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梓君侯对卫戟的态度让褚绍陵很高兴,若是站在梓君侯的角度上都会真心的接受卫戟,并对卫戟这个位置有所期望的话,可见让别人接受卫戟也不会很难。

褚绍陵心中自有他的算计,低头轻吻卫戟的唇,温柔的抚摸卫戟的后背哄他,卫戟也不再十分推拒,两人正情投意合时外面王慕寒进了内室来在暖阁外出声道:“皇上,刑部尚书左大人送了一封折子上来,说是有急事请皇上批示。”

褚绍陵不耐烦的坐起身来,卫戟不知想到了什么笑了下,低声道:“左大人今日被皇上吓着了呢,忙不迭的去查案子了,竟这么快就有结果了。”

褚绍陵闻言撑不住也笑了,低头在卫戟颈间轻咬了下轻声道:“胆子越来越大,都敢打趣我了,看我一会儿怎么折腾你…”

卫戟摸了摸被褚绍陵咬的地方耳垂红了起来,褚绍陵满意一笑起身转过屏风整了整衣裳淡淡道:“拿进来吧。”

104、第一百零四章

王慕寒也知道自己进来的不是时候,小心翼翼的躬身将折子递了上来,褚绍陵拿过打开看了看一笑,“左大人办起案来倒是快…”

下午的时候不过是随口吓唬了他们几句,这才几个时辰啊,竟将人都已经扣下了。

里面卫戟收拾好衣裳也出来了,王慕寒躬身,“卫大人好。”

卫戟点点头,“公公好,皇上…可是查出来了,”

褚绍陵点点头将折子递给了卫戟,卫戟细看,他原本以为敢闹出这样大的事的人必然背后有什么大势力,要不然就是甄家或是褚绍阳的旧部什么的,没想到竟只是万善镇里的一个道士。

这个道士姓沈名万山,外面传此人为“沈神仙”,以前在南方卜卦,后来不知为何得罪了当地的里正活不下去,当时正赶上褚绍陵大军凯旋回皇城,沈万山就随西征大军一路北上来了,原本在皇城边上以给人卜卦,给宅子看风水为生,一月前去了万善镇给一处凶宅做法事,不知怎么的就住在了万善镇中,号称自己是神仙下凡,乱世中来普渡众生的。

沈万山跟自己那几个徒弟装神弄鬼的竟唬住了万善镇里的人,加上这一段日子皇城中总有大丧事,沈万山更是有的发挥了,跟百姓说新帝是下凡来历劫的仙人,新帝暴虐,与他在天庭时就不睦,如今自己见他来危害百姓不得已也来到凡间,只为了普渡众生免得遭受褚绍陵的荼毒。

沈万山自己说还不算,又徒弟暗自教导万善镇里的幼童,教他们传唱歌谣,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的,不少人竟信了他的说辞,真将沈万山当神仙似得供了起来,每日里供奉不断,不到一个月的功夫沈万山收了数百徒弟,已然形成了气候。

卫戟叹为观止:“这沈万山…别的不行,造势倒是个好手。”

褚绍陵若有所思,淡淡道:“百姓纯善,心里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只一心想吃饱饭,鼓动他们最是容易,更何况原是有些捕风捉影的依据的,人对鬼神多有敬畏,拿这个来造势最容易。”

卫戟看着折子:“他说…皇上是下凡历劫的仙人?”

褚绍陵笑笑:“你信?”

卫戟正色点头:“皇上本就是天人,别的是瞎说的,这个是真的。”

卫戟细看那折子低声道:“如今这沈万山和他的徒弟都关起来了,皇上预备如何?”

褚绍陵冷笑:“原先不是说了么,为首者诛九族,其余者诛三族,等刑部细查结案后诛沈万山九族,诛其弟子三族。”

卫戟想到了白日里梓君侯对他说过的话,犹豫了下低声道:“皇上刚说了,百姓纯善,只是被这妖道迷惑了,他收的那些弟子多是万善镇里的百姓,他们家里人也都是寻常百姓,真的诛三族…”

褚绍陵淡淡一笑:“没诛他们九族就是朕仁慈了,卫国公要为这些不相干的人来跟朕求情么?”

褚绍陵并没将内室的宫人打发了,王慕寒和十几个宫人听了褚绍陵的话心里都捏了一把汗,王慕寒跟着褚绍陵时间最长,听出来褚绍陵已经动气了,怕卫戟受了连累,一笑道:“皇上,卫大人最是个心慈的人,不过是这么一说罢了,卫大人年纪还小,哪里懂得许多呢?”

卫戟早也摸透了褚绍陵的脾气,心里也不很害怕,躬身道:“臣不敢,臣只是觉得沈万山罪无可恕,诛其九族太宽宥了,皇上不如…诛其十族,连着他的那些徒弟一起斩了。”

褚绍陵明白了卫戟的意思,忍不住轻声笑了:“然后他那些徒弟的三族呢?”

卫戟见褚绍陵消了气放下心来,笑道:“皇上仁德,都诛了沈万山的十族了,那些不相干的人…就罢了吧?”

褚绍陵失笑:“罢了,都听你的。”

王慕寒一颗心终于放到了肚子里,不禁佩服卫戟,褚绍陵放下脸时也就他还敢接着劝谏,王慕寒奉上笔墨来,褚绍陵在折子上交代了几句王慕寒带着宫人退下了,褚绍陵揽着卫戟一边轻吻一边问道:“以前装生气还能吓吓你,现在也不害怕了,是长大了所以胆子也大了?”

卫戟抿了下嘴唇:“皇上就算真的动怒也不会对臣如何,何况只是吓唬臣呢?臣恃宠生娇,所以放肆了。”

褚绍陵一笑:“越来越会哄我了,没事,我就喜欢你放肆…”褚绍陵在卫戟耳畔轻声说了一句话,卫戟耳朵瞬间红了,褚绍陵笑笑拉着卫戟转过了屏风…

沈万山的案子没几日就了结了,刑部尚书见褚绍陵不欲多做杀戮倒回不过神来,躬身问:“皇上,不再多加惩处沈万山的徒弟了么?”

褚绍陵点头淡淡道:“卫爱卿劝诫了朕良久,那些人的家里人多是平民百姓,无辜受牵连也是可怜,朕心不忍,就放过吧。”

刑部尚书闻言忍不住看向卫戟,卫戟依旧是人前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刑部尚书点点头:“圣上仁德。”

褚绍陵偏过头看了卫戟一眼,一笑:“此事不过就是一个妖道假借神明的闹事,说起来也只是为了银钱罢了,这事不大,但朕不希望以后再出现这种妖人,他能借着个什么名头聚众敛钱,那岂不是也能借着什么名头收兵造反了?”

梓君侯点点头:“正是,以后各地的官员更应留意些,万万不可让这些人钻了空子,这样的事不能再出了。”

早朝之后褚绍陵打发卫戟去军中给卫战送一封折子,自己留在承乾宫密召了钦天监中人议事。

钦天监的正使自褚绍陵登基后还没有幸得见天颜,这会儿听到传唤忙不迭的来了,磕过头后却不见褚绍陵有动静,正使等了一会儿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正瞅见褚绍陵在看着自己,连忙又低下头去。

殿中安静的很,褚绍陵随意的摆弄着一串佛珠,慢慢道:“自开春这天气一直不好,今年何时才能天暖?”

正使叩首道:“回圣上,今年年景不好,臣等已经算过了,总要过了二月才好些。”

“哦…那也没几日了。”褚绍陵慢慢的数着佛珠,半晌又问道,“前几日,皇城里传的沸沸扬扬的沈万山的事,你可清楚?”

正使顿了下点点头:“臣略有耳闻。”

褚绍陵笑笑:“说起来这沈万山与你们倒是路数也差不多,都是掐指一算定乾坤,随随便便就能看见别人前世今生,实在有趣。”

正使闻言额头上浸出汗来,连忙剖白道:“皇上!臣等从未妄议过朝政!钦天监的差事都是世袭,臣等自小跟着叔伯学着看天象看星辰,别的一概不通,殿下刚说的这些臣丝毫不懂。”

“怎么能这么说自己呢?”褚绍陵含笑看着正使淡淡道,“你们哪里只会那些呢,批命数断命格的事,你们也会啊。”

正使连忙摇头:“那沈万山是胡言乱语,自古断人命格之事臣只在话本上听说过,哪里真有这种事呢?”

褚绍陵将佛珠拢在手上一笑道:“正使忘了么?那朕提醒你一句…你可还记得天启十四年春,你曾给人断过命格的。”

正使苦思冥想也不知道褚绍陵说的到底是什么,天启十四年春?

褚绍陵好心提醒道:“就是甄太嫔入宫的那一年。”

此言一出正使身上瞬间出了一身冷汗,豆大的汗珠从头上坠落,褚绍陵冷冷道:“看来是想起来了。”

前事回笼,正使身上冷汗不断,天启十四年春,甄太嫔,他当然想起来了,那一年他拿了褚绍阮的银子,在太后问起甄思的八字时自己说了甄思命中凤鸾高飞,是个极尊极贵的命数,就因为自己的那句话,原本要嫁与褚绍陵的甄思被皇上收入了后宫。

而后褚绍阮将他找了去,呵问他为何胡言乱语,那时候他才知道褚绍阮给他的信被掉了包,褚绍阮原本只要他说甄思有宜男旺夫之相,阴差阳错,到自己手里的信上却写着甄思是母仪天下的命,正使一直不懂到底是哪里错了。

褚绍陵冷笑:“还一直不知道吧?那封信,是朕换的。”

正使瞬间全明白了过来。

天启十四年,彼时正是褚绍陵与甄家斗的最厉害的时候,那时候自己不过是褚绍阮用过一个棋子罢了,出了事后正使也曾惴惴不安过,怕褚绍陵日后找自己的麻烦,但过了这许久褚绍陵一直没理会,正使就以为自己这条小鱼被褚绍陵漏过了,谁想到今天突然被提了出来!

正使只觉得自己被一条毒蛇紧紧的盯着,胸膛里的心被一双冰凉的手紧紧攥住了,正使惊恐的看着褚绍陵不知该说什么,求饶?解释?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褚绍陵怎么又翻出来了?!

正使不住磕头,口中“圣上饶命”不绝,褚绍陵淡淡道:“朕一直没发作你,是因为你还有用,所以才留着你的一条命,这条命想要不想要,还是看你。”

正使连连答应着:“只要能为圣上尽心的,罪臣万不敢辞,万不敢辞。”

褚绍陵一笑:“不是什么为难你的事,朕只要借着你这张嘴说几句话罢了。”

正使点点头,褚绍陵将事情交代给了他,淡淡道:“比起当年你胆敢助褚绍阮谋算朕来说,这并不难吧?”

正使连忙叩头不止,连声答应下,褚绍陵放下脸来沉声道:“此事关系重大,你要有一点做的不合朕的心思了,朕直接就结果了你,全当是清理甄氏旧部了,明白么?”

正使惜命的很,连忙道:“圣上放心,罪臣定当将功赎罪,以谢圣上不杀之恩。”

褚绍陵摆摆手:“去吧。”

正使跪安,满头冷汗的去了。

褚绍陵褪下手腕上的佛珠把玩,沈万山的事提醒了他,人总是对这些虚无缥缈的事敬畏的很,比起不断的让卫戟建功立业来赢得人心,还不如神棍的一番胡言乱语更能唬人呢,遥想当年武则天以女子身登上帝位,之前不也自称是弥勒佛转世来造势么,可见这些怪力乱神之谈多么好用。

褚绍陵心中轻笑,为了以后自己也算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外面通报卫戟回来了,卫戟听说褚绍陵在偏殿连忙过来请安,疑道:“皇上来这边做什么?”

“没事做过来看看…”褚绍陵随手将那串佛珠递给卫戟了,“今早去慈安殿给太皇太后请安时太皇太后赏的,老玛瑙珠子串的,给你玩吧。”

卫戟思绪被佛珠带走了,低头看着红艳艳的珠子点点头:“谢…谢皇上赏赐。”

“你们这些人啊…就会口头上谢恩。”褚绍陵轻笑,“得了朕多大的恩典也只会这么一句,这就没事了?”

卫戟垂眸,脸微微红了,褚绍陵笑笑,他也不懂自己是怎么回事,明明知道他爱害臊,越是这样越是喜欢欺负他,褚绍陵在卫戟头上揉了一把故意道:“我说什么了你就脸红了?嗯?卫国公,你是想到哪里去了?”

卫戟摇摇头不说话,褚绍陵笑笑:“行了,也不早了,跟我去用膳,今天中午有你喜欢的九酿鸭掌。”

卫戟抿嘴笑了下跟褚绍陵去了。

105、第一百零五章

几日后宫里流出了一则传闻。

一开始是说钦天监正使在给皇上算今年亲耕的日子时,在乾清宫偶然得知了卫国公卫戟的生辰八字,钦天监正使将卫戟的八字带回去细算,算出了什么结果不知道,只知从那日起钦天监正使突然病了,连床都起不来大,但喝了太医的药后又强撑着去了乾清宫一趟,苦求一定要见皇上一面,皇帝应允了,屏退众人跟钦天监正使两人密谈了快一个时辰,之后皇帝赏赐正使不少珍宝,并下了封口令,让正使安心养病,其余什么也不许与别人说。

为什么赏赐了正使还要这样偷偷摸摸的呢,越是如此别人越是好奇,君臣二人那一个时辰里到底说了什么?

皇帝那里自然没人敢问,正使那边旁敲侧击的询问的人一直不少,奈何正使的嘴严实的很,一个字也不透露,任凭别人怎么问他只说皇上吩咐了,此事干系甚大,不得透露。

大家的胃口都被吊了起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年是个灾年?还是扫把星要降世了?

就在大家都要死心的时候正使突然开了口。

那日正使在外饮酒,醉后跟同去的几个小官笑道:“咱们赶上好时候了,有了新帝,用不了几年这天下就能变个样,再等上几年,肯定能开出一片盛世来。”

一人也半醉了,笑道:“皇上圣明,这谁不知道呢,用你说。”

正使大着舌头摇摇头:“我说的不是奉承话,你看着吧,我说的是真的,你信不信,不消十年,大褚国力定然与当年华清盛世时不相上下。”

那人打了就酒嗝嘲道:“你又知道了?你怎么知道的?”

正使笑笑,故意压低声音道:“那日我去乾清宫,正撞上皇上吩咐王总管给卫国公买替身,皇上说卫国公三灾九难的,总有血光之灾,要在东华寺给卫国公买上个替身,我正在一旁,皇上就将卫国公的生辰八字给我了,让我给算算,是不是命里有什么灾,要早早的化解了才好…”

一小官一听是之前的那事一下子来了精神,连忙问道:“然后呢?你算出来什么了?”

正使轻声道:“不算还好,这一算差点要了我的小命去,唉…人言天机不可泄露,果然如此,我算出卫国公的八字后,当即病了,唉…”

几人闻言眼睛都瞪大了,扒着正使的手臂催促道:“如何?卫国公的命数是如何?”

正使打了个哈欠,眼皮就要合上了,摇摇头低声道:“皇上不让说…不让说,我只告诉你,有卫国公在,这天下总会越来越好,他啊…就是天生来辅助咱们皇上的,有他在,什么都,都错不了的…”

正使似是醉极,顺着桌子滑了下去,躺在地上就睡着了。

剩下几人将正使扶了起来摇晃了半天也没能将人唤醒,一个小官低声道:“前段日子的事…竟是与卫国公有关,难怪皇上下了封口令,谁也不让说…”

一人若有所思,半晌道:“原来如此…说起这个来我想起了一件旧事,你们还记得那年么?皇上还是皇子的时候,曾代先帝出城行亲耕礼,路上遇上了一伙刺客,那时我正在行宫里伺候,听闻卫国公,就是当时的卫侍卫曾替皇上挡过一刀,就挨在胳膊上!我记得真真的呢,要不是卫侍卫,皇上还不…呸呸,我失言了…”

旁边的人被激起了兴致,连忙道:“要这么说我也想起一事来!我听闻皇上西征西夷的时候,西夷公主携刺客闯到军营里去了,卫国公假称自己是太子,替皇上被西夷公主给挟持了!幸得卫大人身手好,套出西夷公主的话后还将人拿下了,这要是挟持的是皇上…唉唉,不敢想啊…”

众人点头,又道:“后来西夷的战事卫国公可是出了大力的,多亏了卫国公,啧啧…”

“这卫国公难不成是老天派来辅佐咱们皇上不成?”

一人声音低下来:“要不皇上不让正使大人说出来呢,这是怕别人知道了抢了卫国公去?我就说…皇上这几年也太顺了些,你们想想,当年凌皇后刚薨了时是什么情形?后来竟顺风顺水的封了王,立了储,现在已经是皇帝了,当年那么得宠的丽贵妃和二皇子呢?如今陵上的草都长出来了,唉…”

其中一人喝的最少,见众人越说越没个顾忌连忙打断道:“诸位!诸位…不管如何,总归与我们无关,大褚越来越昌盛自然是好的,如今咱们只喝酒,莫谈国事…”

众人回过味儿来不再多言,依旧推杯换盏的喝了起来,被扶到一旁榻上躺着的钦天监正使长叹了一口气,皇上交代他的他已经尽力了,且看后面如何吧。

关于卫戟的传闻就这么流了出来,因为都忌惮着褚绍陵,人人都是暗地里偷偷的议论,各个讳莫如深的,是以此话传到卫戟耳朵里时已然到了夏天了。

三伏天里,乾清宫里足摆了八盆冰,褚绍陵倚在贵妃椅上看奏折,卫戟给褚绍陵倒了一杯梅子汤送了过来,褚绍陵也不接过,目光一直停在折子上,微微侧过头来,卫戟无奈,只得送到褚绍陵嘴边来,褚绍陵就着卫戟的手喝了两口,点头道:“这梅子汤不错,回来给慈安殿也送去些,太皇太后这些日子身子越发不痛快了,用些消食的东西更好些。”

在外间伺候的王慕寒听见了连忙吩咐了下去,褚绍陵拿过朱笔来,在折子上批了几个字丢在了一边。

卫戟垂眸扫了那折子一眼,低声道:“云年那边有消息了?”

“嗯。”褚绍陵点点头,眉梢眼角带了些满意的神色,“西夷人耕种起来倒是卖力气,这才半年,竟让他们开出了这许多荒地来,之前的良田也全种上了,如今收的粮食拿出三分来就能供应整个西夷族过年了,我已经交代下去,剩下的全经漕运运上来…”

褚绍陵轻笑:“照这样下去…明年就可以给云南那边再涨一些赋税了。”

“皇上三思。”卫戟微微蹙眉,“这半年多西夷人并没有一丝不是,还为我大褚开出了这么多荒地,皇上不做嘉奖就是了,如何还能再涨赋税呢?如今一未修皇陵二无征战,皇上如何能开无故加赋的先例?”

褚绍陵淡淡一笑:“卫国公,西夷人世代为我大褚之奴,命都是我的,我多收上几石粮食又如何了?”

卫戟如今应付褚绍陵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路数,放柔声音道:“但皇上心怀四海,慈悲万民,定然不会让子民受苦的。”

子民?褚绍陵可从未将西夷人当做子民,不管褚绍陵在外面说的如何好听,在他心里一直还防备着这些辽凉亡国之人,不然云南那边的驻军也不会一直没召回来。

褚绍陵抬手在卫戟侧脸上刮了下:“嘴甜也没用。”

卫戟顿了下笑笑:“那臣也无法了,臣不敢学言官死谏,更不敢学御史们长跪,只能说几句让皇上顺心的话来讨巧了,皇上…西夷族人赋税本就重,实在不必再加赋了。”

褚绍陵摇摇头:“罢了,听你的。”

卫戟松了一口气,又道:“臣近日听闻了一些…一些奇怪的话,不知皇上知道了么?”

卫戟都知道了,自己再装不清楚就欲盖弥彰了,褚绍陵一笑:“可是说你是老天派来助我的话?”

卫戟点头,低声问:“皇上既早就知道了为何不下令禁了这谬谈?”

褚绍陵往贵妃椅里面靠了靠拉卫戟上来,给卫戟抿了下头发想了想道:“不过是宫里人闲着无聊说的话罢了,再说也不是什么不好的话,你何必较真呢?”

卫戟愤愤:“他们说皇上因为有臣襄助才一路顺当,这是什么话?!皇上当年受过多少罪他们知道么?再说哪里顺当了?只这半年还好些,之前皇上身边哪一日不是尽是算计,他们什么都不知道,竟将皇上的满腹谋略归功到这虚无缥缈的事上!”

褚绍陵失笑,他怎么也没想到卫戟竟是想到了这里,褚绍陵笑笑低头在卫戟眉心亲了亲:“我以为你是不喜欢别人传你的流言呢,原来是…呵呵,我都不在意,将我的功劳算到你头上我高兴。”

“臣不高兴。”说起这个卫戟又想起一事,忍不住低声道,“如今竟…竟还有人在背后诽谤皇上,说皇上心狠,这些人是何居心?臣长这么大,再没见过比皇上更好的人,皇上待人是极好的,他们不知道,只会瞎说…”

褚绍陵失笑,也就只有这傻东西一直觉得自己是好人,褚绍陵笑笑:“没事…他们也只敢背后议论,真的到我面前,哪个不是毕恭毕敬的?对朕不满自可当面来说,背后窃窃,懦夫而已。”

卫戟垂眸不说话,半晌又想起来之前说的事,抬头道:“皇上下令禁了那些话吧,臣不敢占了皇上的功劳。”

“本没有什么事,故意说出来剖白剖白算什么?多没意思。”褚绍陵不甚在意道,“朕的功德,他们日后自然会知道。”

卫戟闻言心中一动,褚绍陵自登基后重整朝纲,六部在褚绍陵大清理之后事事变得有条不紊,如今云南之事也告一段落了,他听褚绍陵说过,下面就要整顿商贾,之后几年,大褚又会有一番新景象。

褚绍陵心中志得意满,一切都在按着他计划的进行着,慢慢来吧,在将卫戟捧上后位之前,他会替卫戟扫清一切阻碍,然后牵着他的手,亲自将他送上宝座。

106、第一百零六章

入秋后褚绍陵果然开始动手整顿商贸,如今褚绍陵打通了大褚和西夷的通道,边疆贸易越发多了起来,一开始只是些小商小贩往返于临近国间倒买倒卖些小东西,此法暴利,不到一年的功夫,俨然形成了气候,甚至有人已经开始勾结边境的里正,想要官府的明文,幸得边境上驻兵一直没调回来,当地的小官们也不敢动什么手脚。

卫戟原本以为褚绍陵只是要给边境上的贸易重新定规矩,没想到褚绍陵刚整顿好边境贸易之事就接着彻查盐政,连着又牵出了南方的茶引案,滚雪球一般,一事接着一事,这几个月褚绍陵竟比刚登基那会儿还要忙上数倍。

“给朕沏一杯酽茶来。”褚绍陵将手中的折子放在一遍,低声吩咐道,“吩咐下去,让他们…”

褚绍陵抬起头来笑了:“你怎么起来了?王慕寒呢?”

卫戟微微躬身将茶盏递给褚绍陵:“王公公劝皇上多睡会儿,皇上不听,王公公没法子,就托臣来劝劝皇上了。”

褚绍陵拉着卫戟的手让人坐到身边来,卫戟侧身避过了,一笑道:“皇上总喝那么浓的茶伤身子,这是臣给皇上沏的龙井,皇上尝尝。”

褚绍陵接过茶盏来尝了一口就放下了,依旧拉卫戟让他与自己一处坐,卫戟无法只得在褚绍陵身边坐了一角,这里不比寝殿,褚绍陵身下坐的是龙椅,上面铺着的是明黄色的盘龙纹软垫,卫戟怕让人看见了不妥,低声道:“这才寅时,天还没亮呢,皇上再回去躺会儿吧,早朝前臣再叫皇上起来。”

褚绍陵揉了揉眉心低声道:“没事,这两个月事虽多些但总觉得精神比之前还好…呵,我就是劳碌命。”

“下面就没什么要紧的事了。”褚绍陵抬手在卫戟头上揉了一把,“这段日子总没陪你,怪我了么?”

卫戟一笑:“不敢,每日陪着皇上看折子臣倒是长了不少见识,皇上的意思…茶引案有结果了?”

褚绍陵点头,拿过书案上的一封书折递给卫戟,卫戟打开来细看,折上密密的写了不少人的名字,其中有卫戟认识的,还有说过几句话的人,最下面是褚绍陵的朱批,只有一个字:斩。

褚绍陵在卫戟耳垂上捻了下笑道:“又要替别人求情了吗?”

卫戟摇摇头:“茶引案牵连甚广,臣见识浅薄,跟在皇上身边听了这么多日内阁大人们的话都没弄懂,不敢多嘴说什么。”

褚绍陵心中熨帖不已,卫戟从来就是这样,他心慈,但不会什么人都帮,这些他不懂的事卫戟向来懂分寸的很,不会多说一句话让自己为难,褚绍陵轻轻点了点卫戟的眉心:“整日陪着我上朝,散了朝还要跟着去内阁听那些老臣吵架,外面的三品大员都没你知道的内情多,就这样还没弄明白?”

卫戟摇摇头:“有时候觉得是明白了,但有时候又糊涂的很,不太明白皇上和大人们在说什么。”

褚绍陵一笑,轻声道:“完了这事…带你出去逛逛?去千寿行宫住一段日子?”

卫戟想了想摇摇头:“算了吧,太皇太后正病着,皇上出宫去不好。”

提起太皇太后来褚绍陵微微蹙眉,低声道:“御医无用,从进了秋后太皇太后的药就没断过,病却没有一丝起色,若不是太皇太后劝着我真想杀了那几个御医…”

卫戟将手覆在褚绍陵的手背上柔声劝慰道:“章御医不也去给太皇太后诊脉了么?章御医医术高明,定能妙手回春的。”

褚绍陵点点头:“希望吧。”

说是这么说,连太医院院判也束手无策,章御医想来也开不出更高明的方子了,且太皇太后年纪大了,御医们也不敢下重药,开的都是以滋补为主的药方,没有大用。

卫戟想了想道:“还是…多寻些金贵补药给太皇太后吧,臣记得中秋节的时候礼部的魏大人送了臣一盒金丝燕盏,成色不错,臣当时就存在乾清宫的库里了,皇上早朝后去请安时带去吧。”

褚绍陵点点头:“你有心了,我一会儿捎着。”

早朝后去慈安殿请安时褚绍陵果然将卫戟的心意带去了,太皇太后看了一眼笑道:“哀家这里又不缺,你留着就是了。”

“知道皇祖母不少东西。”褚绍陵接过孙嬷嬷递过来的药碗亲自侍奉太皇太后用药,低声道,“马上就要入冬了,孙儿嘱咐了内务府,今年慈安殿的地龙早一个月烧起来,皇祖母如今体虚,不可再冷着了。”