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生僻的展品名称在电脑的随机展示下,竟然成了颇为魔性的口诀和顺口溜,甚至还有人卡着平仄做了歌谣出来,配图都是那些泛着金银光亮的首饰。

刚好家里的小崽子还在叽叽喳喳学说话的阶段,尹弦索性抱着她看微博,教小仙儿学那一长串的名词。

“青白玉蕃——”

“青鳖鱼蕃——”

“错了,白玉。”

“鳖鱼?”

万漱在旁边看的一脸同情:“别人家的小孩儿学得都是三字经。”

咱们家小仙儿学得是认古董。

这事儿本来只是当个乐子,教她认图识字,夫妇两也没太放在心上。

结果之后有天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去外婆家拜年,吃饭的时候电视上刚好播放出一件古董的画面。

小姑娘正啃着锡纸排骨,瞥了眼电视利落道:“那是錾花人物楼阁图八方盘。”

刚好节目主持人笑着说出一模一样的名称来,那可真是一字不错。

外公外婆都懵了。

这是——这是咱们家孩子吗?

没抱错吧?

尹弦懵了几秒钟,下意识地和万漱对视了一眼,心想这回怎么把这事圆过去。

结果伴随着主持人一挥手,另一副玉壶的立体动画也浮现了出来。

小家伙张口咬字相当清楚,一串报下来是又响又脆:“这是青鳖鱼蕃莲纹活环四足盖壶!”

老尹震惊的筷子都掉了:“你怎么知道这些的!”

这些东西就是给她当大学教授的外婆看,都不一定认得清楚哪个是哪个啊?!

小仙儿眨巴了下眼睛,一脸无辜:“就是知道啊。”

老尹先生唰的站了起来,在电视机前来回踱步,开始想这孩子是跟电视剧演的穿越了,还是个不得了的古董鉴宝奇才。

外婆也听傻了,半晌才颤颤巍巍扶着桌子问道:“这是——这是孟婆汤没喝干净?”

尹弦万分艰难道:“妈——你们听我解释——”

真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第56章 博物馆空空荡荡(3)

博物馆什么的想要搞联动, 是在是太费劲了。

尹弦本来提过建议, 让他们跟英法意奥的博物馆多沟通商量一下, 最好来几场跨国联动,但这个主意被馆长颇为无奈地回绝了。

不是这主意不够好, 是可行性太低。

首先各国的文物收藏品都受到了各方的严格保护, 就算要申请互换也要走一层一层的程序,不一定今年内就能批下来。

就算批下来了, 要费重金请安保公司,包专机运送文物, 还要解决那些外国安保人员的开销。

即便如此,像中国的兵马俑去国外展览的时候,也被破坏损毁过, 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诸如名画、雕塑之类的贵重物品,一旦真的出岔子了,恐怕经济损失能直接告到责任人倾家荡产。

尹弦琢磨了半天, 在陪自家小孩儿写幼教作业的时候, 又想了个法子。

她找了博物馆里的好些藏品,把照片素材整理了出来, 然后去找了好几家优秀的游戏公司。

游戏公司,但凡是搞古风的,或者复古风的,最缺的就是素材。

人物要鲜明立体, 服饰也要传神还原, 设计起来可以说是炒鸡麻烦。

她利用自己的团队, 把好些素材整理成直观的元素,公开了这批素材的使用权。

不用付版权费用,毕竟这些东西都是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的老古董,也不用签任何说明书。

唯一的要求,就是注明出处,最好和博物馆有一次联动活动。

这简直是上赶着帮忙做设计啊。

好几家手游公司都应了这邀请,把素材库导入了自家的美术组里。

他们做古风游戏的,基本上每周都要出各种时装,做到后面设计师都快疯了,重版的都有好几种。

可现在不仅有现成的参考物,还不用付任何费用,简直可以拿来做一年好吗。

一家搞恋爱养成的,以青花瓷和缕金瓶为参考,做了两个系列的衣裙和长袍。

前者清雅又素净,花纹毫不艳俗,穿在小人儿身上那就跟一身烟雨似的,好看的不得了。

后面的宛如人间富贵花,纹路和色泽都相当出挑,刚放出个概念图出来就相当受吃瓜群众的一致好评。

而另一家宫斗扮演的手游,皇上最近变得越来越大方,没事儿就赏赐些文玩首饰,素材描个图就能建模,贴图都相当方便。

氪金玩家们不仅能够花钱买能加魅力值和幸运值的道具,还能够买各种古色古香的便衣——虽然不会影响游戏平衡,但能做个好看的菜鸡也相当满足了。

等这些改动和创新一出来,更多的玩家开始对注脚里的博物馆产生了兴趣。

怎么哪儿哪儿都是你呢?

本来只有本地的游客来这儿看看热闹,后来连好些外地的年轻游客也过来瞅瞅,他们花钱买的首饰原型都是什么样子。

原来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博物馆,现在还真是越来越紧俏了。

现在根本不用花式引流,每天游客都超级多,而且还有好多设计机构发现了这巨大的素材库,纷纷致信过来询问是否能够开放授权。

有做衣服的,做建筑的,甚至是古装片的服装设计师,都会问能不能借用一部分的元素,会在片尾感谢帮助。

万漱在得知尹弦出了这么一招以后,忽然想到了更好的法子。

要说什么东西看的人多,第一个是直播,第二个就是综艺啊。

这综艺节目哪怕做的莫名其妙,每天都有好些人在看呢!

他直接找来了之前熟悉的电视台的朋友,请他们来这博物馆里转一通,想了个异想天开的新节目——神奇古董在哪里。

这节目还真不是一般的鉴宝,而是找灵媒过来,让他们每期解读一部分文物的故事。

在日本有个传说产物,叫付丧神。

东西放的时间太久了,就会产生神灵或者鬼魂附着在上面,拥有自己的意识。

而类似的传说,其实也数不胜数。

老旧的物品往往都有自己的故事,而且甚至会有怨气和其他强烈的情绪能够附着在这上面。

如果优秀的灵媒真的能够倾听这些古董的声音,那简直是最好的宣传。

这个想法一出来,那电视台的领导就乐了。

还有这法子呢?

真的假的啊,灵媒能感觉到古董的情绪?

“我觉得很可行啊,”万漱显然颇为认真:“每期节目就设计三个部分,第一是请博物馆的解说来讲讲古董的故事,第二是请灵媒来看看,能不能有不同的反应。第三再是请专家来鉴定和考证,刚好一举两得。”

这就可不光是造福广大吃瓜群众和神棍了。

要是能把这节目做起来,那些平时没什么存在感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宫廷研究者,那全都能派上用场,跟广大民众好好讲讲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而把神棍们拉过来,进行盲选实验,让他们对盖着黑布的古董先来一次盲猜,肯定也特有乐子。

万漱一坚持,这事还真就做成了。

电视台的人联合了好几个大学的老学者,还找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多个神棍,开始给整个流程进行牵线搭桥。

第一期节目,做的是三对梅瓶。

首先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过来进行一个基本的解读。

比如这梅瓶是什么朝代的,有什么特色,美在哪里,是什么烧制工艺,哪位大师的手笔,那全都讲得清清楚楚,来龙去脉颇为清晰。

等艺术宣传的这一部分结束,十位灵媒轮流登场。

梅瓶本身是装在黑匣子里给他们见面的,看也好闻也好,光靠那个厚实的黑匣子,什么东西都感知不出来。

十个灵媒本身都提前接受过采访,那装逼装的叫一个虎虎生风。

有的自称是某某教的继承者,靠一个羊骨手串就能打遍天下,还是个驱魔人。

有的人则是资深的玩梅花易数的,随便起个卦就能无所不知,平时豪富们找他算命还得排队,就是做节目也得预约。

更有人甚至放出话来,表示其他九个都是草包和骗子,只有自己是正宗的。

节目组的摄影师和编导在录这个节目的时候,那是又好奇又忍着笑。

这些人怎么这么能吹啊。

真把这些人引到匣子和摄影机面前的时候,奇异的事情发生了。

是真是假,还真的都是一试就知。

有巫祝划开掌心点燃古灯,鲜血淋漓在火焰之上,烟雾缭绕出不同的方向。

“是梅瓶。”她沉声道:“三个都一样,是梅瓶。”

也有人围着三个黑匣子跳大神,一边跳一边拿串珠晃来晃去,差点碰到那匣子。

“是戒指,项链,和衣裳。”那神棍言之凿凿的开口道:“肯定是这三样,神灵已经告诉我了。”

算卦的人只瞅了眼匣子,数了下有几个工作人员,就现场起卦,掐指算了几分钟。

“是瓶子。”他简短扼要道:“绿色,蓝色,和混色的。”

尹弦跟万漱凑在拍摄现场零距离吃瓜,看的都相当津津有味。

一直到中场休息的时候,尹弦才终于松了口气,悄咪咪地把万漱拽到了一边。

“我觉得……”她小声道:“这节目怕是要爆啊。”

第57章 博物馆空空荡荡(4)

等黑匣子一揭开, 有好几个灵媒的脸就绿了。

他们甚至有人猜里头是竹笛或者丝绢花, 这真相一出来错了个十万八千里,将来还混不混了。

主持人当然非常敬业的忍着笑,一个一个的采访过去。

猜对的人都不怎么愿意分享原理, 似乎是玄学的东西讲太破会犯了忌讳,只有那算六爻的人如解释数学题一般, 头头是道又不失谦逊的说了那么一会儿。

他说话清楚字字明白,场外的一帮人每个字都听得清楚,到头来还是一头雾水。

怎么封建迷信活动到了你这儿就变成高数题了?

而还有几个脸都被打肿了的灵媒, 开始怪罪这个黑匣子,说是木头的材质还有油漆巴拉巴拉太影响发挥巴拉巴拉,总之就是节目组的错, 还有这个屏障的错, 不是他们技术不行。

三个梅瓶依次放好,又隔了一层玻璃罩子,生怕有哪个素质低的灵媒给弄碎了。

真要砸坏一个, 怕是以后再弄这节目就不可能了。

十个人在这大厅里围着三个玻璃框转了几圈, 十几分钟里都在各忙各的。

念念有词说咒语的摇头晃脑, 跳大神的掏出鸡毛掸子般的法器继续跳广场舞, 还有人闭着眼睛扒在玻璃框旁边, 据说是开了灵视。

最邪门的是有个通灵者选择放血, 直接用中指在玻璃框上画了个宗教符号, 然后把眼睛放在了血符的中心位置, 嘴里发出类似汽笛的声音, 开始和空气里的不明生物进行对话。

这气氛就颇有点像精神病院了。

尹弦本来是来凑热闹看好玩儿的,突然觉得背后发凉,往万漱怀里凑了凑。

万漱显然也没见过这么多人凑在一起神神叨叨的,把自己的外套解了下来,给老婆大人盖上系好。

这节目要是来真的,搞不好这现场好些大鬼小鬼吃瓜鬼也凑在这儿看,冷嗖嗖的也不知道是空调开太低还是真的阴气重。

有个人闭着眼睛念念有词了半天,忽然就开始流泪,本来一开始还是啜泣,后来竟然开始嚎啕大哭,始终不肯睁眼睛。

节目组的摄影师马上过去拍特写,主持人也跟着凑了过去,问她都看到了什么。

那女人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竟然真的变化了一种腔调,用特别奇怪的口音讲了一个故事。

放在这中间的梅瓶,竟是一大户人家的小妾卧室里的。

小妾原本是某处的花魁,被人从青楼里买了过来,当玩物送给了这大户的老爷,权当是个乐子。

老爷风流成性,夫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家宅里起码有六七个侧室。

这小妾也生的聪明伶俐又漂亮极了,没过多久就有了喜,还相当讨这老爷的喜欢。

她原本自轻自贱,不觉得这辈子有什么指望,可是被这老爷教着认字读书,后来念诗的时候还能应和几句。

在她怀孕的时候,那正室的夫人想要立威,联合其他几个侧室想要让她主动把孩子教出来,将来归夫人教养。

结果这小妾性子也烈,直接把事捅到了老爷那里,犯事的侧室直接被赶出了府中,正室也被扣了月例。

那正室怨毒又愤恨,直接遣了丫鬟给这小妾下药,让老爷当场撞见有个家丁在和她行苟且之事。

老爷当即动怒,却还想让这小妾解释一二。

可小妾中了迷药,依旧神志不清,露出一副昏昏沉沉的狐媚样子,还出言顶撞那夫人。

那正室在旁边痛心疾首又关心的很,直接煽风点火让老爷怒上加怒。

小妾便连着腹中的孩子,一块被活活打死。

这梅瓶上都溅过那小妾的血,还残留着一处干涸的斑点。

灵媒说到这儿时,已经哭得不能自已,眼睛一翻就昏了过去。

旁边几个灵媒都听懵了,忙不迭把她扶了起来,掐人中的掐人中,叫魂的帮忙叫魂。

场外的吃瓜群众也听懵了——

信息量这么多的吗?

怎么编的跟真的一样?

倒是馆长的脸变了又变,当着镜头的面出来澄清。

那灵媒指的梅瓶上头,确实没有污浊,上下都干干净净。

可是当初在做文物清理的时候,确实是有过一个血点的,还有专家提取了DNA做别的实验去了。

这事只有当年参与考古和后期处理的专家才知道,绝对传不到外面来。

主持人原本只把这节目当成个编段子的去处,听着也懵了。

真不是编的?

这几个灵媒不是博物馆雇来的演员?

这么狗血的故事也能讲出来?

他愣了半天,问其他几个灵媒对这个瓶子有什么好说的,另一个烧羽毛的灵媒站了出来。

“这个故事,她只讲了一半。”灵媒半晌才开口道:“我得抽根烟再讲。”

那烟点燃了,这男的却不碰一口,只是把烟摆在那梅瓶的玻璃罩子上面,仿佛是敬给谁。

烟雾缭绕弯曲,男人想了一会儿,才开始讲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这大户人家的老爷,是个自幼就顽劣透顶的主,基本上什么女人都不肯放过,若不是某家姑娘急着救那病重的父亲,也不会嫁过来做他的正室。

这老爷既然会玩女人,那就必然谙熟怎么驯服一个又一个不同性子的女人,摸透了她们的脾性让她们为自己神魂颠倒,那玩起来才算有意思。

这青楼里的女子,原本是最风尘的玩物,自然是对男人没什么信任可言的。

他装出一副温良的样子,教她些粗浅的学识,教她些好唱的歌谣,为的就是一边玩的她双颊红透左右为难,还能一边听她断断续续的唱首秦楼月。

可谁想到这么货色,竟然还能怀上孩子。

妓子再可口柔媚,到底也是一点朱唇万人尝的下贱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