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落了座,叶奶奶硬绷绷朝叶子桥说:“你们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说吧,这回有什么事?”

叶子桥还没答,孙敏娟先笑着说:“这回的事,是大家都有好处的。”

“呵!”叶奶奶冷笑一声,“我们还能沾上好处了?”

见叶奶奶连呛带夹,语气极不友好,叶子春便代为说话,“妈,确实是好事,你听她说完。”

有叶子春代为出头,众人便静了一静。

孙敏娟这才说:“是这样的,有一个马来西亚的客户,去年跟我们水产公司订了一批蟹肉松,货品过去时,很快一销而空。他这回过来,又想订一批,但是不想跟水产公司订了,说水产公司价格贵不说,各种都要领导批示,很耽搁他走货的时间……”

她说到这里,环顾一下众人,接着道:“客户知道我是小渔村本地人,悄悄找我,想让我牵桥搭线,给他弄一批蟹肉松。这一批如果能弄成,真的赚大钱。”

何巧没好气说:“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三嫂,关系可大了。”孙敏娟转向她,“咱们近着海呀,出门就能买到新鲜又便宜的螃蟹。买了螃蟹回来,一家子齐齐上阵,再出点小工钱请邻居老小过来一起剥蟹肉,自己就能炒出蟹肉松了。”

“咱们自己买螃蟹,自己加工和包装,成本很低的。这一批卖出去,利润真的很高。”

一听能赚大钱,叶子介和叶子鱼眼睛都冒光了,先后询问道:“客户出什么价?咱们能赚到多少?”

孙敏娟道:“咱们毕竟是私人,价格肯定不能高过水产公司,至于赚多少,要看对方订单数量了。听客户口气,这批订单会比上一批多些。”

她滔滔不绝,“赚了钱,大家都能买地建房子了。”

何巧很冷静,“这么赚钱的事,你为什么不自己干了,要拉上我们?”

孙敏娟笑着说:“虽然很赚钱,我自己还真干不了,需要人手,也需要场地。咱们这房子的地点,买螃蟹很方便,顶楼那儿也方便晾蟹肉。”

孙敏娟说着,见大家还是一脸不相信,便又道:“另有一个,老四想调回家乡小学任教……,先前债务的事,是我们不对,现在这个事能赚到钱,也算是我补偿你们。”

叶子春帮着补充说:“老四家的跟我说这件事,我分析了一下,是觉得可行。”

叶子默是很认可叶子春的,听他这样说,便认真思考了一下,隔一会问道:“纵然我们想赚钱,炒蟹肉松这种,也是没经验,不知道如何操作。”

孙敏娟说:“这个放心,我知道怎么操作,也知道蟹肉松要加什么料,配方比也知道。”

叶子春又帮口说:“这个事情成了,赚到的钱确实可观,能帮大家翻身。”

叶子默一下看向何巧。

何巧怕叶子默马上答应,赶紧开口说:“我们得商量商量。”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了!

☆、谈判技巧

何巧做了一年多小生意, 颇有些小经验, 有时候运气好, 会很容易就赚到一些钱, 有时候明明看准了, 却莫名其妙亏本,更多时候,是靠着早出晚归兢兢业业才赚到一点利润。

总而言之,想赚钱没那么简单!

她对孙敏娟说的炒蟹肉松赚大钱这件事,当然也是心动的, 但鉴于孙敏娟之前的言行, 认为她品性不好, 说的话不一定可靠, 另有一个, 孙敏娟当时能甩下债务就走, 现在一起做生意赚钱,万一出什么事,她会不会也甩下手就走?

等孙敏娟一行人走了,何巧就把自己的疑惑一一说出来。

叶子介现在孩子多,靠着撑竹筏撒网捞鱼,已渐渐入不敷出,一听有赚钱的事情,不管不顾,张口就赞成。

“老四打算转到小渔村小学任教,那他们一家就会搬回这儿住, 他们回来了,为了搞好关系,当然要讨好咱们这些人。如果出了什么事,他们一家在这儿也跑不了。再说了,他们何必坑咱们,坑了不是没有立足之地么?”

何巧说:“我就是觉着,这么赚钱的事儿,她为什么不找她娘家那些亲戚,而要找咱们?我不敢相信她真心带咱们赚钱。”

叶子默沉吟一下说:“孙敏娟不找她娘家那些亲戚,是因为她那些亲戚没有咱们的条件。”

他分析着说:“咱们这地方,三两步就到海边,渔船一到,第一时间就能过去抢先买下螃蟹,家里还有两个大土灶能炒蟹肉,顶楼不像别家封了顶,而是平台,特别空阔,有地方晾蟹肉。”

叶子鱼也嚅喃一下说:“四哥一家要回小渔村住,四嫂坑咱们没好处。”

“二嫂的意见呢?”何巧看向叶子介的老婆宁大花。

宁大花生了五个女儿,在家里完全没地位,什么都听叶子介的,闻言说:“我没什么意见,老二说怎么我就怎么。”

她说着,还要看一眼叶子介,深怕自己说话不讨喜,引起叶子介不满。

何巧看着宁大花的模样,仿佛看到以前的自己。

她以前也是跟宁大花一样嚅嚅喃喃,在家里毫无地位,任打任骂。

如果不是那回自己硬着头皮去跟大哥借钱出来做小生意,赚钱帮着家里还债,那么今天她坐在这儿,只怕还不如宁大花。

果然,要想活得像个人,还得会赚钱。

看看宁大花,再看看孙敏娟……

孙敏娟为什么敢这样嚣张呢?还不是因为她有职位,有收入么?

像孙敏娟这样的女人,无利可图,是不会这样厚着脸皮回来陪笑脸的。

那目前是不是不用去质疑这个事有没有钱赚,而是要看这个事怎么合作?

何巧思绪有点乱,定了定神,又看向宋黑豆,问道:“你又怎么看呢?”

宋黑豆撇嘴说:“你们是不是想太多了?咱们又没钱,孙敏娟要坑咱们什么呢?最多坑点人工,让咱们多干点活而已。要是能赚到钱,我是愿意多干活的。”

大家一听,都各自点头,好像是这么一个道理。

何巧看向叶子默,“那我也不反对了,但是呢,怎么合作,得说清楚。最好能列个字条,写好各人要负责什么,到时赚到钱如何分。”

叶子默点点头说:“自然要说清楚。”

就这个事儿,他们讨论到晚上还在讨论。

晚饭后,叶明素搬凳子出门口做作业,听见一家子大人还在一边憧憬赚大钱,一边害怕万一被孙敏娟给坑了怎么办等等。

叶明素听清了来龙去脉后,终于忍不住问何巧说:“妈,四婶说是马来西亚的客户要订蟹肉松吗,那个客户跟她签合同了没有?”

何巧还没答,叶子默先惊讶了,“你还知道合同?”

叶明素停下笔说:“我跟妈妈去县城进货时,听批发铺的老板和朋友聊天,说客户要跟他预订货品,要先签合同。四婶说这笔生意很大,当然也要签合同啊!”

叶子默和何巧面面相觑,是啊,怎么就忘记问合同的事了呢!

叶明素见老爸和老妈一脸迷茫,不由暗暗摇头,哎,这两只就是菜鸟。

她斟酌着言词,用孩子气的口吻说:“批发铺的老板还说,客户签了合同,还得先给三成定金,如果客户违约,定金不退还。”

何巧一脸糊涂说:“什么时候说这些了?我怎么没印象?”

叶明素便指出是某月某日,她陪了何巧进县城,在那家批发铺,是那个老板说的。

何巧终于回忆了起来,“哎,是潘老板呀!他家是经常接到客户预订货品。不过我每次过去,都忙着挑货品,并没有留意他跟朋友说什么了。”

“妈,潘老板跟朋友坐茶几旁边,一边喝茶一边说这些,你们大人过去了,他就不说了。我是小孩子,坐旁边喝水听他们说话,他们没有避忌,一直说一直说,我听了许多许多。”

叶明素做了一个铺垫,“妈,你可不能跟潘老板说我一直偷听他们说话,要是潘老板知道我能听懂,以后就不给我坐茶几旁边了。”

何巧失笑,“我又不是傻子,怎么会去说这些?”

叶明素松口气,好了,自己再说这些合同的事,老妈就会以为自己是从潘老板那儿听来的,而且也不会去跟潘老板印证。

叶子默也醒过神来,点头说:“没错,得知道合同签了什么内容,会给多少定金。”

叶明素转一转眼珠,“妈,潘老板还说了,有时候怕客户不靠谱,宁愿压点价钱让利,但要求客户拿五成定金。有了五成定金,就算定户不要货,也不会亏到那儿去。”

叶子默和何巧又面面相觑了,这是个好办法啊!

等第二天孙敏娟又过来,叶子默直接说:“老四家的,我们商量了一晚,大家同意跟你一起接订单炒蟹肉松,但有两个条件。”

“三哥你说!”孙敏娟自己找凳子坐下了。

叶子默环顾一下大家的表情,这才说:“是这样的,你跟客户签合同时,我和阿巧要在场,合同是什么条款,蟹肉松定了什么价,我们必须知道。”

孙敏娟想了想,合同的内容和价钱,这个瞒不过大家,他们要求在场,也是可以的,便点了点头说:“可以。”

叶子默又道:“我们做这个事,一来没本钱,二来没经验,三来不知道客户靠谱不靠谱,所以呢,要求客户给百分之五十的定金。”

孙敏娟一下惊叫起来,“你以为客户傻呢,给百分之五十?”

她腾一下椅子,“客户和水产公司订货,也只给百分之三十定金,如果中间出问题,客户会找领导,再不行,还能找政府给解决。跟我们私人定货,一旦出问题,他能找谁去?我还怕他不肯给百分三十定金,只给百分之十五呢!你这狮子大开口,一动嘴皮子就要百分之五十,人家敢跟你下单?”

叶子默把背靠到椅子上,“这么说,对方连百分之三十定金也不肯给?哪你找我们做这件事,谁出钱去买螃蟹?谁出工钱请邻居剥蟹肉?”

孙敏娟定定神说:“三嫂生意不是很好么?我听说你们赚了不少钱了。你们先垫一点本钱,等赚到钱了,多分你们一点。”

何巧恼了,嚷起来说:“就知道你没安好心。”

孙敏娟忙陪笑说:“三嫂别恼,听我解释。”

“你解释出一朵花也没用,不要说我们这一年多光顾着还债,没存下钱来,就是存了钱,也不会拿出来当什么本钱买螃蟹。”何巧站起来说:“我不陪你们闲聊了,得先去开铺。”

“三嫂等等!”孙敏娟一下拉住何巧的手,“客户是有心要定货的,至于定金的事,也确实还没说拢。我这不是跟你们商量着吗?要是大家能商量出一个法子,让客户多掏点定金,这个事情不就一片利好吗?”

何巧甩不开孙敏娟的手,只好又坐下了。

叶子默思考了一下说:“老四家的,你也知道,我是会计,算账比较在行。这样吧,我们跟你一起去和客户谈合同,等报了价钱和定金,我心中打一打算盘,给的定金是够买螃蟹的钱,那就签合同,要是定金不够买螃蟹,要我们再去借钱来买螃蟹,那万万不行。”

何巧说:“就算定金够买螃蟹了,万一客户不要货,我们还得赔工钱呢!”

孙敏娟不由失笑了,“三嫂,定金够买螃蟹的话,客户就算不要货,你也绝对亏不了工钱。”

“不要货怎么不亏工钱了?”何巧脑子一下转不过弯来。

孙敏娟道:“你把货倒销到县城那些干货铺,还怕赚不回工钱吗?再不行,你放自己铺子里卖,也能找补回一些钱。”

何巧思路豁然开朗,这么说,定金能谈拢,这单就有钱赚,她点头了,“好,咱们一起去谈合同,只能定金够买螃蟹的钱,就接单。”

孙敏娟说着话,猛然发现这桩生意的主动权,好像移到老三两口子手上了,不由有点发怔。

老三两口子做了一年多生意,变得这样精明了?

叶明素坐门槛上听大人说话,眼见父母今非昔比,已渐有生意人的头脑,大感安慰。

等大人一起出门,说要去找客户谈合同时,叶明素忙又拉住何巧说:“妈,谈定金也跟买东西砍价一样的,要从高到低。”

何巧揉揉叶明素的头发,压着声音说:“妈有分寸,达不到我们要求,就不签合同。”

看着何巧一脸坚定,叶明素稍稍放心。

等到晚饭时间,大人还没回来,叶明素不由担心了,这是谈成没谈成啊?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主动权

晚上七点的时候, 叶子默和何巧回来了。

叶子默公文包里装着合同, 何巧手里提着的黑胶袋装着定金。

叶奶奶见他们进门来,先看一下他们的脸色, 再问道:“谈成了吗?”

叶子默满脸喜色,拍了拍公文包说:“不单谈成了, 这份合同,还是我跟客户签的。这回主动权在我和阿巧身上, 老四媳妇只能听我们的,作不了怪啦!”

叶奶奶吃惊极了,“老四媳妇怎么肯的?”

叶子默很得意, “由不得她不肯。”

原来不止何巧不放心孙敏娟, 叶子默同样不放心。

一年多前孙敏娟怂恿叶子桥, 夫妻俩不管不顾甩下债务搬走的情景,历历在目。

为了还债,叶子默和何巧起早贪黑, 拼搏了一年多才还清那笔当初为叶子桥娶亲花费的钱, 这个教训, 他们如何能忘?

如今孙敏娟上门来说要带领他们赚钱, 赚钱两个字自然令人动心,但这两个字由孙敏娟嘴中说出来,却无法令人放心。

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就算明看着有钱赚,但只要跟孙敏娟有关, 他们都是要防着的。

而且他们又不是圣人,对孙敏娟的成见,不可能说放下就放下。

今天他们一起去见客户,叶子默本来是存了一言不合就带何巧回来的想法,没想到客户特别诚心想要订货,在定金一项上一再让步,最后同意给百分之三十五的定金。

叶子默心算了一下,百分之三十五的定金够买螃蟹之外,还能剩下一点当工钱,心里就愿意了,但一看旁边的孙敏娟,又起了警惕,定金到了孙敏娟手中,会不会起什么风波?

何巧见了叶子默的神情,知道百分之三十五的定金是没问题了,但这个定金到谁手中却是大问题。

她使劲回忆自己去县城进货时,批发铺的老板们是怎么做事的,还没回忆出结果来,就听叶子默跟客户说:“董先生,这个合同,由我来签。”

董先生四十多岁,母亲是华人,父亲是马来西亚人。

他上回陪母亲回国探亲,在水产公司定了一些海产品干货当礼物拿回去,结果很受亲戚朋友欢迎,后来便过来订货,货品过去,销路极好,忙又过来准备再订一些货。

只是这回水产公司的领导态度有些傲慢,他心里窝火,这才转而想跟私人定货。

跟孙敏娟接触后,得知她婆家一家人有条件和人手接下订单,便自己又去了解一番,探知孙敏娟婆家等人住在海边,且叶子桥的三哥叶子默还是农业大队的职员,这才答应大家见面详谈。

待听得叶子默说这个合同要由他来签时,董先生大大吃惊说:“叶先生,合同的事,我一向是跟孙女士谈的,你们这……”

孙敏娟也是又气恼又吃惊,“三哥,董先生凭什么跟你签合同呢?这事儿一直是我在跟进的呀!”

叶子默笑一笑说:“你是水产公司的职员,要是被水产公司领导知道你截了客户,自己跟客户签合同,到时领导找你谈话怎么办?会不会被撤职?”

孙敏娟脸色一变,如果有人跟领导告状,自己确实会吃不了兜着走。

叶子默再转向董先生说:“董先生,我们住海边,俗语说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你跟我签合同,随时能找着我。还有呢,我是农业大队的职员,如果这订单有什么不对劲,你还能找农业大队领导投诉我。你要是不放心,我还能喊大队的队长帮我做个保证。”

董先生一听,便跟孙敏娟说:“孙女士,你要是没意见,那就让叶先生喊大队的队长过来做个保证,让他跟我签合同了!”

孙敏娟咬牙了,她能不同意么?

要是不同意,万一叶子默去领导那儿告个黑状,说她截了水产公司的客户,自己去签合同,领导以后给自己穿小鞋怎么办?

何巧再加把劲说:“敏娟,你要是不同意,那我们就回了,你自己跟董先生签就好。但是你要上班,暂时又不在海边这里住,独力去炒蟹肉松,是有点难的。”

董先生见他们谈不拢的样子,也来劝孙敏娟说:“孙女士,他们是你三哥三嫂,让他们签合同你也没什么损失的。”

话已至此,孙敏娟心知,她不同意让叶子默签的话,没准这桩生意就黄了。

与其让生意黄了,不如让叶子默夫妻先占着便宜。

她心里恨恨,脸上却装着笑,应答说:“行,就让三哥签合同。”

很快的,叶子默就买了一包烟,喊了大队的队长过来帮他签名做个保证,顺利签了合同,拿了定金。

叶奶奶听完经过,拍手说:“这回可治住了敏娟。”

她说完,又悄悄问:“客户是订了多少货,咱们能赚多少哪?”

叶子默压着声音说:“第一批订两百斤,每半斤一包装。这一批过去没问题,会继续订货。至于赚多少,要看咱们买螃蟹时能讲价讲到多少。”

“你就说个大概。”叶奶奶笑了。

叶子默道:“每两包一斤,螃蟹钱是三元,人工是两元,咱们卖给客户,是十元,也就是赚五元。两百斤的话,不出别的意外,能赚一千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