以云大为目标,她上辈子根本敢都不敢想云大,但这辈子却可以满足一下上辈子的期望。

林建党听到这话觉得高兴:“有志气,比林政有出息。”

林素美摸摸自己鼻子,那什么,她只是想考而已,而林政是考上了别的大学了,哪里就比林政有出息了。

林政和几个叔叔伯伯坐一桌,听到自己父亲这么说,也没什么感觉,反正都知道他们父亲是个什么德行,陈霞给林建党买布做衣服的话,夸的话没有,嫌弃布质量陈霞手艺不行的话倒是一大堆,大家都听习惯了。

“二伯,你别现在就夸了,要是我考不上的话,都没脸站你面前了。”

林建党笑起来:“那你就努力,真考上了二伯也给你奖励。”

“大伯也给。”

“我也给。”林建民也来凑热闹。

林素美看着几个伯伯:“我觉得你们现在最该给的是九哥奖励。”

“就是就是…”大家全都附和起来。

林政才是今天的主角,大家在这个时候,不约而同的想起了这个事实。

吃过饭,陈冬梅留下来帮着收拾桌子和洗碗,然后才和一直等着她的林素美一起回家。

陈冬梅揉揉女儿的头,女儿现在越来越贴心了。

“妈妈,是不是很羡慕二伯二婶?”

陈冬梅瞥她一眼。

“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也考上大学,也让妈妈你为我自豪。”

陈冬梅听得心花怒放,二房的人眼见越发出息,为他们高兴是肯定的,毕竟都是林家的人,但对比起来吧,多少也会有那么点不是滋味。

“那我可就等着。”

“放心吧,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

没过几天,就开始熏腊肉了,照样是林素美负责烧火熏肉。

这一次,大家刚把肉放好,林素美刚把火升起,就有人围了上来。

主要是冬天特别无聊,没什么事可做,这些半大的小子在家里待着也不舒坦,干脆就跑了出来,然后围在火堆前聊天。

其实也不是约好了,而是有人吼了句熏肉了,自然就有人把家里腌着的肉拿出来,顺便再抱点柴火过来,然后就坐在这里不走了。

那些小朋友一看他们围在这里,也赶紧都跑了过来,一看火堆里没有烤着鱼,一脸的失望。

“鱼呢?是烤鱼吗?”

“我想吃。”

张成安盯着这些小屁孩:“没鱼。”

“为什么没有呢?”

“没有就是没有。”

刘庆栋被他们弄烦了:“这么冷的天,谁去弄鱼啊。看什么看,别说喊我老汉,今天喊我爷爷也没鱼。”

林素美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刘庆栋摸摸自己鼻子:“我这是表达今天不得出去弄鱼了而已。”

坐林素美身边的杨春妮和谢长萍也跟着笑了起来:“哎呀,我们难得听到这样的表达。”

这会儿赵和平也抱着书走了过来。

如今大家都已经接受了没有考上大学的事实,当然就开始为以后做准备,知青点也是不太平,有人因为高考失败的事脾气火爆,一点就燃,有人则在想办法通过别的门路回城,而赵和平则是接受了现实准备下一次高考的那批人。

林素美看到了赵和平,倒想起了一件事。

林政用的那套资料书,被谢长渝拿去在城里卖了个很好的价格,人们对这种考上大学的准大学生的复习资料,有着莫名的追捧,那价格,自然高得离谱了,然而就算是这样,买的人也不少,卖了的钱,谢长渝和林政一人分了一半。

林素美觉得谢长渝真的是天生的商人。

余大庆往火堆里扔了一把谷子壳:“现在我们能干什么?”

“你想干什么也干不了。”刘庆栋直接开口。

现在村里都在修路,他们留在家里,一是没有那么多农具去修路,二则是快过年这段时间,家里多多少少都会有点肉和年货,这时候最容易招强盗。那强盗这几年每年都会来村里几趟,总有倒霉的人家被偷肉或者鸡鸭,所以必须留人在家里照看着。

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出去,更别提做点什么了。

余大庆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所以他看向谢长渝的方向,也不反驳刘庆栋。

谢长渝手里拿着一根凳子,把那些小屁孩拿来的红苕埋进火里,想了想才开口:“城里也没有明目张胆卖东西的,过段时间再看吧!”

偷偷摸摸的卖,和能大张旗鼓的卖,当然不一样。

林素美对这话题感兴趣:“要是能大大方方的卖东西,你要卖什么?”

“随便卖点什么都可以。”谢长渝连想都没有想就回答。

林素美:“…”

谢长渝笑了下:“随便弄点早餐午餐什么的,到学校门口或者工厂门口这种人流量大的地方去,肯定不愁人买。下午的时候,再在学校门口卖点小零食小东西什么的,学生们一放学,总会围过来凑热闹,再推销一下,应该也不愁卖。”

余大庆他们听得眼睛亮了亮,然而现在说这些都没用,谁敢去干这些投机倒把的事,被人一举报,那可不是说着玩的。

反正他们是不敢当第一个的。

林素美当然知道谢长渝这话说得有多正确了,别说现在,哪怕是以后,学校附近和工厂附近的人流量都能带动起无数生意,吃的喝的用的…

倒是看书的赵和平不为所动:“想这些有什么用?反正现在也不能,还不如跟着我一起复习参加高考。”

“切…有你当代表就行了。”刘庆栋赶紧摇摇头,甚至离赵和平远了点。

赵和平也坏,故意似的靠近刘庆栋,让刘庆栋瞪直了眼睛。

眼见火要熄灭了,林素美下意识的放了点柴火,丢了两把谷子壳进去。

谢长萍嘟嘟嘴:“什么时候才能卖东西啊,我好想现在就去做生意,赚大钱,当女富婆。”

林素美想到上辈子谢长萍的遭遇,再看到如此活泼可爱的谢长萍,不觉多点感慨和感动:“很快的,一定可以的,到时候你就可以开开心心做生意了。”

林素美这话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

只是谢长渝听到这话,眉头挑了挑。

很快?这究竟是安慰谢长萍,还是她隐约知道的事实?

第48章

林政考上了大学, 这不止在林家算是一件大事,在整个第九生产大队都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在无数知青浩浩荡荡的复习参加高考的壮举下,结果全军覆没,林政这唯一的考上大学的人, 那含金量可就足足的了, 在这种情况下,林家二房决定邀请大家来吃一顿饭, 这也是庆祝的意思。

当然了, 大家也不可能白吃, 来的人也会提点东西给点礼金什么的, 和结婚办事也差不多。

林家二房在这村里原本就属于家庭条件比较好的,林权林谋平时也会在外面做事赚钱,现在林政又变得如此出息,因为种种原因,所以村里的人通通都来了, 包括那些知青, 因此这宴席办得十分的热闹。

林建国也是特别的高兴,喝了点酒后, 不停的和林政嘱咐, 让他好好学习,给家里争光, 给村里争光。

这也是林建国这段时间了, 真心高兴的一件事了。

让知青们毫无心理负担的去参加高考, 这是林建国一力促成的,除了那个别家庭不允许丈夫或者妻子参加高考外,总的来说,算是完成得比较顺利。

但这样就算完了吗?当然不可能。

在知道村里的知青没有一个人考上大学时,林建国除了为这些孩子心疼和遗憾外,到底还是松了一口气。

如果这些成家的知青考上了大学,那么他们的家庭势必会受考上大学的影响,他们会不会考上大学后一走了之,彻底抛下这个家?如果有这种事发生,哪怕只有一个,作为一力支持他们高考的人,林建国肯定会对他们的另一半有所愧疚。

所以这段时间林建国的日子都不好过,既要去盯着修路的事,就怕这时候又闹出了幺蛾子,导致事情有变故。

这条路涉及的生产队太多,个个都满意肯定不可能,但对自己生产队没有好处的事,人家凭什么要出力?所以如何修路,规划路线,各个生产队会因为修路被占多少土地,这些都是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磨合了好几年。

在这种至关重要的时刻,林建国绝对不愿意再出问题。

所以林建国现在要么就在盯着大家修路,处理在修路中发生的各种小摩擦,要么就在村里和那些知青结婚的家庭里做思想工作,告诉那些参加高考的人,不管是否考上了大学,家里的妻子或者丈夫孩子都是他们最重要的家人,千万要珍惜。

那边劝了参加高考的知青,这边就要劝对方的另一半了,如果对方拥有了比较好的未来,那么势必会有不同的见解,作为另一半,如果保持现状的话,和对方肯定在思想上有所差距,在这个问题上,也该有所想法了。

现在林政考上大学,才让林建国放下心里的那些烦闷的事,真正的开怀大笑。

林素美一家人坐在一起,当然了,也不算齐全,林建业理所当然的和他几个兄弟坐在一起,对此林家三房的人都是一脸理所当然,完全没觉得有问题,大概已经习惯了。

林素美看到坐在自己身边的陈冬梅脸上再次露出了几分艳羡的神色,不觉笑了笑:“妈妈,等以后我考上大学,你也给我这么办一办,也热闹热闹。”

陈冬梅被林素美的话所吸引,想了想那个场景,心里只觉得美得冒泡,用空着的左手点了点林素美的额头:“那你得给我争气。”

“嗯。”林素美乖巧的点点头,满脸都积攒着笑容。

林平林安也是附和起来,八字没一撇的事,被他们两说得林素美现在都考上了大学似的,他们已经想好如何办那宴席了,一定要办得档次高,还要够热闹。

陈冬梅被两儿子的话说得翻了个白眼:“就你们也好意思说?要不是你们没用,我能把希望放在小美身上,让她现在有这么大的压力?”

林安愣了一下,看向林素美:“小美,你现在压力很大吗?”

“也还好吧!”林素美瞄了林安一眼,真是会听重点。

林安:“以后小美应该吃好点,这样读书才会更聪明。”

陈冬梅没好气:“你们两兄弟长这样,是因为我和你爸没给你们吃好的?”

林安摸摸头,呆呆的笑了笑:“那倒没有。”

林平和自己妻子对视了一眼,聪明的选择了沉默,不是他不讲义气,而是眼看着母亲对他们如此挑刺的情况下,那不是说什么错什么吗。

“妈妈,先吃饭吧,这个天饭菜都冷得快。”林素美给陈冬梅夹了一筷子菜,成功的让陈冬梅转移了目光。

一顿饭总的还是吃得比较喜气洋洋,就是陈冬梅他们得留下帮着二房收拾碗筷这些麻烦事,做完了才能够回家。

没多久就快到过年了,大家虽然全都忙着修路,都希望能在年前把路修好,然后高高兴兴过大年,但还是会在忙中把家里的小事都做好,比如说把做汤圆的料做好。

当地把汤圆称作汤包,做的过程也简单,主要以糯米为主,然后在里面按一定比例加别的一些农作物。就是粮食金贵,大家也不舍得多做,可就一点半点的,再去推磨子磨汤包,显得麻烦。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是关系好的几家人,一家人凑点粮食起来,做好后,大家分别平均分一分就行。

林家当然是四家人一起了,这样还可以节约人力,随便安排几个人,很快就能把这事给做好。

做好的汤包得用特殊的口袋装起来,放在铺了草的背篓里,背篓则放在大盆子里,盆子里摆了凳子或者石头,把装了汤包的口袋放在凳子或者石头上,因为口袋里会漏出水来,直到水完全流干,汤包从液体粘稠状变成固体,这才算真的完成了,就可以几家人分了,然后各自找东西给装起来。

除了做汤包,年前要忙碌的就是给家人做新衣服了,这是孩子们最盼望的事。

在过年前两天,总会有孩子忍不住偷偷穿了新衣服,然后在村里走一圈,惹得那些没能穿上新衣服的孩子羡慕嫉妒恨,这出风头也是有代价的,爱面子的家长会把孩子拉回家慢慢教育,不讲究的直接抓到就开骂甚至直接揍人。

也不怪家长们反应大,这些孩子穿了新衣服,没一会儿准脏,那脏了的衣服,又清洗过了,还能算得上新衣服吗?

所以在过年前这几天也是无比热闹,到处都能看到父母孩子们的各种闹腾。

而春节就在这种氛围中来了。

今年过春节是在林家长房那里过,这些年的春节差不多都是这样,要么在长房那里过,要么就自家过。

虽然是在林建国家过年,其余几房也会拿菜这些东西去,肉这些是不得少的,素菜则各家有什么就拿来什么,这个时候谁家都不会计较,只想着欢欢喜喜把年给过好。

在大年三十这天,林家这一大家子都欢欢喜喜的在林家长房那里汇聚在一起,以易芳为首的老早就开始做饭了,等到半下午的时候,大家就一起去祭拜坟,放鞭炮,烧钱纸,拿着香叩拜。

这个点出去祭拜坟的比较多,都是一波一波的,还能打个招呼,问问彼此今晚吃什么,打算过个什么年,并约着一起玩牌。

林家四房也就只有两个坟,也就是林素美的爷爷和奶奶的坟。

林素美听到二伯在那边说:“别全给爸烧了,给妈多烧点钱纸…”

林建民立即回话:“就是,给妈多烧点,妈还能给爸用点,全给爸了,他只会拿去自己用。”

大家都笑了起来,不过竟然都没人反驳。

鞭炮放完后,就回家,等不了多久,就可以吃晚饭了。

孩子们最期待这一刻,哪里都不去,长辈们让他们出去玩都喊不走,就是守在桌子边,等着开饭。

到了吃饭点,大家就自觉的收起牌什么的,坐在桌子前,等待着饭菜上桌。

这和吃席桌也没什么两样了,但因为今天这个特殊性,大家都是笑容满面,喜气洋洋。

大家一起吃饭,都避免不了一个老话题,那便是或多或少会提到死去的长辈,聊起父辈们的事,这时候更多的是怀念,谁也不会提起长辈们做过的过分的事,毕竟那都过去了,何况死者为大。

林素美看到自己母亲撇撇嘴,到底没有多说什么。

但林素美却觉得特别心酸和心疼。

她对爷爷没有印象,对奶奶的印象也不深,只记得每次去奶奶那里,奶奶都会给两颗冰糖给她吃,甜甜的,味道很好,那是奶奶存储起来的,有时候那冰糖都被放化了起来。

另一次就是陈冬梅无意间被土里的毒蛇给咬到了,虽然把血给挤出来了,手膀子却肿得很高,卫生所的医生叮嘱她千万不能用力,所以那个时候,是孩子们自己做饭,林素美记得奶奶来帮她做过一次饭,给她开了小灶,烧了个蛋炒饭,虽然只有小小的一碗,味道却格外鲜美。

她和奶奶接触不多,不知道奶奶性格是后面才变得温和起来,还是一直就是那个性格。

但陈冬梅却是和她爷爷奶奶接触很多的人,陈冬梅在那公公婆婆里受到了委屈,可是这委屈,再也没有机会发泄出来了,那两人已经过世,大家记得的都是老人们生前的好,甚至连林素美自己的记忆里都是这样,那陈冬梅受过的委屈和伤害,应该向谁诉说?

“妈妈。”林素美担心的看着自己母亲。

陈冬梅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吃饭吧!”

林素美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