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起陶金峰对自己下跪表示绝对对自己一心一意,对那个女学生没有丝毫感情的话,莫名觉得好笑。

但也没有别的想法。

林海燕想开店,林建国和易芳都是绝对支持,甚至拿出了他们老两口的棺材本出来。

只是这一行为,遭到了林勇林猛妻子的强烈反对,大房一家原本的平和被人给打破了。

两个嫂嫂觉得难受,公婆平日里给林海燕拿东西去,她们睁只眼闭只眼就过了,现在竟然把所有钱都拿去支持女儿,这究竟算什么?

大房那边那么一闹,林素美就担心起林海燕了。

陈冬梅知道女儿和林海燕感情好,当下就安慰女儿:“别怕,你大伯会自己处理好。”

林素美仍旧很担心,却又不好在这个当口去大房那边看具体情况。

结果没两天,事情就有了结果,以两个嫂嫂向林建国道歉,在家里伏低做小为结果。

因为林建国发飙了。

林建国只表示:“我和你妈的钱,我们想给谁就给谁,这是我们的自由。你们反对是什么意思?把我们两个老的钱都视为是给你们的了?我还真告诉你们,我林建国,女儿和儿子一视同仁,别以为我们两个老的以后就要让你们养了,我们还做得动,能自己照顾自己,不需要你们照顾,就算你们都不要我们,我们也可以自己好好活着,就是到时候麻烦你们收一下尸体。”

林建国是真生气了,就和两个儿子儿媳妇一起来清算。

他们觉得老两口偏爱女儿,因为给女儿送一次东西,都被两个媳妇看着记挂着。那就来好好算算,女儿得到的也就是送去的那点东西,但儿子儿媳妇住在一起,赚的钱是自己收到包里的,相当于吃穿住行,大部分都是花的老的钱。

两个媳妇怀孕,生孩子的钱,全都是老两口给的,带孙子吃的麦乳精,也是老两口想办法弄来的,儿子儿媳妇没有给过一分钱。

林建国就一句话,对于儿子儿媳孙子,他们没有分对不起的地方。

至于要给林海燕开店,他们的想法也简单,林海燕都离婚了,自己不做点什么,难不成真让人家回来种地?而且当父母的,做不到一碗水端平,但哪个孩子有困难,就会想帮着哪个孩子。

林建国那么一发飙,所有人都跟着怂了。

林海燕则表示钱是借的,等她赚了钱,一定还。

————————

没有多久就又开学了,家里这边再次农忙起来,而林素美骑着自行车去学校,觉得城里的变化就如同地里的庄稼一般,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房屋在改变,街道上的店铺在变化。

城里人的穿着也在发生变化,从过去的灰暗色调向鲜艳多姿多彩变化着,从沉寂向喧闹变化着,像繁华之初的萌芽状态,充满了生机勃勃和无穷的生命力。

林素美现在已经不被允许做任何事了,家里人全让她一门心思准备高考,争取考个好大学。

每次林政从学校回来,林素美都被逼着去像林政询问经验,林政尴尬,林素美自己也尴尬。

不过林素美看林政的眼神,总是充满了深意和莫名佩服。

这林政在参加高考的前一夜,还和过去的厂里的朋友一起喝酒说笑呢,是林建党去把这儿子给捉回来的,这样说起来,林政还真不把高考当一回事,但那又如何,就是这一位,在恢复高考后,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物。

林素美真不知道该不该夸对方心理素质过硬。

但好在,高考很快就来了。

林素美一点不紧张,反而还有几分期待。

高考一结束,立即跑到林海燕那里,林海燕已经做好了饭菜,就等着林素美过来吃。

林海燕比林素美还紧张:“小美,你考得如何?题难不难呀?”

“还可以。”林素美想了想,“姐,你说是考外省的学校还是就考云市的大学?”

“当然就在云市了。你要去外省了,我们得多久才能见面?见一次面就跑老远,而且你毕业了工作了,也得待在那里,然后结婚生子…咦,不对呀,这才考完,你怎么就想学校的事了?”

“因为我很有把握。”

“那就好那就好。”只是当分数还未下来的时候,心里总归不踏实。

林素美当天没有回家,被于莎莎和方小玲的父母请去吃饭了,对方相当的客气,直接在外面喊了一桌子菜,感谢她这一年多时间对于方小玲和于莎莎的照顾。

而方小玲和于莎莎都向林素美递眼色。

林素美没办法,只好和她们父母一起商量于莎莎和方小玲志愿的问题,在林素美的掺和下,两小姑娘终于得偿所愿被允许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就读。

而当于莎莎和方小玲的分数下来,没多久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于家和方家更是提着大包小包登门感谢,若没有林素美,于莎莎和方小玲那成绩定然上不了大学。对方极为客气,让陈冬梅和林建业都感到诧异,他们听女儿说起过这事,然而从未多想过,只以为是同学间的互相帮助而已,哪里知道女儿在别人眼中已经如此厉害。

而对于林建国来说,这个月有两大喜事,一是大儿子的媳妇生了二胎,生出来个闺女,他有孙女了,二则是林素美收到了云大的录取通知书。

第62章

林素美考上了云大, 这对林家三房来说,就如带着希望的春风拂过, 将那晦涩的心理和半年来的种种不舒服全都一扫而空, 尤其是陈冬梅, 变得喜气洋洋, 走哪儿都能听到别人夸她闺女, 她自己也爱听, 心情变好了, 整个家里也因着她的心情变得亮堂起来。

却说林素美, 此刻并不在家, 而是被杨春妮给约了出去。

自从去年两人闹了矛盾后, 两人再没有联系, 更没有说过话,这杨春妮突然来约她, 倒是把林素美给吓了一跳。

许久不曾见,林素美差点没有认出杨春妮来。

杨春妮变得又黑又瘦,原本还算动人的一双眼睛, 彻底变得灰蒙蒙的, 然后她看向林素美的眼神,直勾勾的。

大概因为太瘦了, 此刻杨春妮的眼睛显得格外的大,看人时, 只觉得那黑漆漆的眼仁渗人。

林素美咳嗽了两声:“你找我有什么事?”

林素美此刻的心情不好也不坏, 大概是重生以来, 一切都按照她自己所计划的发展,并未出现任何意外,因此她自己心情还不错,哪怕遭遇了杨春妮这一遭,也并未觉得不爽。

“你现在考上大学了,以后一定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然后嫁到城里去。”杨春妮说着说着就带了哭腔。

林素美有点无语。

她考上大学,的确会有一份好工作,现在各个企业什么都差人,可以说只要自己不作,大学毕业出去,待遇什么就不愁。但她就是不懂了,这和嫁不嫁城里有什么关系。

林素美等待着杨春妮的“然后”。

“你这样,谢长萍那样,就连最没用的蒋春叶都有一个为她考虑的姐姐。就我,什么都没有,我什么都没有…林素美,你帮帮我,给我介绍个城里人,让他娶我好不好?我不要嫁给农民,我也要嫁城里人过好日子…”

林素美:…

林素美沉默了半响,认真看了看杨春妮,总觉得杨春妮现在的状态不太对:“这些话,你应该告诉你父母才对。”

“不…不能告诉他们,他们会打我,骂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骂我不知廉耻,要把嫁进穷乡僻壤的村子里,我不想去,我不要去…你帮帮我,帮帮我。”

林素美叹了一口气,对杨春妮现在的遭遇多少有点同情,但若是一年前她被杨春妮算计成功,那对方会不会同情自己呢?大概是不会的,还会幸灾乐祸一通。

这般境遇,林素美只能说也是杨春妮自己自作自受。

杨春妮和罗志帆那事,知道的人不少,在村子里名声算是毁了,附近几个村子,大家都有所往来,还能不知道那些事?杨春妮的父母把她嫁到远处,大概也考虑了这一层,至少人家不会拿这事反复说,日子能稍微好过一点。

至于杨春妮经常被打,这就是杨家的事了。

林素美猜测杨春妮本就不受父母重视和喜爱,加上和罗志帆那事让她父母觉得丢脸,如今还动不动要嫁城里人,于是扬父杨母更是一肚子火。

“我帮不了你。”

“你认识那么多人,你怎么就帮不了我?你可以的,你可以帮我…”

林素美想了想:“杨春妮,我和你过去算是朋友,如果我们还是朋友,我也只能给你想想办法,同样帮不了你。如今我们连朋友都不是,我能帮你什么呢?你的生活应该由你自己决定,由你父母决定…我真的帮不了你。”

“你就是不愿帮我…”

眼见杨春妮冲了过来,林素美有了防备,躲了开去,杨春妮摔在了地上。林素美听到杨春妮的哭声,不过她没有回过头看一眼,照旧往家的方向走去。

有时候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也不得不说算是一种真理了。

林素美刚回到家,就看到谢长萍急急忙忙的跑来:“小美,你妈在和别人吵架,你快去看看。”

“什么?”这可把林素美吓了一跳。

谢长萍带着林素美过去,边走边说,把大概的情况说了一遍。

原来葛红的儿子宋渊也考上了大学,还是本科生,葛红和宋老铁夫妻两别提多高兴了,但偏偏林素美也考上了大学,看样子林素美考的大学要比宋渊考的大学要好,这可让葛红夫妻两心里不是滋味了。

除了那些老油条知青和知青的家属外,应届生中,就只有林素美和宋渊考上了大学,若是只有宋渊一个人考上大学,那自然会特别轰动,但偏偏现在被林素美给压了一头。

葛红心里不舒服,就在外面说些闲话。她儿子说了,最好的大学是首都里的两所大学,和人家那两所大学比,林素美考上的学校算个什么,林家的人还那么嘚瑟,不知道瞎嘚瑟个什么劲。

听葛红说话的人,下意识的就问她,那你儿子考上那最好的学校没有?

当然是没有考上。

葛红听了却更不爽,于是把林家三房个贬低了一通,难怪当年不受林家那老太太老爷子喜欢,人家火眼金睛,一看就知道三房最没有出息。瞧瞧看吧,林家大房有林建国在,二房的在城里做生意,生意红火得很,就连四房的几个儿子都有出息,就三房最没本事。

葛红越说越来劲,说林家三房过去靠着一个房子骄傲得不行,现在村里那样的房子还少吗?还以为自己家里多有钱,现在算个什么。

又说陈冬梅那人又假又虚伪,不就考个大学么,好像别人都考不上似的,人家没像她那样满世界宣传。

这话被人转身就告诉了陈冬梅。

陈冬梅一听,那还得了,拿着手里的锄头直接就冲了过去:“你个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贱女人,自己没用,不把闺女当回事,结果生个儿子也是个没本事的,你们那么牛逼,怎么学校还没有我家女儿的好?说我嘚瑟,我还就嘚瑟了怎么着?我女儿分数高得很,但就是为了能多看着我们,留在市里了,怎么样,不行啊?”

陈冬梅一口气骂下去,把葛红骂了,把宋老铁也骂了,越骂越爽,干脆把整个宋家都给骂了进去。

还嫌弃她家房子不好,再不好也比宋家那土墙屋子好,宋家条件再不好,也比宋家顿顿吃清汤稀饭好,一个全生产队里被人嘲笑的人家,竟也好意思在背后说人闲话。

陈冬梅骂了还不算,追着葛红打,要不是被人拉着,把锄头给拿走了,说不定还会拿着锄头打。

葛红被吓死了,一路跑回家,生怕跑慢了,就被陈冬梅给打死。

陈冬梅直接追到宋家门口去,继续在那里骂。

那小淑芳也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见陈冬梅骂得厉害,也拿出些鸡毛蒜皮的事和宋家的人清算,一时间好不热闹。

林素美和谢长萍赶过去的时候,陈冬梅都还在那里骂。

林素美走过去,把陈冬梅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妈妈,你受伤没有?”

陈冬梅这才闭了嘴,往宋家那个方向瞪了眼,然后变戏法的似的变脸,笑眯眯的瞧着自己女儿:“没有受伤,我身体好着呢!”

“哎,把我吓一跳,你打架倒是没什么,但万一把自己伤着了怎么办?我不管,以后不准这样了,否则我得担心死。”

“以后不了,不了…”陈冬梅立即答应女儿要求。

林素美看了看宋家的方向,其实那屋子她很熟悉,里面的摆设她也很熟悉,可这会儿看着,只觉得充满了陌生感。

林素美突然觉得,其实自己也挺没心没肺的,那家人还曾是她的亲生父母爷爷奶奶,可是她没有半分念旧情的想法,甚至还为陈冬梅的泼辣感到几分爽快,觉得宋家的人活该。

宋家的人活该,她在心里咯噔了一下,随即又笑了,她终于把自己开除了宋家,宋那个姓氏也和她无关。

林素美拉着陈冬梅回去,陈冬梅突然想起了什么,问起了林素美云大的事,云大真的不好吗?

林素美这才和陈冬梅科普了一下大学的事,大学好不好,也分专业,而云大的确比不上人家首都的几所大学,但在全国也是排得上好的,好几个专业也非常牛,其它外省的想考,那分数也是高得不行。

林素美有点意外,原来自己的父母竟然连那么有名的大学都没有听说过,想想又觉得可以理解,根本没有接触这东西,平时聊八卦的时候,也没人会提及,不知道就理所当然了。

大家对大学的认识,还不如对城里几所中学的认识,嗯,知道定州中学最好,然后是一中,至于别的中学,也是没听过的。

陈冬梅听完就皱眉:“我还以为我们云大就是最好的。”

“妈妈,你是不是只听说过云大啊?”

陈冬梅难得露出了几分不好意思的表情。

林素美假装没有看见,于是向陈冬梅科普云市的几所大学,云市的大学不多,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分数线一直偏高。

陈冬梅也不知道听懂没懂,不住的点头,显然为女儿能和她说起这些事感到快慰。

————————

吃过午饭后,林素美就去找谢长萍和蒋春叶,那二人都号称是为了吃她的考上大学要办席桌的饭才回来的,对此林素美不得不用行动表示一下自己的感动之情。

三人去了以前到过的那个山壁,一边挖地瓜,一边向上爬。

林素美爬到一半,突然想起了什么,歪过头一看,左边竟然就有一个小小的蜂巢,她也不知道是不是过去那个,或者说是新做的。她笑了笑,继续向上爬。

她们三个地瓜挖了不少,等爬上去看到满地的虞美人,更是说不出话来,风吹花摇曳,飞碟展翅舞。

过去的那个小水洼不知道被水挖深了些,她们把地瓜洗了后,就直接躺在了花草地上上。

入目是蓝天白云,身边依偎着各色的小花,甚至当她们一动不动时,还有蝴蝶在飞舞,一阵风吹来,仿佛能吹进人心底,那惬意的滋味弥漫进了全身。

“真好。”林素美由衷感慨了一声。

蒋春叶倒是叹了口气,她想起了杨春妮,要是没那些破事,她们四个人一起,多好,但她也没有提那个名字,只是说起了她自己的事。

蒋春叶在两位好友面前,也把羞涩什么的放一边了,她姐姐带她去相看人了,对方有稳妥的工作,人长得一般,性格属于老实的那一类。蒋春花觉得做人还是得务实些,别好高骛远,按照蒋春叶的条件,和这种人勉强算是配得上。

蒋春叶自己没多大的想法,就觉得接触也可以,不接触也行。

谢长萍不认可:“你怎么能这么想,当然得找个自己喜欢的。”

蒋春叶听了摇头:“我和你们不一样的。”

“有什么不一样?”谢长萍不以为意。

蒋春叶想了想:“小美考上了大学,暂时不用考虑这些事,而且凭着小美的条件,肯定会找到不错的另一半…”

林素美不干:“你们说自己就说自己,怎么说到我身上了?”

谢长萍笑:“哎呀,还害羞了。”

林素美:“我不和你们瞎扯。”

蒋春叶闻言却笑了:“我说真的啊,长萍,你现在自己开了火锅店,又有你弟弟在,他多少会帮衬你…”

“别和我说这个,说起就一股子气。”谢长萍突然发飙。

“怎么了,这是?”林素美和蒋春叶都摸不着头脑。

谢长萍深呼吸一口气,这才说了原委,原来在回村之前,谢长萍和谢长玲大干了一场,两人闹得鸡飞狗跳,可以说姐妹那点感情都被吵没了。

事情就是从那个火锅店开始。

谢长萍开的火锅店生意是真红火,哪怕现在城里又开了不少类似的店,但因为味道不错,服务意识也强,最开始的那批老顾客一直都在,老顾客带来新顾客,每天生意都好。

谢长萍就想着把另外两个门面全都用来开火锅店,和谢长渝商量了一下,谢长渝也同意,谢长萍就更高兴了,因为她哪怕只占了两股,平时还很累,依然觉得这自己赚来的钱,花着的感觉都不一样。

谢长玲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这事,并且消息还不全,那意思就是谢长渝既然给了谢长萍一个店铺,也该给谢长玲一个店铺。

谢长萍当时就想着,那也行吧,就少用一个门面,另一个门面让谢长玲拿去做点什么,毕竟现在这个世道就这样,做生意几乎做什么赚什么,姐姐想做,就让她去做。

那时候谢长萍还不知道,谢长玲想的不是不给门面租金,而是要让谢长渝直接把那门面给谢长玲。

谢长萍一知道这事,也火了,谢长渝什么时候给她门面了,她只是做事而已,和谢长渝分账,而且之前去学习制作火锅底料的钱,还得在其中扣。

谢长玲就觉得,那只是谢长萍和谢长渝对外号称的话,私底下肯定不是这么着,然后觉得自己特别委屈,谢长渝压根没把她当成姐姐。

那时候谢长玲的女儿正好生病,谢长渝见她一个人带着孩子看病,问姐夫呢,谢长玲只说老公忙。谢长渝也就知道姐姐现在日子过得不太好,就说让谢长玲要么干脆就如谢长萍那样分账,做什么生意他帮着想,货也帮着拉。

谢长玲也生气了,说她还不如个外人,就她知道的,就连林海燕也是托他们进货帮忙拉货,她这样,不就和林海燕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